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通用8篇)

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篇1

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评审资料 2017年7月 编制:办公室 目 录

1、管理评审计划

2、管理评审输入资料

3、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含签到表)

4、管理评审输出(报告)

5、管理评审改进计划 管理评审计划

编号:CR-JL-9.3-01 2017-0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

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宣贯、运行情况

1、公司管理体系策划情况:公司针对本次贯标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方案策划、标准知识的宣贯、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等,公司体系宣贯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整体的策划,总经理配置了人力资源,建立了贯标领导小组,并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授权;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从整体上强化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打下了基础。组织编写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支持性文件,并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了记录,经过反复修改、讨论,编写后的文件除组织会审讨论外,还组织了多次学习,培训和交流。于2017年2月发布了A 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并正式实施。

4、学习标准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贯标工作中的重要一步。各部门认真学习《管理手册》,在体系转版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与本部门归口的《程序文件》,自体系运行以来,目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良好。

5、建立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

贯标工作要求我们将所做的工作留下记录,为此我们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全运行中逐步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工作

a.整理规范现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b.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要求 补充完善公司现有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

c.通过培训,规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填写要求。将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留下如实的记录,以证明我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运行工作提供有可信的证据。

二、公司环境和风险管理情况

公司在策划体系前,召开了业务分析会议,分析了当前可能影响公司未来业绩的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国内有关政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内总体经济形势、关联行业发展形势,现有工艺技术,内部人财物技术资金等,分析了我们的优势和短板,找出来可能的机遇,面临的风险。将有关风险特别是安全和财务风险纳入管理体系中。体系运行以来,风险基本可控。公司通过管理体系认证后将面临更多中标的机遇,效益进一步提升。

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实施情况: 公司自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总经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并批准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方针包含了对法律法规的要求、持续改进、预防污染的承诺,同时为制定、评审目标、指标提供了框架,成为我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宗旨。

公司对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过程、部门涉及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了识别,确定了重要的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为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现以及满足重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因素法律法规、运行和经营的要求,根据目前公司环境因素、技术条件、财力情况和相关方的要求,制定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明确了指标和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各部门对本部门的目标、指标进行了分解,并制定了管理方案。

体系运行以来,质量目标、环境目标、指标已全部完成。

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

遵守法律法规是总经理的一项承诺,为确保实现,公司总经办自体系实施以来,先后于县环保局、质监局、咨询公司等部门分别就认证有关工作进行咨询、联系,而且上网查询下载、收集国家和省市相关的法律法规。总经办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的要求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培训,中层以上领导还进行了书面考核;总经办通过对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评价后,认为本公司所用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有效版本,识别了与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有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所用的法律法规是适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的。

五、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责分配、资源配备是否合理

公司自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以来,任命了管理者代表,在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办、供销部、生产部、质量技术部、财务部等主要部门,任命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制定了每个部门的职责,明确了要求,制定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谁的实施计划,确立了公司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通过体系转版运行,发现公司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资源配备是合理的,能够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六、顾客和相关方关注的问题及信息反馈

公司筹建之初,对所在村委会进行了访问,与周边村民进行了交流,说明了公司投产在环境和职业安全方面的可能情况,不会对其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得到他们理解。公司投产以来,严格遵守环境和职业安全法规,没有造成不利影响,无村民上门投诉和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体系运行来今年公司按要求对顾客度进行了调查, 对顾客的满意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公司与供方、顾客进行交流,明确对质量、环境保护要求和员工职业健康的承诺,对相关方施加影响。内部通过会议、宣贯、培训等,提高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意识,降低或消除相关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对本公司及社会所造成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目前本公司相关方都能按约定履行其承诺,未发现明显不符合行为。

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及趋势分析

体系运行以来,各部门认真贯标实施运行控制程序,并做好记录表格,对公司内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运行实施有效控制,总经办、生产部经过日常检查、实施监视和测量,发现偏离程序规定时,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保证了公司各项程序的正常运行。

八、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

持续改进是总经理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全方针中承诺之一,公司各部门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均能依照《改进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 能正确掌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截止到目前,公司共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2条,并按期进行了整改、检查和验证,证实了采取相应措施的有效性,减少了对显在和潜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确保了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具备了自我完善机制,运行是有效的。

九、可能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公司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各部门时刻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以便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目前还没有变化;

十、改进的建议

1)加强标准培训,由总经办负责

重点培训:各部门体系认证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等。在培训时,重点在于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骨干教育、培训其他员工,实现全员培训。

2)加强对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危险源的运行控制,由生产部负 责

重点加强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危险源中重要特性的监视和测量,提高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体系转版运行以来,我认为我们所建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正常的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已得到逐步实施和有效的保持。

管理者代表:

生产部/车间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本部门在管理体系中,主要负责生产计划落实、设施设备的管理控制,生产过程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和监测,自管理体系转版运行以来,本部门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汇报:

1、负责管理方针、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贯彻和执行工作

组织人员一起学习方针、《管理手册》,编制了本部门需要的程序文件,并参加了总经办组织的所有培训。通过提问检查本部门人员对方针的掌握情况,全部熟记方针。参加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应知培训考试,成绩优良。

2、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目标、指标以及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目前公司现状、技术条件和相关方的要求,参与制定了目标、指标和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3、积极组织生产活动,完成生产任务

本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是根据公司总体安排,下达和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确保产品质量,节能环保,防止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发生。为此,本部门生产中涉及的人员进行了技能、安全知识和工艺知识培训,合理安

排每周生产,每天检查,倡导节能环保,降低能耗。1-6月份生产任务全部完成。

4、负责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

自体系转版运行以来,部门人员加强了以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加强了对设施设备 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了100%。

5、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完成情况 按程序文件的要求,识别出公司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确定了公司的环境因素。根据《程序文件》的排查方法对本公司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排查,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了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

生产部是环境和职业安全管理最重要部门,本部门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都实现了预期目标。

6、负责将本部门内部的信息或外部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 将本部门业务范围内获得的外部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做好本部门的信息交流,并配合制造部做好环境信息交流、传递和处置工作。

7、负责识别并遵守与本部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是总经理的一项承诺,为确保实现并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的要求于2017年2月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口头提问,成绩优良。所用的法律法规均有效。

8、协助内审组开展内审工作

内审组在2017年6月开展了管理体系的内审工作,本部门按时参加了首、末次会议。然后做好准备在总经办 等待内审组审查,回答了内审组提出的问题。

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协商和沟通

生产部内部经常进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并不断进行协商和沟通。对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以及公司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有关要求,通过下发文件和开会等方式传达到每个员工。

10、负责《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实施管理工作

为了预防和减少异常、紧急情况或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导致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和污染。制定了火灾、大风和其它原因导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突发事故应急方案。并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隐患制定出了相应的《应急准和响应程序》。自管理体系以来没有出现紧急情况发生,也未发现方案的不足,所以将严格按此程序实施执行。

11、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代表)的建议和要求:

部分员工建议目前职业健康安全达标但粉尘较多,建议公司重点抓粉尘管理。以上工作是生产部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所做的,生产部将继续努力确保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生产部/车间: 技术部总结汇报材料

公司目前产品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现就体系运行以来的产品质量情况向总经理汇报:

一、生产工艺管理和知识管理

公司产品生产严格按照国家产品标准进行,给每个工序发放了工艺流程图、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每天检查工艺执行情况。没有出现违规操作。

公司编制员工手册,告知员工基本知识。质技部在总经办、生产部配合下开展培训和知识、技能传授确保员工掌握所需技能,节能环保和防止安全事故的知识与技能。鼓励员工相互学习,分享工作经验。树立工作典型,汇报工作体会。

