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推荐8篇)

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 篇1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的形象性、直观性,多媒体教学手段应运而生。理论依据:

(一)创设历史情境,建构形象课堂。

(二)引入无意注意,开发历史思维。

(三)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教师的个性魅力。应用要求:

(一)多媒体制作要突出重点、难点。

(二)多媒体制作的目标要明确,问题的设置要合理

且有渐进性。

(三)实施形象课堂的目标化管理。

[关键词]素质教育多媒体形象直观历史情境无意注意渐进性目标化

过与画面主题相关问“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自古以来被奉为劝学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观。似乎只有苦学才是解决教育的唯一出路。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传统的教育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几成共识。“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革故鼎新,代之以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法成为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向。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虽然多媒体教学在多数地区还没有形成整体规模,但其形象逼真的视听效果仍使不少教师乐此不彼。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注重历史本身的社会性,即历史人物或事件带给今天社会的思考。理性认识是它的突出表现。但理性认识是源自感性认识的,所以历史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势必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史学的理性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较而言,多媒体手段有着许多突出的优势,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望尘莫及的。

一、创设历史情境,建构形象课堂。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实有隔离感、陌生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是求知的前提。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它还要求学习主体积极的参与。历史课堂要想获取学习主体全身心的投入,就必须创设优化的历史情境,诱导学生的历史兴趣,把学生带入形象的历史课堂,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势。

例如讲授《近代文化--杰出的作家和作品》一课时,我一改过去文化课“圈圈点点”(即只划出重点难点)的习惯做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性鉴赏。分析性鉴赏,是指以鉴赏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而导引出对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认识为目的的史学分析手段。通过图片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热烈讨论,由此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来补充和扩大作品的形象,经过画面形象进入历史情境,使学生以轻快的心态融入历史学习,于潜移默化里认识历史的真实。

1、历史的具象美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人类发展的历史十分漫长,而中国又是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历史财富,除了翔实的文字记载外,更多的是可观可感可触的历史实物,如古代墓群建筑,古代石窟艺术,战国编钟,古代钱币等等,它们都是活生生的历史。这些历史实物,正是我们了解历史、回味历史的宝贵资料。

2、创设情境,以美育人。

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生动的历史情景,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关心历史、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古今通贯,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可资借鉴的道德和精神力量,诸如包拯的铁面无私,文天祥的碧血丹心,岳飞的精忠报国,林则徐的不畏列强。这些历史人物的高尚的情操,足可成为学生们人生追求的榜样。

不可否认,知识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它是历史课进行能力培养的基础和依托,但不能一味突出历史的知识性,而把历史教学的任务限制在传授历史知识这一狭小范围内。应该指出的是,除了德育、智育功能外,历史课还有美育功能。

历史不单是教科书上那一行行抽象的文字,更是一幅幅血火交融的历史形象,爱恨情仇寓于其中。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该做的不只是传授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知识和已成定局的历史评价,更应该注重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在健全和发展学生高尚人格上的良好导向作用。

二、导入无意注意,开发历史思维。

历史记录具有过去性,它既无法观察,更无法体验。众多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复杂的历史事件只能依靠历史教师单薄的语言来描绘、解说,自然难以展现其全貌。因此形象化的信息是历史教学迫切需要的。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特征突出的新奇刺激物或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话题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近代文化--杰出的作家和作品》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利用投影仪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如:大卫塑像,蒙娜丽莎画像,夸

张的“唐·吉柯德”头像,《小人国》插图等。先由学生观察,然后提问:“这几幅图画的是谁?它们的作者是谁?”学生借助积累的知识很容易的得出答案,接着再问:“他们是哪个文化时期的艺术家?”回答是“文艺复兴时期”。由此引出导语:“文艺复兴,是14到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自由发展与阻碍他们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矛盾冲突,而最终衍化成的一场思想

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即摒弃”神“中心论,强调”人“的发展。这里展示的一些作品突出的表现了这种进步倾向,同时也向我们预示了一种新的文化--资产阶级文化,即将在欧洲孕育而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文艺复兴带给我们的新兴文化--资产阶级文化及其产生和发展。”至此完成了从直观形象到抽象概念的过渡。用这种方式,可营造直观教学的氛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快的完成联想、记忆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利用无特定思维目标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让学生去随意转化,融合他们所听到的、见到的、想到的知识,是促使学生加速学习进程的好方法。这种认识活动充分调动了暗示功能,实质上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不自觉的转化过程。多媒体手段所具备的声、光、视、听等立体效果最易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令学生陶醉其中。在相同的学习时段里,学生在不自觉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加深了对历史知识、历史形象的理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抑制了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因为历史场景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教学往往停留在教师的讲授、分析上,教学偏于知识花、抽象化、符号化,重历史逻辑,轻历史形象,造成教学过程的枯燥、呆板。而多媒体教学变劣势为优势,化语言抽象为直观形象,将学生引入一个积极思维的境界,借助声光渲染,视听刺激,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双向互补。

