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大学工程技术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其特色和优势成果是提升高校影响力的“原动力”;成果推广应用是提高高校影响力的“生产力”;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高校社会影响力;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高校科技竞争力发展;抓住省局共建历史机遇,推动高校科技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工业大学工程技术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工业大学工程技术论文 篇1:

在汽车装备企业联合共建工程中心的意义

摘 要:为了落实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指导精神,以我国汽车产业链智能制造需求为导向,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系统研发与集成工程技术能力,全面实现我国汽车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和国产化水平,在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培育发展系统集成及其应用,成为了当前我国智能制造2025的关键着力点。因此,在该背景下,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和专业高校针对汽车行业发展对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的需要拟共建工程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集成领域的科技攻关与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实现。

关键词:汽车装备 联合共建 工程中心 新能源汽车 智能制造

Key words:automotive equipment, joi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enter, new energy vehicle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汽車装备系统集成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时代,打造智慧工厂、持续创新与数字化战略布局是实现我国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由于汽车制造行业属于自动化程度高的规模经济型行业,如何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加的个性化需求,采用高节拍、高效率、高品质的柔性化生产线成为车厂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提高工艺稳定性与效率的关键所在,实现多品种混线生产的汽车装备系统集成技术也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关键环节。然而,面向智能制造的我国汽车装备系统集成工程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依然较低,不仅高端制造设备和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而且还缺乏将进口设备和零部件转换为国产高质量替代产品的汽车装备系统集成国产化的工程技术能力。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为了快速掌握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装备集成全套工程核心技术,尽早全面实现生产线国产化,避免在汽车制造装备领域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限制,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强项和高校研发优势,汽车装备制造企业与专业大学联合共建工程中心,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智能生产系统集成研发与应用能力[1],加快我国汽车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促进汽车产业“机器人应用”与自动化生产线工程示范与行业推广也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工程核心技术攻关领域。

尽管我国在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装备和智能化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与国产汽车装备制造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匹配,尤其是处于产业链后端的汽车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还不充分,甚至在较多关键领域还受“卡脖子”技术制约,例如汽车动力总成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制造设备、车身制造与总装设备、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需装备的核心技术都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垄断。除了关键装备和技术受限外,从我国汽车工业整体上来看,汽车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与工程化技术和能力方面的短板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工业4.0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装备系统集成和整车装备输送设备研发跟国际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合资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智能生产装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但多建立在整体进口支付高额成本的前提下,或者是由国内汽车生产装备系统集成商提供但核心设备却大量依赖进口,比如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焊装车间和涂装车间,多采用国外进口设备或合资设备。因此,如果长期依赖生产线或关键设备进口的局面得不到改变,尤其是在工业4.0时代全球汽车工业产业升级转型时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集成工程技术能力得不到提升,将会长久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汽车生产线改造、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建设的市场空间极为广阔,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汽车智能生产线装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融合发展,也为快速提升国家汽车装备系统集成工程化技术水平供了巨大机遇,这构成了联合共建本工程中心的重要行业背景。

国产汽车智能生产装备系统集成能力亟待培育。汽车行业要强大必须以智能装备为支撑,在工业4.0时代,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建设与改造至关重要,而汽车装备升级是汽车产业迈向智能制造的前提。从全球来看,世界汽车制造强国,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具有强大的汽车装备业作为支撑。尽管我国自主生产的冲压生产线已在市场当中占据主导地位,装配工艺的输送设备国内完全能够自主生产,但在汽车制造的关键装备,比如动力总成及其他的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设备,车身制造与整装设备、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基本还依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汽车装备对外技术依存度达到70%以上,汽车冲压、焊接、涂装、整装使用的主要是进口加工设备,柔性的冲压自动生产线等先进的冲压设备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涂装设备、整装设备、焊接设备的本土化率也只有20%左右。在整车厂完成的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流程中,焊装是自动化程度最高,应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流程环节,然而由于我国智能装备制造基础薄弱,处于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初级阶段。总体来看,高纲领、高节拍、高柔性、高智能的白车身自动化焊装生产线设计与制造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的瓶颈问题,柔性总拼、高速输送、国产设备、智能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垄断。因此,亟待培育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生产的智能装备研发与装备系统集成工程能力。

