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精选8篇)
为了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广大教职工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我系党总支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着力于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
我系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通过组织教职工观看文明修养相关视频,邀请德州市文明礼仪方面的专家来我系进行专题讲座活动,普及文明礼仪相关知识。
我系及时制定文明行为规范,加大对文明举止等内容的监督和考核,保证教职工的言语文明,举止得体,行为规范。
我系加大对文明行为宣传的力度,在教室、走廊、办公室等地点通过横幅、宣传画等形式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教职工随处随地接受文明礼仪教育的洗礼。
通过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我系教职工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
从宏观的立场上来看, 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言行规范与待人接物的标志, 是指人们在社会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可以被理解为是礼貌、礼节等的总称。然而, 在小学阶段, 学校该如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呢?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 文明礼仪不仅体现了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 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素质。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文明礼仪的内涵:
第一, 尊师礼仪。尊敬老师是每位学生最起码的礼貌。不管是在哪种场合遇到了老师, 此时学生要向老师问好。当学生要进老师的办公室时, 要轻轻敲门, 并喊报告。在课堂上, 学生要大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不与老师顶嘴。
第二, 形象礼仪。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任务是学习, 因此他们的着装以整洁、大方为主。
第三, 相处礼仪。在与同学相处期间, 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在沟通过程中, 每位学生要重新审视自我, 发现别人的优点, 了解自身的缺点,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对待其他学生的错误时, 学生要选择宽容待人。在说话过程中, 同学们之间要使用敬语,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 家庭礼仪。不管是上学, 还是放学, 当遇到长辈的时候, 学生要向长辈问好;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 学生要热情地接待, 当客人要走的时候, 学生也要礼貌相送。当长辈休息的时候, 学生要放低声音, 防止自己的声音打扰到长辈的休息。当长辈生病的时候, 学生要多多问候, 多多关心。在日常生活交往中, 文明礼貌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谢谢”“、对不起”这些话非常简短, 但是这些话对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非常有帮助。各个学校要重视文明礼仪教育, 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了解到, 当前小学生的行为文明习惯现状并不理想。现阶段, 很多小学生都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素养, 有的学生举止不当, 有的学生用语不礼貌、有的学生乱扔垃圾、有的学生不尊老爱幼、有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小学生之所以养成了不良的文明习惯, 这既取决于家庭教育, 又取决于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 因此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发展进程较为缓慢, 因此在小学阶段, 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小学生文明礼仪教学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独生子女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这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在爷爷奶奶等长辈们的宠爱下, 孩子过于依赖大人, 并且从来不考虑到他人的想法, 不懂得分享, 不懂得谦让, 不懂得尊老爱幼, 由此可见, 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部分独生子女长期独自成长起来, 他们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从而导致他们的性格是内向的、孤僻的。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性格时, 这既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 又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改变当前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学校要将文明礼仪教育放在首位,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巧用渠道, 提升效率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学生接受教育的媒介是课堂。在课堂上, 教师要借助每节课所讲解的知识来教育学生, 并定期举办班会活动, 将育人贯穿到班会活动中, 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规范自身的行为, 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阶段, 有些学校已经开设了《礼仪》《礼貌》《礼节》这三项课程, 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在课堂上, 讲故事是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授课形式, 通过这种形式来让学生无形中接受与礼仪相关的知识。另外, 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有时候, 教师可以专门组织学生演话剧、演小品, 让学生在心底里对文明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这对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大有裨益。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我组织各个班主任召开以“文明礼仪,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 举办这些班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礼仪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与此同时, 我会专门给高年级班主任开会, 让高年级班主任管理好高年级学生, 充分发挥高年级的榜样作用。
2.组织活动, 激发兴趣。从本质上来讲, 文明礼仪教育有其明显的特殊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 既让学生对文明有了准确的认识, 又让学生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但是要想让学生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需要老师反复抓, 通过反复的活动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
