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加快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构建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1:

课程生态观下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 明确了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系统性差、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专业教师及与社会脱节等问题。认为地方农业高校要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改变传统课程开设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横向课程和纵向课程,采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并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 地方农业高校;创业;课程生态观

地方農业高校在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科技转化中承担重要的职责,对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培养创业型农业人才不仅是地方农业高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创业型农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更要掌握与农业相关的创业技能、创业精神及创业意识。创业教育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1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目前,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地方农业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目前存在缺乏系统性、理论多而实践少、课程教授方式传统、内容抽象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创业教育的功能,不能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1.1 缺乏系统性

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1.1.1 创业教育以创业学科课程为主。规定了创业学科课程的必修学分,配备教师教学,忽视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及环境课程的建设与作用。

1.1.2 各门创业课程关联性不强。①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离,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创业,亦不利于创业意识的培养;②创业学科课程与创业活动、创业实践相脱离,学科课程不能成为创业活动和实践的指导,导致理论知识不能通过实践强化,导致学生获得的创业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③创业活动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与创业环境课程相脱离,表现在创业活动和创业实践得不到学校的统筹管理和组织,活动和实践的开展得不到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使得学生创业活动成绩不理想、实践效果不明显。

1.1.3 缺乏创业全过程教育。学生创业从获取创业知识、产生创业意识阶段,到创办企业、管理企业是一个连续、相互影响的过程,需要获取创业意识、心理、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并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指导。而地方农业高校创业课程开设零散,缺乏基于创业全过程的创业教育课程,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创业理论知识并用于创业实践。

1.2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创业教育课程仍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授课方式仍采取传统课堂讲学为主,缺乏与实际创业需要的活动、实践,忽视活动课程与实践课程在引导学生创业、发挥创业教育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全校通识课,以全校学生为授课对象,没有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甄别,进而根据不同学生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创业课程。

1.3 专业教师匮乏

由于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必然的结果是缺乏专业教师。目前,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来自负责学院创业教育日常工作的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管理学或经济学教师、学校创业管理办公室人员等,均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导致两个必然结果,一是兼职教师没有学习系统的创业学知识,课堂教学生搬硬套,专业引导性差;二是兼职教师以其他工作为主,在创业教育课程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得不到保障,不能给学生深入的创业指引。

1.4 与社会脱节严重

目前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是处于“闭门造车”阶段,没有与地方农业、经济及社会形成良好互动,课堂内容与社会创业活动脱离。首先,很少将当地农业创业现状,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引入课堂,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现实社会经验不足,不利于强化创业教育课程理论功效;其次,没有邀请当地农业创业典型人物进入课堂,忽视榜样的作用;最后,没有邀请当地农业专家或者农民专家进课堂,忽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 课程生态观下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生态属于教育的微观生态,是从大自然的物质环境、社会的结构及精神环境,缩小到课程的微观系统分析[1]。课程生态观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课程生态的各种因子进行全面、联系的思考,有利于及时发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生态平衡的视角考察创业教育课程,能主动调控创业教育课程的失衡,确保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规划、开设、考核创业教育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地方农业高校要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类生态因素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1 确立创业课程生态观

课程生态观是以生态学的知识指导课程的全过程,包括编制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估课程及课程的效率。构建和谐的创业教育课程要以确立创业课程生态观为前提。

2.1.1 注重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环境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环境是以创业教育课程为核心,对课程建设、目标、运行及发展起推动和约束作用的环境系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创业教育课程的自然环境由自然空间和自然资源组成,是创业教育课程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高等农业院校要注重对可用于创业实践和活动课程的种植基地等自然空间和当地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发掘,并将专业教育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不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的物质条件和专业结合度。

创业教育课程的社会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宏观环境包括当地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等,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产生间接影响。微观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甚至教学环境。学校创业氛围是否浓厚,对创业教育是否重视,家庭是否支持学习农业专业和农业方向创业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学校的创业教育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创业知识的接收程度。

创业教育课程的规范环境主要包括政策对创业的支持程度,社会、学校及师生对创业的认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等。不同的地区创业的规范环境不同,地方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规范环境对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开设适合当地特色的创业课程。

