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通用11篇)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1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要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作 者:赵慧歆 ZHAO Hui-xin  作者单位: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131 刊 名: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年,卷(期): 9(6) 分类号:B82-05 关键词: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教育资源   和谐教育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2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1、教育公平的原则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反映, 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 国家发展与强盛, 关键在于人, 在于国民受教育程度。我国人口众多, 如果素质低, 就成了沉重的负担;素质高, 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教育, 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国家在经济社会规划中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所需要, 围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

教育公平的原则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公平, 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公民受教育的过程要公平, 要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2、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教育公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出现了大分化, 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诸如上学贵、买房贵、看病贵、就业难等民生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 仍影响着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2.1 城乡之间

在我国社会结构上, 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 这种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的, 支配了我国社会几十年, 并仍然影响着社会生活。这种户籍制度将我国公民分为这“农村”和“城市”两个部分, 从而形成了两个在政治、经济和权利上有重大差别的社会阶层——农民和市民, 也使在教育、医疗、就业、保险、劳动保障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就教育而言, 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教育经费相对不足, 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甚至不得不四处筹钱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 保证沉重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

2.2 地区之间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和比较富裕, 教育经费的投入比较多, 占GDP的比例相对较高, 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或相对落后, 教育经费比较困难, 占GDP的比例低, 虽然国家近年来大幅度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 并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 但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还不到4%, 教育投入总额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由于中西部地区在教育上欠账多, 教育经费困难, 于是与东部地区相比, 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仍然上不起学。

2.3 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由于应试教育未解决, 新时期教育评价体系还未建立, 在群众心目中乃至教育界, 均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优劣。于是, 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应运而生。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虽“名亡”但“实存”, 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此种教育不公平现象并未消失。

2.4 富裕家庭与普通家庭之间

由于一个时期把教育视作产业, 而不是把其视为公益事业, 所以有钱、有权家庭的子女, 读好学校, 甚至不远百里、千里, 花数万元、数十万元进大、中城市就读, 用老百姓的话说“有钱有权读重点, 无钱无权读普通;重点名牌进了‘保险箱’, 读了重点又留洋。就读普通高考无希望, 即使重点被录取, 大学门前独观望。”这种教育不公平现象, 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3、推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平, 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大事, 推进教育公平, 对于维护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3.1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优先发展教育,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最根本的。在义务教育方面, 新修正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 明确了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各级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照标准拨付经费, 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的逐步增长。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来源, 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责任共同负担, 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的体制。温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亿元, 比前五年增长1.26倍。”财政部官员表示, 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 已被列入国家的“十一五”规划, 也必将按期逐步实现, 这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又一重大举措。

3.2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以求教育均衡发展, 新义务教育法将此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一来, 明确“不利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这为促进教育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师资是最大的教育资源, 不少地区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城市学校的教师轮流到农村学校任教, 城市学校新进的大学生先到农村学校任教。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和师资雄厚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 结成对子, 扶教相帮, 教育资源共享, 使教育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另外,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鼓励和支持青年志愿者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到中西部地区的学校服务和任教。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其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任重而道远。

3.3 摒弃应试教育理念

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必须坚决彻底摒弃之, 提倡并实行素质教育, 因而应建立新的教育评估体系, 要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 以及政府、学校在发展教育过程中, 应该承担的职责。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减轻沉重课业负担, 不能单靠法律规定, 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共同配合。政府应进一步加快和深化高考制度的改革, 加大高等院校招生的自主权, 彻底改变高考定终身的局面;学校和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的理念, 树立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真正认识教育的本质, 把学校办成合格的新学校;家长应改变传统的人才观, 树立“创新型”的人才观;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不能以分数, 升学人数为标准, 应从培养沉重的政治思想素质, 社会和职业道德素质, 知识文化素质, 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 服务和创新素质的新标准评价。

3.4 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师资建设已成为教育现阶段的迫切需求, 我们呼唤在教师队伍中能有更多的名师、大家。加强师资培养一是要微观上驾驶师资培训, 二是要努力引进优秀人才, 三是要继续加大师资培训的投入。从今年秋季开始,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东北、陕西和西南等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将有1.2万名学子享受免费政策, 大部分名额向中西部地区投放。这项政策结束了1997年以来, 我国大学生招生并轨后, 师范生收费教育的历史, 恢复了改革开放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政策。这项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 对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

3.5 加大助教力度

从1989年“希望工程”这种民间的呼吁和救助, 到如今政府免费提供义务教育。并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 匆匆20年的时光, 将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历程一步步展现出来。

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不少适龄受教育的青少年, 由于家庭遭受课外灾害, 或家庭成员生病死亡, 事故伤残, 工伤车祸, 失业下岗等原因, 往往失学, 丧失受教育的权利。为了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 应加大助教力度, 扩大覆盖面。在加大助教力度方面, 除了民间慈善机构, 个人“助教”献爱心救助外, 主要应由政府为主导, 克服体制性、机制性, 保障性上的障碍,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助教体系, 充分发挥助教功能, 促进教育公平, 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使考上大学的每一个学子能入学。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法院报