同时质技部随时搜索行业先进技术和经验,收集整理,对员工进行及时培训。

二、产品的符合性,产品质量状况:

我们部门负责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工作,检验员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程序对原材料购进、过程生产及成品出厂实施监视和测量。部门严格按程序的规定要求,规范了产品的测量工作,加强了与产品实现有关的过程控制,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产品质量日趋稳定。我们部门对质

量管理体系实施以来的产品合格率进行了统计,统计情况如下:

1、原材料采购合格率每月均达100%,原材料采购合格率已达到公司质量目标规定的100%的要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因为我们规范了外协外购的工作程序,对供方进行了选择和评审,加强了对供方的控制。

2、产品生产过程检验情况,我们采用自检与抽检相结合,对产品各工序按要求进行了严格检验并填写记录,检验合格率为99%,对不合格品进行按要求进行了处置,返工、返修后进行了二次检验。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加强了巡检,每道关键工序做到不漏检,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过程检验也得到了较好控制。

3、成品检验设置了检验项目,要求检验员严格按要求进行检验,截止到上月统计成品一次交验平均合格率达到了100%。

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完成情况 在产品生产、运输过程中对设备、车辆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以降低设备火灾、废弃物排放情况进行检查。

根据生产部区域的划分,要求各生产场所负责人在每天下班前和午休时间内关闭照明灯,切断用电设备电源,减少不安全因素经常组织部门负责人对电气系统进行巡视,以减少电气、火灾危险源,保证产品过程顺利进行。

对各安全疏散通道、防火、防护给予明确标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消防演习,避免紧急情况发生不知所措,造成人身伤亡。

每月对生产和办公各部门能耗、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推进节能环保措施和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

每天对员工安全防护佩戴,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杜绝发生安全事故。体系运行以来,监测结果表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四、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1、对内、外审中发现的不符合已按要求采取了纠正措施,并进行了 跟踪验证,效果良好。

2、产品检验过程中暂时没有出需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情况,今后有时将严格按规定要求执行。

技术部:

总经办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一、文件资料管理情况

公司2月份贯标,管理体系运行前,总经办在咨询人员配合下,组织编写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清理规范了管理制度、规程等三级文件,清理和重新编制了记录格式。相关文件都已审批,发放到需要使用的部门。对法律法规、外来标准要求进行了识别和整理。形成了适用法规清单,为公司产品生产,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维护提供了基础。

二、员工培训

总经办制定了培训计划并严格实施,同时根据生产要求,招聘新员工,组织新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考核均合格。

三、内部审核的结果 2017年6月25-26日按计划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内部审核。

这次审核小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涉及到最高管理层、总经办、生产部/门等各部门、产品现场、辅助设施进行了审核。

通过询问,交换,现场查看,查阅资料,记录等方式审核,审核组一致认为,企业所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基本符合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要求体系的转版和运行是成功的,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水平有所上升。

这次内审问题不少,对标准认识不足,以致许多地方出现的问题,这说明思想麻痹比较严重,有许多事情管理松懈,影响体系的正常有效的运行。

本次内部审核,共计开出2个不合格项,均为一般不符合。内审结束后,相关责任部门均对不符合项举一反三,认真采取了纠正措施并得到了审核的确认。

通过这次内外审,对企业贯彻质量环境管理体是一个良好促进,体系涉及的各职能部门都自觉地认识和检查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使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更加有效。

四、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完成情况

本部门严格执行公司环境和安全管理制度,对空调使用,照明、办公电脑等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物资消耗定额管理。降低了能耗和资源消耗。严格安全管理,没有事故发生。

五、合规性评价情况

通过对与本公司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行,本公司所有员工的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公司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其符合性、适宜性好,保证公司各部门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良好,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有效。

六、外部相关方交流情况

制定了与外部相关方交流的程序文件,编制了《对相关方告知书》,并通过发放相关方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调查表、对相关方告知书等与上级主管部门如环保局、安监局、主要顾客及主要相关方进行了大量交流,将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为相关方所获取,以便得到相关方的支持,自觉遵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截 止目前无相关方抱怨和投诉事件发生,说明相关方均表示对我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情况满意,效果良好。

总经办

供销部管理评审汇报材料

本部门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以来,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目前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现状、技术条件和相关方的要求,制定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二、负责将本部门内部的信息或外部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

将本部门业务范围内获得的外部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做好本部门的信息交流,并配合生产部 做好职业健康安全信息交流、传递和处置工作。对供方等相关方及时送达、宣传我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共同遵守,共建环保、安全的和谐公司。

三、负责向本部门的相关方施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与部门重点影响的相关方制定了《相关方告知书》,按照《相关方施 加影响程序》的要求对相关方发放了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或通过口头培训等方式对相关方施加影响,填写了《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情况调查表》。提高相关方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护行为,降低由相关方危害源对我公司造成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目前未发现本部门的相关方有不符合行为。

采购人员严格在“合格供方”进行采购,并且要相关方的产品的检测报告和环保证书。

四、顾客反馈情况,包括报怨

自从我们按照ISO9001:2015、ISO14001:2015、GB/T28001-2011标准要求建立起管理体系以来,管理上了一个台阶,管理效益有了明显提升。为了验证我们的工作是否达到了顾客的要求,我们按照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的要求,向顾客实施顾客满意度调查,目前,顾客对我们的评价是满意的。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清楚,我们的工作还不十分完善,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以更高的产品成果、服务质量来满足顾客的要求,自体系转版运行以来,没有收到相关方的投诉及抱怨。

五、合同履约情况分析

截止到目前,所签订合同均已完成,产品成果均已付,合同履约率100%。这主要是由于自体系转版运行以来,部门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有了很大改进,一方面加大了对合同履约情况的统计和监控,使合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加强了顾客沟通,确保合同执行顺畅,今后本部门在合同履行方面要一如既往地进行控制,确保合同履行情况。

六、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完成情况

本部门严格执行公司环境和安全管理制度,对空调使用,照明、办公电脑等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物资消耗定额管理。降低了能耗和资源消耗。严格安全管理,没有事故发生。

供销部:

财务部管理理体系运行工作汇报

本部门在管理体系中是以相关职责部门的身份参与了其工作。自管理体系转版运行以来,本部门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汇报:

1、负责管理方针、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贯彻和执行工作

组织人员一起学习方针、《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并参加了总经办组织的所有培训。通过提问检查本部门人员对方针的掌握情况,全部熟记方针。参加了《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应知培训考试,成绩优良。

2、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目标、指标以及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目前公司现状、技术条件和相关方的要求,制定了目标、指标和方案,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3、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所用资金

在管理管理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财务部积极协助各部门落实资金,确保方案的切实实施,一年来,没有出现因资金不到位而造成体系无法运行的情况。

4、负责识别并遵守与本部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是总经理的一项承诺,为确保实现并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的要求于2016年4月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口头提问,成绩优良。所用的法律法规均有效。

5、协助内审组开展内审工作

内审组在2016年06月20-21日开展了管理体系的内审工作,本部门按时参加了首、末次会议。然后做好准备在总经办等待内审组审查,回答了内审组提出的问题。

以上是本部门在管理体系中所做的工作。作为管理体系转版运行的相关部门,我们一定要配合好责任部门,尽职尽责,做好公司管理体系转版运行工作。

6、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完成情况

本部门严格执行公司环境和安全管理制度,对空调使用,照明、办公电脑等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物资消耗定额管理。降低了能耗和资源消耗。严格安全管理,没有事故发生。

财 务部

管理评审报告 编号: 评审目的:

评价本公司按ISO9001:2015,ISO14001-2015和GB/T28001-2011/ OHSAS 18001;标准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的修改需求。

