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森林环境,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和正常循环的前提下,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1:

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的关系探讨

摘 要 林业建设关系到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环境,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加速林业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与森林存活率,林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发展高效林业又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基于此,重点分析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高效林业

1 林业发展现状

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林业实行传统粗放式发展,以“1天等于20年的速度”盲目砍伐原始森林,虽然生产了大量木材,但却破坏了森林植被,导致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东北黑土地被侵蚀。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2.5%,1978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下降为12%。

1998年,特大洪灾敲响了警钟,为保护长江中下游城市,国家开始在长江中上游实行“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并开始向全国全面推行。从此,我国林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17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总面积接近2.1亿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接近7 000万公顷(高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森林覆盖率依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1%),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无法与日本、加拿大相比。我国森林资源在结构上不合理,质量不高,用材林面积过大,防护林和经济林面积过小,树种单一,缺乏多样性,用材林的消耗速度超过生长速度,森林资源的后劲不足。林龄结构也不合理,幼林、中林与成熟林结构失衡,林分平均胸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年的森林采伐量依旧高于森林的生长量[1-2]。

2 林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间的关系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

1987年,联合国环境特别委员会(WCED)主席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闭幕时明确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未来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的利益。

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正式提出林业可持续发展概念。我国很快接受这一概念,国家林业部明确指出:林业资源必须在维持森林自身可持续发展,保证森林永续,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2 高效林业

高效林业指森林中的物种个体和群体保持协调、平衡,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协调、平衡,因而森林可以长期保持高生产力、再生能力和高生物量,能持续提供优质、高产、多样的产品,并且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从高效农业实践中延伸出“高效林业”的概念。高效林业以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林业集约式栽培经营,同时也发挥高效的生态效益,为人们营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

3 发展高效林业,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3.1 发展高效林业,推动林业改革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40年,人民公社早已解散,国营工厂也已改制,但我国林业改革推进却依旧步履维艰,林权所有制结构单一,林业资源基本上仍然归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而国家、集体作为林权主体却又始终拿不出更多的钱投资林业建设,而且林业所有者与林业管理者、林业经营者三位一体,难以实行自我监督,难以遏制林业采伐速度超过林业生长速度。

发展高效林业要求以市场为中心,走出山区、乡村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力量,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这就有利于打破林权所有制单一的局面,鼓励私人及房地产企业、轻工业企业投资高效林业,增加林业建设的投入,增强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3.2 发展高效林业,有利于林业经营模式转型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林业经营始终维持在小型、分散、粗放经营的模式,科技含量较低、资源利用率不高、投入产出率较低,难以扩大经营面积,各项管理措施也难以跟上,而且基层林业站也难以向林户推广新的林业技术。高效林业以先进技术为依托,实行集约经营,科技含量高、投入产出率高、资源利用充分,有利于林业经营模式转型。高效林业要求林户必须应用先进技术,这就要求林户要自主学习、引进新的林业技术,可以为基层林业站节约大量经费(基层林业站多年来一直缺乏资金),并缓解林业技术员的工作压力(目前绝大多数林业技术员年龄已超过40岁,早已力不从心)。

3.3 发展高效林业,有利于推动林业管理与林业生产升级

高效林业是一种信息化林业,发展高效林业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无人机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实时监测森林的植物、动物以林木生长情况,对林区实行全方位的现代化、精细化管理。高效林业管理要求切实保护幼年林与天然林,合理采伐成熟林,科学设计每年的采伐区,根据每年的森林生长量确定采伐量,严格执行采伐限额[3]。

高效林业是一个以林业为核心的系统工程,高效林业建设要求林业生产单位及轻工业部门必须进行技术升级,淘汰落后技术,提高原木利用率与加工出材率。

3.4 发展高效林业,必须实事求是

每个地方的地理、气候、水文、土壤、年降雨量和海拔等自然条件各有不同,因此发展高效农业必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發,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搞“标准化”模式。当地要秉持保护森林物种、协调发展的原则,切实保护天然阔叶林;科学预测未来木材市场发展变化(目前木材价格每年上涨20%),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种植速生林与经济林,并尽可能栽植观赏性树种与保健养生树,如美国、日本林业已向旅游林业转型,而不再依赖生产木材,这是值得学习的[4]。