历史事件、人物,通过形象化的诠释,变得自然通俗、形象有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也更乐于参与这样的教学过程。当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历史氛围里一个又一个的解决原本抽象难懂的问题时,自然由此引发历史学习的自觉意识,培养其历史成就感。

三、优化教学观念,突出个性魅力。

多媒体教学以动态的方式扩大了教学的容量。历史教材虽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图片资料,但其固化特点制约了历史的形象直观。而多媒体的连续性和动态感以及超强的人机交互能力,更使得历史再现其生动的活力。同时教学内容的课前制作,课内的有序展示,既扩大了课堂容量,也为课堂教学匀出了部分时间,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活动太少的矛盾。

多媒体课程因其准备时间较长,教师在准备阶段势必要搜集大量的历史材料,因而在备课、思考、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扩大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的历史素养,也使课堂教学投入、发挥游刃有余,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此外,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情绪的张扬也能起到很好的感染作用。如,讲授“近代史--不平等条约”一章时,我们在借助画面、视频及声音渲染气氛,诱发学生爱国情绪的基础上,把握时机,适时穿插叙述、分析,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情绪化的表情及肢体动作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推波助澜,将爱国情感导引入历史思考。

把握多媒体教学中图示历史的“度”。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传统教学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其教学过程、节奏、容量也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要上好多媒体课,一定要注意处理好课堂的一些环节。

一、多媒体制作要突出重点、难点。

以“板书”的演示为例,图示要直观、简练,有较强的提示性、对比性、层递性。如将古代埃及这个金字塔国度的“奴隶社会阶级关系”如讲到“殖民主义罪恶”时,用下面的三角图示表现“三角贸易”。通过图示将复杂的内容制成简要的提纲,直观又有条理,突出了重难点。

二、多媒体制作的目标要明确,问题的设置要合理且有渐进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课本插图及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在迎合学生兴趣心理的前提下,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为避免学生形象思维活动的随意性,可通题的设置、讨论和反馈练习等来宏观调控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实施形象课堂的目标化管理。

多媒体教学有形象化的优势,但学习主体的非理性心理,也有可能偏离学习的主导方向,而淡化教材的知识属性。所以历史教师要善于穿针引线,适时地归纳、总结,使课堂教学条理化、目标化。通过目标化管理将学生的形象思维有目的、有意识地导向历史逻辑思维。

此外,还要做好课后的反馈工作。在多媒体教学中反馈工作尤其重要,它对课堂教学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互补作用。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宁德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历史教研组编)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 篇2

城市形象, 一般而言, 是城市 (或特定的区域) 给人的印象和感受。但可以构成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和感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生活设施等都是构成这种印象和感受的基本要素。而市民行为、公职作风、文化氛围、风土人情等, 又都是形成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的最关键的内容。甚至一种方言、一份小吃、一套服饰都可能构成相关城市形象的长久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 城市形象是涉及精神、行为、视觉、风情等的综合感受系统。

城市形象集合了城市的地理、政治、社会、文化等特征, 其与媒体传播之间存在着明显互动。

传媒的角色决定了其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具体的实践当中, 传媒对城市形象的传播, 主要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从纵向传播来说, 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 因此, 传媒在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理应具备纵向思维方式, 挖掘并呈现城市的过去。以历史的眼光来对待城市形象的演变, 寻求最能被大众认同的城市形象。同时, 还要寻找一座城市最恰切的气质和精神脉络。

纵向传播不仅呈现今昔之变, 更重要的是用一座建筑、一个家族、一个故事等方式为受众提供一个坐标、一个载体, 使他们细节中深切感受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横向传播来说, 城市的形象是各种因素的综合, 包括城市政治文明、经济建设、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其中既有硬实力的彰显, 也有软实力的外化。传媒可以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 及时发布这座城市最新的讯息, 为市民提供资讯、启迪思想, 接受多元的文明服务, 为所在城市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而与此同时, 这些日日发布的讯息沉淀下来, 就形成大众对一座城市的感知和判断。

