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容提要】微信凭借其自身的工具属性和连接属性成为渗透率极高的新媒体平台,其所建构的信息传播系统成为公众获取信息、分享信息以及信息再加工的重要场域。然而,在微信场域中,用户感受到获取信息的便利,更有信息污染带来的困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篇1:

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及高校的应对机制

[摘要]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污染和自然环境污染一样会给人类带来破坏性后果。信息污染给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难以忽视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在防控信息污染的过程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文章拟从高校层面出发,构建由多维主体共同作用、相互支撑的应对机制,减少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信息污染 大学生信仰 应对机制

[作者简介]李春燕(1976- ),女,安徽太和人,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北 武汉 43006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影响的高校应对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B338,项目主持人:李春燕)

[

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界通常把信仰分为道德信仰和宗教信仰,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信仰主要是指道德信仰。中国人对舶来宗教以及道教的信仰多以实用主义为目的,充满了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色彩,失去了宗教信仰的原本含义。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处于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部分“信仰缺失”的现象。少数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介时代,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信息污染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影响。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化特征明显、信息接触较多、好奇心理重、参与意识强等特点,很容易在各种信息污染的冲击下,陷入信仰的迷茫。从高校管理的层面降低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信息污染在高校中的表现形式

信息污染的来源有多种渠道。其中,大众传媒是污染信息的传播途径之一。我国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主流信息是弘扬主旋律的,受到的污染较小,但也有少数传媒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把变相策划制造媚俗新闻当成提高发行量和收视率的惯用手法,有的人借助大众传媒传播负面信息、有毒有害信息等,容易造成信息污染。有的信息污染来自组织传播,如部分非法组织、唯利是图的组织围绕一定的目标所传播有毒、错误、虚假信息,由于这种传播方式目标明确、责任分明、系统严密,因此对大学生信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还有的信息污染来自群体传播,群体除了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还可以通过这些媒介选择信息、发布信息、评论信息,部分言论属于受污染的信息,在大众媒介平台上可能演变为集体负面情绪,影响大学生正确信仰的确立。在高校中传播的污染信息可根据其载体的不同,分为文字类信息污染、图片类信息污染和音视频类信息污染等类型。

1.文字类信息污染。指校园内承载着各种系统知识信息的载体引起的信息污染,包括校园内图书、报纸、期刊以及专业文献等。比如,有的书籍、文章通过文字描述传播错误的思想、黄色的信息以及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等。部分免费的资料和宣传品也传播垃圾信息或者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少数思想境界不高的人在互联网上散步谣言、传播偏离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图片类信息污染。指通过图片传播黄色、暴力、消极等有害的信息。如手机、互联网等电子媒介传播的淫秽图片、暴力图片等。我国目前9成以上的大学生拥有手机,他们经常运用手机浏览各种图片,部分承载污染信息的图片很容易传播到大学生中间去,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不健康的图片信息对少数大学生产生较大的诱惑,使他们的思想变得麻痹、消极,对主流价值观、道德、正义等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不利于崇高信仰的培养。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与引导。

3.音视频类信息污染。随着新媒介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视频、影像类信息的传播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信息来源,其中藏匿的污染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很大。在一些情况下,音频、视频类信息具有比文字类信息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尤其是音视频结合的信息。视频类信息具有直观性、及时性和高效性,同时具有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所喜爱。少数信息传播者为了盈利,传播一些淫秽、刺激、暴力等信息,少数学生沉溺于此类信息中,其价值观塑造、信仰教育等都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1.信息污染导致大学生出现信仰多元甚至陷入迷茫的状况。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对异国文化的容忍度有很大提高,对于西方现代性的文化由过去的排斥转为选择性吸收、借鉴和应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断提高,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此外,网络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异质信息污染也影响了大学生信仰的塑造,使大学生出现信息多元化甚至陷入信仰危机状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多元异质信息所反映的宗教信仰、道德信仰、意识形态的价值信仰等与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极大的差异,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这些完全相反的评判和选择,使得大学生陷入信仰上的迷茫。另一方面,在信息污染内容庞杂、形式多样的情形下,大学生如何判断信息的客观性、全面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信仰体系中主导地位的弱化,导致大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时失去一个权威性标准,很容易接受所谓“后现代主义”的路径,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2.信息污染淡化了大学生对社会群体的依赖。信息污染导致的信仰危机,还会带来大学生对社会群体的信任危机,进而淡化大学生对社会群体的依赖。因为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在价值规范和行为规则上做出的一种承诺。当社会中统一的价值信仰体系出现问题时,往往意味着个体和群体之间彼此信赖的承诺会不复存在,当这种情况在整个社会蔓延开来,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危机,使其无法确定自我认同、对他人以及社会的认同,进而不断淡化对社会群体的依赖性需求,趋向世故冷漠。更何况,信息污染还会导致人际交往的诚信度降低。一旦大学生失去信任他人的信心,必然无力去培植共同的道德情感,其结果是进一步削弱大学生对社会群体依赖的情感基础。此外,网络信息污染使大学生愿意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独立存在空间,逐渐放弃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交面变得越来越狭窄,逐渐脱离那些有利于成长的社会群体。

