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精选12篇)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教学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学生认知发展诉求相协调。历史观察力是一种智力技能,能够反映学生的心智活动,呈现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通过在课堂展示新颖的历史素材,唤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强化历史内容系统性,激活学生的观察思维,深化其历史认知;升级历史课堂训练,突出训练题的科学性,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的观察力理性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历史素材新颖性,唤起学生观察兴趣

观察兴趣是学生观察的基础,引起学生历史观察兴趣是难点。学生观察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认知过程。因此,在课堂观察之前,教师要借助相关素材唤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实物或者图片信息等,也可以变化观察场所,不断调动学生的观察意愿。这样的课堂操作,学生观察动力十足,课堂教学才能达成预定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视觉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观察欲望。课堂展开后,教师展示最新的丝绸之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在这条古道上东往西传的物品有哪些。视频加强了学生的感观印象,学生愿意细心观察视频,得出答案。为凸显阿拉伯商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争议问题:阿拉伯数字是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以此激励学生探索阿拉伯商人的贡献,促使学生积极搜集信息。然后,使用动态地图再?F马可?波罗、鉴真、玄奘和郑和行走的路线,让学生给这几个名人做名片,进行系统总结。动态地图激发了学生观察的热情,学生在认真观察、详细探寻后,完成教学任务。这节课堂案例,教师以新颖的视频、地图和文字,唤醒学生的观察力,学生观察兴趣高涨。学生通过表象观察对丝绸之路、阿拉伯商人以及马可?波罗等,有一个整体感知,为接下来教学环节的开展奠基。

二、历史内容系统性,激活学生观察思维

历史知识是前后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体,系统性的历史信息能够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捕捉历史信息,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深化。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时,要将零散的、单一的历史信息删除,预设具有横向或纵向关联的情境。学生的观察思维被迅速启动,有助于学生探索更宽广的领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素养。

在学习《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相关内容时,上课伊始,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诉求,先以古代埃及文明为例,讲述古埃及文明的历史。示例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四大文明古国的表格,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发放“亚非文明古国地图”,组织学生分别从地理位置、大河流域、文明产生时间和辉煌成就等方面进行表格填空。学生结合教材和地图提示,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观察学习,顺利、高效地填好表格。教师指名,让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师生对各种观点给出评价,教师顺势接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学生启动观察思维,认知显著提升。教师利用示例和表格,给学生展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四大文明古国的相似点,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深入。学生观察思维快速启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有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历史训练科学性,提升学生理性观察能力

历史观察不能局限在表面层次,表面层次的观察只是初级的感性认识,而应关注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科学的课堂训练,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锻炼。学生经过查漏补缺,发现自身不足,观察力得到发展。

在学习《明朝的灭亡》时,明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是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教会学生以史为鉴的思维也是这节课的关键。上课时,师生一起学习明朝后期的腐败和明朝的灭亡两个小标题后,教师展示课堂训练题,用大屏幕投放三则材料,并配上图片,让学生总结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然后,教师精选有关秦朝、唐朝灭亡原因的史料,让学生观察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找出这几个朝代灭亡的一致性,思考对今天的启示。这样的课堂训练,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问题层层递进,考查学生理性观察,是学生观察能力提升的重要突破口。

历史学科涵盖丰富的信息,是一门基于观察的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自身学科特征,展开针对性教学设计势在必行。课堂教学不能只倾向于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应该激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内在规律,轻松掌握知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元手段,使学生的观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提升。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段中国近代史时,传统的讲法重点在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屈辱和灾难。但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介绍西方列强当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崛起,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形成对比,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发展经济、创新科技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启学生自主学习之门,为学生进入自主探索铺路。

二、拓宽探究空间,提供自主创新的机会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特点,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主动探求新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激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建构、自我生成。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一节时,先问学生我国古代有许多文明成果居世界领先地位,你知道哪些?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纷纷发言,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我国古代先进文明成就。学生说完后,教师再告诉学生,关于中国古代的先进文明成果,课文中还有许多介绍,让学生阅读课文,自己整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后,学习更积极、更自主,很快就梳理好我国古代文明成果简表,既了解了我国古代的文明成果,又锻炼了学习能力。

三、鼓励大胆质疑,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疑难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的知识结构的构建。特别是具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拘泥于程式化的师生问答,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条件,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复习“国共合作”时,设问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在讲到“西安事变”时,设问是杀蒋好还是放蒋好?好在哪里?让学生用史实说明。课堂上一下子议论纷纷,气氛热烈。同学们或是情绪激动,据理力争;或是平心静气,阐明因果;或是通情达理,一分为二。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引导学生情感,开启思维。

四、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在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师生交流的互动性。在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左右着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交流相对单一,思维方式也较为单薄。而开放性的课堂应该是民主、和谐的,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给学生存有思维和感受的空间。例如,在讲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时,可以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发生的影响和带来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世界会不会再次发生类似的科技革命,为什么?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理由也是百花齐放,学生在讨论与争辩中产生了许多智慧和创新的火花。

五、给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能力;学生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接受思想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只要应用科学的理论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能够提高。那么,怎样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应该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渗透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应当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明白历史思考的基本环节:“历史是什么”—“历史为什么发生”—“历史发生了会怎么样”。在教学中不断反复,周而复始,从而让学生养成历史思维能力。

