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训练(精选10篇)
在众说纷纭的“语感”定义中,下述定义较为明确:“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我们由此可知:语感的过程和结果是对于言语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感受,指的是感觉器官对适宜的刺激的感觉能力。理解,指的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能力。由此可知,语感强调的是语感的“感受性”与“理解性”的一致。阅读语感由于言语材料单位的大小不同,又可以分为微观语感和宏观语感,其中,阅读中的微观语感,指的是读者对语言材料中词语或句子的感受和理解;宏观语感指的是读者对某一完整的语篇整体感受和理解。
在此,我们要引入另一个关键词:完形思维。所谓“完形思维”,就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认知习惯等,对事物残缺的内容作补充性理解,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识,或忽视事物与自己已有知识、概念、图形等的细微差异,将二者主观等同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一线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虽经老师事先指导,阅读时仍有许多困难,撇开单词量的问题,该同学所表现出来的语感不强,实际就是他面对英语语篇时的完形思维不够畅通。
一、完形思维在微观语感训练中的运用
完形思维具有预见性,如果“完形”准确率较高,那么阅读过程(无论是朗读还是目读)就较流畅;相反,如果“完形”的准确率较低,或者“完形”的速度太慢,阅读就不流畅,反映在完成阅读习题时往往会出现理解偏差。可见,对某些词语和句子的预见和复现训练,是应用完形思维理论改善微观语感的主要内容。
针对微观语感,换言之在语言感知层面上,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式训练学生的完形思维:关键信息的更换,比如时间日期数量、人物关系身份、情感态度好恶、程度频率范围等信息的替换或删减。无论题型如何,是正误判断还是选择、填空,这样的训练措施本质上是运用变式比较,训练学生完形思维的严密性,使之对信息的“完形”更趋于准确、全面。所谓的“更换”是指在阅读文章材料时,故意引导学生注意:当原文中的某个重要部件被换掉后,表达意义的不同,尤其是引导学生比较更换前后的表达效果,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
二、完形思维在宏观语感训练中的运用
关于宏观语感的训练显然要教会学生更加高屋建瓴地审视文本,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首先明确,人们言语交际状况有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叙事型、说理型、传情型——从交际内容来说,传情也离不开叙述或说明事物和事理,但是这种叙述是就事传情。目前初中阶段大量的阅读材料偏重于该类型。
由此可见,了解作者在语篇中写了什么,是读者首先需要形成的语感。此外,感受和理解语意,还需要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意思。有时作者把自己的意图用明确的语句述说出来,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作者把自己的意图隐藏在言语的背后,需要读者依据特定的言语环境去揭示和领会他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应试的角度来说,我们常遇到要求读者从文章中推测文章主旨的题型,此时,读者是否能让自己头脑中的宏观语感发挥作用,就决定了对文章解读的正误和理解深度。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重视对这一“完形”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提供的信息,进而把握作者提供这些信息的意图。
语言描绘的事物即使再具体形象,也和事物的原形有一定的距离。宏观阅读过程就是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去恢复作者描绘的事物的形态,这个“完形”的过程就是读者运用联想、想象、分析、比较等一系列思维参与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如果说针对微观语感的训练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的完形思维趋于精密,那么在宏观语感的层面上的训练,则是为了使学生的完形思维走向丰富,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反思能力,换言之,改善宏观语感需要的是对整体内容和作者意图的训练。主要做法有:
(1)复述提问法,即引导学生掩卷之后复述原文的信息,并由教师或其它学生对文章主旨等进行提问或补充;
(2)补写结尾法,即对许多作品的结尾进行补写,甚至可以试写续集,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原作,同时领会原作为何到此收笔,进而把握作者在文章内容和结构安排上的用心;
(3)演绎法,即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原作,后将其改编成剧本,或以书面形式把自己“完形”的结果表达出来,或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口头和肢体的外在表现等表演出来,最后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们分析课本剧表演过程即“完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4)讨论辩论法,即引导学生针对文章主旨或者作者态度等进行讨论,甚至于辩论,进而探讨原作的意图,加深对文章思路的理解,寻找自己在理解“完形”过程中的偏差;
(5)感情代入法,即将第三人称的原文用第一人称加以改写,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意图,从而反思自己在阅读原作时的“完形”效果。
三、小结
良好的语感不应当只停留在一种朦胧的感受上,初步的感受对于语感来说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只有在初步感受和“意会”的基础上,赋予语感以理解的性质,达到可以“言传”的地步,这样的语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一点在阅读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中尤为必要。实际上,任何形式的阅读训练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以下过程:找出关键词;形成判断;理解意图。本文所讨论的完形思维训练手段,实际上是把该三步骤细化成宏观和微观语境,即在不同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处理对文本的理解。显然无论微观还是宏观语境的训练具体方法还有待完善补充,本文仅仅是一次抛砖引玉的尝试。
何谓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学生的语感如何, 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说语感的最基本特征是直觉性。它不像逻辑思维那样, 逐步推导作出, 得出结论;也不像语法修辞那样, 经过分析找出答案。语感是一种直觉, 凭借这种直觉, 无须经过大脑的思考, 就能把握语言。但语感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 是经过“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这一理性活动而形成的, 是理性融于其中的感性, 因而是一种理性的直觉。
目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用教师的语言讲授来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 用有关的语言知识来代替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通的。我们应尽量克服上述弊端, 强化语感的训练。那么如何强化语感的训练呢?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读, 尤其是朗读。因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 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重要手段, 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在朗读中训练语感。
一、从教师范读中, 训练语感
所谓范读就是指录音范读、配乐朗读或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性朗读, 范读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 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 产生跃跃欲试的朗读冲动, 让学生找到与别人的差距。
如, 我在教《背影》一课时, 在指导学生朗读“父亲买橘”这段时, 发现学生的重音、停顿和节奏的安排是不能准确表达“父爱子”那种深情的。于是我要求学生先找出描写父亲动作、穿着的语句, 然后, 我做了如下的范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读时再辅之以表情和动作, 让学生在视听中体会父爱子的深情。
二、品读关键词, 训练语感