3.信息污染对部分大学生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其信仰迷失。扑朔迷离的污染信息会给缺乏抗惑力的大学生带来行为上的失控,在污染信息的冲击下,有的学生发表过激的片面言行,有的学生迷恋黄色暴力信息,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聊天,甚至通过网络非法侵犯他人信息和隐私等。可见信息污染不仅影响思想层面,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生活行为的变化,而大学生行为失范行为往往会进一步引发信仰的迷失,因为信仰的形成与完善和信息传播紧密相关。一般来说,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先是影响大学生的认知,然后影响他们的态度,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一旦大学生的行为失范现象表现得比较严重,其信仰必然受影响。

三、信息污染环境下高校信仰教育的应对机制

针对信息污染的这些来源,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治理,比如进一步提高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信息素质、强化信息市场管理、完善信息法制建设等。笔者认为,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在减少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方面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正如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所说:“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而“任何环境,除非它已经被按照它的教育效果深思熟虑地进行了调节,否则就它的教育影响而论,仍是一个偶然的环境。”可以从高校层面出发,构建一个网状的多维应对机制,减少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确立信仰的负面影响。具体说来,该机制由高校党委、校园网、高校教师、大学生、学工处等多维主体共同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网状的动态系统。

1.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明确管理主体,避免推诿扯皮。高校对信息传播进行日常管理往往要涉及多个部门。如学生的行政管理、心理教育主要由学生工作部门承担,管理学生言论等安全保卫问题的部门是学校宣传和保卫部门,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部门主要是校园网络管理中心。这会导致一种情况:每个部门都在管,每一个部门的管理又都不全面。因此,可以建立信息管理的专门机构,在党委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下明确宣传部、校办、党办、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的职责,规范信息引导程序,建立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机制,一旦信息污染造成大学生思想动荡,积极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正确疏导。由于当前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积极完善网络实名制等科学管理制度,确保信息传播者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负责。制定高校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以便大学生自律和他律。这方面国内外大学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如复旦大学的学生向上海全市大学生发起“争做网络道德人”的六项提议;加利福尼亚大学成立网络伦理协会,从六个方面指出网络不道德行为等,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避免信息污染。

2.构建变“堵”为“疏”的信息传播机制。对待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如果单纯采用“堵”的方式防止信息污染,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可通过校园网建立一个信息传播的疏导平台来消除信息污染的副作用。当校园里出现信息混乱,各种不正确信息、有害信息肆意传播的时候,可以通过高校新闻发言人,以恰当的方式公布真实正确的信息,从而引导信息传播,避免信息污染。建立信息把关机制对于防范信息污染至关重要。信息把关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技术把关,通过技术手段对向大学生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尽可能避免污染信息进入大学生的生活范围。二是指设立信息把关人,发现有害的信息及时报告,强化信息把关人在信息选择、引导舆论方面的作用。这个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专业队伍来完成相关工作。如一方面可以建立由网络管理人员、学生辅导员、团学干部等为主的信息疏导工作队伍,一旦发现污染信息有扩大传播的趋势,立即进行舆情上报、监督并正面疏导等一系列工作,使偏差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培养网上舆论评价员,通过他们强化主流信息传播,争取中性信息传播,孤立错误言论。

