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体系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是政策和技术层面的运作,更应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本文认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达到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与教师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与学校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德育课程体系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德育课程体系论文 篇1:

谈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与德育课教学改革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只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和《法律常识》课程一定程度地体现了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点,《经济政治社会》和《哲学与人生》依然沿用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系,德育课教学依然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与考核上。这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状况针对性和实效性都不强,急需改革。

中职教育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立足在“从业”德育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教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内容必须纳入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业职业规范。因此,职业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必须打破现有模式,重新构建与行业企业结合并适应行业企业要求的德育课程体系。

建议:

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周2课时,计36学时;

第二学期开设《法律常识》,周2课时,计36学时;

第三学期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周2课时,计36学时;

第四学期开设《求职与创业》,周2课时,计36学时。

以上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建筑在职业教育特色基础之上的,也比较符合中职生的实际需要。

一、对中职生的自信心

中职校的生源来源几乎都是初中时学业较差的学生,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评估下,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几乎丧失殆尽。面对这样一群学生,中职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面临的是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和自尊,找回自我。完成这种重新树人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课必不可少。

家庭教育不当使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及自我矫宠的品质,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心理教育课题日益沉重,如:把教师的教育当成与自己过不去,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失败和他人的成功,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不能正确和客观地面对,而是把矛盾发生的一切责任推给对方等等。这些表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代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职校德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有利于帮助职校生调整不健康心态,而且有利于职校培养出对社会负责任的健康公民。

中职生学业差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的智商低下,而是由于他们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所致。因此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训练。

二、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让中职生知法、懂法、守法,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是非常重要的

中职校开设《法律常识》课,一是要解决中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及对法律知识无知的问题,二是要训练中职生养成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事的行为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校德育课程要通过《法律常识》课的开设、讲解与训练,让中职生懂得在法律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在学校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中职生,在社会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走上工作岗位后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三、中职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有一技之长的初中级劳动者

所谓“合格”,不仅仅包含着职校生文化与专业特长的合格,而且也包含着职校生综合素质的合格。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金钱作用的神奇化催生着人们对金钱和权力的向往。当代中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面对这样一个中职生团体,道德教育必须要尽快从天上落在地上,即尽快摆脱空洞的说教,让中学生从认知到情感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才可能见到实效。

中职校的道德教育课也只有和中职生的现实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才可能获得效果。中职校德育教育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主要表现为中职生一入学就基本趋向于职业定位,这样的特点提醒我们对中职生的道德教育要和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特点密切结合。因此,对中职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也是我们建议在中职校开展《职业道德》课的重要原因。当然鉴于中职校的特点,对中职生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只对道德的认知水平上,还要注意对中职生开展职业道德行为训练(这也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头戏)。这样才可能使中职生真正养成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习惯,从而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四、培养中职生具有职业素质

中职生在接受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训练后,必须要明确自己对将来所从事职业应该持什么态度、遵守怎样的行为规范和职业法律规范、具备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心理及职业素质。因此,在中职校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中职生在完成两年学校教育后的第三年就要走出校门奔赴实习岗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可能从此就走上了工作岗位。中职校的毕业生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实习或工作岗位的要求,不仅取决于中职生在校学习到的专业技术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还取决于职校是否对职校生进行了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心理和职业素质及遵守职业规范的养成教育与训练。

当然在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指导》教育与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结合行业企业(比如:全国500强企业)文化对中职生进行教育,让他们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明白任何一个优秀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都有自身企业文化的支持,从而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存与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中懂得遵守企业文化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对中职生必须进行《求职与创业》的教育

中职校开展《求职与创业》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必须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

这里所讲的“实事求是”是指:中职校在对学生进行求职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说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并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些不合理现象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并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合理现象存在的历史性及其迟早要消亡的必然性。通过实事求是的教育,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面对现实的勇气,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确立改造不合理的信念,确定人生奋斗的目标。

(二)必须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与训练。

当代中职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弱。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自身错误不能勇敢面对。面对这样一群中职生,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将来会成就什么事业,也很难想象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怎么适应岗位要求。中职校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明白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才可能真正树立起自信。职校对中职生进行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的教育与训练不仅仅有利于中职生求职与创业,而且更有利于中职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三)必须对学生进行求职方法与技巧的教育与训练。

中职生即将离开校门时的第一件事就是求职。怎么书写求职书、参加面试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应对面试时的提问、应试时的穿着与打扮、应试时的语言技巧、应试时如何向对方介绍自己等等常识,职校都有必要教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求职模拟训练。

综上所述,中职校德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德育课教学都要把握这样的标准:一切以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一切以有利于培养中职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一切以有利于培养中职生就业创业精神为出发点。这样中职校的德育课教学才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马亚萍

德育课程体系论文 篇2:

以和谐理念为指导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是政策和技术层面的运作,更应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本文认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达到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与教师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与学校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关键词:和谐 德育 新课程体系