评审内容: 1)审核结果。

2)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情况,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5)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6)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7)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8)改进的建议。

9)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变化的内外部因素; 10)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

a)与组织环境因素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关的发展变化; b)和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 c)组织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公司质量/环境转版策划情况:公司针对本次贯标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新版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转版策划、新老标准差异的识别、新标准知识的宣贯等,其中包括基于风险的管理意识、产品生命周期的观点、领导进一步参与体系管理等,公司标准转换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参加人员: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总经理主持会议 评审时间:2017年8月20日; 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 评审结果

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管代和各部门均按管理评审计划通 知的要求对本部门工作作了汇报,围绕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对照现有组织机构,文件规定,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源展开了讨论和评价,大家认为:

1、公司制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是适宜的可行的,作为今后公司最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宗旨和方向是正确的。

2、公司现有组织机构适应新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需要并适合于新制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要求。

3、从内部审核报告以及合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转版运行以来,公司各项管理已逐步走上正规化、程序化的轨道,公司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已得到控制,各部门工作思路清晰,有法可依,相互之间工作协调,积极配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转版运行是有效的,并适合于制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当然也有不足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1)在相关方沟通,安全文明产品控制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反映了公司这些方面工作的人力资源不足。

2)记录的运行还不够完善,个别记录不健全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将采取如下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各级人员责任心教育,强调严格按标准和文件的要求去实施,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标准及体系文件,深化理解,提高工作效率,但从短时间内对不合格项进行纠正的程序上看,公司的资源初步满足,过程确定基本上是适宜的。

4、从顾客反馈信息及与相关方的交流信息看,顾客对我公司产品是认可的,对产品的质量很满意,自体系转版运行以来相关方在火灾、废弃物排放、污染等方面没有出现过抱怨,没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 充分说明我公司按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的管理体系是有效的,公司制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5、公司针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均对实施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检测,符合要求。

6、公司上次管理评审提供的改进的意见进行了持续实施,包括提供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等,经持续跟踪,措施实施有效;

7、可能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发生变化的内外部因素主要是标准转换工作,公司针对本次转版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新版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转版策划、新老标准差异的识别、新标准知识的宣贯等,公司标准转换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8、公司的产品质量有了进一步改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得到了明显提高,通过产品质量检验及环境检测报告证明了我公司有能力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各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各项工作完成的很好, 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9、纠正和预防的情况, 反映在内审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过程监控上的不合格均能找出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总的来说,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符合标准要求的,是充分的、适宜的和有效的。

公司针对本次转版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新版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制定、转版策划、新老标准差异的识别、新标准知识的宣贯等,公司标准转换工作比较顺利,公司体系转版运行基本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改进的建议

1)加强标准培训,由总经办负责

重点培训:各部门体系认证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管理人员等。在培训时,重点在于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骨干教育、培训其他员工,实现全员培训。

2)加强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控制,提高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3)进一步完善新标准实施的工作,保证公司体系正常实施;

最后,总经理要求各部门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对标准的理解和贯彻,结合公司特点灵活运用,进一步完善现有生产部管理环节,不断提出改进建议,充分发挥自我完善机制,使公司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公司经济效益不断上升。

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篇2

1 管理评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组织进行管理评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并提出改进和变更, 它决定组织质量管理改进的内容和方向, 是组织最高层次的改进, 是质量管理体系“PDCA”改进循环的终点, 也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

2 管理评审工作程序

2.1 评审计划

由贯标办编制管理评审计划, 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的目的和依据, 管理评审主持人和参加人, 管理评审的方式, 管理评审时间和地点, 评审的具体内容, 组织各层次相关部门评审工作准备要求及应准备的资料。管理评审计划应提前一周下发至组织各层次, 便于各部门充分做好管理评审准备及输入资料的整理。

2.2 评审输入

1) 审核结果。审核结果既包括组织质量管理体内审结果又包括认证机构对组织进行的监督审核结果和应改进的问题。2) 顾客反馈。在投标、施工承包、保修期内,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方对承建工程和公司的满意程度、意见、建议乃至抱怨、投诉。3) 过程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 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及产品质量情况。包括过程的实施与过程准则的符合性比较;产品的质量特性与产品接受准则, 产品技术要求的满足情况;过程的业绩和产品质量与组织以往水平或同行业比较的情况。4)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状况及应研讨的问题。这里的措施应该是比较重大的措施情况或日常改进措施的综合情况。5) 上一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跟踪措施验证情况。就是对上一个改进的循环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审。6) 由于内外部管理环境的变化,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可能影响管理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及体系变更的问题。7) 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各职能部门、各施工项目提出应予改进的建议。8) 培训需求、设备要求和维护、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等。

2.3 评审输出

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相关过程的有效性, 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调整、组织机构职责的更改、产品质量的改进、新的过程的建立等等;2) 对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如新产品的开发, 老产品的更新换代, 产品某一特性的改进提高等。这方面的决定和措施应与顾客要求的变化密切相关;3) 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评审结论, 改进决定和措施, 应有实施结果的验证及记录;4) 体系运行和改进中必要的资源需求, 如对人力资源的补充调整, 购置新的设备、设施, 对工作环境的改造方案等。

3 管理评审时间

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一次, 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评审日期一般在组织内部审核全面完成后由最高管理者来确定时间,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必须增加管理评审活动, 如: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时、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产品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时、有严重的顾客投诉时、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出现新的技术或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等等, 应增加管理评审的次数, 并确定评审时间。

4 管理评审的方法

管理评审的方法可以是正式的面对面的会议, 可以是电话会议或互联网会议。管理评审可以以“某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 也可以结合组织某项活动进行, 如年度 (季度、月度) 工作会议或经理办公扩大会议。

5 管理评审的记录

管理评审分为三个阶段:管理评审策划阶段、管理评审实施阶段、管理评审改进阶段, 组织应对管理评审各阶段的记录进行保存, 包括评审的内容和问题点、采取什么措施、整改要求、完成期限等。记录内容应清晰、客观准确、真实, 保存期限一般为3年。

6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即管理评审报告, 并按要求发放至有关部门, 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的目的和依据;管理评审的具体内容;管理评审日期和参加部门或人员;评审综述;评审结论;改进、纠正/预防措施及责任部门。

7 对管理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 最高管理者应重视管理评审工作。最高管理者应重视管理评审工作, 把管理评审工作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一种方法。首先, 最高管理者应树立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改进和提高的方法的意识, 亲自主持并实施管理评审工作, 对评审的结果要作出一些改进决策并执行这些决策, 把每次管理评审活动作为质量管理体系“PDCA”改进循环的终点和下一循环的起点。其次, 最高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管理评审工作, 从管理评审策划、实施、改进等阶段给予充分支持。这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提高思想认识, 增强重视程度, 还需要最高管理者认识到每一次管理评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需要最高管理者认识到管理评审工作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一种方法。2) 各部门要做好评审前各项准备工作。a.组织内各部门应提前准备的共性资料: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中部门工作的总体情况;各部门在质量体系工作中的职责及贯彻情况;各部门在此次内审中被查出的问题及不符合项情况和整改情况;各部门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各部门资源配置情况及增补需求;各部门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各部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各部门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b.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部门应准备的资料:质检科要提供产品质量状况报告、产品监视和测量结果、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监视和测量设备管控情况等;人事科要提供组织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和培训有效性评价情况、组织人力资源总结和规划、组织机构适宜性等;安全科要提供组织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及安全工作规划、应急准备的状况、有关已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的分析及调查结果和改进措施等;经营科要提供市场分析报告、顾客投诉和满意度情况、合同执行情况、合格分包方整体使用情况等;材料设备科要提供供方考核情况、供货市场情况及和供方沟通交流情况、材料设备价格分析情况等;技术科要提供“四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情况、标准规范执行情况、工艺方案执行情况报告及发展动态等;贯标办应提供内、外审结果、不符合项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等。3) 组织最高管理者应对管理评审的结果做出一些改进决策并执行这些决策。管理者代表、部门负责人、项目/产品负责人等应能够对评审内容和结果发表观点, 参与决策。最高管理者应对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问题点、改进方向、改进的措施进行最终决定, 最高管理者要在管理评审改进的跟踪验证过程中起到领导作用, 从各个方面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总之,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工作是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重要方式, 是发现质量管理体系存在问题并进行质量改进的主要依据, 组织最高管理者应重视并参与实施管理评审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确保组织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宜、充分、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北京国英卓越技术培训中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内审员培训) [Z].

