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2022-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质量创新战略:质量管理的新范式与框架体系研究

摘 要:质量创新战略是质量管理的新范式,坚持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以企业家精神为动力,以质量政策为环境约束,以质量需求为战略目标,以质量信用为实现方式,以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标准能力为手段,以质量文化为整合机制,通过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力求通过价值创造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帮助企业赢得质量竞争优势。质量创新战略与传统质量管理的显著区别,是突破了以往基于“速度时代”的传统要素投入管理为主的格局,突出了基于“质量时代”的全要素创新的价值观,并针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构建五个评价维度的质量创新战略框架体系。向质量创新战略转变是质量时代企业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和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挑战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质量创新战略;质量管理新范式;质量创新框架体系

一、引言

(一)质量创新战略提出的背景

1.经济模式转变是质量创新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我国经济从“速度时代”推向“质量时代”,而我国社会从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中国经济的市场主体,在速度时代表现为“数量”上的同质化竞争,在质量时代表现为“品质”上的差异化竞争。中国正向消费社会转型,正在从制造业推动型和出口引领型经济体向服务和国内消费为主的经济体转型稳步进行 新华网,中国正向消费社会转型,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9。,并逐步向创新驱动的新经济迈进。消费社会的到来为质量创新提供了富饶的沃土,消费社会的质量管理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据瑞信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5年度财富报告》,以美国财富标准来界定中产阶层,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虽然仅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按绝对值计算却是全球最多,达1.09亿人 会计网,2016年财富报告,http://www.kuaiji.com/news/3155205,2016.5.17。。当前,高质量的有效需求与低质量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然而,与质量时代和消费社会相匹配的质量范式还没完全形成。现有的许多质量理论与方法都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即使全面质量管理也是工业经济的产物。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智能制造和无人工厂颠覆了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移动商务和社交网络颠覆了传统商业发展模式,以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制造业数字化呈现了迅猛发展的新趋势,经济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质量管理范式迫切需要反思和创新。在“质量时代”,企业就是要通过差异化的质量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最终创造价值。质量创新战略符合经济模式转换的要求,为质量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必将成为质量管理的新范式。

2.管理模式转变是质量创新战略提出的实践背景

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要素管理为主逐步转向全要素创新驱动。“速度时代”是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也就是我国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长期以来的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主要依靠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来支撑,其对应的管理模式也是有形资源的管理为主。在新常态下,传统依靠要素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土地、能源、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作用逐渐减弱。进入“质量时代”,我国从工业经济全面转向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主的模式,逐步依靠全要素创新来驱动经济增长,其对应的管理模式主要以知识、技术、创意、信用等无形资源要素为主。所谓全要素创新,就是在传统要素配置的基础上,强调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实现物质资源与知识资源的系统优化整合,使得技术、制度、组织、文化、创意等与创新绩效有密切关系的要素达到全面协同创新(许庆瑞、郑刚、陈劲,2006),以实现最佳的创新绩效。在速度时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其利用的边际成本不为零,而稀缺性物质资源有效配置是企业管理追求的目标。在质量时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知识、技术、创意、文化和制度等创新要素资源,这些无形资源可以无限创新和复制,其应用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无形资源要素的创新管理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这种情况下,管理模式的转换成为质量管理的最大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引入新的范式来应对。质量创新战略吸取了卓越绩效模式、ISO9000质量体系的精华,强调通过全要素创新来驱动质量的进步与发展。质量创新战略就是要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全要素创新理念引入质量管理新范式,实现质量系统所有模块和环节的协同创新。

(二)竞争环境的复杂化对质量管理范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高质量需求成为消费增长大趋势

首先,消费者的质量要求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市场经济是“消费者主权”经济,正是由于消费者质量需求的引导,以及质量供给的创新,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质量阶梯,促使整个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需求就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伴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促使我国消费需求向多层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质量需求转变。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实际增速比前一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推动力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119。。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通过质量创新创造供给,增加产品多样化,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新需求,激活潜在需求,可以释放经济增长的活力。其次,同质化、标准化的产品供给结构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品生产过剩已经成为常态,消费结构由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的地位逐步上升,在市场交易中的重要角色越来越重要。淘宝网与第一财经数据中心联合发布《2011-2015年中国消费趋势报告》,通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淘宝网从2011年到2015年间的全网数据,从而发现了中国人的消费升级五大趋势:健康、智能、个性、传统、年轻 第一财经: http://www.yicai.com,2016。。在消费全球化和品质化的新格局下,受到大众消费转流、高端消费外流、外部因素扰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消费者不再是以前的“模仿式消费”,质量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关键,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未来新兴消费趋势(刘畅,2015)。

2.质量创新成为决定企业赢得质量竞争优势的关键

范式由科学哲学家库恩(2012)提出,指“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吴垠,2005),现有的质量管理科学的体系和定义,正面临着众多质量现象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低碳化给质量带来新的课题。质量科学发展趋势是从质量管理到质量经营,再转向质量创新。三者本质上的不同在于,质量管理主要向内关注质量系统的运行绩效,质量经营主要向外关注质量系统与质量环境之间的协调活动(熊伟,2015);质量创新主要站在更高的价值观层面关注质量系统怎样为顾客创造价值。质量科学的核心不是对产品的结果检验,而是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并不能完整地解释质量的新现象,需要用新的理论范式,也就是质量创新战略来思考和应对以上挑战。

质量创新战略是企业实现从“速度盈利型”向“质量盈利型”转变的有效范式。当前,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环境面临巨大转变,生产相对过剩环境下同质化竞争是当下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大的挑战。质量创新战略为企业开展质量创新提供了一个有效框架和方法手段,就像一个仪表盘一样,帮助企业评价和提升自身的质量创新能力。企业在质量创新战略指引下,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产品体验,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通过良好的工业设计和产品的外观使用设计,不断追求将产品的细节、工艺和美感做到极致,从而增强企业的质量竞争力。企业差异化的质量创新,将在大幅度地降低对于高能源消耗和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性,依靠全要素创新而非单纯要素投入来促进企业发展,从而顺利实现转型升级。质量创新能够丰富产品多样性、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增强企业内生增长能力,从而带来一轮又一轮的消费需求的爆发和增长。

(三)探索适合中国本土文化和转型阶段的质量创新战略的迫切要求

构建根植中国文化并兼具国际视野的质量创新战略,是提升中国企业质量水平的重要支撑。质量创新不可能脱离企业的性质、文化背景和员工素质等内、外环境条件而存在,世界各国的质量体系都是深植于本国的质量文化之中,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本土质量文化,比如美国主要使用卓越绩效模式和六西格玛体系,欧盟是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日本是精益制造体系等,都是诞生并在本土文化中行之有效的质量体系,然而在中国企业推广和应用时并不一定产生预期的效果(王新平等,2008)。据统计,中国有近40万通过ISO体系认证的企业,其中约有1/3处于亏损或倒闭状态。中国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质量,盲目引进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质量管理体系,甚至一个企业有多种国际质量体系并存并相互之间起到反作用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企业耗费了巨大人力、财力、物力来通过质量认证、或者导入国际质量体系,然而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并没有显著提升,也没有提高企业绩效和利润水平,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固化的质量流程控制而束缚了企业创新能力。中国要探索适合中国本土文化和转型阶段的质量管理新范式。

总之,经济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导致质量战略环境发生巨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这些都需要企业寻找质量管理的新范式,通过质量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这些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现象,迫切需要企业引入适合中国本土实际的质量创新战略框架体系,通过全要素创新提升企业的质量竞争力,进而赢得质量竞争优势。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从理论溯源来看质量范式

1.从小质量转向大质量

质量管理阶段从检验到控制再到全面质量管理(Deming,1982;Juran,2014;Crosby,1979),相应的质量理论也从小质量发展到大质量。大质量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一般而言,小质量是指与产品相关的质量,而产品之外的质量领域一般称之为大质量。朱兰对小质量和大质量进行了12项对比(Juran,2014),认为大质量超过了产品制造的范畴,包括了服务、组织和政府机构的质量领域。大质量强调质量经营的理念,强调了质量系统与战略环境之间关系,但是大质量本身的概念比较宽泛,而且大质量重视创新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质量创新并没有详细阐述。一些学者在大质量基础上又提出了质量系统观(Deming,1982),认为质量是一组相互依赖的质量要素,通过共同运作的目的达成该系统的目的。还有一些学者从质量管理的创新角度,提出了质量生态观(韩福荣,2005)和质量集成观等,认为质量从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系统质量再发展到生态质量。

2.从小数据转向大数据

质量数据基础从统计质量控制走向海量数据智能分析的质量大数据阶段。在质量管理的历史上,质量数据始终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源头。从“统计质量之父”休哈特开始,现代质量管理就奠定在质量数据的基础上。众多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戴明、石川馨、费根鲍姆、田口玄一等,都是质量数据统计专家。小数据是建立在小数据时代的随机抽样基础上,现有质量管理理论大都是建立在质量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上,小数据思维是现代质量科学理论的基石。然而,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企业生产方式和消费者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质量数据产生和评价的方式。从随机数据到全体数据,从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从精确到混杂(舍恩伯格,2013),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质量数据总量的大小变化,更是质量管理思维的变革。质量是面向未来的,谁拥有了质量大数据,谁就拥有了质量的未来。质量大数据将会成为一个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资源,当资本、人力、技术、土地、设备等传统质量要素(赵国栋,2013),需要追随“数据资产”重新进行优化配置时,大数据将成为决定质量水平的根本性因素。未来的组织都是大数据组织和依附于大数据平台的加盟组织,没有质量大数据就没有一流的质量竞争力。

3.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

质量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体现在质量概念、质量价值判断和关注顾客等趋势上。首先,质量概念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中心。顾客需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这一趋势在进入消费社会后就更加明显。相应的,质量概念的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经历了从符合性质量(Crosby,1979)到适用性质量(Juran,2014),再到满意性质量阶段三个阶段。Deming(1982)认为“质量必须用顾客满意度界定,质量是多维的,不能用单一的特点来界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二是,质量价值判断从企业主观质量转向消费者客观质量。消费者的感知质量才是客观质量,才是质量价值判断的依据。企业对质量价值的判定,一般来自于设计、制造和检验,设计质量本身来源企业对顾客需求的抽象、概括性思考,制造质量依据的设计水平和流程控制质量,检验质量本身依据的是各类企业内外标准,然而这些都不能最终决定产品质量好坏。好质量一定来自于竞争,而质量竞争即意味着对顾客的竞争,只有顾客感知质量才能决定企业产品的成功与否。感知质量的创新之处在于企业站在顾客的角度来看待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种价值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由顾客的实际感知决定的(刘研、仇向洋,2005)。因此,企业的质量判断是主观的,只有经过市场检验、消费者认可的质量才是客观的。三是,顾客理念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价值。质量是顾客导向的,顾客导向从争取顾客满意逐步上升到争取顾客忠诚,进而发展到顾客价值阶段(Bowen,1986)。华为质量的核心价值观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客户为中心”。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基础,质量意味着使顾客愉快而不仅仅是满足他们的要求。顾客价值是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Treacy,1993)。相对而言,顾客满意关注的是如何提高顾客对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静态的;顾客价值关注的是向目标顾客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价值,企业与顾客、竞争对手的关系是动态的。

综上所述,伴随着质量概念从小质量到大质量,质量基础从小数据到大数据,顾客理念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价值,质量导向从以生产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质量科学理论也将进入新的范式,从检验到控制到全面质量管理,从管理到经营再到创新战略,逐渐进入面向价值创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质量创新战略阶段。

(二)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

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偏重于减少错误,而不是创造价值。提高质量有两种途径:一是围绕固有特性不断“减少错误”,消除产品中包含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从而减少生产和服务成本;二是围绕用户需求不断“创造价值”,使其包容更多满足用户需求的质量要素。在减少错误方面,质量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模式;在创造价值方面,现有理论还有很多不足。全面质量管理提出者费根鲍姆提出质量价值理论(Kubiak,2005),认为质量的一个新趋势是“质量不再是减少缺陷,质量必须创造每件事物的价值”。没有创新就不能创造价值。质量创新更多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围绕“价值创造”来实现质量要素的组合。

现有质量创新缺乏战略框架的指导。美国质量学会主席格里高利在《质量:全球经济发展的决定性方法》中,提出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六西格玛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之间在存在科学、有序的衔接关系(韩耀斌,2013)。并认为美国卓越绩效侧重于质量理论,用于识别重点与发现改进;六西格玛侧重质量技术,用于实施改进与消除波动;ISO是欧盟侧重于质量过程,用于固化流程。相对而言,质量创新定位于质量的动力和来源。如何在战略层面指导企业开展质量创新,进而形成企业的质量竞争力,各大质量体系都没有深入阐述,特别是在质量创新主体、质量创新环境、质量创新目标、质量创新实现方式、质量创新手段和质量创新价值引领等方面,缺乏战略框架进行指引。

(三)质量创新战略理论的提出

质量创新战略是质量管理的新范式。库恩(2012)提出的“范式”理论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价值观、框架体系、方法和工具等。质量范式决定了质量理论和实践的走向。质量创新战略的提出就是在质量时代的共同范式指导下,研究组织的质量创新战略与活动,收集并分析经济和社会中的质量现象,并形成质量管理新范式的过程。具体来说,质量创新战略的价值观就是为顾客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框架体系就是八个模块组成质量创新战略框架,方法就是五个维度质量评价准则。

质量创新战略是系统的、开放的质量创新框架体系。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满足高质量需求,提升企业质量能力,赢得质量竞争优势,都离不开先进的质量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众多学者提出了质量创新理论,例如:狩野纪昭(2012)提出魅力质量和质量进化之路;程虹(2014)提出质量创新是经济发展动力的观点;熊伟(2015)基于质量功能展开(QFD)设计了一套质量创新模型。然而,现有的质量管理更多聚焦于质量控制、改进和优化,现有的创新理论更多聚焦于创新理念、意识、思维层面,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框架体系来指导组织和企业家一同开展质量创新。相对而言,质量创新战略提供了一套完整且能帮助企业快速追寻创新核心动力的框架体系,对于推动组织追求质量创新,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实现更高的效益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框架体系。

