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精选10篇)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1

坚持生产与节约并重

构建节约型生产结构

生产是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实际上,“生产”也就是发展。要生产,要发展,就必然消耗资源。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关键是要把节约资源,降低能耗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与合理使用。由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致使能源利用率低和产品单位能耗高,同时,这种“粗放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还无形中诱导了人们对节约理念的漠视,助长了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占有。一组沉重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受到了制约。实践证明,生产与节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生产的结果直接体现为财富,节约的效果则反映出生产财富质量的提高和财富数量的增加。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竭泽而渔、竭林而耕、竭矿而采的增长方式,坚持生产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生产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广泛开展协商议政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视察,为全市进一步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活动出主意、想办法;加大对浪费资源行为的民主监督力度,对各种浪费资源的现象提出批评和建议。

更新节约观念

培育节约型消费方式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全面厉行节约,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两条重要措施。这两条措施看似矛盾,在经济学上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二者的共同作用,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与有效利用。消费是生产的直接动力。消费者的支出,也就是生产者的收入。消费支出可以给人们提供第一轮就业机会和收入,工作收入又促使人们再消费,人们的消费再支出又可以创造第二轮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形成了经济的良性循环。既然鼓励消费,那么是否就可以无节制地消费呢?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消费的“度”,在于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是稀缺的,环境是脆弱的,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对消费行为加以限制。自古以来“勤俭”观念就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2000多年前,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其《天论》中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著名古训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古人的消费与节约观念。毋庸置疑,生活领域的节约不是不要人们消费,也不是压缩必要的消费,而是倡导节约风尚,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和文明消费。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具有固定收入而面临一系列市场价格的消费者,要使他的消费支出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最大效用的均衡。“满足”或“效用”是由商品或劳务的使用价值产生的,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最大效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有所值、物尽其用。《左传》引用古语道:“侈,恶之大也。”人们消费行为善与恶的界限,是“效用”与“奢侈”。作为消费者,人们要求不断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这是合理的、正当的。铺张浪费、豪华奢侈的消费行为,历来受到社会的谴责并屡加禁止,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更是格格不入。因此,我们要把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美德予以发扬;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尊重劳动,珍惜财富,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升油、每一张纸、每一粒粮,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树立节约理念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节约型社会追求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对环境的损害减到最小。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其实质上也就是节约资源的过程;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资源条件。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增速加快,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所以,如果不在节约上下功夫,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我们有限的资源,既惠及当代,又泽被后世;要将发展循环经济贯穿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全过程,用节约理念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达到共生耦合。即在微观层面上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关联度;在宏观层面上,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专长和聪明才智。从事科技工作的委员要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新技术,增强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资源节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委员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积极采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的委员要带头遵守节约制度,参与和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

既节约又做事

切实提高效率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2

这一重要论断, 指明我国将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切实走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意义深远的关键决策

进入新世纪, 我国作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重大决策, 并配合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这是我国在发展方式上迈出的意义深远的关键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 为实现这一发展, 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 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 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 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建议。2006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的硬指标。

五年来, 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 有关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 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投入2000多亿元, 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

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说“不”。“十一五”前四年, 累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焦炭、水泥和造纸等落后产能2110万吨、1640万吨、1809万吨、7416万吨和150万吨;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制定修改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对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免税、减税政策, 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

积极进行试点探索。批准在湖北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设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新路……

综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 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 让中国正在全力突破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

来之不易的“两个扭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 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

这两个“扭转”反映了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不懈努力, 反映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重要成效。

“扭转”来之不易, “扭转”凸显进步。这是我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五年来, 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 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

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五年来循环经济不仅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逐步深入人心;资源产出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

资源节约成效明显。与2005年相比, 2008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增加到0.5, 海水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136万亩, 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仅“十一五”前三年, 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 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 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 沙化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 有关方面开始通过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 鼓励和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支持节能灯具进社区、立法限制过度包装、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积极研究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这些具体、精巧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 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口号宣传逐渐变为百姓的实际行动。