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篇3

升级:从船舶能效计划到能源管理体系

位居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中远集运,与全球班轮业巨头处在“同海竞争”的风口浪尖,其管理和运营170艘集装箱班轮、总箱位达80万TEU,经营80条国际航线、11条国际支线,以及83条中国沿海航线和长江珠江驳船支线,在全球超过53个国家和地区及155个港口挂靠,年挂靠港次

11 650次,相当于全球最大港口上海港全年船舶靠泊艘次。在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下,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既是攻坚突围之策,也逐步形成了履行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的自我约束。

2011年8月,中远集运首开船舶能效管理的先河,率先编制完成了国内首份“船舶能效管理计划”,在通过中国船级社审核后,一年内在近远洋和内贸内支航线所有船舶推广实施船舶能效计划,运用能效要素管理的手段,使包括船队和航线管理、航次计划、气象导航、合理配载、港口协调、船岸联系、装卸控制、最佳压载、废热利用、船舶和设备维护、能源管理、燃料管理等诸多环节,得到了有效监测和监控、评估和改进,年度能耗指标开始从高位回落。

船舶能效管理在全船队实施两年初显成效,但中远集运高层并不自恃与满足。针对集装箱班轮营运班期紧、周转快,海域全覆盖、时间全天候,燃油成本居高的特点,管理团队将目光聚焦在挖掘降耗增效的更大空间。2013年9月,中远集运与DNV GL船级社、中国船级社携手合作,引入国际标准ISO 50001:2011和国家标准GB/T23331-2012,着手建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管理“升级”再上台阶,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刚性约束。

与聚焦提高燃油利用效率的船舶能效管理不同,“能源管理以‘能源’为核心进行控制和管理,组织通过能源评审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确定具体的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方案”,DNV GL船级社管理服务集团大中国区总裁康文煜认为,建立和形成能源管理体系,其系统性、综合性体现在对能源消耗的过程控制,包括能耗计量与测试、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目标的整体绩效更大。

从船舶能效计划到能源管理体系,中远集运高层果断决策,自我加压,对标最新的国际标准和规范,以此提升班轮船队能源管理质量水平。

绩效:从体系运行到节能指标翻倍

建构与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既是企业完善节能减排流程,与集装箱班轮船队现有安全管理等三大体系的有效对接,更是船舶能源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过程。历时8个月的紧张准备和试运行中,中远集运确立了“节能减排、高效低耗”的能源管理方针,通过“标准”研读、现状调查、体系设计、方针确立、基准搭建、文件编制、运行检查、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等主要工作环节,完成了能源管理的组织架构、方针目标、策划运行和监督检查等一整套规范,形成了具有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体系。

“航运公司的能源管理,其主要对象是燃油,主要环节集中在航线设计、船速控制、调度监督、燃油采购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主要用能设备是船舶的主副机。”中远集运副总经理侯立平强调,能源管理的重点在于节能意识强化、能源管理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到位,其中能源管理基准选择和监督测量更是重中之重。

据介绍,中远集运能源管理体系运行采用的能源基准主要包括总能耗、燃油总消耗量、润滑油消耗总量、单位工业总产值能源(万元产值能耗)、燃油单耗(千克/千吨海里油耗),以及不同箱位量船舶的燃油消耗限值标准等15项,同时,对包括EEOI船舶能效运营指数、经济航速、船舶航速滑失率、货载航行总里程(海里)、主机MCR功率、船舶平均航速(海里/小时)等24项相关绩效参数,进行定期监控与分析。

在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度安排下,近年来先后对12艘5 100TEU船主机增压器进行封堵改造,15艘万箱以上船加装自动切断装置;实行航线加船减速,通过控制船舶运行的合理航速减少能耗;优化航线设计,减少绕航往复,扩大节油成果;落实监控责任到人到点,实行船舶油耗跟踪和监测。通过从岸基到船舶的经营节能、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举措多管齐下,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燃油成本实现了可控。根据数据对比,2008年,中远集运运力总箱位量为43万TEU,年油耗量达283万吨;2014年运力箱位量增至80万TEU,今年1-7月,平均单箱运力燃油和滑油消耗同比上年分别下降了19.59%和31.68%,全年油耗量有望回落至238万吨。船队总箱位量增长近一倍,而油耗却下降近50万吨,显现了能源管理的良好绩效。

领跑:从船队竞争力到绿色航运新名片

在全球加快减排步伐的倒逼下,航运业低碳减排已经从呼声、议案进入具有明确操作性、强制性的实际行动。2013年,美西港口实施对所有进港的船舶采用低硫燃油由此前的20海里扩大到100海里;2014年1月,美国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区(简称ECAs)”除确立硫氧化物的排放限额和排放标准,还规定2016年后建造的船舶的排放不得超过其确立的第III级,同时将ECA适用范围延伸至海岸线之外200海里,几乎涵盖了美国、加拿大、法属领地、波多黎各以及美属维尔京群岛的沿海水域。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推动下,2015年起任何船舶进出波罗的海、北海排放控制区的燃油硫含量不得超过0.1%,或者废气排放必须经过净化且净化达到同等水平。2016年后,新造船舶的氮化物排放必须降低75%左右。而欧盟委员会正在建立的海运业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系统,主要针对5 000总吨以上停靠欧盟港口的大型船舶,并将航运业排放规范整合至降低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欧盟政策框架下。

以节能减排、高效低耗为主导的绿色航运,正在成为航运业新的竞争力。“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能源管理的系统性、标准化对航运企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包括市场化的碳交易等。”中国船级社认证公司总经理黄士元表示,能源管理体系与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等多位一体将推动航运经营、船舶运行和服务走上一个新台阶,这也会成为客户选择航运服务的新亮点。

能源管理体系打开了绿色航运新的窗口,但提升航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更在于动态化的持续调整和改进。据了解,中远集运与DNV GL船级社、中国船级社三方将通过长期合作,根据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状况,每年定期进行年度审核,以满足国际能源公约和规则、国家能源法律、法规和其他最新要求为基点,及时发现和整改体系运行过程的缺陷。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材料 篇4

XXX年,XXX依据院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职责的要求,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管理指标为宗旨,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及指标,保证了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和管理目标的实现。下面就XXX的质量体系运行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进行汇报。

一、XXX年管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XXX年管理评审中共发现XXX个问题,涉及质量目标、领导作用、质量控制、工作环境、合同评审、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源和能力的保证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和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计划,基本有效,保证了XXX年XXX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质量方针、中期和长期目标的评审

(一)、制订的“方法科学、行为公正、结果准确、客户满意。立足应用、注重创新;精细管理、科学发展。”方针符合工作要求和发展方向;制订的4项总体目标、12项具体目标符合目前实际情况。

