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精选9篇)
绍兴市职教中心陶世英
大多初中学生的学习都是“维持性学习”,由于社会是以考高分、升重点学校为标准来衡量一个学校和学生的,所以为了达到这种“高质量”,老师把大量的重复性作业和没完没了的考试压给学生以获取高升学率,学生则以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夺得高分。长此以往,老师无创新的欲望,学生无自主的习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窄化为“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纯粹的客观学习过程。
中考战场一番拼杀之后,败下阵来流落到职高的学生的现状更是令人堪忧:在应试教学中他们是失败者,三年强化训练后的失败使他们几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们中大多觉得学校生活不快乐,厌烦,心理上有强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则消极、被动、麻木,只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舆论的压力下才取得进步;也有个别学生虽全身心投入,刻苦用功,却往往因学而不得法,成绩止步不前而苦闷、烦恼。学习成绩成了所有职校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没有展现自我主体意识的欲望,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更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最主要的是他们对自己根本就没有信心。他们在课堂上从不积极发言,从不积极思考(因为这在初中时都是优秀学生的事),更不用说去探索和创新了,一句话,他们拒绝接受。面对着这么一批学生,职校的文化课老师大多是一筹莫展,觉得这批学生底子差,主动性差,无法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把教学过程缩减成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标准答案的过程,甚至滑入了“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的怪圈,使得绝大多数的职校的文化课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长期在这种氛围中教学,老师觉得教书是一件苦差事,学生也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教与学都处于一种倦怠的情绪之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课程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较好地调动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使自己体味到了教学的乐趣。以下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尝试。
一、转变教学理念,开拓学生的视野
1、教育是流线型的。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应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彼此倾听和分享对方的认识成果,从而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许多知识原本来自社会生活中,有着丰满鲜活的“载体”,并且饶有趣味,只是在进入“课本”时被“抽象”,如果老师在讲授知识时能将知识融入生活之中,或从生活中滤出知识来,让学生感到平凡朴实的生活里有着许多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道理,进而感悟到读书学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成长的需要,从而自觉产生与之接触、亲近的愿望和动力。比如在上《胡同文化》时,《绍兴晚报》刚好有整版的台门文化的介绍,于是我先扯入了绍兴学生非常熟悉的台门,当时大家的兴致就来了,趁此机会我就叫学生讲他们所熟
悉的台门里的故事,可以用绍兴方言讲。学生边讲趣事,我边顺便提炼出绍兴人的习惯和风俗,乃至文化特色。然后再用京味的语言来读课文,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上来了,而且课后布置《台门文化》的随笔时,大家都觉得有许多东西可说可写。
2、利用网络让学生在搜索资料中开拓自己的视野
新课标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提倡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以前凡是书本上有关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简历,或者书本以外的拓展性阅读都是老师代劳的,而且在课堂上讲过后学生往往影响不深。现在我布置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按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一个个轮流下去,把所查得的资料或张贴在“学习园地”,或人手一份,供全班使用,并记入平时的奖励分中,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又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二、利用职校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把专业教学纳入课堂。
比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时我尝试用商务案例导入课文:
假如你是一家大兴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公司目前打听到了一笔大生意,想把它争取过来,而这笔生意的主人已和大发外贸公司有了几年合作关系。现在公司派你去,要从大发外贸公司手中争取到这个客户,那么,你该如何说服对方呢?
当时学生兴趣很高,纷纷讨论并回答:①抬高价钱把客户抢过来。②把公司的优势展示出来。③给对方的负责人一点好处。
我进一步引导:“用以上的手段之外,能不能用语言说服对方,让别人心甘情愿的和你做生意呢?”
当时学生就纷纷笑着说:“不可能。现在这年月,凭关系、凭钱、凭实力,没听说凭嘴皮子也能办好事的。”
这时我就趁势导入课文:“当然。但人都是有私心的,人往往首先要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为自己的小集团考虑。任凭你讲的道理再对,如果对我没有什么好处,我是懒得理你的。所以说的时候如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那样的话嘴皮子的功夫也是不可抹杀的。怎样才能说服对方呢?老师准备了宝典秘诀。”
(投影展示)
要说服对方首先要消除对方的戒备之心 毫无疑问,对倾听者若不加分析,交往就会遇到重重阻力。由于双方在刚见面时,倾听者对说话者采取了警戒的态度,所以谈话者首先应当巧妙地疏导和松懈对方的戒心。
如何消除?先博取对方的好感,同时不暴露游说目的,为对方打算,也就是说,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最后,用婉言相劝,让对方的意志动摇。这期间一要有诚心,二要暂时与对方站在同一战线上,三要用事实说话。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导入课文、理解课文,使得学生对本来令他们头痛的文言文也乐于接受了,而且听得饶有趣味。
2、变换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以往在语文课堂上大多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材料,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也以板书形式出现的较多。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许多手段都可以通过课件来实施。比如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如《胡同文化》、《我的空中楼阁》等);人物的资料可以拓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如海伦、马克思等);音像资料的播放,使学生的情绪也跟着活跃起来(如《红楼梦》、《再别康桥》等)。可以这么说,语文老师完全能把一堂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简单的预习和复习
