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引导能力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舆论引导能力

网络舆论生命周期视阈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摘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是当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战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关乎党长期执政、关乎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网络舆论引导,需要从思想政治学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要素入手,全面系统地梳理不同生命周期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的路向。

关键词:网络舆论;生命周期;引导能力

中国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和治理互联网,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习近平多次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如何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成了新时代网络舆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网络舆论关乎党长期执政

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7. 72亿。[2]随着网民规模的持续增大,网络舆论也势必将会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互联网这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上,网民借助互联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同時,也会受网上各种负面的、真假难辨的现象和事件影响自身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判断。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经过网络的放大作用和恶意炒作,有些网民就会把这些问题作为攻击党和政府的政策,攻击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的伟大成就,甚至怀疑党的治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对于这些网络舆论,如不主动引导、积极应对,长期以往,必将影响到党的执政安全。

2.网络舆论关乎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网络媒体发展到今天,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其他各方面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呈现,议题涉及范围的广泛和多样,再加上个人意见表达的自由空间,使得网络舆论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与此特点相对应的是,通过西方反华势力资金、技术和谋略的支持,境内外敌对势力打造了多维度的网络反宣传渗透体系,甚至通过互联网组织实施暴恐活动。近年来,我们加强了网上打击力度,但暴恐音视频、反动颠覆性言论、政治类有害信息及涉及民族类敏感话题并没有完全遏制,使得维护网络安全这个意识形态主战场的难度加大。

3.网络舆论关乎践行群众路线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需要社会各方面同心同力,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人民在哪,网络民意就在哪,人民中的大多数是网民。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网上去。各级领导干部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网民所思所愿,积极主动引导网民关注关切、唱响网上主旋律,从而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把网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上来。

二、网络舆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引导切入点

科学引导网络舆论的前提是把握网络舆论发展传播的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准确预测舆情走向,从而找到引导的切人点,使舆论朝着有利于党和政府的方向发展。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借鉴舆论引导系统论的相关知识体系[3],网络舆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议题出现期、议题酝酿期、舆论聚合期、舆论消散期。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影响因素不同,找准核心影响因素,也就找准了引导的切人点。

1.议题出现期

一个事件作为议题出现在网络上,能否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进而形成网络舆论,取决于很多原因,议题本身的属性和事件来源是其中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网络舆论的热点议题从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触及各类社会矛盾的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三期叠加”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和矛盾,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腐败现象等一系列问题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类议题因与民众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网络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二是涉及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的议题。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群众的主人公意识不断提高,对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维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当这种议题出现时,能够较大范围地引发网民意见表达,这种表达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意见表达。三是包含批判因素的议题。这类事件更多的是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情理与法理的争议,此类事件在网络上一经出现,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引起支持或批驳。

在议题出现期,第二个影响因素是议题的来源。在社会化媒体时代,随着普通公民或利益团体利用自媒体平台提出舆论议题能力的提高,舆论的“议题来源”跟原来有了明显的不同。[4]从这些年有声势的网络舆论事件来看,最早引起网民关注的来源渠道主要是各大著名论坛,形式为网友转帖、评论、直接发帖三种形式。正是在这些来源会对网民的意见倾向及接触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并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个过程可以看做是热点的产生期。

对处在这个阶段的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时,首先,要求相关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要具有对社会现状及社情民意的基本把握。其次,要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和忧患意识,能及时主动地捕捉到这类信息潜在热议的可能性。再次,在操作上,要充分调动可掌握的资源优势,迅速查明事实真相,第一时间精准发声。如果事件较为复杂,一时半会难以客观全面地了解,也要利用主流媒体的优势,滚动不间断地播报事态进展,以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及时将舆情消化在萌芽状态。

2.议题酝酿期

某个议题一旦引起网友关注,并进行持续的讨论时,就会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网络舆论,这时通常就会进入议题酝酿期。此时议题本身的属性、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网民表达意见的频次就成为网络舆论形成和加强的主要影响因素。这时要引导舆论,切人点可以放在回帖率上。操作手段就是组织网络评论员大规模地回贴,进行积极正向引导。当然,网评员的回帖也要讲究技巧方法。如,在回帖内容上,不可为了达到目标而一面倒地正向引导。这样很容易让网民看出端倪产生反感,而要采取迂回战略,给出对议题看法的几种可能,然后引导网民进行理性地分析判断;在回帖的技巧上,特别是遣词造句上要用网言网语而非官方说辞,让网民信服。

3.舆论聚合期

一个议题一旦存活后,随着话题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升级,具有相同意愿倾向的表达经过不断地交流和碰撞,逐渐走向聚合和趋同。这一过程,可以用“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解释,最终形成以“意见领袖”的言论为中心的“核心圈子”论,这一阶段舆论达到高潮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个阶段,引导舆论的切人点有两个。一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超越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和非官方媒体的亲和力,因此,当网络舆论中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或谣言、不健康言论等突发情况时,“意见领袖”的正确言论的引导作用就不容小觑。二是联合作战。当网络舆论的态势不断升级时,单凭主流网媒或传统媒体是很难控制舆论发展的方向和程度,这时,就需要尽可能地打通两个甚至多个舆论场。对“主流舆论场”而言,主要是调动其行政资源优势,尽可能更多、更快、更准地提供信息,促进事件的解决。对“民间舆论场”而言,主要是发挥平台丰富、吸粉较多、引导更接地气的优势。两个舆论场并肩作战,取长补短,促使舆论尽快平息。

4.舆论消散期

网络舆论的意见在充分表达后,随着事件的最终或阶段性的解决,网民参与讨论的次数变少,意见表达的强度也隨之减弱,于是,网络舆论进入消散期,最终被新发表的帖子代替。至此,一个完整的网络舆论形成传播的生命周期基本结束。但是,通常情况下,一旦出现相关燃点又会立即沸腾起来。处于消散期的舆论引导更多的是防止次生舆情的出现,也就是说,要密切关注同类型事件的发生。

这是理论上的阐释,在现实中,一场网络舆论事件往往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阶段即可能继续分化,也可能融合跳跃式的发展,这也就增加了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但作为一个基本规律,上述几个切入点,是需要密切关注的。

三、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与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重要性和紧迫性共存的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基本处在初始阶段,即,局限在舆隋应对上,积极主动引导且形成一定声势的比较有限,特别是运用网络舆论生命周期基本理论,科学有序进行引导的就少之又少。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社会主流思想有引导但预期少。在新时期,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是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从2017年我国的热点事件来看,从北京“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到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在一些重要节点和议题上,网络舆论引导具有较强的议程主动设置能力,而且获得了压倒性的舆论影响。但目前主流媒体还不能适应媒体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主动设置议题,积极主动引导方面有欠缺。即使设了议题,基本上也是一次性发布了事,对能否引起网民回应,如何在网上聚起强大正能量的推进和后续引导还有待加强。

二是对重大社会事件有关注但不跟踪。一个社会重大事件的出现,往往都会在网络上引起舆情的出现,但我们目前对网络舆论的关注,更多的是停留在事件本身。特别是网络舆论监管工作者,专业化的培训有限,一定程度上把自已等同于一名新闻阅读者,而不会对舆论信息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分析、研判,不懂舆论分析自然也就不会引导,结果就造成了网络舆论的无引导态势。

