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荐10篇)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1

北安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多年来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始终将调解放在工作的首位,全面贯彻落实“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这一民事审判方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审理原告北安市恒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诉被告李家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一案,该案刚一进入送达程序,被告李家田夫妇就到处上访,认为法院不应给原告立案,在审理过程中就面对着很大的上访压力。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诉,黑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发回北安法院重审,在重审过程中,被告仍不断上访,被告的妻子到北京天安门闹事,针对这一情况,院党组非常重视,主管院长崔巍同志积极的参与到案件的调解工作中,与民一庭干警共同努力,耐心细致的作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多次找市里协调,终于用我们的真心感动了李家田夫妇,并取得了原告北安市恒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的配合,该公司申请撤诉,并与被告李家田达成了调解协议,从根源上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使该起上访案件已双方的和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审理原告于凯国、火存后、于胜林诉被告史峰劳务费纠纷一案时,三原告均系外地的农民工,因被告工地欠其劳务费3000余元,三原告向本院提起诉讼,并称该被告马上就要从工地撤走。承办人迟晓然接到案件后经初步审查,发现被告史峰出具的条上并未标明属性,承办人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出发,当时带领三原告来到文化家园工地,找到该工地负责人以及被告史峰了解情况后,在向双方释明法律关系的同时,当场进行调解,该工地提出三原告有借支帐目尚未结清,而管理帐目人员出门在外地,无法清结。承办人当即提出由工地将史峰出条的3400、00元交到法庭保管,待管理帐目人员回来后,双方一同到法庭结算的方案,双方都很赞成。管理帐目的人员回到北安后,法庭将原、被告及文化家园工地的负责人组织到一起进行了对帐,扣除借支款,三原告当即拿走了应得的工程款,工地将借支款领回,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纠纷,既实现了农民工的利益,又保障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在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案件审理中会发现,一个案件调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法院公正性的依赖程度,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对法院的公正性充满信心,就会从内心对法院的工作产生认可,这种认同感便是调解工作的力量源泉所在。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2

预计到“十二五”期末, 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如果按照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10%的国际标准称为老年型国家, 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根据我国的国情, 我国不仅老年人口数量大, 而且具有各种困难的老年人数也增多。目前, 我国8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2000万, 失能和半失能的人口达3000万。此外, 我国的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 家庭中“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加。所有这些事情, 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指出: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胡锦涛同志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 切实应对人口老龄化, 制定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政策体系, 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 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全社会都应重视老年人工作, 加强老年人的关怀与管理工作;各基层企事业单位都应将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离休人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少, 各单位都不多, 成为关键的少数, 应重点照顾;退休人员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 是大量面上工作的多数。总之, 离退休人员都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已于2012年12月28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由胡锦涛同志签署第72号主席令颁布,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和颁布, 是我国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是中央加强民生立法的重大成果, 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切实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即“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有享受社会服务和优待的权利, 有参加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离退休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是老年工作的重要部分, 是国家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工作;也是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优良传统的必要工作。我们必须认真深刻地重视老年工作的战略意义, 转变思想观念, 彻底纠正对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淡化与轻视的错误思想。对老年人工作国家要管, 社会要管, 各基层企事业单位也要管, 各施其责, 光靠国家社会是不行的。我们要从思想上将离退休管理工作, 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离退休职工在政治思想上、生活健康上和医疗安全上都得到关心和爱护。

从事离退休工作人员, 身在岗位责任重要, 为了做好本职工作, 应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发布的有关老龄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这是指导做好工作的法典。首先, 应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保障法1996年公布以来, 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传统方面发扬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前进, 2013年7月将执行修订后的新版, 新版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这是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大法。其次, 学习国家发布的有关离退休制度规定和老龄工作决定, 如《国务院关于离退休制度的几项规定》、《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定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劳动部《关于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等。只有认真学习理解这些文件精神, 才能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才能热爱和努力做好此项工作。

从事离退休工作人员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学习、交流、借鉴和吸收兄弟单位的经验, 为本单位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提供营养。

根据目前离退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结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我们要努力将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迈出新步伐, 登上新台阶, 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为社会和单位的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1 X顾问集团公司所属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离退休管理工作简况

X顾问集团公司有七个勘测设计研究院, 都是五十年代先后建立的, 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在我国X事业工程建设中, 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 做出过去重大贡献的同志, 已陆续都离退休了, 只有部分老专家回聘在职工作。这些离退休人员离开了工作岗位, 但是他们的经验智慧和技术知识仍在企业单位和行业中发挥着作用, 他们是企业单位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下面将X顾问集团公司的勘测设计研究院及有关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及职责范围 (管理措施) 列于表1 (表1勘测设计研究院离退休管理工作机构与职能) 。

2 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体会与建议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为我们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根本的保障和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老年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调查、学习与分析了X行业勘测设计研究院有关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 总结出一些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体会如下。

2.1 领导重视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是关键

一个企业单位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机构设置及归口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专职工作人员配备, 都反映出企业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的单位成立了离退休职工管理的专门机构, 配备了正副处级干部负责;工作有年度计划, 管理有一系列制度、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组织领导上, 成立了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单位领导亲任组长, 定期或不定期听取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听取离退休职工意见和建议, 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企业领导应带头学习贯彻执行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认真地将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挂在心上, 不能采取不闻不问的做法, 应领导与协调指导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并具体解决存在的有关问题。离退休办每年要专门开会研究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总体办法, 落实具体措施;监督检查、考核年度工作执行情况。离退休各级机构要独立开展工作, 要向企业单位领导负责。