品读关键词是语感得以提高的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了解一个字, 一个词的情味, 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 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 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 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 因此, 教师要对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必要的点拨。
如, 教范仲淹的《渔家傲》, 我抓住“异”字来作文章, “异”统领下文, 词从三个方面来描绘:大雁南飞, 边声四起, 孤城落日。在这样的背景中, 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之情跃然纸上:他们离家万里只好借酒浇愁, 但功业未建, 又怎能回家?悠悠的羌笛声使他们胸中涌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难以入睡, 再加上朝廷的对外政策, 使他们不禁发出壮志难酬的感慨。结合写作背景, 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报国的情怀。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 把握了词的主旨, 在朗读时就能把握住报效国家的慷慨激昂之情。
三、读想结合, 训练语感
联想与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 如果在读的过程中,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作品所描述得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中, 对学生语感的提高大有帮助。
如, 教学《岳阳楼记》第三段“览物而悲”时, 我让学生驰骋想象, 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一副画面:它包含着远方的山脉, 容纳下长江, 浩浩荡荡, 宽广无边, 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 又想着连续几个月不放晴, 天空阴风怒吼, 湖上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了来, 山峦隐藏起了形体, 商人旅客不能前行, 船只全部损坏, 傍晚时分, 虎啸猿啼之声不断传入耳来, 作者此时登上岳阳楼, 触景生情, 自然就会产生感伤到了极点的心情, 指导学生读时要读出一种悲怆的感情。
四、通过形式多样的读, 训练语感
如, 在学《春》一课时, 我除设计了齐读、个别读、轻声读、自由读外, 在难理解的地方还设计了引读、对比读, 对重点段“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还设计了配乐读, 多种多样的读交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 使学生既不感到枯燥, 又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感受, 从而很好地抒发了对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关键词:情境;鉴别;朗读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正确、丰富的感受力。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要求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给我们指明了培养语感的重要性。丰富的语感对于学生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都有重要意义。而语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课内课外双轨并行培养学生语感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课内训练培养语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内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使其终身受益。
1.创造情境,激发兴趣,培养语感
具体的情境,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培养语感的手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利用教材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情境,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从中感悟到词句的意思,领悟其中的奥秘。如,教学《荷叶伞》一课时,打破过去那种“一问二答三记忆”的教学模式,把学生领进一个奥妙的情境:耳边响起雨声,眼前呈现出雨打红莲的情景,去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这种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制造气氛、以情激趣的做法,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2.重视比较鉴别,培养语感
中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是否正确、敏锐,关键要看学生的理解水平。比较是理解语言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能分辨谁是谁非,孰优孰劣。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删字换词等方法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入思考,揣摩、体会、理解词中的含蓄之意、比喻之意、言外之意,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体会用词造句的妙处,语感也随之增强。如,教学《金色花》一课中有这样一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再出示一句:“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进行语言优劣感的训练。两句话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处,哪一句更好。相同的都是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挂念,但原句更真切,更具有美感,增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这样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就会顿悟,怎样表述是准确的,怎样表达会更具感染力,学生就会获得语言正确、丰富、灵敏的感受。
3.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而朗读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由于课文的作者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和读者直接进行情感交流,而是把这种情感寄寓字里行间,在朗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正确地再现作者的语气、语调,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出语言的声韵美,“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出语言本身的抑扬顿挫来,从而揣摩出课文中所含有的情感和意旨,特别是一些意思难以领会的词语、句子,通过朗读可以意会,达到理解。如,学习《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文中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激起鲜明的内心视像,想象当时环境、气氛,抓住关键字眼,正确处理急速、舒缓等不同语言变化。文中“回自己的祖国去”一句写出了华罗庚激动、自豪的心情,应用高昂的语调,而美国朋友的规劝、挽留则用比较舒缓的语言,读出惋惜之意。若在朗读中都能像这样做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敏锐的语感就会日渐生成。
二、课外阅读训练丰富语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1.扩大阅读面,丰富语感
首先从阅读数量入手,可以采取学校购买和学生自筹等办法广泛阅读,涉猎大量的童话、寓言、故事、科普从书、文学名著、伟人传记等书籍,以及学生报纸杂志等;其次安排时间,每周一次的大阅读课列入课表不得挪用。老师也可以推荐介绍各种优秀读物,唤起学生对各类书籍的阅读欲望,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同时丰富语感。