4 结语

在林业建设中大力推动高效林业,有利于我国林业改革,有利于转变林业经营模式,有利于林业生产转型,从而推动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国应当加大高效林业研究力度,加速推广高效林业。

参考文献:

[1] 刘军兰.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J].农业与技术,2018(20):160.

[2] 胡梦凡.浅谈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家参谋,2018(21):94.

[3] 章雪梅,郭清华.现代高效持续林业——中国林业发展道路的抉择[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79.

[4] 王永安.林业持续发展与高效林业[J].湖南林专学报,1997(1):1-6,18.

作者:李芗芸

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2:

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探究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森林经营质量,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主要针对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的重要性、森林资源经营政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3点内容,从多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方法,为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森林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探究

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一问题。

就目前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源总量不足与管理不当矛盾突出、经营与管理体系不健全、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起步晚等。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要进一步落实好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森林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既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森林资源具有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的作用,包括维持水土平衡、防风固沙、减少泥石流等,在生态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容易出现自然灾害,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此外,针对一些植物覆盖率低的地区,一旦出现持续性降水,很容易发生泥石流[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很多内陆地区都出现了资源匮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国家政策,提高人们的认识度,以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切入点,更好地解決经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2 森林资源经营政策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1 资源总量不足与管理不当矛盾突出

我国人口众多,但森林覆盖面积占世界森林覆盖面积的4.1%;森林覆盖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3%,同时,森林蓄积量也不到世界森林蓄积量的3%。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仍没有完全走出粗放的模式,人们整体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仍有待提高,这也给我国的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包括毁林开垦、超限额采伐等[2]。

2.2 经营与管理体系不健全

从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来看,管理体系仍不健全,仍存在着产权不清晰问题。同时,在管理体系制度缺乏的基础上,也导致了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分工不明确等,甚至出现林地纠纷、明抢暗偷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一些人希望通过占有森林资源来获取利益,从而导致过度开发、资源严重破坏等问题。

2.3 森林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起步晚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缓慢,森林的认证成本较高,并且相关体系不健全,未能实现与国际有效接轨。同时,从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思想理论来看,也与国家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人们虽然在近些年提高了环保意识,但整体的环保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森林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环境恶化、人口倍增及资源缺乏,是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森林经营中,不仅要保证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能为人类社会彰显作用。

3.1 开展广泛合作,确保森林可持续经营

我国林业科研部门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广泛合作。针对当前的国际局势,很多森林问题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因此想要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合作是必须践行的途径。

国际林联组织是面向全球林业研究人员、非营利、非政府、全球唯一一个世界性的林业研究国际组织。中国的加入旨在进一步推动林业合作,深入森林、树木等领域进行研究,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3]。

此外,在我国林业部门内部,要加强部门与部门间的合作,并将合作关系贯穿至政策制定、实施、监测与评估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到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强官方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宽我国林业管理渠道。

3.2 人工林多样化,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人工林的快速发展虽然满足了人们的林业产品需求,但人工林栽培树种较单一,很容易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以及森林病虫害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作用下,如何提高长期生产力,如何有效维持地力,已然成为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森林树种基因单一和群落结构基因单一,也对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而森林生态系统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伴随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要求人们提高对人工林多样性的重视程度。

在人工林建设中应该采取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针对现有的人工林,参照不同类型的原则,应用科学的方法,包括团状采伐、带状采伐、单株采伐等,将人工林建设为复层异龄混交林,通过合理的收获来恢复地力。

同时,在人工林建设中,也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约束人类的经营活动,从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此外,也要做好事先规划,避免盲目发展导致人工林及天然次生林破坏。

