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方案(精选11篇)
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
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管理,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为妥善处置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文件要求,特制定***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置及舆论引导工作方案:
一、深化认识,加强宣传
***于今年11月2日制定下发《****》,是促进党务、政务公开,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需要,也是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平息不稳定的社会情绪的需要。我局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努力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发布新闻,接受社会的监督,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局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要把这个文件列入干部职工政治学习的内容,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开展讨论,全面领会和把握文件精神,明确新闻发布的内容和形式、时间和地点、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班子和工作职责,明确规范新闻发布工作管理和加强新闻发布工作基础建设的要求,明确国家工作人员网络行为规范的内容,明确网络违规行为处理和网络行为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
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应遵循“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要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严格制度,明确职责。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工作规程。局里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负责组织协调,由具体负责处置事件的科室或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负责事件处理的科室和单位应及时与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沟通衔接情况,配合局党组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及时、准确地做好新闻发布工作。新闻发布中难以把握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局党组请示;对发生的可能产生全省性、全国性、国际性影响的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须经报请局党组批准后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并遵照指示迅速组织落实。
三、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及舆论引导工作措施
1、迅速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科室和单位应迅速向局党组报告。局党组对突发自然灾害、交通、安全生产事故等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应迅速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2、明确职责。我局发生突发事件后,根据局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或各专项预案规定,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启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共同组织新闻发布工作。
3、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相关责任科室要主动配合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负责事件处置的相关责任科室和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联合制订新闻发布方案,确定新闻发布内容,统一宣传口径,组织新闻发布。新闻发布由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散发新闻通稿、应约接受记者采访、口头或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处置工作要做到及时准确、把握适度、突出重点、分类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广泛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国际形象的事件,以及其它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应呈文上报市委、市政府,由市委、市政府斟酌处理。
4、责任追究。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未经许可擅自发布有关事态发展及处置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的,视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依法追究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导致突发公共事件迟报、瞒报、漏报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进一步明确突发事件新闻处置的工作程序
1、规范工作流程。根据局里工作实际,现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及舆论引导工作程序规定如下:
发生突发事件→迅速向局党组报告→有关责任部门迅速了解、核查相关情况→成立临时新闻中心,确定新闻发言人→确定新闻发布方案,统一宣传口径→组织、协调采访事件的记者→实施新闻发布→收集、跟踪境内外舆情→根据事件发展,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
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必须在向局党组汇报的同时,要与局办公室、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做好衔接,共同做好新闻处置工作。
2、落实工作机制。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要建立经常性的信息沟通机制。对境内外记者的接待和管理,由局办公室统筹协调。局信息中心、行政审批科负责提出新闻处置、报道工作意见,协调解决新闻发布、报道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舆论引导。必要时,启动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汇报机制。
3、严格工作纪律。突发事件涉及部门要强化新闻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意识,按照工作程序实施新闻处置工作。新闻发言人必须遵守纪律,严格按照统一口径实施新闻发布,不得以个人名义对外发布信息。
五、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
1、对于涉及我局的突发事件,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
2、为保证新闻发布工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新闻发言人由局党组在党组成员中指定。新闻发言人负责确定宣传报道内容与口径,统一向新闻媒体发布可公开的信息,组织、接受记者采访。
六、高度重视网上舆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闻宣传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不论是新型电子传媒还是传统的新闻媒体,不论是权威媒体还是地方普通媒体,都需要始终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积极宣传党的中心工作,让人民群众及时准确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对人民群众进行积极及时的舆论导向,使其与党始终保持在同一发展方向。
2 把握宣传工作中舆论引导的原则和方向
要了解把握新闻宣传工作中舆论引导的原则和方向,首先要了解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作用,主要作用分为以下四点。
其一,向人民群众传达党和政府的思想,让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党的行动路线和基本方针,对人民群众起到宣传教育和鼓舞作用。
其二,产生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创造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舆论氛围,贏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达到全国人民群众的空前团结。
其三,及时提供各方面的咨询,让人们能够随时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动向,增长知识丰富阅历。
其四,对先进人物、事件的宣传和弘扬,在人民群众之间传递正能量,鼓励人民积极进取的同时,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汶川地震后新闻媒体工作者多方宣传,对在地震救援工作中杰出的人物和事迹进行了宣传和弘扬,让群众感受到了祖国的爱和温暖,感受到了人性的美。
