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媒传播学概论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精选8篇)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 篇1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始终带动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实现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是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工具,是现代社会娱乐和教育的提供者,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最广阔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媒在我们社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它的重要性。而且事物总是有双面性,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它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前提下,才能理清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个人认为,从宏观方面看,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一、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治体制决定大众传播体制,而大众传播体制又反作用于政治体制。其实,从历史的角度仔细来看,世界上相当多的政治家都是从创办或接触大众传播开始政治生涯的。例如,毛泽东、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等人,他们或亲自创办报刊,或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还有孙中山,他创办的革命报刊,利用报刊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新思想唤起民众,起到组织民众革命的作用。

而在当今社会,由于现在社会里政治日益生活化,生活日益政治化,大众传播就不得不反映政治、表达政治、服务政治、参与政治。在现代社会,政府和公众的民主对话活动日益频繁。对话也从传达一般信息、发展到对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探讨。社会生活中普遍地带有敏感性的问题,如选举、交通,还有如今炒的沸沸扬扬的房价问题,都需要从探讨性的话题中得到一定的沟通和理解,甚至还可能得到解决。而除了依靠“新闻发布会”等人际或口头的传播沟通,还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将这一种大范围的社会性话题引向持久和深入。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协商对话最重要、最普遍的通道,是政治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手段。

而凡事有其利也就有其弊。大众传媒的政治色彩过于隆重,政治力量的介入,影响了新闻内容应该有的中立方向。同一则新闻,不同媒体却用对其有利点去报道,因为传播媒体的混淆可能会是大众丧失原有的判断力。

某些媒体从众心理严重,追求了轰动效应,丧失了社会责任意识。留意观察如今林林总总媒体,内容与形式同质化,跟风雷同,从众心理产生从众效应。媒体自身也存在的“沉默螺旋”现象,导致有些消息要么不报,要么铺天盖地,一 哄而上的架势让大众有了厌倦、逆反心理。尤其使人担忧的是,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刺激性、猎奇性、轰动性,负信息居高不下,有个别媒体个别记者甚至不惜造假,人为地制造社会心理恐慌。“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这“四大公害”时有发生,这些负面影响,直接污染了人的心灵,诱发了人们背弃伦理道德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

传播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经济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我们每天,几乎是每时每刻都会接触到的广告和新闻,虽然有时会让我们厌烦,但无可否认它让我们很好地了解这个社会的动态,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以我个人的观点,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让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运作,还可以大大促使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脚步,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个档次。也就是说,良性的大众传播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它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合适的气氛和社会环境,同时还是经济发展的加油站,不断地为发展提供动力。

如大众传播将存在商机的信息广而告之,便会有伯乐来寻千里马,从而物尽其用。据记载,我国西北西南的闭塞山区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微乎其微,这主要是信息的缺乏所致。后来国家提倡西部大开发,大众传播充当中间人,使国民更快更清楚地了解这种政策,并触动了很多人积极投身西部的建设中去,同时还让商业人士从这些信息中看到无尽的商机。青藏铁路的开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成功运行无一不证明了,在大众传播的支柱下,中国的经济做得更大、更活、更强。

但是随之引起的问题也不少。不少广告商家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不顾良心的谴责,在报纸上投放大量虚假广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是让民众对广告产生畏惧和不信任的心理。久而久之,广告也起不了它最初的作用了。

三、大众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 篇2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新阐释

(一)大众传媒的定义。大众传媒,又称大众媒体,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广泛受众的传播媒体。包括广播, 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网络媒体。它同时具备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及知识产业的共同特征。基于大众传媒的概念,受众人群庞大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这也是大众传媒拥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二)大众传媒的功能。大众传媒具有获取与传递信息、 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和娱乐休闲四个功能。在有关环境新闻的报道中,大众传媒将新闻事实传递给受众,同时接受受众电话来信等方式的信息反馈,这种利用舆论揭露环境问题, 监督政府、企业行为的方式对加快环境保护进程,维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大作用,也体现了大众媒体面向大众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的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责。

