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各个艺术院校都在不断努力拓展自身内涵,增加对外学术交流,这是当今艺术院校表现出蓬勃生机的体现。学生管理在高等艺术院校管理中作为重要要素,有一般院校学生管理的共同点,又有其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坦而言之就是:管理的艺术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1:

试析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 要】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艺术院校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学校与教师通过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增强学生的纪律性,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在艺术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学生管理理念传统、管理认知缺乏、管理力量匮乏、管理方式陈旧、学生基础文化较差等问题。同时阐述了艺术院校开展学生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改进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的对策方法,从增强学生基础文化、改善管理认知、增加管理力量、构建艺术管理制度等角度展开论述,旨在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对策方法

一、艺术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理念传统,管理方式陈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艺术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艺术院校自身的发展,还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生活,导致学生的艺术能力无法提升。首先,在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院校的管理理念过于传统,无法适应现今学生的发展情况。在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时,仍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学习问题,没有对其加以引导,致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而且在管理工作中,由于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导致管理效率无法提升。其次,学生管理方式也受到了管理理念的影响,艺术院校虽然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转变,但由于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让其没有转变学生管理方式。学生管理方式的落后化,促使一些学生管理策略无法继续推进,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基础文化较差,管理认知缺乏

艺术院校学生的构成过于复杂化,且艺术院校学生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一,学生性格突出,导致管理工作难以进行。艺术院校学生由于自身所学专业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且由于现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过低,集体意识缺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不正确的影响。其二,学生基础文化较差,艺术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追求自身艺术能力的提升,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注重对学生基础文化的教导,导致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同感过低,忽视学生管理工作对自身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形成产生学习生活问题,寻求辅导员帮助的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三,学生管理认知的缺乏,学生在接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参与意识过低,认为管理工作和自身的关系不大,自己只要学习专业知识就可以,没有意识到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不僅可以了解学校管理制度对自身的帮助,还能够锻炼自身的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艺术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量匮乏

艺术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艺术管理制度是其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但艺术院校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时,存在着两方面问题,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难以提升。首先,学生管理流程的不完善,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没有依据管理流程对学生进行管理,其主观意识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缺乏一定的公正性,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认同。其次,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这体现在学生在出现问题时,辅导员不能及时的发现,而学生由于管理认知的缺乏,也无法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同时,管理力量的匮乏,也是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最前沿的执行者,但由于其工作量多,工作内容繁杂,导致其无法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管理力量的匮乏,还体现在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忽视,让学生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帮助其进行管理,而辅导员也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学习渠道,丰富自身的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艺术院校开展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学生管理工作是艺术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借助管理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权益,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权利。还能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学生在进行管理工作中,增强了自身的集体意识,锻炼了自身的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进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的对策方法

(一)创新学生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

在改进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现状时,首先,应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正视学生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结合教育改革的具体理念,对自身的管理理念也进行相应的创新。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的管理目标,为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其次,利用创新的学生管理理念,转变自身的管理方式。结合艺术院校实际的发展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方式。辅导员在应用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减少主观意识在管理工作中的体现,促使管理工作呈现出一定的公正性。并且辅导员在对学校所制定的管理方式进行使用时,可以结合自身所管理班级的情况与学生的性格进行细微的调整,提升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增强学生基础文化,改善管理认知

艺术院校学生结构的复杂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辅导员面对这种情况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日常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增加学生的集体意识,提升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交流会,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管理工作的进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基础文化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学生基础文化的提升,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学生的管理认知。学生管理认知的转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形成学生自我管理现象,使学生管理制度能够更加顺利的推行。

(三)构建艺术管理制度,增加管理力量

艺术管理制度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院校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通过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制定艺术管理制度。而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切实的按照管理流程执行自身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时,艺术院校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仅增加辅导的人数,还定期举行相应的学生管理知识培训,丰富辅导员的专业管理知识,帮助辅导员更好的开展自身的管理工作。

四、结语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改革,拓展了艺术院校的管理职能,为艺术院校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在改革过程中,通过应用健全管理制度、转变管理认知等方法,解决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推动艺术院校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汝传姬.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八年制学生管理初探——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为例[J/OL].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02):66-69.

