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近年来,我国日益加强和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立德树人任务驱动下,打造“三全育人”模式,切实与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素质的培养相融合,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1:

谈谈加强对职校生的传统美德教育

摘要:当前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也影响着职校的学生。为了让职校的学生能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需要对他们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关键词:职校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据有关报道:某年年底,在一所著名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的父亲”的信。信中这位父亲控诉他的儿子对父亲除了索取还是索取,从不体谅父母不说,为了多要财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再者,浙江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社会缺乏感恩的土壤,一些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遭到严重的挑战。看了这个报道,人们不禁发出慨叹:现在社会里,经济越来越发达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可是道德越来越沦丧了。其后果会怎样,我们不敢想象,由此联系到学校的教育工作,针对上面的现象,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第一位。德育做不好,培养出来的可能就是危险品。要使我们的学生成才,首先要使他们“成人”,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职校学生身上表现出的自由散漫、不思进取、逆反、沉迷于网络、早恋现象也着实令人担忧。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下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其内涵相当丰富。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的重任,对教育学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呢?

一、爱国、气节教育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汉代的苏武牧羊,威武不能屈,时穷节乃在,丁年奉使,皓首而归,历代为之传诵。现代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贫病交加,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其浩然正气可见一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该说法不仅具有倡导民族气节,挽救民族危亡的积极意义,而且突出了要求把个人命运与民族、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因此在过去中华民族濒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它是救亡图存的战斗号角;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却是我们积极投身各项事业,报效祖国的精神动力。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纷纷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决然回归祖国,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如钱学森、华罗庚、钱三强等。“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是他们的共同心声。著名运动员刘翔成名后,一位日本记者采访他,“亚洲人在田径短跑上一直是弱势,许多人怀疑成绩的真实性,认为可能是服用了兴奋剂,请问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他说,“日本和美国的医学一向比中国发达,服用兴奋剂的历史也比中国悠久得多。如果有这种药的话,日美运动员一定服用过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就是日本人就算服用了兴奋剂也进不了前三名,更不可能得冠军!我先前说过我的成绩代表了亚洲,代表了黄种人,我想这里面应该不包括日本!”短短的几句话,维护了国家尊严,维护了祖国荣誉,充分体现了个人的民族气节。

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历史上也不乏那些禁不住物质世界的诱惑或权势的压迫而卖友求荣,卖国求贵的“小人”,时至今日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不也是有很多人倒了下去吗?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爱国、气节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树立“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牺牲个人利益,必要时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献身国际核查事业的和平卫士郁建兴,5.12大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谭千秋、吴忠红、张米亚、向倩等老师,都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二、奋发向上,立志成才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也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一代伟人毛泽东1925年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时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了终身。

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是发愤立志的实例。另外“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熟悉,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

有志者事竟成。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如徐虎、李素丽等。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个人的职业理想应符合祖国的需求,人民的需求,立足于本职岗位,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勤学多问,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锻炼自身的技能,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奉献社会。“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三、勇于改革,不断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当然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与中华民族的一批优秀人物跟随时代潮流,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如战国时期的商鞅,虽牺牲了生命,却使秦国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为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论依据,“极身无二虑,尽公不尽私”的可贵品质,显示了一代新风,值得后世的人们学习。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文化,勇于创新的民族。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没落,但仍出现了徐光启这样的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他向意大利传教士学习,翻译《几何原本》,弥补中国数学的不足;学习西方水利机械,写进了《农政全书》;修历时既重视观察仪器,又注意“会通”,不盲目崇拜,表现出洋为中用的博大胸怀。再者,在清闭关锁国政策下,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他在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些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隔绝,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开了先河。

古代的人们都知道要改革、创新,那么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更离不开它。企业的生存,国家的富强,个人的进步都需要有这种精神。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不进行改革、创新的话,将会越来越落后下去,最后必定会被无情地淘汰掉。因而要教育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在以后的实践中进行改革、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见利思义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当涉及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认为要“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主张“义然后取”。以义为人的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真谛,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身”的人生观,形成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孟子所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就集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应该说见利思义精神是激励人们义无反顾,为了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作出牺牲的主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生动写照。因此在教学中重视这方面的正确引导,针对人们观念中普遍存在的“见利忘义”,“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等思想,深入分析它们的片面性,危害性,从正面进行教育。