三是对网络舆论有跟踪但不作为。随着重大事件的发生、变化,舆情工作者往往会被动跟踪新闻,即使初期发现舆情异动,也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或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性而心存侥幸心理,任其自由发展,而不是主动有为地进行干预、引导。

四是对网络舆论有作为但不科学。有些舆情工作者发现舆情出现会给予关注,但对舆论引导比较简单,没有谋略,只是一味地删除、封堵舆论信息。这种对网络舆论的打压和过度的控制,极易与网民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再进一步说,有些舆情工作者,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责任心,能够制订舆论引导计划,但由于对网络舆论发展基本规律不掌握,或对事件本身了解不清楚,或引导的方式简单粗暴,被网民一眼识破,反而适得其反,不仅没有使舆论朝着可控的方向发展,反而使其愈演愈烈。

五是决策者综合素质的影响。网络舆情工作者搜集了舆论信息,认真地进行了分析编报,但到了决策者手里,要么不重视、视而不见;要么能力不足或权限不够,不能协调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联合作战,也就造成了舆情工作者无法全面正确引导舆论。目前各地虽成立了网信办,但真正形成强大合力、及时公布信息、第一时间解决等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向

当前,我国对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传统媒体上,主要从舆论安全、社会安全和公民社会参与的角度进行考量。[5]网络舆论作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系统地提高对其引导能力,从本源上按照思想政治学的原理进行剖析,即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方面的构成因素人手,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找准提升引导能力的路向。

(一)主体层面

所谓主体就是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组织者、发动者、实施者,具体包括各级领导干部、网络人才队伍和网媒从业人员三个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引导者是主政者和意识形态主管部门,中坚力量是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6]

1.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识网用网管网能力

在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在引导上坚持用理性的态度去分析,用科学的方法去驾驭。

第一,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网络舆论引导的成效之所以不大,一定程度上还是由于思想观念没有扭转。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刻认识网络治理的重要性,参与协调搭建安全的、开放的公共话语平台,鼓励多种主体共同参与、贡献力量。[7]要认识网络舆论引导对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着力做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壮大网络统一战线,切实提高管网治网能力和水平。

第二,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使用技能。提升网络信息的甄别使用能力,要储备一定的互联网传播规律以及网络舆论演化规律的知识,要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同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积极主动作为,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

第三,重塑领导干部的网络形象。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各族人民的利益。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政治生态不健康,各种腐败、不作为等现象层出不穷,引起群众极大的反感。这些现象直接甚至倍增地反映在网络上,使网络舆论成为反腐利剑的同时,也严重地损毁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改变工作作风,按照群众在哪里,干部就要在哪里的要求,群众在网上,干部就要走到网上。通过建立门户网站、专题网站,开设专题博客、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手段,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民关注。在面对网络舆情时,及时满足公众了解事态发展的需要,正确引导网民,重塑领导干部的形象。

2.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组建一支具有网络舆论理论功底的管理人才队伍,提升网络舆论的管理质量。二_是要组建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网络宣传队伍,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言论来引导和启发网民的思考,从而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三是要组建一支掌握高端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使他们在网络的安全防護、追查犯罪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确保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

3.提高网媒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网络新闻信息内容生产、发布、传播的主体是网媒从业人员,网络媒体报道的新闻的质量最终还是取决于编辑和记者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可以说,抓住了这个群体,就抓住了网络舆论引导的“关键少数”。作为新时代的网媒从业人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奋斗激情,肩负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入职培训、阶段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不断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并以此作为衡量从业人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

(二)介体层面

在网络舆论引导中,介体是指引导主体与客体间的传播载体,即各类网络媒体。做好网上舆论工作,阵地是基础、平台。不论是新闻网站、移动客户端,还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都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舆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8]325只有建好用好管好网络媒体,并使发出的声音更大、影响力更强,才能使我们党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1.发展壮大主流网媒

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8]332时值新时代,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自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众声喧哗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常态。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得到重视和加强。网络媒体是传播主流声音、弘扬先进文化的主要渠道,是收集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理应率先垂范,充分利用社会影响力和权威性,积极开展形式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多反映群众的工作生活,多表现百姓的崇高思想境界,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二.是加强主流网媒建设。要对主流网络媒体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以此来打造政府能管、网民能信的主流网络媒体。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近年来,中央和一些地方积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模式。今后一个时期应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移动优先战略,立足于建设“中央厨房”、重构采编发流程、打造融媒体拳头产品、新媒体品牌等举措,加快形成具有强大传播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

三是提高主流网媒公信力。由于主流媒体在舆论场形成过程中的角色缺失以及受“塔西佗效应”的影响,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遭受到众多的质疑,在舆论场中逐渐走到了边缘位置,失去了话语主导权。为此,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政策方略的解读者和传播者、国家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主导者、社会舆论的主导者和引导者,理应强化主流言论,为民众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报道,夺回民间舆论场话语权。

2.强化商业化网媒的社会责任意识

商业化是网络媒体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无论网络媒体原来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创设,一旦商业化之后,必然要考虑的是成本投入、运作周期、利润率等,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网络媒体由于竞争的压力而不得不采取了一种“饮鸠止渴”的生存方式。因此,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倾向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把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上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供舆论性支持。

(三)客体层面

客体是指网络舆论引导的受众,即广大的网民。网民的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决定了其自律的程度直接影响舆论的结果。

1.加强网民法律道德意识建设

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也应该有边界和底线。一个公民在享受网络上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维护网络秩序的义务,而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不能对社会产生危害。部分网民的言论违背了法律规范,除了盲目地跟风之外,主要还是对相关法律的不了解。因此,应该加大网络立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和加强广大网民的网络自律性。只有网民遵规守法,才能享受到更多的网络服务,才能促进网络舆论走向理性和成熟。

2.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

“意见领袖”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其身份更容易得到网民的点赞和追捧,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意见领袖”具备了超越其它媒体的亲和力及影响力。[9 3因此,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相关的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任务所需,及时邀请有一定社会地位或影响力的专家或评论家以及“版主”等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客观通报事实真相,从而使这些“意见领袖”将事态的发展引向正确的舆论方向,创造一个积极、客观、公正的舆论环境。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应对舆论,第一时间进行正面引导,职能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应该将一些专家学者培养成为自己的“意见领袖”,也可以请他们参与网络互动,争取更多网民的支持、理解和参与。

(四)环体层面

1.强化网络舆论管理顶层设计

一是完善法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是引导网络舆论的首要内容。目前我国网络舆论方面的制度法規远不能满足规范网络舆论的需求,特别是在网络舆论监管体系和措施的法制化方面更显滞后,加强网络舆论的立法工作可以说已刻不容缓。相关部门要尽快规范法律的韧性,明确网络舆论主体的权责,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出具体详实的规定,彻底解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司法解释。

二是健全机制。一套制度化、流程化、系统化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是有效治理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至少应当包括监测、预警和应对三个环节:在监测环节,有关人员和系统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关注;在预警环节,对内容进行研判和归纳,及时分析网络舆情倾向性和向背情况,为事后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工作;在应对环节,有关政府部门必须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清事实,正面回答疑问,及时公开处理结果。

三是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或各职能部门在网络上的新闻发言人。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就本地区百姓所关心的问题、事件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了解舆情动向,及时对民众的疑问及时解释。