必须坚持的“重要着力点”

成绩催人奋进, 挑战让人警醒。一组组数据和事实, 让我们对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全国煤炭采掘和消费量不断攀升, 去年首次出现净进口;

今年全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亿吨, 其中进口量将达2.1亿吨, 相对于去年1.99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进一步增加;

面对中国海量的铁矿石需求, 国际矿业巨头一次次坐地涨价, 攫取超额的垄断利益;

一些城市无序扩张, 征地违法违规, 让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不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一次次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敲响警钟……

可以说, 虽然我们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开局良好, 但距离党和国家提出的既定目标, 距离百姓的热切期待, 距离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还有相当的距离。

怀忧患以自醒, 知不足而前行。“十二五”期间, 必须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更有效地保护环境, 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盲目追求GDP指标的情况下, 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清洁发展、集约和节约发展、循环利用资源成为各级政府、各个地方的自觉追求;

尽管“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有望实现, 但必须继续努力, 确保实现“十二五”提出的节能减排新目标, 确保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

要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支撑体系,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要针对过度消费、豪华包装等倾向,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 以经济杠杆和宣传教育相结合, 大力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 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世界各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共同的方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指出, “这一点对于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3

解振华副主任指出,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立法取得显著进展,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循环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短短几年时间,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达56%,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相当于粗钢产量的20%,废旧有色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相当于年产量的25%左右。今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下降2.78%;1—9月,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

解振华强调,2005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总局等六部门启动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目前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了雏形。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为节能减排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北京、上海、重庆、山东、辽宁、江苏六个试点省市,2006年能源强度降低了4.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08%;7个重点行业中42家试点企业,2006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2.1%,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4.6%和8.1%。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经验表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科学规划是前提,科学技术是支撑,必要投入是保障,完善政策是基础。

解振华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新要求,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要抓好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二要加快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三要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四要抓好两批178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五要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六要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4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8日电 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召开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确定,我国将加快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有近4.5万家,养老床位431.3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2.24张;18个省份出台了8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政策,惠及约1600万老年人;22个省份出台了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惠及约170万老年人;天津、黑龙江、上海等3个省份在一般养老服务补贴的基础上,建立了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

此次会议深刻剖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时认为,目前我国养老业主要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养老床位缺口较大、服务供给不足,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专业性服务不足,社会参与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介绍,今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大力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养老机构许可和管理办法,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等工作任务。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 篇5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事实一再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瓶颈、缓解环境压力和维护环境安全,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的要求,是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提出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循环经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循环经济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资源都很稀缺。如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

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

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第二、循环经济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当前,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其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第五、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第六、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6

(市发展改革委 二〇〇六年六月)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是促进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思路

按照“节能增效、开源扩能、循环集约、完善体系”的总体思路,以“实施八大工程、夯实三项基础、完善六个体系”为主要任务,探索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从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建立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体制、政策、信息和市场环境。

二、实施八大工程

(一)政府机构节能示范工程。

编制政府机构节能改造五年计划;全面完成54家政府机构计量改造和节能诊断;完成10家政府机构试点单位的节能改造;开展区县政府机关能耗调查,提出区县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研究制订政府机构能耗定额标准,加强定额考核管理。

2006年,将行为节能扩大到18个区县政府机关,达到市、区县两级政府机关节能8%。

(二)大型公建节能推广工程。

编制大型公建节能改造五年计划;严格执行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新建重点用能项目进行合理用能评价;选择30家大型宾馆饭店进行节能诊断试点;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研究大型公建用能配额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建筑用能总量控制;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运行新机制。

2006年大型宾馆饭店实现节能10%。

(三)工业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工程。

编制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工程五年计划;以石化、建材、电力、供热等行业及部分大型公建为重点,选取全市100家重点高耗能单位,定期公布其能耗指标,通过检查、交流、通报等方式,对其节能进行跟踪与指导;全面推行高耗能企业用能在线监测;实现1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10家企业技术改造,将节能审计纳入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建立清洁生产项目预备库,启动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努力突破资源节约的技术瓶颈,加大投资力度,支持北京水泥厂窑炉尾气余热发电和工业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等示范项目建