“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着学校教育和课程的发展变化”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此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设置方案就课程内容和学时调整、方案实施时间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做出了规定。该方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方面继续保持德育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给了学校一定自主权,使学校可以根据形势及地区、学校、学生特点自主及时安排相关德育课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如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作了一些思考,認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我们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德育课程也应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下面就我如何用和谐理念做指导,构建和谐课程体系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愿和同行商榷。

那么什么是和谐、课程和和谐课程体系呢?和谐,即“安顺谓和,协调为谐”,是指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1]。课程简单地说是指课业和进程[2]。而和谐课程体系是指在和谐理念指导下,实现课业和进程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一、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

德育课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新版的全国统一的德育教材及大纲都规定各地不得自编教材,其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经克服了过去教材中的诸多弊端,但同时以带来这样的问题,即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固定教材通过编写、印刷、发行,教育内容往往滞后。而德育有效性的高低,又往往体现在它的时效性上。用新近发生的鲜活事例进行教育往往更加有效。道德的提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有效性更强。一本固定的教材怎能涵盖千百万学生这么丰富多彩的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道德提升过程与他们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而一本教材却无法顾及到学生生活经历、社会影响等内容,存在着的地区差别、校际差异,却一厢情愿地试图让全国、全市学生都来“齐步走”。其本质问题是:不管何地、何校、何时学生是否“有病”(需要),全国、全市的全体学生,不但要同时吃同一种“药”(教材),且“剂量”(课时)、“服用方法”(教育手段)也须“划一”,这怎么可能对生活、学习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呢?

高职学校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另外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过于偏重教育的主观意识,忽略学生接受心理,仍以老师说教、讲授为主,不大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或“情境教学”教学方式实施甚少。德育课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学生们对德育课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另外,德育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主,忽略学生实际行为表现,忽略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训练,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这些“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的作用,一旦考试完了,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也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首先就要在内容和进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上具有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

德育课程的实施最终要靠广大的德育课教师,可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就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而现实中我们的德育课老师却面临界这样的问题:

首先,教材贪大求全。例如,《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涵盖经济学基础知识政治及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法律基础知识》涵盖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我们的教材的确需要系统完整,但也要顾及教师好教好用,对这么多的内容如果浅尝辄止难出效果,讲深讲透一是课时不允许,二我们的学生是否需要和能接受,况且我们的老师是否能讲透还是个问题,我们的老师毕竟是个教师而不是专家。

其次,教师课程权力的缺失与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新课程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但这种权力分配主要是国家权力,地方与学校的权力显得十分有限。对中小学教师勤于检查、督促、评比,而疏于引导、服务、对话与交流。在这种科层制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下,教师被置于学校科层最下面,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等人员的约束与控制,他们被视为学校科层体系中的“技术员”,对教育、课程内容毫无选择权,成为游离于课程研究领域之外的盲目模仿者和机械执行者。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谈何容易。

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就要在教材的内容,和管理体制上加以改革,内容上教师接受,体制让我们的教师开心。

三、德育课程体系与学校的和谐

我们的学生每周的德育课课堂教学毕竟才两学时,这两课时教学再好,还是时间太少,那我们就要把德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为此我们就要:第一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的贯通,即课程与班主任工作、共青团活动及其他日常教育活动的贯通,使德育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发挥整合性的教育作用;第二是教师与学生的贯通,即不是单纯的教师教育学生,而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教育;第三是教育与学习的贯通,即学生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习,在学习中无形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是教育与评价的贯通,即教育与评价不再是两个相互割裂的环节,而是整体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教育中有评价,评价同样发挥教育作用。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各科渗透德育教育。

四、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家长的和和谐

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的德育离不开家长,要使家长也溶入我们的课程体系,达到课程与家长的和谐。

五、德育课程体系与社会的和谐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创新永恒的主题。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五个层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体现,它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决定着职业学校的生存空间与发展价值。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达成程度。课程是连接社会经济与教育的桥梁,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因而课程改革必须置于社会经济变革的大环境中进行。

和谐是世间最佳的境界。德育课程改革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达到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与教师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与学校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贺新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识形态建设路径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 年第2期第22页

[2] 王道俊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三版,第154页

作者:吴自涛

德育课程体系论文 篇3:

基于核心素养的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一、要义阐释: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认知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夸美纽斯认为,课程即教材;杜威提出,课程即活动。

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如此定义德育课程体系:学校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班级、学校、地方等各级各类德育课程,包含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各门学科,以及目的明确的、有计划的各级各类德育活动。而班级德育课程体系,正是班级层面对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落实。

2016年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协作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正是基于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在不同的德育情境中实现学生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二、谐音取巧: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德育课程体系,落实到班级有其普遍性。而班级德育课程的设计深受班级文化的影响,因此,班级德育课程又有其特殊性。可以说,较为成熟的班级德育课程体系是共性与个性相融合的产物,每个班级在设计班级文化时,应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炼一些关键词,为班级德育课程冠名,进一步形成班级独有的课程体系和班级文化。