二、环境传播中大众媒体的新功能

(一)大众传媒在环境传播中的角色扮演。在环境新闻中,大众传媒作为环境保护监督者、舆论引导者、环保决策推动者以及环境文化价值保护者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大众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作用。以2011年的云南镉污染事件为例,大众媒体如网易、雅虎等通过建立专题网页的形式追踪事件,并报道解决进程及事件后期发展,成功引导舆论,促进问题解决。类似的事件还有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事件,国内媒体在报刊网页上的报道多达104条,众多主流媒体追踪报道,促成地方政府对排污费征收标准实施了改革。

在这一类事件中,大众媒体第一时间将环境问题及解决进程公之于众,以公众利益为准绳,对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从而影响政府决策,促进生态问题的改善;并不断对后续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保证民众的知情权,为政府和民众提供有效的沟通桥梁;同时通过报道进行环保教育,为公众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总体来说,大众媒体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交流、宣传教育的作用。

三、环境传播中的大众传媒新思考

(一)加强大众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监督作用。大众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曝光,能够推动舆论,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对政府及企业进行有效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 保护生态环境。由此可见,加强大众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监督作用对环境危机的解决十分重要,尤其是严重阻碍人类发展的一些问题,大众媒体应不断追踪报道,揭露事件真相, 不应被某些部门团体蒙蔽。

(二)整合媒介传播,提升环境传播能力。由于各种媒介传播方式不同,对事物报道以及采用的报道形式不同,产生的宣传效果也会不同。例如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对普通民众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生动,是大众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 电视、网络等媒体适合再现现场过程,具有较强感染力及故事性,引起观众心理共鸣,真切体会到保护环境生态的重要性以及环境问题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不同媒介的相互配合,更容易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刻不容缓, 要解决环境问题,民众需要正确的舆论向导,政府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而大众媒体则因其特点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为民众提供信息来源渠道与信息反馈平台,宣传教育促使民众提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一方面监督政府、 企业,利用舆论促使其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问题。同时, 为了更好发挥自身职能,大众媒体应该不断加强监督力度, 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专业性,并进一步整合多种新媒介,推动环保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基于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新闻报道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愈加明朗,环境问题对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影响,而大众媒体每一次监督追问都关系着公众利益。因此,环境传播中的大众传媒作用值得研究。本文结合事实案例从大众传媒特性、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大众传媒与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关联性。试图理清大众传媒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及解决后的影响,从而论证大众传媒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乡村政治;大众传播;出版策略

【作者单位】朱海涛,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信息化时代,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不仅为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塑造了受众群体的政治媒体意识。研究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政治传播的有效性,成为探究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有些少数民族村落因为地处边陲、远离政治中心,现代的乡村治理模式尚未形成,严重制约了区域政治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笔者从大众传媒的视角切入,探究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生活中信息沟通与共享路径,对于发挥传媒在乡村政治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中的作用,有效化解民族地区矛盾,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一、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对象包括遵义市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红心村、贵阳市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龙广村、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虎山彝寨等少数民族村寨,研究主要探究该地区少数民族政治传播的主要途径、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旨在更为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政治传播功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政治文明发展。

2.研究方法

(1)多点民族志方法。本文采用社会学与人类学中常见的多点民族志研究方法,以民族志、大众传播民族志等多种理论为依托,经过田野调查,对于搜集到的文化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与分析,梳理民族文化的整体内涵。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借鉴了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重点研究了大众传媒的实际运作与运行情况,采用实地考察的基本策略,有效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冲突与矛盾。需要说明的是,研究采用的民族志方法更多强调了多地点民族志的路数。也即,在单一文本叙述中考量不同地点的随机事件,描述各地点活动的取向与结果,并将看似无意义的结果进行有效联系,以突破单一地点在研究展开时的局限性。

(2)事件过程分析法。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研究者孙立平教授提出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视角结合,将国家与农民关系视为普通关系,研究对象变化体现为若干事件的动态变化,在动态结构的把握中探寻事件背后的社会运作源泉。具体来说,就是努力透过对于单个村庄的事件研究,解释更为广阔阈限的社会现实。

