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精选7篇)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篇1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通过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业过程中的一个应用案例,阐述基于电仪一体化的现场总线技术在工业对象控制中的.解决方案,及其应用软件的组态开发和调试投运的过程与方法.

作 者:朱晓青 Zhu Xiaoqing 作者单位:株洲工学院,株洲,412008刊 名:自动化仪表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年,卷(期):200526(4)分类号:关键词:现场总线 电仪一体化 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篇2

1 数字媒体技术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逐年增加, 消费者对工业产品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因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 设计师才能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更加符合消费者满意的产品。现阶段产品设计在渐已成熟的软件技术帮助下, 产品的表现力、造型的真实度、视觉效果等方面, 与传统工业设计相比, 都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然而工业产品设计需要, 也促使数字媒体技术不断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2]。

2 现阶段数字媒体技术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 在工业产品设计前期阶段的应用

工业产品设计前期, 必要的准备工作, 将为工业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数字媒体技术介入使工业设计师节约了前期准备时间, 提高了准备效率。与以往早期的传统动画电影不同的是, 在进行动画创作的过程中, 我们除了进行必要的策划、纸上绘图创作之外,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支撑, 可以通过Ps、Sai等二维图形绘画软件进行绘制, 便于进行二次调整和修改, 避免了纸质手稿的局限性, 提高工作效率。

2.2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期制作阶段的具体应用

工业产品中期制作阶段是整个产品制作的中心环节。数字媒体技术中三维制作软件具有真实性、精确性和无限可操作性的特点。在工业产品设计中期, 我们可以将之前的创意图利用数字媒体三维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 制作出立体效果, 使产品设计更加直观、更加生动逼真。由此可见,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工业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 更适合工业设计产品的定型和后续改进。

2.3 在工业产品设计后期制作阶段的具体应用

在工业设计后期的处理阶段,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显现出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数字媒体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贴膜、灯光及渲染, 使产品效果更具有生动的表现力, 避免了单纯手绘中难以实现的真实效果;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给产品附加动画效果, 使产品更具有表现力, 真正使得数字媒体技术服务于工业产品设计[3]。

3 数字媒体技术在未来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3.1 工业产品设计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未来的工业设计中,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和全面。它将深刻地影响着工业设计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 同时也为工业产品设计的情感的表达、感情的抒发及影片的思考, 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设计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让消费者体验设计产品, 做到身临其境, 与产品的内容进行情感互动, 实现“所及即所得”。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大大加强了电影的创作空间, 使工业产品设计不再受限于技术的制约, 工业产品将会产生新的变革。

3.2 制作平台更加便捷

以犀牛、3D等为代表的三维产品制作软件将会推动工业产品设计不断前进;大量的跨平台交互设计软件的推出和更新, 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到全方位, 全时段的沉浸式设备的应用, 都将促使工业产品更具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5];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将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 简化操作程序, 设计出更加便捷、迅速、人性化的数字软件, 简洁的操作及制作将在大众面前得以推广, 甚至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需要。

4 结束语

以数字媒体技术特别是三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应用, 已经使工业产品设计的创作发生了质的飞跃。数字媒体技术赋予了工业产品设计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 从而触发了工业产品创作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创作空间及其表现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美]刘易斯, [美]卢西娅娜, 郭畅·译.数字媒体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邵健伟.产品设计新纪元[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01) .

[4]吴兵, 苗健.影视数字制作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工业工程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 篇3

【摘要】施工现场长期存在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是建筑施工面临的重大课题。应用工业工程技术是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业工程;施工现场;建筑业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建筑业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数量的逐年增多,行业过度竞争现象十分普遍,然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现场管理中管理混乱。施工现场长期存在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是建筑施工面临的重大课题。将工业工程理论运用到施工现场管理上来也许会是一条出路。

二、工业工程的定义及应用范围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国,它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对其定义如下:“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工业工程就是在人们致力于改善生产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率、降低成本的实践中产生的一门学问,它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如何把生产要素组成生产力水平更高和运行更有效的系统,去实现提高生产率目标的工程技术。IE从首先产生和应用于制造业,至今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其应用领域逐步扩大到制造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如建筑业、交通运输、销售、航空、金融、医院、公共卫生、军事后勤、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各种服务行业。IE在国外建筑业已得到广泛应用,IE在国外建筑业的成功应用,大大地推动了国外建筑业的发展,在国内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今天,应用IE技术更是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部分工业工程手法在施工现场的应用