2.推广网络实名制

网络空间本来就是个虚拟的社会,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造谣诽谤等网络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网民的隐蔽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实行网络实名制,可以有效地规范网络行为,一旦有不法言行出现,执法机关就能迅速锁定肇事者,并对此进行“围追堵截”,从而大幅度地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节省调查时间,使得网络环境及时得到优化、净化,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3.坚持监管与自律并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0]。为此,要坚持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高度重视和加强网络管理,决不能以“让说话”“讲开明”为由将管理权拱手相让。当前,网络舆论阵地不断拓展,对如何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挑战。网信部门作为互联网监管部门要理直气壮、敢抓敢管,坚持科学、依法、有效管理,全面落实“两个所有”,确保各类网络新闻媒体昕招呼、讲服从,无条件接受领导和监督。要以行业协会为抓手,积极推动网络新闻媒体行业自律,鼓励和支持网络服务供应商建立各种类型的自律组织。要加强自律组织的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以此来进一步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421,

[2]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 - 01- 31)[2018 -08-21].http://www. cac, gov.cn/2018 - 01/31/c_1122346138, htm,

[3]赵振宇.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系统论[M].北京:中国社套科学出版社,2017:34 - 37.

[4]丁和根.舆论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J].新闻大学,2017(5).

[5]赖怡如.新媒体时代政府舆论引导研究综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7(6).

[6]陈媛媛.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网络舆论引导研究现状与创新路径[J].理论研究,2017(11).

[7]喻国明.网络舆情治理的基本逻辑与规制构建[J].探索与争鸣,2016(10).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闫旭风.论微博对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今传媒,2015(12).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套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作者:李玉兰

第2篇: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选择

【摘要】近年来,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多元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观的冲击,舆论引导工作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些路径选择。

【关键词】传媒 舆论引导 路径选择

当今社会,已处于数字化、多媒体、互联网为引领的信息时代。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舆论在国际国内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舆论引导能力已成为党执政能力的一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面对挑战,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一、建立传媒舆论引导的法律规范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新闻舆论实行法治。“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如法国、意大利等;另一种是不制定专门的新闻法,但有宪法和各种法律中的条文可供援引,如美国、英国等。”[1]总的来看,世界各国关于舆论的法都体现着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新闻自由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以报刊出版为例,具体管理方式可分为追惩制和预防制,前者是指报纸出版之前,不受任何机关检查或其他约束,只有在出版后,被认定违反了法律后受法律制裁;后者指报纸出版前要受有关行政机关的检查或其他约束,出版后也要受法律的管束,具体包括检查制、保证金制、申请制和注册登记制等。”[2]从发展趋势看,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新闻立法逐步由预防制向追惩制方向转变。针对我国在这方面立法相对滞后的问题,自1980年以来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和建议尽快制定新闻法及相关法律。2003年元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也表示,要依法保护新闻单位的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应当明确舆论引导的范围、特点、方式、舆论引导的主体、舆论引导的客体、舆论引导的构成,对一些不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舆论引导应当追究其民事责任,严重的还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二、建立网络新媒体舆论引导的道德规范

网络新媒体舆论引导的道德规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公众的道德教育,另一个是对网络新媒体的道德规范。对现实社会的公民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是防止网络言行失范行为发生的基本前提。加强公民的信念观、道德观、法制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和政治鉴别力。要加强网民的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扎实开展文明上网活动,引导网民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讲求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扩大正面主流舆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针对网络传播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正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和规范引导工作,已经出台了一部分涉及政治舆论传播的互联网管理法规,2000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2002年8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出版的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出版工作,明确互联网出版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促进我国互联网出版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3]这一系列法规使我国的互联网信息传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为网络舆论传播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提高传媒的公信力

加强传统媒体的自律意识,培养可信度、知名度和为受众服务意识。传统媒体起码应做到,不发表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不搞歪曲事实的虚假报道;不搞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不以舆论监督要挟谋私;不接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财物和有价证券;不以采访报道为交易拉赞助和广告;不泄露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机密;不传播各种有害信息;不蓄意炒作,不激化矛盾,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应该说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加强传播者的自律意识,树立传媒的自身形象,从而打造传统媒体的公信力都是大有好处的。相互沟通的机制,对媒体的公信力也会产生影响。一些互动较好的媒体,在互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人民大众之所需,因而,也更易产生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网络新媒体的公信力来自自律,包括严格的网站与论坛管理制度和监督、处罚机制。对于BBS、博客这种发展迅速、容易传播有害信息的网络形式应严格管理,尽快制定针对性强的管理方法,并要求网站严格执行。比如,可建立网站管理责任制,落实网站所有者或负责人并由其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制定网站内容管理办法:论坛版主实名制。平衡、公正、全面、准确、真实,这些元素构成新闻的公信度和品质,而提供真实、权威的信息是决定网络媒体品牌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也是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核心标志。在新闻资源同源化、新闻报道同质化、媒介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网络媒体有时会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来换取时效性和点击率,如对那些散布谣言、涉嫌违法的始作俑者,情节恶劣的,视其给国家和社会所造成危害的程度,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责任。

四、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新闻工作者是舆论引导的主力军,要让舆论监督发挥更大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首先,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当自觉加强政治修养,增强责任意识,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同时,增强职业自律意识,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注意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防止以权谋私。其次,努力加强业务能力。新闻工作的特殊规律,要求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中迅速而又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政治判断力和新闻的敏锐性,通过培养自身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能力、调查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身体和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业务能力,能掌握并会运用新闻工作的“十八般武艺”而成为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并不断拓宽知识面而成为掌握各种知识的“杂家”。[4]

五、完善舆论引导的监督体制

1、健全新闻记者采访制

新闻监督是新闻传媒的重要职责,记者采访是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新闻记者对发生的社会事件,有权进行采访,有权进行客现报道和公正的评价,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借口,妨碍采访活动。被监督一方和有关主管部门对记者的采访应积极配合,一要实事求是地提供情况,不回避,不隐瞒;二要为记者的采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支持;三要对新闻传媒揭露出来的事情,及时纠正,严肃处理。这一机制的建立,必将推动舆论监督深入和有效的开展。

2、健全舆论监督责任追究机制

对于严重阻挠记者正常采访活动,围攻殴打记者,非法限制记者的人身自由,或打击报复为记者提供线索者等现象,有关部门和领导如果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不作严肃处理,甚至包庇纵容,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被监督的对象对新闻传媒揭露、“曝光”之事,如果不理不睬,敷衍了事,或一拖再拖不处理,也应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3、健全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

舆论监督属非权力型的监督机制,是一把软尺子,它不同于行政和司法的权力性直接监督,因为它们是一把硬尺子,其功能的发挥必须借助与第三者发生关系才能实现。因此,舆论监督要少唱“主角”,甘当“配角”,要变新闻传媒“单独干”为各方监督部门“共同抓”。应与党内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等监督机制结合起来,相互协调,“并肩作战”。只有形成整体合力,舆论监督才能充分发挥威慑力。

4、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舆论传播活动中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所应当承担的职责,也是舆论影响社会的两种不同方式。有效的舆论监督可以更好地引导舆论,正确的舆论引导也可以使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舆论监督就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引导。