第一, 开展文艺活动, 让学生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学校每年可以定期组织以下的活动, 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交易节”;学校每月可以定期组织以下的活动, 如“:诗词朗读活动“”绘画比赛“”发明比赛“”读书活动”等,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来熏陶学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 开展体育活动, 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的任务不仅是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 还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 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每学期可以定期召开运动会、课间操比赛等活动。在体育活动的影响下, 学生的精神风貌是非常好的, 这对文明礼仪教育有着极大的帮助。
第三, 开展德育活动, 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学校要结合“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的特定含义, 专门举办与这些节日相关的德育活动。在举办与“母亲节“”父亲节”相关的德育活动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时候尽管是一件特别小的事, 但是这些小事也会深深地感动父母。另外, 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 让每位学生为山区贫困孩子捐款、捐物。在暑假期间,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又或者是野外训练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也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 懂得团结一致。
第四, 开展日常训练活动, 让学生养成礼仪的好习惯。班主任要将课间时间利用起来, 当午饭过后, 班主任要利用这点时间来进行有趣的文明礼仪活动。在教室里,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下棋、画画, 或者读书, 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 班主任要告诉学生在楼道禁止追逐打闹, 不管是上楼梯, 还是下楼梯, 都要靠右行, 长此发展下去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好习惯。有时候, 学校可以组织“礼仪教育征文活动”“、绘画活动”, 让学生利用征文又或者绘画的形式, 将自身对礼仪知识的认识一一表述出来。“礼仪”这一范畴较大, 其会涉及到课堂礼仪、做客礼仪、用餐礼仪等, 另外礼仪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 为此, 学校可以让学生发挥独道的见解, 阐述不同领域礼仪的内涵。除此之外, 学校还要专门开展“文明小标兵”评比活动, 真正将文明礼仪教育与活动相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到更多的礼仪知识。在多种多样的活动的熏陶下, 学生既学习了礼仪, 又运用了礼仪。
3.树立榜样, 活跃氛围。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爱文明、懂礼仪的人, 那么榜样的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从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选出5 名学生来当值周生, 值周生的任务是对学生的礼仪、纪律等进行检查, 评选出文明班集体, 并将流动小红旗发给这个班级。学校的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要不定时地对学生的礼仪情况进行抽查, 同时还要对各个班级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从中评选出优秀班集体。通过评比活动, 其他学生、其他班集体就有了学习的榜样, 与此同时, 其他学生、其他班集体会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另外, 在每个学期末, 班主任要从班里面选择出5- 10 名文明形象小使者, 然后在周一升旗时, 专门表扬这些学生, 这样做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众所周知, 榜样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各科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他们会因为自身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而吸引着学生, 让学生将老师作为自身成长路上的榜样。换句话来讲, 老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学生, 所以, 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行为, 做到说到做到, 不迟到不早退, 将自身文明礼仪的闪光点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在平时, 当学生帮任课老师发作业, 或者收作业时, 教师要说一声“:谢谢”。当老师不小心碰到了某位学生时, 教师要说一声“:对不起”。虽然这些事都很不起眼, 但是长此发展下去, 学生会觉得老师是非常真诚的, 并且老师是非常有礼貌的, 此时学生会效仿老师的行为, 当他们获得他人的帮助时, 他们会主动开口说“:谢谢”, 当他们无意伤害到他人时, 他们会主动说“:对不起”, 老师这样做形成了良好的礼仪氛围, 让学生在礼仪礼貌上有了十分突出的表现。
4.注重分层, 逐步推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朝一夕慢慢养成的, 在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中, 这需要进行分层深化。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要让学生养成“不乱扔废纸、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在此单项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将知与性相结合起来, 开展分层深化, 以此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具体的训练步骤如下: (1) 懂得道理。让学生懂得什么该做, 什么不能做, 只有学生心里知道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他们会慢慢规范自身的行为; (2) 强化训练, 升华主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让学生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 (3) 总结表彰, 定期学校要表扬文明班集体、文明个人, 并在全校大力推广, 让其他班集体、学生学习他们的行为; (4) 开展“接力赛”活动, 学校的领导与德育工作者要专门成立检查小组, 保证学校环境、班级环境的干净。运用分层深化训练, 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能让学生爱文明, 知礼仪。
总之, 文明礼仪教育的关键在于训练, 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活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从心底里重新认识文明礼仪。同时训练活动也是内化学生的过程, 在内化的过程中, 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学生的行为得到了规范, 学生的审美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凤华.抓好学校养成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J].学苑教育.2015 (11)
[2]周霞红.“用心”滴灌收获习惯——初探小学低年段养成教育[J].情感读本.2016 (02)
[3]何丽芳, 于丽娜.加强习惯养成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教学论坛.2016 (03)
[4]李文, 李德郁.小学生习惯培养中的“养成教育”探究[J].教师博览 (科研版) .2015 (02)
【关键词】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内涵;现状;策略
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小学生懂得礼仪是什么,也让学生懂得文明是什么。当学生对文明、礼仪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他们会约束自身的行为,督促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
