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心理训练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火场心理训练

火场心理训练 篇1

授课时:2课时

授课人:徐明明

课题:浅谈消防员的火场心理训练

授课目的:通过学习,提高官兵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稳定性,培养他们处惊不乱,遇险不慌,沉着冷静面对复杂形势变化的心理素质,消除惊慌、恐惧等消极心理因素。

在消防训练、作战的过程中,火场情况跌宕起伏,瞬息万变,种种危险给人心理造成强烈的刺激和影响,常常超出了人们的正常心理承受力。心理素质好的人产生的是正效应,表现为精力旺盛。但对心理素质欠佳的人来说,往往产生负效应,知觉、记忆、思维、语言和行为均受到影响,大脑产生抑制,出汗多,记忆力减退,动作失调,手足无措。

紧张、恐惧是造成心理素质降低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下面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恐惧:

在比赛训练,发令枪打响前的一瞬间;

在火场被火势围困时;

进入火场进行深入内部侦查时;

在浓烟围困区域进行救人时。

如何克服过度紧张恐惧引起的负效应?这个问题既涉及消防人员的个体心理素质,也涉及消防队的集体心理,还涉及军事指挥员的心理素质和榜样作用。

首先,要重视每个消防人员的心理教育训练,提高消防人员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稳定性,培养他们处惊不乱,遇险不慌,沉着冷静面对复杂形势变化的心理素质。

其次,在技能训练中多采取意念训练。训练中,通过对训练项目全过程的回顾想象,在消防人员的意识中引起运动的表象,从而进一步纠正训练动作,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如对攀登挂钩梯的训练,训练人员可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不满意的环节进行意念训练,同时要注意:一是意念训练的动作必须要顺利、连贯,这样训练人员才有信心;二是意念训练时动作力争要真实,符合自己的实际。

第三,在战术训练中多采取模拟训练。在训练场上力争模拟出火场的效果,使官兵置身于浓烟等情况之中,培养其意志,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消除惊慌、恐惧等消极心理因素。如经常对官兵进行烟气室等项目的训练就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加强心理引导,增强心理素质。如进行战技术训练中,对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员鼓励他们喊“这一动我一定能成功!”等口号,在训练中适时进行表扬,以及经常组织一些对抗赛和利用消防站(队)对外开放的时机,让他们多去参与、表演,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五、严格要求,提高训练水平。人的技艺高超,心理容量就大,适应能力就强,只要练好军事技能,技高一筹,遇事就会不惊不慌。因此,在训练中要严格要求,不可因为迁就个别战士的恐惧心理而放松要求或降低标准。

火场心理训练 篇2

1.1 心理学引入火灾现场勘查的条件

大多数火灾在发生、发展和熄灭的过程中涉及到人的行为,因此可以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对火灾现场勘查进行辅助性的研究。潜入火场的放火者、逃脱火场的受灾者和进入火场的救援力量以及火灾发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在保护区范围内出入的相关或无关人员,这些人的参与和作用,对于火场、火灾原因的调查等都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将心理学学科引入火灾现场勘查很有意义。

1.2 火灾现场勘查引入心理学的可行性原理

行为人是进入和逃离火灾现场这一系列过程的主体,他们在进出火灾现场时一定会对火灾现场造成一系列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恰恰给予我们一些新的线索和痕迹物证。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又在心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特殊结果,是脑对周围世界的反应。因此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外界作用的反应都各不相同。这种不尽相同的心理状态会反映在行为人的行为方式中。所以各种行为方式的差别正是人所处的不同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火灾现场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目的、当时的意识形态等因素的集中反映。特有的行为方式在火场中留有相应的特征痕迹,成为了调查火灾原因的特征痕迹(见图1)。即进出火场时不同的心理活动可导致不同的痕迹物证,为火灾原因的定性分析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这也就是火灾现场勘查引入心理学的可行性原理。

根据心理状态所处时间、环境和对事物认识程度的不同,可以分别研究火灾的初期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和熄灭阶段的人员心理状态。

2 火灾初期阶段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及火场特征痕迹

火灾初期阶段指从有形成火灾的趋势到火灾开始蔓延的这段时间,其特点是:火灾的燃烧范围不大,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火势微弱,人们不易觉察。此时进入火场的行为人只有失火后的逃逸者和放火者。起火原因从火灾调查角度可以分为失火、放火和意外火灾,对于火调工作来说,区分失火和放火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因此对于逃逸者和放火者在火场中的特征痕迹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1 失火逃逸者火场的心理状态与火场特征痕迹

对于逃逸者来说,可能是由于操作电器不当,吸烟等原因引起了火灾。这本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火灾的发生对行为人而言有一定的突发性。行为人有逃逸者和受灾者的二重性。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尽量扑灭初期阶段的火灾,一旦火势难以控制便开始逃离火场。安全逃离火场后的当事人在危险退去的同时,记忆和思维开始恢复正常,表现为报警、呼喊等行为。根据这种心理状态,火灾现场勘查时对最先发现火情的人的询问至关重要,同时有必要调查第一个逃出火场的人,他们会为火灾的发生提供关键的信息,从这方面入手往往可使问题明朗化。逃逸者在引起火灾的同时也是受害者,所以也具备受害人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突发性的转变、恐慌、在火场中不顾一切逃生。逃逸者的这些心理特点造成他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特征痕迹:逃生的起点很有可能就是起火的部位,并且在逃生路线上会无意识地破坏阻碍他逃生的障碍物,破坏方向规律性的一致,即从起火部位到安全出口,如逃生中碰倒家具的倾倒方向。这与有足够心理准备的放火者和逃生路线混乱的纯受灾者有着重大区别。