过去存在着一种认识,就是把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对立起来,具体表现就是新闻传播中的“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在这种认识下,好像媒体只有“报喜”才能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而如果“报忧”则会不利于舆论引导。因此,媒体上常常是只闻“喜讯”不见“问题”,群众对此颇有微辞。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既报喜又报忧,既讲成绩又讲问题。要全面地、立体式地“透视”社会,不避讳问题、困难和缺点、错误。当然,媒体也不应当凡忧必报,而是要有选择、有控制地反映问题、批评缺点、揭露错误。“喜与忧”应当主次分明,控制适度。一般地说,“报忧”是“报喜”的辅助和补充,而且报忧需要掌握“适量”的原则。如果主次不分或二者并重,特别是如果过于突出问题、困难和缺点、错误,容易造成错觉,容易扰乱人们的情绪和视线,这样不但会造成对舆论引导的冲击,而且也不利于使舆论监督取得预期的效果。

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是相依相存的。在舆论引导中可以含有舆论监督的因素,在舆论监督中也可以含有舆论引导的成分。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新闻媒体面临的迫切任务。只要是紧密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不管是表扬性报道,还是以舆论监督为目的的批评性报道,都能够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要把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在相互配合中发挥作用,以便共同完成新闻宣传任务,实现新闻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华,谈舆论引导[J],社会前沿,1999年,7

[2]吴诚平: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机制[M],教育出版社,2007年

[3]邵华泽:推动中国网络媒体健康发展,http://news.sina.com.cn,人民网,2003年1月9日

[4]周方正,新闻工作者的价值[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0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姚少宝

作者:杨 舟

第3篇:以“四力”建设提高网上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好的新闻报道,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行脚力、练眼力、补脑力、健笔力”应该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本文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四力”建设为重点,探索新形势下提升新闻舆论工作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新闻舆论 “四力” 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48字职责和使命,笔者以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是总的要求。把旗帜举高,把导向引准,才能有效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面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格局、新要求、新任务,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复杂严峻的局面,迫切需要新闻舆论工作者,尤其是从事网络新闻舆论工作的从业人员,紧紧围绕48字职责和使命,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四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战略下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实践。

一、最前沿: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1]。

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新闻舆论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

传播由单向变多向,自媒体时代来临,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并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新闻舆论传播呈现移动化、视听化、数据化的新趋势。具体表现为:移动互联网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通道;视频分享日益流行,移动视频成为主要的传播内容;网络传播数据化,移动互联网成为大数据的主战场等。[2]

调查表明,我国网民以10岁-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30-39岁群体占比分别为21.4%、23.8%。与2014年底相比,10岁以下低龄群体和40岁以上中高龄群体的占比均有所提升,互联网继续向这两部分人群渗透。[3]

调查还表明,网民上网浏览新闻的需求排在第二位,占比80%。[4]

在这样的时代,信息从即时传播演变为实时传播,从大众传播发展为个人化传播;音视频将成为重要的传播方式,新闻更具冲击性;在社会化分享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动员式传播,形成大规模群体性互动。

近年来,由互联网引爆的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频度加快,烈度更强,领域愈宽。

2010年肇始于突尼斯的北非和阿拉伯国家的系列反政府运动,被西方国家称之为“阿拉伯之春”,并冠以“民主”的标签。事后,法国情报研究中心推出《阿拉伯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书,“逐一分析有关事件,揭示外部势力在背后起的决定性作用,并对事与愿违的革命后果进行评估”。

该中心主任埃里克·德内瑟认为:一些中东国家面临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新问题。近十多年来社会抗议活动从未停止过,2011年前形势与往年并没有什么区别。正因如此,我们才对这场“革命”的自发性提出质疑。实际上这是一场“媒体革命”,参加抗议活动的民众被操纵了。那位引火自焚的突尼斯青年被塑造成“烈士”,而后来的调查表明,他并不是什么诚实的小商贩,而是有前科的游手好闲者。所有这些都是各类组织团体一手导演的,它们以“人权”之名,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5]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事关”,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意识形态斗争到执政安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逐渐担负起跨媒体、跨区域、跨层次舆论传播媒介的角色,日趋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网上新闻舆论工作责任重大。

二、最迫切:以“四力”建设补齐短板

网络传播格局的变化,带来内容生产模式向即时生产、聚合生产、用户参与生产(UGC)、大数据生产等转变;表达方式向碎片化、视觉化等转变;传播手段向自媒体、移动化、微平台等转变。

牢牢守住网络新闻舆论主阵地,担当起48字的职责和使命,尤其是做好网上新闻舆论的引导工作,需要一支信念坚定、作风优良、敢于担当,全媒型、专家型的人才队伍。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好的新闻报道,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行脚力、练眼力、补脑力、健笔力”应该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核心指导思想。

1. 行脚力。

行脚力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舆论引导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脚板底下出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植根群众越深,脚跟站得越稳。

虚拟不等于虚无,回应虚拟世界的关切,用现实影响虚拟,从事网络新闻舆论工作,一样要发挥这种优良传统。

党的群众路线,网络传播规律的用户至上法则,实质上,就是习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2016年一季度,荆楚网公布了新闻业务调研基地分配表,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增强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要求部门副主任以上的领导牵头挂名地市州,全体采编人员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以此通过网格化的战略推进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

2. 练眼力。

练眼力,就是要看清方向,把握大局。

“眼力”建设就是要按照“政治家办新闻网站”、“党媒姓党”的基本原则,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和核心意识。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造福百姓。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观导向。牢牢树立严实导向,全面实施对标工程,视舆论导向为灵魂,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摆在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向上的舆论。

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议程设置,做好主题新闻舆论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2015年,荆楚网重点策划的“抗战口证大抢救”、“竞进十二五”、“一城八面”等主题宣传报道经多平台广泛推送,综合点击率超千万人次,进一步宣传了中心工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3. 补脑力。

补脑力,就是要提高素养,思辨明理。

“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必须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夯实思想理论根基,提升思想理论修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判断事物、指导工作。

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闻的党性原则。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除了入脑入心外更要把讲话精神融入到宣传报道上、落实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 健笔力。

“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造就新闻人才指明了方向与路径。提高业务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履职尽责。新媒体的变化日新月异,知识储备和更新需求非常迫切,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会使“十八般兵器”,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者。

2015年,荆楚网开展“网媒精粹培训季”,通过指定研究课题、组织小组调研、进行内部研讨,最终以全员培训的形式实现成果分享,其他员工以沙盘推演、路演和复盘的形式进行学习,全面提高全员的实战能力。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项技能培训。为鼓励采编队伍进行网络化表达,对全体采编人员进行H5制作培训,并举办H5生产技能大赛,在新媒体集团内一度掀起H5制作的热潮。培训机制的改革,带来的是记者业务素质的提升。2015年,在中宣部、国家网信办等联合举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中,荆楚网年轻记者孙永军一路挺进全国20强,也是全国唯一的网络记者代表。

三、最创新: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题材、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给正在探索融合发展的中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网络时代,信息过载。我们的传播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取决于在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的前提下,掌握并运用好网络传播技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技巧。即时、海量,双向甚至多向,文字、图片、视频,论坛、微博、微信,PC端和移动端,线上和线下,技术和设备,平台和渠道,话题和直播,官员和网友,报道和贴文,新闻和经营等等,只有敢于创造,善于创新,只有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巧和规律,才能提高网络的传播力,不断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5年,荆楚网首次通过全媒体形式直播“湖北两会”,受到与会代表和网友的好评,通过第五版超语言文本技术将政府工作报告开发成手机版,在微信朋友圈中热传,当天就获得了1.6万个赞,推出的《武汉·大城蝶变ing》沙画作品,从交通建设、经济发展、城市风貌、文化和文明建设以及典型人物等方面,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武汉,通过多平台广泛传播,社会反响强烈。