质量创新战略为质量动力和来源提供系统思考。质量创新战略针对现有质量体系在价值创造方面的不足,从企业家主体、组织内外和系统环境等角度思考质量创新来源。首先,强调质量主体创新。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家是质量创新的重要主体,是质量创新的第一推动力,熊彼特等人提出企业家创新动力论(Marquis,1969;Rothwell,Freeman,1974),将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组合”。其次,质量组织创新。质量创新来自组织内源,是质量子系统、质量众多要素的协同创新过程。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Abernathy和Utterback,1988)将产业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三个阶段。其次,质量用户创新。突破组织创新内源的视野,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让顾客和用户参与企业质量创新,提出了从“领先用户、背离用户和潜在用户”(Eric von Hippel,2007)等发现组织外部创新源的方法。最后,质量协同创新。质量创新战略从关注单一的创新过程、活动或者要素的构建,转变到关注创新系统要素之间的互动机理和关系上,并借鉴数据创新、整合创新、组合创新、集成创新、生态创新和系统创新(Dodgson和Rothwell,1995;Shapiro,2001;许庆瑞,2014)等理论,形成一个创新平台。在这个开放的质量系统和生态环境中,为顾客创造价值是质量本质目的和永恒追求,而质量创新是实现价值创造的最有效途径。

三、理论框架体系

(一)质量创新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1.质量创新战略的内涵

质量创新的定义,所谓质量创新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和文化等多种方法,创造一种新的质量,这种质量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使用方的需求,并帮助企业实现新目标和创造良好效益(程虹,2015)。质量创新是满足需求(Juran,2014),而不仅仅是指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创新,而且包括与此相关的质量需求创新、质量技术创新和质量制度创新等,可以称之为一个系统创新。熊彼特(1912)认为创新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高质量,“创新的价值在于新商品、新技术、新供应和新组织形式的竞争,也就是占有成本上或质量上决定性优势的竞争”。

质量创新战略是企业最根本的战略。企业的战略有很多,包括差异化战略、价格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品牌战略等等,这些战略在不同企业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质量战略能统领并决定企业其他战略的选择。企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也就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和用户需求。生产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战略中最本质的、永不可变的一个基本战略。企业的质量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本质,决定了企业其他战略的选择。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固然需要品牌战略,但企业的品牌之所以能够得以立足的基础是其产品的优秀品质;企业固然也需要技术创新战略,但技术创新的目的也只是为支撑更好的质量,只有能让消费者和顾客满意的技术,才是真正有效的技术创新,而这个“满意”就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企业当然还需要差异化或价格领先战略,但是这种差异,核心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其他企业存在质量差异,而价格领先优势的实现,则要建立在质量领先的基础之上;至于资本战略、人才战略和文化战略等,它们都必须以质量为基础。

2.质量创新战略的特征

(1)质量创新战略着力于创新

质量创新战略是中国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求。质量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在产品和服务上的终端表现形态。企业创新有很多种,质量创新既可以牵引对其他创新的需求,又是其他创新的重要目标和成果载体,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程虹,2014)。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或者商业模式创新,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意味着更新和变革。企业现有产品、服务、市场、渠道、程序、技术的繁荣和生命周期都非常有限,甚至组织自身也存在生命周期。质量创新战略就是要抛弃旧的产品、旧的技术、旧的管理流程和旧的成功模式,通过提供更好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满足顾客和市场需求。根据生命周期制定一个系统的放弃政策和改革政策是质量创新的明智选择,创新就是企业对超越自我生命周期的一种突破和尝试。质量创新是为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顾客创造价值而进行的有意义的改变。

(2)质量创新战略着力于需求

质量创新战略的目标就是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驱使人们不断消费的基本原因就是更高质量的需求。即使是面对性能相同的产品,由于人们的质量需求存在着多层次、多样性、变化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新的需求也会不断地派生出来,促进总需求的不断增长,并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总量的增加。质量之所以能创新,就在于需求本身不是同质化的、标准的和不变的,而是差异化的、个性化的和动态变化的(程虹,2015)。创新其实就是对不确定性的满足,相对于产品固有特性而言,用户需求才是最不确定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是质量环境快速变化条件下用户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质量战略必须面对的挑战。一个企业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质量创新。

(3)质量创新战略着力于绩效

质量创新战略着力于为企业实现更高的效益。质量本身是有成本的,也必然有能够抵消成本的收益。质量创新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绩效,没有收益的产品和服务,其固有特性再高,也不能够称之为高质量产品。质量创新的本质是创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个价值对顾客而言就是购买后的满意评价,对企业而言就是绩效。只有为消费者提供了差异化的质量,企业才能够定较高的价格,进而才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质量创新战略关注每个模块的绩效评价,注重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财务收益与非财务收益的平衡,实现质量创新整体的均衡发展。

(二)质量创新战略的八个模块

质量创新战略提出的宗旨,是希望能够像仪表盘一样,给企业提供一套评价和分析自身质量创新能力的框架,从而在激烈的质量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任何一个战略的起点,都来自于对环境的识别。质量创新战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中国企业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已经从“速度时代”转向了“质量时代”。企业质量把握了质量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质量创新战略框架体系的环境因素。

八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有机、动态、协调的整体。第一,质量创新战略从企业家卓越精神与行为开始。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Schumpeter,1934),驱动企业产品创新,克服路径依赖,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周期、新产品和新品牌更新速度。企业家卓越精神与行为是创新的第一推动力,是将质量创新理念落实为创新行动及结果的关键。第二,质量政策是质量创新的最大环境约束。政府质量政策决定质量安全的底线,并决定了质量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游戏规则。第三,满足质量需求是质量创新战略目标。质量需求是质量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满足消费者和顾客对更高质量产品服务的需求,是质量创新的最大机遇和来源。质量创新战略有三个,分别是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与标准能力。第四,质量大数据是质量创新战略的要素资源。企业的核心资产来自顾客日积月累的大数据,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准确识别顾客的需求,更好地组合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要素,以实现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创新。大数据将使企业平台化,而平台化则是当下配置资源的最佳方法。第五,质量技术是质量创新战略的关键支撑。质量技术既有基于产品开发本身的研发,也有保障质量精度和可靠性的技术投入,是满足消费者和顾客需要的基础性保障。第六,标准能力是质量创新战略的核心能力。企业要想获得质量的规模收益,无论是对内部的质量管理,还是对外部的质量竞争,都离不开标准化的支撑。第七,质量信用是质量创新的实现方式。质量信用就是企业履行其质量承诺的能力和程度,是企业质量战略对外拓展的最好展示。一个企业要对外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市场和消费者所认同的质量信用。第八,质量文化是质量创新战略的价值引领。质量文化是粘合和协同以上质量创新战略各要素的关键。如果没有质量文化的协同作用,质量创新战略的其他模块很难实现系统合力,质量文化是质量创新战略最重要的内核。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简单构建一个企业质量创新战略框架模型,详见下图。

1.企业家卓越精神与行为

质量创新非常重视企业家精神的作用,企业家是一起事物运转的轴心(Schumpeter,1934)。第一,企业家是创新机会的发现者。企业家对创新机会非常敏感,是专注于机遇的人,是发现和消除市场不均衡的特殊力量。创新过程需要好奇心和物欲两种企业家特征(Ricketts,2006)。在经济和社会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做与众不同的事情,而非将已经做过的事情做得更好。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创造性破坏,企业家就是创新的主体,是“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而企业家精神则是周期性经济繁荣和衰退的根源。第二,企业家是创新决策的制定者。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成功与风险并存。离开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家,创新活动一旦遇到困难就很难实施下去,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很难真正进行创新。奈特(1921)认为企业家因承担不确定性因素而获得报酬,企业家的作用在于面对不确定性如何做出决策和进行选择。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实施是次要的,首要的问题或职责就是决定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奈特,1921),而且首要职责就是企业家职能。企业家是对稀缺资源的协调专门作出判断性决策的人,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是企业家精神的特质。第三,企业家是创新组合的实现者。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践的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可以让任何组织、机构、产业、经济保持高度的灵活和自我更新能力,从而将创新意识变为创新活动和行为。德鲁克(1985)认为,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就是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质量创新的推动力就是企业家卓越精神和行为。

2.质量政策

政府所制定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质量政策,是企业必须遵守的底线,也是企业质量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环境。很多企业发展衰落和破产,都是因为产品或服务质量出现了大问题,触犯了质量政策的底线。而这些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企业不了解质量政策。随着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质量规制的政策在不断发生变化和强化,这是世界所有企业面临的趋势。质量政策是政府规定企业应当达到的质量治理目标、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更是企业必须采取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措施。具体来说,质量政策分为标准政策、信息规制政策、经济诱导型政策、质量信号政策。企业家正确把握质量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动向,有利于把握质量需求变化的趋势,提高企业质量竞争力。

3.质量需求

高质量需求是中国企业最大的机遇。在“质量时代”,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高质量差异化的有效需求和低质量同质化的无效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与机遇。我国中产阶级或中间阶层消费者正在不断壮大,并形成一定规模。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2020年中国中产以上的家庭将达到3.2亿个,约占全球中产阶层家庭总数的三分之一,跃升为全世界之最 中新网,2020年中国中产以上家庭将超亿户,www.chinanews.com/cj/2015/07-01/7376199.shtml。。与此同时,中国民众的质量意识正在觉醒中,不再一味相信物美价廉,更加认同优质优价的消费理念。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游客境外消费猛增53%,高达1.5万亿消费,其中购物消费8千亿,如果再加上海外购房的消费规模1万亿,总计近2.5万亿 参考消息,去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猛增53%,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60323/1107207.shtml。。而且海外消费趋势由奢侈品逐渐延伸到奶粉、药品、电器等日用品消费领域。我国中产阶级的壮大与消费意识的觉醒,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这是中国企业的最大机遇与挑战。

4.质量大数据

企业未来的核心资产就是质量大数据,质量大数据包括大数据和平台化两个层面。首先,大数据是企业分析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关键资源。消费者和顾客需求是属于企业最难把握,也是最需要把握的本质内容,因为谁把握了这种需求,就等于赢得了市场竞争力的法宝。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通过消费者的海量大数据分析,能够深入挖掘消费者的共性化和个性化质量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提供产品服务。其次,平台型企业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现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所接受到的各类信息呈数以万计的趋势,企业必须完成向大数据平台的转型升级。平台型企业逐渐在企业内外形成小型化的独立经营单元,平台就为这些类似小微企业的企业单元提供各类资源和共性的技术研发支持,由这些小单元根据大数据带来的个性化质量需求进行直接供给,实现企业面向消费者的质量创新。再者,质量大数据是消费者参与创新的平台。广大的消费者也是质量数据的生产者,并通过与企业的互动,间接或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修改之中。可以说,大数据平台化实际上就意味着企业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社会,通过大数据的汇集,不断实现对需求的满足。大数据平台化的手段,是企业在互联网条件下实现质量创新战略的最基本手段。

5.质量技术

质量创新是目标,而质量技术则是实现手段。质量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技术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中所提到的有关标准、计量、认证、检测等质量专有技术;广义的质量技术,泛指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各类技术,包括质量统计技术、可靠性技术、用户体验技术等等。特别是质量技术带来的可感知用户体验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消费者和用户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感。质量技术的研发需要以质量创新为目标进行模式创新。一是,企业要侧重于应用性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可以分为应用性技术创新和原创性技术创新。两种技术创新都有巨大的价值,但对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从应用性技术进行创新,是更加可靠,也更加理性的选择。二是,企业要着力打造面向质量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质量技术创新要建立在良好的质量设备基础上,包括好的生产设备、性能优良的检测设备和新检测方法的开发。三是,企业要开展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技术创新模式。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也无论是向公众征集技术研发的新思路,还是技术外包,都必须将企业的技术研发模式,从对内走向对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创新,这是企业质量创新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

6.标准能力

标准能力是消费者或客户识别企业质量水平的基础所在。我们常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高通就是典型的通过标准致胜的企业。标准就是企业的话语权,是企业的市场控制力。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最终也要体现在标准上,将技术和专利最终转化为标准这个规则,进而成为统治上下游供应链的利器。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标准是市场化的事实标准,不是政府基于安全、环保、健康、通用而发布的一般标准。企业的标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标准化的能力,而不仅仅只参与和制定那些文本化的标准。很多一流的企业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的某些内在规则在发挥作用。这些规则使企业即使更换了一批新的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复制和学习模仿,迅速将企业的管理拉回正常轨道。标准化,意味着标准要能真正地使用,意味着标准要能被社会所熟知,意味着标准要能被社会所认可。标准化能力,是一种远高于有形资产投入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商业能力。

7.质量信用

企业信用几乎就是企业的生命,而质量信用决定了企业的金融信用、道德信用和市场信用等其他信用。没有质量信用,就没有企业信用的一切。质量信用的形成,是企业自身通过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用决不等于自说自话。在质量创新战略中,质量信用实际上是由市场化的第三方机构来评价的无形资产。此外,比较试验机构,是一种社会化的质量信用评价机构,比如美国的消费者研究和德国商品测试基金会。一个企业有了质量信用,他的质量创新战略才可能得以实现。世界上很多企业所具有的最值钱因素,不是他们的固有资本,而是他们在消费者中所形成的市场化质量信用。这也正是质量信用在企业质量创新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的原因所在。只有真正形成了具有市场价值的质量信用,企业质量创新战略才可以得到实现和落地。

8.质量文化

质量文化是企业质量创新战略中最核心的部分。质量文化可以实现对其他质量创新战略框架功能的整合与引领。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准确识别环境,一定是因为企业拥有了一种追求卓越的文化,它让这些企业明白,不适应环境就等于死亡。质量文化既能引领其他企业质量创新战略功能的实现,又是企业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其他战略得以汇聚,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系统的粘结剂。质量创新战略的其他模块,离开了质量文化的协同作用,都很难真正发挥作用。企业质量创新战略的实施,绝不是简单的体系框架搭建,也不是单纯靠一些管理文本就能实现的管理过程,更不是一些所谓的合格评定,而是企业从上至下、由里及外,真正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上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也就是达成了“钱不赚可以,企业破产也可以,但是绝对不能不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共识。武汉大学质量院基于CEES(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做过一个实证研究,通过对570余家企业的质量文化定位进行调查,发现只有那些将质量文化的核心定位成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企业,才拥有最好的经营业绩。质量文化的塑造,最终要回归企业的基本面,即真正地为消费者和客户创造价值,要契合质量创新的本质,满足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企业是否真正实施质量创新战略,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这个企业的企业家和全体员工,是否都在坚持着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观,即这个企业是否拥有真正的质量文化。