在宣传工作中,舆论导向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党性原则,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将党和政府的正确思想置于首位。在宣传过程中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不随意夸大,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人民群众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在实际宣传工作中,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要方针,歌颂先进人物、事件,鼓舞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积极进取,赢得新的成就。
3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舆论引导作用
3.1 端正工作作风,提高综合素养
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份具有特殊性质要求的工作,新闻宣传工作者不仅需要对新闻业务精通,还要根据传播的不同舆论内容,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到事事精通,时时熟知;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行为,客观端正的工作态度,敏感独特的评价眼光。因此,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新闻业务中去,及时了解政策动向,积极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同时形成虚心、严谨、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相关知识,虚心请教,,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宣传工作者。
3.2 坚守工作岗位,体现人文情怀
具有积极向上舆论导向作用的新闻必然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因此,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坚守工作岗位,时时处在新闻采访的路上,将基层作为工作的主要根据地,体现人文情怀,深入基层,才能找到贴近人民的好新闻,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心声,提升扩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整体传播力度,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3.3 坚持与时俱进,改进写作文风
对于新闻而言,最忌讳的就是稿件内容“大、假、空”。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在坚守自己工作岗位,深入基层调查采访的同时,要保持一种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落实文章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同时,新闻来自基层,宣传引导舆论。因此,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改变写作文风,从读者出发,写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用朴实凝练的文风,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进一步发挥新闻宣传工作舆论引导的作用。目前,电子科技产品逐渐占据市场,传统的新闻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立足于新型电子传媒与传统新闻媒体之间,寻找两者之间的同一性和特殊性,将新闻宣传通过新型电子传媒首先传播,让人民群众第一时间掌握当前形势,而后通过传统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挖掘新闻真相,深层次展现新闻宣传工作对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
4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纽带
不论是新型电子传媒还是传统新闻媒体,作为新闻宣传的承载者,要始终将正确导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位,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遵循新闻媒体的工作作风,客观公正,深入基层;通过深化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宣传工作中舆论引导的原则和方向,最终达到加强新闻宣传工作舆论引导作用的目的,真正实现能够向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思想路线,向党和政府传达人民的想法和心声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党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摘要: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于社会舆论引导起着重要作用。而新闻宣传工作是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宣传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主流舆论引导群众思想。这是当下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舆论引导作用的策略。
关键词: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宣一平.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J].今日浙江,2008,(13).
[2]齐泽萍.新闻宣传要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J].品牌:理论月刊,2010,(6).
会议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主持,湖北省、江苏省、上海市、四川省、青海省、江西省等六个省(市)分别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人口计生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2011年全国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取得的进展,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宣传倡导,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的力度,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崔丽在讲话中指出,2011年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人口计生宣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4·26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宣传倡导,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社会宣传环境进一步优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卓有成效,为全面做好人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会议安排部署了2012年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的重点任务。一是要着力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按照王侠主任的讲话精神和国家人口计生委2012年工作要点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正面宣传的力度,继续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切实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工作。
二是要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要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积极推动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专项立法及地方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利益引导、全程服务、严惩“两非”、统计监测的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全国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督导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动区域协作查处工作取得突破;完善考核评估办法,开展对各省(区、市)的考核评估,加强对重点省份工作的指导。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倡导男女平等的婚育观念。组织专家分析全国及分省“六普”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逐级确定“十二五”重点省(区、市)、重点市(地、州)和重点县(市、区)。召开全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出生实名登记信息共享、孕产期全程服务、修订村规民约等有效经验,加强检查督导和分类指导,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完成年度下降指标任务。
会议期间,人民网舆论情监测专家到会进行了“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专题讲座。