职校学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主性较差,更主要的是由于文化基础薄弱,他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就比较差,若按普高的学生去要求他们自行预习和复习,往往效果甚微。而且许多学生已养成了在上课时单纯地记老师的标准答案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一、利用电子白板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借助的文本载体绝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作品。不同的作品, 其背景各不相同;文章或写景状物、或借景抒情、或叙述描摹, 通常大多借助具体典型的环境在一定氛围中塑造形象、展开情节、表达主题, 此时, 利用好交互式电子白板, 可以再现出较为理想的环境,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 导入的设计, 可借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伴奏的音频来做背景音乐, 借助图片结合动态视频方式呈现陕北黄土高原自古作为边关要道, 起着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纽带作用, 穿插介绍秦始皇统治时期蒙恬为防止匈奴入侵, 率30万大军镇守陕北;北宋时期范仲淹、沈括等曾到陕北领导抵御西夏人入侵的战争……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起源——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 也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在此基础上, 学生就可以在结合历史和现实的前提下, 迅速地对安塞腰鼓, 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产生别样的感受, 学生会在进入课文的起步阶段就快速地把安塞腰鼓上升到“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 为下一步对它的“气势磅礴, 充满激情与力量, 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进行更好地理解做好铺垫。
借助电子白板设计的这种导入形式,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就可以较好地把学生带入情境, 引发出学生探求的兴趣和动力,
二、利用电子白板可立体化呈现丰富的知识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介入课堂后, 介于呈现形式多样化的优势, 可以使教师摆脱传统的“黑板+口授”的单一模式, 为教师借助音频、视频、画面有效融汇的功能, 从不同的角度、层面, 为学生旁征博引或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为加大课堂容量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如, 当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枯叶蝴蝶》一文时, 文中对枯叶蝴蝶为了生存不断变化自己颜色的部分语句, 对学生极富吸引力, 学生发自内心地想知道枯叶蝴蝶真正的样子。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百闻不如一见。此时, 如果教师借助画面或PPT、视频课件给学生直接呈现出这种蝴蝶在不同环境下变化后的颜色, 学生一下子就会形成深刻印象, 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口舌;如果能借助画面或选取视频片段再配以声音, 制成动态的课件, 那学生学起本文来将会十分的轻松, 理解效果也会格外的理想。再如,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核舟记》一文时, 教师可以将网络图片或视频资料中搜集到的核桃放大后的图像给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呈现出来;也可以用一个形似的陶工艺品替代文中所描述的核舟, 利用电子白板实物展台呈现给学生 (可根据需要随时变换角度) , 让学生在空间上建立起立体感后, 顺着课文“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对照实物在白板上一一地把课文内容对应在实物上。这样, 学生学起来的脉络就变得比较清晰简明了;学生借助这样的立体展示, 领会、巩固起文中的字词句等相关知识的重难点, 也会变得有章可循了。
三、利用电子白板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学习内容以画面、PPT、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快速领悟情感、把握知识, 在互动交流中快速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如, 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社戏》一文时, 全文要表达的主题是:通过叙述描写“我”与一帮农村同龄孩子看社戏前后的故事, 发自内心地歌颂了村民的热情、仁厚、淳朴、善良, 赞美了农民孩子的热情、淳朴、聪明、有才干, 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农村生活、对农民的真挚的热爱之情。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写的这几件主要的事情——“因看不成戏的内心焦急万分;作者与一帮同龄朋友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归途中偷豆、烧豆、剥豆、吃豆、事后谈豆”让学生自然地体会到与作者同样的心情——“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将文中写的“因看不成戏的内心焦急万分”设计成图文并茂的人物对话PPT, 以这样的PPT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对文中场面、人物心理感受进行讨论分析, 从中使学生对文中一帮农村孩子急朋友所急、对人真诚热情的优秀品质, 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此萌生的“平桥村是乐土”的缘由。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 意义 激活课堂 尝试
探究性阅读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阅读教学活动。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一、探究性阅读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接受性阅读相比较,探究性阅读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探究性阅读,可使小学生加深对阅读对象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这里,不再是让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现成的教师或他人的阅读成果,而是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理解”,无疑,这样的阅读成果是自己的、独特的,学生在其中不仅仅收获阅读的知识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变接受性阅读教学法为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文章不是无情物。”阅读文章的学生更需如此,只有让学生带着感情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接受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探究性阅读正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主动、积极的投入,在听、说、读、写的真正实践中(不是老师口头重视的听、说、读、写)去学习、运用语文。
二、以探究性阅读激活语文课堂的尝试
1、确立研究点,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小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是针对非探究的接受性阅读提出来的。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更是带着强烈探究意识的投入,所以教师不是给学生提问,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与探究氛围,让学生自主的探究。
“学贵有疑” 只有有了疑问才会有探究的愿望与动力,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初知内容、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让学生封闭的自学、泛泛探索,而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小学生身心特征,指导学生在“有疑”之中确立恰当的研究点,然后针对研究点,质疑文本、主动探究,以平等的身份去审视教材,并与同学、教师、集体交流。这样,确定的研究点便于学生腾出较多时间,围绕专题集中的自主研读,教师则巡回指导,反馈学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辅导。如:学习小学语文第八册《西门豹》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读通课文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的问题很多:西门豹是怎么了解实际情况的?巫婆和官绅是怎么害人的?西门豹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处死?……最后我让学生探究其中之一: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迷信的方法妙吗?为什么?学生针对这个研究点,仔细读文、主动提问、合作求答,从而理解了西门豹破除河伯娶媳妇的全过程,还认识到西门豹的方法既惩治了恶人,又帮百姓认清了巫婆骗人钱财的实质,体会到西门豹不仅为官清廉正直,而且智慧过人。
2、发扬课堂民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离开了开放的情境,学生将无法主动获得新体会、新见解,也就谈不上探究。整个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或在教师指导下的选择,教师只是伙伴、参与者,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独创性,但又要引导学生吸取他人(包括教师、学生、书本等)的已有成果。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开放、自主的课堂环境中深入地探究。