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我们要真正从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工作,总结经验,创新理念,推动新闻舆论战线适应形势发展,与时俱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注释: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2月

[2].许建林:《网络传播新趋势对网络舆论的影响》,《新闻世界》2014年第1期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2月

[4]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2月

[5] 《法国情报机构新书披露阿拉伯之春幕后推手》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1/21/c_124

255732.htm (荆楚网)

作者:陈边 姜蔓

第4篇: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掌握舆论主导权

舆论引导工作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有效的措施,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舆论引导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们党的舆论引导工作既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遇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必须深入研究,加以解决。

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也有所滋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但否定改革开放的噪音、杂音也时有出现。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社会热点层出不穷,需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去年发生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汶川特大地震、问题奶粉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运行困难增加,必然对人们的思想、心理、情绪产生影响。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加凸显。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舆论引导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迫切需要我们从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入手,主动回应人

民群众的关切,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疑虑,把群众情绪引入健康、理性的轨道,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新兴媒体迅速崛起,需要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逐渐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手机、网络等技术平台,具有自主性、隐蔽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和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等特点,敏感的社会问题一旦在网上出现,便能迅速形成舆论焦点,引发社会关注,影响社会稳定,这就使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我们必须从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和掌握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的高度,把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引导力度、提高引导水平,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围绕大局,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面对复杂的形势,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改革创新,服务人民”的要求,深入研究舆论引导工作的内在规律和面对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围绕工作大局,形成舆论引导强势。大局,就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主要方面。宣传工作只有始终树立大局观念,才能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践已经证明,组织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形成强有力的主流舆论态势和社会氛围,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唱响主旋律的有效手段。党的十七大以来,天津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工作大局,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认识行动高度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大力宣传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最新进展,大力宣传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家乡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强大声势,振奋了全市人民的精神。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结合市情实际确立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目标任务。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为这

个大局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思想引导、宣传鼓劲、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全市上下形成了积极应对危机,扎实做好工作的浓厚氛围。

切实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和生命。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是传达人民心声、体现人民意愿的重要渠道,对社会主流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只有牢牢掌握主流媒体,才能切实把话语权掌握在手中;只有不断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才能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有效提高舆论引导的主动性。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保证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让主流媒体在重大宣传战役、重大新闻报道中“唱主角”,成为“主流舆论场”的关键角色;着力提高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

善于发挥新兴媒体优势和作用。我们已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手机的广泛普及,带来了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深刻影响了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方式,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我所用。今年天津开展了全市网络发展状况调研,着手制定网络文化发展规划;积极做大做强北方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实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接互动;组织网上看天津、看滨海活动,举办“魅力天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大赛,进行网站信息评议和信誉公示等。同时,我们还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依托主流媒体打造主流网络媒体,积极参与手机新闻、车载电视等新媒体建设,加强管理,净化传播环境,确保新兴媒体成为舆论引导的新阵地,绝不给有害和错误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应急工作机制,赢得话语权。坚持正确导向、有序开放、有效管理,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及时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是增强引导力、掌握主动权、赢得话语权的重要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天津积极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和机制,对舆论引导工作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制定下发《天津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

道应急实施方案》,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机制,坚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有效化解负面影响,使正面的声音先声夺人,使党和政府的声音始终占据舆论制高点;精心把握新闻舆论的宏观调控,确保新闻宣传引导有力、平稳有序;坚持做好新闻阅评和审读工作,建立群众来信来电处理单制度,健全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天津达沃斯论坛等重大宣传战役和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等专项工作中,各部门上下联动,准确研判,快速反应,及时引导,营造了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确保了网络信息安全。

建设多层次宣传队伍,形成全方位舆论引导格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宣传队伍,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根本。近年来,天津围绕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队伍: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培养“学习型”干部队伍;重视高技能新闻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型”记者;建立激励机制,引导新闻采编人员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自觉践行“三深入”,始终做到“三贴近”,采写更多的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政策讲解员、文明监督员、学习辅导员、民情通讯员等基层宣讲队伍,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正确导向,为科学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坚持舆论先行,用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我们根本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重要的工作经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重大影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第一位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坚持党管媒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确保新闻媒体准确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就是要站在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确保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高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深入研究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趋势,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数字化技术、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换代,以及媒体多样性、信息广泛性和受众选择性的不断增强,大众传播出现了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发展新趋势。传播方式的日趋多样,无疑给人们了解信息、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新的传播方式具有“点对群”、“群对群”的特点,显示出较强的群际传播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给我们进一步壮大主流舆论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应在加强对受众群体和媒体功能定位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适应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舆论格局的新变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促进共识的形成。

不断增强主题宣传吸引力,巩固扩大舆论阵地。我们要善于挖掘宣传主题的新闻性,抓住对社会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重大事件、重大成就等进行宣传报道。要切实提高策划和组织水平,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超前谋划,稳步推进,形成热潮。要善于统筹媒体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使宣传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手法更加新颖独特,说理更加深入透彻。要增强主题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既着眼大局,又从小处入手,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宣传党的政策和伟大成就,做到可读性强、可信度高、覆盖人群广,切实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第5篇: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推荐)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舆论环境复杂多变,能否有效调控大众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做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考验。我们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要政治家办报。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江泽民同志要求,在坚持党性原则上,新闻媒体不允许有任何的含糊和动摇。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些重要论述,都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体现了舆论引导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的指路明灯。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正确指导,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就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我们国家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近年来,西方一些人士极力宣扬“媒体是社会公器”,是“公共信息平台”,是独立于政党、政府或利益集团的“第四种权力”。我们有的同志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种论调的影响。其实,西方国家在重大政治问题和关系其切身利益的新闻报道上,都是对新闻媒体实行严格控制的。比如,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就实施“新闻媒体过滤器”计划,挤压美国国内与政府观点有抵触的新闻媒体的传播空间,限制记者的采访报道,并处罚“违规”记者和电视台。不仅如此,一些西方新闻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经常不顾事实、凭空捏造、造谣生事。这些无疑都是对西方国家长期标榜的“新闻自由”、“媒体公正”的莫大讽刺。实际上,西方主流媒体所代表的正是幕后政党和大财团的利益,西方新闻学强调的“新闻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们的新闻媒体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决不能在新闻宣传上出现任何偏差。今年,我们国家大事多、要事多、敏感事件多,江西各级新闻媒体务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突出抓好敏感时

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及时掌握带倾向性、苗头性的敏感问题,加强正面宣传的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各媒体负责同志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做到不为浮云遮望眼、站稳脚跟不动摇。