笔者多年担任班主任,机缘巧合,多次所带班级的序号均为“7”,与笔者姓氏同音,最初以“小戚班”“戚家军”为名,每一届“戚”班的学生赋予“7”不同的文化寓意,逐渐衍生了不同的“7”谐音文化。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笔者惊喜地发现,沉淀多年的“7”文化与核心素养框架有许多重合之处,经提炼、实践、整合,最终形成了基于核心素养的“7”班文化框架。

基于班级文化设计,将课程作为德育载体,在7个“qi”谐音的字符中,“启”“启发”所体现的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实践中的创新精神最为契合课程学习,因此,我班最终提炼了“启”作为课程体系的关键字。基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德育课程为抓手,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中,以学校课程为助力,充分拓展地方课程,由此建构班级的德育课程体系。

在一学年的实践中发现,德育专题课程和学科课程有交叉重合之处,学校和地方课程多以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活动展开,课程划分过于累赘。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目标,我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对学校和地方课程进行整合,重新整合了以“启蛰”命名的“7”班德育课程。

启蛰,“惊蛰”节气名古称,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以此为班级德育课程命名,有万物苏醒、春回大地之意。“启蛰迎春荣”,表达春耕初始、厚积薄发的班级期许。

启蛰课程由启思(德育课程)、启智(学科课程)、启行(拓展课程)三个维度的课程构成,使国家课程、学校和地方课程,德、智、行有机统一,更有助于课程实施计划的制订,在实践中融合并实现核心素养的养成目标。

三、循序构建:主题班会课程系统样态呈现

德育课程化,课堂是主渠道;德育课程,班会课又是主阵地。

主题班会课不仅是个活动,也是一堂课。把主题班会作为德育课程,在课表中固定下来,把班会资源整合成一门课程,实现主题班会的课程化,这不但是班会的科学升级,而且使班会教学更有序、更科学。

主题班会课首先应该是课,然后才是活动,所以它具备课程的特点,甚至因为它的活动性又超越了课程的特点。既然是课程,就应当遵循课堂教学规范,有课程目标、教案设计、学情掌握,有教学重点、难点,更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课程的主题班会应有分层性、系列化的特点,以“启思”命名的“7”班主题班会课程,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启发思考,确定了自我发展、全面发展的课程总体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想状况,设计出不同年级、不同学段,有步骤、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课,课程分为“乐学善思会学习”“慧心巧思懂生活”“思深忧远做公民”三大板块,对应核心素养的自我發展和社会参与。基于三大板块,设置了“学霸养成”“鼓掌的人”“明天会更好”“树洞”“你我他”“幸福课”“家国梦”“我做社评员”“路在脚下”九类课程,涵盖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每学期都有对应九类课程渗透,每学段都有所侧重,从高一到高三,实现积极学习者、自我管理者、社会参与者的角色递进。

从横向到纵向形成德育课程网络,实现班会课程的梯度开发和系统教育,以期通过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主题,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精神发育,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并由情悟理,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

案例 2013-2015周期内 “启思”主题班会课程

[课程说明]

1.基于核心素养,结合学校活动、班级情况整合调整。

2.以高中三年为一个大周期,每个年段为一个小周期。每学期为课程调整节点,注重时序性、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性。

3.班会课程系列化、主题化,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交叉发生,重视点与面的结合。

4.注重反馈,及时反思,适时调整。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积极学习者”。在高中第一年能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开始尝试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获得学习热情和动机,寻找学习兴趣点和发展途径,在反思中提高自我。

2.培养学生成为“主动的自我管理者”。在高中第二年的学习生活中,既能独立探究,又懂得合作共赢,善于沟通和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涵养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逐渐关注生命、社会、世界等话题。

3.培养学生成为“创新的社会参与者”。在高中第三年有更多的社会参与意识,准备好“未来公民”的角色转型,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培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的素养。

4.促进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使学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四、素养落地:处处皆课程,时时皆教育

(7)班构成的7个“qi”谐音的文化字符,既形成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班级文化,也成为班级德育课程的关键词,引领班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设计和构建课程,既是课程建设指向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需要,也是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搭建现实载体的有效方式。

从知识走向素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重构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人的发展,这与德育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精神高度一致。

课程渗透德育、德育课程化实现了全面育人的有机统一。课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校内外一切有教育价值的资源都是课程。因此,当我们提炼关键词、梳理整合课程时,切莫将课程限制在框架内,窄化了课程的概念,限制了课程的无限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柯特·汉克斯说:“我们正步入一个急剧变化的暴风骤雨般的世界,人类正航行在一片未经探索的水域之上,旧的思想观念和过去的老式地图已无法引导我们穿过这片水域。”

课程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途径和载体,并非是唯一途径和载体。在课程的转型和重构过程中,我们应当思考,学生需要怎样的教育,未来需要怎样的人。同样,不管如何变化,我们依然相信,教育从过去到未来都是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感染人、成全人。

风物长宜放眼量。教育无边界,教育不止步。

作者:戚逍逍

上一篇:护士见习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农业机械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