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写作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训练写作(共8篇)

如何训练写作 篇1

首先,要先理清楚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是辨证的:二者密切相关,但又相对独立,思维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发展又把思维推向了更高的阶段。

我们知道,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它具有工具性;而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又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它又具有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所反映出的两种基本属性。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在这里重点谈谈如何进行思维训练。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主要应该几个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有人认为形象思维训练是小学写作训练的内容,高中作文训练不需要对此训练,其实不然,因为形象思维是人类最基本地思维形式。也是人类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必须借助具体、鲜明、生动的语言而展开。叶圣陶先生说:“要是我的语言干巴巴的,人家决不会承认我的思想好像刚开的花朵,因为语言干巴巴的正就是思想干巴巴的。”

形象思维问题的实质是学生“形象感受一形象思维一形象表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清朝名画家郑板桥画竹子的过程,给了我深刻的启示。郑板桥酷爱竹子,房前屋后栽了很多竹子,夏天他躺在竹林里乘凉,观察竹子的各种姿态。秋冬季节,坐在房里,欣赏印在窗户白纸上轻轻摇曳的竹影,于是,婀娜的“园中之竹”便成了他的“眼中之竹”。作画时,那疏枝密叶的竹子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动的、静的便在他胸中活了起来,“眼中之竹”进而变成了“胸中之竹气他挥动画笔,或勾勒、或渲染,“胸中之竹’,便变成了他的“笔下之竹”了。这个过程,从客观事物到形成表象,再创造出形象,最后变成作品,经历了三个飞跃,即“形象感受一形象思维一形象表达”。

形象思维的培养,还可以在如何搜集写作素材这个环节进行,可以让学生通过新闻媒体,直观地了解画面、声音所带来的视听冲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直观映像,的汶川大地震,中华大地满目疮痍。通过让学生观看新闻、报刊,让学生在脑海中对大地震所带来的种种灾难形成思维,通过再现,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阅读文学作品时尤其需要联想和想象。作家靠联想和想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凝聚成文字,而读者则靠联想和想象把文字中的内涵充分释放。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果教师只有对课文的分析,没有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描写进行想象,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对作品有主观的感性的切入。如文中写道:“这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其中的美妙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体味,那种清香的飘渺、幽远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如果没有进行想象,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只能是概念的,在阅读中就不会有情感的搏动和美的享受。所以,没有联想和想象的分析就像打水漂,那是在作品的“水波”上一擦而过而难于深入其里。

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作者对作品的创造,既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刘勰的《文心雕龙》里这样描写构思时的想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里的构思,就是想象力。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联想想象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感人的艺术形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应用联想想象的构思能力,更能独特地表达他们无比活跃的思想。

2、教学生发散的思维方法,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会发散思维的方法,就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使思维更加灵活而有广度,利于打破思维定势,从而获得创造性的结果。可着重向学生介绍下面三种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的思维方法。

(1)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是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思维,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想和引申,从而得出新意的一种思维方式。例如,写“认识自己”的文章,题目要求充分认识自己,表现自己个性。可引导学生将“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中未来的我”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体现在哪里,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以及对自己个性的评价等等。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就不局限于“现在的我”。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流露真情实感,新意自出。

(2)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一种同时性的横断思维,通过联想把材料内的已知内容要素同材料外的其它内容要素联系起来思考,从相互关系和相互比较中找出该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异同的一种思维活动。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它不仅是打开思维的闸门,也是点燃思维的火花。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法,不仅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也可能训练学生求同心理(这一点也不可忽视)。以雨为例,可以启发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体会春天的雨、夏天的雨、秋天的雨和冬天的雨是不同的,早晨的雨和晚上的雨是不同的,江南的雨和岭南的雨又是不同的。通过让学生进行比较,与自己心中的雨形成横向联系,潜移默化中会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或直接经验,从而让他们在下笔前有更多选择。

(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与人们习惯的思维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即从问题相反的角度对原意提出质疑,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能够克服日常的思维定势,在逆方向的思考中寻求新的思维领域,是作文创新的又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以作文《班门弄斧》作例子。“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是不自量力的表现。有学生的作文却为班门弄斧叫好,认为班门弄斧是胆识和勇气的体现,是用科学态度向权威提质疑,并提倡新一代青年要有班门弄斧的精神。这就是运用逆向思维打破了思维定势,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逆向思维运用得好,答案常富有新颖性,是构思作文的一个极有杀伤力的招数。

