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心得体会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二、本书脉络及作者主要观点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导论----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对外部世界的研究、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报纸和有机化情报。
对于本书的脉络作者已在导论部分为我们讲解清楚。他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众的舆论。前五章先首先探讨的是这种内心的图像何以能够诱使人们在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频频误入歧途。
经过作者分析,妨碍的原因不外乎这些: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这些因素构成了外部限制。
除此之外还有内在的原因。这些残缺不全的外来消息还会受到日积月累的想象、偏见和成见的影响,形成一些门户之见,并认为这符合他所感到和构想的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随后介绍这些受到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纷纭的众说如何结晶为舆论,公众舆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部分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这些内外因的存在,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
接下来是对传统的民主政治舆论的学说的分析。通过分析,作者发现,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因此公众舆论是可以被操纵、可以被疏导、可以被利用的。而在公众之中走出来的领导者,并非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执行者。很多看似民主的、顺应民意的决定和决策,很多时候是通过暗地操纵、疏导公众舆论造成的。公众舆论在这种强势的控制之下不可能真正实现。而报纸被视为克服民主问题的万应灵药,报纸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反映着——因此也或多或少地调节着——舆论的强度及其不健全的组织。因此作者认为,舆论如果想要发出声音,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由新闻界加以组织。“政界和产业界的茫然无情,恰好给政治科学提供了充实自身和服务公众的巨大机会。”
三、本书重要理论
李普曼以其高屋建瓴式的分析,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经典理论被广泛流传。
关键词一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本书开头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几个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住在一个大洋的岛屿上,平时他们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由于通信不便,战争的消息隔了6个星期才传过来。直到这时这些人才惊觉彼此间在事实上已成了敌人。但他们仍在按照头脑中那幅和平的景象生活相处,一如既往。由此,李普曼说“追溯以往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试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
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关键词二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
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成见会给我们的认识造成错觉,由于一开始就受到这种错觉的污染,公众舆论会更加令人困扰而丧失理性,因为所有的一切,包括“前景、背景以及行动的尺度,统统被成见所省略和冻结。”
李普曼的成见理论引发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传媒在进行报道时的立场问题、记者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问题、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问题、沉默的螺旋等理论相关联。
关键词三公众舆论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不可能的,无法通过公众舆论实现民主政治。他把公众舆论定义为: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公众自身发出声音的消极失望,以及对领导者控制舆论的判断。
他从公众本身的认识局限和意见领袖的强势两个方面对此做出了阐述。公众舆论本身的局限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的阻碍有:人为的审查制度和保密,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对公共事务时关注间的匮乏,由压缩而成的消息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和清晰度的下降等。除此之外,想象、偏见和成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观念,从而导致公众舆论的非理性和不可统一性。
而另一方面,作为意见领袖的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强有力地整合起来,并对公众舆论进行疏导和利用。李普曼认为,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简单来说,公众认识的局限源于虚拟环境,而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和操纵则源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意见中制造同意。公众在虚拟环境中受到刺激,却在现实环境中作出反应;意见领袖通过对于不同意见的整合,让公众认为最终作出的决定确实是延续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意见,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实现和保留。
因此,在以上这样一个“弱势”一个“强势”,一个“有能力”一个“无能力”的对比中,意见领袖的地位无形中占据了上风,所谓技术精英通过自己所具有的技术和智慧,能做出比普通公众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决策,因此将公众的地位踩在了脚下,建构出了一幅“精英引导群氓”的图景。从这种程度上说,公众的确不能独立思考、思辨,其着眼点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其落脚点不可能顾全整个局面,最终必然被一种统一的、影响力巨大、包容性极强的公众舆论所吸收。而少数人一旦具有了够操纵公众舆论的技艺,就更加不能说公众舆论是理性的了。
关键词四精英治国
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公众舆论是由领导者通过一系列强效手段,将公众情绪和意见整合而成的,作为社会精英的领导人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统治和领导技艺、具有制造同意的技艺的精英群体,可以整合公众庞杂多样的舆论,使之最终合为一股。通过这种技艺,能够掌控舆论,稳定形势,取得优势地位。
李普曼指出,普通公众难以把握事实真相、做出正确判断。他把普通公众看成是既不了解情况有无理智的“局外人”,而把那些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知判断的少数人成为“局内人”。他认为只有这些少数“社会贤能”的局内人才可能在社会上发号施令,决定一切,并通过宣传来左右“局外人”。通过公众舆论是不可能实现民主政治的,必须实行精英治国。
关键词五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
他观察到,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方面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十分有效。大众媒介具有相对较少的直接效果,但是在设置公众议程方面具有强烈的间接效果。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即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从而由媒体的议程设置上升到公众的议程设置,最后变为政策的议程设置,对民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我的观点——网络时代公众舆论很有可能实现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是传播学经典,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然而它毕竟是当时时代的作品,很难关照到新时期传播学的新发展及可能性。当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以及社会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在传播领域掀起巨大的影响狂潮,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受格局。我认为,在网络时代,公众舆论的实现是极有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网络促进全民参政议政,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大大拉近