3.构建信息引导机制。从高校教师的角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消除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一,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接受信息前的意向引导机制。同样一条中性的信息,受众的政治意向不同,对信息的分析取向也会不同。高校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内化为大学生的政治意向和行动指南,带着这样的意向来接受信息,就能使大学生在源头上选择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信息。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建立编码信息前的信念引导。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信息虽然是客观数据,但是经过有理想信念的人将其编码成为知识,就成为信念的力量。很显然,只有好的、正面的信息才能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教育者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进行编码前的信念引导。第三,通过高校教师建立信息传播前的价值引导。即使做到前两步,信息的传播也会因为受众的政治意向、社会信念的偏差而形成负面的信息污染,因此还要做好信息传播前的价值引导。高校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在于使大学生的言行合乎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

4.构建合理的信息污染处理机制。所谓信息污染处理机制主要是指对已经出现的信息污染,高校学工处要积极应对,尽可能控制局势,遏制污染信息的恶性蔓延;同时对于已经受到信息污染影响、信仰出现偏差的大学生,学工处要摒弃片面指责和批评的教育方法,因人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重新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高校学工处通常和大学生有着直接而且频繁的接触,完全可以以其日常工作为基点,通过构建合理的信息污染处理机制,降低信息污染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学工处可制定污染信息传播的应急处理预案。详细而周密的预案,可保证在受污染的信息大面积传播时,防控者获得最大的主动权;另一方面,高校学工处应健全污染信息传播的及时反馈机制。及时反馈不仅可以有效疏导大学生的负面情绪,防止负面信息向谣言和事实背面转化,还可以使大学生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对高校管理工作产生认同感。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学工处还应建立信息污染处理的评估机制。因为如果有好的评估机制,每经历一次大范围的污染信息传播,就是对学工处等学生管理部门应对信息污染处理能力的提升。

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信仰是凝聚力、发展力的支柱和基础。对于个人来说,信仰是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很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在复杂社会变迁中无所适从,甚至成为罪犯。高校党委、校园网、高校教师、学工处等多维主体应相互支撑与大学生构成一个网状的动态系统,共同防范信息污染对大学生信仰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庆真.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解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信仰危机[J].青年研究,2005(6).

[2]叶小文.信仰之惑[N].中国青年报,2012-04-02.

[3]邵培仁.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J].新闻与写作,2007(3).

[4]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作者:李春燕

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篇2:

微信信息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提要】微信凭借其自身的工具属性和连接属性成为渗透率极高的新媒体平台,其所建构的信息传播系统成为公众获取信息、分享信息以及信息再加工的重要场域。然而,在微信场域中,用户感受到获取信息的便利,更有信息污染带来的困扰。文章从信息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厘清微信使用过程中信息污染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结合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析媒介使用习惯、人格特质和个人分享状况对个人微信信息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微信各功能领域普遍存在信息污染情况,个人的信息污染主要受个人媒介使用习惯和个人分享状况的影响,人格特质对个人信息污染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微信 信息污染 信息生态 影响因素

信息污染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拉斐尔·卡普罗在《信息生态学进展》一文中首次提出信息污染概念,此后该领域的研究相继展开。信息生态学视域下的信息污染是指信息的失策、重复、过载、堵塞、误导最后而造成的信息混乱、失灵甚至失效现象。①目前国内普遍较为认可的信息污染概念由邵培仁提出,认为信息污染是“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 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 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②互联网时代,微信作为集信息生产、应用整合、社交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介平台,能够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社交娱乐、自我呈现等需求,逐渐成为人们当前新的网络生活方式。然而,微信带来的不仅仅是用户需求的满足,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污染问题。与其他信息污染不同的是,微信的信息污染很大程度上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微信是私密性较强的个人媒介,信息污染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个人选择带来的附加后果。本文从个体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方式,探讨个人遭受信息污染的具体形式以及人格特质、媒介使用情况和个人分享状况对个人遭受信息污染的影响,从而给期望净化个人微信信息系统、治理微信信息污染的用户带来启发。

一、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微信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对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四个方面,主要是为了保证调查样本的科学客观,保证样本来源中性别比例、年龄比例大致相同,职业和学历的比例符合微信用户的整体画像。