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误区

1.抛开课本,一味追求高、深、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而能力的培养,又是从基础抓起的。没有全面准确的历史基础知识,无法谈能力的培养,况且,历史教材本身也包含一些隐性知识,要挖掘出这些知识,只有完全熟悉了教材,才能悟出其中真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不仅不能冷落课本,而且对课本一要读懂,二要读精,三要读深。

2.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非智力因素,这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又一大误区。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信心、人际关系,等等,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兴趣是唤起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积极思维,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苦役。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以此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3.把学生变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有些教师上新课让学生单向静听,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这种做法把学生视为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上课时,对教材中一些难点,大胆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博采众议,达成共识。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对权威、对教师、对答案、对题目质疑。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充分发挥潜在能力,达到高层次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

1.巧设疑难。“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有位教师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石以后, 该如何处置?是杀、是关、还是放?”初中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感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思维,顿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最后统一了认识,从而不仅帮助学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还有一位高二历史老师在讲辽沈战役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时东北国民党的军队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城及其附近地区,人民解放军应该先打哪一个地方的敌人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首先要打锦州。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先打锦州,而不先打长春和沈阳呢?”这个问题是要启发学生理解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思想,这是学生很希望知道而教材中又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疑难并激发他们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维。

2. 教会学生“整理历史”。学生有了准确的历史时空观,可以对历史知识形成较准确的再认再现。但是,要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还必须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形成历史知识体系,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整理历史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在这方面,我的具体做法是“历史过程感”训练法。所谓“历史过程感”,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弄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形成对历史发展变化全貌的整体性认识。“历史过程感”训练法,首先是在课堂上尽可能展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并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其次是在复习课上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如整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历史小专题,并作为作业考核。这种训练法的优势是容易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整理历史”。

3.理清历史线索,培养学生思维。历史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历史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个过程是重要的,但这不应是简单的背诵,而应通过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把模模糊糊一大片知识点,归纳成清清楚楚的一条线。我在教学一些重大历史重件时,经常让学生整理成历史线索表,我认为这既有利于把知识系统化,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以“太平天国运动”一节为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按照历史事件发展顺序整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线索表。下面是其中一种:金田起义1851.1 ——定都天京1853.3 ——北伐、西征(1853——1855) —— 军事全盛1856 —— 天京变乱1856.9——石达开出走1857.10—— 太平天国防御战 ——江南、江北大营重建及打破—— 天京保卫战——天京失陷 1864。该线索表有助于把历史过程具体化,使学生通过整理归纳,了解太平天国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它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归纳它的意义和失败原因。这样,学习内容从课本上化为具体的线索表,从具体事件的掌握上升到理论的分析,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升华,学生动脑动手并经过多次的实践训练,分析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4.开设专题性课堂讲座和专题辩论。在日常讲课中,我会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穿插一堂专题性课堂讲座。讲授内容来自课堂,但高于也广于教材内容。一般围绕一个研究中心,而且选题宜小不宜大。例如我在讲抗日战争时,我就给大家增加了一堂“中日中美关系”的专题讲座;在讲新文化运动时,又讲了一堂“中国妇女发展史”讲座。这样使学生摆脱了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专题辩论的关键是要选准辩题,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料,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辩论双方谁胜谁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后,我就引导学生讨论“该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一问题。一般来说近代史上对李鸿章一直持否定态度,说他是卖国者,但通过辩论,大家形成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4

李美云

【摘要】:正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 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 野外观察 学生学习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 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 生物教学

【分类号】:G633.91 【正文快照】: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并运用到

生物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严锦石·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0.1

〔图书馆编录于2010/02/22〕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也不例外。在生物学教学当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一、在让学生学会阅读上做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阅读能使学生敏捷、正确、深刻地理解和接受知识。生物学教学中,应加强阅读训练,在让学生学会阅读上做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设置教学疑问,以疑促读。学贵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动力,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作为一名教师,仅仅能“释疑”是不够的,更要会“设疑”,以疑促读。如,教师在讲述有氧呼吸时,可设置如下疑问:①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分别生成了什么物质?最终的产物是什么?②哪些阶段生成H?哪些阶段释放能量?释放能量最多的是哪一阶段?③是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02的参与?④有氧呼吸进行的场所在哪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文本。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又体现了其学习的自主性。

2.结合课外阅读,开拓视野。阅读作为学生求知的一种手段,既包括对文本的预习阅读、课内阅读、复习阅读,使学生领会其中的主要内容,掌握要点,也包括对生物学知识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独立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进行对比阅读,辨析异同。在教学活动中,把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比较,有利于认识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将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和呼吸作用过程图解进行对比阅读,可形象地反映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不同反应场所、过程以及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又如,将单倍体与多倍体对比阅读,就可找出各自的特点、形成原因、培育方法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在拓宽观察途径上动脑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通过大脑抽象加工,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得出结论,形成正确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学,等等。

2.通过教材中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学生物学教材在课文系统和作业系统中都有形象、直观的插图,如线粒体、叶绿体是结构示意图和电镜下的照片相配套,属文字说明一图像验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赛格柏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是图一文字相结合;图像系统渗透到作业系统中,有识图填充题、识图回答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形,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3.通过室外观察,扩大学生的观察视野。生物观察的最佳场所不是在教室,而是在室外,因为生物知识来源于自然。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建议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对大自然的现象进行观察。教师也可带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或利用假期到公园、去野外感受大自然之美,感受生物界多姿多彩的美景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三、在优化实验指导过程上下工夫,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要让学生了解与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要把握好“安全性”“可行性”“精确性”“方便性”等原则,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优化实验指导过程。