设;制订高耗能设备和产品的用能定额标准,运用经济杠杆实行超定额用能加价收费;启动重点用能企业按国家标准配备和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鼓励重点高耗能企业开展测量体系评价认证工作。

2006年石化、建材、电力、供热等高耗能行业实现节能6%。

(四)绿色照明工程。

编制绿色照明工程五年计划;完成全市远郊区县的975所中小学绿色照明工程,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绿色照明;选择赵登禹路、安立路为试点,实施节能新光源路灯工程;开展市及区县政府机构绿色照明工程的前期调研;建立绿色照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认证、评审、推广体系,拟订绿色照明工程实施办法、绿色照明检查监测实施办法。

(五)节能新技术推广工程。

加大节能产品评审力度,贯彻执行《节能产品指导目录》。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使节电、节煤、节气、节油取得实质性突破。

节电方面,继续推行峰谷电价政策,安装2万块商用分时电表;研究相关政策,推广应用蓄冷空调,鼓励应用节能型家用电器和高效风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

节煤方面,推广生物质型煤燃烧技术,在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大兴区选择10处试点,年内完成新增、改造面积100万平方米;组织实施中南海两侧部分地区电采暖改造工程,抓紧研制生物质型煤户用炉具,推动以生物质型煤替代平房地区传统燃煤。

节气方面,选择100台燃气锅炉实施气候补偿、烟气余热回收等改造,全市液化石油气罐分批加装残液助燃器。

节油方面,完成50辆混合动力公交汽车示范工程,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抓紧研究相关政策,引导消费者节约用油。

(六)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

2006年在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示范项目建设上要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支持奥运场馆利用可再生能源;完成10家结合“平改坡”工程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试点工程;结合新村建设,在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选择10个试点新村,实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工程;因地制宜推广生物质成型燃烧技术,以怀柔区、延庆县为试点,年内完成百村万户推广计划;研究制订固化成型、秸秆气化、沼气利用、焚烧发电等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收集、储运、加工、配送、售后服务等生产和服务体系;确保5万千瓦风电项目年内开工;制订热泵技术利用的鼓励政策,力争新增热泵利用面积500万平方米;在医院、宾馆等单位开展分布式能源系统试点工程。

(七)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

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推进社区回收网点建设,规范、整顿现有集散市场,以企业化运作代替摊群市场为主的运作模式,加强再生回收体系建设;2006年年底基本建成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旧轮胎翻新、废轮胎再利用、废塑料处理等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积极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及煤矸石、尾矿的综合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加快南宫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阿苏卫和董村垃圾综合处理厂等大型环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试点推广。

2006年,城近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本着“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原则,加大远郊区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使远郊区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

循环经济试点方面,组织编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确定20家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并支持其发展循环经济;对部分产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基础调研,以石油化工新材料基地、德青源农业园为试点,支持试点园区内建立能源、水资源梯级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链条,探索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海淀区、延庆县等为试点,根据区域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产业结构,制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启动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

(八)水资源及土地资源节约工程。

节水方面,落实计划用水定额管理,严格执行累进加价收费;普及家庭节水器具,城近郊区普及率达到80%,远郊区县达到75%;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推广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建设2万公顷节水农田;发展再生水灌溉面积133万公顷,年增加利用再生水8000万立方米;进行雨水利用,实行少排多蓄,完成雨污合流管线改造工程50公里;加快北小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市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郊区建成6座中心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清河中水厂,建设中水管线80公里;全面扩大再生水利用,全年再生水利用36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56%,其中工业再生水利用稳定在1亿立方米,农业再生水利用扩大到2亿立方米。

2006年万元GDP水耗力争降低5%,规模以上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

节地方面,严把土地供应,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控增量建设用地,鼓励新农村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适度集中;突破单一用于农用地开发整理的模式,建立农用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并重的新格局;制订完善部分行业集约用地标准,对现行各类建设用地标准进行修订,严格按照用地定额标准供地;加强土地供后监管,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进一步培育、发展土地市场,突出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收购储备,增加城市土地开发的后备资源。