2.1.2 充分认识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特征。

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生态特征,具体表现为整体性、联系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等。地方农业高校要在充分认识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特征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指导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创业教育课程的整体性。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是由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因子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与其生态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不可分离,课程生态环境影响、制约课程的建设,课程体系也反作用于其生态环境,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

(2)创业教育课程的联系性。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必然存在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包括创业教育課程生态系统内的联系、与系统外部发生的联系。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内部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系统内部各要素及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创业基础课程是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实践课程与活动课程反过来促进基础课程的建设。创业教育课程系统作为一个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必然与教育生态系统发生联系,也受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不可能单独存在。

(3)创业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及其他生态系统发生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产生于实践需要,也以培养社会创业人才和创业意识为目标,目标具有开放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和规范环境分不开,内容具有开放性。

(4)创业教育课程的动态平衡性。创业教育课程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并与外在环境发生能量、信息交换,这些过程伴随着系统平衡、不平衡又到平衡,即实现动态平衡。

2.2 构建新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开设、教学关系和教学方式建设及教学评价时都要关注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特征,注重所处生态环境,以整体性、平衡性为原则,构建和谐的、适应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2.2.1 改变传统课程开设目标。

转变以提高学生创业技能或者创业知识为目标的观念,树立以培养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观。地方农业高校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创业的素质、能力知识和心理等方面打下基础,以推动大学生在各种岗位上进行创业为目标;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以专业课为依托的创业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面向有创业经历或正在实施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创业政策咨询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和成果为目标。

2.2.2 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课程生态观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联系性,注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地方农业高校在课程内容设置时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模式,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开设多种类横向课程,还要开设创业教育素养培育所需要的多层次纵向课程。

(1)横向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需求开设的课程。大体上可以将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分为3类:第一类学生没有任何创业意愿,毕业后准备直接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这一类占比最多;第二类是有创业意愿但是缺乏创业知识,这一类占比较多;第三类是已经创业的,这一类占比极少。

针对所有学生,学校应该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必修课,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精神上为创业做好准备,包括创新思维、创意激发、创造力开发、信息搜索、商业机会判断力、机会评估等内容[2],培养适合于任何岗位的创业意识,这是对人才培养能力方面的整体提升。

针对第二类学生,应该在创业意识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包括融资、财务管理、团队建设、项目选择、营销、战略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创业基础知识,并开设创业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创业竞赛和创业模拟实训课程等,加强体验式教学和实践,加深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帮助学生获取创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第三类学生已经有创业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他们需要包括写作、口头沟通、人际关系的处理、相关专业技术的管理、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网络构建、信息收集与整理等技术技能,在企业管理中有关商务决策与管理方面的商务管理技能,以及自主创业主体在创建新企业过程中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内的创业能力课程,对创业能力进行提升[3]。同时,他们还缺乏对创业相关政策、税务知识等的了解,需要开设专门的政策咨询类课程,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讲座,帮助他们成功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指导这一类学生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创业的反思,实现创业能力动态提升。

(2)纵向课程是在不同年级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构,大学一年级适合开设创业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培育基本创业素养和意识;二、三年级适合开设创业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

创业学科课程是指将创业教育内容与某个学科知识融合贯通形成的一门以学科为载体、以传授创业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创业基础课程,可以采取学科渗透、选修课、必修课等方式开设。农业高等院校开设创业学科课程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将专业知识融于创业课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兴趣及专业应用能力。

创业环境课程则是以隐性的人文环境、舆论、氛围及价值观等为载体的创业教育课程。农业高等院校在开设这类课程时,要将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引入课堂,要将农民专家请进课堂与学生交流,促进学生对创业环境的了解。

