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仅凭口头说教进行教学,学生就很难理解相关史实,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师无法利用实物进行历史教学,这就限制了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历史影视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正好可以弥补历史教学的这一不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篇1: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地图

当学生翻阅历史教材时,第一时间往往被教材中的图片吸引,而并不关注文字内容。历史地图作为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大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但在初中阶段,很多历史教师将课标当做“圣旨”,课标中未做明确要求的内容一概不纳入自己的教学范围。这就导致历史地图这个学习历史最为形象、直观的工具常常被老师忽略、摒弃。而一些想要利用历史地图讲课的老师又因自身地理知识匮乏、画图能力差强人意等原因,没能有效地应用历史地图为历史课堂增色添彩。长此以往,就导致那些喜欢历史、想要探究历史地图的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掘和培养,抹杀了学生探知历史知识的欲望和动力。因此,教师应该掌握有效应用历史地图的方法,用其所长。

一、以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万事关乎于始,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历史地图是初中历史教师导入新课的优选素材,教师应合理借助历史地图进行导入教学,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昂扬的求知斗志,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讲解《最可爱的人》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中“中国人民志愿军1~3次战役示意图”进行课堂导入。教师向学生提问:“在这幅历史地图上有哪两个国家?”学生答 “中国和朝鲜”。“朝鲜,这个紧邻中国的国家,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大家知道是什么战争吗?为什么刚刚建国的中国会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大战之中呢?同学们也可以在地图上清晰地看见代表三种力量的箭头,这三种力量又分别是谁?让我們带着这些疑问来进入我们今天要学的课程。”历史地图导入法十分简捷有效,既让学生明确了教学内容,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融洽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使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二、图文结合,挖掘隐藏信息

历史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无疑是教师讲解历史知识的中流砥柱,历史地图只是辅助历史教学的一种手段,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果忽视历史地图这个辅助工具,就不能很好地阐述历史,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将历史地图和文字说明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教材中的文字说明进一步丰富历史地图;分析历史地图,挖掘其内在的隐藏信息,补充教材文字说明中没有涉及的重要史实。这样,不仅弥补了地图和文字结合不足的缺陷,又提高了学生对隐性知识提取、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完善认识,从而深化教学内容。

三、借图巩固,建构系统历史线索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强烈、长久的保持,就会形成强烈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利用和保持学生对历史地图的浓厚兴趣并借助历史地图拓展、延伸历史知识,有效地发挥其巩固历史知识的功能。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的复习课上,教师可根据“鸦片战争形势图”引导学生回忆鸦片战争过程,并以点带面复习《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利用历史地图巩固历史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较快地在头脑中建构出系统的历史线索,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为日后解答难度较高的高中文科综合题打下了基础。

四、古今对比,多图联系

历史地图是地图的语言符号之一,动态地反映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各种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所呈现的自然环境。显而易见,历史地图是在纵横联系中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地名、河流、海岸线等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使用历史地图教学时应注意古今对比、多图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有效应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外,还应提升自己的地理素养,对历史地图多做研究,充分挖掘和提高历史地图的教学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把握好历史地图使用时机,不能过分依赖历史地图,一味地应用历史地图教学,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掌握“度”,合理恰当地使用历史地图,使其真正地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陶佳微 刘芳

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篇2:

浅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影视作品的作用及应用

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实。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仅凭口头说教进行教学,学生就很难理解相关史实,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师无法利用实物进行历史教学,这就限制了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历史影视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正好可以弥补历史教学的这一不足。历史影视作品是一种对历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这种叙述虽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学专业叙述,但却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下面笔者就从历史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入手,探讨历史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一、历史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材,由于受篇幅所限,不可能完全呈现所有历史事实,只能呈现主干知识,而这些主干知识往往枯燥乏味,需要学生进行记忆,这就会使学生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抵触历史学习。

在课下,学生都喜欢观看历史影视作品,他们觉得历史影视作品生动有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历史影视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

2.使历史教学形象化、具体化。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事件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种时代特征是学生无法切身感受的。历史影视作品集形、声、色于一体,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事实,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从而深刻理解历史事实。

3.加深学生记忆。

历史知识往往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难以牢固记忆,学习效率难以提高。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感兴趣,就会高度集中注意力与观察力。

历史影视作品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记忆。历史影视作品中蕴含的信息比教师的讲述丰富得多,这能使学生获取大量知识,拓展知识面。