[2]王聪.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J].成功(教育),2012(18):165.

[3]叶丽霞,盛晨霞.艺术院校管理队伍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04):72-75.

作者简介:

宋娟(1982.3~ ),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学历,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艺术院校学生的管理。

作者:宋娟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2: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艺术化探讨

摘 要: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各个艺术院校都在不断努力拓展自身内涵,增加对外学术交流,这是当今艺术院校表现出蓬勃生机的体现。学生管理在高等艺术院校管理中作为重要要素,有一般院校学生管理的共同点,又有其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坦而言之就是:管理的艺术化。即要人性化、具体化、情感化,不断改善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机制不仅能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且是未来艺术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关键字: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艺术化管理

1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分析

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管理者不该居高临下,将学生当成“下级”,二者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甚至于管理者应当是服务于学生的。这种观念上的转换,是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关键所在。

1.时下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高校作为发展类的学生特色教育机构,担负着为社会培养艺术人才的使命,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管理的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使得学生群体出现了新特点:多为独生子女、接受网络信息量大、学生经济压力及就业压力过大等。大学阶段是从少年迈向成人的重要过渡期,学生心智尚不成熟,精神及内心世界经常处于多重矛盾中,在社会物欲横飞、纸醉金迷的物质感官享受的刺激下,极易丧失原有对学习的热情,从而走向堕落。

2.加强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重要作用

艺术院校学生是一个承载着家长及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是在众多应届中学毕业生中筛选出来的优胜者,对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强烈,并伴随着内心中极强的优越感。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下,学生权利意识的苏醒,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的完善以及快节奏的思想更新速度为艺术高校学生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增加了新的要求。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敢于大胆创新,对新生事物接受快等特点,如果管理不善不仅会使学生抵触情绪增强,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还会僵化管理者与学生间的矛盾。所以,综上所述,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2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艺术化实施探讨

管理学在改革开放时期作为一门学科传入我国,具体实践时间不算长。学生管理工作是在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却应有其独到的个性,这种“个性”汇总简言即是艺术化。实行艺术化管理不可朝夕而至,要经过漫长的完善及实践过程,注重多元化的层次、交互式的手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留出空间,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发展。这需要注重个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人性化、具体化、情感化等的管理方式,下面就这三方面管理方式的具体实施进行阐述分析:

2.1 人性化管理及其作用

一切的艺术,无不为关注人性,张扬个性为中心宗旨,由此可见人性即为艺术的核心。实行人性化管理对于艺术类院校有效且具有实际意义。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必须贯彻落实“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要求管理者做到笑脸服务,从而调动起学生参与管理及配合管理的积极性。要以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方式,提升学生素质为首要目的,使其成为在学生管理中支撑学生遵守规章的精神支柱。同时要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制定并实施相应有效的方式方法,营造出学生自我监督机制及提高人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情绪,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展露,是学生管理情绪高涨,充分体验到人性化管理所带来的快乐。

2.2 具体化管理及其作用

具体化管理也称形象化管理或具象型管理,是一种概念化管理的升级与提高,将虚化转化成具象。形象是艺术中一种通用的审美手法。形象思维总是与具象可感相辅相成,是艺术创作的星星之火。艺术类院校的管理要持续执行具体化管理,即所有管理过程都要具体化、形象化,不能单纯的靠规章条文束缚学生的思维,要把它形象化,变为有艺术生命力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以讲故事的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表荐各行业的英雄形象,为学生树立对优秀人物的崇拜心理,作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及引导者。与此同时,学生中的表率典型形象也要注重树立,只要有值得为大家学习推荐的地方就要注重推举标榜,使得人人积极,人人参与到管理中来。为了实行具象化管理,还可组织同学观看相关电影、音乐会及文艺晚会等等,让师生共同接受艺术熏陶,提升品格与素养。