1.做好实验前期准备。实验前,教师要对所用器材进行检查和调试,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解决在上课之前。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学生对实验具体环节心中有数,以赢得较充裕的动手操作时间。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在学生动手之前,教师应亲手演示,以让学生把握实验步骤的难点和关键,提高实验指导的有效性。

2.加强课堂实验过程指导。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加强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要指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对于学生的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应及时检查。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大家互相了解实验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出较为准确、客观的结论。

3.加强实习、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为例,教材有“植物激素与向性”“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七个练习,有“观察吸水现象”“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等七个课外科技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让学生自己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在探究形式多样化上求突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然途径。新课标要求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探讨新形势下生物学教学新途径、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探究性活动。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将探究性教学融人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设置教学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精心设置教学疑问,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激情。如在讲基因有关内容时,笔者这样设问:你们知道什么叫“基因治疗”吗?“转基因食品”是什么食品?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很大,思维非常活跃,探究热情很快被激发了出来。2.抓住认识分歧,引导学生探究焦点问题。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受到经验意识、思维定势、知识的混淆等影响,学生难免会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当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有意将矛盾激化形成焦点,让学生“借题发挥”展开讨论。如教学“微生物的实验培养”时,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蘑菇的形态肉眼可见,不属于微生物,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蘑菇属于真菌,应当属于微生物时,教师应抓住这一认识上的分歧,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中解决问题。

3.运用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事物间的异同。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同类事物间的比较,探究同类事物间的共同本质特征;也可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探究不同事物间的差别。如,教师可让学生观察青蛙、蟾蛛等动物的活体、标本或挂图,引导学生讨论、比较这些动物的共有的本质属性;在讲解植物学中植物器官的变态型知识时,可让学生把马铃薯、甘薯、豌豆荃、黄瓜茎、藕等按变态根、变态茎、变态叶将它们分成三类,以探究不同事物间的差别。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5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王 珊

摘 要: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教师从四方面做起:加强学习,认清内涵;转换角色,更新观念;巧设疑,多激发,引导创新;变难而易,由浅入深。

关键词:创新;创造;大胆;兴趣

面对知识竞争的时代,社会需要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历史教师的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一、加强学习,认清内涵

创造活动是人类社会所具有高尚内涵的基本活动,人类社会任何进步都根源于创造,因此,培养学生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握其内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的教学原则是开放式、启发式,同时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且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要联系生活,从生活中进行知识传授,思维拓展,学科渗透等教育。

二、转换角色,更新观念

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师醉心于琐碎历史知识的灌输,教学过程中,总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针对历史问题学生不敢谈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更不用说创新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施教的思想,把传统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参与中创造性地学习。

三、巧设疑,多激发,引导创新

疑问是学习的需要,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创造的源泉。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做不到处处设疑,环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在授课时,先让学生设“疑”而后思,采取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四、变难而易,由浅入深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那些学术观点和考古的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教师的引导很关键,作为历史教师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到戊戌变法时,涉及的历史知识很抽象,学生分析起来很不容易,而学生往往又死啃课本,所以在讲它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它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失败。让学生大胆去分析,评价戊戌变法,这样再结合课本讲,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总之,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但培养思维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学生不能创新,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张梅。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新课程学习:上,(09)。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6

论文摘要:

为了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普活动,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我们在科普活动中依据其特点,进行了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并为之提出如下五点肤浅认识。

一、创设多种教育情景,激发小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二、明确活动目的任务,培养小学生对观察的持久性

三、引导观察事物本质,注重小学生观察方法的掌握

1、顺序观察法。

2、分解现察法。

3、观察联想法。

4、对比观察法。

5、反复观察法。

6、重点观察法。

四、关注观察的规律,形成小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1、注意观察的客观性。

2、注意观察的典型性。

3、注意观察的系统性。

五、优化综合评价过程,给予小学生有所成就感

总之,科普活动为小学生观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观察作为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途径,正确指导小学生在科技观察活动中不断增长知识、学习技能,以此来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科普活动是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对于小学生的科普活动而言,它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融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旨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启蒙,促进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观察是认知和创造的基础,科学观察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科学观察之所以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观察,就在于它是积极主动地探索自然现象的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所以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新的东西。

为了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普活动,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我们在科普活动中依据其特点,进行了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研究,并为之提出如下五点肤浅认识。

一、创设多种教育情景,激发小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科普活动形式注重新颖性、灵活多样、富有创造,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进来。我们就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天生好奇、好问、好动特点入手,采用科普活动所特有的教育情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激起他们探索的强烈欲望,激发他们观察周围事物浓厚的兴趣。在科普知识竞赛活动中,我们通过故事、图片、儿歌等形式,向小学生介绍牛顿、爱迪生、瓦特等著名科学家长期坚持、认真细致的观察,从而导致重大发明的故事。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生动形象地向小学生展示各种现代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探索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科学兴趣。

如:在“纸桥承重”科普活动中,由几张可以随手撕开的硬纸做成的桥梁结构模型,能够承受比它自身重几百倍的压力。孩子们觉得很奇怪,他们观察生活中的桥梁结构,改变纸的形状,使纸桥的承重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在活动中,我们认为: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要适时、必要、谨慎、有效,使他们集中注意、深人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并进而逐渐养成进行实验研究活动所必需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而小学生正是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积极地投人到观察和操作活动之中的。