从宏观的立场上来看,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言行规范与待人接物的标志,是指人们在社会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可以被理解为是礼貌、礼节等的总称。然而,在小学阶段,学校该如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呢?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文明礼仪不仅体现了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还体现了小学生的文明素质。本文简单地论述了文明礼仪的内涵:
第一,尊师礼仪。尊敬老师是每位学生最起码的礼貌。不管是在哪种场合遇到了老师,此时学生要向老师问好。当学生要进老师的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并喊报告。在课堂上,学生要大声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与老师顶嘴。
第二,形象礼仪。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任务是学习,因此他们的着装以整洁、大方为主。
第三,相处礼仪。在与同学相处期间,学生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在沟通过程中,每位学生要重新审视自我,发现别人的优点,了解自身的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待其他学生的错误时,学生要选择宽容待人。在说话过程中,同学们之间要使用敬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家庭礼仪。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当遇到长辈的时候,学生要向长辈问好;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学生要热情地接待,当客人要走的时候,学生也要礼貌相送。当长辈休息的时候,学生要放低声音,防止自己的声音打扰到长辈的休息。当长辈生病的时候,学生要多多问候,多多关心。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文明礼貌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谢谢”、“对不起”这些话非常简短,但是这些话对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非常有帮助。各个学校要重视文明礼仪教育,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了解到,当前小学生的行为文明习惯现状并不理想。现阶段,很多小学生都缺乏最基本的文明素养,有的学生举止不当,有的学生用语不礼貌、有的学生乱扔垃圾、有的学生不尊老爱幼、有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小学生之所以养成了不良的文明习惯,这既取决于家庭教育,又取决于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因此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三、小学生文明礼仪教学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独生子女的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在爷爷奶奶等长辈们的宠爱下,孩子过于依赖大人,并且从来不考虑到他人的想法,不懂得分享,不懂得谦让,不懂得尊老爱幼,由此可见,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还有部分独生子女长期独自成长起来,他们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而导致他们的性格是内向的、孤僻的。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性格时,这既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又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改变当前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学校要将文明礼仪教育放在首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巧用渠道,提升效率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接受教育的媒介是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借助每节课所讲解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并定期举办班会活动,将育人贯穿到班会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中规范自身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现阶段,有些学校已经开设了《礼仪》《礼貌》《礼节》这三项课程,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在课堂上,讲故事是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授课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来让学生无形中接受与礼仪相关的知识。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有时候,教师可以专门组织学生演话剧、演小品,让学生在心底里对文明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对规范学生的礼仪行为大有裨益。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组织各个班主任召开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举办这些班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文明礼仪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与此同时,我会专门给高年级班主任开会,让高年级班主任管理好高年级学生,充分发挥高年级的榜样作用。
2.组织活动,激发兴趣。从本质上来讲,文明礼仪教育有其明显的特殊性。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既让学生对文明有了准确的认识,又让学生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但是要想让学生养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老师反复抓,通过反复的活动来达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的。
第一,开展文艺活动,让学生养成文明的好习惯。学校每年可以定期组织以下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交易节”;学校每月可以定期组织以下的活动,如:“诗词朗读活动”“绘画比赛”“发明比赛”“读书活动”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来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开展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的任务不仅是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每学期可以定期召开运动会、课间操比赛等活动。在体育活动的影响下,学生的精神风貌是非常好的,这对文明礼仪教育有着极大的帮助。
第三,开展德育活动,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学校要结合“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的特定含义,专门举办与这些节日相关的德育活动。在举办与“母亲节”“父亲节”相关的德育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时候尽管是一件特别小的事,但是这些小事也会深深地感动父母。另外,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让每位学生为山区贫困孩子捐款、捐物。在暑假期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又或者是野外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也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懂得团结一致。