(三)质量创新战略评价的五个维度

库恩认为价值观是区别新旧范式的核心,范式中处于最高形式的就是价值观,没有价值观就没有范式(库恩,2012)。质量价值观是区别新老质量管理范式的核心,质量创新战略的价值观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没有价值创造就没有创新(Drucker,1985)。本文从质量价值观出发,构建了五维度的质量创新战略子系统评价方法,分别是价值观、目标与计划、方法与学习、资源与整合、比较与绩效,并用这五个维度对八个模块分别进行系统评价。

质量创新五个维度之间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关系。成熟的质量理论体系一般都有质量系统的评价维度。在质量发展史上,朱兰三部曲和戴明的PDCA循环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思想和管理方法。朱兰三部曲就是质量策划、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戴明PDCA循环就是计划、执行、检查、控制,两者都是用来指导质量管理实践的方法。卓越绩效对主要模块的评价,按照方法、展开、学习、整合(Approach—Deployment—Learning—Integration,简称ADLI )四个维度来评价六大过程模块。本文综合现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质量创新的五维度。这五个维度不是一次性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完成,并通过反复循环和过程优化,推动质量创新实现螺旋式提高。

五维度都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目标与计划”为起点,以“方法与学习”为过程,以“资源与整合”为保障,以“比较与绩效”为终点,形成一个质量创新循环过程。具体来说,价值观是质量创新的核心,也是每一个模块的核心;目标与计划是质量价值观的落实和分解;方法与学习是质量价值观的实现路径;资源与整合是质量价值观的支撑保障;比较与绩效是质量价值的衡量标准与评价结果。最后,根据绩效比较情况再重新回到质量创新战略的起点——质量价值观,从而形成一个质量创新循环的过程。

1.质量价值观

(1)价值观是质量创新的灵魂。质量创新是价值观引导下的创新,其最终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戴明在《质量新经济观》(1994)中明确指出质量系统需要价值判断,没有目的,就不成系统,而戴明所说“目的”是指一种价值的判断。质量创新战略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追求卓越,创造完美。组织没有成为一流企业的卓越追求,就不会产生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如果简单靠引进质量认证体系,采纳国际标准就能实现质量创新,这世界就不存在卓越企业了。组织内的每个部门和成员都必须了解质量价值观,以及如何让自己的努力有助于该价值观的实现。质量创新是系统创新,是站在价值观层面关注质量系统的价值创造。质量改进不是质量创新,放任各个部门和成员自行改进,结果就是各部门变成自我本位、彼此竞争的利润中心,因此可能会破坏系统的质量创新战略。

(2)价值观是质量创新路径选择的决定因素。价值观决定了质量理念、质量判断标准和质量提供方式。顾客真正需要的是交通的方便,而不是需要汽车、铁路和飞机等交通工具,当智能汽车和智能公交足够方便时,未来可能很多人就不再购买汽车,运输业和物流业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刻理解顾客的价值需求,是决定质量创新路径选择的根本。价值观的选择,显然是对价值的厘清,尤其是当企业有诸多选择可供取舍的时候,这一点更加重要。质量系统必须能创造某种价值,也就是要有成果,再加上综合接受者以及成本的考虑。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作用就在于确定质量价值观的选择,并在组织中不断强化这种价值观判断和认同,进而影响到质量创新的路径选择。

(3)价值观是质量创新的基础。创新需要探索精神,没有宽容失败的价值观,就没有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创新需要不断试错,而试错就是排除一种创新的可能性。质量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并排除各种可能性,从而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任何试错都是一种创新的可能性,都是创新过程中的一种失败,而不是创新本身的失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目的很坚定,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创新过程很曲折。质量创新与质量改进不同,TQM的持续改进是建立在“数据和事实”基础上的,通过运用“新老七种工具”分析错误的原因来进行改进,其失败的概率相对而言比较小,如果要求质量创新战略也这样,只会扼杀相当一大部分创新意图(熊伟,2015)。质量创新就是一个对产品和服务持续改进,在不断试错中追求极致的过程。

2.目标与计划

质量价值观需要分解和落地,主要是通过质量目标和计划来实现的。

(1)不断确立新的质量创新目标。质量计划依目标而定(Juran,2014),朱兰三部曲的第一部就是质量计划,戴明PDCA循环的第一步也是质量计划。众多质量大师进行质量计划的第一步都是从设定目标开始的,相当多的企业没有认识到质量目标的地位与作用。质量目标从认识质量差距开始,看不到质量差距,就无法确定质量目标。这个质量差距的定位,主要根据产品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差距来判断,以及与竞争对手、标杆企业的质量差距来进行分析。质量目标作为激励质量创新的一种主要手段,需要动态调整和优化。

(2)动态调整和优化质量创新计划。有什么创新目标,就会形成相应的质量创新计划。质量计划由质量目标分解而成,质量计划也是质量目标落实的关键。计划的功能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对市场协调资源的替代(科斯,1991)。计划的制定需要团队合作的知识经验交流(Penrose,1980),同时存在协调能力和路径依赖的约束,不存在完美无缺的计划。企业家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组织计划协调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在计划能力范围内,企业内部供需协调才是低成本的。因此,根据企业和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组织的计划协调能力,是实现质量创新的必备手段。外部需求动态变化也决定了计划需要动态调整,需要组织构建敏捷行动的能力。动态调整创新计划的目标就是将质量愿景尽快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寻找企业质量创新的核心。

3.方法与学习

(1)质量创新方法就是建立“干中学”机制。干中学是组织质量创新的内生增长机制。由于学习曲线、经验曲线和外溢效应的存在,企业通过知识分享、经验交流和方法改进,能够通过“干中学”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创新能力。相对于组织质量创新战略,更需要考虑方法的有效性、适宜性和系统性,并积极分析企业方法展开的程度、范围和评价结果。

(2)组织学习是适应环境变化和持续创新的关键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实现“干中学”机制的良好保障。组织学习通过引入新的质量目标和方法带来质量系统的改进,通过对质量流程和质量结果的循环评价与改进,不断完善方法。组织学习通过员工的创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顾客的意见、最佳实践分享和标杆学习以实现产品、服务的创新,开发新的产品种类和产品设计(韩耀斌,2013),满足市场需求机遇,实现提高组织效率与降低质量成本。

4.资源与整合

(1)资源是质量创新战略的基础。企业的内在因素决定了企业成长,企业是在特定管理框架内的一组资源的组合(Penrose,1959),企业成长是由于企业有效地协调资源和管理职能的结果。因此,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对企业质量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异质化资源往往是形成差异化质量创新的关键基础。资源是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能力的总和(Collis和Montgomery,1995),企业使用自己拥有的资源所产生的服务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

(2)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是质量创新的关键。由于资源的不可分割性、资源间的不平衡性以及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等原因(Penrose,1959),企业总是存在着未被利用的资源,而未用完的资源的继续可利用性是企业开展质量创新,实现不断成长的关键。此外,企业内部资源总是有限的,有效整合质量系统外的创新资源,构建网络化、开放式、包容性的质量创新系统,能够提高质量创新能力和总体水平。在此基础上,打造基于企业平台的质量生态圈,由众多企业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通过分工协作和资源聚合能够产生很强的竞争力。平台型企业,能够利用质量大数据、质量技术或标准能力创新改变产业结构,重构合作关系,有效支撑经营单元小型化,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5.比较与绩效

(1)比较是发现差距和赢得竞争优势重要方法。通过适宜的对比,能够准确、直观地发现组织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更有利于找出组织质量竞争优势和差距。一是,通过横向比较,组织只有了解竞争对手和类似组织的绩效,才能激励组织采用有效策略,来应对竞争对手的真正挑战。二是,通过纵向比较,组织将现在的绩效与过去的绩效进行比较,才能找到客观评价创新效果与成败原因。三是,与标杆企业的对比绩效。标杆管理是实现质量创新的一面参照的镜子,能够把握行业内外同类活动中的先进绩效及其创新的有效途径。

(2)创新绩效考核决定质量创新行为。绩效需要适合质量创新战略的绩效考核理念,兼顾短期与长期,速度与广度。采用传统的绩效考核理念,作为成本的研发投入自然越少越好。企业需要把研发投入和其他创新资源投入看作对未来的投资,综合衡量创新绩效。一是,了解组织的创新绩效水平,相对组织绩效历史、绩效现状、预期绩效、创新目标等来对质量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当然绩效水平一定是关注价值创造和顾客满意等经营结果的。二是,了解组织的创新绩效未来趋势,包括绩效改进速度和绩效改进广度。通过组织近1-3年的相关关键经营绩效数据,以及未来绩效发展趋势,来分析绩效改进速度。绩效改进广度涉及的相关部门推动的范围和程度。

四、质量创新战略评价准则与分析解释

质量创新战略评价利用德尔菲法(Delphi)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借鉴卓越绩效的7大模块1000分模式,根据质量创新战略框架八个模块和五维度,建立了质量创新战略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八个模块不同维度的各个指标进行赋权,进而构成了1000分的质量创新战略评分准则。

(一)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分准则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专家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处理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Al-Harbi,A. S.,2001),它只需要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然后再进行一致性检验后确定指标的权重。在质量创新战略的各级指标的选择上,为了保证指标内容与评价目标、评价任务的一致程度,三级指标选择一般是可衡量、可得到和相关性的指标。

1.定性指标的选择

选择对企业质量创新领域比较熟悉的学者、企业家、专家、行业专家,总结并凝练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同时利用德尔菲法对每个定性指标打分。德尔菲法主要基于依靠专业群体的集体智慧、知识、经验等对某一质量系统或质量活动的创新状况形成正确的评判(付允、刘怡君,2009),它的优点是质量专家的权威性赋予指标体系的权威性。

2.定量指标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构建质量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了国内权威数据库的统计调查指标,优先选择质量创新战略领域的专业指标。这些专业指标主要来源于各大企业数据库,如上市公司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等(程虹、许伟、李唐,2016)。这些数据库是根据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影响因子排名前五的经济学期刊2007年以来发表的企业实证文献的研究数据来源统计整理得出。

3.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分值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层次的质量创新指标进行赋权,根据专家的综合判断构造质量创新战略的综合判断矩阵,利用综合判断矩阵进行质量创新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具体质量创新指标的权重,则根据矩阵排序、专家判断和战略框架的实际应用需求确定。

4.确定质量创新战略评价的等级论域

将基于指标体系的评价分为5个等级,设定不同等级的评语。参考卓越绩效的评语等级论域,用Vj来表示不同等级评语,分别是强(V1)、较强(V2)、中(V3)、较弱(V4)、弱(V5)。以上五个评价等级构成评价尺度集为:V=(V1,V2,,V3,V4,V5)。根据不同的评价尺度,通过组织自评与标杆比较,形成对该组织的质量创新战略评价得分。

(二)八个模块评价体系与解析

质量创新战略八个模块,每个模块按照五维度又进行进一步细分,逐渐成为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初步而言,价值观约占30%,目标与计划约占10%,方法与学习25%,资源与整合约占20%,比较与绩效约占15%。考虑到企业质量创新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应用性,借鉴卓越绩效的条款评分分配额度,具体指标的评分不是严格按照这个比例确定指标评分,而是根据模块具体情况和专家咨询意见进行调整。

1.企业家卓越精神与行为评分体系

企业家卓越精神与行为也分为价值观、目标与计划、方法与学习、资源与整合、比较与绩效五个维度,总分200分。企业家要实现质量创新战略,应该具有顶天立地的精神和气质,一方面,顶天就是要追求卓越,拥有创造一流企业的远大目标,以及百折不挠、屡败屡战的坚强意志力;另一方面立地就是要具有认真实干的精神,以及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同时,企业需要将质量发展战略规划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在各类企业战略和计划中体现质量战略,并及时修订。企业家应该坚持“干中学”精神(Philippe Aghion,2011),加强业务交流和讨论,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上。同时,打造拥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团队,持续引进和配置各类优质的外部资源,构建敏捷性组织,通过企业质量竞争力提高,最终在社会和行业中形成较高的公信力。

2.质量政策评分体系

质量政策的价值观,就是无条件接受各国法律和政策对质量安全规定的各类底线。而这一点在于动态了解质量法规与政策,并建立质量政策的情报分析体系。加强质量自我规制,将新的质量政策与法规迅速转化为企业自身的质量自我规制,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规则和质量行为准则。争取质量发言权和影响力,主动和各市场的政府主体、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机构加强交流,参与到质量政策的讨论和制定过程中。质量政策的绩效体现在没有重大的政府质量监管违规记录上。

3.质量需求评分体系

质量需求也分为五个维度,总分120分。质量需求的价值观,核心是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一价值观需要落实到全体员工身上,将追求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作为一种信仰。通过满足顾客潜在需求,超越顾客期望,使新产品或服务达到顾客意想不到的新质量,给顾客带来惊喜和愉悦,实现魅力质量的效果(狩野纪昭,2012)。质量需求目标需要准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清晰的客户关系发展计划(菲利普科特勒,2012),以及动态顾客需求测量、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等。丰富的接触顾客渠道,成熟的售后服务体系,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都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需求的绩效体现在量和价上,在同行中有较大的市场销量和市场份额,又高于同类竞争对手的产品售价,才能称之为好质量。

4.质量大数据评分体系

大数据能够减少质量决策的不确定性,降低质量信息不对称,有效支撑质量创新。相比产品和服务的固有特性而言,最不确定的是消费者需求。谁掌握了更多更优质的消费者数据,谁就掌握了质量的未来。伴随着智能手机、物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上留下的消费者相关数据越来越多,海量需求数据再通过多维度的信息挖掘与重组,使得企业能够利用大数据搜集、挖掘和分析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来指导质量创新。在网络大数据时代,组织质量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组织拥有质量大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对数据的解释、运用的能力。

5.质量技术评分体系

质量技术是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技术;不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也就不能够给企业带来收入和利润,这样的技术研发只是企业的投入成本。企业技术研发,围绕满足质量创新所要求的满足需求这一目标,在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开发体系,构建面向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从而增加产品多样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价值,从而提升企业效益。在质量技术的资源与整合方面,企业需要建立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技术与原创技术开发体系。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突破2%,然而与发达国家平均约4%的研发强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年1月8日。。在比较与绩效方面,拥有同行业中用户可感知的高认同的质量技术。

6.标准能力评分体系

标准在价值观方面,主要体现在企业对标准价值的认识和判断上。企业标准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标准的市场化水平和竞争能力上。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市场化的自愿标准,而不是政府标准。政府标准是在安全、健康、环保等公共领域,对社会所有成员利益的增进,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制度供给(程虹、刘芸,2013)。标准本质上是一种规范秩序的方法,企业标准能力体现在企业对内的秩序规范能力,以及对外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等秩序的规范能力。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综合标准体系,并将企业标准建立在自身核心能力与核心技术上,不断修正关键标准体系与指标,努力将企业标准变成市场认可的事实标准。同时积极参与行业的团体标准,掌握在这些行业领域的标准话语权。通过团体标准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发挥团体标准对质量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引领作用。