方法科学:XXX年XXX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XXX标准和操作规程。xxx年XXX共配备技术标准、技术资料XXX种XXX册,其中XXX个为认证标准。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文件受控管理,每季度对所使用的技术标准进行查新,更新标准XXX份,保证使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最新现行有效版本,保障出具的XXX数据准确、可靠。使用的操作规程、实施细则和所有表格均执行院质量手册和作业文件,确保XXX方法的科学性。

行为公正:XXX工作没有受到来自商业、财政等方面的干预和其他内部和外部的行政压力,确保了XXX行为的公正性。

结果准确:XXX年完成XXX样品10486批次,XXX参数190748个,XXX结果准确、无误。

XXX年检定/校准各类计量器具 9345台/件,出具检定校准证书9345份,检定校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范执行,未出现不合格证书,未收到顾客投诉。

在XXX年的XXX报告及检定/校准证书中,做到了数据准确无误,没有发生数据和结论性的差错,各种原始记录、设备运转记录、交接样记录等方面的差错也降到了最低,确保了XXX结果的可靠性。客户满意:掌握和理解客户的需求,热忱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XXX年开展了XXX次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的满意度为XXX%。

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对XXX的实验XXX技术服务工作较为满意,反馈的主要问题是在完成时间上与客户的预期有差距。

立足应用、注重创新:XXX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及新技术的转化和新技术的创新。XXX年在环境XXX的基础上,完善了固体废弃物XXX分析方法,探索XXX方法,建立XXX方法,初步建立了XXX等分析方法。

XXX年在XXX等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重点攻关;两项XXX通过XXX局现场考核,填补了XXX地区的空白。

精细管理、科学发展:XXX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以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完善管理制度,派外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夯实“三基”,加强横向交流力度,拓宽研究思路和业务范围,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采取举办学术讲座、野外地质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承办学术研讨会,提升XXX影响力;申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院信息平台,实现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质量目标 指标完成情况:

1.分析XXX任务完成率≥95%;

⑴、XXX年接受XXX样品XXX批次,完成XXX批次,完成率XXX%;

⑵、XXX年检定/校准各类计量器具 XXX台/件,出具检定校准证书XXX份,完成率100%。

2.样品XXX质量合格率≥99%;

⑴、XXX年上传了XXX条分析化验资料,在XXX数据质量公报中始终保持100%的数据质量;

⑵、XXX年出具测试报告XXX份,合格XXX份,合格率100%,优良160份,优良率99.4%;

⑶、XXX年XXX台/件,出具检定校准证书XXX份,合格率100%。3.XXX抽检计划完成率100%;

XXX年XXX计划承担XXX完成率达100%。4.XXX检验合格率≥95%;

XXX实际完成XXX工作XXX个批次(包括XXXX个批次),监督数据合格率100%。5.XXX检定率100%;

XXX强检计量器具XXX台套,检定率100%。6.在用XXX的合格率为100%;

XXX在用仪器、计量器具XXX台套的合格率为100%。7.在用设备校准率100%;

XXXXXX年在用设备1611台套,校准率100。8.XXXXXX及时率达95%;

⑴.XXX年完成节能XXX任务XXX项,全部及时完成,及时率达100%。⑵.XXX年完成环境XXX废水XXX块、XXX按要求及时完成,及时率达100%。9.科研项目计划完成率96%;

XXXXXX年科研项目共计XXX项,完成率为100%。10.科研项目实施优良率70%;

XXX年XXX承担科研项目XXX项,上半年测评结果:A级项目10项、B级项目48项,项目优良率达98%;年终测评结果:A级项目12项,B级项目42项,项目优良率达96%。11.客户满意度≥98%;

XXX年共计开展XXX次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满意度为98.0%。12.零污染、零事故、零伤亡;

按照XXX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严格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安全环保责任制。对职业危害场所的XXX人员按规定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穿戴,XXX年XXXXXX人员无可疑职业病及无职业禁忌证;进行各类安全培训XXX次,全年处理废油、液XXX次,约XXX公斤;,组织实施应急演练XXX次,开展危化品专项检查XXX次,各单位组织安全自检自查XXX次。

为贯彻落实XXX“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结合XXX的实际情况,制订了XXX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围绕HSE风险防控,明确了具体内容,并实施和保持。

XXX年XXX安稳运行,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无事件发生,实现了零污染、零事故和零伤亡的质量目标。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评价

根据《检验XXX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XXX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XXX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相关文件要求和XXX的实际工作,以及内审和管理评审提出的要求,C版质量体系文件需要转换版,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等进行了修订,完成了D版编制工作,确定了XXX年的质量目标。

四、管理人员和质量监督员的报告

依照质量监督员的职责,按照年初针对关键XXX项目、关键XXX过程及关键XXX人员制定的XXX年质量监督计划,采用新上岗人员监督、在培人员监督、标样XXX监督、留样再测监督、人员比对监督、设备比对监督、XXX过程监督、重复XXX或校准监督、平行实验监督、质控样监督等监督方式对质量监督计划进行了全程监督。其中XXX或校准项目计划质量控制XXX项,实际完成质量监督XXX项(计量监督XXX中心计划实施XXX项计量标准的质量监控,有XXX项因无样品没有实施),监督计划完成率XXX%。质量监督项目覆盖了全部认证认可项目。人员能力监督计划XXX人次,监督计划完成率100%。

通过全年质量监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XXX过程各环节、各要素符合XXX的管理要求,保证了实验室的XXX报告质量。

五、不符合项的分析及纠正预防措施

XXX年XXX月XXX日-XXX日XXX审组就CNAS-CL01:2006《XXX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全要素及科研管理、扩项项目现场实验、科室职责及职责的分配、管理办法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等对XXXXX个基层单位XXX个机关部门进行内审,共发现XXX个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

质量目标、领导作用、质量控制、工作环境、合同评审、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源和能力的保证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和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计划,基本有效,保证了XXX年实验XXX工作的顺利进行。

1、XXX年下达的各单位(部门)业绩指标,与C版体系文件中制定的质量目标不一致。

2、有关部门要求实验室客户满意度调查表、到货物资验收记录等采用自己部门制定的表格,未采用体系文件中的表格。

3、建立了文件管理台帐,文件受控状态没有记录这个问题,几个基层单位都有。

4、XXX报告中采用的标准不是合同中商定的标准。对委托单中的过期标准,无相关处理信息。

5、部分单位无试剂质量验收记录。

6、职工培训计划应包括XXX方法、质量控制方法、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

7、原始记录空白处没有杠改

8、部分仪器、计量器具不能及时检定或送检。

9、SYY/JL4.6-4入库物资验收记录与供应站发给各单位核算员的大黄本(到货物资验收记录)内容是一样的。

10、XXX需要进行自校设备差异很大,而极少数取得了此合格证书,建议:每个实验室或项目组至少有2人进行培训取证。

11、质控方式为人员比对,但数据处理方式采用En值评价,不能体现人员比对结果。

12、查询数据中心留档的报告发现,大部分报告未加盖检验章。

13、设备检定/校准/保养计划,没有将校准范围或校准点列出。

不符合项及整改情况如下: XXXXX

六、外部审核不符合及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XXX年XX月XX日-XX日,XXX的评审组对我院进行了认证/认可“二合一”扩项加复评审,发现XXX个不符合项,均为一般不符合。XXXX科负责制订了整改计划,并组织相关单位部门按照计划立即纠正,分析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举一反三,对照检查在各单位部门有无类似问题发生及再发生,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由院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了验证。

具体问题及整改情况如下: XXXX

七、来自客户或其他审批机构的审核报告及其后续措施(适用时)无。

八、组织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的趋势分析,以及在其他XXX领域参加此类活动的需求