第四,开展日常训练活动,让学生养成礼仪的好习惯。班主任要将课间时间利用起来,当午饭过后,班主任要利用这点时间来进行有趣的文明礼仪活动。在教室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下棋、画画,或者读书,通过这些活动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班主任要告诉学生在楼道禁止追逐打闹,不管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都要靠右行,长此发展下去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好习惯。有时候,学校可以组织“礼仪教育征文活动”、“绘画活动”,让学生利用征文又或者绘画的形式,将自身对礼仪知识的认识一一表述出来。“礼仪”这一范畴较大,其会涉及到课堂礼仪、做客礼仪、用餐礼仪等,另外礼仪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为此,学校可以让学生发挥独道的见解,阐述不同领域礼仪的内涵。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专门开展“文明小标兵”评比活动,真正将文明礼仪教育与活动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到更多的礼仪知识。在多种多样的活动的熏陶下,学生既学习了礼仪,又运用了礼仪。
3.树立榜样,活跃氛围。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爱文明、懂礼仪的人,那么榜样的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可以从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选出5名学生来当值周生,值周生的任务是对学生的礼仪、纪律等进行检查,评选出文明班集体,并将流动小红旗发给这个班级。学校的校长、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要不定时地对学生的礼仪情况进行抽查,同时还要对各个班级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从中评选出优秀班集体。通过评比活动,其他学生、其他班集体就有了学习的榜样,与此同时,其他学生、其他班集体会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另外,在每个学期末,班主任要从班里面选择出5-10名文明形象小使者,然后在周一升旗时,专门表扬这些学生,这样做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
众所周知,榜样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各科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会因为自身丰富的阅历、渊博的知识而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将老师作为自身成长路上的榜样。换句话来讲,老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说到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将自身文明礼仪的闪光点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在平时,当学生帮任课老师发作业,或者收作业时,教师要说一声:“谢谢”。当老师不小心碰到了某位学生时,教师要说一声:“对不起”。虽然这些事都很不起眼,但是长此发展下去,学生会觉得老师是非常真诚的,并且老师是非常有礼貌的,此时学生会效仿老师的行为,当他们获得他人的帮助时,他们会主动开口说:“谢谢”,当他们无意伤害到他人时,他们会主动说:“对不起”,老师这样做形成了良好的礼仪氛围,让学生在礼仪礼貌上有了十分突出的表现。
4.注重分层,逐步推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朝一夕慢慢养成的,在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中,这需要进行分层深化。为了能够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要让学生养成“不乱扔废纸、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在此单项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将知与性相结合起来,开展分层深化,以此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具体的训练步骤如下:(1)懂得道理。让学生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只有学生心里知道哪些行为是错误的,他们会慢慢规范自身的行为;(2)强化训练,升华主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3)总结表彰,定期学校要表扬文明班集体、文明个人,并在全校大力推广,让其他班集体、学生学习他们的行为;(4)开展“接力赛”活动,学校的领导与德育工作者要专门成立检查小组,保证学校环境、班级环境的干净。运用分层深化训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让学生爱文明,知礼仪。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的关键在于训练,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活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从心底里重新认识文明礼仪。同时训练活动也是内化学生的过程,在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行为得到了规范,学生的审美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凤华.抓好学校养成教育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J].学苑教育.2015(11)
[2]周霞红.“用心”滴灌 收获习惯——初探小学低年段养成教育[J].情感读本. 2016(02)
[3]何丽芳,于丽娜.加强习惯养成教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教学论坛. 2016(03)
[4]李文,李德郁.小学生习惯培养中的“养成教育”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02)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摘 要: 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文明礼仪、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可以达到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养成教育活动、学校文化氛围创设、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家校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字:文明礼仪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
在小学生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以达到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提高对文明礼仪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日渐频繁、密切的交往中,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强化训练,开展活动,以礼仪教育促行为规范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是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而习惯的形成又在于训练,它的特点是规定性和重复性,对学生站、坐、写、读姿势和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根据学生特点,参加有关符合学生的活动,来训练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并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努力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影响学生。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住“文明、健美、卫生、守纪”四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开展“星级班级”和“星级队员”的评比活动。根据四项内容,值周师生天天评分,一周汇总分布成绩,每月评比、表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班队活动是学校进行礼仪、习惯教育的主阵地。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是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在活动中,我们把《规范》的要求与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办好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乐器队、科劳技制作、书法、朗读等兴趣小组,组织各学科课外小组,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施展才华的机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营造氛围,强化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成果