(3)问卷调查方法。在具体研究中,本文采用了问卷、观察与访谈的方法搜集相关资料,把握研究对象的现状与相互关系。

二、研究分析

1.少数民族村寨村民对于大众传媒的认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面貌日新月异,媒介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村寨的政治文明深化。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传播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调查显示,在调查样本中,报刊、书籍、电视、广播、互联网构成了大众传媒的重要类型,其特点各异,作用不同。其中,报刊、书籍携带方便、易于保存;电视时效性高、感染力强,但参与性差;广播受众面广、达到率高,但传播模式单一;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较好,但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成本巨大。因此,在民族村寨中,报刊、书籍出版物的使用频率仍然最高。尽管随着村村通有线电视的逐步推进,民族村寨中覆盖了电视信号,但是更多的村民观看电视节目仅是为了娱乐,而非了解政治资讯。与之相比,广播在20世纪90年代仍然较为流行。但是,在具体的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红心村、龙广村、大冲村虎山彝寨的广播设备上蒙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明显已经有较长时间没有使用。通过走访,村民表示在一年时间中,广播使用的频次不超过5次。广播的作用更多的是在召开村民会议时候用于宣传,不用于平时政治文明的宣教。调查还表明,随着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接入,村民购买电脑、接通互联网的人数逐年上升,几乎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有了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也达到了92%。然而,鲜有村民表示曾经上网查询技术与政策信息。更多应用是,家中孩子上网玩游戏或者看电影。究其原因,在于村民对于电脑的技术掌握较差、操作不熟练。显然,与电脑、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形式相比,报刊与书籍仍然是乡村政治文明和政治社会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媒介力量。报纸、书籍与社会高度有序化、组织化运作的特征是一致的,出版物的线性特质有助于读者个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尤其是在互联网、电视媒介普及的年代,报纸、书籍更有助于少数民族村寨村民独立思考,也具有极强的可控性,便于对于村民进行较为系统的政治文明的熏陶与教育,与乡村政治文明建设主旨最为契合。

2.少数民族村寨报刊、书籍类出版物传播现状与问题

红心村、龙广村、大冲村虎山彝寨的报刊出版物主要是村委会和学校订阅的用于农家书屋阅读的刊物。关于报刊的订阅途径,三个村寨的刊物都是由上级政府统一订购的,在行政经费中划拨支取。每年的费用大概2900元。从订阅刊物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人民日报》《贵阳日报》《参考消息》《中国妇女报》等,以党报、党刊为主。关于书籍的购买,自2013年以来,三个村寨都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建设农家书屋,目前每个村落的农家书屋藏书均在2000册左右。书籍主要类型为科学技术、农业知识、文学、法律、经济等,专门用于政治思想教育类图书较少。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村寨报刊书籍类出版物的传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在作为调查样本的红心村、龙广村、大冲村虎山彝寨,刊物、书籍的订阅与购买大多出自行政订阅,个人主动购买的比例较小。统一订阅能够有效贯彻上级精神,对于某些经验的推广有积极作用。但是,过度依赖统一订阅则会极大限制村民在报刊与书籍选择上的自主性、积极性。在被调查的三个少数民族村寨中,只有龙广村因为村支书个人喜好,订阅了《读者文摘》,其他村落的订阅品种仍然限定在上级统一划拨的范围内。第二,刊物到位时间迟缓,时效性、传播性差。在对红心村、龙广村、大冲村虎山彝寨等少数民族村寨的走访中,笔者了解到,上述党报党刊到达村委会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当地邮政部门送达,另一种是由去乡政府办事的村民捎回。然而,无论是上述哪种途径,报纸、刊物到达的时间都要至少延迟5—7天,甚至12天。即便是能够按时到达村委会,出版物到达村民手中的时间也要相应地延迟。第三,刊物内容针对性差,村民缺乏阅读兴趣。笔者调查显示,由于大多数村寨都按照上级要求建设了农家书屋,村寨中的图书数量还是较为可观的。然而,从图书借阅的情况来看,借阅较多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书屋刚刚建成时,此后借阅人数和借阅总数逐渐下降。在对村民的走访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村民对于农村书屋并不是很了解,借阅的兴趣也并不高。