XXX年我XXXX个所属单位分别参加了XXX项共计XXX个参数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计划及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其中:实验室能力验证XXX项XXX个参数,实验室间比对XXX项XXX个参数。截止目前满意参数XXX个,不满意参数XXX个,基本满意XXX个,已完成实验等待评价结果的参数XXX个,无效比对项目XXX项,参数XXX个。

其中参加XXXXX组织的法定及授权计量技术机构比对XX项XX个参数,结果均满意,荣获XXXXXX年XXX量值比对工作先进单位。

九、内部质量控制检查结果的趋势分析

1)文件控制:按照XXX年文件审核计划对体系文件、质量记录、标准规范等实施了有效控制,对标准每季度进行一次查新,确保试用版本为最新有效版本。

2)标准执行情况:XXX年XXX共配备技术标准、技术资料XXX种XXX册,其中XXX个为认证标准。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文件受控管理,每季度对所使用的技术标准进行查新,共更新替换标准XXX份。所有标准均已配备到各使用岗位,对新使用或更新的标准岗位进行宣贯培训后组织实施,操作人员能按照技术标准开展XXX工作,标准执行情况良好。

3)质量监督:XXX年计划实施内部质量控制,其中XXX或校准项目计划质量控制XXX项,质量监督项目覆盖了全部认证认可项目。采用的监督方式包括标准物质、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再测、平行实验、重复XXX或校准、加标回收、质控样、过程监督等。实际完成质量监督XXX项(计量监督XXX中心计划实施XXX项计量标准的质量监控,有XXX项因无样品没有实施),监督计划完成率95%。质量监督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人员能力监督计划XXX人次,采用的监督方式包括标准物质、人员比对、全过程监督、在培人员、新人上岗、留样再测等,监督计划完成率100%。

4)仪器期间核查:XXX年对用于XXX、校准和抽样的结果有重要影响的XXX台套设备,用有证标准物质、仪器比对、稳定性好的产品、重复性XXX、标准溶液等的方式进行了期间核查,核查结果这些仪器设备均处于正常状态,能够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范,有力地保证了XXX分析质量。

5)计量器具管理:计量器具有专人负责管理,对每月到期的仪器及时联系送检,经检定的计量器具信息及时录入系统,岗位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证实,保证了在用仪器、计量器具符合质量要求。6)环境:在XXX年内部审核过程中,发现个别实验室环境卫生情况较差。7)人员培训:XXXXXX年开展自办班培训XXX次,计划外的院级自办班举行了1次。XXX年XXX及时完成了油田公司下达的外派培训计划XXX次,共计XXX人次参加;计划外外派培训XXX次,共计XXX人次参加。培训内容涉及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与控制、XXX分析技术、技术标准和仪器操作、计量基础知识及校准结果评价、HSE知识。

XXX年较好的执行了质量体系要求,保证了XXX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十、当前人力和设备(适用时)资源的充分性

XXX现有员工XXX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XXX人,占XXX%,其中:博士XXX人、硕士XXX人、高级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人;基本满足现有实验XXX研究的工作需要。

XXX目前在用仪器、计量器具共XXX台套,合格率为100%。拥有XXX等主要科研XXX设备XXX台/套;XXX年新进仪器设备XXX台套;

XXX年对在用XXX台套设备进行检定校准,检定校准率100%;对XXX台套设备进行了保养,XXX台套设备进行了维修,各类仪器设备整体完好率100%,设备总体新度系数在XXX%左右。为科研生产任务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及完好率。

十一、对新工作、新员工、新设备(适用时)、新方法(适用时)将来的计划和评估

(一)新工作、新方法:

结合智能化XXXX方法;在水质XXX方面,计划建立地表水的各项分析方法,加强对水溶性未知物的XXX;在饮用水XXX方面,对新设备液质联用仪的分析方法进行确认和证实;在土壤XXX方面,计划开展有关XXX质量的XXX建项,逐步开展对部分XXX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土壤展开XXX评估工作;在环境空气XXX方面,计划开展XXX的XXX与减排潜力的评估工作;在XXXX;通过重大试验项目试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各项技术的深化,推进技术成果化、标准化、规范化。

(二)新员工: 计划每年引进XXXX等方 面的专业技术人员XXXX人。

(三)新设备:

为了适应XXX的发展,XXX年计划更新或新增XXXXX等设备。

十二、对新员工的培训要求和对现有员工的知识更新要求(适用时);

1、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对新分配或转岗来的员工,首先制定了半年的轮岗实习计划,然后根据所学专业和自身的特点再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主要采取一学(学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实施细则、操作规程等)、二看(观看操作过程)、三动(动手实际操作)、四考(上岗考核)的方法,使新员工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所在岗位各项目的XXX分析。

主要培训内容:⑴、HSE知识;⑵、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知识;⑶、专业知识的培训、相关上岗操作培训;⑷、参加相关授权单位组织的资质培训;⑸、针对新员工制定的3-5年培养计划开展培训。

2、现有员工的知识更新:以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为目标,以完善知识结构和开展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训为主,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训形式主要为通过内聘专家讲课、外请相关老师和专家授课及外派学习。

主要培训内容:⑴、按照HSE培训需求矩阵和培训计划,各岗位开展培训工作,逐步学习、应用HSE工具、方法;⑵、进一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学习、不确定度、期间核查等方面的培训;⑶、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的知识更新;⑷、对于操作人员加强岗位技术培训,相关操作技能的知识更新,提升操作技能;⑸、科研人员的综合知识的更新,提高综合研究能力;⑹、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数据处理、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及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⑺、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在工作原理、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方面掌握的熟练程度培训。

十三、对来自客户的投诉以及其他反馈的趋势分析(包括满意度调查)来自客户的反馈主要为两个方面:XXXX 满意度调查方面,主要是在提出要加快样品XXX速度和加强服务的主动性。XXX年没有发生客户投诉及申诉现象。

十四、改进和建议

1、全面梳理实验室认证、认可、测量审核、质量和HSE的要求,整合XXX的体系,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各方评审或检查的要求。

2、加强体系运行中领导作用及领导意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观念、评审准则的理解等方面的培训及要求,统一思想,提高执行力,确保XXX年顺利通过实验室“二合一”的监督评审。

3、进一步加强认证/认可准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力度,质量管理的要求具体化,使XXX人员明确知道自己岗位上所有关于质量的要求。

4、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的比对,确保实验室XXX结果质量。

5、加强XXX质量监督力度,加强质量的自检自查、项目组检查、中心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做到“举一反三”,并依据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6、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在员工心中“扎根”,强化安全制度的落实。

7、优化培训管理办法,加强培训管理办法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培训工作在体系内顺畅运行。建议院加强不确定的评定及内部校准人员的培训。使实验室关键人员会对所XXX项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提高实验室设备内部校准准确度。

8、根据XXXXX评价技术发展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与其他XXXX实验XXX机构的技术交流和能力交流。

9、组织好XXX年课题项目的执行,确保项目的正常运作。

管理者代表质量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篇5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一、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贯彻实施情况:

我公司自今年5月1日发布体系文件以来,确立了管理方针: 品质优秀、顾客满意、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作为质量管理的指南针,贯穿了整个管理活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两方面,那就是:持续改进和服务客户。可以说,我们确立的上述方针,起到了指引作用。

质量方针和目标实施的总体评价:通过对质量方针的综合分析评价可以认为,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及目标,合乎公司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顾客需求,适应公司现状和近期发展需要,总体上是合适和正确的。

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从近4个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看,质量管理体系在框架范围内发挥了积极作用,客观上对产品质量的保持和提升起到了保证作用。