2.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游览、泛读、精读、速读,培养学生读书必动笔墨的好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用笔积累词语、精彩段落以及在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感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运用中,提高了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丰富了语感,全面提高了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语感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厚积”才能“薄发”,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和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实行课内培养为主要途径,课外阅读为重要途径,双轨运行,学生在有声、无声的语言环境中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就会得到迅速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董汉民.谈阅读教学的语感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05).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和吕淑湘都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叶老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执教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学生语感的。
一、加强朗读训练,把握语感内涵
一篇文章经过初读、精读、复读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这就是感情朗读。、想象朗读,入情入境。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而想象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内心视像”,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感情上达到与作者共鸣。如教学《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意境一段时,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表情朗读,体验情感。表情朗读能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深化认识。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记叙文,在教学中我就告诉学生用深沉悲痛,哀婉缓抑的语调进行表情朗读,将当时那种巨星损落,天安门广场人民悼念总理的无限哀思、肠断心碎、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出来,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品词析句法,训练领悟语感
课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以点拨和剖析的方法,使抽象的词语或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爱戴”一词不仅是个句子的中心句,还是全文的贯通点,此时,我就紧抓这个中心词,启发学生站在鲁迅侄女的位置上,发出同样的疑问,并以“谈《水浒》、谈‘碰壁’、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这四件事,领悟到伯父受到“爱戴”是因为他学习认真,对旧社会的痛恨及对人民的热爱,感受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格。又如教《苦柚》一文中老华侨对小姑娘说:“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教师提出:为什么苦柚子会变甜?经过思考,学生不难理解:小姑娘善良诚实,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质,老华侨深受感动,所以内心倍感甜蜜。
三、抓住精彩片断,增强语感训练
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写得很精彩的片断,这些片断内容生动,语
言形象,引人入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概括,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林海》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短点儿的„„”《凡卡》中描写乡村夜晚的美景:“天气真好,睛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月光曲》中描写茅屋内清幽的氛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让学生精读、诵读这些片断,揣摩与品味语言,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的文章中描绘的人和景,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
四、把握语感功能,促使整体感知
语感具有直觉性感受和想象性感受功能。善于运用语感功能可以使学生愉快掌握故事梗概,达到整体感知。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根据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首先,弄清楚借尾巴的起因、结果,然后根据课文反复运用相同句式的表现手法,借助三次借尾巴的经过,抓住“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说明鱼、牛和燕子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最后在直觉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造想象,凭借对话,抓住“姐姐、伯伯、阿姨”等称呼,突出体会“您”、“告别”等礼貌用语道出小壁虎的委屈、伤心、焦急的心及心理变化过程进行对话训练。通过这三个步骤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故事的内容,而且还领悟到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说明了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五、贴近现实生活,培养语感的敏锐性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推敲,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显然,要贴近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用语言能力,把学生的社会语言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泉水”。因为感知不是目的,贴近生活、运用实践才是最终的目的。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引导学生回忆想象:有时,当热气腾腾的油汤倒在手上,你会怎么样?当烧红的铁铲掉在衣服上,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现在不是热气腾腾的油汤,也不是烧红的铁铲,而是比它们不知烫多少倍的熊熊烈火燃烧着邱少云的肉体,想象一下,那该是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呀!接着,我抓住描写的语言,引导学生再造想象,想象在烈火包围着的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再造想象的形象,表达自己对形象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唤起学生鲜明的视觉形象。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多种意味包含在语音的高低快慢强弱之中,非通过多读、熟读、朗读无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读时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尽可能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一。加强朗读示范
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二。注重朗读技巧
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
三。采取多样形式
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也可以一篇课文运用多种方式来读。如教《钱塘湖春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美感,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录音,去感触诗中所表现的美妙境界;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
为了使感情色彩更浓,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运用多样的形式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养成学生的语感能力。
四。倡导自由品读。
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教学《谈生命》这篇课文时,我们在两个班做过这样的试验:在第一个班,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交流;在第二个班,则放手让学生品读,熟读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两者的教学效果差别很大。由此,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