五、勤俭,廉洁

勤俭、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纵观古今,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已成为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一种伦理思想。勤俭是与奢侈相对立的,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了中华民族对勤俭奢侈的鲜明的善恶态度。

俭生廉,廉是一般人应具有的品德。要廉洁就必须要知廉耻,廉耻即“廉洁”与“知耻”, “知耻”是因,“廉洁”是果。在历史的长河中,凡是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的,不是一代风范就是千古流芳,如古代的清官包拯、海瑞以及现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反之,禁不住金钱与物质的诱惑,利欲熏心,以权谋私,花天酒地,贪赃枉法的,虽一时得以享受,却终究难逃正义的惩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回顾一下当今的社会,多少高官纷纷落马,究其原因,无不在乎于此。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校学生来说要引以为戒。

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廉洁在今天仍是人们的价值取向,仍有必要发扬光大。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地区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广大的中部、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仍处于贫困状态,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教育、科技、文化还比较落后,人均财富资源相对短缺。这种状况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违背的,是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因此,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倡导合理、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是十分必要的。职校学生还是消费者,就他们有的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满不在乎的行为,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

六、诚实守信

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诚实,就是不说假话,不欺骗人家,如实反映情况;守信,就是遵守诺言,践行诺言,讲信用。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意是说,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就没有办法了。他在教育自己的弟子中还说:“言语要忠诚老实,讲信约;做事要忠厚,谨慎;这样就是到了文化落后的国家也行得通,否则就是在自己的家乡也行不通。”这话讲得很实在,很有价值,它强调了诚实守信的现实意义。这个现实意义在于可以使人际关系融洽,便于双方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友谊,发展良好的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对守信的人加以讴歌,赞扬。我国历史上就曾有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并且得到了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诗赞,“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守信义,讲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言必行,行必果。答应或承诺人家的事情, 说到做到, 不失信于人家,这样人家对你放心,也愿意与你来往。反之,一旦因自己疏忽大意,没有兑现承诺,给他人带来麻烦或造成损失了,不但会失去人家的信任,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这在搞经营、做生意方面显得突出。因此,大到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小到个人,都要讲信用。“信誉第一”,这是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的重要条件。

七、敬长,知礼

敬长就是尊敬长辈、长者,包括父辈、师辈们。知礼就是懂礼节,讲礼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敬老爱老,知礼讲礼的优良传统流传至今。“西伯善养老”、“安车蒲轮”、“虚席以待”、“倒履相迫”、“三顾茅庐”等典故广为传诵。敬长属于礼貌中的一个方面,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是内在优秀品质的外化。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是有教养、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吗?肯定不是!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还大有人在。如本文开头报道中提到的两名学生,他们简直没有一点人性,猪狗都不如。联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了,这是与创建平安和谐的社会要求相违背的。我们的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即将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去,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公共关系教育,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

以上是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谈了几个方面的传统美德教育。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精神,那样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职校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有他们自身的优势,对他们加强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引文:

[1]摘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

[2]语出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3]摘自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4]语出韩愈《劝学解》

[5]摘自《商君书》

[6]摘自刘歆《新序》

[7]摘自《孟子·告子上》

[8]语出薛瑄《读书录·警戒》

[9]摘自《论语·为政》

[10]摘自《论语·卫灵公》

[11]摘自王安石《商殃》

参考文献:

[1]程树礼、张可君:《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

[2]赵家祥、王元明:《哲学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3]武正林:《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作者:朱晓焰

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2:

立德树人任务下“三全育人”改革实践与学生发展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日益加强和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立德树人任务驱动下,打造“三全育人”模式,切实与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素质的培养相融合,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改革实践;融合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也就是说“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三全育人”模式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提高站位,以知促行;强化担当,以行践知。