我国在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规模上均居全求领先地位,比如仅就我国广东省而言,其整车产量自2016年开始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2018年全省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近800亿元。装备是当前国家重点支持的关键领域,也是我国智能制造发展(2015-2025)规划的布局重心与发展方向,建设“汽车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企业与高校面向于新能源汽车装备集成的产学研平台,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制智能生产线装备自主研发创新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能力,高度符合我国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与工业4.0规划纲要的战略需求,也是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和专业高校致力于提高我国汽车制造智能生产线装备水平和能力的内在需求。依托本工程技术中心平台,充分发挥各高校在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制造物联网、关键装备、数字化工厂和智能生产线装备集成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和高端人才优势,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通过装备制造企业加速产业转化应用,全面提升全国汽车制造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自主创新水平,摆脱和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升级过程中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率先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全面国产化目标。此外,工程中心对促进促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智能生产、降低车企成本和提高效益方面意义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我国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转型

汽车制造是当前自动化流程相对较高的产业,随着工业4.0时代到来,生产工厂开始从制造向“智造”转变,自动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车间已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由于我国汽车工业不仅在关键设备方面受到核心技术制约,同时在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与生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方面跟国外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使国内车企严重依赖欧美日等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系统解决方案。因此,建设“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利于加快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国产装备与系统集成方案的解决能力,增强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装备的自主创新、研发、设计、制造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掌握核心关键技术[2],提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在柔性生产线、数字化工厂、智能输送装备、工厂自动化系统、机器人先进制造系统等领域的装备研发与系统集成工程技术水平,从而推动我国汽车工业4.0转型和智能制造战略目标实现,这对提升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地位意义重大。

2 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国产化率,降低国内车企生产成本,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产业发展

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时代到来,工厂自动化正向工厂综合智能化发展,国内新能源整车与零部件产业的数字智慧工厂建设与改造对生产装备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增长。据预测,2025年汽车工业产销将逐渐转移到亚洲,我国每年总销量将占据全球30%。比如广东一个省就在汽车整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汇集了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比亚迪、一汽大众、长安标致等一批整车厂商和近500家零部件厂商。这些企业在实施《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过程中,均面临着高度集成的装备系统集成的新建和改造问题。虽然近年来汽车制造自主体系开始逐步采用国产设备,然而在复杂、特殊、精密等关键工艺领域仍然无法国产化,在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环节中,涂装与焊装机器人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不仅影响车企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我国系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关键装备行业发展。因此,建设汽车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利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装备领域加快提高国产化率,从软硬件装备和软件系统集成等多层面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案;通过增强装备系统化解决能力,逐步降低进口装备使用率,提高国产关键装备采用率和市场份额,从而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核心关键装备产业发展,不仅能快速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程技术能力,还能带动我国汽车智能制造关键装备行业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3 有利于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工程中心加快高校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4.0时代的汽车智能工厂实施是一个理论、技术和工程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3],需要解决网络化与分布式生产设施集成、自动化与精准化的人/机器/资源交互,以及高度标准化模块化的设备与系统融合。建设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中心需要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之路。因此,建设汽车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有利于整合高校技术与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协同共建与产学研合作,积极促进校企交流协同解决新能源汽车智能生产装备领域的重大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加快带动高端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研发系列核心技术及产品,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和关键技术,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4 工程中心认定后对行业的带动作用与社会效益

汽车装备制造企业的工程中心建成后,通过共建协议打造产学研高端研发平台,提升依托单位在汽车装备领域工程技术研发水平,强化企业在全国的行业领导地位,不仅可以直接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系统集成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国产关键设备行业快速发展方面也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这对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4.0智能制造战略实施意义深远,从而产生巨大的行业带动作用和社会经济效益。

(1)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系统集成服务商行业的水平提升与快速发展。

工程中心联合建设将加快推动针对行业关键技术的攻克研发和产品创新,带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通过参与行业前沿技术产品研发与行业标准制定,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技术差距,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系统服务产业发展。

(2)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国产化关键装备行业的水平提升与快速发展。

工程中心联合建设将加速促进加快攻关研发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关键设备、加快新能源汽车装备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国产化关键装备采用率,减少进口装备依赖,培育和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关键装备行业发展。

(3)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4.0战略实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智能制造高起点发展。

工程中心认定建设将加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工业4.0战略快速落地实现,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智能生产线改造/新建、零部件制造市场需求巨大,工程中心建设对华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智能制造水平整体提升作用显著。

