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的意境引导与把握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诗歌的意境引导与把握(通用5篇)

浅谈诗歌的意境引导与把握 篇1

淮南一中

张春梅

“诗言志”,“歌缘情”,由于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或者说气氛);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人或者事物),并包含着诗人的感情。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诗人的感情,这几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的艺术境界。读诗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由于时代久远,景情有了很多的不同,所以学生就难以进入诗的意境,很难读懂诗歌。

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呢?

由诗歌的特点决定的,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他们面前再现诗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使他们直接受到诗人感情的熏陶与感染,从而认识诗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这样才能提高诗歌教学的课堂效率。

首先:重视诵读,体味意境。(这在古诗教学中尤显重要)

第一、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主动性。

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此诵读就成了我们破解诗歌的重要任务,这在古诗教学中尤其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发展其创造性。

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便是诗的“意境”。

诗的意境美是千姿百态的,有的雄伟壮阔,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除了物还有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阅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是一幅落寂单调的悲凉秋景,而它要表现的则是作者远在天涯、愁肠欲断的情怀。这个意境是通过枯藤、老树等九个事物所感悟到的,这种感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启发学生想象,即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诗中的想象当然也需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实现,教师大可放开手脚,让学生在读中译出诗文,对诗中的情与景进行初步理解,然后,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对诗文不加限制的改写、描摹。那时那物那人那景那情就会跃然纸上,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当堂竟说。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有的学生这样描绘:春水初平的堤岸,春云舒展,贴近湖面,莺在有阳光照到的树上飞鸣,轻巧的燕子衔泥喃喃而舞,是春花初绽令人眼花瞭乱,是绿茵的草长得可没马蹄„„当学生能够当堂联想、想象到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时便是入情入境了。如此诵读,学生既读出了画意,脑中展现了立体的图景,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诗的意境,开拓了学生的想象,其创造意识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第三、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鉴赏诗歌的语言,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体味。

而更多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激励人们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寓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学生学习背诵这些诗句,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他们往往通过诵读很快受其感染,势必会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形成了他们健全的人格。

当然,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但鉴赏诗的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始终是我们教学的目标,诗的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下面笔者进一步结合一节诗歌教学课案例谈一点感触。

我曾听了一节一小学老师执教的《太阳是大家的》诗歌教学课。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首儿童诗。课文用拟人的写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描述了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该老师在课堂上预设了“初步感知”“朗读感悟”“拓展延伸”“指导书写”等几个主要环节。课堂形式能体现学生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诗歌第二小节,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悟太阳做了哪些好事。同时,该老师在课堂上也很重视生字书写的指导。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绪似乎没有受到感染,没有领会诗歌的意境,朗读起来仍然显得苍白,没有韵味。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够重视创设诗歌的意境,没有领着孩子们入情入境地学习这首诗。

诗歌是特别讲究韵味的,一般是通过大家熟悉的意象来唤醒人们内心底的丰富情感。教学时,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自觉进入诗歌的意境,才能诱发学生内在的情愫。学生在理解意象的同时,在情感上才有可能与诗人产生“不谋而合”的共鸣,这样才能说明学生体会了诗的意境,这是诗歌教学的共同目标。

在第二小节中,诗歌通过“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这三个意象说明太阳是“万物”的,是“世界”的。该老师在课堂上把这种言语形式简单地仅作为教学的内容来处理,这样的深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鼓励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对言语形式含英咀华,品味文字背后细腻微妙的情味与意蕴。在具体教学时,我们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洒”“拔”“戏水”等关键词,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动感的画面,还原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感悟鲜花、小树、小朋友的快乐、感激、幸福之情。

诗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跳跃性”,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特点,丰富学生的表象,用自己的体验来进行诗歌的补白。在学生理解了诗中描述的事物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射得更远些,更宽些。除了鲜花、小树,太阳还在哪里做好事?给人们的生活还带来了哪些变化?除了小朋友,还有哪些人也沐浴在阳光的温暖之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太阳的作用就会理解得更加到位,从而理解“太阳是大家的”,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分享着太阳的温暖,大家过着一种祥和、安宁的生活。

诵读,也是引领孩子们进入诗歌意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象的同时,我们要让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个性化的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加深自己的理解,不断深化自己对意象的领悟。