第二部分是对微信个体用户的人格特质、媒介使用情况和分享情况的调查。这一部分采用量表和选择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人格特质的测量主要参考Cosling的十项大五人格测试量表(TIPI)和李金德修订的中国版大五人格测试量表对调查对象的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这五个人格特质进行测量,③通过具体的得分区间来勾勒调查对象的人格特征;媒介使用习惯主要从使用时长、使用频率和使用功能偏向三个层面来衡量;个人分享状况主要从个人分享意愿和个人分享行为两个方面来衡量。

第三部分是对个人受信息污染的状况进行调查,依然采用量表和选择题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群消息免打扰比例、常看微信公众号比例、朋友圈刷屏现象、微商广告和商业广告、钓鱼小程序等信息污染现象的调查和测量,评估个人受信息污染的状况。

根据以上研究设计,提出以下研究框架图(如图1):

(二)数据收集

考虑到数据的客观性要求,本文的调查问卷并未采取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开放性社交媒体平台发放,而是根据微信平台使用人群的分布情况选定相似比例的人群发放,最终综合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四方面因素,选定648名受访者作为发放人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15份。调查问卷采用专业问卷平台“问卷星”制作,发放时间从2019年4月5日至18日,共计14天。

最终得到的61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性别比例基本持平,男性315人,占总数的51.2%,女性300人,占总数的48.8%;年龄层次上,35岁以下偏多,共519人,占总数的84.4%;学历上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共546人,占总数的84.9%;职业分布上尽可能涉及较多的职业类型,学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較高,分别占总人数的42.9%和16.6%,其次还包括企业领导干部、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公检法、军人、武警等特殊职业人群。总体来看,调查样本的人群画像大致符合微信用户画像,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数据分析

(一)微信信息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信息过载、信息垃圾和诱导性程序

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信息失实、信息冗余、信息过载、信息过时、信息垃圾等,但由于不同媒介平台的功能定位等因素的差异,具体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异。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微信的信息污染主要表现在信息过载、信息垃圾和诱导性程序三个方面。

信息过载又称信息过剩,是指个人或系统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处理能力或有效应用的情况。OrrinE.Klapp 认为“信息过载是信息的恶化现象,而其发生是由于信息变得不相关,与原信息产生干扰或过剩、老旧以及不能够引起任何兴趣”。④微信的信息过载主要体现在资讯过度推送和表情包轰炸两个方面;信息垃圾主要是指信息系统中无用、虚假、冗余或老化的无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会加大个体获得有用信息的难度,微商广告和其他商业广告、垃圾邮件、谣言及其他虚假信息是微信中最典型的信息污染形式;诱导性程序指的是信息生产主体运用金钱、名人隐私等诱惑消费者点击进而获取用户信息或流量的病毒性程序,这些程序往往乔装打扮,借助用户的好奇心、窥私欲以及不劳而获的心理,在基于微信亲密好友的推波助澜下,能在短时期内获得巨大的流量。

研究发现:朋友圈(87.3%)、微信群(83.3%)和微信公众账号(60.8%)是除了个人聊天(98%)和微信支付(81.4%)之外最常用的三项微信功能,而这三个地方也正是微信信息污染的重灾区(如表1),在受访的615位用户中,有31.2%的用户朋友圈的主要内容是热点新闻事件,有20.5%的用户朋友圈的主要内容是微商或其他商业广告信息;而在微信群中,污染形式更多。如表2所示:33.7%的用户表示自己的微信群里会出现表情包大战,30.2%的用户表示微信群里有诸多资讯链接,18.5%的用户微信群中的主要内容是微商广告和其他商业广告,另有3.4%的用户微信群中谣言较多。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资讯整合平台,它的信息污染主要表现在资讯的过度推送上,在调查的615个用户中,六成用户表示自己常看的微信公众号不足关注总量的25%,超过八成用户常看的微信公众账号不足一半,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用户的微信公众号呈现出信息量大,但有用信息稀缺的特点,信息同质化严重,降低了用户信息搜索效率。