[2]刘曼.教育公平, 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人民法院报.2008.3.18

用教育公平撬动社会的未来 篇3

通过改革筑牢教育公平的根基,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的氛围,那么教育的百年大计,就有了新芽破土而出的希望。

快评:

新的学期开始了。学生们面临着新的开始,教育改革也在接力中不断深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教育改革力度和范围之大,前所未有。其核心的思路也是清晰的,即通过改革,加强教育治理与管理能力,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入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准点,也是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问题。新年伊始,教育部就在“择校”问题的治理上发力。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后,教育部进一步将工作聚焦在19个矛盾集中的大城市,印发专门通知,要求制定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并明确提出了时间表与指标要求。标本兼治,破解择校难题,是今年教育改革要啃的第一块硬骨头。

以北京为例,对很多家长来说,2014年成了最难择校的一年。北京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的措施,一改以往的框架原则,招招动真碰硬,通过学籍管理实行一刀切,严控跨区择校,经过艰辛努力,北京小学就近入学比例已经超过90%。

就近入学的改革,其实就是在维护教育公平,化解民怨,即把各种通过钱、权、关系进行择校的不良渠道堵死。此举固然令一些家长措手不及,引起了不少争议,但还是得以在磕磕碰碰中顽强推进,关键就在于公平这个出发点。当然,也应看到,择校热的背后,实质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如何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办学体制下的教育发展均衡化,让家长们不再为学校之间的醒目差距而纠结,则是更为复杂的课题,也是保障入学公平乃至教育公平的治本之策。(人民日报)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4

摘要: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平;效率;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它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日趋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1],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

公平与效率关系,一直是引起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的课题。经济学家更强调效率,而社会学家更强调公平[2].西方学者从机会成本,即选择成本视角出发,普遍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作是替换关系。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替代关系,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3].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哲学的视野提出,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则是增进效率的推动力,它们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增进社会福利。”[4]

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大量经济福利只有凭借效率才能取得,因此人们会优先考虑经济效率;不过不能由此而低估公平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于是形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理念。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强调效率优先的理念导致社会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5%,近10年GDP年均增长8.6%,远高于3.7%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但是,在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大幅度提高,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银行专家计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47.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围的比较中也处于很高的水平。学者们一般都认同,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储户手里。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这一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逐步引起社会关注与理论界的思虑。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关于效率和公平,今天已不再是孰为优先、孰为兼顾的问题了,而应该是两者并重、相互兼容、统筹发展。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实行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之势,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1)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稀缺,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会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特别是会使稀缺的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出现劳动者收入相对于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而下降的现象,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变动趋势,从而加剧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劳动力丰富,非劳动要素稀缺,劳动用工用人制度市场化,进一步导致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或大或小的买方市场。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中不同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市场化的新特征。这种劳动力买方市场,压低了劳动者工资水平,使劳动者工资收入低于劳动者对收入的贡献,使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高于其对收入的贡献。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与劳动者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引起劳动者对近期收入相对减少现象的困惑与不满情绪,进而否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改革。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让广大劳动者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要素分布格局是相逆的,即我国劳动力丰富而非劳动要素相对稀缺,发达国家劳动力稀缺而非劳动要素相对丰富,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会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也是相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国际比较表明,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趋异格局,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在发达国家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减少而劳动收入相对增加的变动趋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收敛之势。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发展演变会引起我国劳动者的困惑与不满情绪,甚至会引发信仰危机。因此在我国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只有使非劳动要素所有者与劳动者收入双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扩大之势,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逐步呈收敛之势,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2.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西部地区曾经取得了与东部地区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速度呈进一步加快之势。

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31%、17%,到1997年则变化为61.46%、23.74%、14.8%。不仅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人均GDP的差距也与东部地区逐步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西北各省区人均GDP高于福建,其中青海甚至高于广东,但是到1998年,广东、福建人均GDP已超过10 000元,西北五省区除新疆达到6 435元以外,其余各省区均不到4 500元,相差达1倍以上[5].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开放时间长,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软硬环境都优于西部地区,因此,市场导向的社会资金和外资受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会大量流入东部地区,与政策导向的西部大开发资金反向流动,从而使我国资本与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分布格局的区域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继续在扩大;进而会使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要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绝对差距还有一段漫长路程。

因此,可以考虑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给落后地区多留资金以培植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以加速资本折旧、贷款担保等措施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西部大开发。增加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行高工资政策,引导人力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前提下,使西部地区与其它后进地区的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保持“西高东低,增长极北移”的相对演变态势,是逐步相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3、利用比较利益原则,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2.57:1,到2004年上升为3.21:1.国际比较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国民收入为800-1000美元阶段时,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国内比较研究表明,1978~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趋势,2004年在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扶农、惠农政策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再次呈现缩小的迹象。

2004年我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20,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53.0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1.78%,表明我国的生产结构依赖于工业和服务业,我国产业结构已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的较发达阶段。但我国5.8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表明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依旧依赖于传统农业,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不发达阶段。比较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表明,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过程中,就业结构

优化速度远远滞后于工业与服务业的生产结构的升级。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利用比较利益原则,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才是根本的富农之道,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5

衡阳县东山完小校长 刘黎明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农村教育发展的艰难。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设备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城乡待遇差距等,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设施与设备的不均衡。农村大部分村小完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简陋教学状态,别提什么电子黑板、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等。