浅谈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陈义华
科学小品,又称文艺性说明文。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是其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这类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
科学小品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主要目标,将获取知识、领悟方法、训练语感有机地整合起来,这当是说明文教学的语感教学要义。下面试结合《松鼠》一课的教学,简述科学小品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一、初读,培养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梳理说明结构
这是语感的最基本层次,如最早夏丐尊先生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郭沫若先生所说“对于言语的敏感”等等。科学小品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科学知识的说明,按序列层层展开。因此,科学小品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梳理、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那么如何致力于说明逻辑结构的把握呢?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说明思路。课文第1段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欢”;下面几段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再补充介绍它的使用价值,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这样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同学们通过初读整体,对松鼠这种小动物获得了清晰的印象。然后,我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本文在具体说明时,根据事物的特点,分别采用了其他一些说明顺序。如第1段介绍松鼠的三个特点,是从外表(外形漂亮)到内部(习性驯良、乖巧);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又是由主(主要特点)到次(其他特点);第5段介绍松鼠搭窝,则是以时间为顺序。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叙述的条理性,感受知识介绍的因果关系。此外,我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条理和顺序,还引导学生从段与段之间把握文章叙述的条理和顺序。比如,在学生抓住了松鼠的特征后,我启发学生思考:课文2、3、4、5段的顺序能否调换?通过阅读讨论,同学们认识到,文章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决定的。
二、细读,培养对语言的切实感受,分析说明方法
科学小品文承载着科学知识普及的使命,但是这种普及只有通过生动有效的说明方式才能实现。因此,说明文的语感教学,在引领学生掌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点拨学生体会其说明方法的丰富多样。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知识要点的掌握过程中体会说明方法的多样丰富。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切实感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因此,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如果朗读仅是简单地将书本中的文字机械地、流畅地读出来,也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要反复朗渎,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中去,将二者合为一体,学生才会体会到文章的音韵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语感能力。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生动地说明事物,作者在非常细致地观察研究松鼠一举一动的基础上,对松鼠作了精彩的描写,如“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用“驯良”“乖巧”“机警”“警觉”等来形容它的性格;用“歇凉”“练跑”“玩耍”“躲”描写它的活动;用“搬”“放”“编扎”“挤紧”“踏平”等表示复杂动作的词语来描述它的精明能于;用“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来突出松鼠的灵性;用“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来写松鼠的生活和居住情况。学生通过朗读在充分感受言语生活的基础上,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从而获得了对言语生活直接而具体的感性经验,让言语材料有血有肉地存活在自己头脑中。唯如此,才能让学生切实地增长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三、品读,培养语文学习的深刻感悟,品味说明语言
人教社专家孟苓荃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阅读教学,如果只局限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上,是不完整的阅读教学,充其量也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或其他课程中的阅读。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一、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相结合
1. 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 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 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 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 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都有插图, 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进行教学, 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可以如此, “课文”也可以如此, 如《两只鸟蛋》一文中的“抬头、投向”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 引导学生把生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学生对字、词的理解程度, 是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因此, 在字、词教学中, 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学生有关的知识、生活经验来理解词义。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中的“自言自语”一词, 我先引导学生弄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后, 再让其自言自语一、两句话。这样, 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 一接触到“自言自语”一词, 就会想起课堂上的情景, 自然而然就会用了。
二、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 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 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 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 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做什么”或“怎么样”, 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 (什么) 是谁 (什么) ”;“谁 (什么) 怎么样”;“谁 (什么) 做什么”。教师要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按一定的程序教学, 即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此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 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感情。如《雨点儿》一课中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雨点儿飘落下来”, 再抓住是“从云彩里”这个词理解“雨点儿”与“云彩”的内在联系, 再让学生练习把句子说具体, 体会修饰语的作用, 从而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意思。