二、明确活动目的任务,培养小学生对观察的持久性

敏锐的观察力来自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因为观察的目的、任务,制约着观察的选择性和意想性。为了使小学生学会深人而持久地观察了解事物,在活动中,我们常常采用设疑的方式,使小学生明确所要观察事物现象的要求,知道从观察中寻找什么,使观察按一定的目的进行,不断延长观察持久性和重复观察的积极性。

如:“身边植物知多少”科普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识别植物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己观察、自己设计、自己研究的实践能力;同时又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家园的情操。当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后,他们就主动运用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常见植物知识,结合自然常识课,从植物的根、茎、芽、叶、果,从校园到街道、小区、公园去辨认身边的各种植物,贴近自然,真正学会通过科普实践活动了解、认识植物。活动中学生拿起照像机给观察认识的植物的花、果留下瞬间的倩影,进行了植物花、果实的摄影比赛等。通过系列活动,小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的观察行为在愉快的情绪中得到了发展。这样的活动由于是小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后亲自参与的,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也能提高小学生观察事物的持久性。

三、引导观察事物本质,注重小学生观察方法的掌握

古人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可解一生之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且循序渐进,才能由表及里,探究事物本质。

1、顺序观察法。因为事物的发生一般都有一个先后顺序,所以我们要让小学生认识一个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使他们养成按顺序观察的好习惯。如科普活动“我和野生动物作一天伴”、“植物的识别”的观察活动,就是遵循这个方法,让他们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思考,达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逻辑思维能力也随之增强。

2、分解现察法。即将比较复杂的物体分解成几个部分,对各部分进行仔细观察,然后综合起来,了解全貌。如在“航空模型飞行竞赛”中,首先要制作飞机模型,在制作时,让小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先看飞机的制作图纸,然后观察机头、机身、机翼等几部分,搞清楚每部分内有些什么,起什么作用,再将所观察到的各部分综合起来,使他们能很好地了解飞机的全貌,而且在进行组装时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观察联想法。即依据观察的事物进行充分联想,并运用已有知识进一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观物象测天气”科普活动中,我们把学生分成气象观测小组和物象观察小组同时开展活动。气象观测小组在气象观测站内每天对温度、湿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蒸发量、风向、风速等的观测记载,同时观察云状,记载天气现象;物象观测小组对静物如水泥地面、墙壁、黑板、水缸等物体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载并对蚂蚁、池塘鱼、蜻蜓、燕子、蛇、昆虫等动物等进行观测。然后访问气象老农,走访理发店师傅,了解酸痛敏感病人等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联想观察,将观测、观察、调查、访问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预测未来天气,同时作出气象预报。

4、对比观察法。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观察,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如在“延长鲜花保鲜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鲜花在不同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鲜花在不同营养溶液中花期的天数,从而科学的得出鲜花在何种营养溶液中开花期最长的结论。

5、反复观察法。即对于现象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他们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连贯一致。如在“为野生鸟儿安个家”活动中,指导小学生反复观察野生鸟类的特征和鸟巢,制作安放鸟巢,从而准确详尽的了解鸟类生活情况的全过程。

6、重点观察法。即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植物生长是其从生到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种训练对培养小学生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四、关注观察的规律,形成小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训练小学生观察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受语言的理解力、表达力和注意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良好观察习惯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所以我们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在科普活动的开展中,还关注小学生观察的规律,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注意观察的客观性。为了培养学生观察的客观性,教师必须事先考虑学生在科普观察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如在“延长鲜花保鲜时间的研究”中,添加同一浓度不同物质就是一例。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鲜花在不同溶液中的生长全过程,实事求是的观察实验事物,描述实验事物的生长情况,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2、注意观察的典型性。如在“苔藓植物在园林中生长情况的调查”活动中,通过苔藓植物对自然条件较为敏感,可以作为园林生态建设的功能指示植物,用以保护水土流失、监测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因此学生就利用苔藓植物来监测环境质量,通过观察发现,当苔藓植物生长的地方受到污染后,苔藓植物会逐渐衰退死亡。另外,苔藓是多年生植物,利用苔藓的生长进行监测指示,可全年监测,容易观察。通过这种观察,我们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暂时地、有条件地撇开次要过程和干扰因素,让被观察事物的主要过程充分暴露,它是培养小学生观察习惯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3、注意观察的系统性。教师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的科学观察,学生应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把持好对事物全体的观察,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系统的观察使学生避免了盲人摸象,能够全面的观察事物。

五、优化综合评价过程,给予小学生有所成就感

科普活动的评价过程,不仅是教师了解小学生活动的情况,调节活动方法、进度的过程,而且也是树立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探究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及时适度的对小学生做出评价,就能保持、激励和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反之,就直接影响了下一次的参与效果,甚至扼杀学生的热情。科普活动中“观察能力”的评价也是如此,恰到好处的评价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1、评价贯穿于全过程。如学生在观察识别植物时,只简单的说出植物的颜色、形状.这只是他的视觉印象,教师在肯定学生的观察结果时,并及时提醒:“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再“闻一闻或尝一尝”或者“做一个实验……”,这样以来,学生观察到的植物才是完整的,这时教师可以紧接着给予肯定。当观察完植物后,学生可以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整理观察资料,分析观察结果,撰写简单的观察报告等。整个观察过程教师都应及时引导、充分鼓励,让成就感激励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