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始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新闻宣传永恒的主题,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实践证明,积极向上的新闻舆论能够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产生巨大能量,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因此,各级新闻媒体要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服务大局中进一步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宣传工作要为加快经济发展服务。当前,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江西也正在崛起的进程中奋力赶超。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要求新闻工作者把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作为新闻宣传的着力点,为改革发展加油助威、凝心聚力。全省各级新闻媒体要紧紧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弘扬井冈山精神”总要求的新举措,大力宣传全省上下狠抓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进展,大力宣传我省经济回暖、逆势上扬的新动态,唱响“一心一意谋发展、众志成城促崛起”的舆论主旋律,唱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时代最强音。新闻宣传工作要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服务。新闻媒体是讴歌时代精神、伸张社会正义的重要力量,既能够传播信息、普及知识,也能够反映民意、开展监督,对于推进社会文明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职能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新闻宣传工作要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作为新闻媒体,要切实抓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努力化过激为冷静,化对立为理解,化怨气为信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做到及时准确、快速反应、先声夺人,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出正面声音,努力挤

压各种谣言的传播空间。在目前网络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要想隐瞒是不可能的,有反应比没反应好,快反应比慢反应好,主动反应比被动反应好。只有牢牢掌握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才能有效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三、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讲求新闻宣传艺术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从新闻学角度来看,这里的“文”既是指新闻报道要有丰富的新闻事实,又是强调舆论引导要有娴熟的技巧和艺术手段。列宁曾说过,每个宣传员和鼓动员的艺术就在于,用最有效的方式影响自己的听众。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讲究宣传的艺术,进行艺术的宣传,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在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实践证明,以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更好地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一些媒体之所以广受欢迎,不仅在于有权威、深度、及时的新闻内容,而且在于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节目形式和报道方式。我们的新闻作品要产生感染受众的效果,必须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具体生动、真实感人。要突出个性特色,少说套话空话;多一些深层次剖析,少一些浅层次的扫描,特别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镜头、笔头、话筒多对准基层、对准百姓,多用群众的鲜活语言,多用群众身边的生动事例,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使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更加可亲可信。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在把握好“度”上下功夫。“度”的把握依靠科学,“度”的体现讲究艺术。大到一个宣传战役、一篇社论的取舍,小到一个词一个字的推敲,都是把握“度”的过程。舆论引导既要得力,又要得当,还要得法。要正确把握报道规模、报道数量和报道频率,研究受众的心理、心态和情绪,做到适度而不失度,避免简单化、绝对化、片面化,防止产生负面效果。

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新闻是求“新”的事业。新闻之“新”,不仅在于报道时效之新,而且更在于报道内容之新、方式之新。只有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才能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要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激增,受众的信息需求出现从“被迫接受”向“主动选择”转变的趋势。由于受众需求日益多元化,一家媒体已经很难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只能选择一部分受众作为自己的目标对象。这就需要媒体根据受众的差异、兴趣爱好对自身特色进行“定位”,运用差异化策略找到自己在社会和市场中的位置。目前一些媒体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同质化”现象,特别是一些子报小报越来越趋同于“一个面孔”,逐渐使读者失去了兴趣。各级各类媒体要深入研究群众信息需求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不断调整和充实传播内容,努力满足受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要创新舆论引导的手段方式。经过不断改进,我们的报道形式、报道手法日益丰富,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但我们还要继续下大功夫,努力避免政策宣传文件化、工作报道概念化、会议报道模式化、典型报道脸谱化等现象,努力实现新闻宣传题材多样化、形式多样化、风格多样化。在报道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时,要突出新闻价值,使报道“有血有肉”;在报道典型时,要使典型既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又让人感到可信可亲可学;在报道重点工作时,既要全面准确又要生动鲜活,使同一主题的报道多角度多侧面,避免内容形式的雷同和单一。要充分运用现场画面、同期声、图表、评论等多种报道形式,增强新闻宣传的表现力。

要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当前,随着互联网等传播新技术、新媒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媒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传播渠道逐步多样化,传播资源爆炸式地释放出来。以视屏传播为例,现在宽带视屏逐渐普及、3G应用前景广阔、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发展迅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造成了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包括社会舆论场、媒体舆论场、网络舆论场、手机舆论场在内的多个舆论场,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贴、聊天评论等十分活跃,产生了明显的放大效应。这种趋势,很容易将一些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形成舆论热点,干扰主流舆论。我们要从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尤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舆论传播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着力构建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于一体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五、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要有效引导舆论,仅有良好愿望还不够,还要具备引导舆论所必须的知识储备、工作作风、责任观念和道德修养。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业绩。

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做好新闻工作,没有扎实的功底不行。在这方面,我国新闻界的许多老前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不仅是通晓马克思主义的著名报人,也是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专家学者。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学习当成终身大事,既要从书本中学习,又要在实践中学习;既要向同行专家请教,又要以人民群众为师;既要钻研业务知识,又要了解和掌握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知识,努力争做学习型、知识型、专家型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努力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

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革命先驱李大钊说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美丑善恶,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用手中的笔,扬清激浊,扶正祛邪,全面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倾情谱写精彩纷呈的新闻篇章。

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古人提倡“立德、立功、立言”。只有首先做到立德,才能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功。广大新闻工作者要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的新闻职业道德,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抵制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和低俗报道,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新闻队伍良好形象的维护者,不断为党的新闻事业增光添彩。

第6篇: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20:31 作者:肖怀远

现代社会,新闻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任何一个执政党要想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都必须把新闻舆论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上。这些年,一些国家相继发生所谓“颜色革命”,固然是内外矛盾交织积累的结果,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执政者失去了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和影响力。能不能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善于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验,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在牢牢把握正确导向、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上下功夫。坚持正确导向,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出偏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与坚定;就是要自觉地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始终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宣传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鼓舞人民,把党中央的声音传下去,把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伟大创造和新鲜经验传播开来,把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和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压下去,自觉地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使新闻媒体真正发挥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成为宣传、教育、团结、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舆论阵地。

第二,要在“三贴近”上下功夫。贴近实际,才能正确地反映实际;贴近群众,才能广泛地赢得群众;贴近生活,才能有效地引领生活。落实“三贴近”,就必须带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既要深入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又要引导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既要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又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感到自己是参与者、实践者、受益者。落实“三贴近”,就必须有的放矢,这个“矢”,就是社会舆情和群众的思想动向,了解舆情动态,把握群众脉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群众才能相信我们的宣传,才能接受引导,跟着正确的舆论走。落实“三贴近”,必须把握有度。在舆论宣传中,这个度,就是我们想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结合点,就是应该让群众知道和群众希望知道的结合点,就是宣传的节奏、方式和艺术。在实践中,度本身也是随着时间、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舆论引导在把握上必须清醒、得当,顺畅自然,切忌一惊一乍,大起大落,忽松忽紧,今东明西。落实“三贴近”,必须根据不同读者、听众、观众的特点,发挥不同媒体、不同宣传手段的作用,比如,报纸和因特网的受众就不完全一样,报纸的不同版面,电台、电视的不同时段,读者、听众、观众也会有区别,都要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因势利导,发挥最大作用,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三,要在主动发挥新兴媒体作用上下功夫。现在,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包括手机短信、IP广播、IP电视等发展迅速,正在成为最迅速便捷的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这些新兴媒体,我们必须像对待传统媒体一样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为我所用。一是加强管理和监控,坚决删除那些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黄色、反动有害信息,绝不能给它们提供传播渠道,净化传播环境。二是加强正面宣传,在最快的时间里把正面的声音用网络语言和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出去,对网上舆论进行及时有效地引导。三是加强网上舆情分析,利用新兴媒体充分互动的特点,及时发现、分析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使它们成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四是扶植重点新闻网站,坚持以发展带管理。当前特别要加紧制定和完善新兴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使之真正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第四,要在加强领导和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要坚持党管新闻媒体的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把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要在新闻工作者当中坚持不懈地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的观点,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正确舆论引导人的观点,新闻工作者是肩负重大社会责任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观点,坚决批判和摒弃那些把新闻游离于意识形态之外、把新闻媒体看作是“社会公器”、“第四权力”的错误论调,坚决克服那些片面迎合所谓“市场需求”、“读者口味”,片面求新、求奇、求轰动效应的错误做法。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内部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采编队伍,打牢事业发展的基础。