3.3 培养森林经营人员,保障森林可持续经营

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人才的投入与培养已然成为企业间比拼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切实提高人才质量,才能更好地保证工作质量。对此,相关部门也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人员招聘环节,做好人员考核,待通过考核后方可正式进入岗位,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利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加大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打造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平台,保证林业人才供给的持续性。

其次,针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制订定期培训计划,结合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专业经验进行系统化学习,并加强与国家的联系,提高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起点。

最后,制定明确的人员管理制度,采取奖罚措施,形成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一方面,对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4]。

3.4 完善森林防护体系建设

科学的森林防护体系,不仅能够实现宏观上的森林资源优化配置与林业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能减少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了三北防护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实际调查来看,防护林在建设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使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优化,包括自然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5-7]。同时,针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森林防护体系的健全,更利于为生产活动和建设活动营造出适宜的环境,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调整和升级。

3.5 大力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方面,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线下活动,营造良好的线下氛围,同时健全法律法规,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夯实法律基础。此外,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入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拓宽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渠道。

另一方面,结合我国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好网络平台,尤其是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凭借更少的时间投入、更大的趣味性吸引了更多年轻人,也丰富了年轻人的业余生活[8-9]。而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正是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和新鲜血液。对此,在线上宣传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充分与年轻人沟通,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4 結束语

在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可通过开展广泛合作、人工林多样化、培养森林经营人才、完善森林防护体系建设、提高森林资源砍伐的监管力度及大力宣传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措施,来达到提高林业工作效率的目的[10]。

从多个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因,找寻解决方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案策略,从而提高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 1 ] 骆建莉,叶蓓蓓.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现代园艺, 2014(16):171.

[ 2 ] 王斌宇. 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乡村科技,2020(8):83-84.

[ 3 ] 王明云. 森林经营方案制度的推行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探究[J]. 绿色科技, 2019(7):61-62.

[ 4 ] 张立圆.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30):150-151.

[ 5 ] 刘芳岐.浅谈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种子科技,2020,38(22):121-122.

[ 6 ] 王秀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0):75-76.

[ 7 ] 常青.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20,11(23):59-60.

[ 8 ] 马磊宏.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实用技术,2020(4):162.

[ 9 ] 白山稳.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探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0(5):201,203.

[ 10 ] 侯景亮.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59-60.

作者:俞小勇

林业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3:

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

摘 要: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在经营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能满足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还需考虑后代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通过分析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结合全省林业发展优势,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目标,为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现状;作用;目标

1 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山西省土地总面积约为15.67万km2,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林业用地面积占到了国土总面积的44.11%,山峦叠翠、碧水蜿蜒,素有“表里山河”之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山西林业现状可概括为:水平低位、速度缓慢、差距明显、潜力巨大,因而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来寻求提升生态质量效益的办法和途径。

1.1 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状况

近年来,山西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全面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大力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明显提升。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山西“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以“两山论”为遵循,适时启动两山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逐步形成以生态扶贫为抓手、以重点工程为载体、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森林生态建设体系。同时,山西已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融入全社会发展大局,作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蹚出新路子的必要途径。

1.2 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特点

1.2.1 自然条件特点鲜明

山西是典型的黄土山地高原,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500 m以上,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14 ℃,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年降水量在400~650 mm。总体来看,山西林业发展的土地资源优越,但降水量是突出短板,因此需要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原则,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将自然条件优势发挥到最大功效。

1.2.2 森林资源丰富

山西省陆地生态系统有森林、灌木丛、灌草丛、草丛、草原、草甸等共计128类。2019年,该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森林年度清查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2.79%,森林面积357万hm2。根据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普查,全省天然草地总面积455万hm2。现有各类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共269处。目前已查明在山西省分布的维管束植物计有177科、762属、2 743种。山西境内分布有鸟类、兽类、爬行类和两栖类野生动物451种。