HS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把离退休工作做为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列入党委议事日程, 为离退休职工的欢度晚年和健康长寿做了不懈地努力。第一, 进行尊老教育。要求全院在职职工尊老敬老, 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全院形成了一个政治上关怀老同志、生活上照顾老同志和思想上尊敬老同志的优良风尚。第二, 健全离退休工作管理系统。成立了离退休老干部领导小组, 党委正副书记分别任正副组长, 参加的成员有党委办公室、工会、计划财务处及行政处负责同志, 定期研究部署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第三, 政治上关怀。按照中央提出的“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的原则, 创造条件保证离退休职工应享受的政治待遇。第四, 生活上照顾。为离退休职工的生活上排忧解难, 基本上体现了“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精神。在住房、交通车、健康保健及生活困难补助等给予照顾。对居住在外省市的离退休职工, 每年都去函或派专人前往慰问,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具体工作, 使离退休职工心情比较舒畅地安度晚年, 并积极主动地发挥余热。总之, 一个企业单位离退休管理工作实效如何, 首先取决于企业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如何, 二者是成正能量比的。

2.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才队伍

目前, 各企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往往都是从行政管理部门抽调出来的。这些人员工作方法少, 经验积累不多, 业务交流少;多忙于具体事务, 缺少工作的提高与创新。我们应加强培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才队伍。

在加强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方面, 要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 树立尊老敬老道德风尚;做到尊重离退休职工的过去, 理解离退休职工的今天。应认真组织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政策。有的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 在工作中体现五种精神:全心全意为离退休职工服务的公仆精神, 诚心诚意为离退休职工办事的老黄牛精神, 不惧困难为离退休职工利益的以理力争的求是精神, 忠心耿耿为离退休职工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努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者应发扬这五种精神, 献身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事业, 努力开拓创新。例如: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 工作有所侧重, “照顾好关键少数, 管理服务好相对多数”;对离退休职工做到三访, 有病住院必访, 家庭困难必访, 重大节日及八十大寿生日必访。

定期听取离退休职工有关切身利益和生活困难问题的反映, 及时向领导汇报, 及时解决反映的问题。加强与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沟通和意见协商, 将问题解决在日常工作中。

2.3 建立健全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持续有效地实现“六老有”的目标

建立健全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议事规定、工作程序和考核工作办法, 科学有序、持续有效地开展工作, 努力实现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六老有”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的目标。

ZN勘测设计研究院为老干部建立了400 m2活动场所和活动室, 为退休人员建立了200 m2活动园地;订阅了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各类书刊报纸, 配备了健身器材;离退休职工把它看成相互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家”, 没有了孤独感。企业单位在政治上关怀, 生活健康上关心, 离退休职工晚年生活很愉快。各勘测设计研究院认真落实离退休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实现“六老有”的目标。单位离退休工作的公用费、特养费和活动经费都按政策足额提取, 做到专款专用;重视离退休职工的活动和服务, 邀请离退休职工代表参加党代会、职工代表大会, 让离退休职工了解院生产经营发展情况, 了解党和国家以及省市地方的政策和社会经济建设情况。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退休职工1498人, 离休职工47人。建立了7个离退休职工活动室, 使每个离退休职工片区都有活动室。离退休工作部设有阅文室、阅览室、娱乐室、健身室;订阅了几十种报刊, 配备了多种健身设备, 供离退休职工学习、阅文、娱乐和健身, 丰富了离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组织离退休职工参加春秋游和三八节妇女游园。参加地方省市老年体协及老干部局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 如门球、地抛球、羽毛球, 以及诗书绘画比赛等。

2.4 建立离退休职工走访慰问制度

对离退休职工进行走访慰问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 特别是对年迈多病的、孤寡独居的离退休职工, 应给予特殊地关心照顾。要提倡“送温暖、送关怀、送健康、送欢乐”活动。

送温暖活动不单是离退休办公室的事, 要党政工团妇的共同工作。开展送温暖活动应有一套实施办法, 包括参加单位 (或人员) 、送温暖的内容范围 (如主要对65岁以上离退休职工) 、慰问品慰问金额度等。工会原定的生活困难补助费也可随送。

送温暖实际也是送情感, 使离退休职工感到社会的关心, 单位没有忘记他们。尽管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换人, 这个“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不能变。单位和离退休职工建立起比较亲切的情感友谊和思想上的沟通, 就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 就不会有影响稳定和谐的事发生。

走访慰问活动是亲民的体现, 各基层企业单位领导应发扬这种亲民作风。首先, 企业单位主要领导应转变观念, 不应有“当前谁为我工作, 我就关心照顾谁”的思想。确实, 现在企业单位拼搏奋斗的中青年人是我们的骨干力量, 是创造财富和效益的源泉。但是离退休职工当年也是为国家和企业单位创造财富的主要力量, 并且当时的条件更艰苦, 报酬也更少, 他们无怨无悔地奋斗了几十年。虽然现在生活好, 不愁吃穿, 医疗生活有保障, 他们还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关心, 也需要共享国家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他们的这些需要也是老年人合法权益,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北京市在尊老敬老助老方面开了好头, 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公交车及游公园。