浅谈诗歌的意境引导与把握 篇2

下面以《天净沙·秋思》为例, 简析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 巧妙地连缀起来, 通过枯, 老、昏、古、西、瘦六个字, 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在这里, 这些蕴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就称为意象,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所创设的境界就称为意境。诗文前两句表现出了一种萧瑟清冷的气氛, 但同时又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在昏暗的傍晚, 枯败的枝藤、老树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而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两句诗词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里, 幽静清雅的村庄图景, 而古老道路上, 清冷西风和那一匹瘦骨嶙峋的马, 却又为诗的气氛增添了一种凄凉和孤寂。从全文来看, 句句诗词都在描述景物, 但在景物之中却都在透露着作者的情感, 从而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由此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 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 是主观之象, 是可以感知的, 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 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 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 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地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明确了诗歌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 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分析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呢?首先来了解一下诗歌意和境交融的基本模式。第一种, 情随物境而生。这是指诗人原本没有自觉的思想情思, 而是遇到了生活中的某种物象, 触动了诗人的情思, 称为触景生情。对于此类诗歌, 在鉴赏的时候我们就要积累一些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意象所特有的内涵。如“明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之一, 它与边塞战乱、游子思归以及作者的人生机遇等紧密相连, 成为历代文学永不磨灭的主题意象。“水是家乡好, 月是故乡圆。”月夜思乡已成为中国人传统式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已成经典、妇孺皆知。该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浪迹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 表达了久离故乡的真实情感, 让读者引起共鸣。此类意象多不胜举, 同样寓意相似的还有孤山、浮云、游子、落日、夜等等, 再如寓意惜别的“柳”, 表达愁伤的雨、落日、落花、蝉、衰草、烟波、暮霭、寒鸦等等。第二种, 将诗人主观之情移入物境。是客观物境带上诗人的主观之情, 称为借景抒情。由此可以看出, 把握意象的另一方法, 要注意物象前的修饰语。进而概括出物象的特点, 从而把握作者蕴涵于其中的感情倾向。如诗的嫩芽、柔桑、平冈、细草、鸣黄犊等, 写出了早春的生机盎然, 进而体现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之情。

综上所述, 要鉴赏一首诗歌, 我们必须要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 通过分析意象把握诗歌意境, 从而把握住诗人的思想感情。要做到透彻准确地分析意象把握意境, 就需要平时大量积累一些典型意象, 同时还要善于分析物象的修饰成分以及熟悉并熟练分析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辞海》, 2009年版

[2].《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把握诗歌意境的三个境界 篇3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好一首诗的“意境”呢?

1再现意境——“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首好诗,如同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作者在描绘这幅画面时,他最直接的材料是什么?是形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欣赏主体也必须采取同一步骤,以形象思维来读破每一句诗文所蕴含的语义,使这些具有虚拟形象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生气淋漓、可见可感的生活意境。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欣赏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再现的自我实现过程。也就是让作品中的形象“活”起来,让诗文中所描绘的声、光、色、态如同电影、电视的画面一样立体化地显现出来。如下面这首诗:“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首诗全篇用白描的手法,写的是春天山居的景色。按照由外向内,由远及近的顺序,诗人摄像的镜头缓缓地摇过来:屋院在深山里边,白云遮断了去路,房舍在白云缭绕环缀之中;一湾明静的溪水从屋旁流过,它把春意从远方带来,又把春意向远方进去,沿途欢唱着春之歌;落花飘在这里,溪水和花瓣一同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清静的院门对着盘山小路,主人读书的屋子隐在柳阴之中;阳光穿过浓密的柳枝柳叶,斑斑点点,在专心看书的主人身上洒下淡淡的清辉。我们在静神细读、沉思默想的过程中,能悟到这一清幽明静、活泼新鲜的意境,那才算初步对这首诗悟出了一点滋味。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能把感悟到的这些内容用笔画出来,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那你就进入了更高一个层次的理想境界,因为,此时你已经是左右脑并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了。