始终坚持强化“四个意识”,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重要讲话对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作出了最集中最鲜明的新概括。要坚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刻把握“五个事关”的本质和极端重要性,忠诚履行“48个字”职责使命。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对播出内容、镜头选取等都严格政治要求,体现党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二是以高度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贯穿于思想和工作全过程。三是把宣传报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继续深化提升“新闻联播头条”和“新闻节目素材更新共享”工程,做到时政活动和重要思想报道“天天见”。
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指出,承担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必须始终做到“四个牢牢坚持”,指明了要理直气壮坚持什么、旗帜鲜明反对什么,进一步揭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原则要求,更加明确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方向导向。中央电视台坚持新闻立台、导向为魂,聚焦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正向引领、正面发声,浓墨重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是持续深入做好中国道路、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宣传,坚持不懈、润物无声,唱响时代主旋律。二是扎实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实践新成就的报道,深入解读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任务,展示中国经济发展光明前景,按照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策划做好奋进“十三五”、决胜建小康、精准扶贫等宣传,推出系列生动鲜活的典型和深度报道。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倾力打造重点电视剧、纪录片等电视作品。三是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把讲导向融入到工作和节目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善于设置议题,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推动宣传“向渗透式、感召式转变,向多媒体、多元素综合运用转变,向双向互动、过程管控转变,向结构化编排、模块化集成转变”,不断提高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
始终坚持创新创优,不断提高央视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这九个方面的创新是提高新闻舆论工作“四力”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中央电视台坚持创新为要,强化世界眼光、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把握规律、勇于创新,在整体推进中重点突破、在改革创新中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开拓央视发展新境界。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创新创优出精品。突出价值引领,推进节目创新;突出特色定位,推进频道创新。推动节目栏目存量改版、增量创新、编排优化。二是加强融合传播能力建设。以视频为重点,以新闻为龙头,以用户为中心,以“三微一端”为抓手,以综合矩阵为平台,以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方式,抓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关键,加快推进电视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推动央视新闻客户端和央视网改版升级,全方位强化视频核心优势,着力实现平台化转型,实现央视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三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国际频道建设,优化国际传播布局,加强商业合作传播,拓展海外社交平台,创新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结合受众国习惯特点,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传播中国主张,打造国际传播的央视品牌。
党性原则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
党的宣传部门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讲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宣传部门是凝聚全党全社会思想共识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时时把职责使命扛在肩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宣传思想战线处于意识形态斗争的第一线,党的宣传部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工作中去,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宣传思想战线的全部领域。
党的宣传干部必须姓党。党的宣传干部做的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工作,理所当然要讲党性原则,把党性当做安身立命之本,始终爱党、护党、为党。
无论社会环境怎么变化、社会思潮多么复杂,都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仰信念,不忘初心、不忘根本、不忘方向,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党的宣传干部一言一行都事关政治方向、事关原则立场,理所当然要把讲政治当做首要要求。解决了讲政治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宣传干部就始终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在关键问题上有担当、有战斗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主流媒体必须姓党。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会垮掉。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一定要是党的面孔、发党的声音、树党的形象、维护党的权威、坚持党的立场、坚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喉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导航仪”,并且体现在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就能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2003年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3日同中央党校新闻媒体总编辑、台长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座谈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世纪新阶段的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先进思想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主持座谈会。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宣传,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定自觉地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好团结的工作、稳定的工作、鼓劲的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凝聚人心,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