2.2 放火者的心理状态与火场特征痕迹

放火指为达到一定个人目的,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发火灾的情况下,希望或放任火灾发生的行为。放火是一种犯罪,在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放火者有非常明显的心理特征。犯罪有很强的目的性(如报复、破坏、骗保等)和内隐性。犯罪主体会在实现目标的极强动力下铤而走险之后又极力摆脱责任。放火是犯罪的一个分支,放火者也同样具有犯罪心理。由于放火者在作案时心理状态的内隐性,所以火灾发生的时间非常奇特并且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发生在如班前班后、节假日、开会、放映电影、观看文艺演出、当事人外出、夜深人静等现场无人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人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它。放火者利用人们的这个心理在这时作案,而我们也同样利用放火者的心理为火灾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放火者往往会毁坏现场对他们不利的证据,火灾中正常应留下痕迹的消失,记录资料的焚毁甚至火场中知情人的遇害都可以作为判定放火的依据。例如:某公司发生火灾,经过现场勘查,账册、账单比其他物品烧毁程度要严重得多,且当时无外来火源,所以初步认定这是一起因贪污而销毁账目的纵火案。犯罪分子销毁证据的现场痕迹恰恰证明了火灾的原因。

放火者在作案时极强的目的性也为火场勘查留下了形形色色的痕迹特征。首先起火位置独特,一方面,起火位置常常在偏僻易逃离的地点,说明放火者都有极力掩饰其行为方式逃脱法律责任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起火点和火源总是尽可能发挥它的破坏作用,这说明放火者有一定预谋想尽量达到其目的的心理,表现在火场勘查痕迹特征上:起火点在昂贵的设备附近或人员财产比较密集的地方,在不具备任何火源的地方,有多个起火点且发生时间十分接近,火源是易燃易爆、发热量大且便于携带的物质。通过对放火目的性心理的深入分析,还可从受灾者的性格和经历方面得到新的线索,因为受灾者的性格和经历直接反映了放火者的动机,火灾现场勘查可以由放火者不同的动机确定其不同的勘查重点(见表1)。

其次,在火灾发生前有目的的进入火场,在起火时从火场中撤离是放火者的又一个重要特点,这种进出火场的行为方式也会在火场及其周围留下特有的痕迹。所以,火场勘查时在现场周围和现场的入口应注意寻找犯罪分子的足迹,破坏工具、交通工具痕迹;查明围墙、围栏有否攀登、翻越和擦划的痕迹;查明门窗玻璃是火烧破坏还是人为外力击碎;门窗的锁是否人为破坏;室内箱、柜有无撬压和翻动的痕迹及犯罪分子携带物品的遗留分布。

3 火灾发展阶段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及火场特征痕迹

火灾发展阶段,火场内人员已经意识到火灾的来临,开始逃离火场,消防救援力量也接警后到达现场。此阶段进出火灾现场的行为人是消防员和火灾受困人员。火场进出人数多,加之此时燃烧已进入猛烈阶段,所以对火场的破坏程度也是最大的。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对逃生者和消防员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特殊性研究有助于鉴别火场破坏痕迹,排除救援和逃生造成的破坏痕迹。恢复和辨明肇事者造成的真实的、原始的火场破坏痕迹物证,能为火灾原因调查提供可靠关键的证据。这就是对此阶段进出火场行为和心理关系研究的意义所在。

3.1 消防员进出火场的心理状态和火场破坏痕迹

消防人员接警并到达出事地点时火势往往已处于猛烈燃烧阶段。在严峻的形势下,消防战斗员要完成火情侦查、灭火救人等任务。客观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形成对消防战斗员的多种复合刺激,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老消防”,心理状态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消防战斗员在执行任务时所佩带的特种个人防护装备也会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消防员的心理活动,形成特有的心理状态。高度紧张、恐惧、责任感等各种心态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比平常冲动、易兴奋、注意力过度集中等。由于上述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在火情侦察时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遵循心理学上的感觉、直觉的渐进性和反复性原理。在保障战斗员安全的前提下由表及里、分批地进行侦察,使结果在渐进的过程中完整、真实,为灭火救援、火灾调查提供第一手资料,减少救援和火因调查中的失误。