2、评价的艺术性魅力。科普活动中我们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评价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学习兴趣的不同。改变以往只是简单的“很好、不好、对、不对、你真棒”等表面化的鼓励词语,在科普活动中我们尝试以下几点做法:(1)与观察内容有机结合,做出针对性的评价。(2)恰当使用肢体语言,如: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拍拍学生的肩,握握学生的手等等。(3)注意语言的幽默性。以艺术性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观察能力的评价方式。观察能力在科普活动中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因为活动大多采取个人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我们在对小学生观察成果进行评价时往往可以分成小组成员互评、学生个人自评、老师评议和家长评议等多方评价相结合,学生自己的评价最有发言权。

综上所述,通过长期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我们惊喜地发现小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扩、兴趣广泛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小学生在活动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在观察活动中产生的创造发明作品、科学论文和科普活动等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家长也反映孩子比以前爱说了,外出善于观察了,喜欢不停地问“为什么”,觉得自已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了,他们的个性得到正确的引导了。

总之,科普活动为小学生观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观察作为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途径,正确指导小学生在科技观察活动中不断增长知识、学习技能,以此来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使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国璋《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普活动的设计与开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2,《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应用指南丛书》,上海市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3、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4、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探究之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作者简介: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7

关键词:内驱力,思维能力

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 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的形成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的条件。因此, 在教学中既不能单纯地讲知识而不培养能力, 也不能单纯地培养能力而脱离知识, 而应在讲授历史知识时贯彻能力培养, 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 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 唯有热爱历史, 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首先, 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 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 古为今用, 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 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 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其次, 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 如给同学朗读苏联大清洗运动中的布哈林遗书, 就使同学很受感动。又如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 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 效果更佳。

二、启发指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 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 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 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 如二战影响, 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 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 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 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是重点词, 应理解, 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 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 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 当然, 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第二, 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动脑子,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 当得不到结果时, 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 让学生自己看书, 找出问题来, 当时有学生提出:“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 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笔者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 立刻有学生告诉他, 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 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笔者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那为什么社会民主党同意了共产党的条件?社会民主党把政权拱手交给共产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答:社会民主党无力一党支撑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掌握着武装力量。从而使学生理解, 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 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形成竞争机制, 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 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 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 在历史教学中, 创设讨论的情景, 开辟群众讨论, 鼓励学生争论, 教师及时点拨, 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 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 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 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 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 打败了才逃跑呢, 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励争论, 加之老师的点拨, 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 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于是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双方都有胜负, 但德法西斯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讨论中, 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 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 充分利用历史材料,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 有一个明显特征, 即从全新的角度, 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 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 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 综合所学知识, 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 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 以典型习题为范例, 仔细讲解, 教给学生解题方法。

第三, 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 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 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要有的放矢, 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 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 对旧知识加工梳理, 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 找出规律, 清理知识间的联系,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历史;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国家的呼唤,是时代的挑战,是中华振兴的源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历史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教学的创新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更新教师的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学生的创新来自教师的教育与引导。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历史教师只是一个文化的消极传播者和普及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老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使用教科书。今天的历史教师不应是固守历史学科狭隘领域的专业人士,而应是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的多能教师。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发展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压制学生的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再离奇,都有它的初衷,教师也不能简单地否定,而是要做大量的引导工作,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表意见,应该看到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观点和意见,以达到“民主平等”氛围。

2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學问贵在疑,疑是学生好奇心的重要表现。在疑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思维状态活跃,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一课时,可设置如下疑问:(1)鸦片战争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中国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2)假如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还会侵略中国吗?(3)课文中提到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那民族英雄到底应具有什么形象?(4)经过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一系列的疑问激发了学生,使他们自觉地进行思考,讨论,最终通过教师归纳,让学生懂得英国统治者对华的侵略是蓄谋已久的政治野心,而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中国的政府腐败无能,才使得英国殖民者把爪牙伸向中国,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史,教师处处设疑,激疑,解疑,使学生原先对鸦片战争,林则徐等历史现象和人物的片面,零碎的认识上升对历史本质的系统的全面认识。

3 创设“互动式”的课题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中学历史一课教学中,仍存在着“注入式”“填鸭式”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学生死记应背,机械记忆等情况,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题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交流与合作”,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在历史课题教学中可采用“质疑——讨论——解释”的“互动式”课堂合作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这课时,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带问题自主学习材料:①北方人口为什么南迁?②人口南迁是怎样迁移的,分布在那些地区?③人口南迁有什么重要作用?这二个问题涉及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学生在自学本课教材后并结合前面几课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通过综合分析,辨证思考和相互讨论,就能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并给予鼓励的点评,师生之间可就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和争论,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以达创新思维之目的

教师创造能力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一方面教师设疑、诱导和启发,另一方面学生质疑、拓宽新思路,提出新创见,并从自发走向自觉。标新立异,就是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有些老师不喜欢学生标新立异,不喜欢学生钻牛角尖,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只有求新才能做到常新。不能一切于教材,不能认为能滚瓜烂熟地背诵教材就算学好了历史,那不过是一堆死知识。历史教材上的知识应随着不断改变考察问题的视角或新的现实参照体系而产生新意和新的解释,从而赋予历史以新的生命,然而学生不是以一种自主取舍的思维方式投入历史学习,因此,历史教师应想方设法地鼓励和调动学生在历史问题中发现疑点,进而质疑。