首先是让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要充分,使学生对探究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或体会,只有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才会有话可说,而不是千人一面的人云亦云。其次,生生、师生、生与集体间的交流要引导学生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别人的发言中吸取别人的成功之处。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注意发扬民主,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既有教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评价,而且应该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如教学《西湖的“绿”》时,我抓住学生想了解杭州西湖的心理,让学生自读课文、想象画面、畅谈感受,把阅读的时间和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想象西湖的美景,畅谈读后的独特感受。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针对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点主动探究、重新建构文本的新意。集中交流阶段,有的学生朗诵最喜欢的段落,有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画,有的学生畅谈对西湖的印象……发挥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每个研究点都具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培养语文情感意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陈继伟36210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高尚情趣的熏陶。这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也为语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展示了应有途径。但从目前教学实际看,不少教师只把语文课当作工具课,把语文训练当作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这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意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修养情感,感染学生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因而教师要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增加凝聚力,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环境中担当角色。这种“有我之境”可使学生在角色意识下,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被动角色”变为“主动角色”,从而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将备课时体验到的情感融入教学之中,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
1.范读——再现情感。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一定的感情,教师要通过范读准确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情感。准确,即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生动,即要读出课文的情味、情趣和情调。如:温情脉脉时“窃窃如私语”,轻松愉快时“恰恰如莺啭”,义愤填膺时“铿锵有力”,紧张处一泻千里,忧伤处一字一顿或如泣如诉。
2.点化——融化情感。课文中语言的情和义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通过充满激情的点化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愫、情思和情怀。如教《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到文章歌颂祖国灿烂文化、痛斥侵略者强盗暴行之鲜明的对比的层次性情感,把握思想内涵,为情感共鸣奠定基调。
3.设境——引发情感。情与境关系十分密切,情能移境,境能移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地、设身处境让学生触景生情。
(1)展现生活情境。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可以把教材中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生活情境沟通起来,“豁达”学生的生活体验,达到“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境界。
(2)实物演示情境。“百闻不如一见”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如上《黄山奇石》,让学生把自己参观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让学生边展示照片,边介绍自己知道的景点,既丰富生活体验,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图画再现情境。文与画相通,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一图穷千言”。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注重指点和启发;要由图入情,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教
学中,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能实现学生听觉、视觉等器官的融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角色体会情境。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即兴角色表演--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完成课文情感的全方位把握。
三、把准契机,表达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教材情感,体现了教师主导。当学生或被人物精神所感染,或被优美景观所陶醉时,随着情感的加剧,最终将“情满而溢发”。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表情达意的良好契机,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将文章之情和自身之情结合起来,“一吐为快”。
1、诵读。诵读是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实现情感内化的有效方法之一。语文是祖国语言文字的有声的艺术而不是静寂的字符,诵读,使整个语文课堂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显示了语文课的生命活力。诵读的训练模式是:初读感知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语言——四读运用语言。
2、传情。要善于抓住易于学生动情的“点”,营造独特的情感氛围,激起表达欲望,开发潜在的主动基因,健全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的传情能力。如《公鸡的脸红了》讲公鸡在邻居们向他借东西时,不肯借。当大风刮跑了他的的屋顶后他却受到了邻居们的鼎力相助。课文最后写到:“公鸡望着他的好邻居脸红了”。教师可以抓住“脸红了”这一动情点,让学生读课文、看图片、谈体会,将课文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从中受到
教育和启迪。
另外,体态传情--用体态语言流露学生的情感,也是让学生表情达意的有效方式。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等,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以产生共鸣。
3、读写同步。“言为心声”,学生的习作应是其生活、语言、情感积累的自然表述。所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能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能抒发、升华情感。如学习完《穷人》一文后,让学生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为题,想象并写出当时的情境和渔夫一家人命运,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揭示自己对“穷人”宁可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崇高品质赞美和对人间真情呼唤的丰富情感。