三、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传播出版策略与路径建议

1.增强内容贴近性,加大选题针对性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传播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做好信息源的发布。为此,要确保内容的真实、可信、得体。既要保证涉农出版物、报刊的针对性,也要不断强化其在构建村民民主意识层面的作用。其次,要真正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民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村寨的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贴近民众生活,在内容上多选择与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相关的题材,在具体的叙述方式、角度上要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让农民能够切实感受到出版物所传达内容与村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再次,要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基本特点,增加涉农报刊的可读性。在形式上,多增加通俗易懂的图画内容,强化图书、报刊的视觉冲击效果,提升村民的阅读积极性。

2.加强出版发行管理,拓展出版绿色通道

第一,相关部门要拿出具体的措施,解决乡村信息滞后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对于书报刊的发行、送达都采取相应的流程化管理,不断提高图书、报刊到达的时效性。有能力的地区可以尝试媒介融合的策略,加大图书、报刊与电视、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开展移动互联终端的信息推送业务,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出版物与信息传递的效果。第二,要增加农家书屋、电子阅览设备的投入与管理力度,确保经费专款专用、定期审计。要为农村图书、报刊借阅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帮助村民顺利完成图书的借阅与传递。既可以利用村中有文化的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来担任图书管理员,也可以发挥村学校的人才优势,发动村寨中的文化精英担任文化解读工作,带动更多的村民读书看报,不断增强村民的政治觉悟。

[1]李欧梵. 西潮的彼岸[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何智明. 大数据视角下图书的出版发行研究[J]. 出版广角,2015(10):34-36.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 篇4

1、电视系统:从对景物信息的摄取直到在显示设备上重现出景像构成完整的工作系统。

2、电视基础:①可见光的特性,②人的视觉特性,③色度学基础知识

二、可见光谱: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应的电磁波的光谱范围。

1、波长范围:380nm~780nm。

2、颜色表现:随着波长的减小,红、橙、黄、绿、青、蓝、紫连续分布。

3、亮度感觉:辐射功率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光给人眼的亮度不相同。

4、三种人眼能够感知的光:①直射光,②透射光,③反射光。

5、单色光和复合光: ①单色光(谱色光):单一波长和波谱宽度小于5nm的光。②复合光(非谱色光):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成分的光。

6、光和色的区别:

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电磁波);色是人眼对可见光这种物质的视觉反应。

三、光源:能发光的物理辐射体。

1、光源的光谱功率(辐射功率谱):光源的辐射功率在各个波长的分布情况。

ρ(λ)=dΦ(λ)/d(λ)[W/m]

2、光源的相对辐射功率:各个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相对于黄绿光的光谱功率分布的比值。Φ(λ)= ρ(λ)/ ρ(555)

3、绝对黑体:既不反射也不投射光线,而能完全吸收入射光的物体。

4、色温:当光源发射光的相对辐射功率谱及相应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完全相同时黑体的绝对温度(K)。

5、标准光源:色温较低,偏红;色温较高,偏蓝。①A光源(A白);2854K。②B光源(B白);4800 K。③C光源(C白);6800 K。④D65光源(D65白);6500 K。⑤E光源(E白);5500 K。

四、光度量单位

1、光通量F:人眼感觉度量的光辐射功率。光通量是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定积分。单位:流明[lm]

2、发光强度I: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I=F/Ω [ cd]。单位:坎德拉[ cd]

3、亮度B:指定方向发光强度与垂直于指定方向的发光面面积之比。B=I/S。单位:坎德拉/平方米[cd/m2]

4、照度E:是光通亮与被照物体表面积的比值。E=F/S。单位:勒克斯[lx]

五、视敏特性: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灵敏度的特性。

1、视敏函数:K(λ)=1/Pr(λ),光辐射功率的倒数。

2、相对视敏函数:V(λ)=K(λ)/Kmax=K(λ)/K(555)=Pr(555)/ Pr(λ)

六、亮度感觉

1、含义:人眼所能感觉到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的差别及在不同环境亮度下对同一亮度所产生的主观明亮程度的感觉。