消防战斗员进入火场时,在种种复杂的心理作用下,还有保护火场的这种意识是不实际的。他们会利用各种特勤工具和最直接的方法进入火场完成灭火救援任务,这种行为方式在火场中留下的痕迹物证特别明显。如战斗员都会选择常规的门窗作为进出火场的通道,遇到紧锁的门时都会使用巨型液压钳、电锯进行破拆;从窗进入时为了进出和排烟的方便一般会连同窗框全部拆掉,这与放火者处心积虑伪造火场的痕迹是不同的。战斗员进入室内搜救被困者一般会沿着墙壁慢慢向室内中心移动,这样符合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搜救过程中对受灾者生命负责的心理。室内物品的破坏痕迹也相应地遵循从入口处到墙角再向室内最后选择最短距离返回入口或到达另一个出口的路线,这又和失火者从起火部位直接到达出口的破坏痕迹有所区别。

消防战斗员进行灭火救援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他们不存在内隐性的心理,有时在火场中为了受灾者的人身安全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火场破拆,在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其他方面的意识已经淡化,并且使用的特勤破拆工具破坏力大,痕迹明显。这些破拆活动都在强大的噪音和力量下完成,属于刚性破坏,如:破拆整个门窗,砸碎大面积的玻璃,推倒非承重的隔墙等。放火者由于社会环境的压力而有意识隐藏和伪装自己的行为特征,在进出火场时只能进行柔性破坏,如用工具撬锁、打破玻璃的一个角等等。而对于失火者,由于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惊慌的状态下仅仅靠双手或随手可以拿到的简单工具破拆,这种破拆力量小、效果差并且方向是从室内向室外。

3.2 火场受困人员的心理状态及火场痕迹特征

火场中受害者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方式对火场救援、人员逃生、防火设计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指导做用,这里着重讨论受灾者心理状态与火灾现场勘查的关系。对火场受困人员心理活动影响最大的是死亡的威胁,所以逃离火场是他们的基本行为方式。人怕火,在不能扑救的情况下一般背火而逃,特别是向通道逃离。在人员密集且安全通道较多的场所,火场破坏痕迹或尸体的倒向往往会呈现由一处向四周分散的散射状,这一中心点极有可能是起火中心,将这一勘查结果与烟熏痕迹的鉴别相结合对该区域重点勘查,火因调查工作往往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如某列火车的第十四号车厢发生火灾造成群死群伤,勘查发现尸体在车厢连接处大量堆积。车厢内尸体均向两侧的安全出口方向倾倒,但在某一点处死者的倒向方向相反且物品的烧毁情况最为严重,最终判定这一点就是起火点。

发生火灾后,受灾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逃离火灾现场,这包括寻找逃离途径、招呼身边的人、了解火情如打开门窗张望、试图推测火灾威胁的程度等。在惊慌失措中受灾者往往随着人群向有亮光的地方或是向楼下逃跑,他们的逃生路线对于发现火场的起火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受灾者精神的极度紧张使得他们对现场中情况的记忆非常深刻,根据受灾者这一心理过程,不难发现火灾调查中对第一报警人和第一逃离现场人询问的必要性。

最后要指出的是受灾者的“重返”现象,这里的“重返”现象和笔者之前所提到的返回其建筑物是两个概念,指火灾熄灭前已逃离起火区域的受灾个人返回起火区的行为。火灾的“重返”现象不但对火场痕迹破坏巨大,而且会对重返人员的自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如在美国对其11个管区的161起火灾进行的分析中,接受调查的247人中有74人有“重返”行为(见表2)。从表2可看出,“重返”者都有很强的目的性。所以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得特别急躁、激动、充满暴力。这些行为不但破坏了火灾痕迹,还可能使火灾形势进一步恶化,发生轰燃、坍塌等。所以,消防战斗员在组织力量进行火场救援的同时也要对火场进行必要的保护,劝阻受灾者重返着火区。

4 火灾熄灭阶段行为人进出火场的心理状态及对策

火灾熄灭阶段,消防员已经控制了火势,被困人员也安全逃离了火场,局面基本稳定。火灾受害者逃生时的惊慌和恐惧心理随着火势的控制开始恢复常态。

根据马洛斯需要层次学说,把人的需要分为五层(见图2)。在这五个由低到高的层次中,一旦底层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向更高层次提出要求。

火场中这一理论也同样成立。人们在受火灾威胁时只在乎自身的生理和安全需要,表现为在火场中不顾一切地逃命。一旦火势被控制,生理和安全有了保证,便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表现为火灾熄灭后受害人返回建筑物寻找自己的财物、围观人员受好奇心或趁乱“淘金”的心理驱使进入火场收敛财物等。这两种进入火场的行为对火灾的现场勘查同样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容易让火调人员的判断出现失误,所以要避免火灾扑灭后无关人员进入火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火场保护力度,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火灾调查工作。小火场的火灾调查工作相对简捷,所以在消防部门保护火场的同时高效率完成火调工作会有效地防止无关人员在火场中的进出;对于大型火场,政府、交警、军队都会和消防机构协同作战。虽然火灾调查工作相对繁琐,要进行一系列物证检测和试验模拟工作,火场勘查和保护的时间比较长,但借助社会各种力量对火场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护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采用这两种办法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后期行为人进出火场对火灾痕迹的破坏,减轻火因调查的难度。