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巩固文明礼仪培育成果。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里两棵伴随学校一起成长的山楂树,学校不断强化它的育人功能。把这两棵树比喻为母亲,寒来暑往,深情地凝望着孩子们的成长。引导孩子们,山楂树在笑意盈盈地关注与欣赏着我们。每年五月,在孩子们中进行“山楂树之恋”诗歌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发表在校报《山楂树》上。孩子们也仿佛在母亲的关注,甚至是监督中,不断调正着自我的行为与举止,达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检查督导,全程渗透,强调自我教育
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定。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我们注意加强检查督导,每周一个班为值勤中队,有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设立了教师值日岗、红领巾监督岗、行为习惯检查岗。通过检查督导,使之自我完善。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学校坚持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
考核评比,有效地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在养成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考核,量化评分。班班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在校内,要求学生事事处处按礼仪常规要求说话、办事。同时,在教育活动中,学校与家庭、社会文明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与家长签定文明家长协议书,充分利用家访、家长来校的机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通过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42、珍惜自己,关爱他人,革除陋习,从我做起。
4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44、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的美德。
45、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6、跨进商务礼仪,演绎非凡素质。
47、新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48、商务文明,礼仪先行。
49、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明是学校的招牌。
50、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美化庆元人居环境。
51、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52、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
53、行礼仪之风,踏文明之路。
54、文明礼仪在我心,和谐繁荣一家亲。
55、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
56、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57、提高市民素质,贵在自身行动。
58、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59、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新庄中心学校
孙民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礼貌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只有拥有它才会有幸福、快乐。小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对他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一、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
文明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文明礼仪是一种品质,文明礼仪是一种修养。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循。
二、从出黑板报、办《文明礼仪手抄报》入手
通过办《文明礼仪手抄报》及文明礼仪黑板报,揭露校园中、社会上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如在教室墙壁上、课桌上乱刻乱画、践踏花草等。同时,开辟专门的版面来表扬文明礼仪的先进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从我国历史上流传的讲究礼仪佳话入手
小学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的执行。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与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因此我就让学生读《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文章。通过这些生动感人为学生所熟悉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
四、从观看小品《扶不扶》入手
在观看小品中,让学生从小知礼仪,懂礼仪,助人为乐,懂得讲文明懂礼仪重在行动,学会有爱心真正将文明行为习惯落实到实处,从而体验到文明礼仪带来的愉悦。
五、从课本和生活实例入手
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可利用我们课本资源来进行。如《故乡》一课中的杨二嫂对鲁迅的出言不逊,导致鲁迅一家人对她的反感,最终把所有的东西送给了说话谦逊的闰土,而不是送给杨二嫂。这个故事很好的教育学生做一个说话谦虚文明的人的好处。在校园中听到不礼貌语言和看见学生吃剩的饭乱丢行为;在乘车时应遵守乘车秩序,尊老爱幼;在校园内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废弃物,上下楼梯靠右走;在参加大型活动时要听从现场安排,入场时不要拥挤,进场后不随便走动;要遵守交通秩序,不要乱穿马路等。我们也可以作为活生生新闻教材对学生进行注重文明礼貌的教育。
六、为人师表树榜样
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从小学生抓文明礼仪教育, 能更好地促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古国, 文明礼仪之邦, 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所创造的东方文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礼记》中讲“人无礼不生, 事无礼不成, 国无礼不宁。”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不学礼, 无以立。”并亲自编选文明礼仪教材, 在孔子教授学生掌握的“六艺”中, “礼”排在首位。