中国新闻体制下,与其说媒体更接近受众,不如说媒体更接近政府,以往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后较难得到受众的互动。而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上网参与时事评论,人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尤其是微博发明之后,这种互动就更加自由和方便。在这种参与式互动之中,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公众舆论越来越成为热点。
2、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公众舆论的影响将会强势而广泛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传播的广度和强势程度都超过传统媒体。网络上公众舆论一旦
形成,无疑会造成广泛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样的影响将会胜过以往任何时代。
例如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网络舆论一边倒地要求合理解释、严厉调查以及对遇难者的哀悼痛心,这一切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网络民意和舆论压力,直指事件负责人做出解释和处理。
3、网路传播内容的日新月异,受众获得的信息量成爆炸式上升,这将变革公众的思维
方式,加快认知的更新,使原有成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减弱
网络信息总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并以爆炸式的形态呈现给受众。这一切将促进受众接受量的急剧增长和对信息认知差异的接受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去接受每天迎面而来的新信息,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适应这个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在此基础之上,原本对舆论形成产生阻碍作用的成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从而使公众舆论实现的可能性增大。
4、微博等新媒体将会加强公众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微博的出现使公众的交流提供了广阔、活跃的空间。通过转发、评论,陌生的社会公众直接也可以建立起交流关系,而有相同意见的人则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交流上的一致性和互动性。这样有利于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5、微博等网路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使公众很有可能先于媒体报道而知晓信息,媒体对公众的影响相对减少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由于微博等新型民间信息发布渠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发布比以往任何时代读更加便捷、易获得,由于这些信息发布的主体多来自民间,而非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介,因而人们经常可以获得比新闻媒体更快地知晓信息,这样与李普曼所认为的相反,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
6、网络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公共舆论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使公众舆论达到效果
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势不可挡,使得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纷纷利用该媒介,发表信息,提供公共舆论空间。当下网络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大量的舆论观点在其中碰撞交流,信息的流通日益通畅,舆情的上传下达成为可能。公众舆论的声音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其观点和声音也易于被决策层接受和采纳,这些都使得公众舆论比以往更容易达到其传播效果。
1 神话舆论——操控战时宣传的工具
公众舆论与其称作公众意见的表达, 有时候不如看成乌合之众的“聒噪”。在李普曼《公众舆论》一书中, 霞飞将军的例子就很好地印证了神话舆论的影响。所谓神话舆论即指由于战争需要, 借助神的力量来获得社会控制力的一种舆论形式。马恩河会战中法军的胜利,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法军的战时宣传和对内舆论的操控。他们成功塑造了“霞飞将军”的公众形象并建立了其公信力。特别是在整个法国都被笼罩着恐怖地烟雾时, 英雄主义的崇拜之情也将发挥到淋漓尽致。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说:仆人眼中无英雄。霞飞将军被理想化的赋予并建构成了新的形象——民族英雄、善对恶的胜利[1]、光明战胜黑暗的神灵。他无所不能, 代表正义的法国同敌军德国作战, 人们应当拥戴他, 守护他, 甚至应当牺牲个人的情感为之献身…这一切的“想象”在当今看来多么的不可思议。舆论在法国民众间不断的沸腾, 只有象征性的英雄形象, 才能将战时恐惧的心理转化为一致性的对外目标并自我构建出一个幻想的外部世界。神话舆论的引导不断使民众相信他们所看到的虚拟环境。也就是说法国政府成功操控了民众的心理, 使他们团结起来赢取了胜利。
就像勒庞所说的:群众不善于推理, 却急于采取行动[2]。人们不用知道为什么, 只要去做就可以了。或许在这一点上勒庞与李普曼有着某种默契, 这也是民主主义者所诟病的“精英理论”。在李普曼看来民众受到有太多的因素的困扰, 以至于他们很难接近真实的世界, 如人与外部世界的“间隙”、刻板印象等等。不论如何神话舆论不得不看成是政府为战时需要导演的“拿手好戏”。
2 公众舆论——权力争夺的过程
当今的普通公民就像坐在剧院后排的一位聋哑观众, 他本该关注舞台上展开的故事情节, 却实在无法使自己保持清醒[3]。是的, 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在面对庞杂纷扰的公共事务时, 也许就像是一个门外汉在欣赏优雅的舞台剧。在美国,
民主党和共和党一直都在“舞台上”卖力的表演着。在《公众舆论》中, 美国参议院在海军陆战队是否被英军司令部操控登陆达尔马提亚海岸的事件中, 就上演了一出“好戏”。据说, 英国海军部按照新的国际联盟的安排竟然操控了美国海军。参议员诺克斯、布兰德基、麦考密克相继加入了评论, 在一轮口水激战后, 他们竟然忘记了事实的真相, 或许事件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 就像李普曼所说的, 双方都在假定事实的真相并且坚定不移地认为那就是事实, 没有人再会关心真相是怎么样的, 参议院舆论的风波把情绪推向了高潮, 显然, 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站在了两个不同的阵营。舆论就是这样在权利的争夺过程中形成的, 所有的人都被洗刷了头脑, 无人在去关心事实的真实与否, 只剩下极端地反对呼声。
3 公众舆论——审判的公正
公众舆论很多时候代表着多数的力量, 而多数常常意味着压倒性的胜利。如民众的舆论干预司法公正的公开处决或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舆论的呼声造成了媒体审判。很难说清, 公众的舆论是如何被演化、放大、引导的。
近日, 一直备受舆论关注的“房祖名”、“柯震东”吸毒事件就再次引发了舆论审判的讨论, 电视中房祖名和柯震东脸部被打马赛克的出镜方式, 到字幕显示的“房某某、柯某某”, 足见新闻媒体对舆论影响的“反思”。新闻媒体对事件过分的披露、渲染报道, 极容易引导舆论的走向。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 公众舆论在网络平台更将不断被发酵, 最终形成“网络民意”或是对事件的某种刻板印象。
其实, 公众舆论很难定义对事件产生的是积极或是消极因素, 就如李普曼所说公众舆论是间歇性地同各种情结发生着联系, 同野心、经济利益、个人仇恨、种族偏见、阶级情感等等联系在一起[4]。由于受到太多环境的干扰, 公众舆论又这样轻易的被左右, 如何能影响公众对于正义的审判呢?这种舆论的“聒噪”本身就不具有着理性, 更不能应为舆论的力量就裁定犯罪量刑、甄别判断事件的真伪。
4 公众舆论是如何可能的?