火灾扑灭后,失火者生命的受威胁程度降低,渐渐恢复了正常的思维,对火灾发生的心理认识过程已经进入思维和想像阶段。此刻失火者会清楚地意识到失火责任问题,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就会表现出返回火场破坏和清除对其不利证据的行为。如某商场保安人员晚上使用电炉造成过负荷引起火灾后惊慌逃生,火灾扑灭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要负法律责任,便偷偷返回建筑物内将电炉的插头从插座上拔出,这个明显的痕迹物证便遭到了破坏,使火调人员走了很多的弯路。所以消防人员在救援和灭火的同时还要组织力量尽快找到第一当事人进行现场询问,这样不但有利于了解火势发展的情况,而且当事人此时的惊慌程度未消失,还处于正常的思维被直觉意识取代的状态中,语言真实性较强,就算有意隐瞒也会由于思维的混乱而漏洞百出。因此,询问的及时性尤其是火灾现场的询问对于火因调查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5 结束语

火灾现场的复杂性与因果关系的隐蔽性决定了火灾调查工作的难度,这项工作要从每个方面、各种角度入手,才能挖掘出更多的信息和物证。火灾科学有很强的自然属性,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人文属性。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对火灾学科进行研究都有其深远的意义,心理学科在火灾现场勘查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通过对人在火场中行为的研究得到他们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即可根据不同人的行为在火场中留下的不同痕迹物证判定火灾原因,提取能证明火灾原因的证据。

参考文献

[1]于福海.建筑防火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任松发.火灾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关于火场逃生的方法 篇3

熟悉环境法

就是了解和熟悉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建筑物的消防环境。对人们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在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逃生计划,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

当我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遇到火警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只有警钟常鸣,养成习惯,才能处险不惊,临危不乱。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最高、最豪华的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住进11层时,进房前先在门口看了周围环境,知道了疏散出口。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这就是日本人事先熟悉所处环境的益处。

迅速撤离法

逃生是争分夺秒的行动。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围困,千万不要迟疑,应立即跑出房间,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在火场上经常出现有人为顾及个人财物等贻误逃生的案例。1989年,东辽县就曾发生过一位青年妇女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穿衣服、抢拿财物,结果导致丧生火场的悲剧。一般地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至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形成人员窒息死亡。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叠几层,将口鼻捂严,增加滤烟效果。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有立即中毒的危险。

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安全的疏散通道和疏散设施。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向外逃生,可向头部、身上浇些水,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要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时,可考虑利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屋面、避雷线、下水管等脱险。如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发生特大火灾,死80人,伤53人。在幸存者中有一位女性,叫刘丽英,着火时她正在三楼购物,混乱中她趴在地板上,顺着楼层爬到二楼,从窗户跳出,得以幸存。

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慢滑到地面或下个楼层而脱离险境。

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火困在二层楼内,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楼层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因为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易造成重伤或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借助器材法

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应放弃生存的希望,逃生和救人的器材设施种类较多,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救生网、救生气垫、救生软梯、救生滑杆、救生滑台、导向绳等等,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器材和设施,就可以火“口”脱险。

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保护自己,择机再逃。如果在综合性多功能大型建筑物内,可利用设在电梯、走廊末端及卫生间附近的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1994年1月9日,在香港汇丰银行石咴尾分行火灾中,就有10多名职员无路逃生,被迫退入一个房间内躲避,保住了生命。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都有利于逃生,应注意应用。

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面上、顶棚上、门顶处、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利人利己法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损人利己,妨碍他人疏散的行为是极不道德的。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因此,遇到只顾自己逃生,不顾别人死活的不道德行为和前拥后挤的现象,非但不能参与还要想方设法坚决阻止。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它的疏散方法予以分流,减轻单一疏散通道畅通的压力,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校园防火常识

1、如何防止火灾的发生?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同学们只要认真贯彻消防法规,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就能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1)学生宿舍防火。在宿舍,同学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做到不乱拉乱接电线;不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电饭煲等电器;使用台灯、充电器、电脑等电器要注意发热部位的散热;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的电源开关;不要躺在床上吸烟或乱扔烟头;不点蜡烛,不在宿舍使用明火和焚烧物品。(2)教室、实验室、教研室的防火。在实验室、教研室实习或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使用完毕应认真进行清理,关闭电源、火源、气源、水源等,还应清除杂物和垃圾。尤其是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更要认真执行防火安全规定。中途离开实验室时,应切断电源。(3)体育馆、报告厅、舞厅、食堂的防火。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做到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如汽油、酒精等;禁烟区不准吸烟,不随地丢弃烟头、火种。还应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4)山林草坪防火。严禁到山林、草坪吸烟、玩火,一旦发现火苗要及时扑救并向学校消防科报告。

2、当您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如果您在公寓、教室、餐厅、娱乐场所被突发的火灾所困时,应设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救逃生。火势不大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栓在门窗档和重物上,顺势滑下。当被大火围困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手电筒(夜间)、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消防队员及时发现,组织营救。呼救,也是一种主要的解救办法。