7.质量信用评分体系

质量信用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包括品牌、声誉、质量认证、网络口碑等等。特别是可以计入财务报表的品牌资产价值更是质量信用价值的最好体现。质量信用在安全价值方面主要体现在没有重大的质量伤害事件上。质量信用最终还是体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核心价值上,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质量信用也是动态变化和调整的。质量信用是市场信用的一部分,来自行业公认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评估,知名客户或采购商较高的认可,都会增强企业的质量信用,企业应该建立面向市场的质量信用管理体系。质量信用也深受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包括供应商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经销商的质量信用管理等等。质量信用的绩效体现在有高于竞争对手的顾客满意度,以及较好的市场口碑和声誉管理等方面。

8.质量文化评分体系

质量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其关键在于可视化与可执行。组织有清晰稳定的质量文化表达,包括VI、CIS等企业形象设计、核心理念、核心原则、愿景、使命、宗旨等等。质量文化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意识,需要一套可靠的质量文化实施机制保障,将质量文化内化为全体员工的质量行为。这种质量文化不是企业自说自话,更是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代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内涵,引导员工在提供产品和服务中用质量文化来衡量工作利弊得失。文化要可知可感,最好的传播办法就是用案例来交流质量文化的应用成效和问题所在,通过榜样和标杆的影响来推动质量文化的落实。质量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质量竞争能力,通过激励团队的质量文化追求,来和外部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竞争,最终使组织拥有明显高于竞争对手的质量创新行为与能力。

五、总结

质量创新战略框架体系,建立在八个模块、五个维度的评分体系基础上。组织应结合组织实际、审时度势,将现有的“大质量”系统的管理体系中的方法交叠的部分予以整合,建立一体化的改进方法。在吸收卓越绩效、ISO9001、六西格玛等体系优点的基础上,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目标,利用质量创新战略框架,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助推企业从“速度时代”迈向“质量时代”。质量创新战略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质量创新战略突出了企业家精神和需求

质量创新战略突出了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现有的众多质量管理体系大都立足于质量控制与管理,对质量创造价值方面关注不够。为顾客创造价值需要质量创新。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德鲁克,1985)。质量创新战略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套有效的质量战略框架。面对“质量时代”战略环境的机遇与挑战,质量创新战略能推动企业实施质量战略再造,针对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式,利用多种质量战略手段,发挥质量文化协同作用,实现质量战略目标,赢得质量竞争优势。

质量创新战略突出了满足需求。“质量时代”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顾客需求成为决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质量价值的评价权由消费者拥有,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用户体验成为影响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顾客的感知质量在竞争环境下成为评价质量价值的最终标准。需求本身由于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性和动态性,导致质量创新越来越复杂。质量创新战略为企业满足质量需求提供了系统思考模式,站在质量价值观层面,将价值观融入到框架体系和八个模块中,以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为目标,通过理清质量目标与计划,实施“干中学”的方法,推动资源整合,加强绩效比较,正在为满足需求而创新质量。

2.质量创新战略适合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需要

中国企业在从“速度时代”到“质量时代”的转型升级中,需要找到适合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环境的战略框架。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是指通过产业的转行、增长方式的转轨和产品本身的升级等方式(程虹、刘三江、罗连发,2016),最终实现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变的目标。质量创新战略,有助于形成面向市场的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加快企业从“速度盈利型模式”向“质量盈利型模式”转变,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升。在“质量时代”,根据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特点,结合中国质量管理实践情况,吸收国外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质量理论与方法,逐步形成适合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质量创新战略框架体系,成为当前中国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质量创新战略,把质量战略上升到企业战略的核心,有助于企业形成面向未来的、适合智能制造、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战略框架体系。

当然,本文提出的质量创新战略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体系,经济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仍在进行中,适合“质量时代”和消费社会的质量管理新模式还未成熟定型,质量创新战略还需要在质量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总结。此外,本文的质量创新战略的各级指标体系采用的是质量创新八个模块和五维度的评语评价体系,这种等级矩阵的评价结构,在质量创新实践和模型评价应用中,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空间,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具体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蔡昉,2013:《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Cai Fang,2013,“How to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riven”,Social Science China,1.]

[2] 钞小静、任保平,2011:《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经济研究》第4期。[Chao Xiaojing and Ren Baopin,2011,“Timing Change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Analysi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Research,4.]

[3] 程虹,2014:《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宏观质量研究》第4期。[Cheng Hong,2014,“China’s Economic Growth: Transition From Velocity Era to Quality Era”,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4.]

[4] 程虹等,2013:《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第3期。[Cheng Hong et al.,2013,“Research 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ing the Strategy the of Prospering the Nation With Quality”,Journal of Macro-Quality Research,3.]

[5] 程虹等,2016:《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状况与路径选择——基于570家企业4794名员工入企调查数据的分析》,《管理世界》第2期。[Cheng Hong et al.,2016,“The Basic Situation and Route Choi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An Analysis Based on Survey Data from 4794 Employees of 570 Enterprises”,Management World,2.]

[6] 程虹、许伟,2015:《质量创新:“十三五”发展质量提高的重要基础》,《宏观质量研究》第4期。[Cheng Hong and Xu Wei,2015:“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Quality Improvement”,Macro Quality Research,4.]

[7] 程虹等,2016:《企业数据质量对实证研究结论偏差的潜在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Cheng Hong et al.,2016,“The Potential Impact of Enterprise Data Quality on Empirical Research Conclusions”,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3.]

[8] 邓可斌、丁重,2010:《中国为什么缺乏创造性破坏?——基于上市公司特质信息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第6期。[Deng Kebin and Ding Zhong,2010,“Why China Lack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Evidence from the Listed Firms Specific Information”,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6.]

[9] 付允、刘怡君,2009:《指标体系有效性的RST评价方法及应用》,《管理评论》第7期。[Fu Yun and Liu Yijun,2009,“RST Evalu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Index System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tion”,Management Review,7.]

[10] 格罗斯罗·赫尔普曼,2003:《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Grossman G.M.,2003,“Innovation Growith in the Global Economy”,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11] 韩福荣,2005:《质量生态学研究(1)——质量管理理论的创新》,《标准科学》第3期。[Han Furong,2005,“Quality Ecology Research (1):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ory of Quality Management”,Standard Science,3.]

[12] 韩耀斌,201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内部评审培训教程》,中国质检出版社与中国标准出版社。[Han Yaobin,2013,“Excell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 Internal Audit Training Course”,China Quality Inspection Press and China Standard Press.]

[13] 李国杰、程学旗,2013:《大数据研究: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第27期。[Li Guojie and Cheng Xueqi,2013,“Research Status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of Big Data”,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7.]

[14] 李宏彬等,2009:《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0期。[Li Hongbin et al.,2009,“The Influ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Spiri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Research,10.]

[15] 刘研、仇向洋,2005:《顾客价值理论综述》,《现代管理科学》第5期。[Liu Yan and Qiu Xiangyang,2005,“Overview of Customer Value Theory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5.]

[16] 刘畅,2015:《高端消费品感知价值影响因素的定量测度》,《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1期。[Liu Chang,2015,“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erceived Value of the High-end Consumer Goods”,The Study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11.]

[17] 库恩,2012:《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Kuhn.Thomas S.,2012,“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8] 迈克尔·波特,2007:《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Porter Michael,2007,“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China CITIC Press.]

[19] 宋刚、张楠,2010:《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中国软科学》第3期。[Song Gang and Zhang Nan,2009,“Innovation 2.0: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Society”,China Soft Science,3.]

[20] 狩野纪昭,2012:《质量进化:可持续增长之路》,《中国质量》第10期。[Noriaki Kano,2012,“Quality Evoluti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Growth”,China Quality,10.]

[21] 王新平等,2008:《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管理评论》第 10期。[Wang Xinping et al.,2008,“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Certification”,Management Review,10.]

[22] 王伟光,2014:《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第12期。[Wang Weigang,2014,“Efforts to Promot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Qiushi,12.]

[23]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2013:《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Schnberger Viktor Mayer,2013,“Big Data Era: Life,Work and Thought of Great Change”,ZheJia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4] 熊伟,2015:《质量创新: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的系统方法》,中国质检出版社与中国标准出版社。[Xiong Wei,2015,“Quality Innov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Based on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China Quality Inspection Press And China Standard Press.]

[25] 许庆瑞等,2006:《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新范式初探:理论溯源与框架》,《管理学报》第3期。[Xu Qingrui et al.,2006,“Theoretical Trace and Framework of Overall Innovation Management”,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3.]

[26] 约瑟夫·熊彼特,2012:《经济发展理论》,中译本,中国画报出版社。[Schumpeter J.A.,2012,“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hina Pictorial Press.]

[27] 赵国栋,2013:《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清华大学出版社。[Zhao G.D.,2013,“Historical Opportunity in the Era of Big Data”,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8] 朱兰,2014:《朱兰质量手册(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Juran,2014,“Jurans Quality Handbook Sixth Edition”,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9:《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8\ISO9000:2005。[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9,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Foundation and Terminology,GB\T19000-2008\ISO9000:2005.]

[30] Aghion P.et al.,2011,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on.Cepr Discussion Papers,7.

[31] Abernathy W.J.and J.M.Utterback,1988,“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 Technology Review”,Journal of Science Policy & Research Management,3.

[32] Aghion P.and P.Howitt,1992,“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 ,(60):pp.323-351.

[33] Al-Harbi A.S.,2001,Application of the Ahp in Project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1):pp.19-27.

[34] Barro R.J.,2002,“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Working Papers Central Bank of Chile,5(2):pp.17-36.

[35] Bowen D.E.,and G.R.Jones,1986,“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of Service Organization Customer Exchan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1(2):pp.428-441.

[36] Coase R.H.,1991,The Nature of the Firm,The Nature of the Fi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7] Collis D.J.and C.A.Montgomery,2008:Competing on Resourc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34(4):pp.118-128.

[38] Crosby P.,1979,“Quality Is Free: 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ertain”,New York: Mentor Executive Library.

[39] Davis L.,1971,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 First Step Towards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University Press.

[40] Deming W.E.,1982,“Out of the Crises”, Crisis of the S in Finland,128(11).

[41] Deming W.E.,1994,“The New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Education”,Cambridge Mit Center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tudy,38(3):pp.294-295.

[42] Dodgson M.and Roy Rothwell,1995,“Th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Economic Journal,106(436).

[43] Feigenbaum A.,1991(Original 1951),“Total Quality Control”,New York: McGraw-Hill.

[44] Fornell C.,1992,“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 The Swedish Experience”,Journal of Marketing,56:pp.6-21.

[45] Freeman C.,1995,“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1): pp.5-24.

[46] Freeman C.and L.Soete,1997,“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3rd Edition,Mit Press Books.

[47] Friedman M.,1962,“Capitalism and Freedo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8] Hallak J.C.and P.K.Schott,2008,“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6(1):pp.417-474.

[49] Hippel E.V.,2007,“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Technology & Culture,31(2):pp.387-392.

[50] Lucas 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88): pp.3-42.

[51] Kubiak T.M.,2005,“Feigenbaum On Quality: Past,Present,Future”,Quality Progress.

[52] Knight H.F.,1921,“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53] Maslow A.H.and C.D.Green,194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50(1):pp.370-396.

[54] Marquis,D.G.and W.H.Gruber,1969,Factors in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55] Peter F.Drucker.,1985,“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inciples”,Public Productivity Review,7(1):pp.77-78.

[56] Penrose E.T.,1980,“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Blackwell.

[57] Ricketts M.,2006,“Economic Regulation: Principles,History and Methods”.Chapters.

[58] Romer P.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vol.98(5),pp.71-102.

[59] Rothwell R.et al.,1974,“Sappho Updated Project Sappho Phase ”,Research Policy,22 (2):110-110.

[60] Schumpeter J.A.,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rvard Economic Studies,General Information,355(1403):pp.159-192.

[61] Shapiro D.and J.Euchner,2016,“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An Interview with Dan Shapiro:Dan Shapiro Talks with Jim Euchner about New Capabilities and Infrastructure that Are Lowering the Barriers to Innovation”,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pp.59.

[62] Silberer G.,1985,“The Impact of Comparative Product Testing Upon Consumers Selected Findings of A Research Project”,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8(1):pp.1-27.

[63] Venohr B.and K.E.Meyer,2007,“The German Miracle Keeps Running: How Germanys Hidden Champions Stay Ahead in the Global Economy”,General Information.

[64] Verhoogen E.A.,2007,“Trade Quality Upgrading and Wage Inequality in the Mexican Manufacturing Sector”,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23(2):pp.489-530.

[65] Wiersema F.and M.Treacy,1993,“Customer Intimacy and Other Value Disciplin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1(1):pp.84-93.