建立离退休职工走访慰问制度, 使我们动态地掌握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帮助及时就医治疗, 减轻他们的痛苦。走访慰问工作不仅关心离退休职工, 还可了解其家属情况, 同样也可送去一份温暖的关怀。走访慰问工作在离退休职工家庭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并回报给社会。走访慰问制度不能流于形式, 参加走访慰问人员要主动热情, 不走过场;要真心实意对待离退休老年人, 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去亲近他们, 使他们每当相逢时就像对亲人一样倾心诉说心声, 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做好走访慰问工作, 可以化解各种矛盾。

2.5 把离退休办 (处) 建成离退休职工“家”

离退休职工到单位办事, 离退休办应有专人热情接待。离退休职工有的身体不好, 离退休办就代办一些事务, 使离退休职工有回家的感觉。离退休办对离退休职工要以礼相待, 进门时笑脸起身相迎, 并手扶让座, 送上一杯热茶;仔细倾听他们的要求, 并记录在案, 需要他们签名时, 送上笔和花镜;他们离开时要恭身送出, 叮嘱他们注意安全。离退休办的工作人员要在行动语言上让离退休职工感到家的温暖和欢乐。

发扬共青团的作用, 帮助离退休职工。如需要志愿者时, 共青团组织志愿者承担;志愿者帮助离退休职工理发、买粮、打扫卫生等;对有慢性病的离退休职工, 志愿者可每月定期陪伴往返医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在这个节日可组织各种尊老敬老助老的活动, 如表彰参加社会发展有突出成绩的离退休职工。BJ勘测设计研究院组织了勘测之友联谊会, 联谊会在这个节日活动。老同志相逢, 谈笑风生, 有的诵诗, 有的谈养生, 有的谈退休安排, 有的谈“保八十争九十奔百岁”。离退休职工身心健康了, 自己不受罪, 儿女不受累, 国家省药费。离退休职工说, 大河无水小河干, 国家和企业单位发展和效益好了, 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自然提高。为了社会稳定和谐, 让我们努力把离退休办建成离退休职工的“家”。

2.6 加强离退休党组织的建设, 发挥离退休党组织的作用

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部分, 应认真加强离退休党组织的建设, 发挥离退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离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离退休职工中老党员多, 他们都是忠于党的事业、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他们是在艰苦岁月, 一心跟着党, 不怕困难和牺牲, 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他们的特点是政治思想觉悟高、作风好, 但年老体弱, 经常看病就医, 接触群众较少。党的组织活动要适应他们的特点, 应本着有利于组织起来活动、有利于教育管理及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 优化组织设置, 健全制度。离退休党组织按照党章建立健全, 同时按照中组部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意见》及中组部200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各勘测设计院都建立健全了离退休党组织, 分别建立党总支、党总支工委、党支部, 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我们要从“学习型、服务型、管理性”三个方面突出离退休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 增强离退休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离退休党组织的学习型功能为, 认真组织离退休职工党员学习党中央及有关文件, 要求党员的观念与时俱进, 思想长青, 理想永存。离退休党组织发挥服务功能, 服务好老党员及社会;鼓励离退休职工党员自助自立, 自强不息, 做离退休职工互帮互助的模范。离退休党组织发挥管理功能, 离退休党组织做到,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使离退休职工党员增强“在组织、有组织、受监督”的组织观念。

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党组织的建设,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有利于落实离退休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离退休职工党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在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 作出新贡献。离退休党组织的建设是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3 全面做好离退休工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做好离退休工作。胡锦涛同志说:“要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 思想上关心老干部, 生活上照顾老干部。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同志说“离退休干部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有功之臣, 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要继续以深厚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对离退休干部在政治上多关心, 思想上多沟通, 生活上多照顾, 精神上多关怀,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有敬老养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孟子曰:“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意思是在孝敬自己长辈时, 也要想到对他人长辈的孝敬, 在养育自己小辈时, 也要想到对他人小辈的养育, 则天下的任何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我们要牢记党中央的嘱托, 全面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 让党中央放心, 离退休职工满意。我们要围绕一个主题, 就是党和国家的大局。我们要把握两个重点, 就是落实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我们要坚持三条原则, 就是服务政权建设的原则、引导老年群体和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原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原则。我们既要做好离休职工工作, 又要做好退休职工工作;既要做好生活待遇, 又要做好政治待遇;既要做好生活健康服务, 又要做好身心思想健康服务;既要看到离休职工工作的成绩, 又要做好离休职工工作不足的改进。曾经遇到一件事, 2010年给2003年月底退休职工大幅增加补贴时, 退休职工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都很高兴。但是, 有一些退休职工退休晚了一天, 则工资相差几百或千元。这几位退休职工一直约谈领导。我们一方面给他们说明政策, 又设法找出解决途径, 最终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离退休职工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全心全意地全面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4 结论

离退休职工的服务管理工作是老年工作的重要部分, 是国家保障老年人权益的重要工作;也是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优良传统的必要工作。我们必须认真深刻地重视老年工作的战略意义, 转变思想观念, 彻底纠正对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淡化与轻视的错误思想。调查、学习、分析了有关勘测设计院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结合自己几年来从事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实践, 提出了一些体会和建议: (1) 领导重视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是关键; (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人才队伍; (3) 建立健全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持续有效地实现“六老有”的目标; (4) 建立离退休职工走访慰问制度; (5) 把离退休办 (处) 建成离退休职工的“家”; (6) 加强离退休党组织的建设, 发挥离退休党组织的作用。