李长春强调,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切实贯彻“三贴近”的原则,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有领导有步骤有重点地改进新闻宣传,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多报道多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要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改进和加强突发事件报道,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党报党刊和各级电台、电视台要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结合起来,办出特色,办出风格,有效引导群众,更好服务群众。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新闻宣传,努力办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办成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李长春强调,要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确保各级新闻机构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切实加强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广泛开展新闻职业道德的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队伍,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新闻策划是指以事实为基础,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时机、报道手段、报道艺术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新闻策划一般采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集中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 不论何种形式均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策划最基本的原则。新闻工作人员在对重大事件进行策划时, 要以尊重新闻事实为前提进行策划, 在保留事实的基础上深化主题、掌握全局, 防止新闻报道出现脱离新闻事实的情况。
1.2 可操作性
新闻策划要遵循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准则, 对策划在实践中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并对策划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同时, 策划还要考虑采访计划、资金准备、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问题, 优化配置各项资源, 做好策划工作安排, 保证新闻策划实施顺利。
1.3 独特性
新闻策划要以独特的视角, 对新闻的内容、地域、时间进行全面报告, 充分挖掘真实事件的新闻价值。在新闻策划的选题阶段, 要将内含重要信息的新闻作为题目, 如国家颁布的新政策、与民生相关的措施等。在策划过程中, 多从微观的视角出发, 采用推动报道方式报道事件的发展, 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透视, 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1.4 典型性
新闻策划的目的是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提高新闻报道质量, 这就要求新闻策划必须选取具备典型性的新闻事件进行策划, 拓宽新闻事件的宽度, 开发新闻事件的深度,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此外, 新闻策划也可以将某一新闻事件的局部、侧面和重点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 从小处着手发现具有典型性意义的事实。
2 新闻策划的作用
2.1 体现新闻价值
在同题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以独特的新闻视角进行新闻策划,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闻素材, 深化主题, 能够使报道耳目一新, 实现人无我有的独家报道, 加深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新闻策划在报道角度、挖掘深度、推出时间、版面处理等环节作出了精心安排, 能够提升新闻报道质量, 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尤其对于重大题材的报道而言, 新闻策划能够充分凸显事实本身蕴藏的新闻价值。
2.2 突出报道重点
新闻策划能够有意识地发掘广大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抓住报道的重点, 增强报道的效果, 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新闻策划中, 要以具体事物为观察点展现大主题, 这样能够使受众更加详细地了解事件, 抓住新闻精髓。
2.3 引导社会舆论
新时期下, 新闻媒体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利益诱惑, 如果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就有可能出现偏差。为此, 必须做好新闻策划工作, 弘扬主旋律, 深入群众、贴近生活, 充分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 增强新闻宣传效果。此外, 新闻策划还能妥善应对突发性新闻事件, 通过对突发事件进行精心、周密策划, 可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3 做好新闻策划的建议
3.1 找准题材
找准题材是新闻策划的首要环节, 在策划选题时必须选择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等有价值的新闻题材, 坚决不能漏报。新闻策划要在短时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 集中占据某一版面或时段进行报道, 使报道做出声势, 吸引受众注意力。尤其在社会新闻选题方面, 新闻策划要掌握全局, 找准取材方向, 使选题既是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又是政府重视解决的问题, 从而将政府解决的问题与百姓要求解决的问题有效衔接起来, 使新闻报道争取到政府和群众双方的满意。此外, 新闻策划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 在选题时应当保持独特的视角, 凸显鲜明的主题, 明确新闻的中心思想, 找准新闻的最佳着眼点, 要体现自己在策划中的特色。
3.2 把握报道时机
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也是新闻策划的最佳时机, 把握好最佳时机能够使新闻策划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即时性是新闻传播的本质特点, 所以新闻策划要遵循这一特点, 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最大价值。对于问题性报道而言, 不能过早或过晚, 过早会使报道不深入, 掺杂报道者对报道对象的主观认识, 而过晚会降低报道价值, 陷入重复报道的窘境;对于突发性事件而言,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报道,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同时, 新闻策划还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 选择合适的信息, 避免向受众夸大社会阴暗面或渲染暴力, 这样会对社会舆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违背新闻策划原则。
3.3 精心编排
编辑排版是将新闻策划落实到版面上的重要环节, 必须做到策划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从而使广大受众乐于接受。在编排上要围绕着新闻策划的选题服务, 利用图片说明、文字表述、图文并茂等手段增加版面的吸引力, 使选题更加突出。编辑可以选取某条有新闻价值的题材作为新闻中心, 运用图片、评论、消息、特写等方式, 对新闻事件进行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报道, 从而塑造独家新闻。
3.4 避免新闻策划误区
在新闻策划工作中, 要避免在认识和实践中陷入宣传误区。首先, 杜绝刻意炒作。新闻策划要尊重新闻事实, 按照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报道, 使策划既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又能够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当前, 有一些新闻报道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力, 争取更多的关注度, 无底线地炒作新闻, 在新闻事实上进行肆意捏造, 并倾向于报告名人隐私、娱乐新闻、灾害事故等题材, 从而严重降低了新闻价值, 不利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 杜绝个人偏好。新闻策划是一项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工作, 采编人员不能仅凭自己的偏好选择策划内容, 更不能人为地影响新闻事件的发展, 而是应当合理地安排报道内容和编排方式, 体现最佳的新闻价值。再次, 杜绝“策划新闻”。“策划新闻”是指对新闻事实进行策划, 以达到某种社会效果或宣传效果的一种新闻制造或导演方式。这种“策划”会使新闻事件全部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之中, 严重歪曲新闻事实, 必须严厉禁止。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是完全相反的概念, 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走入“策划新闻”的误区, 以免引发读者的怀疑和反感, 进而降低新闻媒体的社会形象。
4 结论
总而言之,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深入开发新闻资源、提升新闻媒体社会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闻策划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选好题材、抓住时机、做好编排, 确保新闻策划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蒋毅.新闻策划及其意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6) .
[2]曾庆香.新闻策划:社会转型期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J].新闻界, 2010 (8) .