(二)师资力量上的不均衡。这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大量优秀教师从农村学校向城镇学校单向流动,原因在于城镇学校教学设施与设备好、工作条件较好。

以上不均衡势必造成:

1、学生留不住。大量学生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涌向城市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造成了城市公立学校的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的出现,而农村学校却校舍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2、教师留不住。农村与城市学校的巨大差距,给老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极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农村老师一门心思往城市里钻,有的老师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磨洋工,极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质量上不来。教育的不均衡,最终造成的是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数字甚至超过城市学生,农村教育滞后发展势必拖了整个教育的后腿,同时教育的不均衡也必给社会带来不公,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1.加强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落后,别说多媒体教学设施,有的连录音机都没有。没有音、体、美、英语等专职老师,希望政府统筹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在现代教学装备、图书、课桌椅等配置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要建立明确的规划,确保在若干年内能实现城乡学校硬件上的均衡化。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也能享受到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

2.探索学校公用经费分配的新思路。生均公用经费城乡统一,是教育均衡化的产物,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校生源出现减少的趋势。像小班化(25~30人/班)的学校,学生总数少很多,总的公用经费也就随之下降,但是班级数、教师人数、学校支出基本不变。所以,在资金上应该向这些学校倾斜,例如以初中45人、小学40人为班级标准,不到标准人数的班级(小班),按标准人数补足公用经费。

(二)为农村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农村教师工作条件较艰苦,建议加大农村教师津补贴,出台职称评聘优惠政策。让农村教师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以外,还可以享受一笔相对可观的津贴,从而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对那些长期奉献在边远山区的老师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让他们带着感激服务于教育。

2.加强宣传,树立农村学校的良好形象。农村优秀生源的流失,既有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客观原因,也有社会上不正确的主观认识,总是认为城镇学校要优于农村学校。事实上,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一直在缩小,一些农村学校的成绩并不逊色于城镇学校,而且富有特色。只有加强宣传,充分展示农村学校的成绩和特色,才能稳定生源,形成良性循环,客观上也为农村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和鼓励人才流动

教育的均衡化,说到底是人才的均衡化,“择校热”,更多反映的是对优秀教师的认可。现在,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开始接近城镇学校,此时人才的流动、师资的均衡成了最关键的因素。

1.要继续加强城乡学校“校际结对,教师互派”工作。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一所城镇学校带几所农村学校,形成“结对、联动、捆绑式”的发展新模式。要有明确的规定,城镇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每人、每年必须到结对学校支教一段时间,所上的课全部向学校教师开放,同时需作讲座和指导教研活动若干次。相对应的,农村学校派出骨干教师去城镇学校学习。教研活动由教育共同体内的几所学校一起参与,共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2.要探索集团化教育发展模式。优质教育需要普及、需要扩散。通过集团化教育模式,把不同的学校整合在一起,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以优促优,最终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化。在教育集团中,教师的流动是无障碍的,可以把资源配置到最佳,每个学科可以凭借优秀教师,带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科队伍。这样的优势和效率,比校际结对更进一步,也能使优质教育更快地覆盖更多的学生。

3.以城乡一体化的大视野,鼓励城乡教师较大比例的流动。学校需跳出自身利益的小圈子,以全区域教育均衡化为整体利益。可以先尝试在教育共同体的几个学校之间,教师能够较大比例地互相流动。这种流动,既是优秀教师的效能最大化,也是影响、带动一般教师培训的过程,最终实现全县师资水平的整体提高,最终实现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6

我市在7月8日召开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中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社会管理领导体系、工作网络和体制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探索出一套特色鲜明、运行高效、平稳有序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能力明显提高。做好社会管理工作,需要基层立足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麻阳县舒家村乡党委政府根据中央及省、市、县的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保稳定、强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舒家村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一、在管理措施上出实招,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从重事后处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将管理关口前移,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根据我乡乡情,我们注重从源头入手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理顺清除与我乡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不相协调的因素,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1、治理源头消除隐患,夯实管理基础。突出抓好机制健全。社会稳定管理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应急救援机制等,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完善维稳防控体系。引导全乡各级党员干部树立服务理念,实现从下至上“依法治理”的转型,在“团结两头,稳定中间”治理理念指导下,多关注弱势群体,同时坚决打击扰乱社会管理的无理化、苗头化倾向,引导民意向法治转型,向政府靠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网络。由村民“上访”变干部“下访”,坚持“一周一排查,一月一上报”,落实“一把手”大接访、“三调联动”、领导包案等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做到发现的早、化解的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从源头化解矛盾排查纠纷消除隐患,近年来成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道路交通、安臵帮教、学校周边环境等不稳定因素32个,化解32起,成功率100%,减少或避免了事后处理稳定事宜的社会成本。从源头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掌握保稳定、促和谐的主动权。