公众舆论之所以这样容易的被看不见的手操控, 与民众对外部环境与真相的隔膜有着密切地联系。《公众舆论》认为妨碍人们接近事实真相的因素主要是: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限制、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 新闻消息的压缩、语汇表达的困难[5]。
4.1 公众的兴趣
审查制度很大程度上从信息传播的源头阻碍了公众对于事实真相的把握, 如果把这归于主观因素的话, 那么民众对公共事件的兴趣就可以称之为客观因素。李普曼在《幻影公众》中说道:社会治理是由专职人员完成的, 他们对大量具体问题进行安排和处理。这一过程普通公民几乎无法触及。公民大众只是偶尔了解、评判或影响他们达成的某些共识[6]。他预设了事实真相的复杂性, 同时又认为公众不具备理清线索、探究真相的能力, 很难分清公众在哪些专业问题上拥有话语权, 也许公众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做出判断, 这种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碎片化的、模糊的、甚至是脱离真相的, 因为民众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也无法澄清整个事实。
互联网一向是大众意见交流碰撞的平台, 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声音。“锋菲复合”事件、“姚晨离婚传闻”近期在网络舆论引起热议, 公众对事件地热议将其带向了舆论的“制高点”, 一时间引发了更多娱乐媒体的偷拍、跟拍, 而这却严重影响了明星的隐私权, 同时在事件不断蒸腾的过程中, 事实的真相极大可能就此湮没, 而人们关心的仅仅是所谓的“爆炸性新闻”、“头条”而已。《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用理性化解网络戾气》认为互联网正因为是舆论的制造场, 折射民意, 影响现实, 所以更容易引发“不理性”的舆论效应。公众仅关注了他们认为感兴趣的事件或话题, 并将其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却无法洞悉整个事件的全貌或细节。由此, 更容易引发偏激或盲目的跟风行为。
4.2 公众的刻板成见
契诃夫在他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曾经描述主人公别里科夫把自己包在壳里, 与世隔绝, 不受外界影响, 把自己的思想也竭力藏进套子里。其实, 我们在生活中, 或多或少地也在扮演着“套中人”。对于公共事务, 我们有时仅仅了解某个片段或方面, 对细节可能毫不知情, 通过书本经验、信息传播加上自我的想象便构成了事实的“全貌”, 显然我们是通过“有色眼镜”去看整个世界的。这种“有色眼镜”就是“刻板成见”, 本能的容易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事物;排斥新的事物、新的观点;将事物简单化、固定化的去思考。用李普曼的话说, “一旦我们牢固的产生了这种成见, 就很难解脱它。”[7]它植入我们的大脑根深蒂固, 一旦外界事物与它有冲突, 我们就会马上警觉甚至是本能的否定。
从这样一群带有片断化、简单化思维并且赋有成见的公众中产生的舆论效应是很难与理性挂钩的, 是很容易被权威人士所左右的, 更可能制造出“虚假的民主”。我们在带有主观先见的情况下置身于整个舆论场中, 就会受到彼此言论的影响, 从而发出乌合之众的“声音”。“李天一、李启铭”的案件就是典型的民众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媒介审判。人们对“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有着很深的刻板印象, 认为他们应当以身作则, 而不应该利用手中的财富、权力做出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情。当案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时, 民众很容易将自己预设的观点植入进来, 而忽略了正常的司法程序。刻板成见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 对于未知的世界, 我们只能根据我们所熟悉的景象去嵌套, 由此产生的舆论效应可见一斑。
5 公众舆论真的无力吗?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和《幻影公众》两部著作中体现了一种精英政治观点, 建立在民众广泛参政基础上的传统民主只是一个神话, 传统民主理论所塑造的神圣的公众形象无异于幻影, [8]这与李普曼活跃在美国政界新闻界有着很大关系。然而, 与李普曼持相反观点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却认为公众并非李普曼所说的只是一种幻影, 而是真实的存在。民众有权利和自由表达他们的呼声, 社会应当更加民主, 公众的舆论不是苍白无力的。这样的传统民主观与李普曼的现代民主观的冲突一直都是学界探讨的热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李普曼观点中, 大众自身属性的“缺憾”, 但是一味弱化大众的力量, 则更有可能导致独裁的政府, 毕竟舆论的监督作用的确显示了它的威力。
6 结论
由此可见, 公众舆论要成为可能, 首先公众要克服自身对公共事务抱有的刻板成见, 并且不断接受新的事物, 其次要还原真实的世界, 而不是在拟态环境中“聒噪”。但这在李普曼看到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公众有他们自己的兴趣, 成见是不可能在脑海中根除的。无论是对于舆论的追问, 对于交流的追问, 或是对于传播的追问, 问到最后, 都是一个“无”、“不可能”。但我们又不得不在“无”中求“有”, 在“不可能”中求“可能”, 从而构建起关于舆论、关于交流、关于传播的系统理论[9]。
“舆论”就是在公众理性不断提升的过程中, 自由表达意见的象征, 虽然它具有易被操控性, 但也应当合理的捍卫“公众的话语权”, 它是逐渐趋近公正、正义、客观的, 是可能的