二、《城市声色》的报道分类

武汉晚报《城市声色》周刊2008年创立, 每周五出刊, 共四个版。理念是紧紧扎根于武汉, 涉猎范围包括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地理、人物、家族、新鲜事物、新的生活方式等。编辑部门一边做一边寻找并确立自身的鲜明风格, 最终形成原创、深度行走、深度思考的风格, 每周写透一个专题。

出刊至今, 《城市声色》的报道共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 记录城市历史。这是占比重最大的一块, 操作方式主要是依托一个新闻由头, 推出与城市建筑、人物等相关的专题报道。比如2013年8月16日, 《城市声色》发表了《史沫特莱在汉口的抗战踪迹》一文, 并在当天的武汉晚报报眼做了导读。处于B叠的《城市声色》之所以能够出现在报纸封面的导读位置, 是因为前一天是抗战胜利纪念日, 而这一选题与抗战密切相关, 仍然有着新闻的热度。

而其做法又与新闻完全不同, 选取了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1938年在武汉的抗战史实为主线。封面是综述, 提纲挈领。后面三个版的划分则充分体现了《城市声色》的风格。选取了史沫特莱在汉口生活和战斗过的三栋建筑——德明饭店、美国基督教青年会、鲁兹公馆来划分版面, 每一个版面以史沫特莱为由头, 串联起这座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历史沧桑。

与之类似的稿件还有《血色浪漫——黄埔女兵以牺牲换人间幸福》。这组报道刊发在2013年8月2日, 建军节的第二天, 与节日产生着勾连, 而内容是写一个特殊的军人群体——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女兵。记者采访了民国史专家, 寻访了军校遗址, 查阅了大量资料写成此文。因此, 文中既有对军校旧址的历史现实对比描写, 又有对曾经生活在武汉的一群女兵的传奇人生的梳理。

另一组转载率比较高的稿件名为《潜伏于国民党空军——谍报飞行员的武汉往事》, 刊载于2014年11月28日的《城市声色》。当时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已经掀起了收视热潮, 而记者了解到方孟敖的原型谢派芬的遗孀生活在武汉。记者于是辗转联系上了对方, 又挖掘史料, 找到了另外三名谍报飞行员的武汉踪迹, 最终完成了四个版的报道。

第二, 记录城市当下最鲜活的形态与变化。比如2013年11月22日刊发的一组稿件《实体书店——城市“文化的街灯”》, 记者走访了四家实体书店, 描摹他们各自的生存状况以及特色, 探讨网络书店, 电子图书冲击下的实体店走向。

再比如2012年10月12日发表的《恋上咖啡馆》, 对武汉的咖啡馆进行了梳理, 并记录了几位咖啡馆店主的生活形态。在卷首语中编辑写道:“咖啡馆是城市气质最好的代言。这样一座咖啡之城, 咖啡味道恒久地漂浮在城市角落, 给行色匆匆的都市人一个停下来发呆的最好借口。”

还有刊发于2013年10月18日的《大武汉之微电影——让梦想照进现实》, 这个专题报道了一群痴迷微电影的大学生, 专业微电影人的酸甜苦辣以及一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幕后故事。

三、“复兴大武汉”愿景下的《城市声色》传播策略

从以上《城市声色》刊发的稿件可以看出, 该周刊主要从两方面传播了城市形象。

纵向上来说, 是对城市历史的再梳理再发现, 增强了武汉人对这座城市的历史认同感, 文化归属感, 增加了对武汉的热爱。

比如从民国系列的报道中, 读者可以看到武汉当年是直追上海的繁盛大都市, 而诸多军政界要人、国际友人、文化界人士以及我们熟知的近现代名人都曾有过武汉生活的经历。比如, 黄埔女兵的稿件发表后, 编辑部听到的最多的反馈就是:我从来都不知道赵一曼是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的。

另一方面, 历史也映照了现实。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比如转载率比较高的一期《城市声色》——《民国·武汉·房子》, 开篇有这么一段话:“‘到处人们都谈房, 找房, 买房, 或卖房。房成了问题, 成了唯一有价值的财产……’你以为是在说当下, 其实这是老舍《四世同堂》中的一句话, 说的是民国。”稿件用史料和专家的说法呈现出的是民国年间武汉人对房子的狂热、二手房市场的乱象, 以及房地产商人的被污名化。