2、相对视觉阈(韦伯-费赫涅尔系数)δ=ΔBmin/B=0.005~0.05

3、对比度C(反差):原景物或重现图像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C=Bmax/Bmin

4、亮度层次n(灰度级数):在画面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感觉差级数。n=lnC/δ+1=(2.3 /δ)lnC,对比度越大,亮度层次越丰富。

七、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

1、视觉惰性:描述主观亮度与光作用时间的关系。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有一定的惰性。

2、临界闪烁频率(fc):不引起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fc=45.8Hz

八、人眼的分辨力

1、人眼分辨力(视觉锐度):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θ=3435(d/l)[分]

2、特点:

①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要远低于对黑白细节的分辨力。

②人眼对运动景物的分辨力要低于对静止景物的分辨力。

九、物体的颜色和彩色三要素

1、物体的颜色:取决于该物体对人眼入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情况。

2、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①物体本身的反射特性或透射特性。②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

第六章 电视基础知识小结 分布。

3、彩色三要素:

① 亮度:彩色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表征彩色光对人眼刺激程度的强弱,单位是坎德拉/平方米。

② 色调:彩色的颜色类别,色调用波长表示。③ 饱和度(色纯度):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彩色光被白光冲淡的程度,用百分数表示。

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Chromaticity)。

十、彩色视觉特性

1、波长定色: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颜色,2、同色异谱:同一种颜色则可以是不同的光谱分布。人眼无法辨别光的光谱成分及功率分布情况。十一、三基色原理

1、三基色原理:根据人眼彩色视觉特性总结出的重现彩色感觉和混合的规律。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三基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

2、主要内容:

(1)彩色可分解和合成;(2)三基色相互独立;

(3)色度取决于混合比例;(4)总亮度为分亮度之和。

3、混色法

① 时间混色法:应用于彩色电视机 ② 空间混色法:应用于彩色显象管 ③生理混色法:应用于立体电视

4、混色规律: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

5、互补规律:红+青=白,绿+品红=白,蓝+黄=白。

十二、计色系统

1、配色方程:彩色光F = R[ R ]+G[ G ]+B[ B ]= 三色分量之和 方程含义: F色光可由R个红基色单位,G个绿基色单位和B个蓝基色单位混配而得。

2、RGB计色系统(物理计色系统):利用物理三基色和规定的基色量[ R ]、[ G ]、[ B ]为单位量,用配色方程进行彩色量度和计算的系统。

①色模:m=R+G+B,代表彩色光所含三基色单位的总量,即三色系数的总和; ②相对色系数:r= R/m,g= G/m,b= B/m,也称色坐标,分别表示当三基色单位总量为1时,混配某一色光所需的[ R ]、[ G ]、[ B ]的系数。

③相对色系数之和为1:r+g+b=1。

3、XYZ计色系统(标准计色系统):选择一组假想的三基色单位(X)、(Y)、(Z),进行彩色量度和计算的系统。

①F=X(X)+Y(Y)+Z(Z)②三色系数:X、Y、Z。③特点:基色XYZ只是假想的三基色,三个色系数均应为正值;合成彩色光F的亮度应仅由Y[Y]项的系数Y决定,合成光F的色度仍由X、Y、Z的比例关系决定。X=Y=Z时,仍代表等能白光。

十三、亮度方程:

1、方程:Y=0.291R+0.587B+0.114G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篇5

《传播学概论》主要介绍了传播学的历史、现状,传播过程的理论、模式,传播功能,对传播的控制、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的研究,以及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

我认为第九章《受传者研究》为重要章节。受传者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是传播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传播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对受传者的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研究范畴,如果没有受传者,传播学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传播的宗旨就是为受传者服务。对受众的构成、影响手中信息接受行为及受众、媒介、效果三者之间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对传播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高新科技对传播的影响》。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信息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广播-黑白电视-彩电-等离子纯屏电视以及各种高配置的电脑,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它一点一点融入人们的生活直至密不可分。当然,信息的传播也受到高科技的冲击。报纸-广播-电势-网络,数字化在传播中日益明显。网络的产生是人们真正感受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随着“信息高速路”建设的发展,人们接受信息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已成为时代的宠儿。人么可以通过电脑网上冲浪,还可以使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接收新信息,从而促使传播者提高新闻时效性。不仅如此,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传播媒介带来一定压力,促使其改进自身的工作、谋求自身的发展。