摘要:舆论是如何可能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清楚地是什么是舆论?在李普曼看来, “舆论”的主体就是“公众”, 公众舆论就是公众意见的表达和交流, 也可以说是外部景象在头脑中建构后的想法甚至想象。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新闻评论家、作家, 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和《幻影公众》中, 阐释了舆论主体即人与事实真相的“屏障”, 以及政府是如何操控公众舆论的。由于李普曼活跃美国政界和新闻界, 其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带有精英理论。本文将对李普曼的两部著作《公众舆论》和《幻影公众》进行剖析, 从舆论的形成到其发挥作用进行研究, 期待对“舆论”有更新的见解。
关键词:公众舆论,幻影公众,李普曼
参考文献
[1][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4:8.
[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11:4.
[3][美]沃尔特·李普曼著.林牧茵译.幻影公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1:3.
[4][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4:56.
[5][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 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4:21.
[6][美]沃尔特·李普曼著.林牧茵译.幻影公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1:24-25.
[7]http://blog.sina.com.cn/sblog_8bc3aff301017d4o.html
[8]哈罗德·拉斯韦尔评论.
“忽悠”一词经常见诸于报刊、电视,由赵本山的小品《卖拐》而流行。“忽悠”的本质是“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但是与“诈骗”一词比较起来,它好像更温和一些,具有一些调侃玩笑的含义。说到新闻报道的“忽悠”,那就不是一种调侃、一种玩笑,而是对公众的“蒙骗”。综观媒体“忽悠”公众的现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放大新闻事件追求轰动效应
舆论监督在实际操作中,其实就是批评报道。由于批评报道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大,因此,一些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中,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往往会将新闻事件放大,把鸡屎说成牛屎,把局部说成整体,有的甚至还会以偏概全。譬如,有观众向媒体反映,说某地垃圾多,环境差。当记者赶到现场发现事实并没有像观众反映的那么严重时,记者就会在镜头上做文章,在笔尖里下功夫,将垃圾的镜头放大(其实只有一小堆垃圾,还反复从不同角度拍摄),将事情说得十分严重,唯恐批评不能引起轰动效应。报纸不需要镜头,在某些批评报道中,还竭尽全力拉来“马大嫂”、“李大婶”、“张老伯”等,然后在“:”号下面信手写上“这种情况不光这里有,我们那边也有”,“我也有这样的遭遇”,“她还算好呢”等等,让公众觉得媒体所报道的问题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再如当前房地产新政一出台,有的媒体就以较大篇幅报道房市已经松动,有多少多少市民放弃观望,正在持币购买房子。其实呢,只是个别房产商搞了一个促销活动,少数市民预订了(甚至没有缴订金)几套住房,房市的人气根本没有聚拢。还有的如车祸事故,其实当事人只受了一点小伤,出了一点血,有的媒体就会在一个“血”字上大肆渲染,报道写得血淋淋。如此“轰动”,“忽悠”公众。
2、监督无娃无名批评朝天放炮
做媒体的人都知道舆论监督难搞,这是因为被批评对象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对新闻媒体的批评报道抱有抵触情绪,不仅不配合采访,甚至想办法对抗新闻舆论监督,设置种种障碍阻挠记者的采访,有的被批评者还对记者采取威胁恐吓的手段。因此,业内有人戏说批评报道不仅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现在连猫屁股也不能随便摸了,甚至连摸鸡屁股、鸭屁股也得考虑考虑,会不会摸出一把鸡屎来。于是乎,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中就出现了一样情况:隐去被批评者的单位名称(电视还要剪掉有单位名称的画面),变成某某单位。如最近发生在绍兴国际大酒店的食物中毒事件,个别媒体对被曝光单位的称呼就是城西某大酒店。殊不知,城西有好几个大酒店,一些没有发生问题的大酒店就来电质问有关媒体,为何没有直接点名,混淆视听,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一些媒体在对“强势部门(单位)”手下留情的同时,还会在“编后”、“点评”上面做些文章,比如措词模棱两可,朝着天空放空炮,等等,让受众不知其云,半天摸不着头脑。再如有的新闻事件本来事实就很清楚,记者和编辑也明明知道是有关职能部门所要解决的事情,却因为某种关系,抑或是某种利益,变成了“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请有关部门去管一管”、“有关部门为什么不去现场看一看呢”等等,让公众不知道这“有关部门”到底是哪个“有关部门”。
3、曝光协作单位批评避实就虚
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防贼防盗防记者。此话虽然有点偏激,但确实也暴露出个别媒体记者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开展舆论监督中,个别记者就以批评报道要挟企业搞“敲诈”。然而也有一些记者,对协作单位却是另外一副嘴脸。这些协作单位,大多出钱在记者所在的媒体上做了广告,或者是出钱合作办了栏目,这个时候,记者采写的批评报道就是两码事了,除了上面说到的被曝光监督的单位隐去了名称说成“某某单位”以外,记者往往会采用避实就虚的方法,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有的由于新闻事实实在难以“隐藏”,记者也会帮助被曝光监督的单位出一些招法,想办法“捂盖子”、“找路子”。譬如,在报道中避重就轻,说一些无关紧要、无伤大雅的事情;再譬如,来一个报道追踪,说被曝光监督的单位已经采取了整改措施,没有整改措施的,也会让被曝光监督的单位表态“这事我们一定处理好!”对于此类报道,媒体的编辑和领导当然也是心照不宣,既然被曝光监督的单位有了态度,这事也算对公众有了交待,报道也算是圆满了!