三、夯实三项基础,完善六个保障体系

(一)夯实三项基础。

1开展北京市能源利用状况调查。摸清全市能源消费情况,完善能源统计指标,理顺统计渠道。完善能源统计制度,建立全社会能源调查制度,研究制订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能耗监测制度。加强能源供应部门的统计基础工作。

2加强分类计量体系建设。拟订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意见,研究分类计量管理办法,积极推进计量信息化建设。

3建立能耗信息监测平台。加强全市能耗监测,建立市及区县的单位GDP能耗公报制度,逐步实现全市能源消耗的网格化管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在线监测,建设信息、咨询、服务、推广、数据收集分析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

(二)完善六个保障体系。

1法规政策体系。做好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的前期工作;出台《北京市节能监察办法》及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清洁生产项目资金使用细则;公布并实施本市节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一五”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规划等;研究制订发展热泵系统、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和蓄冷空调项目补贴办法;加大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研究对节能设备产品生产企业和淘汰高耗能设备、大宗采购节能产品的单位给予支持等问题。

2指标标准体系。研究制订本市行业及产品能耗系列标准;从节能监测、能耗限额、技术通则等方面,研究制订公共建筑供暖空调节能监测标准,直燃机、中央空调系统机(泵)节能监测标准等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体系;研究提出循环经济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超前实施家用电器高能效标准可行性报告,提高家用电器准入门槛。

3监督执法体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完善节能监察执法体系,研究提出加强节能监察执法机构建设的具体意见;发挥节能监督作用,依法对浪费能源的单位加强监督检查,对节约能源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4评估评价体系。出台建设项目合理用能评价管理办法,规范新建项目合理用能设计。5节能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化“节能医生”的作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断评价机制;制订节能服务机构选聘确定办法,培育规范的节能技术服务市场。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7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市域经济,发展

敦化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 长白山北侧腹地, 牡丹江上游, 是吉林省区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 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 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全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1 城乡规划全面启动

2005年以来, 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圆满完成了各项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为我市城乡建设和管理, 绘制了蓝图, 提供了依据。城乡规划的实施, 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1 完成了《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编制工作;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覆盖了市区内城全范围及林业棚户区改造、工业产业区等建设用地;组织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物流园区规划设计及城市供热分区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1.2 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1.2.1 指导乡镇政府实施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目前全市16个乡镇中已有13个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官地镇、大石头镇、江南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中江南镇作为全省城镇化示范城镇, 市政府对其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格外重视, 从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镇村体系规划、规划区镇村统筹规划、城镇性质与规模、镇区用地布局、镇区专项用地规划、镇区交通系统规划、镇区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规划实施措施等九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该规划成果有待于进一步分析论证。

1.2.2 编制村庄建设规划。

全市有285个行政村, 已编制村庄建设规划34个, 全部通过评审且已批准实施。按照村镇经济发展要求, 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特点, 由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各乡镇集镇规划和全县确定的61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同时, 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支持, 完成了全县所有市、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2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坚持县城、重点镇、小集镇同步建设发展, 不断加大投入, 完善功能, 提升层次, 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一是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005年以来, 全市城乡实施房屋建筑项目490项, 面积328.8万平方米。市区350项, 面积266.7万平方米。乡镇140项, 面积62万平方米。二是城市设施功能不断提升。完成市区翰章大街、六顶山风景名胜区金鼎大街等52条道路的规划设计, 规划道路长43544米, 面积775505平方米;完成了渤海广场、北山游园等16个广场和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规划面积842087平方米, 绿化面积380853平方米;完成翰章大街、新华路等57条街路供水、排水管网规划设计, 总长34310米;完成占地面积8公顷的申请国家资金建设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完成以占地2万平方米, 规模为400吨, 供热管网5.7公里的申请国家资金建设项目———集中供热锅炉房等16项供热管线规划设计, 规划供热管线长2764米;完成燃气规划设计5项, 长度94430米。完成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线路规划设计 (路径) 52项, 面积83.47公顷, 电力管线长度316公里;完成500伏变电所1项, 面积8公顷。三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实施各项建设,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各乡镇政府驻地, 道路网通畅, 供水设施完善, 垃圾做到集中收集, 混凝土和柏油路面、主次干道两侧行道树种植率达到90%以上, 人行道铺装率达到85%以上。为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奠定重要基础。2012年, 全市投入农村环境提升资金2.28亿元, 其中, 争取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633万元, 市财政列支2000万元, 乡镇政府投入2682.7万元, 帮扶单位帮扶2450.6万元, 村集体投入3870.9万元, 农民自筹3318.3万元, 其它投入7832.3万元。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2012年中央及省下达给我市的危改任务为1639户, 节能示范户230户, 中央和省补助资金为2516万元。