责任编辑 汪晓清

作者:程虹 许伟

第2篇: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框架

摘要:被广泛应用于软件企业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是改善软件质量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运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软件过程持续改进的观点,并结合质量和项目管理思想,提出了以软件项目需求管理、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为重点的软件项目质量控制框架。

关键词:CMMI 软件项目 质量管理

1 软件项目的生产特征

软件项目相对于其它项目既有共同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并说明这些特点对软件过程改进以及软件质量管理的影响。

首先软件项目存在着规模限制,软件项目的规模特征首先是项目的组成人员较少,其资源有限。而资源是进行软件过程改善与软件质量管理的先决条件,不同规模项目进行软件过程改善与质量管理,资源的占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形关系,如200人的软件企业和10人的软件项目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投入并不是简单的20:1的关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开对软件过程改善培训和支持以外,软件企业和软件项目进行过程改善的核心活动基本上是一样的,那么软件项目就必须精打细算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做最需要的软件过程改善与质量管理。

其次是项目独立性:在特定机型上,利用特定硬件配置,由特定的系统软件或支撑软件的支持,形成了特定的开发环境。再加上软件项目特定的目标,采用特定的开发方法、工具和语言,使得软件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这种建立在内容、形式各异的基础上的研制或生产方式,自然会给管理工作造成许多实际困难。

再者软件项目的任何一个成员都可能参与软件生产的各个方面,每个人都是“全才”,既可以进行需求分析,同时也可以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在软件生产过程中,软件项目在职责划分上更侧重以人员为中心而不是以角色为中心,软件开发缺乏层次性。这一特征对软件过程改进的组织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项目组织在进行过程改善时就不太可能设立独立的软件工程组,而是使每一个软件工程人员参与到软件过程改善活动之中,在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同时并行进行软件过程改善。

总之软件项目的特征可理解为创造性强、动态变化快、技术革新迅速,其成功依赖于小团体的创造能力。同时软件项目组也存在着软件过程规范不够明确、组织岗位职责模糊、人员管理松散、技术使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阻碍软件项目的缺陷。这些缺陷直接导致了软件项目质最管理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在以软件过程改善为主线的基础上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软件项目质量控制框架。

2 影响软件质量的结构因素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重点是从组织管理方面研究评估软件生产过程,从而提高软件质量。软件业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软件质量是人员、过程和技术的函数,即:Q=f(M,P,T)

其中,Q表示软件质量;M表示人员iP表示软件生产过程;T表示技术。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讲这就是组织管理、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技术工具使用的组成。

3软件质量控制框架

正如我们所知,软件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影响开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人员、过程、技术可以被看作是独立的因素,但实际上人员、过程、技术三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把三者合理地结合起来,使人员、过程和技术相互配合,达到整体最佳状态,才一是实施软件质量控制追求的目标。而其中人员因素又可以细分为开发人员能力、开发人员数量,反映到组织上就是软件项目的角色管理;过程因素可以细分为软件过程成熟度、软件开发周期,主要体现为项目的过程管理:技术因素可以细分为软件复杂性与开发工具两个因素,具体体现为项目的软件配置管理。依据CMMI,将软件质量与其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软件质量控制框架(如图2所示)。

软件质量(SQ)主要受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PM)、软件的大小与复杂性(SC),软件开发所需的资源(DR)、使用的开发工具(DT)和开发人员的能力(PC)五个要素的影响;同时软件开发质量又影响着软件开发周期(CT)、开发所需的资源(DR)。此外,开发过程成熟度(PM)和系统的大小与复杂性(SC)又分别影响着软件开发所需的资源(DR)、开发周期(CT)。因此对于软件开发质量(SQ),可以用扩展后的函数来表达,于是得到一个软件质量控制模型:SQ=f(PM,SC,DR,DT,PC)

3.1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Process Matu rity,简称PM)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PM)的高低取决于软件开发者对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高低:依据CMMI评估的PM能反映其对提高软件开发过程能力的投资水平。对开发过程的控制能力和自我改善能力越强,在实际系统开发中软件开发错误与重复工作就越少,软件开发质量越高。

3.2软件的大小与复杂性{Size and Complexity,简称SC)软件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项目的大小及其业务的复杂程度,反映到程序中则可以通过系统模块的数量和可以执行程序语句的多少(主要是其行数)来测量。软件的复杂性主要包括技术专业、数据和决策三方面的复杂性。技术专业的复杂性体现在系统功能实现的困难,特别是系统中运算法则和计算统计的实现;数据的复杂性是指软件中数据结构和关系的复杂性;决策的复杂性是指软件中决策路径的复杂性和结构的复杂性。软件在这三方面越复杂,那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和未发现的错误就越多,软件开发的质量就越加难以得到保证。

3.3软件项目所需的资源(Development Resource,简称DR)软件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系统开发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DR主要与SC,PM,SQ以及DT,PC有关系。其中SC越大,DR越大;增强PM,DR增加:DT,PC越大,DR越小。在模型中,对于系统所需资源DR而言,DR与SQ的关系是互补的,成反比关系,因为软件质量提高会减少错误。而这些错误很容易导致实质性的重复工作,由此造成的费用远比项目早期用于改善质量方面的投资大很多,从而既可以减少反复修改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人力资本与资金。对于软件质量SQ而言,在遵循严格的系统步骤、使用质量工具、进行严格的系统测试以及代码审核来提高系统开发质量时,SQ与DR的关系是均衡一致的,成正比关系。

3.4使用的开发工具(Development Tools,简称Dn使用的开发工具(DT)主要是指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在模型中,DT不仅会影响SQ,而且也影响DR,因为在软件开发中,对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越多(DT越大),软件一致性越差,系统协调性工作也越大,从而SQ越加难以保证,DR越大。

3.5开发人员的能力(Personal Capability,简称PC)开发人员的能力(PC)是指软件开发小组成员的技术能力和开发小组的整体开发畿力。PC一方面影响着SQ,另一方面也影响着DR。一般而言,PC越强,DR(主要是指时间)就越少,SQ就越有保证。根据CMMI,PM较差的软件开发往往主要依靠于系统开发人员个人经验的积累,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系统开发质量。

4 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框架

如前所述,在项目开发质量概念模型的分析中,仅将软件开发质量取决于人员能力和技术层面是不够的,软件过程成熟度才是直接影响软件开发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开发人员的能力主要体现于团队的力量和能力,技术则主要通过软件工具及开发方法的应用来集中体现,软件过程成熟度则主要体现十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能力和自我改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以建立有效、稳定的软件过程为核心来强化开发人员团队化管理以及软件开发工具的应用,从而达到对软件的质量控制。基于CMMI的层次结合软件项目管理的特点给出其软件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框架(如图3所示)。

通过建立基于CMMI的软件项目质量管理框架,给中小软件企业的软件项目开发提供了一个参考,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软件项目成功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作者:张仲雷

第3篇: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框架、体系和特点

[摘要]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框架反映了社会的需求、政府和法律的要求,综合了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考量了教学论和相关科学的定位,以及教学资源利用情况。文章研究了德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估与开发体系的形成背景、目标、结构,以及自评、外评等功能,分析了学校借助“质量环”持续提升质量的机制,概括了其在管理质量上注重教学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 质量评估 框架 体系 特点

[作者简介]秦咏红(1971- ),女,江苏镇江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工程师,博士后;朱建国(1964- ),男,江苏靖江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23)李凌(1968- ),男,山东泰安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北京 1024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专项课题“中德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的比较研究——以机电类职业技术教育为例”(项目编号:ZJYJ15-41)、2016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一般项目“中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SM201612448001)和2017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现代职业教育标准的开发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7ZDIXM039)的研究成果之一。

[

提升办学质量正在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实践热点,备受多方关注。普通高校在经历了“985”和“211”建设之后,正朝向“双一流”目标迈进。高等职业院校在经历了“示范校”“骨干校”建设之后,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的“双高”建设也提上了日程。目前,一些省正在积极开展“优质高职院校”创建工作。这些建设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评估和提升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因其教育与职业的双重性,既不能照搬普通教育的评估标准,又不能沿用企业培训的评估标准,急需科学方法引导,以便做出有效评估。德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蜚声全球,不仅有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估理念可以作为理论分析框架,还有成熟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估和开发体系可以提供具体运作参考。研究德国职业教育质量,有助于中国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式,完善职业院校的质量建设体系,形成中国职教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一、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分析框架

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受到美国、欧盟等产品质量管理思想的启发,融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多维度的分析框架。其中,教学质量评估框架居于核心地位。它评估职业教育和学校实践的有效性,以及教育目标、教学论方法理念和取得成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此做出保障和反馈。

(一)德国职业教育质量分类

德国的职业教育质量如果从教育机构质量管理的范畴来看,可分为管理质量和教育质量两部分。广义的管理质量包括学校愿景、学校目标、领导理念和质量体系等控制质量;狭义的管理质量包括人员领导、质量目标、质量项目和过程管理等过程质量。广义的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计划、合作、评价和反馈体系等学习文化质量;狭义的教育质量专指教学质量、教学发展和教学设计等与教学密切相关联的质量。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的质量有时也称为狭义的教学质量。如果从过程的视角进行分析考量,教学质量可以分为输入、过程、输出、转化和产出等环节,其中后三个环节构成了结果质量①。

(二)加文的质量观

美国的加文(Garvin)在研究了哲学、经济学、市场学和物流管理学关于产品质量的不同定义后,归纳出了5个质量观:透明的质量观、基于产品的质量观、基于客户的质量观、基于制造的质量观和基于价值的质量观。加文质量观提供的分析视角,被许多学者借鉴,用于研究产品之外的其他领域。例如,德国将美国质量管理思想应用到职业学校内部发展和质量管理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滕博格的教学质量评估分析框架

德国的滕博格(Tenberg)重新阐释了加文的5个质量观,提出了以下质量导向的教学评估分析框架,用以衡量充满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第一,规范的教学质量要求源自社会需求,以及法律和政府的要求;第二,产品相关的教学质量要求由教师本人决定;第三,客户相关的教学质量要求由教育的接受者及其利益相关者定位;第四,制造相关的教学质量要求由教学论或相关科学定位;第五,货币(价值)相关的教学质量要求产生于配套资源逆向计算的意义。他基于以上分析框架,总结出高质量的教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高度遵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评价良好;学生、企业和家长对教学感到满意;体现高品质的教学论理念;经济有效地使用可用資源。

二、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导向实施情况

(一)教学质量的规范导向实施情况

德国联邦教育部委托联邦职教所(BIBB)开发职业培训框架教学计划,企业培训大纲由BIBB专委会组织开发,职业学校框架教学计划由联邦州专委会开发。课程标准由国家颁布,是最低标准,各州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和时间全国统一,由行业协会主办,劳方(工会)、资方(企业)和学校三方构成考试委员会。职业教育章程由劳方、资方和社会共同参与制定,在政府组织协调下,雇员和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磋商。

(二)教学质量的产品导向实施情况

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专注于教学,对教学质量过程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虽然教学目标和内容必须围绕教学计划,但教学媒介和教学方法可以由教师自由选择,不做统一要求。只要符合大纲规定,能支持学生通过考核即可。在笔者参观过的学校中,一节课往往使用2~3本教材。这些教材图文并茂,由出版社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普通任课教师不参与教材编写。有的专业课由2~3名教师共同上课,分别指导学生学习理论和动手实践。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还专门留出学生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间。班级规模较小,教师对学生个体情况很了解,对学生非常耐心。德国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可以终身任职,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普遍具有自豪感。

(三)教学质量的客户导向实施情况

德国家长比较支持孩子的职业选择,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些家长虽然也非常倾向让孩子上研究型大学,但一般不反对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并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持肯定态度。德国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职业教育相关的质量评估和开发过程,容易招聘到满意员工,对本国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估也多持肯定的态度。在笔者走访过的企业中,雇主普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较为满意,毕业生对学校或者企业的教育质量也较为满意。

(四)教学质量的制造导向实施情况

德国高度重视与职业教育质量相关的科学,职业教育教学论、工作教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集聚了大批专家学者,为职业教育质量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研究支持。例如,德国不仅具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还有技术教学论,对教师教学的计划、准备、传授和评估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专业指导和评估。再如,工作教育学重要领域之一——工作与学习的理论,不仅研究在工作活动中体验学习、传授工作方法,也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专业研究将质量评估定位在客观的基础之上,为评估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五)教学质量的价值导向实施情况

德国职业教育对可用资源的利用很充分,学生不仅可以使用校内教学设备,也可以利用企业资源。一些合作企业甚至主动把新产品送到学校,供学生免费训练。这对倚重工作环境和机器设备的职业技术教育而言,既降低了办学费用,又获得了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学资源,并可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汲取质量评估的相关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职业学校环境整洁,实验器材风格平实,机器设备等布局合理。教室桌椅可以搬动,个别教室的桌子还可以配合教学需要,拼出不同组合。

三、德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估与开发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评估模型具有整体复杂性,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结构也在不断发展中”。各州的职业学校质量建设模型与理念不尽相同,例如不来梅州的“通过评估和开发的质量”(Qualit?tdurch Evaluation und Entwicklung,简称Q2E)、黑森州“基于Q2E的原型测试”(modell hafte Erprobung von Q2E)、下萨克森州的“导入EFQM”(EFQM eingeführt)以及萨尔州的ISO9001。其中,Q2E模型是一种“成熟的职业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行动模式”。在它的基础上,巴伐利亚州开发了“职业学校质量管理”(Qualit?ts management an beruflichen Schulen,简称QmbS),巴登—符腾堡州(以下简称巴符州)开发了“运营独立学校”(Operativ Eigenst?ndige Schule,简称OES)。

(一)质量评估和开发体系产生的背景

OES是巴符州文教部于2003~2006年期间,在首批18所基地职业学校样板工程的基础上,开发的一套用于职业学校质量评估和质量开发的系统。OES体系目标明确、层次清晰,采取反馈和协同等方法,用责任和目标引领学校质量发展。它针对以教学为中心的职业学校相关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评估和提升。2006年12月批准的巴符州教育法第114条(§114 SchG BW)和2008/09年度生效的学校评估法(EvaluationVO BW)为OES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2007—2010年,巴符州加盟OES的职业学校每年递增60余所,到2011年总计达到288所,目前已经覆盖巴符州所有职业学校。

OES的诞生源于社会需要,并受到法律法规调节。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社会、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对就业系统产生了相应影响,相关政策要求职业教育和培训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按照《学校法》等相关规定,职业学校必须为此做出响应,要为年轻人“应对职业与工作领域不同任务和发展需求做准备”。大部分“双元制”职业学校的合作伙伴企业,长期使用质量管理体系,这倒逼职业学校领导和教师熟悉质量理念。此外,随着职业教育适龄人口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更好地应对挑战,也是强化职业学校质量評估的重要原因。

(二)质量评估和开发体系的行动目标

质量具有符合性的特点,只有在特定目标之下,才有评估意义。巴符州实施OES,旨在“增强职业学校的教学责任和专业责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学校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从而增进被托付给他们的青年人以同样的独立性和责任感”。OES的质量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人”,注重多种质量导向的教学评估要求,侧重校内自我指导和控制,强调校领导和教师的质量责任。OES的重点在于学校质量,在于校内自我指导措施和自我控制项目,以及与学校或学校监管方设定的目标相一致的探索过程。

OES理念基于以下假设前提:德国职业学校校长和教师都是高素质的,他们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起,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专家。该假设调动了教育利益相关者行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领域吸收学生参加课程开发,通过师生反馈或学生走访等,系统地整合学生的反馈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课程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成功地学习,增加对学校的认同感。学生不仅是OES的接受者,也被当作协作设计者,甚至是“专家”。