媒体“忽悠”公众的现象还有很多,以上只是笔者在新闻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但一句话,在开展舆论监督中,媒体也好,记者也罢,“忽悠”来,“忽悠”去,“忽悠”的还不是公众,亵渎的还不是监督的正义?
新闻报道的原则是客观公正,舆论监督也被公认为是“第四种力量”。那么,对于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忽悠”公众的现象,该如何面对,如何规避,又有何对策呢?
1、让事实说话防止哗众取宠
批评性报道是极容易产生矛盾的报道,作为新闻记者,在采写这类报道时,一定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找准新闻事件,并且所报道的新闻事情必须具有普遍性和普遍意义;采访的内容、所采写的新闻事实不得有一丝偏差。面对新闻事实,大就大,小就小,一定要让事实说话。否则,极易被人“鸡蛋里找骨头”,给自己造成不利和麻烦。有的记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捕风捉影,哗众取宠,强硬地去“窥一斑而见全貌”,将一件没有普遍意义的小事说成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甚至无中生有。说白了,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是记者的工作态度、采访作风的一个反映。
因此,对于批评报道的采写,记者一定端正态度,抱着对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遵循新闻事实,客观公正报道。这样,新闻媒体才能取信于民,舆论监督才能激浊扬清。而哗众取宠,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给媒体带来的也只能是一时的收视率和读者群,长此以往,公众是不会买账的。
2、要敢于碰硬防止隔靴搔痒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新闻媒体,特别是一些舆论监督类的新闻性栏目,更有责任对社会上发生
和出现的各种时弊和各种不良现象进行监督和抨击。虽然在开展舆论监督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挠,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上給部门的说情。但只要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案例),作为新闻媒体,就要在“帮忙不添乱”的前提下,勇于揭露社会弊端,敢于正视社会问题,该点名的就要点名,该揭露的就要揭露,清白与混浊,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遇到阻力大的,必要时,还可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在进行舆论监督中,不痛不痒,隔靴搔痒,只能“让新闻媒体坐蜡”,“使公众迷失方向”。久而久之,不光公众会对媒体的行为表示不满,也会对新闻媒体的形象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对一些前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善意指出、把握分寸,不要一棍子打死。因为受众也有较强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把客观事实真真切切、清清楚楚地摆在公众面前即可,这样也可以防止造成媒体自己的被动。
3、摒弃蝇头小利防止利益均沾
批评性报道因触及某些当事人的利益而容易受到当事人的阻挠,而我们的媒体,也有一个利益均沾的问题。上面已经说到,有的媒体为了“要钱”,利用舆论监督“要挟”企业,有的因为是协作单位、关系单位,就可手下留情。作为媒体人,大家都知道,新闻媒体的公益性,决定了它的功利是大功利,是与整个社会有益,而不是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如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将批评报道作为要挟的工具,一切从“经济效益”出发,不择手段地捞取钱财,时间一长,新闻媒体的威信扫地事小,败坏整个社会风气的事就大了。
此外,要改变以上所说的状况,新闻媒体除了加强自律,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外,还应该加强监管,包括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媒体的监督,向全社会宣传有关新闻管理规定,让外界了解新闻界。还有,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将创收与新闻宣传彻底“剥离”。现在已有好多媒体单独成立了广告公司,将创收与新闻宣传分开,这样做,或多或少可避免一些嫌疑,也可减少一些“忽悠”现象的发生。
一句话,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健全,人们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分析和鉴别客观事物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舆论监督都很关注,很敏感。媒体要持续发展,要得到社会的肯定,自身必须站得正、立得直。倘若新闻媒体对批评报道认识不足,掉以轻心,马虎从事;倘若在报道中,又是变着法儿“忽悠”公众,到头来,只会影响新闻媒体的声誉。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说得严重一点,甚至还会影响工作大局,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思考题:
1、写第一章读后感,分析其思想背景和主要论点。
2、关注‚三个舆论‛场中各自的事实和观点。
《理想国》、《社会契约论》与《公众舆论》
柏拉图暗示,政治的最大命题是‚正义‛问题,而正义的要义在于,其应体现被统治者的利益。孟子似乎也有这个思想?然而柏拉图说得更明晰,他暗示,实际社会中,正义往往仅仅体现为统治者的利益。他提出的解
决之道是从小培养统治者,使他们向美爱善,最终为理智所主宰,因此最终能顾及被统治者利益。关于对统治者的培养,孔子东西中似无。孔子的东西主要是儒生自己修身,以辅佐统治者。
向“美”爱“善”,“爱”“善”从哪里来?从“知”来。真正的“知”会带来最大的“爱”“善”。
李普曼《公众舆论》就是延续《理想国》“知”和“培养统治者”命题的(因此这是一本政治学著作),不过这个“统治者”按照当代条件(指西方民主社会)变成了执行层面是少数人,监督、选举层面是大多数人。李普曼这本书既谈“大多数人”(监督、选举层面的统治者)在“知”上受到的限制并暗示如何尽可能克服(这里联系到新闻学、传播学,因此这是一本新闻学、传播学著作),又谈如何扩大“少数人”(执行层面的统治者,包括政界和商界两方面的)的“知”(这里又回到了政治学)。
培养两个层面的统治者的关键就是克服我们头脑中的“观念”(一知半解),从而扩大“知”。
李普曼说的‚观念‛即《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说的‚意见‛,而李普曼有时也用‚意见‛作为‚观念‛的同义词。‚观念‛就是包含了部分事实的东西(即苏格拉底说的‚有‛‚无‛之间物)。不是全部的、整体的、包含所有因果关系的事实,但其中有具体的、局部的、包含部分因果关系的事实。如果说前者是一个纯铁的立方体,后者就是一个同样大小的海绵立方体,中间插入了一些铁丝、铁钉、还吸收了一些水……李普曼的这些分析(我的形象化说明是对李普曼观点的理解、阐释),也即他的‚拟态环境‛论,这与苏格拉底‚‘有’‘无’之间物‛论完全相同。
就“知”受到的障碍而言,产生的原因则有社会外部的原因和个人内部原因。《公众舆
论》的“导论”部分主要只谈论后者,对前者几笔带过。“导论”之后的内容也以谈后者为多,但也明晰谈及了前者。