职业学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与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相结合,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团委、各专业建设委员会等部门要统一思想,整体联动,齐抓共管,使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打造人才培养“三全育人”模式。定期举办研讨会,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社会实践、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全过程、全方位渗透融合的方法及途径,交流、优化课程内容经验,探讨课堂教学的方法。全体教职工要增强服务意识,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树立服务意识,引导学生学好知识、提高能力、健全素质。

二、培养教育过程全员化理念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密切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制定规范的教育、教学标准。深刻认识立德树人,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素质教育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案,设立专项投入,加大对素质教育的投入,增加教学专用设备,加强专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教师思政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提高培养水平。通过多种措施,促进职业学校全员投入,提升育人能力。

三、“三全育人”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树立“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科学教育质量观。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学业知识素质、人文素质和创业素质等素质的全面培养。

(一)政治理论素质,就是要掌握科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追求政治进步,坚定政治立场

政治方向是一个人的灵魂,它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通过学校的文化教育以及素质课外活动教育,改变职业学校学生原有的对政治理论“假、空、大”的片面认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政治理论融入学生生活之中,从而使学生不仅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而且又提高了认识能力,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排除各种各样的干扰,坚定不移地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努力工作,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创造自己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

(二)思想素質

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首先,我们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方法。对肩负历史重任,对迫切需要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职业学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是广大职业学校学生认识、改造世界、征服自然的锐利武器。因此,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坚定立场和信念。其次,培养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的职业思维。思想作风是否端正是思想素质高低与否的重要体现,也是决定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状况的重要因素。作为正在接受职业文化教育的职业学校学生,将来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不断学习和培养优良的作风,即自我批评的作风、严于律己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学校学习和实际工作中,不畏艰难,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对自身的缺点、错误,敢于自我揭露、纠正,而不是消极护短,勇于自我批评的作风;从侧面看,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严于律己的作风,自觉主动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等。心胸开阔、宽以待人,主动团结大多数人,甚至那些与自己有意见分歧的人,对学习、工作或上级交给的任务要一丝不苟,认真完成,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工作,勤俭节约,不为名利所困扰,不畏惧艰难困苦、挫折和失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动力,矢志不渝,勇往直前,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三)加强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1.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时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积极投身在集体劳动中;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不浪费粮食、节约水电。爱惜公共设备及装置,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的打扫工作,在劳动中培养劳动习惯,认识劳动意义,爱惜劳动成果,爱护公物;在社会交往中尊敬师长,奉公守法,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讲究公德,注重文明礼貌等,真正做一个有良好公共道德的人。

2.开设道德教育课堂,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深刻认识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重要性,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继承和发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世界上所有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人。使学生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把自己培养成一名积极进取、大公无私、忠诚守信、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勤学好问、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持真理、言行一致的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新时代的职业中专生。自觉地培养专业兴趣,提高各种智能和技能,促进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激励自身更加健康地成长成才,使自己成长为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有用人才。

(四)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学业知识素质,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学业知识素质是职业学校素质内涵的关键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方向。学业知识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突出的专业特长。

1.职业学校立足于学生的自身情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体制,调整课程设置,建立健全合格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2.职业学校要注重培养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和个人心理品质,发现学生自身长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充分施展学生的专业特长,拓宽其知识面,扎扎实实地做好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创新。

(五)培养人文素质,增强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包括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和相应的人文精神。所以,一個人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必须了解和掌握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高远的志向、高尚的情操等。否则,如果职业学校学生缩小知识的范围,整体素质比较差,缺乏相应的人文素质,就极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文化品位低、盲目“高消费”“攀比”等错误思想及行为。

1.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认知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性,最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

2.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政治教育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目前,作为职业中专学校,我们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道德与法律、心理健康等课程,属于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而据调查,却有相当一些职业中专学校,一味地重视学生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培养,不仅忽视了思想政治课,甚至有的还以专业课取而代之。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应适应新形势要求,融入人文精神,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学科。