公共场所防火知识

公共场所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的人数;安全出口数量、疏散宽度和距离,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或者《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疏散门应向外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严禁在疏散走道上堆放杂物,严禁将安全出口堵塞、上锁;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楼梯口必须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设在墙面或顶棚上的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建筑物内所配置的轻便灭火器材应当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并注意防潮。宾馆、饭店的客房内要贴有非常情况下的疏散示意图。设在高层建筑内的公共场所,凡有条件的还应配备救生器材。

电气设备必须由具有电工资格的人员负责安装和检查维修,用电量不得超过额定的负荷,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线路;电气设备及线路要经常检查,营业照明用电应当与动力、消防用电分开设置,不使用时应关闭营业用电;所有移动灯具应用橡胶电缆线,悬挂的灯具距离幕布、布景和其他可燃物不应小于50公分,碘钨灯距可燃物距离不应小于1米。

公共场所在使用或营业时,严禁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确需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首先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防范措施并派专人看管。

火灾逃生自救常识

一、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牢记火警电话“ 119 ”。报火警时的主要步骤: (1) 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或乡村地址; (2) 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 (3) 说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 (4) 要注意听清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 (5) 报警后要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示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报警时要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着火物及火势大小,并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

二、当周围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以免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判断或采取错误的行动,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三、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不要往柜子里或床底下钻,也不要躲藏在角落里,更不要贪恋财物,盲目地往火场里跑。

四、当发生火灾的楼层在自己所处的楼层之上时,就应迅速向楼下跑,因为火是向上蔓延的。

五、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六、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它们的蔓延速度是人奔跑速度的 4-8 倍。当烟雾呛人时,要用湿毛巾、浸湿的衣服等捂住口、鼻并屏住呼吸,不要大声呼叫,以防止中毒。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靠墙边爬行逃离火场。

七、不论是位于起火房间还是未着火房间,逃到室外后,要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减缓烟雾沿人们逃离的通道蔓延。

八、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 应努力滚到墙边, 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着行进。此外,滚到墙边也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九、当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闭时,可以暂时退入居室。要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同时,要积极向外寻找救援,用打手电筒、挥舞色彩明亮的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等待救援。

十、一旦被火势困住, 要积极采取紧急避难。 避难是指在受到火势威胁的情况下,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 一些大型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物, 一般都在经常使用的电梯、楼梯、公共厕所附近以及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发生家庭火灾时,由于住宅一般都未设置专门的避难间,所以人们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利用阳台等可燃物少、方便同外界接触的空间,自创避难小空间避难。

十一、如果被困在二层以下的楼层内,被烟火威胁,时间紧迫无条件采取任何自救办法时,也可以跳楼逃生。在跳楼前,应先向地面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使双脚着落在柔软物上。

十二、人们在宾馆、饭店、歌厅等公众聚集场所消费娱乐时也要时刻注意防范以确保自身安全,首先在进入这些场所时应注意观察并要尽量记住:进出口位置、太平门位置、楼道、楼梯、紧急疏散口的方位及走向。一旦在公共场所遇到火灾,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裹挟在人流中逃生时,可以用一只手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用另一只手拿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冲向火场的鸟随笔 篇4

动物都怕火,但是,在非洲的赞比西河流域却有一种鸟不怕火,当地人叫它火鸟。

这些鸟栖息在赞比西河两岸的草原上,它们体型不大,只能以草原里的蚂蚱、甲虫等小型昆虫为生。

虽依托大河,但因天干物燥,草原常常被蒸发掉大半水分,变得枯焦,一旦遭遇雷击就会起火。而且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熊熊大火很快就会蔓延开来。

飞禽走兽唯恐避之不及,飞的飞,跑的跑,纷纷逃到了远离火场的地方。就是那些飞不高、跑不快的昆虫也争先恐后地向火场外蹦跶。大火不断向四周扩散,它们就不停地向外蹦跶,生怕大火撵上它们。结果,火场周围熙熙攘攘,“虫”山“虫”海,全是争相逃命的昆虫。

就在众生纷纷逃离火场的时候,远在3公里之外的火鸟嗅到了气息。奇怪的`是,它们不但没有加入逃跑的队伍,反而成群结队地向火场飞来。

来到火场上空,它们迅速俯冲下来,向正在火海边缘奔逃的昆虫一阵猛啄。平时,哪能遇到昆虫这样集中的机会啊!所以,它们抓住机会,好一顿饕餮。

时间长了,火鸟也受不了大火的炙烤,它们就不时地飞离一会儿,等凉快透了再返回来,继续大饱口福。

当前火场供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5

朱明荣

(洛阳市消防支队河南洛阳..471002)

【摘要】本文围绕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强调在灭火战斗中主要是协调水与火的关系,而能否及时和不间断地供水,以满足需要的水

量、水压,更直接关系到灭火战斗的成败,如何解决好火场供水的问题,关系着消防部队灭火战斗的成败,此文分析了火场供水当前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火场供水;问题;对策

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魔战斗的尖刀部队,水就是消防指战员消灭

火魔的主要武器,火场供水是灭火战斗的重要保障,是决定灭火成败 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实战中组织火场供水是各级指挥员必须做好的一

项基础性工作。无数次灭火战斗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火场供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灭火战斗的成败。笔者就当前火场供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谓火场供水,就是根据灭火力量及火场的实际需要,合理有效