三、培养咬文嚼字的能力
1. 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进行“换词”比较, 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表现力。运用比较法, 要让学生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 再换词比较, 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表现力。如“满天的乌云, 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 (1) 这句话写什么? (乌云) 乌云怎么样? (乌云压下来) “压下来”是什么意思? (降下来) 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 (满天、黑沉沉) “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 (云多、云层厚) 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 越降越低, 好像要靠近地面, 课文用了哪个词? (压) (2) 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 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 (物体小, 一般用“降”;落到地面, 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 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 (3) 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2. 联系上下文体会。
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 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 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 (1) 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 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 它会怎么想? (要下雨了) (2) 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 (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 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 从而领会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3. 用想象的方法理解。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 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 如《乌鸦喝水》一课中的“乌鸦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中的“到处”一词的教学, 先启发学生想象“乌鸦到处找水喝, 他会到哪些地方找水喝呢?” (田野里、草地上、小溪边、房前屋后) 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 不管是田野里、草地上、小溪边、房前屋后等, 只要是“许多地方”, 都可以用“到处”表示, “到处”可以指许多个地方。最后, 要求学生用“到处”说一句话, 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四、引导语言实践
1. 要重视朗读课文和熟读成诵。
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形成语感的, 因此要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熟读成诵, 积累语言。其一, 不读破词是初步理解句子的标志之一。在指导朗读时, 除了要求读准字音外, 应把按词连读、不读破词作为基本要求。其二, 要引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其三, 要发挥老师的范读作用, 让学生听读、跟读、仿读。其四, 要熟读成诵, 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学生朗读时, 要求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 迅速协调, 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 能开拓思维, 激发情感。
2. 以读带说, 以说促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 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 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 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 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针对学生实际, 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 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 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样, 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达得确切, 说得流利、通畅。教师要在帮助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 在训练“说”的过程中, 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教师要帮助学生组织思维, 把对书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起来理解课文, 再现情境, 意会内涵, 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 让“读”、“说”相得益彰。
3. 要重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一、启迪想象,感受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然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呢?可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语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旁晶莹的泪花,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一幕幕,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此外,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用录音机播放美妙的配乐朗读,用CAI展示课文中的诗情画意,用投影片分层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新鲜,也能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从而启迪思维,促发语感。
二、揣摩词句,领会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那些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某些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添”“删”“调”“换”等方法,揣摩语言文字是否运用得精当,从而取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如《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句,教学时故意把它改为“雪地里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问学生:“老师的这句话你能改一改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课文巾的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再让他们比较你喜欢哪一句?他们都说喜欢课文中这句。问他们为什么?有的说:“老师的这句话太长,读起来不好听。”有的说:“一群能说明这四种小动物是一块儿出来的,用一群好。”还有的说:“这四种小动物分别会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课文中这句话把这些小动物说成像小画家,说得好,我喜欢。”这样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三、重视朗读,积淀语感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强化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首先,要增加朗读的机会。教师要把“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朗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备课、讲课、练习都要围绕“朗读”来展开。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起来,增加个体朗读的时间。努力保证每个学生朗读的量,使学生在朗读巾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其次,要丰富朗读的形式。多读绝不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机械的无目的一遍又一遍地念读,而是要注意丰富朗读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采用默读、诵读、引读、带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防止学生多读生厌。第三,要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