态度的测量能更精确地呈现出被测量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查问卷中就个人微信中的微信污染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50.73%的用户表示自己的朋友圈经常出现刷屏现象,51.71%的用户表示自己的朋友圈经常会出现微商广告和其他商业广告,16.59%的用户认为自己的微信群或朋友圈里有很多谣言,17.07%的用户表示微信群或朋友圈中经常会出现钓鱼类小程序。由此看来,刷屏现象及广告是微信中最主要的污染形式。

(二)微信信息污染的影响因素:人格特质、媒介使用习惯与个人分享状况

微信信息污染的出现是微信独特的传播特性和用户行为习惯的综合结果,本文主要立足个体层面,探讨人格特质、媒介使用习惯和个人分享状况对个人微信信息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媒介使用情况和个人分享状况与微信信息污染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人格特质与信息污染的相关关系较弱。

1.人格特质与信息污染

人格特质是一种能使人的行为倾向表现出一种持久性、稳定性、一致性的心理结构,是人格构成的基本因素。目前心理学界通常采用大五人格理论来描述个体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其中外倾性用来描述人际关系间的舒适感,宜人性体现合作与社会和谐的个体差异,尽责性描述个体的谨慎度或警惕性,神经质描述个体的情绪不稳定性和情绪化倾向,开放性描述个体的认知风格。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会对大学生的谣言传播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探析人格特质对个人微信信息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格特质与信息污染的典型相关性分析中,相关系数r=0.239(p<0.01),表示人格特质和信息污染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较低。

2.媒介使用习惯与信息污染

媒介使用习惯是个体对一种媒介长年累月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媒介使用行为,包括使用频率、每天使用时长、使用功能偏向等。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有所不同,微信是基于亲密社交关系的私密性媒介,因此,用户对微信的使用习惯会影响微信信息系统的运行。本文从微信用户的每天在线时长、使用频率、使用功能偏向三个维度考察媒介使用行为和信息污染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媒介使用习惯与信息污染的典型相关系数r=0.455(p<0.01),表示二者在0.01的置信水平上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微信用户每天在线时间越长,出现信息污染的概率越大;微信使用越频繁,受微信信息污染概率也就越大,经常使用微信和别人聊天、频繁查看群消息、喜欢阅读微信公众号等使用习惯都会增加个体遭受信息污染的概率。

3.个人分享状况与信息污染

微信的个人分享状况通过两方面来衡量,一是个人分享意愿,二是个人分享行为。具体表现就是: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是否常发朋友圈,是否存在经常给别人推送有价值的信息的行为。研究发现:个人分享情况与个人微信中的信息污染的典型相关系数r=0.445(p<0.01),表示二者在0.01的置信水平上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个人分享意愿越强,个人分享行为越频繁,微信中受信息污染的概率就越大,污染程度也就越深。

三、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微信的信息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做了细致的梳理,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试图从个体出发探析人格特质、媒介使用习惯和个人分享情况与个人微信信息污染的状况之间的关系。

(一)微信信息污染普遍存在,各功能领域污染形式有所差异

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它已经建构起多节点的信息传播系统,每一个节点都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的隨机切换,信息在这个场域能够实现大批量生产和病毒式传播,这些信息如潮水一般涌向用户,超出了他们的信息接受能力,变成无用信息,造成信息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即时通信、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是微信信息污染最严重的三个领域,且每个功能领域的污染形势各有不同。

即时通讯是微信最基础的功能,通过点对点的个人对话或者点对面的微信群交流,支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微信功能,也是用户最易遭受信息污染的地方。微信群发功能将广告信息、节日祝福、点赞邀请、诱导分享链接等信息发送给微信上的每一个好友,完成一次精准的点对面的传播;微信群更是让人不胜其烦,无关紧要的垃圾资讯,集体狂欢的表情包大战,低俗的搞笑视频,让微信群中有价值的通知、公告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增加了群成员获取信息的难度。正如美国学者尼尔·波斯特曼(Neil Postman)所说:“我们已经把信息变成了某种形式的垃圾。”⑤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在我们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为了使他人按照自己呈现出来的内容看待本我角色,会不断的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来进行角色的塑造。对于微信用户而言,朋友圈无疑是其表演的最佳舞台,线上的表演避免了“身体在场”的尴尬,使表演者能够随心所欲,将私人领域的鸡毛蒜皮最大限度的呈现在公共舞台上。节假日在家就可以领略世界美景,打卡各种网红美食;每逢大人物去世,朋友圈就成为在线悼念平台;热点新闻事件发生时,朋友圈总是全景式直播分析……“刷屏”成为朋友圈的常态,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屏蔽甚至关掉自己的朋友圈。