2.3 情感化管理及其作用

情感也是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情感化管理在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当中占较大面积。曾开北大“学术”及“自由”之风的民国时期教育局总长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情感化教育是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要求管理者对学生管理投入大量情感,对学生实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此得到学生们的认同及理解。管理者与学生的和谐感情的培养是管理成功的前提,情感化管理要求管理者与学生共同参与,以此便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拉近做了有力的垫脚石。因此,艺术院校的每个管理工作者都要真诚的帮助学生,做好帮护与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此一来学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双方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达到艺术化管理的终极目的。情感化管理是思想与精神层面的管理,是制度管理的动力与核心。情感化管理通过以情感人可以达到构建学生完美人格的目的。

3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艺术化的科学性

在现实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受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所以要求艺术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帮助及引导。而学校管理并不是错误的对学生实行监管与束缚,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对其展开管护及服务。长此以往,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性,将强制转化为自制,树立学生自我的良好道德准绳,将一切自主化、自觉化,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

4 结语

艺术类院校相较于普通高校普遍存在文化课少、课余时间多的问题,并在专业课程中的学习状态较自由,在充裕的课余时间中学生很难把握自己,并且在社会及家庭的多重压力下学生思想负担很重。艺术院校对学生管理实行艺术化管理不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在参与管理活动中的热情,还能使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晓雪.艺术院校学生管理的艺术化刍议[J]. 四川戏剧,2008,(01).

[2] 韩文艳,高德峰,隋晓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自律培养模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3] 李南,董银花.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3).

作者:黄佳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3:

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浅探

摘 要: 在艺术院校构建充满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中,学生工作者不仅需要了解艺术、艺术专业,还需要了解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从而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尽可能地使用符合艺术生培养规律的办法工作,只有在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体现艺术院校的独特艺术魅力,才能实现学生管理和艺术教育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 艺术特色 艺术化 学生工作

伴随高校教育改革加快的步伐,艺术类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生源变得复杂,主要表现为学生层次多、年龄跨度大、女生比率高、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较淡、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理性相对不足、注重自我、个性彰显、比较缺乏协作精神等特征。此外,学生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学生管理观念的陈旧和教育措施的日益滞后,使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领域形成“艺术类学生难管”的境况。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1]。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探索和构建艺术院校中充满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已成为学生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艺术特色在百度百科词条中也称“表现手法”,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学生工作要具有艺术特色,这要求每一位扎根学生工作的工作者如同“艺术家”,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法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

如何让在学生工作最前线、出身不同专业学科的辅导员都成为“艺术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让艺术院校学生工作实现管理共性与学生个性的统一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艺术院校构建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既是辅导员值得思考的本职工作,又是艺术院校学生工作未来整体规划的方向。

一、学生工作者即辅导员要懂艺术

1.学生工作者要了解艺术专业。学生工作者要宏观了解不同艺术专业特点与区别,深入了解分管学生学习专业的特点和内涵。不同艺术专业门类各有特点,学生工作的艺术特色要与所管理学生的专业相符合。辅导员要成为“艺术家”自然离不开对艺术知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在日常工作之余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艺术专业门类书籍。通过阅读了解所分管学生专业的特点、历史脉络等,从而更好地抓住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式,以便更好地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亦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2)多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交流。这样既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拓展工作学习交际圈,又可以让自己走入课堂,深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观摩相关专业展览、比赛、演出等。只有切实投入艺术氛围中,通过亲身的感受和体会,才能不断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4)多与学生交流专业学习。教学相长,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也可以学习他们的知识和优点,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增进与学生间的友谊,有利于艺术特色学生工作的开展。

2.学生工作者要了解艺术生特点。艺术类学生的生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一定艺术天赋,热爱艺术的特长生;另一類是中学阶段成绩较差,参加普通高考没有希望进入理想院校,转而“投身艺术”的学生。无论是哪一类的学生,在一些人身上多有着综合类大学生没有的某种特质或者缺陷:思想上,头脑灵活,个性突出,但政治意识相对薄弱;行为上,特立独行,注重自我,自律性较弱;心理上,感情丰富、细腻,敏感、不太稳定,逆反心理强,抗打击能力弱;专业上,拥有所谓的“专业情结”,有一技之长,但是专业思想不太明确;人文素质上,人文知识缺乏,人文精神较淡。这些特质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更难的挑战[2]。