如何把语文教学中“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缺陷改变为“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的情景--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激发情感的碰撞,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电话 ***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一、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二、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quot;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
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例如教学《捕蛇者说》一文,可在学生熟读后,抓住结尾这一文章的凝结点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果学生答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教师借机区分主旨句与写作目的句。再提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作者写到了几种毒?哪种厉害,何以见得?这样一下抓住了要害,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对比、反衬手法的妙用。
三、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1、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2、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采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归真、求美、移情
语文组 林春薇
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灌、抱、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双基”落实和学法指导有待提高,目标意识和训练意识尤需加强。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原因何在?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实”有余而“活”不足。
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体到语文课堂而言,需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归 真
从美学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审美沟通通常分沟通前、沟通、沟通后三个阶段,而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直接接触为主的阶段,当属沟通阶段。
对审美沟通的传统研究认为,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由此可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捆扎,而把主观情感移入或灌输到课文中去,并同课文产生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真”才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情绪,减少其移情或共鸣所投入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变理性化的传统教学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使语文教学在智育不忘德育的今天,同时兼顾美育。
笔者第一次教《屈原(节选)》的时候,在课堂上放那段被称之为“高潮中的高潮”抑或“课文灵魂”中的《雷电颂》的录音。这是剧中主人公屈原的一场内心独白。这段独白,想象丰富,气势雄伟,发出了对黑暗和邪恶的愤怒诅咒,表达了对光明和自由的热切追求;四十年代在重庆公演时,曾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然而,笔者发现,学生们在听这段录音的时候却很少激动,有的甚至发出窃笑,课后问一问,居然还有同学说:屈原有些神经质!该怪学生觉悟不高还是课文离学生太远?静下来想一想,什么也不该怪,怪只怪我们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真”研究不够,把握不够。
语文教学中的“真”既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是模仿和再现生活的真实,而是主观性和假定性统一的艺术真实。艺术真实就其在个体身上的实现过程而言,表现为创作主体真实→作品本体真实→鉴赏主体真实这样一个完整的动态序列,缺一环节,艺术真实就不能现实地存在。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B、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C、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其中,B是A和C的中介和桥梁;C是A和B的目的和归宿。
再以《屈原(节选)》为例,学生之所以对《雷电颂》录音冷淡,关键在于环节A的薄弱(以往背景材料用五分钟时间介绍,以导入课文)。学生缺乏进入课文作审美沟通前的准备,就难以“归真”。
重上这篇课文,笔者用第一课时介绍(史记·屈原列传》,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命运,以及他赤忱奔放、刚直不阿、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诗人和政治家气质,了解屈原个人悲剧深广的社会原因;同时,让学生们知道,《屈原》这个剧本是写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最黑暗的1942年1月,演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的,知道当时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实行专制,钳制进步舆论的行径,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这样一种情况;学生有了审美沟通前的充分准备,第二课时再听录音,内心激动,溢于言表。
当然,环节A的处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它毕竟属审美沟通前阶段。课文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并且切合学生审美心理定势,就应当减少些投入。而环节B的处理却是少之不得、粗之不得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审美沟通阶段。如《宽容》可以让学生演成课本剧,《祝福》、《阿Q正传》可让学生观摩影视剧,等等等等。此外,还可参考 “情境教学”的做法,以此来求真。
此外,环节C的处理也不能忽略。要让学生多作自由讨论,多写读后感,以此来求得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课文,课文—教师之间的多边共鸣。对课文的理解,应当允许保留分歧。因为,“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二、求 美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事实也是如此,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随着试行新《大纲》的颁布,已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既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换句话说,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如杜甫的《春望》、陶渊明的《饮酒》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美;朱自清的《绿》、茅盾的《风景谈》有“美在典型”的典型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柳永的《雨霖铃》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再就学生主体而言,以《绿》为例,学生在学这篇散文的时候,首先能感受的是朱自清散文“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特别是叠词使用,妙不可言;其次还能感受到朱自清散文讲究“线条、色彩、质感”的绘画美,从“远眺飞瀑”到“坐观水花”到“近赏潭绿”,真可谓“白话美术文”;此外还能通过文中的层层设喻、多方陪衬、奇特联想、神妙比拟产生联想和想象美。如果知识贮备丰富一些,还能得到“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尚未到达顶点的那一瞬间最有魅力。因为它最有孕育性,最能让作家展开美丽的翅膀”(莱辛)这样的理性美。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但这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
笔者上《与朱元思书》一文,设计的板书是:
课文标题《与朱元思书》和课文总领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再加上课文作者“吴均”巧妙组合,俨然是一个信封(上面不仅有收信人姓名、寄信人姓名,而且还有“邮
票”),这与课文的体裁与主旨相映成趣。求的就是板书美。