从过程方面看,管理体系在以下几方面亟待需要改进:

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缺少管理战略层面上的支撑和系统关注。也就是说,管理工作切入点较多。

2、对客户满意与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分离与体系之外。与此有关的信息未在体系内得到有效地处理,并转化为体系改进的动力。

三、内审及不合格纠正情况:

2013年8月29-30日,公司审核组对厂区各职能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首次内部审核。其主要目的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为下一步的管理评审提供依据,同时为近期的第三方监督审核做好准备。

本次审核分两个组同时进行,分别对管理层、技术质量部、生产经营部、综合部、市场部进行了审核。本次审核共开具2项不符合报告,提出问题点及观察项10项。

从审核情况看,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的工作有效性的记录和问题的分析、改进显得很凌乱,缺少总结。目前各职能工作在思路开拓性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但对规范质量基础管理的基于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却疏于关注,显得基础工作不扎实,信息点较乱,缺少系统、有效的规整。

从观察项的分布看出,既有制造过程控制存在书面证据不足问题,也有质量管理缺少经验总结问题。不可否认,这些评价并不意味着其工作绩效差,但这恰恰说明了,在记录、流程方面与作为基础管理根本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两张皮现象,即步调不一致,应注意这一点。

2013年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管理评审报告

对于观察项及问题整改反馈情况:

截止9月1日,均已作出答复。存在问题:对标准不熟悉、不了解或者理解不透彻,没有意识到可能给质量管理体系带来了的不良影响,没有认识到按程序办事带来的潜在绩效。个别部门甚至存在应付推诿现象。在进行原因分析往往就事论事,没有抓住要害问题。

四、外部环境变化(法律法规):

ISO9001:2008标准已于2008年12月30日发布,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对于2008版较2000版标准的变化之处要充分给予关注。

ISO9001:2008标准较2000版标准,总体框架和逻辑结构未变,只是部分条款的要求更加明确、更具适用性,对用户更加有利,更加便于使用。

我们依据ISO9001:2008标准发布了A版体系文件。将ISO9001:2008标准变化之处作为我们工作的改进、完善的方向,更好地确保顾客满意。

五、改进思路

1、质量体系宣贯:以ISO9001:2008标准实施为契机,突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思想和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强化质量意识,强调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使得人人熟知、人人理解、人人关注,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贯彻到工作中。广泛开展各种质量管理知识及应用培训,并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司质量文化。

2、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同时,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引导、督促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加以改进,构成PDCA循环,形成闭环。

3、质量体系运行维护体系:严格按照体系开展工作,定期开展内审、管理评审等活动,强化内审员的监督检查力度,赋予内审员更大的职责,提高内审员的待遇,定期参加内、外部培训。积极开展产品质量稽查,退回品返厂处理等工作,继续开展质量损失的统计、分析,重点放在常见问题的质量改善活动,大力开展数据分析工作,强化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的评审力度,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质量管理评审报告 篇6

质量管理评审总结

本厂在2009年12月11-12日对本公司的现有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内部审核及进行了管理评审,审核本公司现运行体系与ISO9001:2000版要求的相符性,为本公司正式申请ISO9001:2008改版认证提供了依据;

一、公司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有效性分析

经过内部审核,公司制定的“育人为本严格标准满足客户诚信服务 ”的质量目标和“成品合格率≥98%,制程合格率≥98%,客户投诉、退货率<2%,来料合格率≥90%,外发加工合格率≥85%,客户满意度75分以上”的质量目标被证明是合理有效的,(见质量目标管理方案统计分析表)

二、公司组织架构管理职责权限有效性分析

公司2009年制定了新的组织架构图,公司总共分为行政、业务、采购、生产、、工 程、品质等个大的部门,经过这几个月的运作,公司各级人员职责权限明了,分工明确,合作愉快,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解决;

二、公司客户满意度及公司经营战略分析

公司在2009年月日11-12月份月份对主要大客户进行的客户满意度调查表明,公司主要客户对我厂的总体方面表面满意,但在产品质量及服务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说明我厂在提高产品质量及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意识上还需加强控制与培训;

三、内部审核及纠正行动报告的情况与效果

公司在12月11-12日进行的内审,发现原料仓有一个不符合项,并立即开出了纠正行动报告,其他各部门均未发现不符合项,表明我厂纠正行动的执行及持续改善取得了一定进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但品质部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一部份不良现象,造成了生产部返工或挑选时开出的纠正行动报告,在生产部确认和提出改善预防措施时,有出现相关责任人不重视及反馈不及时的不良现象,希望各部门在后续工作中能加以重视及加强监督跟进,以保证我厂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的纠正行动报告及持续改善工作得到良好运作;

四、供应商评估分析

目前公司主要有商标材料,纸张,油墨等几类较大供应商,其中价格方面因数期等方面原因,仍处于中等水平,有些材料不能做到价格最低

交期方面大部份供应商均能按我厂要求送货,准时交货率良好

质量方面商标材料供应商表现最好,其次坑纸,主要来料不良反应在外发加工商方面,因我公司目前外发QC控制方面较为薄弱,不少外发加工的烫金过胶或其他产品回厂后出现不良,对我公司的产品质量及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在后续工作中要加强对外发产品的质量管控;

服务方面各供应商表现良好;

五、仓储管理及物注状况分析

因公司目前正处于调整成品仓及出货区的时机,造成成品仓的摆放及标识等有一定困难,在下一个星期左右,在成品仓调整到位后,即可对新的成品仓进行规划,合理摆放,做好物料标识咭等,做到财物咭一致;

六、设备资源管理分析

公司在2008年各机台设备运作良好,其中啤机部目前有1台啤机待维修,其他各机台均能正常生产;

2009年生产部计划申请增加的机器设备有烫金机及丝印机2台,过胶机1台,具体要根据生产订单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申请;

七、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分析

公司2008年人力资源情况良好,各部门申请增补的人员行政部均可在一周内招聘到位,未出现招不到人或人力短缺的不良情况;

2008年公司员工的流动率在5%以下,未超出正常范围

2009年公司人力资源主要需求方向为根据公司发展方向,需增补手工合和精品合的熟练操作工人和相关管理技术人员,行政部将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配合生产部进行人力资源增补工作;

八、总经理总结

经过3月9日进行的内部审核,可以看出公司目前的质量保证体系运作大体上是符合ISO9001:2008版的要求,另公司的持续改善的运作良好,但也发现了不少部门均存在一定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责任人能根据具体提出的纠正行动报告的改善及预防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做到以质取胜,持续改善,以增强我公司在新的一年里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率,为公司的新的发展共同努力!