2拓展意境——“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文面上看,上面那首诗可谓通篇写景,它写了泉、花、云、树,可诗人真正想要表现的,是这种种自然景物吗,不是。诗人真正要表现的是景物背后的主人。可作品中又没有直接写到人,这就需要欣赏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动地去寻找隐居在云树深处的读书人了。就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两个人:一个是客人,他由山外漫步而来探访隐者;一个是主人,就是在溪泉的潺潺声中。绿荫掩映之下,闲持一卷的隐者。诗中之景随着客人步履所至而层层展开,我们与他一起骋目而游心,怡情而适意。从他的足迹,还可以想见山外的尘嚣与山中幽静的对比,以及由这种对比而产生的欢悦之情。客人最后驻足在门边,似乎唯恐惊动了闲坐养心、浑然未觉的主人,诗篇到此为止了。隐者恬然悠然的风度,超凡脱俗的生活,都任由欣赏者自己去描画。这就是诗歌欣赏要达到的第二境界——欣赏者依据自己的经验补充、丰富和发展作品直接描绘的部分。这里要说明一点,补充的内容也不一定是诗人在创作时确实想到过的,但必须是合情合理的。

3深化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属于抒情文学,它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旨。因此,诗歌欣赏的进一步就是领会它的意蕴,这是诗歌欣赏的第三境界的主要目标。前面一首诗写山居之景是表层的,写山居之人是深层的,而贯穿其中起着统帅作用的则是山居情味。古来清高自爱的知识分子,常常向往挣脱尘网,俯仰宇宙,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思想感情有很深的时代痕迹,但他们所希冀和描述的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山光水色之中净化心灵、摆脱狭隘的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力图触及宇宙人生奥秘,这种心理与后代人却是可以相通的。因此,只有从画面中悟出这种意味,我们的心才会同诗人的心相撞,才能真正进人和把握诗的意境。

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篇4

一、分析诗歌当中的语言

世界上最为精美的语言艺术应该就是诗歌当中的语言。诗歌语言是最为高贵和纯粹的语言。意境中的形象、画面都是诗用语言进行描绘的。诗中的语言富有生动、精练、优美、形象等特点,往往可以起到一字震人心的作用。由此可见,对诗歌进行赏析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其关键字,从语言着手分析作品的事物并理清诗人的感情。

举例说明:《山居秋暝》(作者:王维)。该诗中有一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如何理解这句的意境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词序方面的改变来分析语言的精美。把这句诗改换成“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后再让学生去体会,诗的排列不同所显的效果也不同。原句生活的真实,浣女在竹中隐蔽,渔舟在莲中隐蔽,等听见声音后才看见莲叶的动以及浣女的出现,产生一种先听其声后见其人的效果。

再比如《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这首诗的每一部分都包含了一个极为生动的画面。作者运用了色彩斑斓的词语,带给人们一种思想转为视觉的上等享受。例如向西天的彩云,轻轻的挥手告别,康河水底飘摇的水草,金柳的倒影,等等。还有很强动感的词语:招手、漫溯等,让每一个场景都变成生动的画面,带给人们一种立体的感受。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控好这些动作性及色彩的词语,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中的意境。

二、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

要想学好诗歌就一定要对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诗歌中的意境,分析诗歌作品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不同的经历会让作者对事物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又是可以直接反映到其作品当中的。如果不对诗歌的作者进行一定的了解,就没有办法体会到诗人的感情所在。

举例说明:《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这首诗的主要背景: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遍及十几个省。此时,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而且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镇压,中国将走向何方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写出了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长沙》。学生了解了诗人的经历以及身世之后,可以很自然地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并与其产生共鸣,让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当中的情感和气氛。

三、诗人对于意象的描绘

在我们对诗歌进行阅读的时候,把诗里的一系列单个的意象进行组合,就可以构成一幅融汇于景色的画面,非常的感人。所以,要想了解诗中的意境,其关键就是把握好诗中的意象。

举例说明:《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这首诗的字数非常少,但是却描绘了十多种事物。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引学生去领会衰败、冷落的意象,去真实地体会一种冷清、凄凉的气氛,之后再去感受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游子的愁绪。

四、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作品的作者进行换位思考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投入一定的感情,就可以领会到诗中的意境,然后再和作者换位思考。