大众在阅读民国房市的稿件中, 一次次与现实相遇, 甚至会有穿越之感。同时, 《城市声色》还做了民国的教师、学生、文人群体系列报道, 既让读者知道了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 又激发了人们对当下这些群体以及这种现象的对照和思考。

武汉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且近代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张之洞为武汉城市现代化创造了很高的起点, 构建起那个时代现代化的工商、文教、市政交通立体发展格局。武汉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内陆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公允的评价是“驾乎津门, 直追沪上”。而1927年和1938年, 武汉又两次成为实际上的首都, 再加之其“首义之城”的地位, 都成为武汉历史上的华彩乐章, 是浓墨重彩的手笔。而因为清末及至民国年间又是离当下最近的大时代, 当代人对之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好奇心。《城市声色》纵向梳理历史, 多聚焦于这个年代, 也就有了合理性。

然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武汉逐步边缘化, 并最终跌出了一线城市序列, 已难与当年“大武汉”的盛况相比。前些年, 有杂志评选中国各城市特色, 武汉票选成为“最小市民”的城市, 算作是武汉留给国人的刻板印象。与当年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的评价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说到武汉文化, 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都可冲口而出——“码头文化”。“码头文化”固然算作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成分, 然而, 却并不能以偏概全, 武汉文化中同样有“高山流水觅知音”这种很雅的一面。然而, 这都需要通过大众接受的方式传播, 才能得到接受, 形成共识和认同, 任重道远。

最近十几年,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武汉作为全国“东靠西移, 南北对流”总体战略的交汇点, 在东西互动、南北互联的大趋势中, 经济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 支点地位日益彰显。“复兴大武汉”不仅出现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的广告牌上, 也成了武汉人的努力方向和迫切愿望。

《城市声色》在“复兴大武汉”之路上, 坚持作为传播城市形象的媒介而存在着。从纵向上来说, 做出了本土特色, 重新挖掘和呈现了武汉曾经有过的辉煌;从横向上来说, 则记录下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鲜活的一面, 最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最有想法和故事的人群。时尚的都市感扑面而来。

四、结语

湖北是教育大省, 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之首。笔者注意到, 大学附近的书店都不约而同地将介绍武汉历史、人文、建筑、人物以及风土人情等相关书籍摆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也就是说这些书是长销书。对于初次来到一个陌生城市的大学生来说, 了解这个城市的信息, 形成认知以及初步判断是共同的需求。

《城市声色》栏目也曾遴选出一部分介绍武汉的优秀文章, 于2012年集结成书, 变换一种姿态, 传播武汉形象。

无论是对武汉“土著”, 还是新武汉人, 《城市声色》的目标都是让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有所了解, 形成良好的形象判断, 并产生心理归属感。从而更好地聚集城市发展资源、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生活品质, 真正实现“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在这个过程中, 《城市声色》坚持讲故事的理念, 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形成编读的良好互动, 而不是将符号化的城市形象强迫塞给受众, 这就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城市形象传播的接受程度。

媒体的有效传播营造的是对城市产生广泛影响的氛围环境, 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来说, 在历史文化中建构一种文化认同, 受众可以通过对城市正向的看待和认知中, 获得最朴素、直接的精神动力。而对于纸媒来说, 虽然“易碎品”是它的宿命, 然而当它投身于城市形象传播这一使命时, 便能在日复一日匆促的追赶中获得永恒的审美和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曾一果, 谷鹏, 陶赋雯.当代中国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与传播对话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 (8) .

[2]何瑶.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以珠海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1) .

[3]刘慧.新媒体环境下南京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策略[J].今传媒, 2012 (7) .

[4]曹劲松.城市形象传播的基本原则[J].现代传播, 2012 (12) .

[5]韩隽.城市形象传播传媒角色与路径[J].人文杂志, 2007 (2) .