(一)程序分析

程序分析是依照工作流程,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地分析有无多余、重复、不合理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过多,延迟等待是否太长等问题,通过对整个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改进现行的作业方法及空间布置,提高生产效率。建筑工程从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逐步细分到分项工程,而各分项工程均有其相应的工艺流程,程序分析正是从流程上入手,将工作流程分为五种基本活动,即加工、检查、搬运、等待和储存。运用ECRS原则(ECRS分别指消除、合并、重排、简化)及5W1H技术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工艺流程中是否存在不经济、不合理、停滞和等待现象。加工顺序是否合理,流程是否畅通、设备是否恰当、搬运方法是否合理。针对性的找出现场施工中的问题所在,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减少浪费。

(二)动作分析

当要判断正在实施中的作业动作顺序和方法的好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时,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找问题,或者由操作者来找问题并加以改善。但这样远远不够,动作分析就是为解决详尽客观地找出现有动作存在的问题,确切有效地改善动作。施工现场的每一个作业都是由相应的动作组合而成的。对于每一项工序作业涉及的相关动作都有巨大的改善潜力。工业工程奠基人之一吉尔布雷斯正是从建筑施工现场中创立的“动作研究”。早前,吉尔布雷斯对建筑工人的砌砖过程进行动作研究,确定砌砖过程中的无效动作、笨拙动作,并通过改进作业地布置和作业工具,使原先砌一块砖需要18个动作简化到5个动作,使砌砖效率从过去的每个小时120块提高到每小时350块。由此可见,将动作分析应用到施工现场在提高工人的作业效率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三)设施布置与搬运规划

在施工现场中往往对物料摆放,设施及物流规划管理不严,时有堆放混乱影响施工流水作业,二次倒运及搬运的现象发生,因此,为在建设工地现场高效率地进行施工,需系统布置必须的机械设备,综合考虑各种原材与构配件堆场等,通过对现场环境、工程特点的分析,参建单位工种的相互关系分析、材料堆场与作业工种的分析,按照工业工程手法中的统一原则、最短距离原则、物流畅通原则、利用立体空间原则改善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优化场地物流线路,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确定、订货、进场、堆放、搬运等必须做到及时合理有序,从而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减少现场二次搬运,保证工程施工进度,避免错过进料最佳时机,更不能出现因停工待料而延误工期增加成本。运用工业工程搬运分析是改善施工现场物流路线的有效工具。

(四)5S管理

5S管理源于日本企业广泛采用的现场管理方法,它通过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对生产现场中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5S活动的目标是为企业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环境,将一切浪费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在建筑施工企业推行5S管理,不仅可以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消除或减少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隐患,还能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四、结语

IE的定义清楚地表明,IE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IE强调的不仅是某种生产要素或某个局部的优化,而且是系统整体的优化,最终追求的是系统整体效益的最佳。由于目前工业工程在国内建筑业应用较少,本文仅从施工现场角度出发,讨论了部分IE技术在施工现场中运用的可能性。其他技术如人因工程、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组织行为学、并行工程等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IE在建筑业的深入发展,IE不仅在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方面有显著意义,也必将推进我国现代建筑制度的实施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斌,何涌泉.工业工程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2).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篇4

综述了国内外激光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作 者:高长贵 GAO Changgui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石油勘探局经济技术开发中心,辽宁,124010 刊 名: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年,卷(期): 43(1) 分类号:V261.8 关键词:激光加工   石油工业   应用   展望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篇5

针对目前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分别从饮用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等方面介绍了超滤膜的`应用动向及效果,并指出超滤膜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作 者:张洁  作者单位:神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2) 分类号:X7 关键词:超滤膜   水处理   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篇6

随着SG186电力营销系统的深入应用,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已经从早期的应用计算机系统代替繁杂的人工业务主题逐步发展转变为以提高客户优质服务和辅助经营决策分析支持的主题。