2、精细管理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安全。按照深化“平安舒家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把群众工作与专门工作、常态管理与应急处臵、打击犯罪与化解矛盾统筹起来,突出抓好食品药品、交通生产、消防治安等方面的安全管理,理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体制,增强工作合力,特别是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内部管理机构、人员和必要的安全投入,建立和完善内部约束机制,落实隐患自查自改制度。建立集中统一、快速高效的应急处臵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监测预警,特别是春节、“两会”、国庆等特殊时期,重点加强重要部位、重要环节、重要人群的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公共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分期分批对乡镇公共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切实有效地承担起对本辖区内公共安全的监管职责,重点培训村级公共安全管理人员,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3、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筑牢群众基础。流动人口管理,要坚持“平等对待、分类管理、有效服务、激发活力”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推行“3+1”工作法,即强化三条工作措施、召开一次恳谈会。以责任区民警入户访查为契机,对辖区内的出租房屋、暂住人口进行全面的调查登记,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派出所基础信息系统,同时,将相关人员信息与全国人口信息系统、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吸毒人员信息系统等进行信息比对,进一步加强治安检查,与出租房业主签订治安责任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以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为主题,及时与中小学校联系,会同校方共同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租住房屋学生台账,将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联系方式、任课教师、出租房主等有关情况登记造册。以农村计生信息化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以各村计生专干、村干部为主体的信息员队伍,充分利用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建立起动态管控机制,切实完善对出租房及暂住人口的管理,并及时向流动人员宣传互联网、电话语音、手机短信等三种便民采集上报渠道,促进流动人员申报的主动性,加强社会治安的管控力度,打好创新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攻坚战。以开好一次恳谈会为抓手,做好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通过召开由出租房业主、暂住人口代表参加的恳谈会。认真听取他们对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诉求,从“实”字出发,发放《征求意见表》,对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和要求,凡属于党委政府职权范围内的,立即给予解决。对超出范围的,则想方设法帮助其进行沟通、协调,对他们所反映的事,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二、在工作保障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为确保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文明发展,我乡从重单一行政手段向行政法律道德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大力提升管理实效。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安居乐业、规范公民道德行为方面狠下功夫,积极建立与“四化两型”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1、强化组织管理,夯实基础保障。党委加强领导,政府自觉转型。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强基层管理,我乡党委政府探索性实施“五基”工作规则,对基本组织体系、基本职责任务、基本管理制度、基本工作方法、基本待遇保障五个方面均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要求,使基层组织更科学、基层职责更明确、基层管理更规范、基层工作更积极、基层干部待遇更有保障。

2、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民生改善。近年来,我乡加强经费保障,对与村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和改造。投入30万元,架通狮子湾黄通溪、红冬潭王仕坪2座桥梁;完成舒家村村下水道建设、1公里丁家村村道、6公里老井冲村村道、1公里长坡山村组道和1.5公里桐坡村组道硬化;完成舒家村一组2300米、三组2700米和红冬潭村2000米3条渠道改造建设;完成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农村改厕500多户;完成装机容量4800千瓦的狮子湾电站已蓄水发电;投入877.9万元的张公坡、狮子湾坡耕地水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已全面竣工,项目区内道路硬化、排灌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筹资80多万元修建的乡政府综合服务大楼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行政效率。这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有效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我乡实际,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强力实施“双百双千”项目,即发展100亩烟叶和100亩大棚;做好1000亩柑桔品改和1000亩甘蔗生产基地。工业发展按照“扬长避短、整合资源、内外结合、政企联动”的工作方针,力争突破。支持抽绣产业做大做强。坚持以产业提升为目标,科技创新为手段,市场开拓为重点,促进传统抽绣产业向现代新型工业的转变,同时积极融入民族元素,提高产品竞争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蔗糖加工业。充分发挥我乡绿色蔗糖优势,大力发展红糖深加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福寿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的福寿牌为基础,通过产品论证和QS质量认证,实现价值倍增效应。具有我乡特色的“甜柑子”上市畅销,质优品佳,在第10届中国特色文化节暨地理标志文化节上广受好评。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成为推动“两型”社会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

4、加强科学管理,突出能力培养。加强乡村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着重提高乡村干部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要更新乡村干部的传统工作理念,激励乡村干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新的精神面貌和新的工作状态,引领群众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乡村 “四有八化”,即:少年有文化、青年有技术、壮年有财富、老年有保障;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康居化、环境优美化、道路水泥化、通讯现代化、管理民主化。使乡党委真正发挥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三、在观念转变上做文章,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强化责任,将社会管理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臵。从重管制控制向协商协调转变,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权重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从重行政权力向重服务、实施人文关怀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靠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强舒家村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活力。

1、建立便民惠民窗口,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胡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所以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着重点在于构建服务性政府,改变传统的“治理”思路,进入“寓管理于服务”的现代政府管理轨道,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我乡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网上惠民利民窗口,着眼于惠农利民政策的宣传,通过远教网络,把常用法律法规送进农家,把文化科技知识送进农户,使村组干部同谋科学发展之策,基层党员同办群众关注之事,农民兄弟同议增收致富之计,教育和引导群众按政策办事、依法规办事,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疑难互相帮。

2、培育基层组织团体,社会协商主体共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不仅发挥着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维护群体的利益、推进民主政治,而且还担负着分担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作用。社会组织管理,要坚持规范、引导、监管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支持乡镇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农民合作社,不仅可以提高和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而且架构起政府与社会及其民众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推进新农村以及和谐乡村的建设,实现新时期乡镇的有效治理。探索社会力量培育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的“共治化”格局。