[6]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理论, 2012 (2) .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构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课堂生成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素质教育、高效教育等字眼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了吗?我们的教学是高效的吗?恐怕会有很多教师都会摇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穿“新衣”演“旧戏”的现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只留下新课改理念的空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有必要探究一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乐学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被动接受知识,全无兴趣可言。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提高。针对高中历史课程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挖教材中的趣味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情境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集中精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巧设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场白”,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上的动人故事以及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尽情地展现历史本身的魅力,紧紧吸引学生,使其急切地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以及与此相关的都有哪些内容。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场面宏大、内容丰富,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学生走进历史、亲历“历史”,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思维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采用新奇的教学方式

喜欢新奇是人的共同心理,更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每次的授课方式都是介绍背景、讲解内容、总结影响等,学生一定会感到没有新意,即使是新事件、新内容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如果教师能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变换一下呈现方式,即使是平常的事件、学生熟悉的内容,也能够让他们眼前一亮,产生新奇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复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一课的时候,就采用“角色扮演”法。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基本的史实,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关键点。然后让学生分为4组分别代表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经过几分钟的准备,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扮演本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介绍自己的权力、职能和本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个个激动万分,发言积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并巩固了基本知识。另外,笔者还经常让学生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进行演讲活动,让学生提前搜集好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台讲讲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或者历史故事。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以史为鉴,让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现实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满腔热血,激情澎湃,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国家大事很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及时把握生成,构建灵动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设到所有问题的发生。从某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就要注意灵活掌握情况,遇到没有预设到的问题时,也能够保持镇静,从容应对,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用心倾听,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并适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已经不只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会绽放创造的光芒,这样的课堂也必定是高效的课堂。

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篇4

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媒介不仅参与了农民工形象的建构,而且其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解、认知农民工的模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自我定义,并可能成为其行为举止的参考规范.因此,从建构论视角研究媒介对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再现,分析再现的深层动因,解决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扭曲再现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作 者:权波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 “”(8) 分类号:G22 关键词: 

用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历史教学 篇5

河北廊坊市大城县第一中学齐建良 新的课程理念是:历史课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这才是历史教育的归结所在。既如此我们就应该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安排历史教学。建构主义理论为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可操作性。建构主义理论者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外界的刺激而作出的被动的条件反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外界环境提供的新知识进行整合、同化或顺应、吸收,主动建构而成的。历史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这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点:1)学生原有经验;2)提供新知识的外界环境(即问题情境);

3)学生的主动性。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这三个切入点来探究新课程改革中的历史教学。

一、学生的原有经验与历史教学

不同学生会因为原有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个人喜好、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原有经验会有各自的不同。即使对同一的历史现象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不一,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速度是不一样的。孔子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与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永恒的教育话题仍绽放着智慧的光芒。让学生能飞则飞,善跑则跑。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学情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分析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下一步史料的选择及情境教学中设问的梯度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否则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已知的已会的知识应避免简单地重复而浪费时间,教师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上来教学。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我们历史教学就是要把学生从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上升到潜在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举个例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必修一已经做过系统的介绍: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三个拨乱反正和一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必修三中又提到这次大会,就没有必要对会议内容这些已知已会的知识再进行简单而重复讲解,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最邻近发展区”上来。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理清这个脉络新课程就变得清晰了,讲好一节历史课,不仅学生受益,教师也是一种愉悦。

二、情境教学与历史教育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成为“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建构主义所需要的学习环境在现阶段得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多媒体教学在各种各类学校中正走向普及。多媒体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聂幼犁先生讲,“历史教育的本

质和特点就是在于历史本身的观察力,洞察力、感染力、震撼力,是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大象无形。”适合的史料创设真实的情境,会让学生和老师都会感到《论语-述而》所提到过的那种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当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的时候,我们分明听见学生身体和智力快乐成长的声音。一节又一节的微小的课堂就是历史教育的成长记忆。情境教学首先要有好的史料,我们一般有以下几种实用的方法来获得:

1)教材中的拓展资料,2)其他版本教材资料(岳麓版、人教版、北师大版),3)试卷中的经典试题,4)教学参考书中史料,5)网络资源(历史教师博客、中学历史课程网、各大出版社网站等)6)专业的历史书籍杂志等。我们通过史料解析、寻找例证、比较概括等方法解决教学内容达到教学三维目标。

我们创设问题就是把陈述的的知识结构转化问题性的知识结构。但教师们不能认为只要使用提问的方式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这种形式上的改变,不能体现出教学的主体是“学”而不是“教”,也不可能达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情景教学中的“问”应该成为“学”的依托。教学内容问题化的方法:1)教师提出的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应当要有激疑的作用。要有预设性但也要充分考虑生成性的问题。学生课堂上的“接话把”式的提问或对教师的答案提出质疑,都需要教师予以适当关注,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质疑转变成课堂生成性资源。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互相提问、讨论分析然后解决问题。3)让每位学生处于自己

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以这种主动的方式时刻准备着“牛刀小试”“华山论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设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技术含量的真问题,能引起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处于