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文明礼仪修养, 他们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令世人倾倒的风度, 产生了强大的作用, 也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非常重视文明礼仪, 一贯号召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人格教育, 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因此, 文明礼仪教育要“从娃娃掀起”, 通过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教育, 引导小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知识, 正确认识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让小学生接受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 全面系统地养成文明礼仪风范,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会关心他人, 懂得自爱、他爱, 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 让他们从小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 如此, 文明礼仪才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二、从小学生抓文明礼仪教育, 能够促使小学生的性格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 经济迅速发展, 但是, 社会群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相对滞后, 道德水准也不尽如人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一些家庭只重学习成绩轻思想道德教育, 礼仪更是无所谓, 大多数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皇帝”, 娇惯、任性、唯我独尊, 不懂得礼让、尊重别人, 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于强烈, 在性格上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通过文明礼仪接待及文明礼仪童话、故事、儿歌、歌曲等手段比较系统地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家庭文明礼仪、社会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提高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学会以礼待人。在懂得尊重别人的同时获得自尊,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获得自信, 在遵守文明礼仪规范的同时逐渐自觉, 使小学生的性格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并终身受益。因此,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更显得重要。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 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 才能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注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使之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 无论对国家、家庭, 还是对学生自身来说,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搞好文明礼仪教育, 能够提高学生自尊心,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养成自尊、自爱、自律的良好品德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 教养的体现, 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更是集体的脸面。所以, 学习搞好文明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 外塑集体形象, 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这就要让低年级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开始。
在课堂或有空余的时间就进行有关文明礼仪的教学。如《文明礼仪歌》:你拍一, 我拍一, 讲文明来懂礼仪。你拍二, 我拍二, 关门轻轻开门轻。你拍三, 我拍三, 走路轻轻说话轻。你拍四, 我拍四, 礼貌用语记心间。你拍五, 我拍五, 关心集体孝父母。你拍六, 我拍六, 爱护公物保环境。你拍七, 我拍七, 互帮互助争第一。你拍八, 我拍八, 清洁卫生作值日。你拍九, 我拍九, 校园开遍文明花。你拍十, 我拍十, 我们敬爱好老师。久而久之, 这些文明礼仪常识就在学生心中生根、开花、结果了。
四、搞好文明礼仪教育是立身之本
古人说:“不学礼, 无以立”。就是说, 你不学“礼”, 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人生活在社会里, 注重仪表形象, 养成文明习惯, 掌握交往礼仪, 融洽人际关系,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 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 在学习和运用礼仪中, 对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 展现出个人的教养, 并在社会交往中, 有所为, 有所不为, 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 方算知书达礼, 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 才能做到“举止文明, 处世得体”。
五、教师家长携手, 树立榜样形象, 共同教育孩子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首先, 教师和家长要携起手来为小学生作好表率作用,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使小学生无论在学校, 还是在家庭, 或是在社会, 都能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因此, 如果我们每个教师、家长、乃至每个社会公民都能以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由此影响我们的孩子, 这样, 就能促使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得到提高。
这里,除了有对经济发展路上诸多困难的清醒认识外,还有对国人文明素养欠缺的担忧。我们自称“礼仪之邦”,但看看我们公园里随手乱扔的垃圾、公共汽车上端坐“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年轻人淡漠的眼神,对比正在经历人类观测史上震级最高地震灾难的近邻日本人的表现——数万人离开避难场地时竟不留一点纸屑的场景,的确让人汗颜。
对于国人的文明礼仪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10年12月30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第一次就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下发专门文件,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正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府行为。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纲要》精神,有效实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呢?为此,本刊特约请起草《纲要》部分专家为广大读者解读《纲要》,请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王殿卿教授阐述中国传统“礼”的价值与现代转换。同时,我们还选择了全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卓有成效的地区和学校,展示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推荐阅读:
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12-0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09-21
加强生育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07-12
关于加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议09-15
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进企业经营发展06-24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06-20
文明礼仪教育内容09-18
文明礼仪主题教育10-29
文明礼仪宣传教育07-11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初探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