5 模拟角色情境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模拟角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角色的心里历程可概括为“熟悉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产生顿悟。”例如,在执教第一次国共合作课题,我指导学生创设模拟角色情境,再现“四.一二”反革命叛变。同学们为了熟悉情境,主动查阅资料,研究史料,然后设计角色,编写“剧本”同学们为了能够担当角色,如扮演蒋介石的这位同学,不惜自己掏钱赶往市区购买了一副“光头”的头套,就是要把蒋介石的特征“蒋光头”表现出来。当这们同学扮演的蒋介石向国民党下达“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命令时,学生们锁眉、握拳、悲愤、感慨,充满了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员的愤怒,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特定情境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一次创新到另—次创新最终达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垂练,心灵得到了震撼,潜能得到了释放。

6 弘扬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性心理,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弘扬学生的人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不应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切实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高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常言道,教无定法,但可择法,亦可创法。创造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他是师生共同探讨求知的过程。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创新心理需要,并立足学生个体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塑造他们健康的创新心灵,同时还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创造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不懈地探索,让创新之花在课题堂开放,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红军.试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中的已知结构和未知结构[J].历史教学.2003年04期

[2] 黄晓梅.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5期

[3]陈洁君.浅谈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4] 闫春艳.谈历史学科中的创新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9

三斗坪镇中心小学 甘登华

在我一年多小学美术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些现象:有些作业画的非常空,主要画面都缩在作业本的角落里(特别是二三年级学生),而有的画面则显得太满,甚至有些部分画不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学生绘画,往往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局部地勾描,这样就造成比例失调,构图不规范缺乏整体观察,对物体没有整体认识。这就给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在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观察认识,二是定位打轮廓,三是表现画面。对于二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认识更为重要一些。在绘画中,如果学生的观察认识方法不正确,仅仅凭自己的经验来涂鸦,不但不能提高表现能力,反而会养成一种错误的习惯,所以,从小培养学生作画时先定位,然后打轮廓再表现画面,尤为重要。

美术是视觉艺术,它以可视形象反映生活,并以美好形象,启迪人们,教育人们。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观察、定位、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为主要任务。然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其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定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为了画好一幅画,学生必须对所描绘的对象的形体结构、空间位置、色彩等要进行全面地观察了解,这些观察活动都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有时也把观察叫做思维的感知。由于观察是一种主动的,对思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在美术课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所描绘的对象的观察,不仅可以从形象上获得更多的感性材料,而且在质量上可以达到更为周密的程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知活动的有效形式,就是观察真正地认识对象。

一年来,我在美术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先观察再定位打轮廓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在线描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定位打轮廓能力

写生是绘画的基础,通过线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定位能力和绘画技巧。观察比较则是了解物体比例关系的主要方法,定位是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作业。物体的比例要靠眼睛,要用目测。例如,我在六年级美术写生课上,引导学生观察纯净水壶和茶杯时,注重了观察二字的渗透,注重了定位打轮廓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水壶和茶杯是由两件实物组成的成组静物,观察时要把这两件实物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两件互不相干的物体。在写生时,除了观察、比较每件物体本身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位置外,还要比较两个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水壶的整体宽与茶杯宽的比例,水壶的整体高与茶杯高的比例关系,特别要指导学生弄清写生物之间的前后位置以及遮掩等情况,然后再观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局部与局部的关系,最后定位打轮廓。通过对六年级两个班几次的训练,有部分学生在逐渐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惯。

观察定位是两种能力,并非写生课所达到的最终目的,它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进行创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作为基本能力,它常与其他各种基本能力相互促进,进而形成技能。由于在写生中重视对学生观察定位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感知能力、接受能力和绘画技巧方面。学生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好,不论是在表现形体结构、整体效果,还是明暗关系、比例、质感等方面画得都比较出色。如:六二班的付奥凌、张艾宾等十多个同学,六一班的部分学生的水果与花瓶写生画得也挺棒,学生看后称他们是班上的小画家。

二、让学生自己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作画的特点是画得多,看得少,只注意局部,不注意整体,画面出现的错误画法往往是看不出来的。为了培养其观察定位打轮廓能力,我检查指导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时候抓住两点。

1.发现学生作业中出现了问题,我不直接告诉学生哪儿画得不对,而是让他们把作业拿着,和范画或写生物进行比较。开始学生看不出自己的画,哪画得不对,我就启发和提示一下,经过反复观察,与范画或写生物进行比较,使学生看出作业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六年级学生画圆柱体的时候,学生把圆柱体的上底椭圆的弧度和下底椭圆的弧度画得同样大。我就向学生指出画错了,并把柱体拿起来让学生认真观察,上底和下底的弧度哪个大,为什么?学生就回忆起以前学过的透视知识,即视平线下平置圆的透视规律:离视平线越远,弧度越大,所以柱体上底的弧度要比下底的弧度小一些。观察使学生进一步取得了感性认识,再结合透视道理,学生对于圆柱体上底弧度和下底弧底的区别明确了,所以作业效果很好。

2.我把学生作画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画在黑板上统一纠正,做法是:让学生全部停止作画,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画错在哪里?怎样修改?根据什么道理?如画六面体,透视关系是成角透视,作业上普遍出现的错误画法是六面体向左右分别消失在一个点上的三条斜线不往一处靠拢,而出现这些斜线相互平行的错误画法,纠正的时候我把六面体拿起来让学生观察,再结合六面体成角透视规律,我让学生到黑板修改,改完后,再让学生讲出为什么这样改,道理何在?学生讲出了六面体成角透视规律:即竖线垂直,斜线靠拢。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六面体成角透视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改自己的画,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得到提高了,大多数学生能看出自己的作业存在的错误画法,并能改正过来,课后,我批改作业时,六年级两个班八十七名学生,只有少数的学生的透视关系画得不正确,其他学生画得都对。