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者, 要不断地提高思想素质, 树立尊老敬老道德风尚。应发扬五种精神 (公仆精神、老黄牛精神、求是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 献身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事业, 努力开拓创新。离退休职工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牢记党中央的嘱托, 全面做好离退休职工工作, 让党中央放心, 离退休职工满意。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全心全意地全面做好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摘要:加强企业单位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是全社会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调查了X顾问集团公司所属的各勘测设计研究院的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 学习了许多经验和工作方法;结合自己几年来从事离退休职工工作的体会, 为使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在新时代有所前进、有所创新, 提出了改进建议。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应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工作的政策和规定, 实现离退休职工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 促进社会及企业单位的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离退休管理工作,经验体会,改进建议,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

[2]有关勘测设计研究院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简况.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3

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

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已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党委从加强“三资”管理入手,制定了有效的监管办法,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立“三资” 管理台账,明确管理内容

村级“三资”,即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总称。包括农村集体本身所有、国家扶持、部门捐赠等形成的集体“家底”。主要包括村集体的土地、山林、小流域、塘坝、房屋、债权债务、货币存款等。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台账。这不仅能够使村民清楚本村、组的“家底”,同时,还能够为有效的管理好村集体的“三资”提供基础资料,为促进农村发展发挥应有作用。从2004年开始,湾甸子镇由分管副镇长负责,经管站牵头,林业站、水利站、财政所等部门及各村组干部配合,经过3年多的努力,于2007年末,全面完成了全镇11个行政村的“三资”管理的登记建档工作,共建立

村集体 “三资”台账166本,全面登记了全镇各村、组现有村级集体“三资”的详细情况。一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山林台账11本。主要登记的内容有:山林的树种、坐落、面积、林龄、转让等情况。对转让后被他人采伐完的林地,村集体立即收回重新发包,同时进行变更登记,实现了对山林的动态管理。二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小流域台账48本。主要登记小流域的坐落、流域面积、承包者姓名、承包年限、承包金额等内容,做到到期收回,并及时发包,实现对小流域发包的动态管理。三是建立村集体的固定资产台账11本。主要登记集体所有的房屋、塘坝、水库、拦河闸及集体和国家投资兴建的其他固定资产等内容。四是建立村集体所有的资金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债权债务和货币资金等。每年镇经管站都对各村组的资金账目进行清理,及时掌握各村组各的债权、债务、资金变动情况。五是建立村机动地台账48本。登记内容包括坐落、面积、四至、承包者姓名和承包年限等。在各农户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的基础上,公开、公平、公正的按政策发包机动地,做好机动地的变更登记工作。

二、制定“三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权限

全镇制定了一整套村级“三资”管理办法。明确了村级“三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明确了监督要在镇政府的指导和村民参与下进行。规定了在转让发包集体资产时,要按照村“两委”班子研究通过、提交村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向镇政府提出请示报告、经过镇有关部门现场评估批准、通过公开招投标的程序进行,不允许简化程序。规定镇林业站对涉及山林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水利站对涉及小流域水面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镇经管站对涉及土地问题的必须到现场测量评估作价。并以评估最高价为底价由镇政府统一对外公开招标。在资金的管理上规定:所有资金的使用必须在村监会签字同意后方可入账。村主任有权决定500元以下的资金使用;500元至1000元的,需要由村书记和村主任共同研究决定;1000元至2000元的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使用。2000元以上的需要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经镇经管站把关,报镇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完善“三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一是明确了镇经管站对村级“三资”管理负有主要监督职责,安排专人负责各村“三资”台账的管理,保证监管工作不出差错。二是实行村级“三资”管理镇政府备案制度。从2008年开始,镇经管站对各村统一建立集体“三资”电脑管理台账,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变更。要求各村把每年有关“三资”管理的会议记录、各类合同协议、台账

等资料一式二份报镇经管站备案,随时掌握各村“三资”管理的运行情况。三是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和“村财镇代管”制度。把各村“三资”管理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进行及时公开。各村组的资金全部由经管站统一管理;各村组的资产和资源的处置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程序进行;集体工程项目的承包必须公开招标;国家支农惠农专项资金补助的使用必须由镇政府、村组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管理,严格按政策、按规定办事。四是赋予村监会对“三资”管理的监督职能。镇纪委明确要求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三资”管理上,事前要请村监会成员参加,事中要求村监会成员参与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事后要听取村监会成员报告。2008年得胜村原小学校舍评估定价为11万元,在村监会的参与下,经公开招标卖到23.05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多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监管效果。

四、“三资”管理效果显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具体实践和操作,湾甸子镇的“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1、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个别村民对村组干部的工作有疑问或有想法,可以直接到镇政府反映,由镇政府直接查阅“三资”管理台账当场进行说明解释,增加了工作的透

明度和可信度。各村因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引发的信访量明显减少,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的和谐稳定。

2、规范了村组干部的工作行为。2007年3月,村“两委”换届后,某村新上任的村主任不久就招标转包了一条小流域,收入23.3万元。他想把钱拿回村里,还说以前村里的钱都是由村干部说了算。镇经管站按照“村财镇代管”制度,向他说明解释后,将转让款如数存入该村会计账户。2008年,这个村主任又擅自作主,私自安排修建边沟支出3万余元。报账时因未履行“三资”管理程序,被镇经管站否决,没有入账。年末在村干部“双述双评”大会上,尽管他向村民代表做了检讨,但因为村民代表提出此事没有经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还是没有入账报销。这件事不仅教育了他,同时也树立了镇政府的威信,维护了村民的共同利益。