如果说微信群和朋友圈是污染信息的扩散场,那么微信公众号就是污染信息的原产地。有数据显示,2017年微信公众号的注册总量已经超过2000万个,截至2017年9月,活跃的公众号数量为350万个。虽然微信公众平台在每天推文数量上有所限制,但总体来看,这些公众号每天发布的资讯泛滥成灾,且呈现同质化趋势。除了资讯信息过载外,微信公众平台低俗、虚假的标题和内容也屡禁不止。信息泛滥带来的后果就是注意力稀缺,一些公众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惜采用虚假标题甚至发布虚假內容,尤其是在热点新闻事件中,有价值的信息稀缺,往往会出现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信息的本质是消除不确定性,但过量的信息和虚假信息反而加大了这种不确定性,给微信信息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威胁。

(二)媒介使用习惯对个人微信信息污染有显著影响

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其发展为基础通讯工具,而其主要智能终端——手机也由于其便携性、移动性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微信。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的媒介使用习惯会正向影响个人微信信息污染,尤其是不恰当的媒介使用习惯而形成媒介依赖会加剧个人受信息污染的概率。

媒介依赖理论认为,媒介使用能带来的满足越多,用户对媒介的依赖程度也就越深。今天,即时通讯、阅读、支付、游戏等众多功能于一身的微信无疑成为当代人主要的媒介依赖类型。更多人具有了“微信人”的特征,他们每天在线超过八小时,频繁登录微信查看消息,获取资讯,进行社交,建构自我形象,积极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使用微信,微信几乎能够满足他们一切交往需要。这些人也最容易遭受垃圾信息的污染,首先,长时间、多频次地接触微信,用户能够最大限量接触微信中推送的各种信息,除了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外,用户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重复的新闻资讯、刷屏的微商广告或其他商业广告、低俗无聊的表情包等冗余、虚假甚至有害信息;其次,微信依赖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他们会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通过个人聊天、微信群或者朋友圈进行二次传播,但是用户并非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较低,往往会成为谣言或其他有害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帮凶,加速了污染信息的传播。

(三)个人分享状况对个人微信信息污染有显著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分享意愿和分享行为都会正向影响个人信息污染,分享意愿强烈,经常向他人分享信息或经常收到他人分享信息的人更容易遭受信息污染。

毋庸置疑,微信最早是作为社交产品诞生的,社交是其最核心的功能,社交需求是微信用户最核心的需求。与微博相比,微信朋友间更多的是“强关系”,线下的社交关系几乎完整地平移到线上,用户和好友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志趣相投三观一致的好友更多,彼此之间交流的机会更多,分享的意愿也就更为强烈。同时,微信朋友圈和“看一看”提供了好友分享内容的集中展示,前者是一种一对多的双向传播模式,每位用户分享的内容都可以发送给所有好友,所有好友分享的内容在用户的个人账户上按时间顺序呈线性排列,只要打开朋友圈就可以看到好友分享的内容;后者是微信新上线的功能,可以看做是基于好友喜好的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推送机制,圈内好友阅读、点赞、评论、推荐的内容都会出现在“看一看”的页面内,像朋友圈一样按照时间顺序呈线性排序。由此看来,微信的分享机制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个人爱好兴趣的由现实好友分享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往往属于有效信息,是用户愿意获得的信息;另一种是用户列表好友共同创建的内容分享平台,由于微信好友众多且一些“线下陌生人”的存在,朋友圈或“看一看”的内容并非全是用户想要获取的信息,这些无用、冗余信息往往会造成信息污染。

此外,著名的 “150 定律”认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左右,一旦圈子超过这个理想模式,人们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下降,会感到无所适从,成员之间的关系就会淡化。调查结果显示,有67.3%的用户好友超过200人,也就是说多数用户微信好友事实上超过了自己能够维持经常互动的能力范围。社交媒体只是在技术层面消灭了时空观念,实现同时与多人在线,但并没有带来深度和广度的延伸,更多时候那些关系淡化的好友推送的内容往往并非用户所需要的,这部分信息就成了无用的污染信息。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社科联课题“多元主体协同的中国互联网内容分类治理机制研究”(编号:XSP19YBZ1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谭水华.警惕信息污染[J].理论与现代化,1995(6):40.