“愤”“悱”的状态。反之,课堂上有外在的热闹而没有思维是喧闹,有思维而没有有效的思维是瞎闹。

伴随着新史料的大量涌现,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如何选择史料问题就摆在教师们面前。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就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切入点和评价点所在。教师不可把问题的思维水平要求停留在对教材知识的条理化整理的程度上,只是“知识能力”历史史实 “是什么”这一层面。还要有“过程与方法”的训练,获得前人“怎样知道是什么”和“怎样认识为什么”的知识,即认知方法和策略的知识。以及中学历史课程第三层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历史教育的本质所在。黄克剑先生提出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教师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文化心灵的塑造。历史教育不仅是工具学科,更是人文教育,有教无育的教育不是历史教育。情境教学中史料的选择、问题的提出都应以三维目标为根据。

三、意义建构中的学生主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新知识就像盖房子,但是盖房子的砖头又不是统一的形状,需要被学生自己理解、消化、吸收,以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培养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就要从历史课程本身入手。无数的先哲们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一个“熊与朋友”的故事教育人们几千年。“认识你自己”,识己者方可识天下。2)康德语:”人非工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每每接触学生的主动性都会被激起。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教案转移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也不是靠不断的外界刺激让学生掌握新知识,而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要抛弃灌输者的角色。以前是一根粉笔一张嘴的灌输,现在是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方位多形式的灌输,变成了生动活泼灌输。指导思想不改变,表象的改变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新瓶装旧酒,只是看上去高雅了些,多说了些正确的废话,除此之外别无它用。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如何“学”。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着我们的历史教学实践走得更远,走得更稳。历史教师应该抓住新课改所提供的有利契机,让自己教学实践与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让理论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

参考资料:

【1】齐健: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何成刚 夏辉辉: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1997-1998年。

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 篇6

经过2009至2010学年‚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又经过2010年秋季至今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我市中小学的课堂发生了明显变化。学案导学、自主质疑、互动探究、精讲点拨、检测反馈、迁移运用成为课堂教学全新的结构单元,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有效转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能力与习惯的形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实践与研究能力与习惯的形成,激发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潜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引导学习、组织交流、突出建构、激活思维、注重应用‛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常态。课堂正在成为学生生命生长、潜能形成和个性成长的舞台。为巩固‚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注重操作与反思、‚‘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注重建构与创生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注重内涵要求的‚建构式生态课堂‛。

实施注重内涵要求的‚建构式生态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师生生命主体生长、成长的呼唤。实际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在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对‚六模块‛的理解不够到位,受‚六‛的数字制约,不能放手改变课堂结构,过分纠结于用几个模块来组织教学过程;有的课堂中存在着学生、教师、环境、资源、方法等各要素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的课堂中问题大多来自教师,学生质疑往往被忽视;有的课堂中学生学习无选择性,学习要求无层次性,因材施教不能很好地落实;有的学校仍然机械地按‚三案‛、‚六模块‛要求教师操作等。因而,实施注重内涵要求的‚建构式生态课堂‛也是解决实际调研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的需要。

一、“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推进‚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延续。其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不变。

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概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知识结构,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习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3)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4)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化,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创设适切的课堂生态环境,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建构的课堂生态,让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内化,互教互学,共同提升,尊重和倡导学生有不同的进步与发展。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传统式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臵,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新课程的学生观也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儿童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忽视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知识教学的科学性。每一种知识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作出种种努力,学生的素质就是在这种努力中提高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种发展是适性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激发和形成学生潜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得到适合的能够达到的发展。

‚建构式生态课堂‛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和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建构、应用等实现内涵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区别于其他任何人的独特的个体,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都是由他的个性特长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个性特长发展得如何决定了他一生一世对社会的贡献如何。因此,‚建构式生态课堂‛强调和关注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特长发展。

3.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项具体要求: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这‚三个注重‛恰恰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所在。‚建构式生态课堂‛遵循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让学生先学、互学,然后以学定教。如,以学生感兴趣、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建构,促进学思结合,以自学质疑、解疑释疑增进学思结合,以互动探究、互教互学激活思维,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内化,进一步落实学思结合;以检测反馈、迁移运用,达成知用统一、知行统一;由以学定教落实因材施教。

四、“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

(1)民主与平等:师生关系民主、教学问题民主、问题解决民主,教学评价民主等。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让课堂成为平等的生命体的对话和共同生长、成长的场所。