3、减少了村组干部腐败现象发生。湾甸子镇的村级“三资”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实现了镇政府相关部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三者权力相互制衡的管理监督模式,实现了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监督工作的公开化。保护了村集体的利益,瓦解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全镇连续三年无村组干部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4、确保了村集体利益不受损失。2007年末,湾甸子村河东组个别村民到镇政府反映村组干部私自将一片林木给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4

今年以来,沙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着力推进综治维稳中心建设,形成了党政齐抓,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纵横协调的维稳工作格局,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

一、领导重视,认真实施,建立乡镇综治维稳工作新格局

一是高度认识,敏锐决策。沙芜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强综治维稳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沙芜乡党委政府3次召开专题会议就综治维稳中心建设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就乡镇综治维稳机构、力量分配、资源整合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党委书记江勇同志亲自谋划,亲自到第一线指导工作。沙芜乡还多次邀请政法委有关同志就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专程来沙芜调研,并听取指导意见。

二是核定编制,配齐人员。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的机构设置包括综治办、信访办、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民政所、妇联会等,综治维稳中心主任由党委书记担任,并配齐配强了工作人员。从农口包区干部中抽调人员充实综治维稳中心工作岗位,为维稳中心提供了人员保障。

三是提供资金支撑,认真组织实施。腾出办公楼保障综治维稳中心用房。对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经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列支,纳入当年乡财政预算。投入4万元配齐了桌凳、电话、电脑、传真机、车辆等办公设备,设立了接访室、值班室、综治维稳中心会商室、平安星级创建办、巡防办、治安志愿者协会、综

治办主任办公室等,中心制度图表齐全,不仅使前来办事的群众对各工作岗位的职责清楚,而且使工作过程更加的透明化。

二、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建立乡镇综治维稳工作新机制

沙芜乡完善了综治维稳中心规章制度,制定内部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整合后的新机构人员协调统一、高效运转、形成合力。

一是日排查周调度月分析制度。沙芜乡实行矛盾纠纷日排查制度,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定责任单位、定责任领导、定调解时限。每周乡镇主要领导对矛盾纠纷排调情况进行调度。每月召开一次形势分析例会,分析矛盾纠纷排调情况和潜在的隐患以及当前治安形势,部署下步任务。综治维稳中心建立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33件,调处成功33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健全稳定信息预警和收集分析研判机制。各组成单位及时广泛收集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提前预警,正确研判,并通过维稳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妥善处置。

三是健全考核奖惩兑现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把考核结果同评比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挂钩,并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绩效报酬的重要依据。另外,还完善了值班接待、案件回访等制度,确保乡镇维稳中心高效运转。

三、整合资源,协调联动,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显现新成效

一是资源整合,集中优势,增强了工作力量。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定位到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实行人力集中、财力集中、场所集中,有效整合了乡镇维稳工作力量。由过去单兵作战变为集团作战,由专科门诊变为集体会诊,促成部门联调联动,多方协调,形成五个一的维稳机制,即一起纠纷,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包到底,形成良性互动,超前预防,真情化解、依法维稳格局,提升了维稳水平。同时,经费统筹安排,保障更加有力了,工作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二是信息共享,联络顺畅,灵敏了工作触角。通过联络员信息、调研信息等多种途径,广泛及时地将各类综治维稳信息集中接收到中心,通过梳理整合后,获得全面准确信息,为乡镇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真正成为快捷反映民意的直通道、领导及时掌握情况的快车道、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便车道。

三是明确分工,规范运作,优势互补。乡镇一名副职领导具体抓综治维稳中心工作,在解决处理综治维稳问题时,乡党委就不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协调配合问题,领导力度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使乡镇主要领导的负担减轻,压力变小,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想大事,谋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综治维稳中心充分利用部门工作优势,如民政救济、司法救助、劳动保障等,在处理某些疑难问题时,就可利用这些渠道进行解决和处理,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5

为贯彻落实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5月27日,社阳乡召开全体乡村干部大会,简要回顾2010食品药品工作情况,并就做好2011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谈想法、提思路、议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全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报告,贯彻落实全县食品药品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我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科学分析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对我乡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各行政村、有关企业单位签订社阳乡食品药品监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并要求各行政村、有关企业单位要开展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统一思想,把乡、村干部的心思用在保障全乡1.2万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上。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6

会议指出,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 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适度扩大总需求, 加强预期引导, 深化创新驱动, 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是主基调, 稳是大局, 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 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 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 调节好货币闸门, 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 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 着力防控资产泡沫, 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 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扩大开放, 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要加强预期引导, 提高政府公信力。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 深入细致做好社会托底工作, 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认为,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 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 导致经济循环不畅, 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 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 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 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打破垄断, 健全要素市场, 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 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 提高盈利能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潜在增长率。

会议指出, 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要总结今年工作, 落实已部署的各项任务, 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 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去产能方面, 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 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妥善处置企业债务, 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去库存方面, 要坚持分类调控, 因城因地施策, 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 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去杠杆方面, 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 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 降低企业杠杆率。要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降成本方面, 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 减少审批环节, 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 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补短板方面, 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 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 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 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 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第二,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 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 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严守耕地红线, 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落地, 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第三,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提高质量标准,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 发扬“工匠精神”, 加强品牌建设, 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 加强引进外资工作, 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 提高大企业素质, 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 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第四,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 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既抑制房地产泡沫, 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 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 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 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 提高住宅用地比例, 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 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 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 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