四、强化实践,发展语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语言习得的大课堂,是培养语感的好土壤。语文教师应当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个学习资源。教室只是小课堂,社会才是大学校。如让学生平时观察大街上的广告牌、门柱上的槛联,摘录下来,读一读,比一比。诸如“穿奥康,走四方”、“滴滴稻花香,浓浓三峡情”、“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之类的广告语和“正是莺歌燕舞日,恰逢花好月圆时”等春联,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正是语感训练的好素材。同时,可让学生平时注意听广播,电视的播音(对白),尤其是多听电视散文,诗歌。利用已有的语感去捕捉大千世界中的语感因素,不断地去听取、记忆、分析、比较,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实践也表明:大凡爱读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学的阅读量不足。当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感,增强语感。
在我从教的这两年里,我逐渐领悟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重语感的培养。经常有学生在问我问题时说:“老师,我这道题虽然答对了,可还是有点模糊,不知道为什么选这个词”或者会问“老师我这句话用英语这样表达准确吗。。您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听了他们的话,我就忍不住问:“那你当时是怎么选对的呢?”他们往往会笑着回答:“凭语感呗”语感,是的,我们很多同学在做英语题时有时仅凭语感就可以做对题,即便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对学生应对考试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对策。尤其是现在英语教学一再说要淡化语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我个人认为加强学生对语感的培养,对学生英语学习尤为有效。下面就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何谓语感。
语感是人对某种语言的感知能力, 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地感知和把握。英语语感则是指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生成能力,还包括对上下文提及的判断能力。
谈到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时,都感到他们的语音、语调生硬,拖沓;对话缺乏情感;在书面表达时不注重句子与情景的连贯性,只是一味的拼凑单词。种种现象都反映出学生普遍缺乏语感。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创造有利于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小逐渐学会母语,分辨词的轻重和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正如丹麦语言学家说过: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泡在水里并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才能像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1)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进行日常问答或即兴话题演讲是创设情景的有效方法。上课前五、六分钟内课堂气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率。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特别注意这短暂几分钟内的教学情景的设置,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进行日常情景问答或学生即兴话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中去。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贴近日常生活,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将这些内容穿插在日常情景问答及学生每日话题中操练,并注意操练时的形式多样。
(2)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并非只是单一器官感知事物。学习英语也是这样。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让他们置身于英语情景中去听、去看、去感受语言的氛围。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语感
(3)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公式的字母代号教英语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它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尽量避免因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汉语而冲淡英语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里。只要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会收到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借助手势、图片、实物、表情、动作等辅助手段,尽量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思。
(4)运用英语歌曲,放映英语影片,VCD或短剧等来设置情景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运用歌曲,英语影片或短剧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也能起到稳定学生情绪,调节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使学生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作用。比如,刚上课时,可让学生在轻松美妙的乐曲中边唱边调节情绪,使之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英语教学,既愉快,又和谐,使学生情绪高涨,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
二、注重朗读背诵,增大学生的语言实践量
教学实践证明,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体会并增强语感,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并受感染。因此,为了更好地形成语感,在英语教学中应正确指导学生朗读:(1)选择合适的材料。只有语音语调较为真实、易于模仿,内容易于理解的材料才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比如,教科书的录音,英文歌曲、散文、电影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可以让学生提高朗诵兴趣,同时提高语感。(2)提供足量的朗读。只有通过足量的朗读,才能激活语感,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由陌生到熟练,由模糊到明朗,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3)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反过来又是对内容理解的深化和提升。只有有感情地朗读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文章,才能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趣和作者的意图,才能使别人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增强自己的语感。