笔者上《守财奴》一文,在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不是如《教参》所示抓描写葛朗台贪婪成性“抢夺梳妆匣”那一段中的动作描写,而是分析同样这一段文字中的10多个使用不同的叹词,点出其中只有一个叹词是老葛朗台真实感情的流露,其它都是他花言巧语的哄骗,而这真实感情,恰是他贪婪本性的外露。同时,我还告诉学生,这一段文字,还可从对葛朗台的称谓变化来分析其人物形象。求的又是切入美。
笔者上《石钟山记》一文,抓住课文“疑(思)—察(行)—理(思)”这一条线索,设置大量问题让学生解答,这一些问题,呈梯级状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极富思辨性。如“同是疑,作者对郦说和李说态度有何不同?”(一为疑惑,二为怀疑);“作者持此不同态度的根据何在?”(一为实验,一为常理)„„学生不仅解答了“疑”的不同,而且还创造性地发现了“笑”的不同(文中有三“笑”),课堂以讨论为主,学生思维活跃。求的则是思辨美。这里还想说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
许多教师在课堂语言上存在用语上的不足,具体表现为:(1)语言的浪费。有的教师好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甚至成了口头禅,造成了语言的浪费。有一堂课,末20分钟内,教师问了53个“什么”、“怎么样”。语言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2)语言的游戏。有的教师喜欢说上句,让学生接下句。如“表现了什么?”(主题);“体现了什么”(精神);“心想什么?”(事成);“梦想怎么样?”(事成)。这些问题,完全可以改成由教师直接说出,何必让学生磨嘴皮子。(3)语言的折磨。有的教师会提一些让学生根本难以回答的问题,造成课堂的紧张和沉闷气氛。如上《项链》一文,教师在归结全文,揭示主题的时候,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这项链是项链吗?”;二是“玛蒂尔德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学生无一能答,教师揭示答案:一是锁链,二是甜甜的梦。真正匪夷所思,怪哉怪哉!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启发式教学必需提问,问得越多,也就意味着师生双边活动开展得越好。殊不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意表达的简洁性优于复杂性,讲其必讲,不在多少;生动性优于启发性,启发性不一定体现在提问上,讲解也可以启发。
三、移 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全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说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非洲有一种职业“哭丧婆”(专替丧事哭泣的职业女性),她们的哭泣是受雇于丧事的主人的。但即便如此,她们的“情感表象”也依然是受她们自己的心理支配的,而她们的真正情感也并未启动。所以痛哭失声了两个小时,“哭丧婆”们领到钱在餐桌上依然可以大吃大喝,谈笑风生。而办丧事的主人却已经是一两天水米不进了,因为他们对亲人的死动了真情。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应当说是让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动真情”呢?让我们试着引进“移情说”:
移情说是西方美学家从审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审美的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感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曹兴戈:《披文入情,缘情探美》,《江苏省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选》,第22页)简言之,它是把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境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再简单一点说,它是形象化地表现情感活动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比兴”、亚理斯多德修辞学中的“隐喻”,其实都是“移情”。
对于课文中本身就是“移情”的描写,教师要加以点拨,以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移情”手法言志、传道、抒情。
有位老师上《庖丁解牛》时,学生提出有几句话难以理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为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这位老师立即在黑板上写下王国维写的三句话作类比“移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可和“所见无非牛者”相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可和“未尝见全牛也”相比。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可和“官知止而神欲行”相比。
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亲身经历来理解,深入体验这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有的学生就说:“我们开始学英语,因为起早贪黑地读,满脑子都是英语单词和字母,看到暖气管就联想到‘M’,见人切西瓜就想到‘D’„„这里是否是‘所见无非牛者’?”另有学生说:“我开始学拉胡琴,琴声就像杀鸡杀鸭一样难听,人人都讨厌。我不管,照常拉。这时眼睛盯住琴弦,嘴里念着‘5’‘6’入睡了,有时手指还在动,真是有些苦苦追求。待到略成腔调之后,就不用眼睛看琴弦了,手指也熟练多了,心里在想着怎样拉得和谐、优美。这似乎在‘控制’。现在可以自由地拉,拉出感情来,还能自拉自唱,这似乎接近‘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了吧!”
学生的发言激起了大家的情思,引起不少联想。老师借势也说了语文教学经历的三种境界:
一、教师讲学生听效果不佳;
二、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略有成绩;
三、学生自学自得教师引导点拨,效果最佳。教师的这番话博得学生的喝采,整个课堂成为师生畅谈共同追求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亲身体会的场所。
运用“移情”手法进行情感熏陶,关键是要在正确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对客观事物某一特征有深刻感受和确切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激发点。
上《祝福》,可以让学生围绕着“谁是凶手”的问题展开“法庭辩护”;上《屈原》,可以让扮演郑詹尹的学生揣一纸“密令”,扮演婵娟的学生怀一卷《橘颂》„„印象很深的是,笔者在上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的时候,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感人语句,读一读,并联系自我谈一谈体会。小说描述的是母子三人面对艰难生活而不屈服,在充满喜庆的大年夜“头碰头”吃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感人之处很多。有一位学生由母子三人的穿着(母亲是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孩子是崭新的运动服),讲到自己每到新年都要穿上新衣坐到母亲膝前,回答母亲提出的“我有白头发吗”的问题,用一句“没有”赢得母亲快乐的一笑。今年春节,母亲的白头发骤然增多,儿子一时竟不知怎么回答„„学生是哽咽着说完这一切的。讲完后师生都很感动。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当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储情于胸,并用激情导入,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最后融情入理。
综上所述,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归真、求美、移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是语言的三大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之一, 犹如大厦之砖瓦, 铺路之基石。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障碍, 没有一定的词汇作基础, 要想获得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很困难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 “没有语法, 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事物;而没有词汇, 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 没有词汇, 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然而, 在现实词汇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却又“很传统”的问题。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方面。
(1) 习惯一词一义。英语词义通常比较丰富, 概念意义只是其中一种。很多学生往往只重视词汇的概念意义, 忽略其他含义。比如, some, 学生熟知它的意义一般是“一些”、“若干”, 而实际上这个词在以下的句子中有更丰富的词义:
(1) For some reason she was not in time for the train. (某个)
(2) The village is some thirty miles away. (大约)
(2) 音形脱离。有些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 像记电话号码一样, 将字母拼读出来, 既不动手多写, 也不思考读音与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关系, 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词汇。
(3) 学用分离。学生无法从不同语境去理解词义, 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应用词汇。学生要记忆一大堆互不联系的词和例句, 在实际运用中显得无所适从, 无法学以致用。
(4) 缺乏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不少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单一、机械, 缺少单词记忆的策略, 只是重复词汇表, 背了忘、忘了背, 费时多, 仍记不住。
2. 教师方面。
不少教师词汇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无味, 仍然存在着孤立讲解词义的现象。每授新课, 必然将课本后所附的生词表打开, 集中教授生词, 引读—讲解—记忆—听写, 学生经过被动的程序化的练习, 似乎也“顺利”地完成了规定任务, 但实际上学生所学的东西并不能在脑海中留得更长久。再者, 教学中生词的解决方法单调, 平铺直叙, 学生失去思维的紧张度, 爱好和能力培养不起来, 久而久之, 对英语产生恐惧感, 再也不愿意学习单词, 为自己的英语学习设立了障碍。
三、多角度、多渠道尝试, 激活词汇教学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 我们应积极采取对策, 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改进教学。要改变现状, 就要积极探索与尝试, 多角度、多渠道激活英语的词汇教与学, 切实使学生通过教师积极的教学引导, 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钻研, 掌握词汇学习法, 去努力、去实践, 显著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能力。
1. 利用构词法教新单词。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是借助构词法变化的。构词法包括合成、派生、转化等方法。其中, 派生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单词, 学生掌握此方法就可以推测出一类词的意思。例如:当学生了解了dis-, in-, un-等前缀表示“不”的意思后, 再见到disappear, inconvenient, unfold等就可以猜到这些词的含义;了解了后缀-less加在名词后可以变成词义相反的形容词, 就不难猜到meaningless, homeless等词的含义。还要接触到一些新的缩略词, 例如:smog (smoke+fog) , telecast (television+broadcast) 等, 另外, 转化词也需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例如:water原是名词“水”的意思, 但可转化成动词, 表示“浇水”, cool原是形容词表示“凉爽的”, 转化成动词后表示“变凉, 冷却”的意思。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构词法, 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将有很大帮助, 而且使学生记忆单词更便捷、更牢。
2. 利用英文释义进行词汇教学。
教师在解释生词时应尽量使用英文释义, 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生词的能力。例如:achieve, 教师可解释为get/reach, 加上补充语by effort and courage, 再举例:achieve great success, achieve one’s goal等。在教学elegant一词时, 可以解释为:If you describe a person as elegant, you mean they are pleasing and graceful in appearance or style.
3. 通过文化背景教词。
有些词义问题往往是文化问题, 也是思维方式问题。词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意义到文化, 由文化到思想, 指导学生掌握词义演变的规律, 学生便会对词汇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所以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平淡无味地领读, 苦口婆心地讲词义、词性, 不如教给学生从文化和思维角度推测词义变化。例如:China (中国) ;china (瓷器) ;meet one’s Waterloo喻为“惨遭失败”;black sheep译为“害群之马”等。了解英语词汇中的一些背景知识, 有助于记忆单词或习语, 从文化背景知识来教新词, 学生会学得轻松, 记忆也深刻。
4. 形似结构联想法。
此法主要用于重点词汇的用法讲解与复习, 通过形似结构联想, 总结出不同词相似的结构, 得出它们用法上的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 便于学生深刻领会, 举一反三地运用。如, wish (sb.) to do/hope to do;used to do/be used to do/be used to doing;prefer/refer/confer/infer (变形时的书写-rr-) , 分析并对比掌握各自含义及特殊用法。
四、词汇教学成果的巩固
学生了解了单词词义和用法, 词汇学习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这些词汇, 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 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所学到的词汇。同时, 词汇学习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 一段时间不用就会忘记, 要和“遗忘”作斗争就得时常复习。所以, 练习和复习是巩固词汇教学成果不容忽视的两个环节。
1. 设置语境化练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汇。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 它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 才能发现问题。要学好词汇就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练习在时间上应该有适当的分配。一般来说, 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优越。关于练习的方式,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 选择适合的类型, 并尽量地使它多样化。
2. 督促学生经常复习, 巩固对词汇的记忆。
英语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学生需要经常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词汇才能事半功倍。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这是避免遗忘的必要条件。复习词汇时还要注意词汇之间的联系。如果把单词仅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 那就会“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记忆难度大。把单词进行科学分类, 不仅可以帮助记忆, 还可以引发联想, 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我们可把与“看”相关的词汇归结为look, watch, gaze, glance, glare, stare, glimpse等。定期归纳和总结可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词汇体系。因此, 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 以便学生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单词。
五、结语
词汇教学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词汇教学质量的高低将影响整个英语教学, 而要取得良好的词汇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改变无效或低效的词汇学习方法, 不断开拓视野, 积极进取, 改进与激活词汇教学, 进而切实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摘要: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简析了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从多角度、多渠道分析了一些词汇教学法, 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问题,词汇教学法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2]魏恒健.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7, (2) .