地确定使用车辆数、水源及供水程序.选择较理想的供水方法,建立一

条或数条供水线路。保证不问断地向火场供水.以满足整个火场灭火

用水的需要,使火灾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1.火场供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消防水源不足,始终是影响火场供水 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各地市政消防设施建设 不同程度存在与城区建设不相适应,造成了市政消防建设的先天性不 足,近几年来,各地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改善. 但是,有的地方改造缺乏力度,消防供水还存在许多的死角和盲区:有 的城市新区虽然设置了足够的消防设施,但由于消防管网与市政管网 合用,供水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火场用水的需要。..1.2贫困地区消防部队车辆装备量少质差.缺乏足够的大功率、大 吨位供水车辆。主要是受地方经济影响,有的地区没大型功率供水车,灭火能力不足,对于扑救大型火灾,只能靠泵浦进行供水,供水能力严

重不足,不能适应扑救大型火灾作战需要。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县城.由

于先天因素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一些消防大队仅有一到两辆消防水罐

车,装备性能差,一旦发生较为影响的火灾事故,没有先进的消防装备

条件,就注定要失去灭火救援最佳先机条件。..1_3指挥员对火场供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灭火、轻供水的现象

还十分突出。在平时的灭火预案中,对火场供水也有着很明确的规定,但是,理论和实际脱节,到了火场,一看到冲天的火光,便乱了分寸,全

部车辆和人员都放在灭火前线,一拥而上,把火场供水的事放在一边,等车上的水打完后才考虑供水的问题,此时为时已晚。..1.4基层指挥员缺乏必要的供水常识和灭火实战经验,采取不正

确的供水方法,造成供水的失误。例如:可以直接供水的,却采取了运 水或接力供水的方法;应该用双干线供水的,却采用了单干线供水,这 样,很容易造成火场供水中断,贻误灭火的良机。..1.5基层消防中队缺乏一套完整的水源管理档案资料,“四掌握..”、..“六熟悉..”工作落实不到位,基层中队供水员岗位人员调动频繁,有关 人员对辖区水源情况不熟悉。虽然制作了水源道路档案,但大都没有 全方位从火场需要出发,将水源管理和..“四掌握..”、“六熟悉..”贯穿于部 队训练和执勤备战之中的却很少。..1.6水带线路乱。在扑救大型火灾事故时,各参战力量到场供水

时,只顾向前铺设水带,而不调整线路,待供水正常后,每条水带压力 很大,各参战力量之间水带重叠交错,给供水线路的调整带来不便。..1.7使用水源不合理。在火灾扑救中,由于对消防水源的位置不 清,舍近求远的问题屡有发生;表现在使用火灾单位内部水源少,而使 用远处消防水源多,一些一线指战员不能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好单位

内部消防水源和临近单位水源,只依靠市政水源供水,或多台消防车 接在同一供水管网,超过了管网的供水能力,导致火场供水出现中断、截流现象。..1.8多个中队协同作战中,后续车辆停车乱,不易疏导调整。就像..“糖葫芦串..”一样,一辆接一辆,其原因是参战力量缺乏供水意识,几辆 车同时进入火场,待水罐水用完,难以供水,进退两难,同时.在协同作 战中,多数中队都往火场跑,无人在后方供水,造成前方火场混乱,后

方供水却无人管的局面。..2.解决火场供水问题的基本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加以 解决:..2.1必须把供水的日常基础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建立健全 辖区消防水源管理档案。使全体指挥员和火场供水人员,熟悉掌握辖 区水源的分布情况。二是掌握辖区供水实力。不但要对辖区部队的供 水实力情况掌握.对在辖区重点单位以及义务消防队的作战实力也应

掌握,以便一旦发生火场供水紧张时能及时调集救援力量。三是掌握

辖区重点单位..“六熟悉..”,制定出火场供水计划以提高官兵火场供水的

应变能力和操作可行性。四是加强对火场供水常识的学习。掌握火场 供水的原则,战斗车供水能力操作方法等常识,以便火场能选择合适 的供水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器材装备的性能。..2.2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确定火场取水方法和供水方法。火场供水 的取水方法应根据火场中实际情况决定.坚持..“就近利用水源,争取早 供水..”的原则。根据水源的种类可分为:..(1)消火栓直接给水。(2)消火 栓吸水给水。(3)吸水管吸水。(4)手抬机动泵吸水给水。..2_3多方面争取经费。加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车辆装 备,不断提高消防部队的战斗力,为灭火作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4坚决克服..“重灭火、轻供水..”的思想。人的认识问题没有解决 好,观念不转变,火场供水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笔者认为,要解决指挥员..“重灭火、轻供水..”的问题,首先应克服形式主义,把供水 的预案写在纸上,落实到行动上,要纳人到部队训练计划中,反复的演

练;其次是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认识,使指挥员的头脑中真正树立起 供水在灭火战斗中的地位,扎牢思想根基。..2.5联片供水方法。在扑救一些大型商场、宾馆时,由于参展车辆 较多,供水量大,往往超出单位临近市政管网最大取水压力,势必影响 火场供水效果,针对此种情况,例如洛阳市消防支队对洛阳百货大楼、新都会、王府井大楼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都制定了连片