3、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创建优美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乡镇社会管理的网格化。坚持乡镇带头、村级联动,积极开展文明规劝行动,使广大群众自觉认识、自觉参与到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整洁行动中来,增强创建合力,做到管理无缝隙、卫生无“死角”。坚持“低成本运作、高效率运行”的原则,充分结合农村实际,探索推行了分散处理、分区包干、分级投入、分期考核的“四分”工作办法,积极开展改水、改厕、改环境,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把思想工作做上门、把科技文化引进门、把政策法规送进门的“三改、三包、三进家”活动。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民强烈地感受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乡党委用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取信于民,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社会化管理的根基在于人本理念,关键在于手段创新,成果体现于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奋斗目标的认同、对社会价值观的信守、对社会发展成果共享。一切取信于民,管理为了人民,利益归于人民。在“十二五”开局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之年,不断巩固和发扬前期社会化管理取得的成果和宝贵经验,全力维护和谐安康的稳定局面,再接再厉,务实创新,积极探索基层社会管理新路子,再谱基层统筹发展、协调发展新篇章。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三生教育,生命和谐

素质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作为对素质教育观念思考的深入, 本文提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 试图探求三生教育的内涵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一、生命教育

教育专家叶澜说:“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 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 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 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学校教育的根本缺陷是对学生的生命关注不够。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 尊重生命、体验和情感。

我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 关注学生生命, 遵循生命发展原则, 旨在形成学生健康的生命态度的教育。生命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原则。其一, 生命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平等的, 是渴望幸福又避免不快的。其二, 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 而不是抽象的。其三, 就个体而言, 生命具有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力, 生命教育借助这种驱力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总而言之, 生命教育旨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对待生命健全的态度, 而这些也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用生命观改进教育, 其实质是将生命本身的活力作为德育的动力, 将个体的生命作为德育的出发点, 将培养健全的生命意识作为德育的目标。以生命教育观进行德育, 德育就不能将道德从情景中脱离出来。教师的作用是营造良好的环境, 拓展教育的空间, 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观察学生的天赋与个性, 调动他们的创造性, 引导生命的活力以创造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生存教育

对一所学校的问卷调查表明:现在80%的孩子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由于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溺爱, 很多青少年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据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 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此外, 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现在的青少年到底怎么了?他们的生存教育应该如何走, 将走向何方?这迫切需要我们关注。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的最基本能力, 主要表现为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摆脱困境的能力, 以及面对灾难、危险时的应对能力和逃生能力。生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不仅具备独立生存能力, 而且能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 调整自己的行为, 挖掘个人潜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达到最佳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方面条件都得到了改善, 青少年生长的环境也越来越优越。可是, 面对困难、灾难及外界压力时, 青少年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却让人担忧, 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弱, 缺乏社会责任感, 加上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的生存能力培养不太重视, 对青少年加强“生存教育”变得刻不容缓。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适应现实社会的过程。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 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的是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促进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全方面得到发展。在目前青少年的生存环境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试教育导致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 使青少年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淡化和信仰危机;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样的现实, 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首先,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对青少年的服务功能。在服务上, 应该畅通青少年的诉求渠道, 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如开通青少年维权、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等。其次, 关注弱势青少年群体和犯罪及有过错的青少年成长, 如留守儿童、少教所青少年等。再次, 形成优化社会环境的合力, 如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 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 以及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的指导。最后, 青少年生存能力逐年下降, 增强孩子生存能力应以家长意识先行。由于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 很多家长走入误区, 在孩子的生活自理方面大包大揽, 生怕耽误了孩子时间, 影响学习成绩。其实劳逸结合不仅不影响学习, 反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 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 反对死读书, 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 生活就是教育, 就是教育的内容, 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 是动态的, 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也是全面的, 由此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 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这对我们解决当前教育中教育内容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 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 事怎么做, 就怎么学, 就怎么教”, 而教学的中心是“做”, 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 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 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 等等。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 小而言之, 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大而言之, 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 为中华腾飞、国家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受教育者的生命与情感, 是教育赖以生长的土壤。重视三生教育, 素质教育才能激发活力、形成魅力、具有效力。我们应该以尊重生命、认识生存、热爱生活为教育目标, 以开设相关课程和举办教育活动为基本途径, 以此唤醒学生自信、自主、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三生教育推进素质提高, 用生命和谐构建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叶澜.新教育基础教育探索胜研究报告集, 1999.

[2]杨魁森.物化的时代——论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新华文摘, 1999.

[3]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4]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8

然而,依法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注定是一段不平路,在李林看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虽然实施10多年,但有些地方、环节、领域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渎职滥权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依法执政虽然已经提出原则性要求,但还缺乏具体的制度和程序保障落实,这些都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和新的改革诉求任务,对此,李林开出了“药方”。

法治让公平正义有“量”可循

《小康》:有媒体认为,面对新一轮改革,中国需破解“发展与转型”、“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正义”三大关口,不过其中“公平与正义”似乎是仁者见仁,莫衷一是,法治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李林:既然我们没有任何关于什么是公正、什么是不公正的结论性知识,没有人能够确定何者为正义者,那么就必须有人来决定何者为合法条者,就必须由法律来确定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行为方式、权利义务标准等,并通过法律方式、法律程序来实现公平正义。

《小康》:与道德意义上的公平正义相比,法律范畴或者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有什么特点?