《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篇6

4.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 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 任由读者决定。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 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 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 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 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 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 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 递和交流。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 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 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故称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 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 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 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 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 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 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 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 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13.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 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 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 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14.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 ”,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 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 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 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 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 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 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 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 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 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 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 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17.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 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 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 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8.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 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做到通俗,简明,易懂。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接形式,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19.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答: 1.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 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 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 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 受到观众青睐。20.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选 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 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 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可获 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 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 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 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 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 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 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 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作为“民意” 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 角度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 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23.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 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对,对“新传播 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另一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 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所直接面临的,是新 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观效果问题。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识沟 ”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24.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总体来看,电脑联网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 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性

论述题:

1.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 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 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 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 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 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2.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 “反馈”机制。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 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1.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2.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答:“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 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 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4.概述“议程功能设臵”假说?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 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 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 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臵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 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⑵“议程设臵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 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⑶“议程设臵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 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议程设臵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程设臵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臵功能”作用 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臵”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臵”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 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臵”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臵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5.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是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 传播的层次。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 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 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词解释

1.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3.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8.“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9.“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10.“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1.符号:一般含义是指字母,电码,话语,文字,数学和化学符号等东西;符号的定义是:一切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表示该事物的意义的东西。符号活动为人类所独有。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换言之,是以特定的符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的抽象能力远胜于信号。

12.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3.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前者着重表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还是不利,后者则强调它们能否被社会成员所认识和是否社会成员所期望的。)

14.传播:含义较广,如交流,沟通,通讯,交际,交往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们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15.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16.社会责任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和完善。它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应自觉的进行“自律”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 篇7

信息时代, 广播媒介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 尤其进入21世纪, 在新兴媒体电视和网络的冲击下, 中国广播经历了历史低点, 随后迅速反弹, 在多种媒体共同传播信息的方式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价值, 重新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

1.1 广播传播新闻信息快捷高效

广播具有灵活性优势, 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节目进程的掌控者, 这使得广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优势, 可以随时随地插播即时新闻。由于无需画面配合, 广播的快捷性优势高于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同时, 广播新闻还具有海量资讯优势, 可以融合网络、电视、纸媒等新闻内容, 既可以关注播报重大消息, 又可以兼顾地方性民生新闻, 其灵活性在新闻资讯选择方面尤为突出, 传播重大突发性新闻高效快捷。

1.2 广播服务类信息全方位便民

进入全民驾驶员时代, 城市路面状况频出, 紧随其后地方性交通广播出现, 即时的路况信息良好的缓解了这种状况, 并逐步成为驾驶员路面上的伴侣;情感服务节目如《叶文有话要说》、《晓声长谈》等服务普通人解决生活情感困惑, 老百姓的“家长里短”从人与人的传统单向信息传播模式转变为一人倾诉全民支招的传播模式, 有效满足了“高压力时代”情感交互的需要。

1.3 广播娱乐信息缓解社会情绪

紧张的城市生活需要娱乐, 广播传递娱乐信息无需特定的场合与时间, 只要不在从事脑力劳动, 娱乐信息可以通过伴随性能极强的广播随时传递, 满足人们对快乐的需求。

1.4 广播音乐节目传播信息舒缓心灵

广播音乐节目伴随主持人的解读和串联, 使一个人听歌的个人行为变成了“我们陪你听歌”, 使城市中一个个孤单的心灵在广播的歌声中得到陪伴。

强大的伴随性使广播在信息传播中独具优势, 许多工种如出租车驾驶员、城市农民工、农民、工厂工人、零售业等体力劳动群体成为广播的忠实拥趸, 有些听众甚至是从早至晚收听广播。这既是广播发展的良好见证又为广播信息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在体力劳动群体中广受爱戴, 体力劳动者多是中、下层劳动人民, 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如果广播能够传递更多高含金量的文化知识信息, 无疑将为全民素质提高作出巨大贡献。