(六)更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时代。一个人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除了本身具有的渊博知识,还应该具备企业家的素质。创业素质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文化素养,并在外部环境的培养下建立起来。它是人们从事社会职业、参与社会实践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1.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能够树立创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是否要更新观念。在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对职校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教育,所以他们坚信“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明或皇帝,而创造人类的幸福取决于我们。”坚信不是命运主宰自己,而是自己主宰命运,培养明确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等,抛弃陈腐的、禁锢思想的旧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观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2.大力发展职业学校学生创业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及社会体验活动,使学生明白和懂得生活中不能依靠别人的供养,也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独立思考,独树一帜,自立自强;懂得“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交往、合作、互助,取长补短,获得信息;如果有竞争,就会有输赢,如果有成功,就会有失败,通过比赛、竞赛,培养学生有胆有识、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失败面前不气馁的坚韧毅力。

总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仅是对育人项目、载体和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的育人格局、体系和标准的重新建构。在实践过程中要巩固已有的优势、扩大各方面影响,更需要破立并举、且善于创新。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育人体系,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的良性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许为民.提升人文素养 促进中职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2).

[2]王红丽.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理论观察,2013(8).

[3]王扬南.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新行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入新阶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编辑 郑晓燕

作者:刘敏

加强对职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疏导与矫治的实践探析

摘 要: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出专业型人才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会有不良的行为,他们的不良行为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使自己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品学兼优,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文章主要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不良行为;疏导;矫治

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学习各学科的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而要让学生的人格变得更加的健康,那么就需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现如今,有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会给其他同学、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而且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机构,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的疏导与矫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品德高尚的技术型人才。

一、部分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外在表现

(一)品德方面存在缺陷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非常的淡薄,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行为举止也非常的夸张轻浮。在公众场所,他们丝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亲昵动作。此外,一些学生缺乏诚信,存在着借钱不还的这一现象,这种不讲信用的表现势必会对他们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另外,抗挫折能力较差在一些中职学生中较为普遍,因为从小受到了家庭的保护,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不用说有一些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

(二)对学习不感兴趣

与本科学校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厌恶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在高中学习阶段自暴自弃,最终只能随便报一所中职学校来学习一些专业技能[1]。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后,他们的学习态度仍然没有得到转变,因为学习基础较差,所以他们缺乏学习自信心,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此外,由于一直以来他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影响了他们在中职学校的专业学习。

(三)不注重个人卫生以及公共卫生

一些中职学生不是特别注重卫生,尤其是公共卫生,存在着乱扔乱丢以及乱涂乱画的不良行为,他们的公共卫生意识非常的薄弱,存在着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一些学生因为不注重个人卫生,他们不定期对自己的寝室进行清扫,不及时清洗自己的衣物,所以就使寝室产生了浓烈的异味。

(四)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享乐意识较为严重

一些中职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够理想,他们的生活秩序非常的混乱。甚至有一些学生为了玩游戏而经常旷课,他们为了玩英雄联盟或者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而彻夜进行游戏对战,这样就使得他们的精神状态不是非常的理想。此外,一些学生存在着盲目攀比的现象,他们的享乐意识较强,为了使自己不落人后,而要求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买昂贵的手机,买名牌衣服或者名牌包包等。

(五)违规违纪现象较为严重

一些中职学生的纪律意识较为淡薄,他们经常迟到早退。在上课时,存在着上课睡觉或者玩手机的现象。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现在的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和一部手机已经非常的普遍,但是他们却不能够用电脑或者手机来做一些有益于自己成长的事情,如观看新闻,观看一些综艺节目,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而是用手机或者电脑来彻夜玩游戏,甚至有一些学生为了玩游戏而旷课[2]。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崇尚电影里面的拉帮结派,重哥们义气,所以一旦遇到一些事情,很容易感情用事,从而造成校园伤害事故。