(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7篇:党报记者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摘要】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党报工作者要从工作全局出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大群体,转作风改文风,察实情说实话;同时,不断开拓大视野,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推出更好的新闻作品。

【关键词】党报;记者;舆论引导

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精准有力地明确了新闻工作的导向、定位、作用和要求。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将这些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握大方向、贴近大群体、开拓大视野。从工作全局出发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工作定位,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把握大方向从全局出发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把握大方向,就是要有工作全局视角,牢牢把握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好党的政策,是党报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对“双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持力度不断加码。随着创业创新政策环境的优化,我省创新主体不断涌现,全社会创新创业蔚然成风。为了宣传好“双创”工作,2015年7月底,记者冒着酷暑奔赴我省经济活力旺盛的皖江地区,深入马鞍山、芜湖、安庆、潜山等地多家创新型企业,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在采访了3个沿江城市的6家初创企业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获取了第一手、最新鲜的创客故事。2015年8月10日,《安徽日报》9版刊登了《“创客”是怎么炼成的》一稿。稿件以动态的视角观察马鞍山、芜湖等地城乡创业者从初创到企业走上正轨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展现创客群体“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互联网+”时代下迸发的创意和锐意进取。报道生动反映出创客们完整清晰的创业路径,并展现了我省“双创”工作的政策亮点以及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

2016年年初,《安徽日报》推出“聚焦2016年经济工作”系列报道。围绕着重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布局、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8个方面的2016年我省经济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解读。报道通过采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并结合实际,对我省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站位高、内容实,充分体现了党报服务大局的意识。

从全局出发做好新闻报道,不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还要锤炼文字,增强报道的吸引力,讲好安徽故事。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城镇化战略部署,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省,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何生动形象的展示城镇化给进城农民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显现出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安徽日报经济新闻中心精心谋划,在2015年3月2日头版刊发《三代农民工的城市梦》,后陆续推出“农民工进城”系列报道。在当时我省刚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的大背景下,这组报道踩准了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再返城的节点,派出记者深入到合肥、宿州等几十个工地、厂区采访,反映这个群体在城市中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系列报道折射出我省城镇化波澜壮阔的进程,生动反映农业人口在融入城市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同时,还就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贴近大群体转作风改文风倾听群众心声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新闻的思想、温度、品质的背后,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情怀。有情怀的记者才能写有温度的新闻,讲出有灵魂的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要求新闻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既要把党的政策传达给群众,也要将群众的工作生活状态,特别是社会中有代表性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道出来,传达社情民意。安徽日报的“记者走江淮”栏目,就是一个接地气的好栏目,传导着暖人的新闻温度。栏目的稿件都是记者深入一线采写的鲜活故事,“视角”下移,现场感强,带着泥土的清香和写作者的情感,读来亲切、感人。写作《良种加良法调优结构降成本》一稿时,记者在春耕生产前夕奔赴庐江县,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多家种粮大户和企业,及时反映了今年春耕生产的新动态。

调研式报道,主要是聚焦当前社会热点、难题问题,通过扎实深入地采访,挖掘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2016年2月23日《安徽日报》刊登的《渴望城市能接纳我们》,就是记者连续几天奔波于多家人才市场,最终成功采写的稿件。采访中,记者走近不同诉求的求职者,坦承地与他们深度交流,有时遭到拒绝也不气馁,采访数十人,终于提炼出跳槽提升自身技能、返乡就业却专业不对口、看重薪酬更看重生活品质、积累工作经验后再创业等不同类型的求职故事,从而立体地呈现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鲜形象,升华了主题:他们比父辈们有着更宏大而执着的职业梦想,期待更广阔的“新世界”,渴望城市的接纳。稿件中呈现出的求职者细腻情感、纠结心态,真实动人。这一切都与贴近群众、扎实采访分不开。

开拓大视野立意高远小切口反映大主题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还需要记者不断开拓视野。好的新闻作品,可以从小切口切入主题,但要立意高远,以小见大。虽然报道的是平凡人的小故事,但主旨却在于服务安徽社会经济发展。通过新闻报道记录时代风云、烘托时代背景;通过采写小故事展现时代大气象,引领人们在鲜活的故事中感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凝聚向心力和奋斗的动力。

《安徽日报》2015年12月24日见报的《带田入股,收获“红利”――全省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调查》,就是记者抓住了我省启动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这一新闻,走访了六安市、肥西县多家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与社员、合作社负责人“唠家常”而写成的。听农民盘点带田入股的一年分红、在合作社如何有了话语权,也记录下他们“入股万一经营亏损了咋办”的担忧。稿件虽然从小处落笔、描写了很多细节,叙述了一些农家“小事”,但却剖析了农户带田入股的“重要现象”,主旨宏大。为了回应采访中遇到一些问题,记者还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三农”问题专家,使稿件更加丰满,视角更加多元。

《安徽日报》3月21日见报的《“菜花经济”如何延伸产业链》也是一篇以小见大的稿件。记者前往绩溪县采访,将目光对准了春季盛开的油菜花。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油菜花,并不是什么奇花异草,如果不是因为连片生长带来的观赏效应,恐怕也不甚起眼。然而,就从皖南农村常见的小小油菜花中,记者却看到了长长的产业链。在绩溪县,油菜花带动了休闲旅游,当地也围绕油菜花进行了一系列深加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访。从观赏的角度来看,油菜花带动了旅游业,但花期短暂,当地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从经济价值来看,当地围绕油菜花开发蜂蜜、有机菜籽油等相关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种植情况来看,尽管油菜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由于种植起来颇费人工,农村人手也不够,种植面积自然减少。记者不仅记录下油菜花产业的现状、追问缘由,并采访当地有关部门人士,为延长菜花产业链“出谋划策”。由此可见,小切口的稿件通常更“接地气”,行文活泼,细节丰富,但更重要的是从现象中挖掘、提炼出更深刻的意义,这就需要记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考、总结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振武.把握好政治家办报的时代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6-3-21.