4.充分体现历史教学宗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相,珍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大多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通过播放相关历史影视作品,展现战争的残酷,警示学生爱护和平,使学生认识到在战争中伤害永远是相互的,没有一方会只得到利益。这样学生就能深刻感受战争的残酷,体会和平的来之不易。

二、历史影视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控制时间。

在应用历史影视作品时,教师要注意时间的控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能把时间都用于播放历史影视作品。所以,在应用历史影视作品时,教师要精选历史影视作品,选取与课本知识联系最为密切的片段,播放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在播放历史影视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本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做好预习,延伸课堂教学。

在讲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相关影视作品,使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体会当时的历史现实,从而为教学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述,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课后延伸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整播放的历史影视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观看,从而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3.精选历史影视作品。

历史影视作品毕竟是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精选历史影视作品,还原历史真相。

4.维持课堂秩序。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在观看历史影视作品时,课堂秩序可能会出现混乱。这就要求教师有效维持课堂秩序。维持课堂秩序的关键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捣乱。

总之,将历史影视作品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这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方式。

作者:李秀珍

历史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篇3: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点—线”结合模式策略研究

[摘 要]“点—线”结合,即连点成线,是学生了解特定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初步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重要途径。从目标、教学、评价的视角来看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可以发现失分率较高的题型恰恰凸显了连点成线手法生硬的教学成因。为了契合中考命题导向,减少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教师可在历史课堂中应用“点—线”结合模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连点成线;“点—线”结合

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卷中涉及连点成线能力考查的试题分值高达21分,“点—线”结合成为该卷文本表达的基本范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显而易见,“点—线”结合的思路主张由点(表)及线(里),和论从史出的基本理念如出一辙,彰显了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思想性。结合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学习形态,发现“点—线”结合模式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通过文本、师生、生生等形式的阅读对话知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点)是历史课堂的起点;第二步是通过建构想象连点成线,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线)。综上所述,为了提升课堂教学和中考复习效率,探究和践行“点—线”结合模式,培养学生连点成线的策略势在必行。

一、将“点—线”结合模式落实到课堂中

(一)观子目而知课题

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部分课时的内容要求,梳理各子目、课题之间的关系,将史学结构转变为学习结构,是分析教材结构的必备行为。根据“点—线”结合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子目为点、以课题为线成为课时教学的常态。以部编教材(2020年7月第4次印刷)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为例,笔者设计了探究活动:对于此课,2020年7月第4次印刷和2016年8月第1次印刷的教材,共有24处变动。其中,课题由“早期國家的产生和发展”改为“夏商周的更替”,导言中删去“四百载,迁夏社”。请学生用连点成线的方法回答新教材这样处理的妙处。显然,以按时序性排列的四个子目——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为点,可生成线“夏商周的更替”,课题的变化可让线更加突出。回归历史教育的原点和本真,线“夏商周的更替”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每个子目内同样采用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提炼子目中的典型事实有助于理解课题。基于此,笔者让学生阅读四个子目(点),从中提炼出典型的历史事实并绘制成时间轴(见图1),同时将《夏朝形势》《商朝形势》《西周分封形势》三幅地图作为辅助呈现。通过再次连点成线,学生认识到:末代统治者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王朝的衰亡,说明失民心者失天下。然而,总有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在旧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新的王朝,国家历经短暂的分裂动荡后最终走向统一。新王朝的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通过王位世袭、迁都、分封制等措施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在他们的推动下,夏、商、西周时期,黄河流域成为政治、经济中心,疆域不断扩大,奴隶社会从产生到发展再到鼎盛。总而言之,夏商周的更替反映了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导言的删减正是强化了这一价值导向。

(二)见课题而知单元

大单元(宏观史学)视域下,我们不能当井底之蛙,将连点成线局限于课时之内,而应放眼于单元之内。以《夏商周的更替》所属的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为例,仔细观察单元目录,我们不难发现,五个课题注重时序而非主题式呈现,单元标题采用“阶段:阶段特征”的表述形式,课题与单元标题之间存在处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点、线关系。为此,笔者在单元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连点成线的方法,以五个课题为点,以“夏商周时期(阶段):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阶段特征)”为线。