供水方案,结合各单位周边水源实际,如何充分利用演练单位、单位..500米范围内市政、及临近单位内部水源保证灭火救援中火场供水的

不间断,以强化..“六熟悉..”和演练演练,提高官兵火场供水成效和质量。..2.6给管道增压。一般来说,人员密集场所的市政消火栓系统多为 枝状。一是管道直径比较小,因而其供水能力有限。在实践中必须根据 水源实际供水能力来选择,消防部队主管中队接警到达火场后,应首 先使用靠近火场的消火栓出水灭火,以缩短供水线路,加快供水速度,控制火势蔓延,杜绝出现使用水源舍近求远的现象;当高层建筑的火

灾比较猛烈、难以控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不能满足灭火的用水量时,应从消防车上铺设水带连接水泵结合器,通过竖管向着火层供水.同

时利用消防车抽取室外消防栓水.以保证室内进攻人员的水枪有足够

压力。在此情况下,应及时明确不同的水泵接合器系统所对应的区域、楼层和大楼采取的减压方式。系统搞错或对应的楼层区域不准,水就 无法供到需要的地方。大楼的减压方式不清楚.就难以准确估算供水 压力。..3.火场供水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灭火战斗中,为了科学合理地组织好火场供水,夺取灭火战斗 的胜利。消防指战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1加强第一出动,迅速向火场供水。目前,消防部队装备的车辆 数量少。水罐容量有限.如果不加强第一出动,就难以持续不断地向火 场供水,并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和扑灭初起火灾。..(下转第356页)

科技信息。图书与档案o CINCE&TCI IIOLOGNFMATON 09年5期

SEENYIORI20第2

生就可以依章工作,岗位到人,责任到人。..3_3认真把关,做好招聘工作图书馆对勤工助学学生的要求是

相对稳定的,招聘学生是成功管理的第一步。由于图书馆岗位有限.而 且有不少岗位是需要由学生独当一面的,因此勤工助学学生的思想道 德水平、自律能力、协调与读者关系的能力显得十分很重要。所以在招 聘过程中,在坚持特困生优先的原则下,选拔那些思想进步、思维敏

捷、言语清晰、热情周到、乐于助人、有良好的群众关系、自觉自愿为图 书馆工作、为同学服务的学生,这些学生尽可能来自学校有代表性的 专业,以使图书馆更好地了解各专业读者的需求。..3.4做好勤工助学学生的岗前培训工作,增强其业务能力要充 分发挥勤工助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的作用,就必须做好他们的岗前培 训。岗前培训主要对学生进行图书馆业务技能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新上岗的勤工助学学生由所在部门的图书馆员负责勤工助学学生的

业务指导,介绍本部门的工作任务、管理范围。教会学生处理日常事务 所遇到的问题。对勤工助学学生应明确职责。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懂

得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爱岗敬业、精益求 精、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培训,使勤工助学学生了解图书馆工作.明

确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能很快开展工作。..3.5图书馆馆员应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和教育 学生图书馆员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责。由 于接触密切,馆员的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等对大学生产生着 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馆员应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以文明礼貌的言

(上接第360页)编文献相符。..2.6.3附件。著录在本字段的附件是指在形态上与文献主体部分 分离,但必须与文献主体结合使用,并作为一个整体收藏。当源记录的..300字段有音像资料、光盘、磁带时.仔细与所编文献核对.若发现所 编文献不包括这些附件时,将其删除。500字段可进一步著录在本字 段难以说明的附件信息。..2.7500字段(附注说明)本字段的内容比较复杂,有些内容由

于著录规则的规定未予著录而又必须进一步补充说明的均在本项著 录,如所编文献无题名页,著录信息均来自封面,而源记录中没有这样 的附注说明,那么就应在本字段补充著录;附件的附件号也可著录在 该字段,此字段为可重复字段,此字段的使用使记录更为完整。..2.8950字段(馆藏信息)本字段是西文图书的馆藏信息,提供..(上接第385页)3.2要确保重点,兼顾一般。有时,面对熊熊燃烧 的大火,消防部队装备的消防车数量是有限的.难以满足供水和扑救

火灾的需要。因此,在扑救火灾中,一定要把有限的水用于火场的主要

心理健康训练手册 成功心理素质 篇6

青春期的个体随着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在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对性也产生了好奇心理,喜欢接近异性。当遇到自己钟情的异性时,爱慕之情便油然而生。两人由初恋进入热恋,感情如胶似漆,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恋爱达到白热化程度,一旦海誓山盟,性行为也随之而来。

2.情感依恋需求

情感与亲密关系,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基本而强烈的心理需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正急于挣脱对父母的依附和管束,在心理上的断乳期,巨大的情感空洞急需一种新的情感模式来填补。处在恋情中的青少年男女,钟情于对方又害怕失去对方,往往会以性来表达爱。

3.社会化的需要

青春期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逐渐确立并得以提升的阶段。他们急于获得同伴的认可,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因此,他们总是试图在语言和行为上和同伴保持一致。有的人是为了对性及性技巧进行探索增加性经验,获取在同伴面前炫耀的资本。也有的人是为了获得一种成熟的感觉。