李林:其一,明确性。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在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方面都是明确清楚的,谁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如何履行职责、实施行为,法律关系的形成与变更等等,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其二,规范性。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地方性法规予以抽象概括、具体表述和明确规定的,通常表现为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利益与行为等等,法律规定和法律依据是公平正义的根本准据,也是区分公平正义与非公平正义的根本标准。

其三,统一性。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坚持法治统一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一国主权的范围内、在法律效力所及的领域内对所有主体都一视同仁,司法机关对类似的情况做出类似处理,除法律规定外不允许任何特权和特殊利益存在。

其四,可诉性。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是明确、具体和可预期的,法律关系主体在认为其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对待时,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也应当依法通过司法诉讼程序寻求救济,法院是实现法律意义上公平正义的根本选择和最后一道防线。

“把宪法和法律的紧箍咒戴在公权力主体的头上”

《小康》: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败的力度前所未有,反腐败的成效前所未有。这是不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成果?

李林:依法治国的要义就是依法治官和依法治权,因为对公民权利和社会权利最有可能造成危害和损害的就是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一旦被滥用,任何个人,任何社会组织、经济组织都没有力量去抗衡,因为公权力背后有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等国家机器。依法治国就是要把宪法和法律的紧箍咒戴在公权力主体的头上,让他们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

权力腐败是民主法治的死敌,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大障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深化法制改革,必须把权力放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治权。在政治思维和德治思维下提出的“反腐倡廉”,所突显的手段和目标是“倡廉”,而在法治思维下提出的“反腐治权”,所突显的手段和目标则是“治权”。腐败现象千变万化,腐败行为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公权力的腐败,因为“权力不受制约必然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所以各法治国家要依法分权和治权。公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原因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是掌握和行使公权力的各类主体的腐败,而这些主体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所以各法治国家不仅要依法治权,而且要依法治官、从严治吏。

《小康》:如今反腐已进入深水区,困难重重,您觉得“法治反腐”具体应该从何入手?

李林:法治思维下反腐治权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从制度和法律上切实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谁来监督一把手”、“谁来监督掌握人财物实权者”的问题。为此,应当认真研究国际上广泛认同的“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衡”机制的合理性,积极引入“锤子、剪刀、布”的循环制约机制。其次是不仅要注重反腐治权的“顶层设计”,也要注重从具体的制度、环节、程序和机制入手;不仅要注重对公权力主体的教育、防范和惩治,也要注重对侵蚀公权力的市场行为、经济行为、社会行为等腐败渠道和腐败条件的防范与整治,从各个层面、环节、领域、方面切实堵住产生腐败的制度性、体制性和机制性漏洞,切实从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上解决问题。应当整合国家反贪资源,合并党和国家的反贪机构,设立党、政、法合一的全国反贪委员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好“双规”的合法性问题。再者是充分发挥司法在反腐治权中的作用,排除各种干预和干扰,切实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依法严惩各种腐败犯罪。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实做到“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行政体制改革助力建设法治政府

《小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时间往后推了6年。这是否说明建设法治政府不容易达标?

李林: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法治政府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点。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如果行政机关职能转变不到位、行政体制改革未进行、部门利益未破除、行政权力被垄断,那么,法治政府建设越加强,行政法治化程度越高,不合理的行政职能、行政体制和部门利益就可能被法律法规固化下来,披上法制或者合法化的外衣,反而会对行政体制改革形成障碍。因此,建设法治政府应当先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小康》:具体应当怎样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李林:一要通过广泛的民主参与和人大监督,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审批事项。二要政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人民、社会需要的公共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社会保障、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卫生等管理好、服务好;同时尽可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社会和企业的干预和控制,把市场的还给市场,把社会的还给社会,把企业的还给企业。三要全面推进大部制改革,精简机构,减少层级,裁汰冗员,提高效率,建设高效政府。四要在法治统一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弱化行政立法,强化行政执法,完善行政程序,加强行政监督,建设法治政府。五要有效约束行政权力,公开行政行为,严惩行政腐败,尤其是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国有企业监管、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领域和环节的腐败问题,努力建设透明廉洁政府。

李林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9

——鹦鹉溪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代表鹦鹉镇党委、政府汇报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敬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鹦鹉溪镇位于思南县城西北铜遵公路主干线,距离县城20公里,辖27个行政村,1个社区,232个村民组,总面积128.6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0058亩,总人口33678人,镇辖15个单位,2所初级中学,5所村完小,教学点3间,民办幼儿园2间,全镇学生总数为6538人,其中初中生2088人,小学生4209人,幼儿园、学前班人数为728人,有留守学生2693人。其中教职工人数338人,中学教师118人,小学教师208人,公办教师284人,代课老师及幼儿园教师54人。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按照中央、省、地、县《关于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相关指示,结合我镇实际,把五老工作圈建设和学生管理创新作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点,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两人负责日常工作,并将社会管理创新专项工作经费按8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二、主要作法:

作圈建设实施方案,对工作内容、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纪律要求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各村(社区)、学校、单位结合实际,组建了工作机构、制定了的工作方案。

五是开展五老人员帮教工作,效果良好。充分利用五老人员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定期对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精神病人、长期违法缠访、闹访人员实行“一帮一”或“多助一”的方式开展帮教工作,与五老人员签定明确帮教责任、每季度定期开展一次帮教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全镇四类重点群体和五类高危人员违法犯罪率较前有明显好转。同时,认真组织五老人员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各村组调解矛盾纠纷时邀请五老人员参加,我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较前有大幅提升。

六是开展优秀五老人员评比活动。我镇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对支持村支两委工作,帮教措施落实较好,纠纷调处成功率高的五老人员,由村支两委推荐,镇党委、政府组织考核后,对成绩突出的五老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增强五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认真开展学生管理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近年以来,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都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有亲戚担任,学校与留守学生的监护人沟通不够,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性格缺陷、情感缺失、行为偏差、厌学情绪、价值错位等不良现象,加之,2009年11月,仙坝小学一名学生模仿电视剧的自杀剧情,而自缢身亡;2011年3月,仙坝小学一名学生因开学报名未完成寒假作业而被家长电话批评了几句

生进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党委、政府规定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村支两委及相关单位参加,一个学期必须召开一次以上的家长会,通过召开家长会,既宣传了学校成绩,又与家长增进了信息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通过宣传净化社会风气,使家长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三是建章立制,用制度保障学生的创新管理。党委、政府每年对教育工作以文件形式出台安排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教育评估、奖惩办法,从党委、政府到学校都完善制定了出勤制度、会议制度、安全工作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教育常规工作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把村支两委及镇直部门支持教育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全镇上下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各施其职,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为推进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四是认真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培养师生健康的情趣,政府开展机关文娱活动,教育部门必须参加,把社区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相结合,起到相互交流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镇党委政府行文明确,辖区各中小学每学期必须充分利用“三八”、“五四”、“六一”、“一二九”等节日,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多形式,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操。

五是加强学校的内部管理。党委政府指导督促每个学校成立了“四个队”即: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护校队,由学生组成的上放学路卫队,由学校行政领导、教师组成的监督师生行为的行政督查队,由学生班干部组成的反映学生表现的信息队。我镇的“小手拉大手”红领巾

部帮教,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定期开展帮教工作,并建立专门的帮教档案,效果良好。

九是注重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推动了学生管理创新工作,激发了各位教师的积极性。每年教师节我镇均要花三万元资金,召开全镇老师、村组干部参加的教育工作会,会上要作“村、校学生管理经验交流”发言,对一年村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得较好的村、学校、教师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校园安全、党建、计生、社会治安、教育教学、路队管理等开展较好的进行表彰励。同时,党委、政府设立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创新奖,一个学期进行一次评比表彰。

各位领导,我镇五老工作圈建设和学生管理创新工作,党政重视、部门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了氛围好,风气正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步,我们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继续创造性地开展五老工作圈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再上新台阶。

以平安菜乡建设持续推进社会和谐 篇10

以平安菜乡建设持续推进社会和谐

***政法委

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市工作提出了“四点殷切希望”。我们政法系统牢记总书记重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均衡发展”的理念,不断夯实政法综治基层基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积极创建平安菜乡,实现了发展中的平安,繁荣中的稳定,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建立完善信息预警体系。建立完善网格化信息搜集报送管理体系,在全市城乡布建了5418名维稳信息员,畅通信息预警渠道。自08年以来,各级信息员共搜集报送信息2340多条,预警率达到了100%。建立完善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出台了《****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推动评估工作在全市落实。05年以来,共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28项。其中,群众支持顺利实施的116项,占90.7%;通过化解矛盾、消除隐患实施的8项,占6.2%,评估风险过大暂停实施的4项,占3.1%,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二)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推动市综治维稳中心、诉调对接中心、镇街区综治维稳中心“三大平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社会矛盾调处化解职能,完善部门间协调联动、信息沟通、效力衔接机制,有效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完善了矛盾调处化解体系。近几年以来,全市“三大平台”共搜集群众反映诉求6800余条,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成功率达到98%以上。

(三)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突机制。成立了突发群体性和大规模暴力犯罪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4个应急处突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市突发群体性和大规模暴力犯罪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日常演练。同时,市财政每年拨付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应急处突预备资金,全市应急处突能力明显提升。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菜乡建设

(一)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一是在市综治办成立社会管理科,统筹协调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有效解决当前流动人口管理中多部门分管,职责分散,合力不强的问题。二是依托社区(村居)建立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每个城市社区(村居)指定专职流动人口协管员,每天进村入户调查走访,对22.9万流动人口逐人建档,强化管理,基本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好目标。

(二)积极救助治疗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人。联合财政局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的实施意见》,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医保+救助”的形式解决医疗3-