创业活动课程是指将创业教育融于课外活动中,以积累学生经验、提高应用能力为主的创业课程,如社会调查、创业竞赛等。农业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能动性,将与专业相关的创业竞赛、社会调查作为课程组织,并且规定相应学分,促进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创业实践课程是以实践成果为价值判断,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的具有创业教育意义的课程模式[4]。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是创业实践课程的重要载体,地方农业高校要实现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的团队遴选与专业相结合、团队业绩的考核与创业学分相挂钩,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2.3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并且以教为基础。课程生态观强调学生既是教学对象,更是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地方农业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首先要改单向传授知识为双向传递,改“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改课程教学“一对多”为“多对多”,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课堂将学生带入农业企业或者农场,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创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第三,要改传统教学的“授—受”关系为“你—我”关系,增加体验式教學,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2.2.4 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既是对教育效果的检验,也是促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实现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发展性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由于其尊重人的发展,开放性、协调性、动态平衡性等特征与课程生态观相适应[5]。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就是采用发展性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目标、内容、主体、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成为合作性参与者和反思性实践者[6]。

首先,教学评价指标上改知识指标为主为知识与能力并重。要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与创业的结合能力为指标来设计相应的考核体系。

其次,改双向评价为多向评价。以往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课程评价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双向评价模式具有局限性,要将课程相关的参与者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充分展示师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更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最后,改结果评价为创业教育全过程评价。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创业知识传递、能力提升、实践检验及反思的全过程教育,以往只注重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模式不能与创业教育的本质和使命相适应。应建立一个与创业教育全过程相对应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6.

[2] 张兆强,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81.

[3] 樊一阳,徐玉良.创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

[4] 张向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及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0.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85-90.

[6] 韩琳.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3-104.

作者:徐兰香 徐毅华

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2:

构建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研究

【摘 要】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加快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实践、构建农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机制21世纪,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社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已竞相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战略。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首先要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确立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现状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的主要动力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并在经济改革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1998年清华大学是第一所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亚洲学校,2002年在我国正式启动高校创业教育,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成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201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①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明确了方向。②高校创新创业的体系逐渐完善,国内很多高校创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设立了创新课程学分,制定了系列的政策制度,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③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山东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了以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机构,学生也自发组织了“创业者联盟”“未来企业家协会”“拔尖创新人才联盟”等社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但创新创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还很有限。调查表明,开设创新类课程的学校约占1/3,开设创业类课程的学校约占1/5,创新创业的发展模式和机制尚不健全,形式比较单一,创新创业的产学研不能很好的结合,实践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机制尚未形成,未能建立有效协调学校、学生与社会共赢的工作格局。

二、 构建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教育教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键,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在教育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机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要研究区域发展与创新创业的关系,寻找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切合点,适时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知识结构,实现区域经济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通识教育基本知识的传授,也包括素质教育培养、能力提高,还包括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所以在建立保障机制时,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强化实践能力的同时,使他们树立创业信心。一是树立创新创业意识。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时机,向学生展示农业发展的前景和客观的经济效益,通过举办创新创业的专题研讨会,让学生真正理解创新涵义、如何创新,以及如何利用创新成果进行自己的创业之路。二要打好理论基础。为了保证学生知识系统的实用性和完整性,满足经济发展对各个专业人才的需求,设置夯实基础、强化重点、突出特色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创新创业相关的公共选修课,比如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能力、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成功学、农村经纪人指导、现代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学习了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兴趣点”,为他们以后创业奠定基础。三是注重实践环节,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强大依托。地方农业高校大多是以种植、养殖、加工、检测和管理五大方向为主,学校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吸收和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建立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机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越发明显,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开展给予个性差异的教育,完全学分制是以弹性学制和选课制为核心特征的教育体制,是用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用学科知识模块来培养学生的管理制度。例如,可以对正处在创业阶段的大学生采取弹性学分制,允许他们分阶段地完成学业;对于那些有很强创业力的大学生,学校可以允许他们休学进入社会创业,学校为其保留学籍,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积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金运行机制,支持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同时进一步完善学分确认机制。例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发明专利、取得学科竞赛的成绩、参与开发科研项目等,可以申请获得相应的科研创新学分。