②邵培仁.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J].新闻与写作,2007(3):22.

③李金德.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TIPI-C)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688-1692.

④Orrin E.Klapp,Overload and boredom:essay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est-port,Conn. : Greenwoord Press,1986:2.

⑤周淑云.信息污染及其控制[J].现代情报,2009(2):69.

作者简介:陶贤都,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洋,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王洪越

作者:陶贤都 王洋

大众传播中信息污染分析论文 篇3:

论学生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摘 要】提高学生受众价值评判的标准,促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应加强学生受众媒介素养教育,从教育内容等方面采取对策。

【关键词】学生受众 媒介素养 教育

学生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大、中、小学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之一,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繁多,鱼龙混杂,需要培养学生受众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和批评的能力。同时,学生受众是媒介生存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媒介传播信宿中不可小觑的部分,媒介健康发展也应当依靠学生受众,服务于学生受众,着力提高学生受众的媒介素养。

一、学生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何谓媒介素养?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这样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一家西方媒介素养专业研究网站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用这种能力来接触、分析和评价大众媒介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媒介素养着重于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成为对媒介信息的更谨慎和理性的消费者,从而在有关健康、购物和价值判断上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媒介有创新的生产者,使之更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优势。然而,用媒介素养这个词来衡量学生受众时,所得出的结论是令人忧虑的。

当今媒介消费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别是学生受众,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已经将一些媒介当做其生活中不可缺少了一部分。学生受众是世界的未来,他们是媒介今天和明天在主要受众群种,我们有责任要指导他们正确消费媒介,提高其媒介素养。这些孩子们单纯得像一张白纸,媒介成了他们思想、思维、知识、能力、社交等方面的最好的老师,而这位老师的或优或劣他们却无从分辨。许多学生受众没有抵御媒介不良信息侵袭的能力,分不清优劣善恶和真假虚实,缺乏对于媒介信息的独立判断和认知,大多信息都是来之不拒按单照收,这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有关媒介素养的研究人员发现,学生受众在与媒介的接触过程中,可以迅速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过去相对单纯的价值取向开始面临各种各样价值观的挑战和融合,因而导致了许多学生受众观念上的冲突,行为上的反传统,以至于对道德观念的反叛或引发犯罪。所以,要让这些学生受众提高识别媒介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免疫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从我国目前大、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状况来分析,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家庭生存条件的限制,这种教育基本是处在一种缺失的状态,全国许多二级城市之中的大、中小学里几乎没有开设媒介素养教育之类的课程。在今天媒介充斥的社会里,学生受众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地消费着媒介信息,但是,他们如何消费媒介?消费媒介的目的是什么?消费媒介的结果又是如何?对此,必须承认,今天媒介所带给社会的信息是庞杂而混乱的,其中不乏误导下一代的垃圾信息,甚至许多信息会教坏青少年。

媒介素养教育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学习新闻传播类课程,而且要学习师范教育相关课程,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不了解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就难以胜任媒介素养的教学任务。我国不少城市的高校都没有新闻传播学专业,各中、小学深谙媒介理论知识的师资更是几近于无,而在短期内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一批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并不现实。师资的缺乏,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也就成为无源之水。

二、学生受众面临的窘况

(一)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的悖论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由于媒介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信息的流动和传递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迅速和广泛,信息的易得性大大增强,信息的巨量生产和膨胀未必能带来在质上的提高。信息爆炸使我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却也带来了寻求有价值信息的困难:传媒产品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者往往乐于采集、传播那些“引人瞩目”的事件的表层信息,因此我们很难了解这类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和社会背景;我们被大众传播所提供的共同信息重重包围着,可是,这种泛滥成灾的共同信息,绝不能说都是重要信息;一般信息快速增长,而知识生产却“开工不足”,知识信息匮乏正愈演愈烈,今日社会正成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这种状况对于单纯的学生受众来说,无疑是一种摧残。在当今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学生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有用的信息。