“培养统治者”和“知”的关系是柏拉图理论的重要内容(即:真正的“知”会带来最大的“善”)。但对两者关系,李普曼未作直接阐述。也就是说为何“统治者”一定要有“知”?显然李普曼跳过了“知”才能达到“善”的柏拉图观点,但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并得出自己的推论。我认为李普曼主要是从现代社会的巨大化、复杂化来谈的,主要谈“知”决定了能否成为“称职”的“统治者”。
李普曼没有更充分明确的阐述“知”对成为“统治者”为何必要,而用主要笔墨论证其难度。
在《理想国》和《公众舆论》之间的著作,要注意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书核心观点就是:“民主”意味着国家主权对“公
共意志”负责。这里的“公共意志”原文为法语,简称为“公意”(卢梭用的是“意志”而非“意见”,“公共意志”与李普曼用的“公共意见”不同但接近)。
对“公共意志”究竟是什么,卢梭自己也说得不够清楚乃至有内在矛盾。卢梭相关思想反映了逻辑上的明晰和观点上的绝对化,但如何运用于实际则存在很大问题。总之他认为国家政权应该反映人民的意志,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他也只是提出了设想,如“所有法律必须由人民在国民大会中制定”,“国民大会必须具有罢免所选举出的官员的权力”等。但这些做法是否存在操作上的问题或漏洞?做了是否就达到了国家政权反映人民的意志的目标?需进一步证明。
但西方民主国家(美、法、英)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卢梭的设想上。这形成西方民主政治的传统思想。新闻事业在这个思想体系中则被设想为,因能向人民提供外部世界信息,从而使人民成为合格参政者,乃
至新闻事业被看成实现此目标的完美工具,即杰斐逊所说的“在有政府无报纸和有报纸无政府两者之间我宁要后者”。
一、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
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三、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五、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
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六、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宣传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告诉学生任何知识、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类总结生产实践获得的。
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提高全民的素质”的伟大理想才能得以实现。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七、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
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
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八、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继续深入开展“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是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增长才干推动创新、完善自我服务跨越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党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履职能力、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迫切需要。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贵州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平台勤奋学习、努力提高,为促进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学习,我对“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体会很深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借助“贵州数字图书馆”这个平台,不但提高了个人的科学素质,而且对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也大有益处。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增强了个人主动自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的意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日益成熟,人才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只有不断学习村能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从而适应这些剧烈的变化。作为基层乡镇医院的工作人员,只有不断学习相关业务专业知识、不断学习掌握医务只是、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有效完成医务工作,才能熟练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解决矛盾纠纷中的冲突。知识经济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现代网络技术的使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和便捷开展学习。掌握更加丰富多样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也为个人的更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我省开展“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活动为省内每个人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多样化的学习的平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建设学习化的贵州,促进贵州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通过网络学习充分的满足了个性学习的需要。学习型社会的学习是每个个体满足个性实际的需要,符合个性需求的一种自我导向的学习。“贵州数字图书馆”的开放无时间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主确定目标、安排学习时间、规划学习进程、制定学习方案、运用学习资源。根据我个人的实际情况,我通过该图书馆提供的资源下载了近30册和本部门工作相关的电子学术书籍。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我相信一定能够丰富我自身的工作修养和工作经验。