三、作业课前评讲,培养学生的观察定位能力

学生完成一幅习作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作业得分多少或是什么等级,想从中知道自己的绘画能力乍样。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作业讲评中,通过观察、分析他们自己的习作,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讲评中我常用的有两种形式:一是选出一幅好的习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观察,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其每一优点,通过讲评来理解习作为什么画得好,好在哪里。二是选出甲、乙、丙三幅习作,及时展示,比较其优缺点。讲评的方式以学生评议为主,教师给予指导或提示。

讲评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作画时老师都提出了哪些要求,然后让大家发表意见,讲出作业如何达到了这些要求,这时学生都争相发表意见。有学生指出: “这幅画画的挺细腻就是显得整个画面有些空。”有学生说: “我的画有两三次画过满或者过散。”还有学生说:“画面的主体部分没突出。”同学们都积极要求表达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发言包括了教师提出的观察、定位和打轮廓的要求,这些发言说明他们理解了作画时观察、定位、打轮廓是画好一幅画的重要环节。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10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文/张志新

摘 要: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记忆和训练,很少顾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反响的见解。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意识;学生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内容简单而又重要的知识,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地讲,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只有回归到历史情境中,才能感触历史的生动。因而将学生带入所讲述的历史氛围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在讲述“明末农民起义”时,如果仅仅讲述起义的过程是简单易行的,不但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很快就会淡忘。所以,我让学生联想一下:(历史教学论文 )如果自己是当时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政权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快会被带入当时的情境,对学生深层次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有很大的裨益。

二、将开放性试题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道高质量、不束缚学生思维的.问题可开启学生的心智,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动机。如,在世界近代史中讲到“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美国家进行殖民扩张”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关于殖民扩张的影响,首先介绍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进步说”认为西方殖民扩张主要方面是积极的,但也存在消极作用;“灾难说”认为西方殖民扩张主要方面是消极的,但也有进步性。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由于此题答案不唯一,这就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大量释放和创新火花的不断闪现。

三、将逆向思维引进课堂

思维的逆向性指思考问题时沿着“顺向”的反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效果。如,在讲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时,教师可以反过来问学生:“假如没有两个日本士兵失踪引发‘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会不会爆发?”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其他诸如“假如慈禧太后早死,戊戌变法会不会失败?”等问题都是比较好的逆向思考题。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融进逆向思维训练是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者单位 河北省容城县容城镇第一中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11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在全部教育阶段中进行的,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主要是:

一、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

教师们往往注意到“教科书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依据”,却忽略了“教科书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要依据”。因而,有的教师在自己备课时确是认真地钻研教材了,却未认真地考虑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历史教科书的问题。这是很失算的。因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在他一生的知识总量中来说,所占的比例必然要随着他的新知识的不断增加而日渐缩小。由此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做好笔记

初中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形成的阶段。首先是把握全书的概要,通过篇章目录了解该课本的内容结构和轮廓,通过大事年表把握这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历史事件。第二步,通过每章的纲目去了解该章节的概貌,尤其是每章节的引言更要细读,掌握了它也就可以把握这章的重点。第三步就可以将图文对照来读;将正文和小字部分联系起来读;历史插图与文字对照起来看,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理解不忘,笔记是最好的回顾方法,所以教师在讲授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做好笔记。历史课经过新的改版和整合,内容比较混杂、跨越的时间幅度很大,记下一份有质量的课堂笔记不但能帮助掌握当堂课的知识和作业的解决,更能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笔记,起码应掌握好以下三点:

a.什么时间笔记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听讲和思考,做笔记是以不影响听讲和思考为前提,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要把握好做笔记的时间,首先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要抓紧时间抢记;其次是教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出时间速记、简记;最后是下课后将遗留的问题补记。

b.什么地方笔记

学生笔记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课本上,一是在专用的笔记本上。结合上课的实际情况和复习时反映出的一些现象,还是将笔记记在课本上并结合小纸帖能比较有效地发挥笔记的作用。在书中做笔记可以做记号标明重点;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符号表明重要的知识点;还可以在重要的地方作批注、注释以帮助理解知识点。而小纸帖则有更大的用处;用来记录上课时教师的整体板书、框架或总结。这样在以后的复习中能完整清晰地再现课堂要点,方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c.什么内容该笔记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很有意识地强调重难点知识通过提高音调或反复述说或解释等方式来提醒学生,此时一定要记好、记全、记准,及时地用自己的方式在书中相应的知识点上做好标记。

(二)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插图

教科书中的历史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课文的内容。它的优点是形象逼真,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来理解教师所阐释的内容。但是插图很多,限于课时,不能都讲,所以要选择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进行讲解,或以图为先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兴趣,使他们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