同时, 要继续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要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继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

会议强调, 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 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 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加快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抓紧编纂民法典, 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 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保护企业家精神, 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要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 落实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 抓紧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有序推动民营银行发展。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要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作用。要完善跨部门的统筹机制, 加强对财税、金融、土地、城镇化、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基础性重大改革的推进, 既制定方案又推动落实。抓好重大改革顶层设计, 也要充分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会议强调,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充分调动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合力, 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政策协同配套, 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抓好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财税金融、国有企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供需结构有效匹配、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 赢得国内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持续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更好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 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暂行规定 篇7

(经2003年3月27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发布时间:2003-09-24 16:41:36

为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作用,规范诉讼调解活动,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结合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的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平等协商,或者经承办法官及合议庭其他成员的劝解和疏导,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

第二条 民事调解活动的目的,是为双方当事人的讼争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或敦促当事人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以恢复和发展双方之间原有的业务关系、合作关系,以及促进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和睦与稳定。

第三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自愿原则。调解程序可以因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也可以由法官依职权主动征求当事人意见,取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如果当事人对调解有疑虑,法官可以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服工作,但不得强迫其进行调解。

法官依职权启动调解程序时,应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法律效力,即生效调解书或调解笔录与法院生效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可以作为法院强制执行的根据。

(二)合法原则。调解的方式、步骤、调解书的送达都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效率原则。调解不成,应及时判决,不得久调不决。

(四)公正原则。依法保护债权人和受侵害方的合法权益,不得因调解而损害法律知识较少,诉讼能力较低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下列民事案件不适用调解:

(一)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涉及追缴、罚款的确认经济合同无效的案件;

(三)有严重违法活动,需要给予经济制裁的经济纠纷案件。

(四)涉及侵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案件。

第五条 下列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调解,必要时应邀请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协助进行调解:

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案件;

案情复杂、当事人情绪对立,径行下判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案件;

涉及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的问题需要人民政府或者职能部门协调的案件;

集团诉讼或人数较多的共同诉讼案件;

有重大影响,引起多方关注的案件;

涉及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

其他不宜径行判决的案件。

对以上类型案件,调解不成需要判决的,下判前要妥善做好当事人的疏导工作,必要时应向有关组织或单位发出司法建议。

第六条 调解活动可以由合议庭主持,也可以由承办法官代表合议庭主持。

第七条 调解活动可以在被告(被上诉人)应诉答辩后,开庭审理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进行。在开庭审理之前,法官应当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诉讼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于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案件, 或者经过证据交换程序后,争议的事实已查清的案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直接进行调解。

在开庭审理中,经过法庭调查和辩论,如果争议的案件事实已明晰,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当庭进行调解,也可以在休庭后进行调解。

第八条 调解活动一般应在审判场所进行,如有必要也可以在当事人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所在的社区或村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的单位、以及纠纷发生地进行。

第九条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十条 基层法院可以请人民调解组织协助调解工作。

第十一条 调解活动可以在双方当事人均在场时进行,也可以由法官分别做当事人工作,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和解协议。

第十二条 调解活动可以由当事人本人参加,也可以由其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参加。

离婚案件的当事人确有困难不能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向法院提交书面调解意见。无行为能力人的离婚案件,可以由法定代理人参加调解,法定代理人如果与对方达成调解协议,又要求法院以判决书确认调解协议内容的,法院可以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

第十三条 当事人为达成调解或和解目的作出的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能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第十四条 在二审中发现原判决遗漏诉讼当事人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通知被遗漏的当事人参加诉讼,予以

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第十五条 二审中发现原判决漏判诉讼请求的,可以予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十六条 二审中原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人民法院可就此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

第十七条 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一方当事人上诉后,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第十八条 法官在做调解工作时,应善于抓住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和根源,找到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诉讼风险、执行风险意识。

第十九条 调解时,可以先由双方当事人分别提出调解方案,必要时合议庭或承办法官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提出调解方案,供双方当事人参考,也可以先分别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进行调解。

第二十条 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依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第二十一条 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将调解协议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已履行完毕的案件;

第二十二条 调解书应简洁明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一般写明案号、当事人自然情况、案由、调解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即可;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的调解书,由首部、主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应写明制作调解书的法院,案件的编号,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主持调解的合议庭组成人员。

(二)主文由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两部分构成。

1、案件事实部分。应简要写明:原告(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及理由,被告(被上诉人)的答辩主张和理由。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

2、结果部分。写明调解协议的主文,该内容要具体、明确,以免执行调解书时出现歧义。双方协议内容约定诉讼费用负担的,应将负担方式写在调解主文中。双方就诉讼费用未达成协议的,可由法院决定诉讼费用分担方式,应将此内容写在主文之外。调解协议已履行完毕,当事人要求制作调解书的,应将履行完毕的内容在主文中注明。

(三)尾部由主持调解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写明制作调解书的时间,加盖法院的公章。

第二十三条 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时,应告知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可以

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分别送达。

第二十四条 调解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应以后收到调解书的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调解书生效日期。第二十五条 调解书生效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调解书不生效。法院应及时通过诉讼程序作出判决。

调解书生效后,一方当事人反悔的,应告知当事人就此案不得提出上诉或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向同一被告再次提起诉讼;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如果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法,必须通过再审程序撤销或变更。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如有与法律规定和上级法院要求不一致的,以法律规定和上级法院要求为准。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3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关闭窗口〗