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把舆论分为公意与众意。众意主要是指公众舆论, 它允许对某一社会问题持有多种态度, 每一种意见都有相当数量的舆论主体。众意主要代表各种小团体、小群体的利益。公众可以划分为各种类型, 因此, 众意是个舆论复合系统。公意主要是指公共舆论,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意。众意与公意同时并存。根据卢梭的解释, “国家全体成员的经常意志就是公意”。卢梭还对公意、众意和团体意志进行了区分, 公意只有通过立法权力, 即定期的人民集会才能表现出来。众意也是全体人的意志, 但是公意和众意可能不一致, 其原因在于公意是从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 而众意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
卢梭认为, 公意作为人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而产生的主权者共同体的共同意志, 是全体人民的自由意志的升华, 是主权者意志的真正体现, 它着眼于公共利益, 代表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幸福, 法律、道德、自由都是公意的具体表达。意志通常是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意志所指向的一般都是我们自己认为能够给自己带来幸福的东西。自由意志一般都体现为我们可以自由地进行这种幸福的追求, 但是人作为有道德、理性的社会存在, 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单纯只受到欲望的驱使, 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 我们才能真正认清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东西。因此, 共同体的意志是以理性为保障的, 公意若要真正代表能给所有人都带来幸福的普遍利益, 其前提必须是一种理性的意志。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 一种意见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公众舆论, 取决于如下标准:该意见是否从公众组织内部的公共领域中产生;以及组织内部的公共领域与组织外部的公共领域的交往程度, 而组织外部的公共领域是在传播过程中, 通过大众传媒在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之间形成的。社会舆论都会受到利益的支配, 不同的利害关系使人们对同一种事物具有不同的倾向。于是, 人们根据对自己是否有利或利益多少, 确定事物的是非好坏, 唤起各种热情, 造成不同的公众舆论。如果公众舆论达到或接近60%的人数指标, 说明这种意见正在接近普遍的利益和正确的见解, 它有可能很快转化为民意。因此, 在众意中, 总有一种众意会渐渐占有优势, 发展成为民意, 即从众意发展为公意。
一般舆论是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见解体系, 而理性舆论并不针对具体公共事务作出简单的说明, 而是就现实重大实践问题形成的系统理性意见, 表现为对现实社会规律的一种抽象思维。理性舆论有赖于政府、媒介、公众三者健全的结合机制与互动机制, 它是媒介、政府、公众三者之间博弈的最终目标。人类作为理性的社会存在, 具备一定的思考及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 只有获得大量的、全面的、有说服力的信息, 才能作出明智的判断, 形成或改变态度。因此, 信息公开是传播渠道畅通、打造理性舆论的重要保障和主要方法。这一点在网络媒介崛起的当今社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网络媒体在1998年被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称为“第四媒体”之后, 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 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可谓一日千里。例如较著名的“南京周久耕事件”, 最开始由猫扑网站独家全面报道, 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论, 最后引起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 不少报纸和杂志进行了专题报道或深度报道, 这不能不说是网络舆论的“魅力”, 它把本来局限在网络空间的不同利益的“话语表达”从虚拟空间带到了现实社会, 网络舆论经过传统媒体的传播, 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但是也有相反的案例, 信息的扑朔迷离模糊了网络舆论的导向。如2008年末发生在中国文化教育界的所谓的“书画门”事件, 即季羡林先生藏画被盗事件。这一事件在信息海量化的网络媒体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关主题的网站点击率、博文、帖子数量激增。该事件涉及的相关人员和单位比较复杂, 网友在围绕季羡林书画为什么出现在拍卖市场、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值得一提的是, 北京大学在发表一篇呼唤理性舆论的声明之后, 对于事件的进展和事实的真相只字不提, 使得北大成为网络舆论的众矢之的。北大的失语、杨锐的沉默、张衡隐晦的表达、季先生的高龄与足不出户, 使得整个舆情更加杂乱, 真实与谎言无从辨别, 受众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由于公众未能得知季羡林先生藏画被盗事件的真相, 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网络舆情呈现出混乱、迷离的特点, 而这一特点反映在舆论上就极易误导受众, 不利于真相的传播,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继而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甚至伤害。这不由得让人深思:理性的公众舆论更加需要信息的透明与公开。
由于网络媒介本身具有的公开性、虚拟性、匿名性、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 使得网络舆论呈现出隐蔽性、盲目性、非理性、不稳定性等特点, 也使得网络时代重视个人意见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媒介, 公众舆论在网络上聚集放大, 使公众舆论的力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网民数量庞大的今天, 更加需要呼唤网络舆论的理性发展。网络舆论除了具有传统舆论的一些共性外, 还拥有“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冲突性、难控性等五项基本特征”, “丰富性”涵盖了网络舆论信息的海量化, 通常一篇被置顶的帖子的跟帖在几万条, 甚至更多, 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但是“多元性”又向我们证明网络舆论已经不能从单一的“对与错”来判断, 它适用于一种多元的视角;“复杂性”暗含了网民构成因素的多样以及网民心理的复杂多变;“冲突性”则常常体现在网民的争端上, 它有时会演变为一种网络暴力, 这是网络舆论最典型的特征;对网络舆论的控制不单单要通过技术手段, 主要还是基于信息真实公开基础上的一种引导, 这正体现了网络舆论的“难控性”。