(四)建立以创造为价值导向的教学激励机制。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发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使学校与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氛围。农业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到办学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新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为了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更好地负起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责,要制订完善的奖惩制度,如教师创新创业奖励办法、大学生创新奖励学分、大学生科研创新指导方案等,调动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五)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机制。农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服务于学生的思想展开。一是建立“指导—扶持”服务模式,在大学生创业之初,指导学生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论证,帮助学生科学选题,给学生提供技术咨询,并在项目运行中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二是建立“指导—参与”服务模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信息量,提高实践操控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思维、生产实践、组织活动、创业体验,鼓励学生参与研发、自立项目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因此,学校要建立教师定期社会实践和培训制度、技能考核制度和教学实习场地轮岗制度;完善年轻教师的强化训练制度,以保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三是推动学校、政府、企业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保驾护航。政府部门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出台相关金融、财税扶持政策,鼓励区域内经济组织或企业家自建或与高校共建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定额度的无息贷款,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制度,确保那些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都能有创业实践,让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傅方正.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7-49.

[2]张峭. 农业科研投入现状及优化配置设想[J].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4):43-45.

[3]戴育滨. 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执业,2008(30)58-59.

[4]文丰安.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12-14.

[5]褚东升,唐波,赵相,硅谷. 加强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2008(15):139-160.

作者:胡太芳

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论文 篇3:

农业高校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河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创新创业人才的要素特质角度出发,结合农科类学院创新教育现状与问题,探索基层农科类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并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很大成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了学生就业创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高校不够重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落后,与学生专业教育脱节,跟社会现实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针对性不强;实践机会偏少,指导帮扶跟不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1]而在部分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未真正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现在,许多高校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学生培养的工作由学校牵头、学院具体承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由学校架构,具体的推动、实施由二级学院负责。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在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工作十几年的情况,对农业高校农科类学院在培养具有农业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与同行进行交流并相互促进。

一、农业高校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农业高校扩招以来,农科类二级学院为扩大规模新增了一些相近的专业,师资相对不足,而人文社科类公共课师资严重不足;近年来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农科学生生源情况较之以前同质化趋重。由于农科类的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性,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训练,过于强调专业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创新精神和思维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忽视了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专业知识过窄、思维方式老化、独立思考能力较差成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导致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概述

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该校提出了“一体双翼,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2]即围绕学生课堂,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建设,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同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根据专业教学特点,针对低年级和高年级进行分段教育。督促学生学好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动手能力训练。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给学生提供多样化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农业高校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成效

1.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构建。创新是人的一种内在素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结果。创新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创新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使其潜力得到开发,智力获得发展;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意志力、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创业教育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从整体上看,农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具有“十字型”特征。[3]从纵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到毕业,分年级、分专业制定目标,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式和方法,进行全程跟踪教育。从横向维度看,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结合学校、家庭、企业、社会,进行系统性教育,构建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