15处镇街区全部建立综治维稳中心,实行综治、维稳、防邪、群工、信访、司法、安监“七位一体”,合署办公。在社区(村居)全部建立综治工作站(室),实现基层综治力量由散到聚,进一步筑牢了稳定“第一道防线”。镇(街区)综治维稳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主任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副主任专职专用,主持中心日常工作。社区(村居)综治工作站(室)由社区(村居)党组织书记兼任主任,党组织或村(居)委会副职担任副主任,配备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目前,全市15处镇街区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人员达176人,其中专职人员112名。社区(村居)综治工作站(室)人员达2900余人,治安巡逻队员达5400余人,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二)加强治安防控。加强社区警务,实现警力下沉。在全市设立117个社区警务室,配备正式民警,指导社区治安巡逻,提升专业防范水平。全面推进技防网络建设。近三年,全市共投入技防资金2.2亿元,累计安装各类监控探头3.3万个,建成技防村326个,安装农村变压器防盗报警器663台,形成了覆盖整个社会面的技防网络。今年市财政再投资1100万元,将在全市重点部位和剩余村庄安装视频监控探头2750个,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同时,按照封闭式管理、科技化防范、专职化安保标准,全面开展农村社区治安防控规范化建设,有效降低了刑事发案率。

(三)积极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先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包千村联万户”活动。抽调市镇两级2000多名机关干部5-

理,先后发放救助资金200多万元。

(四)加强公共领域安全监管。大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全面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严格消防安全管理,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不定期组织对学校、商场、企业单位等重点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加强对枪支弹药、烟花爆竹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管理。加大了对大型文体活动、群众游园活动以及重大节庆期间举办的大型活动的安保监管,确保万无一失。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 篇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近年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统一的“大调解”工作体系,这一调解体系的建立切实解决了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把握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强化对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新认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党承担执政任务,履行执政使命提出更高要求。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动员各方面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多是因利益诉求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需要采取和谐的办法正确处理和协调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针对矛盾的具体实际,立足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增进理解,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创新行政调解方式,提高司法调解效率和水平,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缓和冲突、化解矛盾。这既是我们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当前稳定形势的现实之举,也是实现维稳工作常态化发展的长久之计。

第二,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强化社会管理、加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变迁加剧,利益调整和矛盾解决难度加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利用调解灵活简便、易于接受的优势促进群众间的和睦关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完善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第三,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有效应对社会矛盾发展变化新趋势、巩固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和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已有的成果也会丧失。我国人口多、地域广,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单纯依靠司法手段往往无法解决或案结事不了,必须协调社会力量予以综合化解。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一方面统筹了各方力量,使纠纷解决从部门的单打独斗转变为齐抓共管;另一方面注重了源头治理,使纠纷解决从被动处理转变为常态化解,从而能够真正解决影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二、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新格局

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党政主导、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是认识定位凸显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与稳定第一责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纳入全局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维护社会稳定的长远之计,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以新的理念推动“大调解”工作,努力把“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到更深层次,把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

二是组织领导强化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人专班负责“大调解”工作的谋划部署,形成强有力的“大调解”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加强“大调解”工作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网络构建坚持党政主导。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在村(社区)和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团体、协会要建立调解室,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各区域、各行业以及社会管理各个方面的“大调解”组织网络。要求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在基层真正形成“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复杂纠纷不出乡镇,重大问题不上交”的局面。

四是工作保障落实党政主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大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目标管理考核,组织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推进“大调解”工作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涉及的组织机构、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经费全部由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全力保障,做到“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有力保障“大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创新发展,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新机制

在开展“大调解”工作中,坚持调解优先、自愿合法原则,注重法、理、情、德、利有机结合,把调解工作贯穿于解决民间纠纷、处理行政争议和司法诉讼的全过程,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新机制。

一是推动“大调解”创新发展。深化人民调解,加快建设完善一批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搬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交通事故、边界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创新行政调解,将行政调解作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设立行政调解室,建立由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部门牵头、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题的行政调解工作新体制。提升司法调解,各类司法调解组织实行全员、全域、全程调解,推行立案调解、轻微刑事诉讼案件和解、行政诉讼案件协调和执行和解,对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延伸到涉诉信访、申诉再审案件,实现了司法调解的纵深发展。延伸社会调解,将具有调解职能的消费者委员会、贸促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民间调解组织纳入“大调解”工作体系,推动了“大调解”网络的全覆盖。

二是强化“大调解”衔接联动。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大调解协调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矛盾纠纷。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流程、对接程序、效力确认等制度,推行以“调解程序衔接、调解信息衔接、调解人员衔接、调解业务衔接”为主要内容的诉调对接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职能衔接、协调配合、公正高效的工作机制,彻底改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弹各调,各吹各号”的状况,形成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合力,全面提升“大调解”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是健全“大调解”运行机制。推进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健全联合排查、综合研判和分流处理、分级化解、督查督办机制,构建矛盾纠纷监控预警体系,力争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地方党委政府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详细周密制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预案,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要拟定社会风险评估报告。设立调解工作台账和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大调解”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和调解工作考评机制,实行“调解能手”和“优秀调解室”命名制度,做到标识统一、制度健全、运行程序规范、调解人员举止有礼,使调解工作在温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促进了调解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

坚持预防和化解并重、排查和调处并行,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内部、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践表明,“大调解”工作“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我党的执政根基”。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在构建“大调解”体系上都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更加充分地发挥“大调解”体系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的一体化和常态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投稿人:曾凡池 邹然

上一篇:工程验收报审表下一篇:地产考察心得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