二、学生不良行为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年龄范围大致在16~19岁,他们的生理已经逐渐趋向成熟,他们的认识和情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因为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非常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因为社会阅历较浅,所以只能够用自己零碎的感知去评价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受到社会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此外,因为社会教育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社会中的一些价值观念就会时刻对学生造成影响,一些不健康的刊物,或者网络上的虚拟世界等,都会对一些意志力较为薄弱的学生造成影响,会不断地侵蚀着他们的灵魂,从而使他们产生不良的行为。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初始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形成,行为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的恰當与否,他们的指导思想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这么说,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很大原因是沿袭家长的一些不良习惯行为。例如,抽烟、酗酒以赌博等,都是学生受到他们父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习惯。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够理想,他们为了家庭生计而外出务工,只是定期给自己的孩子打生活费,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从小就没有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由于长期宠爱自己的子女,所以导致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另外,一些家长采用棍棒出孝子的方法,只要自己的孩子犯错,他们动辄大骂,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基地,学生品德修养的高低,学生的行为是否规范,与学校教育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部分中职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良的行为,与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的缺失,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有着重要的联系[3]。首先,学校的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在中职学校内部,德育教育工作仅仅是班主任以及政教处的工作任务的这一思想观点长期存在于每一位教师的脑海之中,许多专业课教师在上完课之后就会离开学校,去忙于自己的业务工作。他们忽视了自己的教育会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产生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他们因为成绩较差,所以在中学时就受到了教师的不公正待遇,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所以教师的一些不良暗示,或者一些无心之举,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此外,许多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他们的教学方法不够恰当,还有一些教师缺乏修养,他们喜欢发脾气,喜欢批评学生,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疏导与矫治的主要措施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信心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要想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疏导与矫正,那么首先就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要矫正学生被扭曲的就业心态。许多学生之所以自暴自弃,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竞争过于激烈,而自己的各方面知识或者技能却较为低下,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将来失去了信心,进而自暴自弃,每天以玩游戏或者其他的消遣方式度过。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开导,要让学生了解到成才的途径并不是唯一的,所以上大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找准定位,摆正心态,就能够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4]。要让他们了解到,即便一些人有大学文凭,如果没有相应的技能,那么势必不会被企业所容纳。相反,许多企业都喜欢实干型的人才,只要你具备专业的技能,他们公司的大门就会永远朝你展开。然后教师可以适当举出一些名人的实例,这样就能够更加具有说服力,从而让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信心。

(二)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要予以理智的对待

许多问题学生之所以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不仅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又受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其实,这些学生的内心较为脆弱,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感到非常的迷茫,所以他们的不良行为是他们发泄的一种方式而已。对于这些问题学生,首先就需要做到乐于接待。在我国教育体系之中,职业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即便学生再有缺点,他们也是学生,也有权利接受教育,不能因为他们有缺点,难以管教,就放弃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4]。所以,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尝试去接纳学生,要接纳他们的一些缺点,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问题学生。其次,要对这些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理智对待这些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教育之时,不能够急于求成,要摒弃那些简单粗暴的做法,要循序渐进,从与学生交朋友做起。当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之时,那么就能够了解学生的过去,了解学生的经历,进而了解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那么当了解到这些之后,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比如,对于一些从小因为成绩不够理想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鼓励,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表扬学生。对于一些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学生,教师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与工作,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交流,当他们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要给予及时的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加尊重教师,就会认可教师对自己所提出的一些建议,继而加以改正。

(三)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

一些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不良的行为表现,这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疏导与矫治,那么就需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要让学生的家长做好模范,及时改掉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有些学生喜欢讲粗话,喜欢抽烟、酗酒,那么教师就需要让学生的家长去改掉这些坏毛病。又比如,一些学生脾气非常暴躁,性格易怒,经常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这肯定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因为长期受到自己父亲的打骂,使他们错误地认为暴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要让他们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子女的心声。如此,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能够有效矫正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

四、結语

综上,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疏导以及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要树立学生积极的职业信心,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要予以理智的对待,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如此,就能够有效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更好地面对今后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常维纬,莫雪安,高文,廖海涛,韦义萍.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0):115-117.

[2]邢海燕,张草.中职校学生不良行为的现状调查与探讨[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88-90.

[3]《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效率问题研究》子课题组.职校生学习状态总体欠佳、水平差异显著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调查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38-43.

[4]王军.职业学校学生的不良行为心理分析[J].职业,2011,(29):102-104.

作者:王银祥

上一篇:效能风暴行动整改方案范文2下一篇:道路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