法院改革 | 执行工作 | 开庭排期 | 优秀文书 | 审判结果 | 办案手记 | 法官随笔 | 有问必答 | 留言板 |

中国法院网制作维护,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

建设平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8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

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要在今后五年实现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的新突破这两大主要目标。其中,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是构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月20日,市委专门召开了建设“平安**”动员大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是对《决定》中目标任务和各项保证措施的细化和实际安排,充分体现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地位的要求。“平安**”建设中所包含的实施生活平安、从业平安、社会平安、基础建设等四项工程,都是与转型振兴相辅相成的。没有“平安**”建设,就不可能实现全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突破,也就没有转型振兴的新突破。

我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社会事业发展及思想文化建设也相对滞后。全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突出,下岗职工较多,困难群体较大,历史包袱沉重,社保体系不够完善,社会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近年来,虽然转型振兴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最落后、财政收支矛盾最突出、就业问题最严重、历史遗留问题最集中、群众生活最困难的地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平安**”,就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推进转型振兴的强大合力。

政法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社会矛盾、预防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中担负着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政法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深化对建设“平安**”工作的认识,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维护稳定工作薄弱环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政法工作。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提下的和谐社会,是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条件下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是创造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是社会改革、社会变迁中的和谐。和谐社会这种动态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眼发展、围绕发展来定位政法工作,使之更好地适应发展、服务发展、保障发展。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还是开展对敌斗争、打击和预防犯罪;无论是落实公正执法、一心为民,还是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整体素质,都要与转型振兴的目标相一致,都要与建设“平安**”的实际相协调,都要与实现政法工作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二、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做好稳定工作,建设“平安**”的工作基础是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这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从工作内容看,应重点解决好拖欠工资、房屋拆迁、企业改制、非法集资以及涉法上访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必须充分整合各种资源,综合运用各种办法进行化解。从工作手段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的方法,多策并举。从工作部门看,需要有效整合行政、司法、公安以及基层组织资源,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有机衔接起来,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应。从工作主体看,群众不仅是维护稳定工作的对象,更是维护稳定工作的主体,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三、坚持预防为主,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是省委的重要部署。我市也提出了争创“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创建活动,紧紧抓住“三个防止”(即防止发生有重大影响的重特大刑事案件;防止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防止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治安灾害责任事故)、“三个减少”(即实现全市刑事发案减少;群体性事件减少;突出治安问题减少)和“两个提高”(即社会治安状况评估结果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提高)的刚性指标,从增进全社会的和谐有序的长远高度,广泛开展“三级联创”,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作为政法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多渠道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经常性的严打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

四、坚持用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实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先进法治理念。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要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必须坚持

秉公执法,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从解决群众最关切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在全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排除对司法的各种干扰,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五、坚持专群结合,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平安的环境是幸福的前提,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平安的环境下,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建设“平安**”,就是要为人民生活幸福和全市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打造让群众生活舒心、让生产者和经营者安心的环境。建设“平安**”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几个部门和单位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政法机关是“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广大政法干警是“平安**”建设的排头兵。要自觉的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职责,一手抓对各种犯罪的严厉打击,一手抓对国家、集体、人民群众财产和安全利益的保护,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屯都要抓好这项工作。中省直部门、各种所有制企业、群团组织以及全社会都要参与。全市193万人民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专群结合,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平安**”建设的任务就能如期完成。

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篇9

1 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 村级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1) 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一是, 库存现金余额过大。有的村库存现金大多是白条借支和经民主理财机构、乡镇农经机构审核不合理开支单据形成的库存现金余额。二是, 私设小金库。有的村采取收入不入账或延迟入账, 以不合规开支或虚假开支抵顶收入的方式, 造成集体资金“体外循环”。三是, 村干部多头管钱现象有所抬头。有的村干部直接插手现金收支, 管账管钱。有的地方村干部调整频繁, 交接不及时, 出现“断头帐”。四是, 非生产性支出居高不下。招待费、租车燃油费、报刊订阅费, 业务联系费名目繁多。五是政策性资金难以专款专用, 个别地方出现挤占、挪用、抵扣现象。

2) 集体资产监管不到位。有的地方集体资产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会计核算不规范, 没有系统的资产台帐, 造成管理责任不明、集体资产流失。有的村在资源性资产发包、租赁、变卖等方面没有实行规范的招投标或公开竞价制度, 个别干部暗箱操作, 随意处置。

3) 集体承包合同管理混乱。一些村级集体承包合同没有完整、规范的台账资料, 没有使用统一文本。项目发包时没有实行公开招投标, 个别干部暗箱操作, 人情合同、口头合同时有发生;有的村“干部换合同变”, 随意性大, 合同严肃性难维持, 合同纠纷多;有的合同承包期限跨度长, 承包费收取难度大, 拖欠承包费现象屡见不鲜。

4) 村级债务居高不下。多年来, 由于非生产性支出过大、超前兴办社会公益事业、高息贷款等原因导致村级债务逐年增加, 个别村帐外债务还未纳入帐内核算。不少村办事靠举债, 工作凭“脸面”。沉重的债务负担, 制约了村级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

上述问题的存在,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如下:

1) 缺乏法律支撑。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几十年的历程, 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 但就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审计方面的单项法律法规仍然缺位,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软弱无力, 以致村级财务管理、审计领域的人治现象严重, 存在“刮风”现象, 农民利益受损。