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 并依靠强大的网络传播发挥舆论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传统社会不可比拟的, 所以一定要注意网络舆论负面功能的防范与规避。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媒介, 催生了网络信息的泛滥与爆炸。网民很难将注意力长期停留在某一具体的社会事件上, 往往是某一新闻事件还在更新发展中, 就已经被更新的新闻所刷新, 层出不穷的新闻使网络舆论不停地经受冲击。在网络传播中, 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 强大的互动性, 较强的匿名性, 网民数量的庞大混杂, 使得网络受众发言时无所顾忌, 不少言论目的性不强、主题分散、导向不明、过于随意, 这样难免造成社会舆论的分散, 谣言发生几率增加, 出现了一些偏激及非理性的声音, 这实质上是网络舆论狭隘性的一种典型表现。我们要保证网络舆论的理性方向, 就必须杜绝网络舆论的狭隘化。网络社会是公众情绪原始表现的最佳场所。网络空间所流传的情绪型潜舆论是构成网络舆论狭隘性的重要因素。情绪型潜舆论的表现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情绪型潜舆论“与人的本能和无意识有更多的联系”, 这种潜舆论形态只是公众意见倾向的一种征兆, 具有一定的社会感染力, 网络社会尤其如此。情绪型潜舆论由于缺乏理性的思维, 经过一些网络论坛的迅速传播后传染给了公众, 不利于公众把握事实的真相, 从而导致狭隘性舆论的出现。这种非理性的言论一旦出现在网络社会, 很容易从这一虚拟空间溢出, 在现实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破坏力量, 不仅形成对个人的不公正评价, 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网络舆论除了具有“情绪型潜舆论”这一负面功能之外, 还体现了“假新闻误导走向”、“网络话语权垄断”两方面的缺陷。在传播过程中, 信息模糊程度高, 会增加人们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认知带来的社会压力, 在缺少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会使虚假信息的“补充认知功能”得到强化;也会使真实信息“转让”网络舆论中的话语权, 让“空穴来风”被网民当做媒介真实的表达, 从而更增加了舆论的混乱与繁杂。消除这些负面功能的根本措施在于增加信息传播的数量与质量,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 还是要依靠政府信息的公开与透明。2007年温家宝总理签署了492号国务院令, 正式颁布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 媒体报道的及时性、全面性、公开性, 证明了该条例的实施在我国是有具体保障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对公民知情权作出了明确规定,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根据这一相关规定, “书画门”事件中涉及的北京大学———季羡林藏画公益捐赠的管理者———就必须履行信息告知义务, 给公众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和凭证, 还原事件真相, 使公众舆论理性化。不管是对已经“被符号化的国宝”季羡林先生本人, 还是对他身边亲近的人 (杨锐) , 抑或是对北京大学这样一个国家公共教育机构, 都是一种责任体现。当然, 更多的是表明了政治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保障。
在网络媒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之后, 网络中舆论的走向至关重要, 但其中信息公开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若隐若现”的网络信息只会使人们继续生活在猜测中, 对比“南京周久耕事件”和“书画门事件”的不同, 我们不难发现, “书画门事件”这场模糊的舆论战更是拷问着我们的媒介, 也拷问着我们的政府。它提示我们, 政府信息公开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不应仅仅表现在突发的危机事件中。政府是媒介信息发布最多的, 也是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宿源,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就是新闻媒介。《条例》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 “只有政府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 媒介才能够发布及时、真实、全面的信息, 就能够增强公信力, 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加以分析, 提高权威性和影响力”, 才能保证公众对信息的最大知情权, 这才是理性舆论产生的坚实基础, 网络社会尤其如此。
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络媒介逐渐成为公共话语表达的主要渠道。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对于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新闻话语、客观地认知周围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公开则为理性公众舆论的建构提供了保障, 网络媒介亦是如此。
关键词:公众舆论,信息公开,网络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1.卢梭:《社会契约论》, 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4].刘建明:《舆论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4.刘建明:《舆论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5].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5.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6].俞文丹:《从传媒角度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青年记者》, 2008 (7月中) 。6.俞文丹:《从传媒角度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青年记者》, 2008 (7月中) 。
[7].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7.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 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新闻舆论心得体会10-11
舆论引导方式06-13
网络舆论引导07-17
新闻舆论监督分析10-03
网络舆论调查报告10-15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06-25
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方案07-01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10-22
公众号运营思路06-13
公众演讲五大技巧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