总上所述,工程中心建设成后将会打造一个集技术攻关研发、工艺改进、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高端工程技术开发平台。通过打造新能源汽车装备系统集成示范工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行业的整体工程化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4]。由于新能源汽车装备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工程中心建设对上下游产业推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大幅度地降低对国外系统和装备的进口率,节约外汇和降低企业成本;带动新能源汽车装备行业发展和价值创造,增加相关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和财税创收;促进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为我国汽车装备行业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带动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总之,工程中心联合建设无论对攻克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作用明显,尤其是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装备整体行业快速高水平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对相关行业的推动和社会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范海燕,胡明星,赵晓娟.校企共建工程实践中心 构建卓越人才培養新机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4):142-144.

[2]张南峰.新能源汽车行车状态数据采集终端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6-07-08.

[3]梁霄.基于SD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0.

[4]谢清明.6万转、10kW高速永磁同步电主轴合作研究.贵州省,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2016-12-08.

作者:张佳晨

我国工业大学工程技术论文 篇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其特色和优势成果是提升高校影响力的“原动力”;成果推广应用是提高高校影响力的“生产力”;积极参与有利于提高高校社会影响力;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高校科技竞争力发展;抓住省局共建历史机遇,推动高校科技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影响力

作者简介:杨国浩(1976-),男,河南巩义人,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讲师;殷海成(1964-),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规划课题(编号:2008-JKGHAGH-246)的研究成果。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促进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核心要素之一。[1]河南工业大学特色和优势在于粮食及其加工,特别是粮库建设、粮食物流、大豆磷脂、小麦、淀粉、蛋白质加工等一大批优秀特色科技平台,尤其2010年,把握机遇,促成河南工业大学省局共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科技成果已经为地方经济、国家粮仓、世界粮食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推动河南工业大学科技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特色和优势成果是提升高校影响力的“原动力”

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强校”战略,创新硕果累累,社会成效显著。5年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63项;承担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24项,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677项;发表论文被“四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达714篇;出版学术著作200余部;通过国家、省部厅局等鉴定(结项)成果892项;申报和获得授权专利60余项;尤其是2009、2010年,学校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极大地提高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全国高校的地位和影响力。河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已经在全国约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70%的小麦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广泛运用,取得极大的社会效益。

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提高高校影响力的“生产力”

河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硕果累累。由河南工业大学提供的科技成果在全国近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70%的小麦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广泛应用,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生产力发展。由张根旺教授等自主研制的优质低价大豆磷脂产品、郭祯祥教授承担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强化物料分级与磨撞均衡出粉的小麦制粉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家面粉厂等,年创利税数十亿元。高效的科技成果必然取得高校的回报,依靠科技成果获得上海外高桥粮食储备库及码头设施项目建设权;依靠科技成果转化设计单条生产线日加工1000吨的中国最大的面粉生产线、日加工大豆3000吨最大的油脂生产线等。“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粮库建设过程中节约土地47210亩;粮食损耗率由4%以上降低到1%以下,每年为国家降低粮食损耗171万吨。成果推广,面向世界,推动河南工业大学走向世界。粮食领域研究成果已经对亚非拉24个国家部长级粮食官员进行培训;技术输出到越南、苏丹、赞比亚、孟加拉等国粮库建设中。

三、积极参与,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

河南工业大学集中资源,深化改革,创新建设特色平台,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有效提高了社会影响力。5年来,河南工业大学在粮油食品、动物营养等方面多次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共支持、参与制定、修改国家行业标准160多项。同时,还参与了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规划的起草与修订工作。2008年,专家撰写了《河南省食品工业强省》、《河南省油脂倍增计划》;2009年,参与制订了国家发改委编写的“2009-2020年油料及食用植物油发展规划”、国家工信部编写的“2009-2020年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省政府组织编写的《河南省食品工业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领域发展规划。河南工业大学不仅得到了国内行业的赞誉,同时,在国际上也为我国赢得行业科技的一席之位。2006年,卞科教授当选为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与豆类分会委员会(ISO/TC34/SC4)主席。学校还是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粮油储藏及物流技术工作组组长单位,极大提高了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影响力。总之,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培养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是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实现科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2]