着力点一:真正提高认识是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论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的五个“事关”,个个都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承担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更是如此。第一,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就是对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要求、严守党的规矩。第二,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加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这个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直接关系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成败。第三,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的新闻舆论工作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第四,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所谓“全国看北京、北京看高校”指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挑战更严峻。
另外,在认识和理解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重要性这个关键问题上,要走出两大误区:一是认为新闻舆论引导主要是社会的责任,与高校关系不大;二是认为新闻舆论工作是高校宣传部门、新闻中心的职责,和自己无关。这两个误区严重影响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高校的贯彻和落实。新闻舆论工作既是全党的大事,也是高校的大事。只有举全校之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大格局,才能够圆满完成任务。高校各级领导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责无旁贷,各级各类校园媒体重任在肩,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师生员工全员自律、在自媒体发声时依法依规义不容辞,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人人有责。当前,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把思想认识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这是衡量看齐意识强不强的具体体现。
着力点二:切实加强领导是根本
我党历来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从我党走过的历史道路中可以看出,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在重要的历史发展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了党的机关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深刻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地位、重大作用、职责使命、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他不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进一步升华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这为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和加强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表率,意义十分深远。
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高校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主动谋划新闻舆论工作,把研究新闻舆论工作列入党委议事日程,重视解决新闻舆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严格管理、从严把关;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研究新闻舆论规律,正确指挥、科学判断。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宣传部门加强对学校新闻舆论的全面管理,真正赋予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责和相应的管理权限。
统筹全校的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是高校宣传部门的职责任务。不仅要管好校报、新闻网、广播台、电视台、官方微博、微信,更要加强对包括业务部门在内的各级单位所办媒体的把控,不能使其成为管理的死角和盲区。建立健全新闻舆论工作责任制,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失职追责和问责;同时,也要加强督导、巡视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加以科学妥善解决。
要把新闻舆论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当前迫切要做的是:全面实施高校校园媒体登记备案制,彻底清除挂学校名字而非学校人主办管理的网站、微博、微信和APP,定期开展各级校园媒体采编人员的培训。要加强网络管理和舆论引导,特别是要提高全员的媒介素养;要加强师生员工自媒体的管理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
着力点三:加快培养队伍是基础
做好高校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这支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新闻舆论工作的效果。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高校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目前,高校新闻舆论队伍状况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数量少、承担任务多,宣传部门无暇顾及,新闻中心疲于奔命;二是内行少、专业弱,一部分新闻舆论工作者因多方面原因,对新闻舆论工作规律不熟悉、不了解,专业素养较差,难以胜任工作要求;三是各级兼职队伍不健全,许多高校的二级单位都有自己的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但编辑队伍流动性大、随意性强、管理不严。
新闻舆论工作专职队伍,既要有一定数量的要求,又要有质量上的标准。对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一是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二是要开展党性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要创造条件让专职人员经常更新知识,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四是要将参与新闻舆论工作兼职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量计入评价和考核体系,给予必要的补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努力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要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要牢记社会责任,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深入实际,贴近师生,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不懈地朝着全媒型、专家型的方向努力。
着力点四:不断创新融合是重点
做好高校的新闻舆论工作,仅仅有强烈的愿望和朴素的感情是不够的,还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推进融合发展,特别要重视增强海外传播力。
如今,广大师生员工的需求多变、思想多元,同时接受信息渠道多样,这些都给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以完成党的任务、满足师生员工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快构建高校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一方面,建设新闻舆论引导矩阵,各级媒体要融合协同,真正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而不能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校办媒体要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作战,成为高校新闻舆论的旗舰媒体,不能条块分割、相互拆台;各级媒体要彰显特色,尽力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打造品牌。另一方面,要特别运用好新媒体。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打通并运用好与师生员工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在新媒体的运营中,要特别警惕片面追求阅读数、粉丝量、排行榜的倾向。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精准地为各个群体的受众提供服务。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背景下,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要重视增强海外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强大有效的传播力。广大师生员工可以多渠道地获取海外大学的各种信息,而中国高校对外传播不主动、不积极、不丰富、欠成效,严重存在着信息流进与流出的逆差。这主要是缺少必要的外宣载体:一些高校在对海外传播方面尚属空白,没有列入工作日程;一些高校的网站语种少、更新不及时、信息量小、不能适应海外受众的需求。因此,要尽快把增强海外传播力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努力创造条件,尽快启动相应的工作;已有的对外传播媒体,要增加必要的人员,投入必要的财力、物力。我们要不断探索建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努力讲好中国大学故事,传播中国大学好声音,努力增强对外传播的软实力。