第8篇:论加强政府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

三、对策和建议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依靠力量和工作主体也在基层。当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面对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创“三个发展”新局面的艰巨任务,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较以往显得尤为重要。要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抓好基层、打好基础的要求,把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投放,推动各项任务更好地落实到城乡基层,努力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高度重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太原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全局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党委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始终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纳入工作全局,与经济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硬性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检查落实。要彻底改变部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浮在面上、停在口上、响在会上的状况,彻底改变一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没人、没位、没钱”、经常“替别人打短工”的尴尬境况,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在工作上及时指导,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待遇上认真落实,在投入上切实保障,确保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效推进和深入开展。

2、深入研究基层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又是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把握工作规律和特点,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要把深入基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大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风,研究如何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进一步坚定广大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如何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大局,营造有利于本地区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如何围绕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切实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立足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扎实开展基层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如何着眼于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何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增强正面舆论强势,确保地区文化安全。只有通过深入研究解决好这些实际问题,才能不断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3、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三贴近”,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进创新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新时期赋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使命。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和激发基层的创

造活力,不断丰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内涵。要创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观念,不僵化、不停滞、不保守,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开展。要在内容上、对象上、渠道上拓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党的思想、正确舆论、先进文化在基层社会群体的影响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群众精神需求、接受习惯的新变化,探索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新途径新办法,使工作更好地赢得群众、赢得民心。要按照推进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要求,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时代感和影响力,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4、科学谋划、统筹协调,推动形成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

如今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越来越宽,组织协调任务越来越重,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不仅仅是宣传者、组织者,也是协调者、执行者。要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形成强大合力。要加强科学谋划、加强统筹协调,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状况和本部门工作的新要求中完善工作思路和布局,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重要决策部署、重大活动寻找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集成资源、集中力量、集聚优势,形成整体效应。要找准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基层其他部门工作的结合点,加强沟通交流,每当遇到新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重点工作、重大任务时,不仅要考虑自己怎么做,还要考虑如何发挥周围各方面积极性,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融入到各基层部门业务工作之中,体现到基层各领域行业管理之中。

5、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增强战斗力,切实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设一支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广博文化知识、崇高职业精神、过硬工作本领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为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一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班子;进一步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选拔、任用、交流和管理工作,抓好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提高的机会和锻炼能力的平台;依托“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带动基层各门类优秀人才更好成长。二是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保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逐步形成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增强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的责任意识,努力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要通过实实在在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努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9篇: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发布时间:2012-2-6 11:35:05文章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阅读406 次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传播器”和“放大器”,这既为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网络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对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舆论格局的影响日益深入,已经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和群众表达诉求的新平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予以回应。在“人人持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广大群众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表达诉求。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积极通过网络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特别是对涉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件及其舆论及时作出回应,切实为广大群众答疑、释惑、解忧,从而有效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网络舆情鱼龙混杂,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加以引导。网络上的信息十分丰富,但也存

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实消息、不健康内容、不负责任的言论等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利用网络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就需要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主动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和监管,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党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领导干部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不断提高。但也应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对网络舆论引导不重视。一些领导干部不愿上网,对“网人、网事、网论”抱有鸵鸟心态,认为眼不见为净,与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高涨热情形成强烈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上的一些小问题最终演变成网络上的大事件,然后又从网上虚拟社会蔓延到现实社会,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在网络舆论引导措施上不得力。一些领导干部虽然对网络舆情比较重视,但在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上仍然墨守成规,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传播的特点,不会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处于被动地位。

多措并举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新形势下,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关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不断增强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自觉性。一是做好网上接访,着力提高网上科学执政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注网络舆情,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网上联络平台,通过与网友座谈、邀请网

友“灌水”、“拍砖”等方式,与网友开展互动交流,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二是认真学习网络媒体知识。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其发展方兴未艾,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广大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发展,认真学习网络媒体知识,熟练运用网络媒体,确保网络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三是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面对网络媒体强势发展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应善于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力量,明确工作责任,不断壮大网络主流舆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比如,可以建立网络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网络动态,把握网络舆情,并把科学分析网络舆情与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发布机制,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及时公开信息,牢牢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本文转引自《人民日报》,作者胡线勤,为中国报协网总编辑)

谣言止于真相 让群众掌握真理

发布时间:2012-2-6 11:08:00文章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阅读588 次

开放多元的传播环境下,要让真相跑赢谣言,让群众充分掌握真理,要求公共机构和每一个公民,都要做负责任的传播者,形成有责、有序的传播新秩序,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康、成熟起来。

春节期间,两则子虚乌有的消息在网上一度传得沸沸扬扬:一则来源于境外媒体,称北京地区存在发生核泄漏的危险;另一则虽没有这么耸人听闻,但也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国内有媒体报道称北

京将实行“菜刀实名制”,顾客买菜刀需要出示身份证并登记备案。很快,这两则消息得到辟谣或澄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明确表示:报道纯属无中生有,严重失实,核反应堆处于冷停堆工况,并没有运行,就更别谈核泄漏,以及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了;北京警方表示,除购买管制刀具需要出示身份证以外,北京并未出台任何关于“菜刀实名制”的新规。

近年来,从“抢盐”风潮到香蕉致癌等风波,因不实消息传播造成的荒诞事件时有出现,无不对正常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干扰,给相关利益群体带来损失。事实证明,谣言面前没有赢家,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也会对普通公众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不便。不仅如此,一些谣言还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

社会生活需要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必须直面谣言的干扰。人们相信“谣言止于智者”“真相最有力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谣言也可能遮蔽真相,谣言有时候比真相更吸引眼球。

谣言的杀伤力与传播力警示,在网络环境下,悄然间,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权威信息来源的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媒体,如何学会适应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如何让真相不被谣言遮蔽、真理不被谬说损伤,如何让真相跑赢谣言、让公众掌握真理,考验着传播链条上每一个环节。

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政府等权威部门要有作为。新的传播环境下,要求政务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有了质疑及

时回应,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主动说、尽快说、如实说。发现谣言苗头,及时、理直气壮地公布真相,澄清事实,让真实、真相挤压谣言的空间,让谣言“见光死”。要遵循新的舆论环境下的现代传播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采取不同的发布、沟通办法,注重传播实效,与群众诚恳交流,表达更加人性化,赢得更多受众认可。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带头遵纪守法,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公信力。

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媒体要负起社会责任。相对于自媒体,公共媒体如果采信和发布不实信息,其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危害面更大。因此,在当今信息来源更加多元,但也可说是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公共媒体更要睁大眼睛,对信息的真实性小心求证,不能为了争时效、抢眼球而放松把关,助推谣言传播。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有赖于公民提高甄别谣言的能力,培养成熟理性的心态,承担公民责任。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公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传播者,也承担一定的传播责任。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公民,要做到“智”,就要有意识地锻炼提高辨别谣言的本领,要提升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避免成为谣言的接棒者、传播者。一个成熟理性、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对那些看起来有点耸人听闻,而消息来源又不甚权威的信息,不妨多留个心眼,让信息多“沉淀”一会,过过脑子,有条件还可以自己求证一下,不要轻率地把似是而非的信息传播出去。

公民不仅可以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地缘优势、专业优势,主动参与阻击谣言,消除谣言。“谣言粉碎机”“真相挖掘机”等民间组织对谣言的反制就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这也是民间力量自发承担传播责任的体现。

要减少谣言的产生、传播,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还要让真理战胜谬误。要有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依然可能对真相视而不见,依然可能对谣言坚信不疑。所以,公共机构和媒体,还承担着传播真理、凝聚共识的社会责任,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理直气壮地宣扬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相、真理要大声讲,要用理性态度、科学观点消解偏激的情绪、固执的偏见,让错误的价值观、不实的谣言没有生存的空间。

总之,开放多元的传播环境下,要让真相总是跑赢谣言,让群众充分掌握真理,要求公共机构和每一个公民,都要做负责任的传播者,形成有责、有序的传播新秩序,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康、成熟起来。(本文转引自《新华每日电讯 》)

上一篇:销售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最新三分钟演讲稿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