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

科技竞争力包含着科技基础、科技实力、科技体制、科技机制、科技环境等综合因素。[3]河南工业大学第二次科技工作大会上,校长王录民讲话指出:“科技创新,凝练学科方向,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聚合作用,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形成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创新管理制度,整合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有影响力、有显示度的集成性成果,提升河南工业大学科技竞争力”。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是建设创新团队的载体,是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4]河南工业大学以粮油重点学科为依托,创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一流的创新团队,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围绕粮油河南工业大学建立起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级及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层次的学科基地平台体系。现有8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6个省部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7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培育基地,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提升。2009年河南工业大学主持完成的“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和参加完成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应用”两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正式共建河南工业大学;中国粮食博物馆落户河南工业大学;参与完成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工业大学在国家级科技奖励工作中连续两年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河南工业大学科技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促使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五、省局共建,快速发展,推动高校科技发展

2010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正式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国粮局郄建伟副局长讲话指出:“省局共建河南工业大学,有利于粮食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粮食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粮食行业创新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河南省完成‘千亿斤增产目标’;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他表示国家粮食局将集中力量支持河南工业大学申报和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基地,支持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支持在河南工业大学建设“中国粮食博物馆”,推动河南工业大学健康发展,将有力推动河南工业大学在更高层次、更高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省局共建意义重大,使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学术文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河南工业大学在国家粮食领域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及在国际同行业的引领作用,为农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它将有力推动河南工业大学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步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河南工业大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特色科技创新发展方向上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广纳创新人才,积极构建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激励机制,形成合理、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牛东红.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三“问”[J].人力资源管理,2009,(8):59-60.

[2]刘玲.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与科技合作国际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1):25-28.

[3]李千目,戚溥,侯君.高校科研创新的竞争力评估策略[J].中国软科学,2007,(3):147-152.

[4]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杨国浩 殷海成

我国工业大学工程技术论文 篇3:

抢占中国生化领域“制高点”的人

翻开欧阳平凯的简历,一大堆闪烁着光环的头衔耀人眼目: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审委员、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化工联合会中方理事、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评审组委员。

欧阳平凯是我国生物化工学科知名的带头人,具有优秀的项目组织、协调能力,主持建设了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造性地提出运用组合合成的方法构建与优化生物化工过程,在复杂的酶系中将反应与反应组合、反应与生物膜组合,使我国多种生物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由其主持的项目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美国杜邦科技创新奖,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不凡的成就后面,是一位大学校长看似普通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一位科学家知难而进、厚德尚学和不断创新求索的可贵精神。

挑战磨难,潜心向学终有成

湖南湘潭的欧阳家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后裔,素有尊儒崇学的传统。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在第二天,欧阳家族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似乎是特意赶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于是取名平凯。

伴随着战乱和随处可见的战火硝烟出生的欧阳平凯,在家庭的荫庇和父母、哥姐的教育和呵护下,得以健康成长。父亲从小教育他要学好本领,一则方便以后谋生,二则长大后好报效祖国。受家学熏陶的欧阳平凯自幼聪慧过人,4岁便入学读书,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年幼的他从小就暗暗立志为家为国学好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欧阳平凯带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母亲及5个兄弟姐妹,随在省财政厅工作的父亲来到了长沙。由于母亲是家庭主妇,全家人依靠父亲的工资过日子。经济虽然拮据,但父亲有工作,姊妹们有学上,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然而,这种平静安宁的日子仅仅伴随欧阳平凯到12岁,便遽然远去。

1957年,厄运突然降临到欧阳平凯一家,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右派”,受到管制,各种歧视和磨难随之而来。家庭失去了父亲这根顶梁柱,体弱的母亲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艰难地拉扯着6个孩子。由于家庭变故,欧阳平凯再也感受不到家庭的阳光与温暖,整天面对的是母亲的愁苦、哥哥姐姐失学的压力、弟弟妹妹的焦虑。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刚刚读到初中二年级的欧阳平凯和大弟弟无奈地选择了辍学,到社会上打短工挣钱,以稚嫩之肩干起了挑沙子的营生。尽管辍学了,但欧阳平凯并没有中断对知识的渴求,他一边打短工一边自学,期盼有机会重返校园继续学习。这一时期的磨难,让欧阳平凯从懵懂无知走向了自强自立,走向了坚韧不拔。