三、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to eat one’s words译为“承认说错话”,而不是“食言”,What a shame!“多可惜”,不是“多可耻”,He won by a nose.“他险胜”等。这些翻译从我们中文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可见,如果我们不了解英汉之间的差异,我们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因此,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四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五、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一、联系生活实际,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个人的生活实际经验紧密相连。阅读教学时,我坚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使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在教《小马过河》时,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自己帮妈妈做事时的情景,体会小马兴奋喜悦的心情,进入角色。在指导朗读词句时也要联系实际加深体会,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妈妈做事。’这句话。”让学生想想平时连蹦带跳是什么样儿,模仿一下动作,要读出小马欢快的语气和急不可待的心情,要注意重点词语“连蹦带跳”、“很愿意”重音的变化,还有“怎么不能?”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做出相应的表情;又如:“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可是离家很远了。”在指导朗读这句话时,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不是也会想起妈妈,体会小马此时左右为难,依赖妈妈的心情,并能读出犹豫的语气,脸上显露出为难的表情。这样教学,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达到深入体会课文感情的目的。
二、利用形象感受语言,在情境中建立语感。
叶圣陶指出: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教学实践表明,对于一些深奥的或情深意厚的文字,仅靠抽象的分析、综合,学生往往难以达到深刻的理解。要体验蕴藏其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在脑海里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学生如能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就能使课文内容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再现眼前。如教学《寻隐者不遇》,古诗是小学生不易理解的文字形式,但这首诗描写得比较具体,只要结合生动的画面,学生是容易明白的。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诗句化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松树的形态,生长在什么地方;描述那名儿童的外貌特征,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猜猜他的语气是怎样的;看看远处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翻滚的云海,体会人在山中难以寻找的情景。这样形象生动的情境,能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很快和作者融为一体,对理解诗句,读出诗的韵味大有益处。即使没有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画,配上生动的讲解,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感受,重视运用形象的语言、色彩鲜艳的图画、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甚至有用的实物,创设情境,使学生加深感受,利于将情感和语感结合在一起。
三、增加实践机会,在体验中加强语感。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学习手段,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中,朗读同样成为阅读教学最提倡的感悟方式。它具有树立形象、表达情感、唤起共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表情,有轻重,有节奏地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气势,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多读多练,直到悟出仅凭文字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这就是语感的体现。如:学习《秋天》一课时,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画后,反复朗读课文。在我范读前,提示学生注意老师轻重音和语调的变化,体会长句中停顿换气的地方,之后要为学生腾出练习的时间,让他们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先个人,再小组,后全班,分句比,分段比,全文比。总之,使学生有张嘴练习的机会,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就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也能加强语感,引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四、抓住教材重难点,在悟情中感受语感。
《丑小鸭》是学生百读不厌的童话故事。这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培养学生对弱者的同情心,使学生明白美不美不光在外表,教育学生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突破重难点进行语感训练呢?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对比朗读,读中悟情。
1、分别找出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句子,对比朗读。通过朗读,一方面感受丑小鸭、天鹅的美,另一方面感悟语言现象,积累语言。
“丑小鸭的嘴大大的,腿细细的,身子瘦瘦的,样子真难看。”
“天鹅雪白油亮的羽毛,又长又软的脖子,丰满有加的翅膀,漂亮极了!”
2、朗读写丑小鸭不幸遭遇的部分,说说应该怎样读。找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可怜的句子,把它读好。通过朗读,感受丑小鸭的不幸,培养对弱者的同情心;体会课文“连……也……”、“……但是……”、“又……又……”等一些低年级学生难以领会的关联词的用法。
(1)“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连……也……)
(2)“他很有礼貌地说:“叔叔、婶婶,请你们收下我吧!”可是那些野鸭不理他。”(可是)
(3)“他又冷又饿,昏倒在冰湖上。”(又……又……)
3、朗读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部分,说说应该怎样读,找出最能反映白天鹅激动、高兴、兴奋的句子,把它读好。
(1)“丑小鸭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
(2)“丑小鸭太高兴了,他扬起头,伸长脖子,从心底里发出快乐的呼喊: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幸福的一天。”
(二)畅谈体会,读中悟情。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你想对故事中的角色说什么呢?请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题,试着写一写,然后交流:
对小鸭子们说()
对鸭妈妈说()
对猪、狗及小鸟说()
对农夫说()
对丑小鸭说()
这样,从多角度去感悟、去体会,不但体会了课文深刻的思想含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感的培养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愿尽我所能把它播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使孩子心底的语文世界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语感训练】推荐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论文11-16
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论文:用“语感”促进语文教学10-21
如何培养英语语感10-18
语感培养的策略12-06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初探09-29
小学生语感能力培养11-23
小学语文语感素材学习的教学方法07-12
作文训练——审题训练07-27
表达能力训练序列及训练方法浅谈09-20
英语听力训练:听力训练的四个阶段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