3 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按照“一街一景”的要求, 对市区建成的道路进行硬化、美化、亮化、绿化,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建成公园、文体活动中心、体育馆等一批休闲娱乐设施, 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市级各大宾馆建设项目陆续建成投用, 接待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建成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 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市区及乡镇的学校教学楼及校舍、食堂等配套设施,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村屯卫生院等一批建设项目的建成投用, 使得城乡学生上学、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不断繁荣, 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和品位进一步提高。

4 城市管理不断强化

在城市管理上, 立足提升城市形象,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文明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大力开展卫生城市创建活动, 引导市民树立“爱家园、促和谐”的意识, 规范市民行为, 提高市民素质, 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使城市管理由单一的卫生环境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结合国家级卫生城验收工作, 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保持了城市的卫生整洁, 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5 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8

——2006年5月23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韩国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推进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6年工作安排,从4月下旬开始,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长印同志的带领下,市人大财经工作委员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调研组,对部分先进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情况进行了网上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先进地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普遍建立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机制。为了加强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有关省和部分省辖市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协调领导工作机制,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领导小组统一研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统一协调各相关部门落实职责任务,形成了既齐抓共管又各负其责的联动、互动局面。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或经贸委,明确或建立了专门的内设机构,具体负责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日常工作。有的还成立了执法机构,对已列入年度的循环经济工作(项目)、清洁生产计划企业进行检查督促,促使其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计划任务和审核工作。

2、制定了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专项规划。有关省和省辖市在编制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十一五”总体规划的同时,还编制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的具体目标、工作重点和有关政策措施。

3、制定了相关地方法规、出台了配套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山东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制了《云南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节能监察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十多个配套政策,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配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他们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保障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利益,对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促进清洁生产的运行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关省和省辖市从本级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我省鹤壁市财政每年预算500万),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项目给以贴息或补助支持,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市场主体自觉节约资源和清洁生产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情况

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积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

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开展了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

1、注重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规章建设。为了加快发展我市循环经济,搞好清洁生产审核,市政府颁布了《洛阳市节约能源管理办法》、《洛阳市建筑节能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建委等部门关于在全市城镇建设工程中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推动了建筑“禁实”工作。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通知》。对增强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提高有效资源危机感,加快资源综合利用的步伐,起到促进作用。

2、注意了宣传教育培训,增强资源忧患意识。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媒体宣传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在 “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等各种形式进行集中宣传。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开展有效的节能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在全市开展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市政府在新安电力集团进行了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形成煤—铝—铝材产业链、煤—电—金属钠—海绵钛、煤—电—粉煤灰水泥、粉煤灰增压砖产业链。以试点取得的经验带动面上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对38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认证,享受减免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后劲和竞争力。

由于以上工作的开展,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由“九五”末的13.7吨标准煤下降到“十五”末的7.5吨标准煤,下降12.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1465.6万吨标准煤。洛阳市建筑节能面积达到80.14万平方米。新型墙材产品产量达30.12亿块标砖,节约能源18.2万吨标准煤,城市区应用新型墙体材