在现有的工作模式, 计量现场作业需要首先通过SG186营销业务系统进行现场派工, 再由现场作业人员携带相关资料去现场作业, 完成后将现场作业信息录入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这种模式在资料完整性、信息反馈、业务流程衔接等方面存在缺失。

PDA企业应用正是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信息化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扩展和延伸SG186营销业务应用, 再辅之以电力GIS应用系统, 利用PDA丰富的通讯功能和扩展接口进行LBS导航定位、现场拍照、语音交流, 构建可视化的计量现场作业应用平台。

2 应用平台技术可行性分析

2.1 PDA智能终端为计量现场作业提供了便利

本系统自主研发的PDA智能终端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设计, 具有LBS、GPRS WCDMA、红外、CMOS图像传感器、触摸屏等外围接口的智能掌上终端。智能终端利用GPRS/WCDMA等实现接受任务计划、电力设备信息查询、路径定位、电能表抄读通信、现场信息填写和实时上报等功能, 为计量现场作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2.2 GPRS实现数据无线交换

GPRS是一项高速无线数据传送技术, 目前中国移动的GPRS业务已经比较成熟。由于GPRS具有实时在线、接入范围广、组件传输容量大、数据传送速率高、网络的高安全性的特点, 可以满足本系统PDA终端数据传送安全性要求较高、数据点比较多、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要求。

2.3 LBS (采用GPS定位) 结合电力GIS为计量现场作业提供定位导航支持

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 (LBS) 是近两年来比较前沿的课题。LBS服务通过获取PDA智能终端的经纬度信息, 结合电力GIS数据库, 实时采集电力计量资产和班组分布等相关信息, 实现远程遥测与现场查勘结合, 为计量运行资产提供强大的空间数据支持。例如实现计量装置运行资产的定位跟踪:通过LBS准确定位安装位置, 通过现场拍照确定安装的准确性、扫描电表条形码使表箱和户表关联, 并且与数字地图集合, 真实、准确、清晰地呈现计量运行资产的分布情况和现场图片。

3 基于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PDA计量现场作业应用平台架构设计

整个应用平台架构的设计思路是:依托国家电网公司SG186营销系统、GIS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当前软件技术优势, 在强大的无线网络通讯保障下, 突出了移动设备的易用性。整体软件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

其中PDA终端软件采用Windows Mobil操作系统, 基于.NET CF2.0的架构进行开发, 设备本地数据存储采用SQLSERVER CE3.0移动数据库, 访问数据库采用ADO.NET CF技术。

4 基于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PDA应用程序开发和实现

PDA终端应用程序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现场任务管理、现场作业管理、标准化作业管理、计量设备信息采集、电力GIS服务、综合查询统计等。

4.1 任务管理

对现场作业需要的工作任务进行管理, 包括任务获取、执行、上传, 任务单查询等。

4.2 现场作业管理

计量现场作业主要包括“新装增容”、“计量故障处理”、“计量运行管理”三大项。工作人员直接在PDA上接收任务工单并进行现场处理, 通过PDA实时录入相关数据、拍摄图像, 完成后通过GPRS实时传回服务端。

4.3 标准化作业管理。

在标准作业项的基础上, 对作业项按照具体业务类型进行组合定制形成作业范本;通过作业范本结合具体作业任务形成作业文本指导现场标准化作业。

4.4 计量设备信息采集

主要包括智能表、集中器等计量设备信息采集。对现场的计量资产进行扫描、拍照得到相关设备信息。

4.5 电力GIS服务

通过电力GIS提供的基础WEB数据, 结合PDA智能终端的GPS定位功能, 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电子导航地图, 协助设备精确定位, 提供任务地点导航、优化任务安排等功能, 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到达现场。

4.6 查询统计

采用PDA手持智能设备实现现场无线查询应用, 提供客户查询、计量资产查询、任务信息查询、照片库查询等查询统计功能。

5 平台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目前该应用平台在南昌供电公司已经成功上线应用。南昌供电公司在做好试点应用的同时, 不断拓展深化该平台的业务功能, 下一步将研究用电检查、业扩办理等业务应用, 以实现营销基础业务现场作业的全覆盖。