警察团体心理训练 篇7

警察团体心理训练简介

警察团体心理训练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设置特定的团队情景,指导警察完成一系列动作,强化心理体验,有效提高心理品质的训练活动,它是遵循警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按照心理科学的原理,探索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训练方法。它专业技术性比较强,有一套系统科学规范的训练内容体系,主要包括8个模块:适应团队训练、团队精神训练、提升自信训练、增强意志训练、拓展思维训练、抗挫能力训练、沟通能力训练和开发潜能训练。通过这些外显行为训练,让参训人员体验感受,优化认知,沉淀良好的心理品质。

火场心理训练 篇8

(2011—2015年)

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为了能按时保质完成本轮的中学教师继教学习,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这本教材中了解更多关于学生的环境适应、人格建构、阳光心态、自我激励等11个方面的知识,方便我们学校非心理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管理。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入了解和理解学生。为了更好的学习好此学科,特拟本轮的中学教师继教“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

二、学习形式

(1)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2)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

(3)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4)认真总结,认真体会,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三、学习思路:学习期间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和创造,要从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走出来,要主动的把自己教学经验与同事分享,合作探究,采取具有主动性、选择性、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多种方法教学和学习。实现自己时时学习,处处学习,高效率学习,高质量学习,真正把继续教育变成自己的终身学习,为追求个人发展创造最大限度的资源条件。

四、个人达标计划: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

2、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3、学习结束认真总结,认真体会,积极撰写中继教学习心得体会。

4、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打造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新教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合格中学教师。

一句话,我一定在新的一轮学习中战胜一切困难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文化修养,为我县的教育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学校心理拓展训练 篇9

一、人椅

项目类型:团队协作项目

场地:一块平整的场地

器材:无

人员要求:5人以上

项目目标: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项目布置:

1、全体学生围成一圈;

2、每位学生将双手放在前面一位学生的双肩上;

3、大家听从教师的指令,缓缓地坐在身后学生的大腿上;

4、坐下来后,教师再给予指令,让学生喊出相应的口号,例如:“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等;

5、最好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看哪个小组可以坚持到最后。注意事项:教师或组织者要保护好学生的安全。

引导讨论:

1、在这游戏过程中,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身体和声音是否出现了什么变化?

2、在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上变化时,是否及时进行了调整?

3、自己是否有依赖思想,是否认为自己的松懈对团队影响不大?有这种想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况?

二、猜变化

项目类型:团体破冰

场地:室内外均可

器材:与团队人数相当的椅子

人员要求:十人左右为宜

项目目标:在短时间内找出有效的记忆方法

项目布置:

1、10到15位队员全部排好坐在椅子上,而被选出的两个观察者,花一分钟时间记下排列顺序。

2、观察者走出室外,其中留在室内的队员趁机交换位置。

3、观察者进来要说出谁和谁换过位置,先猜中的观察者获胜。

注意事项:无

引导讨论:无

三、交换名字

项目类型:团体破冰

场地:室内外均可

器材:无

人员要求:10左右

项目目标:培养提高注意力的能力

项目布置:

1、学生围成一个圈坐下;

2、围成一个圆圈的时候,自己随即更换成右邻者的名字;

3、以猜拳的方式来决定顺序,然后按顺序来提出问题;

4、当主持人问及“张三先生,你今天早上几点起床?”时,真正的张三不可以回答,而必须由换成张三的名字的人来回答:“我今天早上7点钟起床。”………

5、当自己该回答问题时却不回答,就要被淘汰。

6、最后剩下的一个人就是胜利者。

注意事项:无

心理素质训练个人小结 篇10

姓名

班级

学号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一、寻找自信

在这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课,可以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有:自我肯定、抛弃自卑、增强自信、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在课上,老师让我们以自己的生日分成春、夏、秋、冬四个组,让我们对同学提出不同的问题来回答,使我们对同学的了解更进一步,是我们了解到我们自己有哪些地方还有不足之处,甚至是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到底有多少,不能光光从表面分析一个人。通过小组成员对我的提问,也可以使我反省一下自己,自己到底有哪些不足之处,该改的毛病就需要改。

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很胆小,上课不敢发言,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情想的极其复杂。通过学习心理学这门课,我慢慢地学会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有信心,如何让自己变得有能力,如何让自己变得对小事情想的不那么复杂。

二、团队精神

还深深的记得那一节课,老师让我们以7-9个人为一组,分头行事找报纸,用胶带粘成一个圈,人钻进去,我知道老师的目的是让我们以小组的团结来做事,从中我也了解到自己对团队意识的看法以及我深处这个团队中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一提,但从小的方面来看,一个人有时候不足以成大事,而团队间的配合,力量无穷之大。在整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成长着。这一些都是老师和我的同学,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

时间飞逝,一学期过去了,学了这门课,它能带给我们的也是很有限的,但

是更多的是我们要自己去领悟,去体会。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不能阻止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想不想快乐。

上一篇:行政执法文书清理情况下一篇:冬季防火安全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