料比例达到59.1%。洛阳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累计达1520.8万吨,38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年综合利用量达900万吨,平均利用率达58%。

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有的领导干部认识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氛围不浓;没有组织协调领导机制,部门职责任务不明确,协调配合不力。二是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没有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三是执法部门发改委没有设置与国家、省相对应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科室,只在“基础产业科”加挂一个不在编的 “三电办”来承担具体工作;全省18个市中只有洛阳市没有设置在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科室。四是没有设置相应的节能及综合利用执法队伍,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检测、掌握节能情况和依法管理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

三、几点建议

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执法调查为契机,认真搞好执法调查,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领导,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新上项目审核把关制度,研究、解决在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督促各部门做好本部门、本系统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2、要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一整套法规、规章、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应尽快编制《洛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抓紧对《洛阳市节约能源管理办法》的修改,研究和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配套政策、规章和规定。

3、要健全执法主体市发改委内设机构,建立执法队伍。鉴于市发改委“三电办”还肩负着一定的电力行政职能,建议更名为:洛阳市发改委“电力与资源管理办公室”,纳入在编行政科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河南省节约能源管理条例》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节约能源监测管理暂行规定》、原国家经贸委发布第七号令《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节约管理办法》、市政府第51号令《洛阳市节约能源办法》,建议尽快成立“洛阳市节约能源、资源监察(检测)中心”,作为我市节约能源资源的执法队伍。

4、要加大资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建议市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列支一定数量的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和宣传。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节材、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活动。

5、要加强宣传和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手段,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报道循环经济先进典型,曝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和案例,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对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高耗能、高耗水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6、要从三个层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

第一个层面是引导企业加快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步伐。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单元。重点抓好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企业节能。

第二个层面是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园区。合理规划园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要研究入园企业的产业链接关系,整合园区各种要素,促进园区产业优化升级。通过清洁生产、废物交换、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园区内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注重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着力建立农村循环经济体系。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小城镇建设,以食物链为主线,廉顾农业剩余物综合利用组合成循环系统,形成农业系统内部或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循环模式,建设循环型农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型小城镇。

第三个层面是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要逐步推行市区企业、居民生活集中供热、供气,逐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堆放、回收利用,强力推进“禁实”工作,大力推进污水治理和中水回用工作,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工作。要按照“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模式,加强资源开采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生物能源、推广沼气等新能源,积极应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新型建材和秸秆发电技术。倡导文明生活,提高绿色消费方式。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实施“蓝天工程”。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9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全国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节水要作为一项战略方针长期坚持,要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全过程,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应该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相继制定印发了《**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省地表水功能区划》、《**省行业用水定额》和《**省节约用水奖评审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为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城市用水量呈大幅度增长趋势。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加剧,一些工业项目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不能开工建设。所以,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加快地区新型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是确保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顺应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以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来调整用水结构,满足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玉米、大豆等优质农产品的主产区。多年来,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同时,我省农业也是用水大户,每年农业用水大约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0%。农业用水大部分集中在各大、中、小型灌区,这些灌区多数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建成,经过多年的运行,加之年久失修,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通过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可以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资源支撑,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范文网

二、抓住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第一,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节水型社会的认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努力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与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要宣传国家关于节水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宣传节水的成功经验。新闻媒体要开展水与生命、水与环境、水与发展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全社会都能从我省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水资源的宝贵,认识水问题的严重性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水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引导群众更多地关心和参与节水工作,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与节水的关系,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科学发展观是处理发展与节水关系的理论向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总结好“十五”节约用水工作的经验教训,处理好经济协调发展和节约用水的关系,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确定节约用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体现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切实可行的思想。

第三,加强协作,实现节水社会化。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各个环节,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又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各项指标和任务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形成政府推动、部门主抓、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水利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配合;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研究,安排好节水项目;建设部门要在逐步推广节水器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定新措施,加快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经贸部门要认真研究建立工业节水的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不断降低企业用水成本,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农口各部门要深入研究加快推动节水型农业的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渠道防渗进程,积极推广高科技节水技术和先进的灌溉模式、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推动节水工作的合力。要大力开展建设节水型社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乡村、节水型灌区活动,积极推广和宣传节水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尽快树立一批好典型。