2 信息传播中广播面对的问题

2.1 内容趋向低俗化

各级广播电台虽然属于事业单位, 却一直在面对市场化的管理。我国各级广电部门目前的状况是“事业单位, 企业管理, 自负盈亏”, 制度因素使得广播节目不得不迎合市场需要, 传统的说教型广播节目内容含金量高, 但因为形势古板不再受到欢迎, 通俗易懂迎合大众口味的娱乐节目逐渐流行并占据主流, 其中, 一些非精工制作的娱乐节目开始以涉黄的“擦边球”为卖点以期赢得良好收听率和广告收益, 还有一些广播脱口秀节目以男女主持人打情骂俏为卖点, 不好的风气甚嚣尘上, 尤其在部分的市级以下电台尤为明显, 这些都降低了广播信息的正能量效应。

2.2 缺乏知识类信息是许多广播节目存在的问题

部分广播节目信息内容空洞, 过耳就忘, 知识内容含量少。作为以速度和伴随力取胜的广播媒体, 70%以上不断改版的广播节目正是以最前沿的概念和词汇武装自己, 以达到时刻保持最新的面貌, 避免受众因听觉疲惫而换台, 但无论怎样改版, “内容为王”是不变的真理。一些不断进行改版的广播节目之所以不能做“万年青”, 其原因就在于内容不夯实, 传播的有价值信息少, 而一些经典的广播节目无需改版就能获得良好的收听率,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容充实, 高价值量的信息才能和良好节目形势相得益彰, 使广播不仅好听而且耐听。目前许多地方台之所以要以“路面惊喜大奖”、“视频摄像头送奖”等方式才能吸引听众锁定收听, 其原因就在于广播节目内容不够充实, 不够耐听。

2.3 许多电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搞特色播音, 地方口音和方言被强化作为播音和主持的特色

地方口音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新鲜元素, 可是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些地方台节目为抬高收听率对地方口音进行夸张和强调, 使得方言成为增加笑料的笑柄, 这类广播播音方式外衣下试图掩盖的是节目内容不足的劣势, 虽迎合了部分听众, 但丑化了地方文化, 同时更误导了广播受众。

2.4 播音错误频出

很多播音员的普通话水平未达到国家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标准, 造成播音时错别字出现频次高, 严重降低了广播新闻的严肃性。

2.5 假新闻频出

对消息来源把关不严谨导致假新闻频出, 尤其是一些来源于网络的即时新闻信息, 广播媒体为了第一时间播出往往忽略了对事件真假的把关, 导致媒体公信力降低。

3 如何发挥广播的正能量效应

3.1 国家出台政策和引导措施, 支持广播播出形成监督机制, 对节目内容信息量加以规范, 对涉黄擦边球脱口秀节目坚决取缔

广播电台“事业单位, 企业管理, 自负盈亏”的现存状况让广播节目更加市场化, 这为广播发展创造了机遇, 但市场需要政府的引导, 尤其是作为党政喉舌、承载着文化传承责任的广播媒体, 在这一问题上, 国家“有形的手”必须给予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以引导, 对每档节目的信息量进行规范, 出台频率文化节目数量播出指标, 使每一档播出的节目都承载着丰富的信息。