总结人:

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篇7

1 公路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基本概念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表明, 在实验室中, 最高管理者应该按照预期制定的程序及日程表, 对实验室管理体系进行定期检测、评审, 如果发现有问题, 需要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改进, 从而保证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充分性。具体而言, 管理评审也即是以管理体系有效性、科学性、充分性等为基本原则和目标, 客观评价实验室管理体系业绩, 寻找实际业绩和之前预定的预期目标的差距, 找出其中的问题, 并深入分析原因, 最后提出相应的创新、改进措施。其次, 还需要立足于研究分析结果, 对比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以及自己所处的市场地位, 从而找出后期改进的大体方向。

2 管理评审实施的前提条件

为了使公路实验室管理评审工作顺利开展, 首先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高度管理评审工作。因为只有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积极主动参与管理评审, 同时给予内部政策支持以及人力、物力支持,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才可以使实验室管理达到预期目标。同时, 管理体系部门以及关键岗位人员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实验室管理评审需要的材料信息主要来自于管理体系部门及其关键岗位人员, 管理体系部门及人员在输入管理评审材料时, 一定要保证输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这样才可以在管理评审活动中进入深入分析, 解决具体问题。

3 公路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实施

3.1 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周详的管理评审计划是管理评审活动展开的向导和框架, 管理评审计划的科学、合理性会直接影响管理评审活动的实施效果。通常实验室管理评审计划主要分为评审时间、目的、内部、成员等。而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评价、总结实验室在过去1年时间内的业绩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是完成、达到、超标还是未完成。同时还要评价在评审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下, 实验室在新1年里的管理、监督状况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3.2 组织准备。

在正式开始管理评审活动前, 管理体系运行管理部门应向管理层质量负责人、最高管理者提交评审活动策划、实施方案, 得到审批后应明确管理评审机会内容的责任方, 并且将其送往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层及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审核, 检查评审内容是否存在问题, 以便及时改进、完善, 最后再根据评审内容事前准备好管理评审需要的相关材料,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确保输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

3.3 具体实施。

应该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 参与人员应包括实验室最高管理者、质量管理人员、每一个部门责任人、关键岗位人员。质量管理部门责任人应对近期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根据其汇报的内容, 所有大会参与人员应共同参与讨论、研究、分析, 最后质量管理部门还需要做出书面总结报告。最后一个环节应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做出针对性、有效性的总结, 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而管理办公室人员应该将整个大会进行的评审内容详细记录下来。

3.4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主要是总结管理评审活动,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对管理评审基本情况的介绍, 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要求等。对当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有效、客观的评价。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在办公室人员记录的内容基础上对评审报告进行整理、分析。管理评审报告需要上交给最高管理者审批, 管理体系管理层及相关部门人员一旦收到评审报告, 应该根据管理体系中的相关文件, 对各部门以及部门内部加强监督、指导, 及时纠正、改进评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5 管理评审后续工作。

管理评审的最终目的是有效评审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协助相关部门正确实施纠正及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一些不达标项目产生, 因此, 需要做好管理评审活动的后续工作。首先应收集、整理管理评审相关的记录、报告, 妥善存放在办公室内。同时应跟踪验证管理评审报告内容, 尤其是不符合项目, 需要和相关部门责任人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交流、沟通, 督促进行纠正措施, 并且检查是否按期完成不符合项目纠正工作, 评价纠正后的实施效果。

4 提高管理评审活动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 实验室管理评审活动首先应联系实际, 应结合实验室质量管理活动实际情况, 建立和实验室管理体系结合的管理评审活动制度。当然, 管理评审活动需要突出重点, 不需要完全覆盖所有要素, 在实验室不同的环境下, 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评审计划。同时, 管理评审活动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真实、客观的分析实验室发展、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有效的改进实验室运行缺陷, 提高评审的实施效果,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因素: (1) 管理评审制度是否与单位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相符。 (2) 应定期评价管理评审中的结果, 找出其中的问题,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纠正措施, 尽可能将质量安全隐患消除。 (3) 对于质量管理问题的改进对策, 应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商讨、协商。 (4) 应加强现有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 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相关技能。 (5) 应制定中长期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针以及中长期规划。

最后,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进行改进验证, 也即是跟踪验证管理评审活动提出了的纠正措施。

结语

施工质量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核心, 不仅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是公路施工企业获得效益的关键, 因此公路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公路施工质量监控。确保施工数据准确性, 维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是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 而管理评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值得深入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管理评审的基本概念, 介绍了公路实验室管理评审的内容, 并且提出了几点提高公路实验室管理评审效果, 维持长效管理评审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公路,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制度

参考文献

新版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篇8

专家评审机制与改进

专家评审机制是政府采购诸多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政府采购专家评审法律政策体系,明确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相关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最低评标法、综合评标方法、性价比法3种常用的评审方法。笔者作为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评审专家、中央单位(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根据多年来参与旅游管理(饭店)、城市园林、文化遗产建设工程、遗址保护工程等的评标经验,认为评审系统存在两方面的弊端。一是评审专家库中“有效”专家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随着政府采购项目的增加,有限的评审专家及专业评审知识、技术等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政府采购需要。一方面评审专家的数量不多,会出现一名评审专家在一年内连续多次参加同一小类型评审工作的现象,倘若专家有事,则无人替代;另一方面,一些现任专家长期不参加评审活动,导致参加评审工作的都是退休之后“挣外水”的老专家,个别专家缺乏知识创新,跟不上时代步伐。二是评审制度有待完善。由于专家评审程序缺乏相关规定,导致专家的评价自由权力过大,个人判断有时候偏离客观事实,导致不符常理现象出现。

为此,改进政府采购专家评审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专家库资源,建立专业科学分类体系和足够大的专家库。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对专家进行采购评审方面的法律知识、专业采购培训和指导,使专家的专业学术知识能够有效嫁接采购业务知识、法律规则等。二是完善专家评审法律规则体系。对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中的地位和角色,应该定位明确,体现出专家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反馈机制。对于政府采购中没有竞标成功、流标的乙方,或者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处理结果、决定不服的供应商,可以通过相应途径申请行政复议,甚至提起诉讼。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的各个利益主体的协调管理和控制。主要协调由采购人、供应商、监管机构、专家组构成的核心利益主体,媒体、供应商的制造商、采购产品的二级消费者、市民等构成的边缘性利益主体,发挥他们在政府采购中的作用,使之行之有效地运转。

会议定点饭店采购案例分析

这里,以北京市政府采购过程中一个特殊的采购产品——会议定点饭店为例,依据行业经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第一,修订采购流程,进行制度规范。以笔者参与的2009年至2012年定点饭店采购评审为例,定点饭店采购的管理行为和监督管理机制,就重点修订了3部分。一是增强对定点饭店的行为规范,提高其接待能力。对定点饭店的协议房间,在数量上要求必须提供全部客房和会议室。二是加强定点饭店管理监督工作。为了使各单位有统一标识的消费单据,要求具备条件的饭店增加打印“电子结算单”及使用公务员卡结算业务。三是形成立法制度约束。《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明确强调,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会议费制度改革,应该着重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政府采购法》要与国家“十二五”期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主张相结合。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和市场经济对接的产物,更需要率先垂范。高效、低成本、规范并且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实际的“政府采购国家化”模式是未来政府采购的发展趋势。

第二,完善招标系统与机制。北京市对会议定点饭店的采购主要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其优势在于:多维的竞争性招标报价、采购对象的性能质量存在竞争。同时在招标及评标过程中,政府采购官员会受到一系列法律规章的制约,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官员和商家合谋的风险。通过公开竞标的采购方式,引进专家库,完善招标系统与机制,使得评标过程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也大大降低了供应商、采购机关与资金管理部门“合谋”的概率和“绑架”的风险。当然,还要不断鼓励竞标企业发挥最优水平,改进合理的政府采购激励机制。

第三,不断完善行业监督机制。可以通过加强对采购部门的全程监督、供应商的申诉监督和技术专家的评标监督等外部监督,合理完善招投标机制,遏制权力“寻租”行为。政府采购在现代化的信息投标系统中,会加剧供应商之间的竞争,通过竞争增加“寻租”成本,避免权力“寻租”给社会带来的“无效性”。这就特别需要加强财政部门对定点饭店招投标项目的执法监督,加强各级事中监察、审计及事后监督,加强司法和社会的监督。

总之,上述改进将有效规范党政机关的出差和会议等公务活动,有效防止上级单位向下级单位、党政机关向企事业单位摊派或套取专家费,有效落实节约型国家和社会的服务业实践,有效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权限,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上一篇: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双环模型下一篇:空气质量强化工作会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