第四,科学配置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用水,用最少的水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最大的效益。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节水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地区水资源状况,客观地分析地区农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水的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省水利厅要全面抓好我省筹划和建设中的六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这六大水利枢纽工程投资额约占“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总投资的50%。六项重点工程的建成和完善,将实现我省治水思路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跨越。各级政府也要加快影响水利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全省水资源合理配置。

第五,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综合决策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密切合作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节水型社会建设联席会议,审议建设计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高综合决策水平;加强法制体系建设。要加快《**省节约用水条例》、《**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意见》制定步伐,尽快出台水价管理、农业用水水权交易、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等管理办法,以及高耗水生产设备和工艺强制淘汰办法,为依法用水、治水和节水提供法律保障;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调配,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征收水资源费、管理水量水质。进一步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强水务管理机构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水务管理现代化、监测标准化、监理规范化、宣传普及化、信息网络化,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业务精湛、廉洁务实的水务管理队伍;加强运行机制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民主决策程序,提高政策制订过程中的透明度,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组建各类用水户协会,逐步建立分水和用水的民主协商、水价听证会、信息公布等制度,使用水者充分享有知情权和发言权。

第六,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各级人民政府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工业布局。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生产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管理为主的转变,促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型或清洁型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用水工艺,使我省重点行业及产品的单位耗水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缺水地区要严格限制发展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发展,运用行政、经济等措施引导高耗水行业逐步向水资源丰富地区转移。造纸、石油、化工、医药、粮食深加工等高污染行业要通过工艺挖潜与技术改造,降低和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危害;要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各地要根据本地水资源条件进行农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农作物品种选育工作,积极培育耐旱的优质高效作物品种或发展雨热同期作物,发展旱稻种植面积,采取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等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重大建设项目要合理布局,要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量水而行,凡需要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都必须事先进行水资源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对城市发展规模加以限制。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应与当地水资源具体条件相适应,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应控制建设耗水量大的工矿企业。严禁盲目扩大用于景观、娱乐的水域面积,限制洗浴、洗车等高耗水服务业用水,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节水型服务业。

第七,加强相关机制建设。要按照《水法》的规定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以水资源费为基础、水资源有偿使用为核心的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加大水费征收力度,适时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水资源费要计入供水企业成本,实行价内征收。运用价格杠杆调整用水结构,引导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产业调整方向、用户承受能力和供水成本,合理核定基本水价。非农业用水价格要尽快调整到“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水平。深化农业水费制度和供水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供水成本约束机制,规范供水经营管理行为,切实减轻农民水费负担。城市供水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促进管理”的原则,按照居民用水保本微利、公用水适当利润、高消费用水合理利润的尺度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建立多层次供水价格体系,加快推进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节水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

拓宽节水治污投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和公众加大节水治污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节水治污产业开发;要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提高全社会的水商品意识,培育和发展水市场。逐步建立符合省情的水权交易制度与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

第八,加强节水工程建设。要建设水资源监测和取(用)水计量设施系统。“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要组织完成市级水量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预报。在重点大中型灌区建设输水自动监控网络,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和城市供水企业的取水实行远程实时监控。加快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建设生产、生活节水工程。推进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渠系配套工程、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示范工程、集雨节灌工程;加快火电、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纺织、建材、医药、粮食深加工等高耗水、高污染工业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工艺,提高循环用水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集中资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3—4个省内大中城市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渗、漏、损,提高输配水效率和供水效益;建设污水回用工程。大力开展污水的综合利用,推进中水利用工程建设,建立包括企业和城市在内的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管网系统,促进污水资源化;各地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作为缓解城市缺水的重要措施。加快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保证水域使用功能。“十五”期间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必须保证充分发挥作用;建设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全面实施泡湖湿地与地下水保护行动,限制开采地下水,倡导合理利用雨洪资源,采取人工回灌、建设替代水源等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湿地缺水、污水与地下水超采区,恢复生态湿地及地下水的良性循环;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湿地、城市河道等环境整治,改善湿地、城市水域功能。