(三)质量评估和开发体系的评价功能

OES的评价功能主要包含“自我评估”(下文简称“自评”)和“外部评估”(下文简称“外评”)。自评的规则由学校制定,实现获取、鉴定和评价质量数据的功能。它不仅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自身行动成效,还帮助学校掌握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信息,规划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在新的评估中评价其有效性,促进目标的实现。自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经过自评,学校绩效将变得透明,学生、家长和合作企业的培训师,以及公众对职业学校的接受和悦纳程度都有所增加,这反过来又提升了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

外评的相关理念由州研究所与文教部共同开发,它以Q2E模型为基础,综合了18所职业学校测试结果。学校发展质量的理念和实现目标的过程,在外评中至关重要。外评的功能在于创建评估的客观尺度,帮助学校接受来自外部更加专业的反馈,从而认清自身优势和弱点,获得发展动力,掌握工作知识。外评还系统地增加了质量建设的约束力和可持续性。外评以团队方式进行,评估小组主要由3名有资质的研究所人员和各学校推荐的“铮友”组成,负责审查校内自评结果和相应措施。评估小组不仅对学校质量文件进行评价,还走访学校利益相关者,形成有针对性的外评报告,支持学校与主管部门达成面向发展的目标协议。评估人员用标准化的外评报告进行总结。在外评期间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职业学校,可以得到巴符州学校发展研究所的认证(Zertifizierung),质量认证标准由巴符州文教部和州研究院共同制定。

(四)质量评估和开发体系的结构框架

OES基本结构框架由目标导向下的“五横”“三纵”和“质量文件”(Qualit?tsdokumentation)组成。该结构框架可以分为3个子系统:目标、质量和行动。目标子系统居于上层,由目标协议、外评和指导原则组成。行动子系统居于下层,由团队工作、信息与通信管理、过程管理与项目管理、自评和个别反馈五个横向层面组成。质量子系统居中,由学校管理质量、教学质量和自选质量三个质量范畴组成。其中,自选质量有助于从当前要求和学校目标出发,确定优先事项和措施。质量子系统一方面受到目标子系统的引导,另一方面又对学校质量建设的具体行动做出引导。在三个质量范畴网格的引导下,行动子系统又形成了三个纵向的质量评估和开发层面。此外,质量文件贯穿了三个子系统和质量建设的全过程,旨在提高学校质量建设及其目标、规则与流程的透明度。它不仅是外评的基础数据,也是学校教职员工的重要信息来源,对新员工了解和融入该体系特别有帮助。

为了使职业学校质量建设结构化,OES借鉴了杜布斯(Dubs)的研究成果以及Q2E模型中的“自我评估的质量范畴和维度”,将质量保障和质量发展按照条件要求、过程和结果成效划分如下:第一,将构架、物资和人力资源、学生及其生活环境等纳入条件考量;第二,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学校领导和管理、学校氛围和课堂气氛、校内和校外合作伙伴关系等纳入过程考量;第三,将专业和跨专业学习成果、学校和职业生涯成功、学校工作评价纳入结果和成效考量。

(五)质量评估和开发体系的质量提升机制及新发展

OES借助“质量环”对学校质量进行持续改善。“质量环”也称“戴明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它视质量发展为一个不断循环的“策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处置(act)”的过程(简称PDCA)。受戴明思想的启发,OES将“PDCA”中的Check改造为Study,构建了质量发展的PDSA循环。

职业学校按照目标引导,开展质量建设行动。OES最初把学校质量建设视作围绕优先目标,进行质量开发、外评和认证的动态提升、持续改善的行动过程。“质量环”打破了学校边界,执行的是先自上而下落实协议目标,再自下而上反馈目标实施情况的运作模式。“质量环”范围较大,结构较松散,它的核心环节是学校与主管部门达成的目标协议,该协议以学校发展目标、主管部门目标和资源调整为基础。质量开发环节也非常关键,它由自评、个人反馈和文件组成。职业学校基于外评和质量宗旨与主管部门协商,达成目标协议,明确优先目标,经过质量开发、外评和认证,重新回到目标环节,并判断是否实现了优先目标。学校如果已经实现了优先目标,则退出循环,结束这一轮质量评估与开发行动;如果外评认证的结果是没有实现优先目标,则学校需要继续开展质量建设行动,并且再次执行下一轮的“质量环”,继续开展新一轮的质量开发、外评和认证行动,直到实现协议规定的优先目标时,本轮质量建设行动才停止。

巴符州的OES体系经过12年的发展,建设的核心理念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为职业学校系统化的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提供了框架。早些年OES理念注重实施评估过程和构建合适的组织结构,聚焦于建立校内外支持体系。2012年,埃布纳(Ebner)的科学评估将OES理念引向教育学方向,“质量环”的优先目标被定位为学校和教学的发展目标,在质量开发的同时注重质量保障,自评和个人反馈依然是质量建设的重点,但质量文件的重要程度已经被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取代。2018年,巴符州文教部最新成果表明,基于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职业学校教师的经验,目前质量评估和开发體系聚焦于成功开发课程。为了应对数字化等新趋势的挑战,OES还将迎来新的发展。

四、德国职业教育管理质量的特点

德国职业教育的过硬质量得益于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论指导下,共同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得益于学校领导、教师和培训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在质量宗旨统摄下,围绕目标协同工作;得益于质量认证标准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评判者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严格管理。德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估和开发体系对教学质量与管理质量同等重视、全方位提升,在这方面可供研究的点很多,限于篇幅,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点加以概括。

(一)重视运用教学论,为提高课堂质量提供方法指导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最终要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之中。德国职业教育重视运用教学论,从微观层面夯实课堂教学质量。例如,行动导向的教学论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课程的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并具有行动导向。为此,教师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和参与者的互动相处,成为教学活动的“兴奋剂”,有助于学生理解的行为,预热型以及令人兴奋的学习导入,令人兴奋的教学方式方法,引人入胜的内容和主题等②。教师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不仅关注教学内容难点的时间分配,也强调“起点”的教学设计。“起点”要求不仅反映在具体教学内容的衔接上,也反映在教师的态度、行为和方法上。这样的课程安排,降低了专业学习难度,提升了教学质量,是过程质量对结果质量的有效支撑。

(二)利益相关者协同,促进质量持续系统化提升

学生成功地学习,从而提升专业、社会和个人能力,是德国学校质量开发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并践行质量宗旨,学校管理部门和院系勇于担当责任,家长、培训企业、学校的董事会和非教学人员也适当参与。教育利益相关者广泛合作,以团队工作和个别反馈等形式,通过项目管理和过程管理等手段,持续地改进并完善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为了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相关机构也协同起来。例如,巴符州无论是在教学论和教师培训讲习班、继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学院,还是在学校发展研究所等处,均保证所有参与者使用统一方法和共同语言。需求驱动的支持系统也被建立起来,以便为学校领导、校内专家和部门负责人等按需求提供必要的信息、进修和咨询服务。校内外密切协同开展工作,使得学校内部质量建设与“外评”之间契合度不断提高,围绕质量发展目标采取的行动得以持续进行。

(三)管理体系专业化,为质量评估与开发提供保障

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非常关键。德国从宏观层次设计专业化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教育政策最高决策机构是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联邦拥有“双元制”教育企业管辖权,各州文教部拥有职业学校管理权。行业协会负责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认定与证书颁发,以及培训合同的注册与仲裁等。各州政府不直接评估职业学校,而是由州文教部提供资金委托给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例如巴符州委托给上文提及的学校发展研究所。此外,评估者、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也是专业性的。这样的管理制度强化了德国职业教育自身的管理质量。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大纲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起点和高标准,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则促进了管理质量的高效持续发展,它们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统一尺度和可靠保障。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框架和学校质量评估与开发体系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其管理理念、实践经验、知识和方法体系值得中国借鉴。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均获得了较快提升,质量保障与评估也正在逐步改善。为了形成能与中国“新时代”发展要求相匹配的职业教育质量,需要高度重视教学论的研究,以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式持续完善职业院校质量建设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协调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生搬硬套,而应从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学习,从细节和专注中开展优化,加强教学质量导向的规范性建设,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注释]

①②资料来自多贝尔教授2016 年江苏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此处“教学法”(Didaktik)翻译符合高职的话语体系,实质上是一种“教学论”。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OL].天津:天津大学,2014[2018-03-12].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6-1015041389.htm.

[2]秦咏红,陈正,滕博格.滕博格技术教学论述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5).

[3]徐红岩.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德国职业教育系统规划的总设计师[J].职业技术教育,2014(30).

[4]袁青.应用PDCA理论促进學校质量持续提升的思考与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7(7).

作者:秦咏红 朱建国 李凌

第4篇:框架梁柱节点钢筋质量通病防治

现浇梁柱节点柱主筋、箍筋,梁主筋位置、数量及梁主筋锚固长度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框架结构的工程质量。消除梁柱节点钢筋施工质量通病,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主体结构的工程质量。

一、柱主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主筋位移或露筋

1 原因分析

(1)浇筑梁柱节点混凝土时,用手掰开梁柱节点核心区主筋后,用料斗直接将混凝土倒人模中,致使柱上筋位移。(2)混凝上保护层垫块厚度不符合规定或漏放。(3)对位移主筋未及时调整到位。(4) 对柱主筋缺少限制位移措施。(5)混凝土浇筑时柱主筋被碰歪或撞斜,不及时纠正。

2 预防措施

(1)掰开梁柱节点中柱主筋后,应先将料卸在料盘上,后由人工入模。(2) 混凝上垫块按规定放置。(3)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执行。(4)对柱位移主筋应按1:6坡度调整到位。(5)在梁柱相接的水平面上,加一道由钢筋制成的卡具固定,量好柱轴线后采取限制位移措施。(6)柱主筋外伸部分再加一道临时箍筋。(7)振捣棒头或下料斗应避免碰撞钢筋,如果发现撞斜主筋,应及时校核纠正。

二、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区的钢筋加工安装不符合要求

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区的箍筋少放,绑扎铁丝少扣、漏扣、松扣,箍筋绑扎间距不匀,高低不平 箍筋重叠堆放在纵横交叉的梁受拉钢筋上面,箍筋被电焊从中间割断,箍筋闭合处未错开设置,梁受力筋端头锚人支座中的长度不足,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梁主筋端头90o弯钩平直部分在锚人支座时,用电焊割掉,梁主筋端头有焊接接头放在支座中,当梁主筋为双排钢筋时,叠合在一起或两排钢筋间距太大。 1 原因分析

(1)梁柱节点处梁主筋纵横交叉,又是箍筋加密区,钢筋安装绑扎不便。(2)梁柱节点钢筋绑扎中,预先全部绑扎好柱核心区加密箍筋,再安装绑扎梁纵横交叉的受力筋,当梁受力筋端头为90o 弯钩时,在不易放进支座的情况下就用电焊将部分箍筋从中间割断。(3)为节约钢材,梁受力筋锚人支座中的长度不够,梁主筋端头有焊接接头锚人支座中、(4)梁受力钢筋锚人支座中的位置、间距不均,当梁主筋为双排钢筋时,在支座中叠合在一起,或双排钢筋间距拉大。③梁柱节点加密区箍筋弯钩闭合处未相互错开。

2 预防措施

(1) 严格操作工艺,对梁柱节点箍筋加密区,应把梁受拉筋区锚人支座,并和柱核心区箍筋按序密切配合,一道道绑扎牢固.(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不能随意用电焊割断柱核心区加密箍筋和梁主筋锚人端弯钩平直部分。(3)粱受拉筋锚人支座中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梁受力筋端头有焊接接头时,应按规范要求执行。(5)梁柱节点中梁受力筋的位置、间距要均匀安放;当梁受力筋为双排钢筋时,应拉开双排钢筋间距,按规范要求执行(6)粱柱节点箍筋加密区弯钩闭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7)对梁柱节点核心区钢筋逐根进行隐蔽检查验收,无误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第5篇:浅析建筑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0-11-11 来源:鸣网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模板四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模板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芯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芯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下面谈谈节点施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

1、梁柱节点区的钢筋绑扎常见的问题:

1.1、箍筋的间距。

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或者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或者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

1.2纵筋的锚固。

而纵筋则可能会因弯钩被烧短烧断导致锚固长度不够

2、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作业班组质量意识不够、施工管理、监理人员素质较低,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

3、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

工程实践中最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每层柱包括柱身、加密区和节点区的箍筋一次全部按要求绑扎好,然后装柱模板、在梁底下5~10cm处留施工缝浇灌柱砼,柱侧模拆除后接着装柱头节点模板和梁底模(或者包括梁一边侧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这种做法节点箍筋影响了柱砼的浇灌作业,砼工往往不得不解开扎丝,从侧面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以打开一个大口子让砼比较顺利地流入柱内。这样一来,节点区的箍筋就被打乱了,要恢复原状很不容易,而且要多费工时。在浇灌柱砼时部分钢筋还会被水泥浆污染,影响与砼的粘结。此外,节点区箍筋绑扎好后再穿梁底筋将会很麻烦,尤其是穿带弯钩(如在边支座)的底筋十分困难。这时是钢筋工不得不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甚至会擅自烧断弯钩造成纵筋的锚固不够。

另一种是用所谓“沉梁法”绑扎框架梁钢筋,即在绑扎柱箍时留下节点区箍筋不绑,等木工将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底模都安装好后,再在楼面上绑扎梁钢筋,绑完后拆除临时支架将梁钢筋骨架落到梁模内。这种做法很容易漏掉节点区的柱箍筋,就是放了也往往是无法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又难以调整。实践中,也有些项目提出采取改进的办法在箍筋四个角设导筋,将节点区箍筋按要求间距绑在导筋上固定成短钢筋笼,然后再随梁骨架沉入模板内;或者采用两个“U”形开口箍套叠,再焊成封闭箍。实际上,只要是先把模板都安装好了再沉梁,无论是使用导筋还是“U”形开口箍,都难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当柱比较大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复合箍筋时,就根本不可能做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在验收梁、板钢筋时,有关方面才发现和提出节点区箍筋问题要求施工班组整改。但是,此时往往模板都已安装完毕,如果不拆除节点区模板,根本是不可能整改到符合规范要求的。遗憾的是:实际上不少工程最后都是在“尽可能整改”中马虎过去。

实践证明:只有细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才可能保证节点区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做法是将柱的箍筋分段绑扎:首先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在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绑完框架梁钢筋后再在梁面上加一道节点(定位)箍筋。具体的施工流程:绑扎框架梁以下柱箍安装柱模浇灌柱砼(顶层边柱要注意留够梁筋的锚固位置)拆除柱模安装框架梁底模安放框架梁底筋绑扎节点箍筋绑扎框架梁钢筋梁面处加节点(定位)箍筋一道安装节点区模板安装框架梁侧模及楼板底模。这样的安排可能要增加绑扎框架梁钢筋使用的操作架,这时可以用工具式脚手架来解决。如果楼板底模是用钢管做顶撑,也可以先搭顶撑架,利用它来做绑扎梁钢筋的操作架。