2) 管理体制不顺。最为明显的是各级负责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部门上下不对口, 管理体制混乱。从国家到省, 村级财务管理部门设在政府口;从市到县, 则多设在党委口, 而县里多设在政府口;到了乡镇,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多由乡镇农经机构完成, 由乡镇党委明确领导分管, 也有一些地方由乡镇财政部门完成, 由乡镇政府领导分管。体制不顺, 造成文件传达、监督检查、业务培训、统计报表等工作难以有效实施。

3) 民主管理不规范。一是, 民主管理意识不强, 氛围不浓, 有的地方“一言堂”现象依然存在,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流于形式。二是, 民主理财组织形同虚设, 有名无实, 有的长期不理财, 变成了村干部“御用”工具, 失去了监督作用。三是, 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公开时间不及时, 内容不完整, 公开流于形式。

4) 管理手段滞后。目前乡镇农经干部待遇低下, 业务骨干流失, 农村财会电算化监管平台建设水平不高, 运行质量不好, 县乡两级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水平不高, 农村财务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出台法律法规, 解决人治问题。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应当加快法制进程, 从国家或省级层面上研究出台《村级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村级集体财务审计条例》、《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条例》, 强化农经队伍建设,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减轻村级负担, 控制村级债务, 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2) 理顺管理体制, 做到上下对口。应当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机构改革, 整合相关部门资源, 理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 做到上下政令畅通, 业务上实行归口管理。对于乡镇财政部门管理村级集体财务的问题要限时纠正, 建议将其管理村级财务管理职能划归乡镇农经机构, 没有乡镇农经机构的划归上下对口的其他乡镇涉农机构。

3) 抓好民主管理, 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一是, 要抓好民主决策。根据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要求, 通过村民大会, 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 对村级重大财务事项, 如重大投资项目、集体资产重大变动等实行民主决策。二是, 要搞好民主理财。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组织的作用, 开展正常的理财活动, 否决不合理开支。三是, 规范财务公开。按时公开村级集体财务收支情况, 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行使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营造农村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4) 完善监管手段, 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在充分保障乡镇农经人员工资待遇的基础上, 强化乡镇农经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推行并完善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工作, 进一步提高村级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提高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运行水平, 规范乡级土地流转中心交易活动, 提高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监管水平。

做好调解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篇10

一、领导重视,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保障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全面实施村民自治工作,必须要重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真做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要按照“三公开”制度要求依法治村,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工作。积极稳步发展人民调解工作是稳定一方平安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村两委会首先加强了对村调委会工作的领导力量。支部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人民调解工作,并配备了一名专职调委会主任。其次,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除了满足调委会所需的正常工作经济费外,还拨了专款用于人民调解工作,在村办公用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一间房子作为调委会的专用办公室,并对室内进行了布置,第三,大造人民调解声势,为使人民调解工作在群众中产生影响,发动更多的力量投入人民调解,保一方平安,我们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利用有线广播、举办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第四,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分管领导亲自抓,调委会主任全力抓,有关人员配合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

二、规范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落到实处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必须全面规范调委会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水平,社会安定才能保障经济工作顺利进行,以往调委会工作之所开展不力,主要是因为自身建设不规范,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调解力量单薄,调解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制度不健全,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用品等。我们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着力加强了“四个建设”。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按照标准化调解委员会要求,我们对调委会进行了整顿、充实,建立健全了三级调解网络。新的调委会由5人组成,其中一名女性,人员平均年龄41岁,文化程度为高中2人,初中3人。12个村民组也都成立了调解小组,每十户左右设立一名调解员,全村共有调解人员86名。二是加强业务建设。为了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我们具体采用了三种方法:(1)集中培训,请镇司法所给我们讲课,学习如何写调查笔录、调解笔录,制作调解协议书等内容。(2)以会代训。利用两月一次的调解组长例会,组织学习调解业务,分析研究典型案例,交流纠纷信息。(3)鼓励自学。村里为调委会订购了《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人民调解》等报刊,经常为调解人员、购买业务资料,为他们自学提供条件。另外,调委会每年组织调解人员进行一次调解知识小测验,对成绩优良都给予表扬和奖励,目前我村调委会成员都能够制作调查笔录、调解笔录和调解协议书,村调委会成员会使用司法部统一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文书格式。“十户”调解员会调解宅基、婚姻、赡养等常发纠纷。调委会还建立了纠纷排查登记、预防登记调解登记、回访登记、发生激化登记、法制宣传登记六种业务台帐。凡经调委会成员调解的纠纷都建档立卷。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保证调委会工作有章可循,我们按上级对规范化调委会的要求健全了各种制度,并把调委会工作任务、纪律、原则、工作进度和调解组织网络一起上墙。以增强人民调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四是加强装备建设。我村调委会就做到了“四有”:有办公场所、有办公用品和桌椅、有印章、有牌子。为便于群众联系,在调委会办公室内开辟了一个调解席,配备了凳子、茶具和毛巾,对找上门来的当事人做到两个“一”:安排坐下递一条毛巾,接谈之前倒一杯热茶。另外,村里的电话机、扩音器随时为调委会提供方便。

三、突出调防,使人民调解工作发挥效力建立标准化调委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调解组织的整体功能,增强其对纠纷的调防能力。因此,我们在人民调工作过程中,始终贯彻“调防结全,以防为主”的方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上一篇:影视文学概念下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