本文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课题“北京高校强化海外传播力研究”(课题编号:JGWXJCZX2015045)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鞠鹏摄
【学习路上按】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考察调研后,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从2013年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到去年底视察解放军报社,总书记多次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以下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种场合关于“新闻舆论工作”话题的论述摘编。
谈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谈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提出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谈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谈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
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表示 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谈提高国际话语权
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谈新闻舆论人才队伍建设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要求
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提出了48个字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团结人民、鼓舞士气 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党媒姓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新闻舆论的中心工作;团结人民、鼓舞士气,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多加油鼓劲;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新闻舆论要善于做人心工作;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新闻要真实,要敢于直面社会丑恶;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多走出去,做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纽带。
讲政治。党报记者要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改革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出发,开展舆论监督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按“三贴近”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工作。具体说来,就是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分析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状况,特别是弄清党在一段时期内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和配合这个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来开展工作。这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讲政治讲党性的具体表现。有调查显示,目前群众心中的“腐败重地”在五大领域:建设工程、公检法系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认识领域。这些领域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讲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讲究新闻敏感性、新闻价值和新闻时效。党报记者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敏感性就是指发现舆论监督素材,评估事件是否有舆论监督价值的能力,即新闻嗅觉,它是党报记者政治敏感性在新闻业务上的体现,也是新闻素质的具体反映。新闻敏感性体现着新闻记者评估新闻价值和抓住新闻时效的综合能力。从当前的情况看,就是要围绕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问题来进行舆论监督,就是遇到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或具有普遍兴趣的重大负面事件、突发负面事件时,要在第一时间让人民群众客观地充分地知悉。
具体说来,一是要做好选题。善于从大局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题材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即要有典型性,本身蕴藏着深刻意义,人物或事件具有共同性,能引起领导或群众关注,预示着一种倾向,代表着一种潮流,这实际上就是指题材要有现实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违法乱纪或执行政策不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要区别对待,该公开报道就公开报道,以弘扬正气,利于政令畅通。对敏感问题、把握不准的疑难问题,要考虑社会效果,如不注意客观实际就进行报道,反而会激化矛盾,引起社会动乱,影响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要冷静对待,以不见报的方式处理为好。二是把握报道时机,获得最佳效果。发表舆论监督报道一定要认清当时的形势,了解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因此在处理稿件时就不能一味地抢时间,争速度。有些舆论监督报道如公开发表弊大于利,则应作内参处理,这样做实际效果比公开报道要好得多。
讲法律。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对违法乱纪者、监督对象产生强大的威慑力,弄不好也会伤及自身,给新闻单位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舆论监督必须依法进行,依法进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弹无虚发。
在这方面,笔者体会到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新闻线索后,根据最初的材料,以自己的政策法律意识判断可以形成初步观点,但不要形成先入之见,这不是最终的观点和结论。二是记者必须去事件发生地深入调查,了解真相,获取第一手材料,收集证据,而不能坐堂办案。三是写报道时要让事实说话,而证据是证明事实的,报道的实质就是要让证据说话,即要有依据。这一点十分重要,是与法官办案的相同之处,也是新闻的本质要求,不能想当然,不应加进主观想象、臆测、推理。四是记者应以独立的第三者出现,独立调查,独立参与所涉及的新闻事件,这样才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的真相和问题的实质,才能写出客观报道。五是报道是否应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我们认为报道总有倾向性和感情色彩,这是始终存在、不可避免的,但你的倾向性应该在你选择的事实之中,事实确凿后你的感情色彩也可以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流露。这样才站得住脚。舆论监督不是审判,我们反对搞“媒体审判”,口诛笔伐,“媒体审判”是对舆论监督权的滥用。
政治、新闻、法律是进行舆论监督的三要素,三者有机地统一,缺一不可,其中一个方面欠缺,都会给舆论监督带来问题和麻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在这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样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
【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方案】推荐阅读:
新闻舆论监督分析10-03
学习新闻舆论心得体会10-11
舆论引导方式06-13
网络舆论引导07-17
舆论监督栏目11-07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11-26
《公众舆论》心得体会09-15
网络舆论调查报告10-15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06-25
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