首先,学生在阅读前两课的基础上,用黑笔以时间轴和地图的形式呈现夏、商、西周时期(阶段)历经的朝代以及对应的典型历史事实(点)。通过构建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创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体现了维护国家统治的政治智慧,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这有力地论证了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和文字的出现。接着,学生阅读后三课,并分别用蓝笔、红笔在时间轴和地图上继续呈现东周(阶段:春秋和战国)时期及对应的典型历史事实(点)。继而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但局部统一,为秦最终兼并六国提供了条件,也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交融。同时,这也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最后,学生将整个夏商周时期作为新的考察阶段,将以上连点成线的成果通过思维导图(见图2)的方式呈现,概括出夏商周的更替说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此外,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夏商周时期是奴隶社会由兴转衰再过渡到封建社会的过程。这说明历史不是一乱一治的简单更替,而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以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依据——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例:一方面,经济背景即经济变革导致了商鞅变法,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的条件,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措施还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显然,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三)窥单元而知板块

任世江先生先生如是评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原课标之所以称为实验稿,是因为它大胆采取“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这样讲述的优势是,彰显了历史每个时段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缺陷是将历史纳入了作者设置的“主题”,难免削足适履,不可避免地伤害了历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显然,若仅仅将连点成线置于某一单元所包含的时空内,难免会重蹈强化学习主题的覆辙。为此,历史教学中应以单元为点,以板块为线。以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以两个单元标题为视角,可以发现:一方面,两者在时间上呈现延续性。秦汉、明清时期对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首尾,两者的呼应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另一方面,两者在内容上呈现递进关系,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由建立到巩固、发展的过程。综上所述,以两个单元为点,可以生成中国古代史板块的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以课题为视角,可以发现两个单元在专题上存在平行关系。分专题呈现点(统治措施),全方位展示线的思路是合理的。然而,两个单元涉及的课题、措施较多,若全部呈现势必会导致主线不突出。于是,笔者借鉴於以传先生提出的把握单元内容主旨及其结构的四种基本策略,综合运用其中的破单元标题和抓核心课文法,将目光锁定在七年级上册第9、第12课和七年级下册第18课这三课上。教学实践中,学生以时间轴(见图3)的形式呈现了边疆管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措施(点),多视角论证了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王朝、清朝前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从而凸显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主线,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二、将“点—线”结合模式应用到中考复习中

通过整理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卷中以“点—线”结合模式呈现的试题,笔者发现其中的5分属于“见课题而知单元”,另外的16分属于“窥单元而知板块”。大单元视阈(宏观史学)下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子目、课、单元之间的跨越范围、整合方式是变幻无常的,极大地考查了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创新能力。这里以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卷选择题的第11题为例:

11.下列场景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不断求新求变的是( )

A.行握手礼 B.參加科举考试

C.凭布票买衣服 D.乘坐高铁出行

根据考试数据,本题为C组题(中等题),与其他选择题相比,该题有难度系数大、得分率低的特征。基于课堂上连点成线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题干、选项能识别出本题的呈现方式为“点—线”结合,以四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为点,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为线,属于窥单元而知板块类型。社会生活属于一个专题,涉及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若选项是经济或政治等非社会生活专题的,可以直接排除。阅读对话、建构想象始终是解答“点—线”结合类型题目的不二法门。然而,题中文字材料较少,学生无法进行深度的阅读对话。这就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将提取出的关键词与教材内容相对应,从而借助教材补充阅读对话。通过阅读对话,明确“近代社会生活” “行握手礼”“参加科举考试”“凭布票买衣服”“乘坐高铁出行”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标题和第25课、中国古代史(隋炀帝)、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第一子目(新中国前期)和第二子目(改革开放后)。通过综合 分析得出A为正确答案。学生还可以将在阅读对话中获得的点绘制成时间表,直观感受本题的点、线,从中延伸出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写照。如行握手礼、剪辫、易服、劝禁缠足等说明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掀起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出历史总体是进步的,社会向自由(政治)、平等(政治)、民主(政治)、文明(物质、精神)的方向发展。

点是历史学科的血肉,线是历史学科的筋骨。“点—线”结合模式使得教学有中心,史学有神韵,观念有灵魂,从而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该模式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核方式。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包罗万象,瀚如烟海,中考试题中的“点—线”结合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课堂必须基于课标,忠于教材,以子目、课时、单元、板块为单位,以阅读对话、建构想象(绘制时间轴、思维导图、识读地图等)为手段,进而培养学生连点成线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朱汉国,闫璟,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 於以传.中学历史单元教学关键环节例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袁 妮)

作者:杜会敏 郭为飞

上一篇:银行申请书三篇下一篇:篮球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