(二)信息污染与信息异化的弊端

信息污染是对学生受众来讲,无疑是灵魂的污染和亵渎,信息过载或信息激增使学生受众眼花缭乱。而信息失实、信息错位、信息误导、信息干扰、信息过时等使学生受众产生错觉,扰乱了他们的视线、思维,造成思想观念上的混乱。

信息曲扭异化现象,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导致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变异。异化过程是由于主体创造的对象却不受主体控制,甚至成为敌视主体的异己力量,而信息异化是人们运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来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却遭受各种污染信息的干扰和冲击。

无论是信息爆炸与匮乏,还是信息污染与异化,对于我国学生受众的健康成长都成为极大的障碍,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成了当务之急。

三、学生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正是基于当今社会信息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也日益显露出来。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受众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具有识别能力和解读能力,促进青少年对媒介负面信息的警觉并通过他们对信息传播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将这些不良信息报告给有关人员,或者在不良信息后添加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以使此类不良信息的传播得到必要的遏制和批评。

一些对学生受众接触媒介的调查显示,目前许多学生受众对于媒介较为浅显和感性的信息内容及传播风格很好感,但这就阻碍了他们理性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的发展,这些感性肤浅的思维方式又使他们总是容易陷入盲从与轻信的泥潭,对于善恶、真假、美丑的界定模糊不清。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受众价值评判的标准,培养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以树立其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学生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方略

如何加强学生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除了在机构人员上落实之外,在教育内容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传授学生受众关于媒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教会他们对不同形式的媒介的特点、功能、历史沿革等方面进行辨别,以加深他们对媒介的内涵和使用方法的理解,对于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必须有所涉猎,诸如一些主要的传播模式。应该让学生受众理解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知道什么是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第二,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受众对媒介信息的质疑、评估和批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让广大学生受众具备一种抵御媒介不良信息的能力,对于媒介信息出现的不良负面的东西能够识别和反对。媒介信息现在存在所谓四大公害,即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这些公害必须告知学生受众,使之注意防范,从而提高他们对于善恶美丑及真假虚实的免疫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受众学会欣赏、评价媒介产品,指导他们对媒介产品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评价,懂得媒介的宣传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了解新闻在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和其弱点。既要他们知道媒介所具有的各种美学形态和美学思想,又要让他们清楚媒介信息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现实,使之养成对媒介信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不跟风,不人云亦云。

第四,提高学生解读媒介、利用媒介的能力。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是每一个学生受众朋友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媒介技能,包括媒介交流与沟通技能、网上查询和查询技能、媒介信息发布和参与技能等等。同时,要让青少年具有利用好媒介知识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让媒介信息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第五,提高学生对本地媒介的亲和度。媒介除了对于学生受众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另有一个内容,那就是要使本地广大学生受众了解本地媒介,热爱本地媒介,培养对本地主流媒介的信赖和爱护,让他们知道本地媒介的历史与今天,让他们为本地具有这样优秀的媒介而感到骄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受众对本地媒介的亲和度。

总之,学生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纳迫在眉睫,国内的大、中、小学教育需要以系统化的课程或训练,来培养学生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一些不良影响。现在虽然我国有些学校开始有了媒介素养有关课程,但主要侧重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忽视关于各类现代媒体信息的接受、鉴别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当前现代网络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不但要积极倡导学生受众远离黄色网站,更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受众成为具有媒介智慧的人,在加强思考力的训练中养育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使他们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观。

学生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程,不仅学校要加强此项教育内容,媒介也应该积极参与此项教育活动,因为此项教育对于媒介未来的发展,受众种群的培养,媒介影响的扩大以及媒介的竞争等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媒介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承担这项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剑平.信息污染及其控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W.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second edition[M].Sage Publication,2001:260

【作者简介】陈亚旭(1958- ),山东人,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编 何田田)

作者:陈亚旭

上一篇:小学英语置换脱产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学习先进心得体会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