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探讨

2022-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简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增强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是为了促使单位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对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风险加以防范, 提高事业单管理效率。所以,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加强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时, 一定要做到:拓宽内部控制的管理范围,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 我们要把内部控制的管理贯穿至业务活动全过程中, 使得内部控制管理变得更加的全面化, 进而创建出一套与事业单位特征相符合的内部控制体系, 在对事业单位展开控制的前提下, 要着重看待单位经济活动中的关键性环节, 并实行具体的处理机制, 在全面实行内部控制的基础上, 可以准确地把握好重要环节。要想加强单位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实用性, 首先我们要确定好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目标, 其次, 着手于行政事业单位内的具体发展情况, 使内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进而完善内部的管理体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意义

(一) 利于使经济活动合法化, 财务信息真实化

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管理好并使用好财政资金, 确保单位中的经济与业务活动都达到合法化, 一定要创建出一套完备的内控体制并将其具体实施下来, 增强管理监督工作, 防止财务工作出现随意性, 进而确保财政资金足够安全和完整。真实的财务信息可以客观地将单位中各种经济活动展现出来, 是单位中的领导层做出必要决策的首要依据。单位根据合理化的内控体制, 有效的处理好经济业务流程, 各项工作间分工严明, 岗位间互相制约, 尽可能地确保财务信息足够可靠与正确。

(二) 有效防范和预防腐败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创建合理的内控体制, 需要科学设置岗位, 将不相容的岗位进行分离, 各大岗位间要形成互相监管和制约的关系, 对于关键性岗位要专职, 不能同时兼任跟风险控制岗位有关的工作, 进而更好的防止发生弄虚作假等现象, 将各种潜在贪污等现象扼杀在摇篮里。尽可能地将监督的作用给发挥出来, 提升使用资金的效果, 形成内外互相监管的有效机制。

(三) 防止发生资源浪费现象, 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 是向社会公共服务的监督者, 要大大的增强内控体制的建设工作, 有效的执行不同岗位的内控职能, 这是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的主要保障。合理系统化的内控体系可以有效调和好单位内部不同岗位间的工作, 增强各部门的管理职能, 第一时间找到其中存在的管理失职, 并进行完善, 对单位中的管理秩序加以优化, 防止发生资源浪费现象, 进而提升行政单位的管控工作, 完善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 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意识

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中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的过程中, 缺乏内控意识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上:领导层的基本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关于内部控制构建跟公共服务职责的执行以及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关联上没有展开深入分析, 从而丧失了定制长远发展的能力;行政事业单位跟其他企业不同,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这种相对安稳的氛围促使其中的领导层跟内控人员逐渐失去了风险竞争的意识, 对通过内部控制提升业务水平, 促进部门长远发展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在内部控制当中, 管理人员比较显著的一大问题就是懒政怠政, 对于上级给出的一些相关规定, 大部分都停留在书面学习阶段, 没有明显可行的执行手段, 促使内部控制变得越来越形式化, 扰乱了内部控制的管理环境;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因为自身在社会地位中的独特性, 在构建内部时要把大部分的关注力集中于自身发展上, 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内部控制的建设活动, 对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二) 会计基础较弱, 财务体制缺乏完善性

会计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就是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工作缺乏稳定秩序, 势必会使得会计管理工作处于紊乱状态, 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促使内部的财务管理处在失控情况之下。在财政部门工作, 通常都需要取得初级资格的那些财务管理人员, 最少要持有会计上岗证, 而财务主管则一定要具备足够的管理经验。可是, 我们发现现在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尚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来选拔人才, 大部分来到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员均缺乏过硬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力。许多会计人员没有通过专业的知识培训, 也就无法深入领会到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力。而在平时的会计核算工作中, 单位缺乏完善的财务体制, 许多财务部门内的工作人员对待工作比较随意, 只是对相关款项的支付等展开了处理, 而且选用的还是传统的处理方式, 这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各大财务管理活动比较散漫随意, 财务体制缺乏完善性, 致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生失控、违纪等现象的概率开始大大提高。

(三) 预算管理体系缺乏合理化, 没有足够的预算控制力

现阶段, 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能意识到内控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都在逐渐增强了单位预算的管理体制工作, 可是, 在具体的工作中, 我们发现预算管控力依然存在着不足。具体表现如下:首先, 预算编制缺乏完整性, 收入与支出没有做到零基预算, 项目预算的编制较为随意。编制下一年的预算, 财务部门通常都只是在当年预算的前提下展开单纯的数字加减, 由此而得的预算较为粗浅, 无法真实地将财务收支情况展现出来。其次就是预算计划缺乏合理性, 通常跨项目运用经费或者是追加预算, 使得预算的约束力变得越来越弱。

四、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 尽力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 各级的财政部门要跟与之有关的部门相结合起来, 分期的展开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关培训活动, 强调创建内控体制的首要责任主体是单位负责人, 领导一定要参与进来, 把领导层的决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二, 领导层要将内部控制的具体理念传达至单位中的所有员工中, 使单位的员工可以对内部控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并明确其重要性, 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进而创建出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 务实会计基础, 创建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若想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的成效, 就一定要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进而培育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工作团队。所以, 单位内部要定期组织培训工作, 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会计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坚实的会计核算业务能力, 而且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对单位的实际生产与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为确保将各项会计基础工作做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 我们还可以创建监督机制, 增强平时的监督工作, 确保会计资料和会计报告等都足够准确真实。

(三) 增强预算管理工作,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若想保障单位资金可以安全运行, 就一定要增强预算管理工作, 严格对预算收支活动予以规范, 促使单位的预算管理变得更加的规范和标准化, 尽可能地将预算控制的作用给发挥出来。单位要想提升预算管理的水平, 首先要提升部门预算编制的管理活动, 通过合理化的预算编制方式, 促使基本预算的支出跟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符。其次就是要尽可能的改善部门预算整顿体制, 严格制定预算的调整方式与实践, 坚决防止人为调整预算, 确保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足够严谨。

综上所述, 建设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现今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要求, 其为规范内部管理结构跟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事业单位一定要与自身各部门的职能特征相结合, 具体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增强内部控制的实行力度, 并对其加以监督, 完善并提升内控的管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可确保事业单位管理机制足够科学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发展和完善, 在公共服务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也相应地被赋予了新要求, 然而增强内部控制工作则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整体质量的首要前提。我国在2014年就已经发布了《内控 (试行) 》, 清晰规定了内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为构建内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可是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 我们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内部控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 本文主要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具体含义和基本问题等情况, 进而探讨了一系列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讨

参考文献

[1] 唐奇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 2018 (14) .

[2] 万绍杰.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集体经济, 2018 (22) .

[3] 杜娟.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 2018 (18) .

上一篇:医院政工师新形势下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及培养措施下一篇:浅谈中国画的现代色彩与笔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