1.2.3 产业模式单一

传统林业发展观念认为,林业只是单一的木材生产产业,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为代价置换产业价值,不注重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利用,带来了森林资源减少、林区物种消失、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生态产业尽管对富民增收作出贡献,但经济林提质增效任务仍十分繁重,种苗产业结构性矛盾尚未破解,森林旅游康养刚刚起步,林下经济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产品的供给侧改革任重而道远。

1.2.4 后发展优势明显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而林业却总体上处于较为落后阶段,但这也为林业借鉴吸收其他行业经验做法提供了机遇。因此,需积极主动向农、牧业等其他行业学习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从而实现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林业是维护生态文明的基础保障,而林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生态平衡。社会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两山”理论为根本遵循,达到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共赢。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作用:①改善大气质量,减缓温室气体对环境的破坏。②有效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③改善地质环境。乔、灌、草不同的林木的发达根系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尤其是不同时节林内自然掉落的枯枝落叶层形成的腐殖质,能够留住有效降水的水分,给土壤被雨水冲刷留下了缓冲空间,同时还能提高土壤的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常来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位是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对林业发展所制定的发展蓝图,森林功能由区域内社会和经济所决定,按作用区分可分为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3个方面。

3.1 社会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连续不断地向社会提供林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山西省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林业问题。一方面森林资源总量较少,森林覆盖率不高,人均森林蓄積持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地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地上植被破坏严重,尚未健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的体制机制,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制约了山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林业可持续发展更加要着眼于社会价值,逐步转变社会经济发展理念,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全省林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其是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3.2 经济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注重林业发展的长期利益,主体是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经营者,起关键作用的是林产品产量的连续输出。而林产品的输出既由林业生产力水平决定,也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同时非林业部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山西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目标的路径有2个方面的考虑:①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结合山西吕梁、太行重要的生态区位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逐步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同时,要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保障林业经营者的经济可持续性。②大力倡导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实施科技兴林兴草战略,坚持在科研中去生产,在生产中搞科研,着力研究林草森林经营理念,破解种苗繁育、林分改造等技术难题,探索森林经营的新模式、新做法,。

3.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

林业可持续發展的生态目标更多侧重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补考破解问题、赶考加快进度、补考赶考齐头并进”的原则,推进绿化、彩化、财化同向发力,围绕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

聚焦增绿增收互促双赢的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生态修复保护活力和动力,科学植树种草,依法管林护草,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优化自然保护地管理,强化林地草地保护修复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厚植生态底色,做足扶贫成色,全力推动林业和草原事业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快迈进。

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若想实现山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从项目、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投入,全面加快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1)围绕“两山”布局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重点加强黄河流域防护林和环京冀生态屏障建设。一方面,明确市县森林覆盖率年度增长指标,全面压实地方政府推进国土绿化的责任。另一方面,大力推行“互联网+义务植树”、开发式、购买式等市场化造林八大机制,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形成规模效应。

(2)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一方面,争取国家支持山西省开展4.9万hm2的移民搬迁、采煤沉陷及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区的退耕任务,扎实做好政策补助兑现工作,鼓励贫困群众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依托“两山”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努力建成践行习总书记“两山论”示范区,积极向国家申报争取上升为国家工程、国家战略实施推进。

(3)继续深化林业生态扶贫路径。2017年以来,山西省联动实施生态扶贫“五大项目”,连续3年惠及贫困群众50万人以上,成为了全国的样板。应继续结合我省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带动机制,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奖补、管护就业增收等项目。

(4)坚强化法治和政策保障。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森林法》,推动经济林发展条例、封山禁牧条例,及湿地保护、湿地公园管理、未成林地保护等方面的立法进程。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加强林业和草原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完善林草执法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巩固提升执法能力和素质,提高执法的威慑力。

(5)大力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提升林产品质量。坚持“小灌木大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改造发展沙棘、连翘等特色经济林。加快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发挥试点建设带动优势,精准实施“一圈两核十二集群”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力争打造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良性格局。

作者:任建军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下一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