3.2 加强从业人员素质, 形成激励学习机制

我国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 尤其是地市级以下广播电台, 多数为半路出家的非广电专业毕业生。数据显示, 虽然国家每年培养的广播电视相关专业毕业生很多, 但大多数人会选择省级以上电台工作, 即使有一部分毕业生先选择在市级以下广播电台, 未来也有很大跳槽的几率。另外, 我国广电系统的事业编制紧缩, 专业院校毕业生想要以正式员工的身份留在地市级以下广播电台, 能得到正式编制的几率也不大, 因此, 国内许多电台面临着缺人才却不缺人的现象。实践证明, 专业知识是基础, 由于节目创新需要最前沿知识的掌握, 对广播专业知识的储备、积累、更新、交流和后续的继续学习对于电台工作人员是尤为重要的, 尤其是在电台节目常换常新, 播音主持人却只能“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疲劳作业模式下, 不仅要满足听众视觉上的需求, 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更需要下苦功夫, 提高播音员的综合素养。因此, 对业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应从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和组织培训两方面入手。业务人员自主学习的方法可以采用听、读、写等多种方式, 通过搜集国内外同类节目的最新发展状况, 总结他人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技巧,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作为广播电台要鼓励、支持从业人员发表学术性论文, 参加行业内的学术交流活动, 并为其提供培训、公派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在制度上形成支持学习的机制。只有在不断学习充实的基础上, 广播人才能牢固树立“信息为王”、“节目为王”的传播意识, 正能量才能通过广播节目得以传播宏扬。

3.3 坚持普通话标准音, 注意情声结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地语言不同,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必须在广播播音中得到坚持, 尤其是新闻节目。当然地方方言作为特色出现在广播节目中有其积极的意义, 但如果是以方言为噱头, 为了增加收听率甚至对方言加以丑化则实为不该, 因为其起不到弘扬地方文化正能量的作用;另外, “千台一声”已经成为各级广播电台的通病, 许多电台主持人男不阳刚, 女不阴柔, 说话不经心, 播音主持的基本功“情声结合”被弱化, 情既不发于心, 自然不能与声音很好的结合, 对播音主持任务的熟练掌握让部分电台主持人忽视了时刻保持“用心说话”。因此, 广播主持人应注意语言的亲切感, 发自肺腑地情声结合, 发挥广播的声音感染力, 真正做到“以声传情”, 与听众产生互动与共鸣。让广播更具亲和力, 贴近现实, 贴近听众的心灵。

3.4 一切以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准绳, 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

广播人心中有受众, 真正想受众所想, 深刻意识到自身的荣耀和责任, 才能真正做好广播节目, 为民族崛起贡献传媒的力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 如果每一个广播人面对话筒都能时时想到电波那端千万个听众用心的倾听, 意识到自己每一句话可以传递更高的人文能量, 那么全国千万个广播电台就能为中华之崛起传递无穷的正向能量。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 篇8

一、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特质分析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P219)从中央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的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课程的整体性是对理论自身整体性的再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必须确保和再现理论自身的整体性特点,才能使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重构理论魅力的过程,并最终实现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引领大学生的教育目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有其历史和理论依据的。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以及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必须明确,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分为若干部分并标明其相应的思想来源,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接受和掌握。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结构上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则完全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批判杜林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为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提供的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系的完整性是理论的科学性与生命力的前提。认为“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是有悖于理论的本来面貌的。从“三个组成部分”的角度来“肢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则会大大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科学性。“05方案”重新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对以往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反思和改进。整体性应该是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根本特质和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体系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做到,既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着眼,又不局限于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努力体现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2]

其次,课程的整体性还是遵循理论自身发展足迹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根据俄国实际创造的理论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组成部分。只有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贯通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体现和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足迹,通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来体现理论的真理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整体性的内在诉求描述

在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特质必然会给实际的教学活动提出种种诉求,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内在诉求,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理论学习“少而精、要管用”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教学活动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才能实现“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目标。这就注定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教学内容含量大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之间的矛盾。具体而言,一方面要保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不能任意裁减教学内容,因为只有保证理论的完整性才能确保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另一方面,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对所有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则会导致肤浅和缺乏吸引力。对大学生来讲,学理论要“少而精、要管用”。要化解上述矛盾,就要在教学中明确主题,突出主线。要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来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师要从实际教学活动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教材逻辑体系为依托,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体系,从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再现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其次,要化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与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的矛盾。课程整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内容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几方面的有机整体,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科学地驾驭课程的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样三个部分来划分的,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大致是与此相对应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是按照三门课各自进行教学与研究的。于是,课程整体性特质要求教师知识结构的广博性与实际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专业化之间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才能突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专业化的瓶颈,提高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驾驭、分析、诠释和运用的能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来统领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上一篇:漫谈学校班级管理下一篇:信息工程质量控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