二、制定符合艺术规律的学生工作模式

1.管理制度艺术化。艺术生的学习以导师指导、自主创作或集体创作为主。因此,在学生管理上要遵从不同艺术专业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辅导员在系统管理的基础上灵活掌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各有特点。以设计、美术为例:此类专业经常会有导师带队班级外出观摩、调研、写生等事宜。首先从批假手续上需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其次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辅导员的参与管理,以和专业老师相互配合保证学生外出学习的安全和质量;舞蹈专业学生需每日做早功和晚功,会早起晚归,在公寓管理制度上也会为该专业学生制定对应的考勤规定;音乐专业学生多为导师一对一指导、自主学习的模式,同时需要学生扬长自身个性特点,因此集体主义观念和纪律意识相对薄弱,系统管理和思想引导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有强大的人格魅力、灵活的管理技巧及对学生艺术学习的理解和了解,从而在学生工作和学生追求个性的艺术学习上找到平衡点。一言以蔽之,根据艺术生特点保持制度制订的多样性。但制度有其严肃性,一旦制定,在执行上就要保证团结与紧张、严肃与活泼的分寸。艺术性除了表现手法的丰富之外,亦体现为度的微妙把握。

2.党团工作艺术化。对于艺术生的天性来说,行政化文件和党团知识着实难以消化。如何将它们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及赋予艺术的形态展示出来将是艺术特色学生工作的一个亮点。以每年的入党知识介绍为例,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展现形式:美术专业学生以漫画形式展示、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有趣的宣传海报、表演专业学生编排录制小品视频在学院循环播放等。艺术院校可以利用资源共享,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交换展示,也会让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班级管理艺术化。艺术专业学生的班级建制大多以专业为单位,艺术学院的班级管理大多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年级为单位管理学生;二是以专业为单位。这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以年级为单位管理学生,即一位辅导员管理一个学院某个年级的所有专业,从大一带到大四。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事务性工作便利化,因为多数工作都是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如日常管理、奖学金评定、就业工作等,不足之处则需要辅导员了解全面的各专业门类知识,融入全面的各专业教学活动。要让辅导员以有限的工作精力实现具体细致化的工作投入,有一定的难度;以专业为单位管理学生,即一位辅导员管理某一专业1—4年级。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辅导员有针对性、具体细致地投入单个专业学生管理教育,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与专业教学工作相融合。由于辅导员把精力集中放在了解单一专业特点上,因此对所分管专业学生实现艺术特色的管理模式更有的放矢。不足之处是事务性管理工作会变得烦琐,如奖学金评定是按年级分配名额比例,原本一个年级的奖学金评比,由一位辅导员可以直接完成,现在需要先分散到不同的辅导员按专业评比,再合并汇总,增加了工作环节,复杂化了。

综上分析,第二种管理模式显然更加符合艺术院校艺术特色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也更符合规律性。即使存在不足之处,相信利大于弊,事务性工作的开展在不断的磨合和经验总结中也能找到更好、更便捷的工作方法。

4.校园文化活动艺术化。提起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想到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校园歌手大赛、娱乐节日庆典晚会等,在艺术院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当更具有艺术气息。辅导员要指导和引导艺术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将专业学习融入校园文化,做到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能把自己的专业学习在活动中得以实践。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发挥创新意识,充分了解、考虑学生的专业特色及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大胆创新。以设计学院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为例:学院已经把每年的学校宿舍文化月活动打造成“我爱我家”宿舍设计大赛,在辅导员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专业特长,和宿舍同学一起动手设计、装饰,展现个性、符合审美的宿舍环境,使之变得独特性、有设计感和创意感。美化后的宿舍自然会让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卫生意识。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由被动变成主动,又充分体现艺术院校学生工作的艺术特色。

艺术院校构建充满艺术特色的学生工作模式,需要学生工作队伍的学习和探索,善于协调关系,不断丰富总结经验,提高综合水平和能力,让艺术特色的工作模式制度化、规范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艺术院校学生工作会更具艺术特色,更加充满魅力。通过不断梳理、总结艺术院校学生工作的艺术特色化,一定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大潮中艺术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生.新时期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2]王潇.艺术类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及构建[J].河南教育(高教),2015(12).

作者:陈雷

上一篇:小学作文教学整合论文下一篇:营销企划方案(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