风雨和坎坷是短暂的。不久,欧阳平凯又获得了跨进学校大门学习的机会。由于他的聪颖和对知识的渴求,由于他辍学期间一直坚持自学,进入长沙市一中初41班后,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长郡中学,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在“朴实沉毅”校训的熏陶下,欧阳平凯对知识渴求的激情进一步迸发,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3门学科表现出较高的天分。1963年,欧阳平凯从长郡中学高中部77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就读于化工系化学工程专业。在清华大学,欧阳平凯如鱼得水,他全身心投入学习,尽情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成绩始终名列全系全年级前茅;他继续发扬克勤克俭的作风,不给无力资助他分文的家庭增添任何负担,始终以学校微薄的助学金维持基本生活;他不为未摘帽的“右派”父亲所累,积极追求进步,成为团组织在班上发展的第一个团员;他组织才能初显,曾任班学习委员、班长等职。

正当欧阳平凯踌躇满志,准备在祖国的化工领域大展身手之际,命运又开始了对他的磨砺和考验。1968年,欧阳平凯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在科学、文明惨遭践踏的“文革”期间,他这位化工系的高材生,被分配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家工厂里。专业不对口、用非所学,对一名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痛苦的。这一时期之初,欧阳平凯内心充满了困惑和痛苦。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和思考,欧阳平凯从痛苦和彷徨中走了出来,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了长达10年的工厂工作中,并进一步坚定了在学术领域不断求索,以期在未来日子里报效祖国的信念。

在工厂里,欧阳平凯一边工作,一边在化工领域继续摸索。由于当时工厂里技术人才较少,机器出了什么故障,工人都愿意向他这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请教。这一时期的磨砺,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也锻炼了他在艰苦环境中潜心向学、矢志理想追求的信念。

1978年,带着从未中断的学术探索,带着他的理想信念,欧阳平凯以喜悦的心情第二次走进清华大学,成为化工系“文革”后第一批硕士研究生。两年后,欧阳平凯的硕士毕业论文《换热网络的择优组合》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因此他获准提前毕业,成为当时化工系提前毕业的首位硕士研究生。

严谨务实,为人处世“德”为先

在欧阳平凯的身上,普通人、党员和科学家品质三者兼具。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爱家爱亲人,追求天伦之乐;作为一个党员,他的组织原则性强,把党和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追求;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大胆探索,知难而进,在我国生物化工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三种品质,集中体现了一个“德”字。

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欧阳平凯告别了培养他、竭力挽留他的母校——清华大学,来到了南京,在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的前身)工作。从而结束了与妻子的两地分居,实现了与家人的团聚。

1983年,欧阳平凯顺利通过了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英语考试。正当他为出国积极准备时,南京化工学院的时钧院士找到他,说:“学院要成立生物化工专业,这方面的人才极为缺乏,学院准备送你出国进修生物技术。”了解详细情况后,欧阳平凯明白了,学院是让他放弃出国攻读化工专业的博士,送他出国做高级访问学者,进修生物化工专业。欧阳平凯犯难了:一则自己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学的都是化工,现在突然调整研究方向,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二则当时国内尚无生物化工专业,更无这方面的导师和人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三则在经济待遇方面,出国做访问学者远不如读博好。但是,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欧阳平凯很快从个人得失的考虑中调整过来,“我是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教育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学校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知难而退不是我的个性,敢于创新才能获得成功,教育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

欧阳平凯很快开始了生物化工专业方面知识的收集和整理,从1985年至1987年的3年时间里,他先后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进修生物化工专业。进修期间,他以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和一名公派学者的良知,积极求知于生物化工这一前沿交叉学科,基本摸清了其发展脉络,掌握了其最新的发展态势。进修期结束后,欧阳平凯义无反顾地回到南京化工学院,开始创建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第一家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那是一段令欧阳平凯及其同事毕生难忘的创业经历。当时,南京化工学院生物化工专业建设困难重重:资金严重短缺,实验室陈旧,仪器设施简陋,师资不足。面对困难,欧阳平凯没有气馁,他以毛泽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句话,作为激励自己和同事的动力。创建过程中,他依靠团队力量,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咬紧牙关奋力拼搏,其中的苦乐酸甜,只有他和与他一起创业的同事才能体会。为了筹钱,他找科研单位合作;为了专业的立足和发展,作为带头人,他不仅要亲自讲课,带几十名学生,还坚持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2小时以上。终于,一个像模像样的生物化工专业在南京化工学院建立起来了。与此同时,欧阳平凯还在对国内外生物化工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程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的“工业生物技术”概念,并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欧阳平凯是成功的,其德业双馨的事迹,在南京工业大学已被传为佳话。他十分看重“德”,在自己的言行中,常常饱含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苦心。“我始终认为,做好学问,首先是要学会做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渊博的学识和科学精神,更要具备优秀的品质和人格魅力。”他给实验室提出的为人治学格言“忠诚精实”如今已成为南京工业大学精神。他告诫同事:为人师表,是操守更是天职。

