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秒到11秒的100米短跑训练概述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研究目的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 将本人带短跑队队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进行多方面因素的分析, 通过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较分析, 结合实践, 从技术、训练方法、能力、心理等方面, 揭示了在短跑训练中相关因素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侧面反映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综述法

2.2 调查访问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技术的改进

技术是每一个运动员的必备条件, 它是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参加不同体育项目的活动, 需要完成不同的动作, 即需要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技术, 合理的、正确的运动技术须符合项目运动规则的要求, 有利于运动员的生理, 心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有助于运动员取得好的竞技效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 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 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 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 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

本人在带高中短跑队训练过程中, 正因为对运动员运动技术的长期持之以恒的正确的训练, 才使大部分队员的100米成绩得以提高, 其中几个运动员均由进校时12秒的成绩提升到11秒左右。在此训练期间, 本人着重对运动员摆臂, 积极送髋, 脚掌“扒地”动作加强了训练, 改进了一些运动员以往的跑步姿势, 在训练运动员摆臂练习中, 加大后摆的幅度, 增强向前性。在跑的过程中, 运动员步长与步频的变化决定跑速的增减, 步长与步频在100米跑中也起重要的因素, 在步频较快的情况下, 要想在原基础有所提高, 步长就比较困难得多了。因此, 本人在训练过程中, 采用拉橡皮筋练习, 单脚支撑, 快速抬大腿, 向前送髋, 体会送髋技术, 在后蹬的前提下, 加了脚掌“扒地”动作。该动作要求大腿积极下压, “扒地”动作轻快柔和, 在练习中, 身体直立, 单手可扶肋木保持平衡, 大腿平抬, 小腿放松, 大腿用力下压, 体会扒地感觉, 熟练后, 可做连续性的扒地练习, 积极的改进技术, 更加完善跑步技术。

在20世纪初, 短跑运动员是在“快”的思想指导下, 注意了跑步技术, 形成步频快, 大腿抬得高, 脚落地距身体投影点近, 步幅较小的技术, 被称为“踏步式”跑法, 后来芬兰人克里麦特采用“迈步式”跑的技术, 上体直立或稍微前倾, 大腿抬得高, 并前伸小腿, 脚落地距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远, 脚后跟先着地, “踏步式”向“迈步式”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短跑成绩的提高, 但由于“迈步式”脚后跟先着地, 产生阻力较大, 影响步频的提高, 教练员在“迈步式”跑法的基础上改进了跑的技术, 膝关节放松, 使小腿处于自然摆动状态, 并用前脚掌着地, 脚着地点人体重心投影点距离较适中, 这样的技术称为“摆动式”跑法, 极大的促进了短跑成绩的提高。现代短跑技术, 更加强调大腿前摆较高, 送髋积极, 脚掌“扒地”动作轻快柔和, 后蹬有力, 蹬摆配合协调而富有弹性, 摆臂幅度大而向前性好。

我国学者王保成1995年提出, 现代短跑运动和短跑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髋关节运动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新的短跑技术理论突破了我国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 突破了后蹬是人体前进动力观点的束缚, 改变了业余训练田径技术教学远远落后于不断发展的田径运动实践的状况。

由此可见, 技术的不断改进在短跑运动中起着决定性因素。形成一个合理、正确的短跑技术, 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技术的更科学化, 更先进化是将来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教练员必须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 努力的学习新的更科学的技术。

3.2 训练的方法

在业余训练过程中, 运动训练方法是教练员进行训练工作, 完成训练任务, 提高运动竞技能力的应用工具。很多运动员从其他学校来到我这里训练表现出来的是, 以前在其他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的训练, 安排不系统, 没有计划的每周每天所训练的内容, 让学生盲目的训练, 失去目标性, 没有让运动员充分体现出运动竞技能力。而我, 通过自己大学所学知识, 结合自身训练的实践, 基本形成了系统的训练安排, 而且可以根据科学安排的训练周期调节身体, 对进行下一次训练提供帮助, 确保训练效果最佳。

众所周知, 训练周期的安排是遵循超量恢复的原理,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竞赛计划而安排的, 在训练实践中, 教练员根据自己训练的需要, 组织周期训练的过程, 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训练的周期, 分为不同的类型, 这些分类实际就是周期分类。在训练中, 安排较为系统的训练的重要, 有了系统的训练安排, 对身体进行全面训练全面恢复, 特别是速度耐力, 灵敏, 协调性和柔韧等身体素质都得到相应地发展。

运动员的机体对适应训练负荷会产生生物适应现象, 从而使机体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专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 可使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逐渐进入积极动员机体潜力并高度协调工作的状态。

3.3 能力的方面

能力主要有技术能力和战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指学习掌握某种技术的能力, 使该项能力加以正确运用。实践证明, 能够攀上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 几乎都具有扎实的基本技术, 对于某一个运动技术的学习, 必须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掌握, 并加以反复练习。例如, 很大一部分队员在训练中, 半蹲与深蹲的力量较差, 但身体素质完全能承受大的力量, 导致不能蹲起大重量的主要原因, 就是技术环节没有掌握,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对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 而某一阶段对负重蹲起的技术掌握后, 负重的重量明显得到增加。其中, 掌握学习技术的能力是主要因素。

3.4 心理稳定

运动员心理能力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 以及依据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 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在其从事竞技体育活动时, 起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 多血质、粘液质的人比抑制质、胆汁质的人更适合参加运动训练, 并常常在比赛中, 表现出较高水平;观察力敏锐的选手, 善于在比赛集中注意力的选手, 则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 运动员心理过程的特点同样也对其训练及竞赛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对集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运动员会坚持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 而出色的心理稳定则保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充分甚至超常得到发挥。

本人在带短跑训练队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 体会到心理稳定的重要性, 学习掌握技术和完成技术的质量与心理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受到这些心理品质很大的影响。在比赛时, 一般来说赛前运动员的体能, 技能和战术能力均相对较为稳定, 而心理活动却非常活跃, 心理活动的变化常常会对运动员最终参赛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短跑项目, 像100米比赛, 心理不稳定导致起跑较慢, 错过取得比赛胜利的先机, 因此在比赛之前, 激发运动员强烈的比赛动机, 增强运动员的参赛信心, 建立稳定而又灵活的参赛思维程序及参赛行为程序, 对成功地参加比赛, 都是非常重要而有益的。

总之, 在竞技运动训练与竞赛中, 运动员的体能, 技能, 战术能力以及运动智能, 都只有在其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下, 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 结论与建议

目前, 影响现代短跑运动成绩, 受训练方法, 能力方面, 运动技术, 心理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运动成绩, 最主观的因素, 训练方法的实施和运动技术的改进, 这两点在短跑运动中, 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的表现, 所以, 要注意安排详细的训练计划, 在训练中, 着重对运动技术进行强化训练, 有针对性的训练, 培养运动员的全方面的能力, 防止出现影响运动成绩表现的不良因素。

摘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 将本人带短跑队队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进行多方面因素的分析, 通过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比较分析, 结合实践, 从技术、训练方法、能力、心理等方面, 揭示了在短跑训练中相关因素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侧面反映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技术,训练方法,能力,心理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

[2] 何集中《安徽体育科技》, 2001年。

[3] 刘西文《关于100米跑能供应的文献陈述》陕西体育科技, 2002年。

[4]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心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年。

[5]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 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

[6] 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 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年。

上一篇:试谈我国人寿保险金信托的财产权归属下一篇: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弊端及改善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