2节点区的模板安装

梁柱节点支模一般都比较麻烦,工效低。施工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及接驳垂直度较差等通病,要拆除再重装往往十分麻烦,不便于进行节点内的杂物清理和节点箍筋的调整处理。结合节点箍筋的绑扎顺序,在装梁底模、穿梁底筋再绑扎节点箍筋后才安装节点模板,可以采取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框架梁端头梁底以下的节点模板作为梁底模的支承在装梁底模时已一起安装)的节点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制模板的改进做法。其具体要点如下:

3.1在弄清每个节点处的梁柱、楼板的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后,对节点进行分类编号。

3.2根据各个编号节点的相关几何数据确定节点模板的制作方案。矩形节点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模板一般由四个侧面的各一至两片矩形板组成,模板下部与柱的搭接长度取40cm便于固定。结合节点模板的组合方式确定每片模板的具体尺寸并编号后,绘制出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

3.3安排熟练木工根据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预制节点工具式模板,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模板可用18mm厚夹板制作,用40mm×50mm(柱截面大于1000mm时可用50mm×100mm)木枋做背楞,背楞间距不超过300mm。装模专用的夹具也预先加工好,矩形柱采用钢管夹具,圆形柱采用扁铁圆箍夹具,紧固对拉螺栓采用Ф12圆钢。

3.4随施工进度,现场安装节点模板。先用铁钉将相应的模板在柱身初步固定,检查安装标高及垂直度,调整合适后安装夹具并初步收紧螺栓,再复查无误后用力收紧螺栓完成安装。另外,视情况可将节点模板与梁板模连结加固。

采用工具式定制节点模板体系,节点模板一般可以周转使用10次左右,可节省人工和材料;提前制作,又可节省现场作业时间,加快进度。

4、节点区的砼浇灌

框架梁柱节点作为梁的支座本身属于柱的一部分,所以节点砼强度等级应与柱相同。在工程实践中,多层框架设计上一般都取梁板砼与柱砼强度等级相同;若原设计图纸上标明的柱与梁板砼强度仅相差5MPa,一般也会在图纸会审时将梁板砼强度等级改为与柱相同。这种情况的节点区砼施工只需与梁板一起浇筑并注意振捣密实即可。

而在高层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为了满足框架柱的轴压比要求又避免柱子截面尺寸过大,往往需要取框架柱的砼强度等级比梁板砼高出2个或2个以上的5MPa。这种情况,施工时就要采取特别措施保证节点砼的质量。比较成熟有效的做法是:在梁柱节点附近离开柱边≥500mm,且≥1/2梁高处,沿45°斜面从梁顶面到梁底面用5mm网眼的密目铁丝网分隔(做为高低等级砼的分界),先浇高标号砼后浇低标号砼,即先浇节点区砼后浇节点区以外的梁板砼。应注意的是:

4.1节点区砼与梁板砼应连续浇筑,不得将高低强度等级砼交界处留成施工缝或出现冷缝。

4.2应确定合理的砼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配料,并在现场测控砼坍落度,加强对砼的养护,以防梁端高低等级砼交界附近出现砼收缩裂缝。节点区高强度等级的砼宜采用坍落度比较小的非泵送砼配合比,使用塔吊运输,可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砂率,从而减小砼的收缩量。节点和梁的砼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增强砼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高层建筑的框架结构节点处,经常会出现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同一层梁板高的情况,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先浇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的核心部分,然后于初凝前再浇梁板混凝土。只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到位,并精心施工,梁柱节点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处附近的裂缝完全可以得到避免。

第6篇:框架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目 录

一、质量保证体系................................................................................................................................................. 2

二、管理措施 ........................................................................................................................................................ 3

三、质量通病落实措施......................................................................................................................................... 3

四、技术措施 ........................................................................................................................................................ 3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3

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5

3、楼板裂缝 ...................................................................................................................................................... 7

4、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 8

5、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9

6、门窗渗漏 .................................................................................................................................................... 10

7、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 .............................................................................................................. 11

8、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排水不畅 ..................................................................................................... 12

9、地下室外墙渗漏 ........................................................................................................................................ 12

10、尺寸偏差 .................................................................................................................................................. 13

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新建教学楼

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

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新建教学楼工程,由克拉玛依市永安建筑安装总公司承建,克拉玛依市金科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由于框架工程质量通病是框架楼工程中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病的防治工作又牵涉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及各施工阶段,解决好质量通病的防治成了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贯彻关于开展质量通病防治精神,进一步加强质量生产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我项目部顺利实现2010年度质量生产达标,特制定本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为保证在施工中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克服质量通病,我方制定了以下措施及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质量保证体系

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彭海涛 副组长:徐忠义

组员:单同松、郭连成、刘美柱、黄锦平、陆连成 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1、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权限: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2、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责任:尽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

3、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

二、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

3、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发至各施工班组。

三、质量通病落实措施

为了做好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工作,按施工规范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严格按照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落实。

四、技术措施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砼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麻面、蜂窝、烂根、露筋、缝隙与夹渣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 原因及防治措施:

a、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砼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60~180mm),下料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b、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

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c、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砼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立面模板应在砼终凝后且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拆除时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对砼构件棱角的保护。

d、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梁板上垃圾应用吹风机吹净,墙柱应留清扫孔,砼浇筑前先浇50mm厚净浆,以确保与原砼面有机结合。

e、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梁、柱接头处支模方法严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质检员认真检查与复核。

f、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

砼浇筑时,认真做好收面工作,终凝后,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准上人。 g、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

砼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

当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辅助检查。

砼缺陷的修复在拆模后24h之内完成,区分不同缺陷,采取如下措施:

(1)、表面抹浆。对于麻面、露筋和蜂窝可进行表面抹浆修复。修复时首先将缺陷部分清洗干净,将松动的石子剔除,保持表面湿润而不能积水,然后将通过试验室配方而拌好的比原设计标号高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抹上,补好的表面应与结构表面平齐光洁,不能出现突变。

(2)、混凝土回填。对于部分空洞,需立模进行混凝土回填。修复时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实的混凝土并保证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而不能积水,再用高与原设计标号一个等级的专用修补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部分必须与老混凝土结合好并保证密实,对突出于结构外表面的部分应在砼初凝后凿掉和磨平,并加强养护。

(3)、砼涨模,先用粗錾子将涨模处大致凿好,再用细錾子轻轻将其表面剔痕剔平,磨光机进行局部打磨。

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砌体墙裂缝防治措施:

a、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

b、加气砼砌块的出场停放期不应小于28d,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应30d后再抹灰,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c、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150㎜~200㎜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7d后,方可用斜砖顶紧砌实,砂浆饱满。

d、砌体墙与竖向混凝土构件相连时应灰隙饱满;加气砼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

e、锚拉筋位置要正确,与砖模数要相匹配,不能弯折压入砖缝。

、墙体中不应设水平暗管,无法避免时,应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凝土构件中,竖向敷设当暗管直径累计不大于30mm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管周围用砂浆填实。

g、在宽度小于500㎜的承重小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管线;无法避免时,应将其置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本条如有发生,应与设计人协商出设计变更或现场办理签证。

h、按设计要求在加气砼砌块墙上开凿沟槽、孔洞时,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 i、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的外窗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砼窗台梁,高度不小于100mm,且与砖的模数一致,砼强度不小于C20。

轻质隔墙裂缝主要发生在与其它墙体相接处或门窗洞口上方,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 a、应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b、门窗洞口等处加强严格按行业标准进行施工。 c、墙体走线管的地方应加设钢板网加强。 内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a、抹灰打底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罩面灰前必须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b、基层必须甩毛,甩毛厚度应均匀一致,基层甩毛后应浇水养护,强度达到手掰不动为合格。

c、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导管设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做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设宽度不应小于150mm。

d、烟道抹灰、凹进墙体的消防箱背面抹灰均必须全墙满挂钢板网。 e、内墙面抹罩面灰应从上向下进行。不得逆向施工。

f、移动操作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墙面,对工人加强教育,不得在已抹完灰的墙面上乱涂乱画。

g、墙、柱阳角处应抹成圆弧形,按要求做1: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3、楼板裂缝

防治措施:

a、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b、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

c、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

d、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

e、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浇注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f、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应小于450㎜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g、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h、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对掺

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i、现浇板养护时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冲击影响。

j、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k、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中间不宜大于800㎜。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l、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的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天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4、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防治措施:

a、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当需要二次浇筑时,必须按照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 b、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c、采用套管的,套管应用钢管制作,其长度、防水翼环焊接位置应考虑管顶高出最终地面50㎜的要求,防水翼环应位于预留洞深度方向的中部;不采用套管的应严格按安装图集要求加装止水圈。

d、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e、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

f、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 g、卫生间墙面水泥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h、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应分别在找平层、防水隔离层、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

5、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a、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中粗河砂,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b、外墙螺栓孔应按方案要求进行填塞;砌筑外墙洞眼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分两次填塞密实,并由专人负责。较大的预留孔应用微膨胀细石砼捣实。

c、外墙粉刷基层应进行甩毛处理。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或增加抹灰厚度,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抹灰厚度超过30㎜时应挂钢板网。本条如属主体施工偏差,增加费用应由施工方承担;如属排砖要求,应现场办理签证。 d、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e、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10㎜左右。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f、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

g、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挤压出浆至密实,不能有砂眼、砂孔。

h、飘窗、阳台、挑檐等外挂构件的粉刷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滴水线(槽)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外墙面砖粘贴不牢、有色差的防治措施:

a、打底前对基层清理干净,使用高品质界面剂对基层进行处理,大面积开始前首先对样板墙进行拉拔力试验,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b、外墙面砖施工前应进行筛选,规格、尺寸、色泽、图案应均匀一致。 c、面砖不得有缺楞、掉角、暗痕和裂纹等缺陷。

d、面砖镶贴前,首先要将面砖清扫干净,放入净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干净后方可使用。

e、使用草酸清洗墙面时,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不得腐蚀面砖及勾缝。

f、外墙面砖粘贴完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如有砂浆块干结后留下的污痕,应用稀草酸清洗。

6、门窗渗漏

防治措施:

a、门窗安装前应进行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 b、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砂浆刮糙处理时应确定门窗 外框与墙体间隙。

c、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其厚度不应小于1.5㎜,宽度不应小于20㎜,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框边处不大于500㎜。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门窗工程属建设方直接分包,采用何种固定方式由分包方与建设方协商,我方配合。

d、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e、门窗框上侧、左右两侧应留5㎜宽、5㎜深的打胶槽口,底框应座于高10~15㎜的台阶上,窗台内外高差20㎜。

f、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7、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

防治措施:

a、基层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b、分格缝应上下贯通,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基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宽的卷材保护层。

c、保温层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 d、砼防水保护层做完后,保水养护不少于14d。

e、屋面上人孔、变形缝、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屋面雨水孔等节点严格按设计及国标GB50207-2002执行。

f、对于刚性细石砼屋面,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砼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砼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8、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排水不畅

防治措施: a、楼梯踏步抹灰时应用φ12钢筋,两端用φ6钢筋焊成八字型角做护角。 b、楼梯粉刷时应做成两防水形式。

9、地下室外墙渗漏

防治措施:

a、砼配合比应进行优化,必须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关于防水砼配合比的规定。

b、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施工缝浇灌砼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c、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中间应加焊圆形止水环,两端用锥形橡胶垫。 d、外墙砼终凝后及时浇水养护,带模养护不少于7d。

e、涂膜防水或卷材防水的甩头应砌临时性保护墙进行保护,主体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

f、涂膜防水立面涂刷时,应保证厚度,但每层涂刷不可过厚。 g、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施工防水保护层。

10、尺寸偏差

装饰工程完成后,应能保证房间净高及净空,因此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测量应有专人负责,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检测;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

b、主体施工时,剪力墙的轴线定位应准确,模板支设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避免鼓胀、变形、移位。

c、砌筑时,应根据控制线进行定位,并保证墙体垂直度、平整度。 d、装饰抹灰时,应检查房间净空及方正,对角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 e、装饰阶段,应弹出+1m标高控制线,控制地面装饰标高及顶棚标高。

第7篇:浅谈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杨陈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摘 要:]在框架结构中,节点作为联系整个结构体系的枢纽,既是承受梁、柱、板等各种荷载的受力点,也是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等多种交汇施工的重要部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芯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芯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但在工程实践中却往往对节点的施工重视不够,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关键词:]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模板 1工程概况

昆明市盘龙区龙江片区(大波村)保障房项目位于昆明东北部大波村,拟规划建设的大波村立交桥西南,西北绕城东连接线以南、昆曲高速路原严家山收费站以西。项目区距离昆明北部客运站约1.5公里,区位条件较好,周边已经形成较好的交通路网。

工程内容:我项目承建地块七9班幼儿园,地块八8-2#、8-3#楼及其附属裙楼、地下室附属结构。

9班幼儿园为该居住区配套公建工程,主要为框架柱结构。 2节点区的钢筋绑扎

梁柱节点的钢筋主要应注意两点:

2.1箍筋的间距。 2.2纵筋的锚固。

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管理、监理人员素质较低,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

工程实践中最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每层柱包括柱身、加密区和节点区的箍筋一次全部按要求绑扎好,然后装柱模板、在梁底下5~10cm处留施工缝浇灌柱砼,柱侧模拆除后接着装柱头节点模板和梁底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这种做法节点箍筋影响了柱砼的浇灌作业,砼工往往不得不用撬杠从侧面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以打开一个大口子让砼比较顺利地流入柱内并振捣。这样一来,节点区的箍筋就被打乱了,要恢复原状很不容易,而且要多费工时。在浇灌柱砼时部分钢筋还会被水泥浆污染,影响与砼的粘结。此外,节点区箍筋绑扎好后再穿梁底筋将会很麻烦,尤其是穿带弯钩(如在边支座)的底筋十分困难。这时是钢筋工不得不破坏已绑好的节点箍筋。