举例说明:《如梦令》(作者:李清照)。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他们自己有过的郊游经验,把主角影射成自己,想象在郊游迷路时的不知所措以及开心时的欢笑,这样可以更加体会到在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与朋友一起郊游时的乐趣。由此可见,在教学生诗歌的时候,要经常指引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第一人称的形式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更深层次地去理解诗歌作品中的含意以及意境。

五、把诗人和教师融汇,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如果要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教师就一定要带着非常充分的热情进入课堂,把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诗歌的教学当中,用自己的热情去锻炼学生,让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共鸣。比如,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伴音的朗读等方式,向学生展现自己在诗中所有的感情和所看到的画面,尽可能达到一种传神的地步。以朗读举例,朗读是学生进入意境的方法之一。常言道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就是其精妙之处。而且还可以通过单独朗读、齐声读、小组诵读等方式,让学生尝试分角色去体会。教师和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当中的内容,并且被诗歌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染的时候才会带着真情感去朗读。

六、结束语

所谓的诗歌,就是带有浓重情感的文学,也是语言上抒情的艺术表现。诗歌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强、音韵和谐的特点。所以,教师在传授相应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诵读之后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境,在掌握了诗歌的本质之后真正认识并领会作品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品位。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意象、结合作者的背景、分析诗歌言语、结合人生体验等进行相应的换位思考的方法,分析如何才能真正指引学生进入并领会诗歌的相应意境,同时加深对于诗歌的了解及运用。

关键词:诗歌意境,语言,背景

参考文献

[1]陈克军.了解欣赏描绘品味——浅谈初中古代诗歌教学方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3).

浅谈诗歌的意境引导与把握 篇5

关键词:古诗  翻译  意境

一、引言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历来被视为传统文化之宝藏。随着文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国外,其中必然少不了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古诗。帮助世界揭开中国古诗优雅而神秘的面纱,也是翻译界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因为意境是一首诗的灵魂(许渊冲,198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何谓有境界?王国维认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如耳目”;诗歌的意境是作者心境与情感的传达,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孕育出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古代文人骚客历来以“境界”论诗。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层次的表达,这是一种情景交炼、意与境浑的文学形象和美学境界。(林晓芝,2012)这也使得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译诗的真谛,在于忠实地传达原诗。正如同钱钟书所说:“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质依然故我”。

二、《江雪》及其译本

诗词中的意境也并非难以把握,可以结合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还可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意象来找到线索。意象即古诗中借助客观景物表现主观情感的形象,“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就是典型的意中之象。诗人选用的意象透露了主观情感。很多诗歌中包含多个意象。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不同意象之间以及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间的交融,尽量做到以意象衬意境。唐代柳宗元《江雪》一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千山”和“万径”两个意象相互照应衬托,塑造了广阔无边、万籁俱寂的背景:远处峰峦叠嶂却无飞鸟,万径纵横交错却不见人踪。对这两句诗的翻译,有如下几个颇具代表性的版本:

版本1:No bird appears in hills,no trace of human on all trails.

版本2: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文殊,1989)

版本3:Birds in mountains fly and hide in places unknown,there are no human footmarks on any road I note.(孙大雨,1997)

版本4: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许渊冲,1988)

版本1采用了直译法,使用并列结构,诗句的原意能够一目了然地表达出来,但由于没有把“千”和“万”这两个数词所要表达的“山”和“径”之多义翻译出来,因而缺乏一种气势,未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版本2采用数字译数字的“对应式换码①”(刘宓庆,1990),用“a hundred”和“a thousand”来指代群山和巷子的数量显得呆板,因为诗句中的“千”和“万”并非实指,而是用来体现山峦巷道规模之大。这种以实译虚的翻译方式是译者未能了解古诗用词特点的体现,并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无法正确表达出原诗句的意境。版本3在句式结构的布置上显得很随意,既无对称也无对比,没有将山、径之量多体现出来,因此也无法还原原诗句的意境。版本4的译文语言简练,能体现出汉语诗歌本身的特点;句式中采用“淡化式换码②”(刘宓庆,1990)的方法将“千山”和“万径”分别译为“from hill to hill ”和“from path to path”,一来准确传达了原诗句的信息,巧妙地避免了数字实对实的翻译;二来营造出山峦起伏、万巷交错的磅礴气势,使得原诗开阔的意境得以再现,彰显了译者的高明;工整自然的对仗以及协和的尾韵锦上添花,使诗句平添了韵律美,诵读之际一股苍茫寂寥感油然而生。较之前三个版本的翻译,版本4更好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只由一个副词“独”和“孤舟”“蓑笠”“(老)翁”“寒江”“雪”这几个名词组成,但表达出来的意境绝不是这些个体意象的简单堆砌,而在于意象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孤傲不群、超然物外的意蕴。下面以4个版本的译文来分析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把握:

版本1:In a solitary boat,straw hat and cape; an old man fishes alone——cold river in the snow.(张庭琛,1991)

版本2:In a boat a straw-coaked old guy,is fishing on river in snow.(杨纪鹤,1991)

版本3:A straw c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许渊冲,1992)

版本4:A straw-cloakd man in a boat,lo! 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许渊冲,1988)

版本1松散的结构和拖沓的语言无法展现原诗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影响了诗的意蕴。版本2的译文形式整体紧凑,表达方式却平淡无奇,没有传达出老翁在寒江之上独自垂钓的孤寂幽僻感。版本3采用了增词法③,译者通过增加动词“behold”(注视)将老翁专注垂钓的画面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整体上生动了诗句。然而与版本2类似,“独”字的缺译,使清高孤傲的诗境无法再现,美中不足。版本4的译文出自翻译名家许渊冲之手,前一句中的“lo”对应原文中的“独”。“lo”之妙处在于它并非一个完整的词,品诗者完全可以任意理解为“lonely”“alone”“lonesome”等;“lo”位于“boat”“cold”之间,与这两词分别压行内韵和尾韵,将“孤舟”和“雪”两个意象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人领略到诗中凄冷孤寂的意境;此外,“lo”还是一个能表达惊讶或者唤起注意的感叹词,意为“看哪”“瞧啊”,通过呼唤将品诗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垂钓翁身上,也是译者的匠心独运。“clad”有“覆盖”“穿衣”义,在原诗句中并无对等词,译者别出心裁地添加,生动地给江河穿上了冰雪大衣,同时也反映出冰天雪地的寒冷,传神地再现了原诗中白雪皑皑的气氛。由此,原诗的意境也跃然纸上。

三、意境把握

以上述汉语诗英译为例,我们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意境的把握可分为三层:

1.语言通顺、忠实于原诗。这也是翻译的基础,只有做到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才能使得之后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再现原诗意境成为可能。

2.尽量准确翻译诗中的所有意象,使它们之间或内部的联系得以体现。意象往往蕴含丰富的意旨,是作者情感的表达,是诗句情景交融的基础,也是意境的载体。

3.用形美和音美凸显意美。中国古诗遣词造句优美凝练,结构韵律相当工整,诵读之际琅琅上口。对诗意和情感准确把握的同时,翻译时也需顾及到诗句的外形结构和音调。译句冗长拖沓或读起来别扭,都会损伤原诗的风骨,继而影响诗的意境。如果说意境是诗的灵魂,那么结构和韵律便是诗的躯体。一首好诗必须是灵魂与躯体的完美融合。翻译时也应尽量做到使它们相互融合。

四、结语

中国的古诗措辞优美、意蕴深远,值得仔细品读玩味。翻译古诗就是探索美和再现美的过程。译者首先要以读者的身份品读诗句,去理解、探索和发现;然后站在作者的高度把握诗人的情感,把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理顺理清,再通过遣词造句将其完整表达,最大限度地展示原作的艺术美感,使古诗的意境美在读者面前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注释:

①以模仿来传译原文的翻译手段。

②确保概念意义不变的前提下放弃部分风格意义的翻译手段。

③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

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8:305.

[2]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266,270.

[3]林晓芝.物镜·情境·意境——古诗《锦瑟》之英译本分析比较

[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4]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1992:287.

[5]杨纪鹤.古诗绝句百首英译赏析[M].南昌:江西出版社,1991.

[6]张庭琛等.一百丛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196.

[7]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8]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文殊.诗词英译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上一篇:垃圾分类小能手作文350字下一篇:贷款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