强调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要及时地鼓励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让教学问题首先来自学生,让问题解决首先问计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2)自然与和谐:发乎生态学原理,借鉴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谐共振与发展,共存共荣,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等,让我们的课堂各要素,如学生、教师、环境、资源、手段、方法等各要素各显其用,各彰其能,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强调课堂各要素各显其用,各彰其能,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与环境、师生与资源、师生与手段、师生与方法等关系和谐。

(3)自主与合作:‚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永远追求。自主与合作是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理念的关键要求。自主与合作是落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体现,是落实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教育原则的重要形式。

强调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特别是互教互学。要在基于自主学习的互教互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建构,并通过引导迁移运用,不断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4)探究与生成:给学生提供资源、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中生成与建构。

强调给学生搭建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的学习阶梯,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要让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成为落实知行统一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要利用我市年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优势,在引导、组织学生探究,引发学生生成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要创造条件激发生成,要适时关注和处理生成,让课堂预见性生成和非预见性生成成为激活学生思维、落实学思结合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

(5)开放与选择:资源丰富与开放、方法开放与选择,问题的多维与开放,促进学生潜能释放及个性成长。让具有个性特点的学生成为他唯一的自我。让学生在生态课堂中自由生长、成长。

强调资源、方法、学习问题的开放性与选择性,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落实。要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习方法的选取,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内化、体验与生成等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获得潜能的发展。

(6)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等发展学生问题意识及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与方法,发展学生能力。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是学生内化学习内容,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灵活应用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

强调要通过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等,进一步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7)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基于学生学习前在状态到发展状态的需要设计有效学习活动,促进具有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与进步。真正基于学生前在状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建构适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生长、成长、成才、成功的生态课堂。

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让具有不同特点、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获得应用的发展。

(8)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生长与成长、成才与成功的评价是多维的多元的,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形成与释放,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生的个性发展。

强调多几把尺子量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容人的胸怀、伯乐的智慧,促进学生各显所能、各展所长,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好知识的基础、能力的基础、做人的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深造和奉献社会奠基,为学生从课堂走向远方明晰方向。

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 篇7

在“六模块”教学中,史实教学的起点在自主学习环节。那么,自主学习怎样落实,并且能让学生去高效掌握呢?一般而言,我们采用填空题或者是简答题的形式,将课标在本课的知识目标进行化解。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者是课堂前5分钟完成。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可以找出史实,并且教师要进行指导、巡视,要求学生要在书上进行圈画。学生完成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尝试理解和构建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并进入交流展示环节,将构建的结构板书在黑板上,而教师一定要对每组的知识构建进行讲解和评价,最终得出合理的知识建构,并就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和记忆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进行数字记忆或者是歌谣、谐音等记忆方法。学生也可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并比赛记忆效果。通过这个环节,重在落实基础史实的把握。

以下以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为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1.北方制度和南方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___年,____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反对并希望逐渐废除制度,这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___感到自己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___年___月,他们发动叛乱,向北方发动军事进攻___政府被迫迎战,内战爆发。历史上称之为"___"或"___"。

4.林肯政府在年___颁布了《___》、《___》两个重要法令,提高了林肯的威信,而且调动了___积极性,扭转了战局。___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___一律获得人身自由。

6.美国内战的意义:1.___2.___。教师活动: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用红笔对知识点进行圈画,做出标记。

第二环节———交流展示(分组展示)

教师:全班同学课前分好组,分组将自主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按要求进行展示。同组在商量2分钟后,选派代表到台前汇报展示。

【展示要求见学案(二)】

A组:交流基础知识的掌握。师:请学生上讲台来完成大屏幕上的自主学习填空题。B组,交流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师最终提供可行性的构建模式。C组:交流知识记忆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忆方法,用时间轴记忆。当场在黑板上画出时间轴,并标出时间和大事。

教师总结:首先对该组在记忆方面肯动脑筋给予肯定。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有多种,如谐音记忆、诗歌记忆、顺口溜记忆、图文记忆、时间轴记忆等。记忆一定要抓住史实的主要特征进行记忆,同时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教师展示自己的记忆方法:编成歌谣记忆,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原创作品。教师引导学生齐读:北方南方闹矛盾,经济制度是根因;黑人奴隶受压迫,翘首等待解放者;林肯当选新总统,南方叛乱要分家;初战北方频失利,扭转战局迫眉睫;两个法案显神力,民心向背定天下;试看黑奴得解放,国家统一名声扬。