三、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篇10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时代背景

(一) 从国际来看, 全球仍处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中, 各国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观察当前和今后世界经济形势, 必须联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来看。”2008年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 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 我国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 实质上是对传统的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金融危机的影响具有长期性,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还不明朗, 各种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各国对国际市场激烈争夺, 对国内市场大力保护。从贸易方面来看, 针对我国的“两扩散、两挂钩”的态势日趋明显, 对我国实施贸易壁垒的不仅有发达经济体也有新兴经济体, 涉及的行业不仅有陶瓷、钢铁等传统产业, 也有光伏、风电、通信设备等新兴产业, 同时贸易问题与气候变化挂钩, 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从投资方面来看, 针对我国的像行业准入、国家安全审查、工会阻挠等保护措施轮番出台。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机遇, 已经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 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 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机遇。

(二) 从国内来看, 我国发展仍面临着突出问题, 有些还相当尖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结构不合理, 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拿科技创新能力来说。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著名品牌, 我国在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中处于“微笑曲线”最底端, 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许多中低端产品的“世界加工厂”, 只能赚取微薄利润。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不科学的表现。

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正在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一方面, 我国传统的优势 (比如说劳动力的低成本) 会逐渐地丧失, 不能与低收入国家竞争;而新的优势 (比如说科技创新能力) 又没有形成, 又能与高收入国家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 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更多更复杂。所以, 凡事要从坏处准备, 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做到有备无患。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为适应国际国内新的时代背景, 必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 但硬发展没道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十八大报告指出,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蕴含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 尊重经济规律, 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 有些地方、有些领域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的现象。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的粗钢产量从2006年0.9亿吨发展到2012年1.8亿吨, 6年翻了一番。如果河北省是一个国家, 它的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二。这种片面追求经济规模的发展方式, 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没有经济效益。在全国重点监测的74个城市中, 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 河北省占7个。2012年底, 其每吨钢的利润只有1.68元;2013年上半年, 钢铁利润一度降到了0.43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单纯追求生产总值增长, 不注重质量和效益, 不注重环境, 这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有的地方盲目追求生产总值, 瞎忙乎了一阵子, 形成了一大堆没有用甚至可能有害的东西, 劳民伤财啊!”现阶段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 尊重经济规律,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二)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好求优

当前,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正是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既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又要看到具备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既要坚定必胜信心, 又要增强忧患意识, 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扎实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稳’是指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 ‘进’是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稳”和“进”有着更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稳”, 就是经济运行总体要稳;物价总水平要稳定;就业形势要稳;农业基础要稳;社会大局要稳定。“进”, 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取得新进展, 自主创新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采取新举措, 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稳中求进”, 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协调推进, 稳中求好、稳中求优,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 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

守住底线就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突出重点就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完善制度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引导舆论就是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 使人们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 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 没有终点站, 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有经济发展有动力,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才能良性循环, 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其主攻方向就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一, 从调整需求结构的角度说, 就是要改变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失衡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 造成的后果就是经济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产能严重过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 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当前, 在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上, 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 特别是消费需求。

第二, 从调整要素投入的角度讲, 就是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入廉价生产要素、主要靠生产中低端产品实现的。但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各种要素成本不断上涨, 使得我国中低端生产正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 低成本优势越来越小, 路越走越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 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第三, 从调整产业结构的角度讲, 就是要改变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构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 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 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已经十分明确, 就是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大力调整制造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二)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突破, 就是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不是退出、不作为, 而是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

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 关键是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 政府要简政放权, 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 政府应当主动补位, 弥补市场失灵。也就是既要通过市场机制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 也要善用政府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些重要论述,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 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把握更加科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

上一篇:走进四季感受自然下一篇: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