总之,对中学生思维的培养要一以贯之,尽管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件易事,但只要适时适度,给学生以创新的冲动和萌芽是可以做到的。

廖超衍

如何训练写作 篇2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状况呢? 有人认为学生缺乏生活的体验, 不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开始我也是认为如此, 教学生去积累素材, 可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 这不能不会令人怀疑以前的做法。后来我想, 恐怕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平时要求学生作文时, 忽视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林斯基说: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 都是诗人, 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 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看来, 要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 就应该以激促写, 升格写作。

一、激情:抓住作文“活动性”特征, 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 组织“活动”, 扩大生活视野, 激发写作兴趣

社会本身是由有感情的人构成的, 即使自然景物也是风月有意, 草本无情, 山河显志。学生积极投身生活, 投身自然, 生活的色彩无疑会影响感染学生, 无论是崇高的、悲壮的, 还是卑鄙的、丑陋的, 都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情感指向, 形成他们对社会、对人事的基本看法, 这些基本看法、态度长期积贮, 不断思考, 学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 “长期积累, 偶尔得之”, 这是扑捉灵感的基本条件, 当他在一定环境下把自己的感受经验和观点向他人倾诉时, 文思泉涌, 情真意切, 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而不再是“腹中空空如也”。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社会活动。如组织游览观光、参加市场工厂, 访问英雄模范、了解时事新闻、关注社会热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而且也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 积累材料, 培养写作兴趣。

(二) 寓“写”于乐, 激发兴趣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学者来说, “乐之”是一种最佳的理想境界。学生如果把作文看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那么作文教学就能收到理想的成效。如何让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乐”起来呢?我们在初中作文中尝试了“游戏引路在前, 作文紧随其后”的实验, 并收到良好的效果。作文开始了, 主持人先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一次名为“张冠李戴”的游戏活动。主持人先叫大家在白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又在蓝纸上写上“在什么地方”, 又在红纸上写上“干什么”。这时, 学生已开始有点兴奋了, 游戏开始了, 主持人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抽报三张纸上的内容, “李静———在水上———跳舞”、“高年雨———在厕所———吃饭”、“张南———在书上———唱歌”。随着白、蓝、红纸上的内容随意组合, 学生的情绪渐趋高涨, 欢声笑语一浪超过一浪, 接着, 游戏进入第二轮, 请学生上根据说到的内容表演小品, 尽管演技不太高超, 但不管是表演者, 还是观看者, 大家的热情都非常的高, 这是一般的作文课上见不到的, 表演结束后, 教者立即布置学生写作文, 并提出具体的要法, 结果学生在20—30分钟内大多写出了400—500个字的内容充实, 妙趣横生的记叙。

(三) 激发“情感”, 以情导写

一提到作文, 不少学生首先是“怕”字当头, 不知从何入手。没东西写, 写不好等心理“疙瘩”。极大地阻碍了写作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注意从情感入手, 挑战畏惧心态, 让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个身上寻找写作的灵感。如我们进行一次班级“沟通”, 为话题作文, 并作为竞赛的形式, 要求每个同学尽量多地说出有关“理解父母良苦用心”“理解父母辛劳勤苦”方面的小事、细事, 不少学生在这场“理解”赛中, 找到了许许多多曾经被遗忘和忽视的细枝末节, 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母、老师, 发现了他们身上许多闪光点, 感人之处, 不少学生也听了其他同学的理解之后, 也触景生情, 看到了父母、老师的影子, 产生了更真切的感受。在这次活动中, 一位平时写作并不突出的同学一改以往那草率应付的毛病, 以饱满诚挚的情感写了《最爱你的人, 别伤他最深》, 回忆了妈妈对自己所做的种种, 从律己的角度谈出了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给予理解, 文章最后的呼唤:“想想父母的不易与艰辛吧, 学着理解父母, 体谅父母吧, 这不仅让你日趋成熟, 而且你会发现亲情的阳光灿烂无比又纯洁透明, 你会发现父母是多么爱你而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 你永远是他的孩子, 最爱你的人, 千万不要伤他们太深。”句句发自肺腑, 感情真挚, 颇具感染。