几十年来,欧阳平凯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他的德行和操守。

广行春风,以创新精神求发展

用3年时间跻身江苏省一流大学,用20年左右时间建成国内一流的工业大学,用50年左右时间争取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学,跻身全国工科大学前列。这是欧阳平凯在《南京工业大学“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为南京工业大学勾勒出的发展蓝图。这位治学严谨的校长充满自信地说:“只要大胆创新,锐意改革,抓住机遇,实现学校的超常规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欧阳平凯的自信,源于他的成功;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大胆改革与创新。欧阳平凯进修回国后,因陋就简建设而成的生物化工教研室,如今摆脱了捉襟见肘的窘境,发展成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人均科研经费达每年10万元的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这离不开欧阳平凯的大胆改革与创新。1994年担任副校长后,欧阳平凯提出了学校发展要抓两“前”(学科“前”沿和学校“钱”财)和两“才”(师资人“才”和办学“财”力)。在上级基本没有投入,学校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争一两篇文章之优劣,而争科研成果产业化之短长,争取成为若干领域的单打冠军,有重点地向优势学科和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倾斜。经过几年的扶持,化学工程、生物化工、无机非金属材料、机械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应用化学等学科已成长为省部级重点学科。这同样离不开欧阳平凯的大胆改革与创新。1996年就任校长后,欧阳平凯在学校发展思路上,迸发出一个个智慧的火花,首先是学校摒弃“等靠要”的旧观念,通过盘活资产等途径,建设了占地200万平方米,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江浦新校区;其次是靠学校科研和科技产业的资金积累,在校内兴建了7万平方米的科技园,成立了高技术研究院和工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招商引资盘活资源,把高校的“借资”与企业的“借脑”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新路子。这同样离不开欧阳平凯的大胆改革与创新。欧阳平凯在南京化工大学生化教研室的基础上,建成了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国家科委验收后,争取到国家生化工程研究中心总部落户南京工业大学……

正是欧阳平凯这些大胆的改革与创新,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办学思路,使南京工业大学校区规模由16万平方米发展到250多万平方米;年均科研经费到款额由1995年的15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1亿元以上,2003年科研经费到款总数居全国高校第50名;其办学方式由原来的纯公办发展到现在的公、民结合,在校各类学生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0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0000人左右。随着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拔地而起,其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建校理念,正在各地新校区建设中产生广泛影响。

“这几年,我们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赢得了生存空间,现在我们学校的大环境越来越好,办学的路子越来越顺。关键是我们学校的定位比较明确,就是争取学校在人才市场、经济市场、科技市场上的优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让社会认同学校的价值。”欧阳平凯如是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南京工业大学终于成为了江苏省省属高校的佼佼者。成为第一个拥有3位院士的省属高校;成为第一个拥有3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两位“863”领域专家的省属高校;成为第一个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的省属高校;获得国家奖励等级最高、数量最多的省属高校;人均科研经费到款最高的省属高校。

谈及南京工业大学在他出任校长后取得的不凡业绩,欧阳平凯表情淡然,而在谈起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设想和打算时,欧阳平凯却微微有些激动,“作为技术源与企业进行组合,这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课题。不争一两篇文章之优劣,而争科研成果产业化之短长,这样民族工业才能站起来,办校才有经济支撑点。”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孵化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以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带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效率的生产力,以高效率的生产力换来丰厚的经济利益,以丰厚的经济利益反哺教育,这才是欧阳平凯考虑的重点,也是其实现学校超常规发展的基石。

作者:冰 火

上一篇:银行第三季度工作总结优选下一篇:社区上半年文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