(三)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通过简明的地图符号,显示历史现象发生的空间位置,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说明。在历史教学中,适时而恰当地讲解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如讲“红军长征”一课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楚红军出发地点:四渡赤水、桥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如果教学中不注意引导学生熟悉《红军长征示意图》,要让学生掌握这一历史现象极其复杂的空间位置变化,从而形成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概念是不可能的。因此,引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时,首先是识别地图的种类,弄清地图所揭示的历史现象的本质。再在图中或图旁加注,把课文内容和地图有机地联系起来,明确该图应掌握的重点。最后是填图,完成有关的填图练习,及时巩固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四)指导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在历史课教学中首先要形成学生的时间概念,讲好年代和时代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其次,严格按照年代次序讲历史,同时注意对历史做一定的归类;第三,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间概念,使学生的视角活动也得到调动,教师应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历史年表;最后还要指导学生记忆年代的方法,比如,牢记路标性的年代、找出一些年代的特征、找出某个数字的巧合等等,进行理解记忆、机械记忆。

二、指导学生阅读与历史有关的课外读物

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学生们学习历史科学知识最根本的依据。但是,他们的历史知识绝非之来源于中学历史教科书。即使把戏剧、电影、电视、网络及民间的传说除之于外,但就阅读的材料来说,也是很多的。诸如历史专著、历史小说、报刊文章等等,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向他们提供这方面的材料,教师应主动地带领他们涉及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以便分清什么是历史原材料,如何看待和使用历史原材料;什么是历史文章,应如何看待历史学者们对历史问题的不同见解;什么是历史小说及历史文艺艺术作品,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应如何看待这些作品?通过教师指导阅读,应该能使他们正确地对待问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随笔记下新知、心得。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来说,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这对发展、培养他们的智能来说,是很有益处的。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培养新世纪“与时俱进”的人才的关键。自学能力与一般能力相比,它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自学能力对当代学生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授课中刻意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他们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扩大和加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广度和深度,并为探索新知识创造了条件。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12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是学好历史课的前提条件。有人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是他们持续学习的心理动力。

首先, 在导入新课上下工夫。课堂引入要简洁、生动, 吸引学生。教师既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 也可用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还可以采用与课文有关的传闻、秘史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解五四运动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都是青年学生了, 那么每年5月4日是什么节日呢?待学生回答后又追问:历史上的5月4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确定为青年的节日即“五四青年节”, 它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就明白了。

其次, 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加以渲染, 烘托气氛, 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历史学习很重视图, 包括地图、插图、漫画等。我们常说“左图右史”就是说教学中一定要把历史和地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到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一定要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虎门销烟浮雕》和《虎门销烟》油画, 并让学生在图中发掘历史信息, 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要大加肯定、鼓励。同时, 必要时教师还要作一些适当的补充, 以增强趣味性、生动性。实践表明, 学生对历史图的兴趣比文字大得多, 利用历史图教学效果当然比单纯的文字好得多。

再次, 从基础知识的实用方面入手。学生学习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考试, 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过多过烦的知识点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把握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对于普通中学学生而言, 绝不能苛求他们掌握所有的或者90%的内容, 能掌握80%的内容就很不错了, 因此要特别强调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为此对一些历史结论尤其要向他们反复强调, 此外, 可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历届高考中常出现一些题目展示给学生, 他们既感兴趣又找到了学习的目标要求。如在讲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节时, 我作了这样的交代: (1) 俄国历史上有哪两次改革?对俄国的历史发生了什么影响? (2) 俄国历史上的两次改革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有哪些内容?这种方法开宗明义, 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到学习这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同哪些章节有联系。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重要, 注意力就集中, 讲述课文时, 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 记忆力水平也能相应提高。

二提高学生记忆的方法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节奏地复述, 是提高记忆力良好的捷径。时间、地点、事件是历史基础知识的关键。不少学生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收效不大, 因此培养学生有节奏地复述很重要。如对戊戌变法的时间记忆我是这样教学生的:一八九八,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一八九八。下次遇到该知识点就让学生自己复述, 反反复复地强化。这样化繁为简, 可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记忆水平。

利用简单图示指导学生加以记忆。越简单的东西, 学生越容易记住, 因此针对记忆对象我们最好是化繁为简。利用图示, 就可以化繁为简, 有利于提高空间识记能力, 此法最适合带有地图性质的知识点。教师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概括语句也有利于记忆。如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很多,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概括为“确立路线, 评价讨论, 停止方针, 作出决策, 审查错案”。当然也可以把一些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 教师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适当修改, 如朝代歌:唐尧舜禹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这就让学生记住了中国古代史的最主要的骨架。

此外, 记忆的方法还很多, 诸如对比记忆、讲解记忆、排比记忆、顺口溜记忆、奇特联想记忆、规律记忆等,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要教会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而不是单纯地教会他们记什么、怎样记。同时, 还应鼓励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习是辛苦的劳动, 必须注意科学的方法, 记忆也是如此。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 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不仅有利于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

在教学中, 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必须做到重点突出, 抓住关键, 解决难点。如17世纪俄国彼得大帝改革, 在课堂讲述中, 可从三方面入手:经济上——盛行农奴制, 工场手工业落后;政治上——目的是向外扩张;措施——军事、经济、文化。讲述时板书力求简洁, 纲目明了, 板书繁杂反而不利于学生记忆。

要巩固记忆水平, 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记忆质量。很多学生都习惯于死记硬背, 不会从更深层次去把握知识, 其实在此问题上, 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例如我们在讲完《百家争鸣》一课后,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思考题:我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你们的老师中受到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影响的分别有哪些?为什么?这样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教无定法,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其实我们最应该的是教会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所以我们在教会学生记忆知识时一定要提醒他们把这些方法推而广之。

上一篇:成绩单读后感1000字下一篇:商超业务经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