通过以上的两个环节,重在掌握基础史实,通过知识构建和记忆来夯实基础。离开史实,历史课堂就没有了根,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在自主学习环节解决好史实的记忆。

史实的学习发展是在互动探究环节。这个部分要用史料来支撑探究,进而通过史实去读懂史料,再用史料论证史实,从而循环论证史实,进一步把握史实。史料研习的过程就是用史实去论证的过程,学生在第一环节掌握的史实将成为研究史料的抓手。例如:第三环节:互动探究史料研习: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1858年林肯

材料二:内战前,林肯说:“没有其他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反政府武力,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三:林肯说:“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布……所有作为奴隶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

探究设问(1)材料一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是指什么经济形式?此题落实填空题中第一小题,北方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落实填空题中关于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张。(3)材料中“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裂开的房子”?通过此题的考查,学生能运用史实研读史料,并能走入历史,研究林肯当时面临的难题和采取的决策,从而体会政治家的智慧,培养了历史学科的史感意识。

建构形象的历史课堂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学生;教学

在新课改推行的大潮中,初中历史课堂改革中凸显的教学效率过低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有必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索一个比较高效的课堂模式。因此,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越发高涨,部分历史学者和一线历史教师结合国外的教学理念和自己的专业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高效课堂模式。同时,若想在历史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就需要从教师、学生以及高效课堂建构模式等角度进行努力探究。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基本准备工作

1.做好师生关系建设,营造出学生信任教师,学生喜欢学习历史的良好气氛

一般来说,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建设可以从课堂之内和课堂之外去努力。教师应该分析学生心理,做好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准备,善于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树立自信,态度要和蔼可亲,委婉地提出相关建议,积极介绍学习历史的方法,把和谐的气氛融入课堂内外。

2.做好备课工作,打造一个系统的、有完整结构的、有学习目标的历史课堂

在高效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可能随机无序地进行,教师应该做好学习目标制定。教师目标制定在最近发展区是最好的,既能让学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也能让学生有可操作的能达到的学习高度。比如,在笔者进行鸦片战争的教学时,制定的目标便是通过高效学习,迅速了解和认识英国走私鸦片到中国的史实,掌握民族英雄林则徐销烟的利弊,这种从教学大纲中演化出来的学习目标不仅没有多面冗长的难以实现的设计,还能让学生有方向地学习。

3.做好课堂情境的创设,创设多样的历史化情境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做好历史情境的创设准备,常用的图画、动画、视频等展示给学生形象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笔者在八股取士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就引导学生模拟了看榜时不同人物的表情变化的游戏,让学生在种种笑声中了解八股取士坑害人思想的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高效历史课堂创设的问题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把历史知识融入学生兴趣集中的领域,把学生学习的需求动机引出来。历史教学中各种教学手段结合现代多媒体设备都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学生兴趣集中的影视作品、新闻热点、历史探秘等视频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对外友好交往》知识的教学时,笔者就在课前利用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故事引入新课,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的学习中感受它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树立生活中有历史的观念,既要给学生树立先进的历史思想观念,又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

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和学生自主学习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应该做好准备工作,课堂学习中全身心投入,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巩固练习。

二、高效课堂基本结构的设计包括的内容

1.精编预习案

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状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编制预习案应该熟悉课标和教材内容的重难点。系统的预习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教学反思”等部分。

2.课堂学习小步走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展示目标,引导学生根据目标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中的填空,梳理自己的基础知识。然后指导自学,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做题的困惑或者难点进行自我突破学习。其次,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罗列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或疑点,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进行攻克学习。接下来,展示各小组预习案完成成果,从学生书写和表达等方面进行鼓励性的评比。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点和教学的重难点精讲点拨。最后,进行专项的巩固检测,师生共同总结整个课堂历史知识。

3.课后巧妙有趣地进行多样化反思

比如,小组间分配好反思方向,一组负责总結反思课堂上有趣的地方,一组总结反思课堂上纪律的问题,以此类推,这样的总结反思更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可以更加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改进,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发生。

总之,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高效教学,需要在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和构建合理的课堂结构的情况下灵活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按部就班地实施并做好及时调整和修正。

参考文献:

[1]朱海燕.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现代教育,2012(Z3).

[2]刘向东.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策略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0(12).

[3]吕栋山,钱文华,黄东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1).

上一篇: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下一篇:和信念有关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