另一种是用所谓“沉梁法”绑扎框架梁钢筋,即在绑扎柱箍时留下节点区箍筋不绑,等木工将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底模都安装好后,再在楼面上绑扎梁钢筋,绑完后拆除临时支架将梁钢筋骨架落到梁模内。这种做法很容易漏掉节点区的柱箍筋,就是放了也往往是无法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又难以调整。尤其是建筑中当柱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复合箍筋时,就根本不可能做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在验收梁、板钢筋时,有关方面才发现和提出节点区箍筋问题要求施工班组整改。但是,此时往往模板都已安装完毕,如果不拆除节点区模板,根本是不可能整改到符合规范要求的。遗憾的是:实际上不少工程最后都是在“尽可能整改”中马虎过去。

实践证明:只有细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才可能保证节点区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做法是将柱的箍筋分段绑扎:首先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在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绑完框架梁钢筋后再在梁面上加一道节点(定位)箍筋。 具体的施工流程:绑扎框架梁以下柱箍安装柱模浇灌柱砼(顶层边柱要注意留够梁筋的锚固位置)拆除柱模安装框架梁底模安放框架梁底筋绑扎节点箍筋绑扎框架梁钢筋梁面处加节点(定位)箍筋一道安装节点区模板安装框架梁侧模及楼板底模。

3 节点区的模板安装

梁柱节点支模一般都比较麻烦,工效底。施工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及接驳垂直度较差等通病,要拆除再重装往往十分麻烦,不便于进行节点内的杂物清理和节点箍筋的调整处理。结合节点箍筋的绑扎顺序,在装梁底模、穿梁底筋再绑扎节点箍筋后才安装节点模板,可以采取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框架梁端头梁底以下的节点模板作为梁底模的支承在装梁底模时已一起安装)的节点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制模板的改进做法。其具体要点如下:

3.1在弄清每个节点处的梁柱、楼板的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后,对节点进行分类编号。 3.2根据各个编号节点的相关几何数据确定节点模板的制作方案。矩形节点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模板一般由四个侧面的各一至两片矩形板组成,模板下部与柱的搭接长度取40cm便于固定。结合节点模板的组合方式确定每片模板的具体尺寸并编号后,绘制出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

3.3安排熟练木工根据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预制节点工具式模板,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模板可用10mm厚夹板制作,用40mm×50mm(柱截面大于1000mm时可用50mm×100mm)木枋做背楞,背楞间距不超过300mm。装模专用的夹具也预先加工好,矩形柱采用钢管夹具紧固对拉螺栓采用Ф12圆钢。

3.4随施工进度,现场安装节点模板。先用铁钉将相应的模板在柱身初步固定,检查安装标高及垂直度,调整合适后安装夹具并初步收紧螺栓,再复查无误后用力收紧螺栓完成安装。另外,视情况可将节点模板与梁板模连结加固。

采用工具式定制节点模板体系,节点模板一般可以周转使用10次左右,可节省人工和材料;提前制作,又可节省现场作业时间,加快进度。

4 节点区的砼浇灌

框架梁柱节点作为梁的支座本身属于柱的一部分,所以节点砼强度等级应与柱相同。在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为了满足框架柱的轴压比要求又避免柱子截面尺寸过大,往往需要取框架柱的砼强度等级比梁板砼高出2个或2个以上的5MPa。这种情况,施工时就要采取特别措施保证节点砼的质量。比较成熟有效的做法是:在梁柱节点附近离开柱边≥500mm,且≥1/2梁高处,沿45°斜面从梁顶面到梁底面用5mm网眼的铁丝网分隔(做为高低等级砼的分界),先浇高标号砼后浇低标号砼,即先浇节点区砼后浇节点区以外的梁板砼。应注意的是:

4.1节点区砼与梁板砼应连续浇筑,不得将高低强度等级砼交界处留成施工缝或出现冷缝。

4.2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在现场测控砼坍落度,加强对砼的养护,以防梁端高低等级砼交界附近出现砼收缩裂缝。节点区高强度等级的砼宜采用坍落度比较小的砼配合比。节点和梁的砼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增强砼的密实性,减少收缩。

框架结构节点处,经常会出现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同一层梁板高的情况,通常的施工方法是先浇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的核心部分,然后再浇梁板混凝土。只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到位,并精心施工,梁柱节点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处附近的裂缝完全可以得到避免

第8篇: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风险框架设计的核心框架:

股东层和经营层职责清晰划分

董事会负责确定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下面设立的若干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完成各项决策,CEO负责执行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经营层面,业务线负责具体业务,向CEO负责;风险线负责风险管理,向董事会负责;内审线负责对各部门执行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经营效率进行监督,也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成立独立风险管理部,建立统一应对风险的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业务线设置,主要负责建立整个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标准,独立审批和评估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框架、流程和信息系统。对业务单元的风险承担活动提供支持,这样对整个集团

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制

业务线对承担的各类风险负第一责任

各个管控条线实行垂直管理

与管控体系相一致,沿着各个管控条线加入风险管理,这样将相对独立的各子公司连接为一个整体,既有利于集团战略的贯彻,又使各个子公司协同一体发挥到最佳状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首先要优化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提供了对风险的自上而下的监察与管理。

风险管理从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包含了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决策层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规范的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在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管理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董事会实现专家治理

合理安排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构成比例。董事应该选取有专门的知识的专业人才,实现“专家治理”,彻底摈弃由不设立独立董事的传统做法。在一些特殊的企业(比如股东成员专业性不强的民营企业)应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目前,独立董事在很多企业可以说是一个虚职,营战略,并依此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可承受区间、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政策,监控风险管理相关政策、制度的实施;负责资本金的管理及最优配

置,负责财务预算决算;负责评价高层管理者的任职情况。

监事会真正到位

在中国,尽管《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为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对董事会的运行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但事实上大多数的监事会因为缺乏激励和考核,监事没有薪酬回报(一般公司也存在如此情况:付给监事的报酬普遍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监事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也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人员,更有一些兼职监事不领取薪酬等原因造成了监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约束和限制董事会的工作。为了避免这一点,监事会成员应该由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经营层成员不能进监事会,并对监事实行一定的激励措施。。监事会负责监控董事、高层管理者等的道德风险和尽职情况,监督董事会的决策;监管企业的财务状况,监测企业整体的风险水平和内控能力。高级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朝着公司经营目标努力,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2)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监事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

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

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集团范围的风险政策、标准的制定与落实,以及工具和系统的开发,该会的设立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负责集团整体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督促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对董事会成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可自行决定外聘审计师。高级管理层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和设立独立于上述经营管理系统之外的稽核系统,,监控辖内所有机构和业务的风险。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

集团CEO,负责全集团的风险管理,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部、稽核部。风险执行委员会是企业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中地位仅次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高级别职能机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战略为依据,细化并落实全行的风险管理政策;通过风险管理总部集中管理全集团风险,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指引及组织实施。稽核部负责所有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合规性审计。

子公司作为二级法人,是风险控制的前站。集团总部实行风险的垂直管理。总部对子公司负责人实施风险问责,并向子公司派遣风险管理官,协助子公司负责人管理风险;相应的风向管理官、财务主管和稽核主管,工作上对总部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在孙公司,是业务实体机构,子公司可以委派财务经理,控制会计风险和财务风险。

(3)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风险管理流程应保证风险管理的垂直化、扁平化,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政策传导不畅通、总部对基层的控制力薄弱、层层上报审决策批机制效率低下等情况。

企业可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1)风险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定与审批流程;

(2)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

(3)例外计划的处理流程;

(4)风险状况变动的连续跟踪流程;

(5)向高级管理层和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流程。

(4)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比如批准、授权、审核、分工、财产安全保护等。这些程序和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正常进行,质量得到保证,各项降低风险的措施得到贯彻实施。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实现工作组织目标:运营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因此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嵌入内控机制,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机制时,应以风险识别和分析为基础,在必要的环节设置控制点,达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贯穿于现代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从日常的质量控制到突发事件的防范都包含风险管理的概念。企业有效的管理风险,必须把内控系统和经营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自动风险防范机制,防止因为风险的产生导致企业的更大损失。

(5)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企业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应补充、调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

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6)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做的较好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征:领导者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并极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即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华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联想的风险管理文化

“撒上一层黄土,踩实了;再撒上一层黄土,再踩实了;直到确定脚下是坚实的道路,然后撒腿就跑”

海尔风险、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东方亮了,西方再亮”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企业文化是一种尽管绕的最远,反过来却是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与管理体系的互动形成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因此,在企业集团文化中渗透风险管理的意识尤为重要。

首先,集团公司应当书面建构集团的风险管理哲学。相比于其它单个企业,企业集团由于管理链条长,最高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这种哲学并不一定能够在层层传递中准确贯彻,因此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风险管理哲学显得尤为重要,最常见的是风险管理手册或风险管理政策说明书。明确阐明一个员工若违背了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受到何种处理?

其次,集团公司上层和成员企业高层要积极地响应和支持风险管理流程,因为领导层的基调对整个集团的风险管理意识具有标杆立影之效。他们首先应当在报告、会议上强调风险管理是集团各公司的第一优先事项,并通过行动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承诺。

再次,集团应该利用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不断强化企业集团文化的影响。在新员工入门培训时,就应该进行风险教育。要向新员工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就像说明管理理念和运营功能一样。

另外,培育风险意识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将薪酬和风险挂钩。如美国的大通银行通过股东价值增值将员工激励制度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此举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最后,企业集团在接纳一个新成员时,也应考察将被吸纳的这个成员是否能接受并执行集团一贯所遵循的风险管理哲学,否则,就应考虑放弃。因为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不论其下的成员企业与集团公司的紧密程度如何,只有接受并遵守集团章程,才能称为其中的成员。在新纳入一个成员企业后,企业集团要注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的渗透,使新成员企业的文化真正与企业集团文化相统一。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风险文化的建立才可以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的实施。

建立企业集团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集团精心的策划和贯彻,使它深入每一个成员企业的运营和每一个雇员的心中。

当今中国企业已步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全球变暖、恐怖袭击、特种病毒等,使21世纪的企业处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先知先觉”的特殊本领,为的就是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从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到2008年5月22日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4月26日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再到国务院国资委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11]74号)等,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步入实操阶段。今后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职业资格证将是从事风险管理岗位及相关人员必考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事业正规化道路的开端,风险管理岗位将步入职业化道路,对于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将更为迫切。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也将成为风险管理行业内评定职称的新标杆。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新金领职业,深圳唯一授权机构——首冠国际教育,

详情请咨询:黄老师 0755-82778108 13480756439

第9篇: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框架

智海精密公司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框架

尖塔式企业文化体系结构:

智海精密公司文化体系结构层次图

第一部分:企业理念文化层面(顶层文化)

一、公司使命:

以拉削刀具制造为基石,适应市场拓展产品线宽度,稳步朝纵向产业链延伸、渗透。为客户提供顶级配套服务。

二、公司愿景:

为追求和谐、责任、高效、创新的企业目标,我们要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舒适、人性化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让员工安居乐业。为客户、员工、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实现各方利益共同体达到共赢,成为中国拉削刀具行业第一方队成员,为社会提供精密、优质产品,造福于社会。

三、公司的发展战略:

以技术领先的战略理念来开拓市场

以保证质量和优质服务为重点来巩固市场

以技术创新培养人才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公司战略目标:

公司将在二十一世纪的十五年中,争创中国第一,跻身世界先进。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复杂、精密拉削刀具生产基地。

五、公司价值理念:

(一)核心价值理念:

求实进取志存高远实业报国

(二)各分支价值理念:

1、人力观:人才是生产力,知人知底,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人尽其用。

2、利益观: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和谐共享共赢,智海精密是我们共同利益的源泉。

3、实践观:只有行动一切才会成为可能。

4、质量观:追求一流,不断改进,客户满意,铸就品牌。

5、市场观:市场所需,客户第一,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6、服务观:客户永远是对的,为客户服务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7、人际观: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8、团队观:团结就是力量,荣誉就是源泉。

9、工作观:岗位就是责任,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

10、员工品格观:忠诚、自律、主动、责任、担当。

六、公司精神:

至诚执着勇于创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七、公司管理理念:

1、信任管理:

以自律为前提,以规则为标尺,以效率为目标。

2、制度管理: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力求公平、公正、公开。

3、效率管理:

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须讲求实效,减少无价值的环节和流程,注重投入及产出,不断持续改进。

八、企业的道德标准:详见《智海公司员工道德行为规范》

九、企业经营宗旨:

以人为本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第二部分:行为规范文化层面(中层文化)

一、管理制度:详见智海精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内容。

二、员工手册: 详见《智海精密公司员工手册》

第三部分:物质文化层面(表层文化)

公司以蓝色为主体色,以白色为辅色。

一、公司的商标标识:

智海精密公司注册商标的标识图形由椭圆形图案中加“ZHJM”四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如下图:

智海精密公司品牌视觉识别(VI)的主色彩为蓝色。蓝色──属冷色系,是一种趋于理性、豁达、深邃、庄重、科技感极强的色彩符号,他象征着蓝天、大海,代表着宽广的胸怀、浑厚的积淀、辽阔的视野。

公司商标椭圆中的“ZHJM”字母的颜色使用渐变的蓝色,它预示着智海精密公司从无到有、从艰难到立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同发展历程,象征着智海人自强不息执着不已的不懈追求。

1、“ZHJM”各为“智海精密”四个汉语拼音的打头字母; 2、椭圆形形似地球,充分体现智海精密公司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智海精密刀具产品遍布海内、外的全球化战略目标。

3、椭圆形又形似眼睛和星球运行轨迹,体现了智海企业时时刻刻紧密地围绕着“智海精密”的核心,着眼未来,永续经营的企业目标。

二、公司其它视觉识别标识:

1、公司的信封:要求信封面的字体的颜色为蓝色,信封底色为白色。

2、公司的信签纸:要求信签纸上的字体颜色为蓝色。

3、工作服:要求公司春、夏工作服主体颜色为浅蓝色;秋、冬工作服主体颜色为深蓝色。(标徽可用红色镶配)

4、名片:名片底色为白色,名片上的文字均使用蓝色字体。

5、设备:公司设备外观颜色以蓝色或乳白色统一着色。

6、车辆:公司客、货运车辆外观颜色以蓝色为基调,门徽为白色字体,或相反。

7、主厂房:在公司主厂房北面墙左上角,做一个蓝色的公司商标标识。

8、公司大门口:公司大门口的公司名称及商标以蓝色为基本色,其底色用乳白色或浅银灰色重新制作。

9、公司各部门、总经理办公室、副总经理办公室、门卫室、员工休息室、食堂、会议室、阅览室等做标牌标识,字体颜色为蓝色,底面为白色,字体为“黑字体”或“宋字体”。

上一篇:以纯商业品牌调查报告下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