一、课前尝试初感悟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一些必要的社会技能,如能在上课前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体验,对课堂教学就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如在上浙教版五年级上第三单元“让我们同行”一课前,针对教材中“体验园”呈现的“交友的十要诀”,笔者布置学生“在一星期里去结交新朋友”的尝试体验,可在校园里也可在家的周围。然后在班级里交流结交了几个朋友,交往了几次?有哪些经验使你成功交到朋友?失败是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合理?你在这次交朋友中收获了什么?结果许多同学都谈到了要真诚相待,要热心帮助,要多替他人着想等为人处世的方法,当然也有失败的地方,在交流过程中,把学生尝试体验的成果原汁原味地写在了黑板上,这过程其实就是“先行后知”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建构、自我教育的过程,为课堂学习“交友十要诀”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课堂中尝试促顿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是活动,教师要直面儿童真实的生活,抓住生活细节中蕴藏着的价值,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疑难处、困惑处、空白处等进行观察、体验、思考,产生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感悟,促进德性的养成。所以在品德课堂中,除了教科书中的内容、故事和图片,更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体验,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点睛处”尝试
“点睛处”其实就是教材的最关键处,它往往起着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在这里能让学生去尝试探索,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我们同行”一课的关键点是“如何与同学沟通”,这是学生最难处理的,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材中呈现“朋友互相抢玩具”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来谈感受和处理办法,对学生来说还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还应让学生在游戏中尝试探索“沟通的技巧”,以此来突破重难点。
第一步:尝试探索
游戏“两人一组,一方握紧拳头,一方想方设法打开对方的拳头”。让学生在尝试中探索各种方法,不管成功还是失败。
结果有生硬型,掰手指、打手背等;有软磨型,抓痒失去力量法、哄笑法等;有智慧型,骗招法等。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有的很疼,很伤心,有的很轻松,很开心。老师站在一旁不作评论,只是尽量启发学生使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
第二步:讨论取舍
让学生小组讨论,采用哪一种办法会使你最满意?学生在取舍中反思利弊,并对“与人相处”的方法有了一些感悟。
生:我觉得还是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拳头比较合适,因为这样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征服对方。
生:因为我太轻信了对方才被他骗开的,我心里很委屈,我不服。
生:我觉得用一些小窍门来打开拳头比较合适,因为对方是心甘情愿的。
生:我的心情也不好,手还被对方抓疼了。
第三步:引导感悟
师:同学们中有胜有败,有喜有忧,最好的效果应该是“拳头打开了,双方都很满意”,是吗?我们运用了手的力量、脑的智慧,其实我们还有一种最有魔力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这时大家都沉默了,思维却被激活了)
师:有微笑、有语言、有真诚等等。试试“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对方”的方法,结果会怎样呢?
最后,学生用自己真诚的语言去跟同学交流,感化对方,结果问题解决了,双方也都很愉快。
生:刚才我努力用自己真诚的语气对对方说:“请你把拳头打开好吗?”结果他看了我一眼,我又很真诚地说了一次,结果对方就慢慢地把拳头打开了。当时我心里真开心,觉得我们的心在一起,我可以和他做朋友。
生:刚才当我看到他很有礼貌,面带微笑,并发自内心地和善地对我说“请把拳头打开,好吗”时,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觉得他这么真诚地跟我在交流,那就打开拳头吧!
通过这样的尝试后,学生们真正地感悟到“人与人的沟通最关键的是用自己的真诚去感化对方,这样会使双方都感到互相尊重”,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困惑处”尝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有疑问处,才是教学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在这时采用尝试体验,就会使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这课的内容大部分篇幅都在强调“让我们同行”时必须要“互帮互助”。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笔者让学生说说在帮助别人时遇到过难题吗?这时一学生说:“我的同桌经常欺负我,有一天,他忘带语文书,老师想让我与他一起拼,可我不想帮他。”我一愣,是呀,“当遇到经常欺负你的同学需要帮助时,该怎么办?”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道德难题,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呢?
笔者让学生分成正反方进行辩论,让他们在思维风暴中进行道德体验,尝试着各种解决的办法,并在最后的归结中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正方
生:我觉得应该把书放在两人中间一起拼着看。虽然他经常欺负你,但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他的内心一定会很感激的。
生:我觉得应该帮助他,因为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尽管他经常欺负你,那是他的不对。
生:举手之劳,还是多帮助他吧!也许通过此事,他会被你感染,会和你友好相处的。
反方
生:我觉得不应该帮他,因为让他知道“好人有好报”,经常欺负别人,当你有困难时,别人就不会来帮助你,让他吸取教训。
生:我觉得也不应该帮他,如果帮他,他可能会想:“你真软弱,平时我欺负你,现在你照样会给我看书。”
生:我不会帮他,因为我不想跟他交往了,他的事与我无关。
当学生争辩得很激烈时,笔者说:“请两位当事人来说说当时心里的真实想法。”
小赵:“小王,我不想借你,因为你经常欺负我,今天让你也尝尝平时欺负别人的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看你还敢欺负我?”“不过,刚才看到你呆呆地坐着,觉得心里好像少了什么,很不安,如果你不再欺负我,那样我也一定会宽容你以前的过错,会乐意帮助你的。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将心比心,看在同桌的份上,现在我还是会借给你的。”
小王:“不借就不借,有什么了不起的,真坏,以后我也不借你。”
此时当学生听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后,心里都有了明确的答案:把书借给对方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对方。
3.“飞白处”尝试
中国画中有一种画技叫“飞白”,虽然看上去什么也没有,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令观赏者回味无穷。同理,教学中也有许多地方貌似简单,学生能一看就懂,但实质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
教材在一开始就提出了“患难是交友的试金石”的观点,并提供了“熊吃朋友”的故事和“救盲人”的体验游戏,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不会真正遇到“熊吃朋友”的事件和极少遇到“帮助盲人”的事,那么在学生的生活中,“患难”的情景有哪些呢?让学生搜索往事,一一说出亲身经历的事件,并总结出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最能打动自己的心灵。所以“患难”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那就是“患难见真情!”并做一个体验探索的游戏“取小球”。(在一个小瓶里有三个系有绳子的小球,分别代表三个学生,当发生危急时,如何逃脱?瓶口很小,一次只能拿出一个)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得出应做到“心中有他人”“互相合作”等结论。
三、课后延伸促领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空间应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以此实现课程的开放性,并加深对相关道德规则等的领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进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就应该到生活的大舞台中不断地去探索实践。针对课文中的“交友圈”,笔者又设计了“画画自己的交友圈”活动,把“交朋友十要诀”的每一项分成十等份,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找出你在每一项中大约能达到的数字,最后把每一点连起来就是你的朋友圈的大小,有的学生大一点,有的学生小一点。从今开始,让他们将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作为努力的目标,在学期结束时,再画一次作比较。
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一中 王素凡
语文因阅读而美丽,阅读因个性而精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个性化阅读越来越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并很快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面鲜亮的旗帜。那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谱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佳境,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过程,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营造民主氛围,搭建个性舞台