2.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实践路径。①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素质是大学生的首要素质。这要求我们在日常教育中,不断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认识到,有志青年要想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必须端正态度、明确担当、积极向上、富于创新,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农学院在新生一入校就进行“学农、爱农、惠农”的专业思想教育,特邀知名教授和校友作报告,安排新生参观百年农大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开展学科及专业介绍;平时经常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校作人文社科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报告;开展“科技文化节”、“金秋书画节”、“弘农”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农业文明,培植学生爱农的文化基因;每周开展“指路明灯”教授导航活动;实行“全员导师制”,从本科生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由每个学生自己在专业内选择导师,进一步加强师生间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个人情感上的交流沟通。通过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农科类学院应以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重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要围绕核心内容进行,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把课堂内的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农学院每年都要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通过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通过部分海外研修归国的教师在重点班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等拓展教学内容。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当前,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更多地使用积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小组协作等方法,营造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形式和手段。积极运用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农学院通过学生参与的教师考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教学观摩、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并促进教学内容上的不断更新。通过改造、新建多媒体教室等教学硬件设施,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通过教师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不断革新,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流程再造,引导了学生学习方法、方式的创新。④加强实践育人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而大学生创业所具备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农科类学院应围绕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三个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切入,整合优化实验项目,增加基础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二是重视实习实训环节,把教学科研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此外,农科类学院还应围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实践育人的形式。农学院在实践教学上一是吸收学科新知识、新内容、新技能,优化实验项目,积极改造升级基础实验室,开放一些学科、平台实验室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二是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在重要节点,安排学生直接到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甚至安排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劳动中去。如在中牟县万滩基地为农学类班级每班划出几分地,“承包”给班级,给他们种子、化肥和农具,由班级自主生产管理,最后依据作物收成的质量、产量和效益做出总结考核。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及学生共同制订翔实的计划,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⑤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助推创新创业人才成长。农科类学院应制定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政策,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一是打造政策平台,出台创新争优的相关奖励政策,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时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计入学分,加大对创新创优成绩突出者的奖励。二是打造宣传平台,邀请著名科学家、企业家、学者到校讲学,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的事迹、分享感受与经验。三是打造“竞赛”平台,以“挑战杯”竞赛、“创青春”创业大赛为切入点,加大投入。四是打造“自助”平台,鼓励支持更多学生自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活动。五是打造“实践”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成立相关的教学实验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基地。六是打造“孵化”平台,筹集专项资金,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立项及评审,支持可行性强的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实施。农学院制定并实施了《农学院创新创优实施方案》,奖励内容涵盖了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科研到社会服务,从学生活动到论文、成果等,极大鼓舞了师生干事创业的斗志。近几年,不仅每年都举行院士报告周活动,平时学术活动也频繁开展,袁隆平、杨叔子、尹卓等大家也与学生进行过面对面交流,每月均邀请知名企业家、校友给学生做报告。大力宣传、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以赛促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近5年在省级赛事上获金奖4项,国家级赛事上也获得金、银、铜奖各1项。鼓励学生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协会、“农业创想家”等自组织,拨出经费支持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农学院推进“全员导师制”,使学生尽早接触到老师的科研工作,充分利用学院以“2011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首的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科研创新,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开展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设立专项经费,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RCT计划),开展对成熟高、可行性强的项目进行资金帮扶。⑥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易,只有将以上举措产生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师生,方能提振信心,砥砺前行。一是仔细梳理、总结成果。二是将其实现的路径展示出来。三是选树出最具代表性的集体和个人、用最好的荣誉和成果来激励大家。农学院近年来的学生考研率近40%,其中半数以上考取重点大学或科研院所,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1个班级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社团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1人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王灵光团队的作品荣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王灵光先后当选“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温振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大学生村干部”,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受到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被选举为省九次党代会代表。农学院在学生毕业季,举行“我的选择和奋斗”先进典型报告会,宣传考取重点大学研究生及较好就业创业学生的典型事迹。平时,则请回近年来的杰出校友作报告现身说法。2004级学生温振毕业后考取大学生村干部,带领村民建蔬菜大棚致富,被群众认作致富的领路人。2007级学生王灵光从流转土地开办种植专业合作社起步,至2013年9月,在郑州注册成立了河南甲加由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结构,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在他们的示范下,一大批有志创业的学生在校内成立了项目小组,出校门加入了创业队伍。如在读博士吕伟增的实体项目《“联莲看”互联网+莲藕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如2008级学生杨冲亚走上流转土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创业之路。

四、农业高校农科类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1.农科类学院还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建立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教育方法改革平台;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样性学习资源;加强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素养;积极推行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建设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实现教育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的全面创新变革,达到以“教”的创新变革促“学”的创新变革。

2.农科类学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学生刚入大学时,还不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如果这个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就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农科类学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不管是政治家,还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需要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单科知识。”农科类学生更需要跨学科的广度及批判思考的涵养。这样的培养需要学生改变被动接受信息的习惯,转而学习自己进行思考,面对批评时要提出并辩护自己的论证。

3.农科类学院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是世界趋势,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农科类学院也理应将“培养造就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适应对外开放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作为自己的追求之一。不仅需要办学理念的国际化,还需要管理的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和授课内容的国际化,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具备全球化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2]彭文博,尹新明.农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人才培养,2012,(1):65.

[3]陈玲.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56-11558.

作者:易振

上一篇:培训自我鉴定三篇下一篇:公司工作汇报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