现场总线技术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篇7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业;机械自动化;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39-01

一、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发展概述

机械自动化技术就是指,通过将自动化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并使用自动化和连续性的生产作业及生产方式对加工对象进行科学加工,从而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最终实现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一般来说,机械自动化技术重要有程序单元、作业单元、传感单元、制定单元、控制单元等几个方面,其专业性较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机械自动化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投入,提高生产对象的流动和变换速度,还能够使生产过程得到优化和提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发展机械自动化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力,推动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与发展。

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从技术发展阶段上来看

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提升自动化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从而推动真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上世纪20年代,机械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冷加工工艺过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为了使用市场的需求变化,可变性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开始出现,机械制造业开始逐步提高对市场的灵活反应能力。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已达到了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水平。

(二)从机械工程的生产管理上来看

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技术与配套设施的协同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多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信息管理技术运用到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管理中,这样能够提高产品的出厂速率,又能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利润。

而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低效率与高耗能的生产管理方式,普遍呈现出预算成本压力较大,整体生产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并采取一定相应措施来应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产品发展空间会受到压缩和制约,产品市场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三、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柔性化应用

柔性化是指机械自动化系统能与内外部环境相匹配,表现出较强的反应性和适应性,同时具备良好的可操作空间。在柔性化矫情的机械自动化生产系统中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还能够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企业生产率,提升产品质量。

2.满足客户需求,保证生产周期。

3.强化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4.优化企业结构,满足市场对于机械制造业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柔性化的机械自动化系统信息处理能力极强,实现信息化处理的成本较低,生产方式灵活多变,其生产结构与产品类型能够适当调整,避免与市场脱节。柔性化不仅对企业发展影响巨大,在实际生产中,也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效率,将自动化充分运用和发挥。例如,某些领域中的一些具有高危性的特殊工作,可以用自动化设备代替等等。

(二)集成化应用

集成化指的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技术能力与技术经营的集成,是一种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基本计算机手段,其主要思想是从生产过程宏观控制考虑,通过对生产技术、原材料以及资源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最终实现技术功能与经营活动的集成,各功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目前,企业采用的较为常见的集成方式包括CAD/CAM为主的CIMS工程应用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机械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因此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这些高集成化的生产方式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全面覆盖充分说明,在不久的将来,集成化必然会成为机械制造行业最为核心的生产方式之一。

(三)智能化应用

智能化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合理地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工程管理技术措施,力求模仿专家的职能来替代或拓展原有制造环节中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的工作,以此来实现智能化生产。

与普通的制造系统相比,智能化生产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不但具有较强的组织适应能力和自行学习能力,还能够主动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结合实际进行管理和控制。智能化的机械制过程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业能减少生产过程中人工作业量,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减低人工成本。这种先进的智能程序系统的内部数据库集成了大量的专家水平的知识和经验,是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确保了机械制造过程的順利进行。

四、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前景展望

首先,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数字化的机械自动化技术业也得到了重视,数字化生产与数字化管理逐渐形成,例如使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对产品零部件使用情况进行模拟;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减少误差,确保自动化生产的合理性等。

其次,发展低成本的自动化技术也是现代机械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比起原先单纯使用机床布局和原有技术设备的生产方式,低成本自动化技术投资少,见效快。例如日本丰田公司的JIT(准时生产方式)、TQC(全款质量管理)和GT(成组技术)等生产方式都使原来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企业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还要注重配套工程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中的作用。现在的机械自动化发展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通过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其过程中使用到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以及零配件检测技术等。因此,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中会偏重于电子学、机床自动化、零配件检测以及机械技术方面,例如微处理机、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以及新型刀具等。这些系统软件的使用能够为机械自动化提供科学依据,也将成为未来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丽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河南科技. 2013(2)

[2]刘冲,李广学,李佳亮.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初探.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

[3]黄永亮. 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科技创业家. 2013(4)

[4]李秀昌. 浅谈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 科技致富向导. 2013(9)

上一篇: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的学生优秀心得总结下一篇:二年级美术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