要想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那么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努力建构文本多元化解读平台。然而长期以来,“传道、授业、解惑”,这六个字影响、指导着千百年来的为人师者,可是“传”、“授”、“解”的主体都是“师”,如此一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把教师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都由教师唱主角,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地方,学生却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的,只有教师真正变成“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才能异常活跃,学习的热情才会高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创新的火花才会不停地闪光。如我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刚让学生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一个学生就举手发言,提出异议:“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我对该生的回答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他说 :“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的目的就是想获得一笔赔偿费,况且虐待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罪不可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发言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家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讨论、探究,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一番质疑、辩论,最后终于达成共识:奥楚蔑洛夫判断是非功过不是依据事实真相,而是始终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在不断变化,其阿谀奉承、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被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也明白了作者以变色龙为题的巧妙用意。由此可见,只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张扬。
二、追寻文本切入点,倡导多元阅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摇曳多姿的。一部《红楼梦》就涵盖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美学、哲学、医药学、建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无怪乎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时候,先让学生交流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如现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可以说既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同时也是一曲用 580字凝成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的赞歌。文章讲的是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互敬互助、相亲相爱的故事。引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历程,也是一次引领学生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与文本交流的同时,既获得了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与美的洗礼,相信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他们会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继续传承下去。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语言。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如《我的第一本书》末句 的 “人不能忘本” “本”在这里指什么?讲解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3、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对鲁迅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也可以有多种理解:(1)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4、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难道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吗?又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既是一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善于自省的、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又是一个行为十分粗暴的人。
5、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者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另外,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是名家名篇,“句中无其辞句外有其意”,“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俯拾即是。如《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对话中的省略号等等。有经验的教师对待这些空白点绝不会一意孤行、自我陶醉地大讲特讲,而是应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停顿,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空白”。引领学生去观察、发现、品味和总结,学生会在探索中补充空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认知系统。在知识的自补、能力的迁移中学生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也便与学生阅读个性的形成。
三、做好有效引导,传授阅读方法
要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体现学生的自读和自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先要传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方法,要求学生采取批注法阅读。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会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要求他们在对文本进行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同时,用圈点勾画符号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脉络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作简洁的文字标记。学生想到什么,就让他们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使其具有真正的阅读自主权。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这不仅使学生满足了自己的学习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申,有时教师的某些点拨会让学生少走很多弯路,而引申则会带领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如教学《故乡》时,可引导学生挑选出便于自己理解的突破口,先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再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思考。就文中中年闰土再见“我”时那一声令人震动、令人揪心的“老爷”的称呼让我蓦然发觉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想假如自己见到了多年不见的童年伙伴,却发现由于家庭的变故,或者彼此学习成绩的差距,彼此之间是否不自觉地产生了隔膜?相信此时学生对文中“我”那震撼揪心的一颤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再如关于文末“路”的警句,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有关“路”的种种经历与见闻,相信他们会很快领悟“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真正内涵。
四、重视阅读成果,弘扬阅读个性 在阅读教学中,我非常注意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化阅读的自我展示,因为开放的成果能充分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读者对文章进行探究,对文章进行解释和意义的获取,既是一种思维活动,同时更是读者与文章(作者)之间情感和理智的交融与同构。教师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要让学生向文章敞开心扉,把自身体验融注到对文章的情感表达中,让学生真正进入“他人的世界”(阅读文章),学生在对这种“他人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世界,理解和探寻了作品的思想,获得了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和见解。教师可让学生参与课本剧表演,因为表演给了学生想象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肢体语言和口头积累的语言,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把课本内容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特征搬到舞台上,通过艺术的加工、气氛的渲染、情节的优化、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动作的美化把课文内容、人物形象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相信这样的教学效果和老师在课上单靠一张嘴,一支粉笔,几张图片,几段录音的单一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只有细致体会人物的感情,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演戏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商量设计动作,语言,真正起到“导”的作用。例如《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既愚蠢又狡猾、既自信又心虚,要想很好地展现他的多重性格特点,就得让学生设计好台词和动作,比如在皇帝游行的时候,在听到百姓对他的赞美后,发出得意的笑,并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在听到人们说他没穿衣服时,又是心惊肉跳,又是趾高气扬的矛盾的心态,在学生的表演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经常开展课本剧表演,会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获得意想不到的“角色效应”,由此可见,让学生真正进行个性化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激活职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尝试】推荐阅读:
转变观念激活课堂09-07
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06-27
如何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07-23
领会新课程标准激活美术课堂11-10
运用远教资源,激活数学课堂09-10
对职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认识10-10
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激活与培养策略06-06
全面激活发展潜力07-06
浅析激活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策略论文09-25
浅谈职校学生的就业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