我们认为, 学生作文一旦克服一个“怕”字, “爱上心头”的感受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西施情结”带给我们的可喜变化, 它让学生作文跳出或空洞无物、无病呻吟, 或夸夸其谈、浮于表面, 或蜻蜓点水, 不着边际等等怪圈, 走上健康发展的路子。

二、训练, 升华写作

学生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 不等于就能写好文章, 还要老师辅之以有效的训练, 以便于学生情感的抒发, 因此, 我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1.“练”初期的作文训练, 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 以期学生能按期并且较顺利完成一篇文章, 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2.“评”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 但这种表达效果的好坏他们希望像理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 要加以批判, 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 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 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学习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 让学生从中受的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

3.“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 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 所以在评改作文时, 可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 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时要加以讨论, 交流意见, 共评得失, 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真正发挥主动性作用。

4.“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 对与自己的习作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欣赏, 故此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这可分以下步骤来做:

(1) 利用讲评课, 对学生作文中写得精妙的字、词作“赏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里任何一点可取的地方, 都应找出来, 肯定他的想法和写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青春学生, 自我表现意识强, 争强好胜, 写作起步时的成功, 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点, 也对他们未来的写作心态产生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因此, 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 要尽力找出每位学生, 特别是差生作文中写得较好的地方, 给学生一点写作的精神支柱。

(2) 摘抄学生习作精美语句。教师在批阅作文时, 不难发现, 有的学生作文中某几句或某些段落, 写得较好。老师在讲评时, 要一一去评说是不可能的, 为此, 我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 记录同学作文中写得好的句子、段落。记录方式:教师把学生写的句段抄在黑板上, 标上作者、班级、姓名, 让学生抄在笔记本上。通过这样, 让学生也来体会一次做“名人”的滋味。

(3) 每次作文后, 把写得好的文章挑选出10篇 (其中可选3—4篇进步较大的) , 用统一的纸张, 让学生本人工整地抄一遍, 老师把它装成册, 编上目录, 标明作者班级、姓名, 把它当作作文书在学生中传阅, 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 对文章要发表看法、写心得、谈感受。有关资料证明:对于中学生来说, 多读名人名著固然重要, 但能阅读一些同写作层次、同生活层次, 有共同情趣的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就更能够结合实际, 启迪思维, 激发写作欲望。

(4) 组织学生投稿。教师应把学生写得好的文章, 推荐给有关报刊杂志, 推荐给学校出墙报或广播室播放, 尽量让学生文章展示在别人面前。特别要充分利用学生中已获奖或以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作文, 在学生中大作“文章”激发写作热情, 积极引导参与写作这项活动。

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负担, 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 而作为一种兴趣时, “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 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因素,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 再加以适当训练, 写作也能成为一种需要, 一种快乐!

摘要:一提到作文, 不少学生首先是“怕”字当头, 不知从何入手。每次作文练习学生绞尽脑汁, 痛苦万分。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平时要求学生作文时, 忽视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平时若多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因素,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 再加以适当训练, 我们会发现, 写作也能成为一种需要, 一种快乐!

关键词:激情,训练,升华写作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

如何抓好英语写作训练 篇3

关键词:英语写作;训练

英语写作是英语考试相对较难的部分,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它并非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语言正确、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

英语语言的功底指对这门语言中各种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其中包括用词的准确和精炼、修辞手段的自如运用、时态的准确运用以及语法和句法结构的熟练掌握等。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是用词欠准确,这主要是由于对词意和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产生的不同语意把握不好所致,而词汇量的贫乏也无疑是造成用词欠妥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掌握了一定词汇量而不懂得修辞知识的人仍不可能把文章写好。写作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活动,其作品是以思想为基础,以语言为工具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写作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严谨的语言逻辑和独特的思想。否则,文章决不可能成为语言的佳作。

要想用英语把文章写好,需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相当程度的语言造诣、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必须懂得写作的具体步骤,了解写作的性质,掌握写作的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必须解决用英语思维的问题。不懂得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人,无论语言功底有多深,是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的。

英语写作对于培养一个人的英语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学习者可以充分思考句子结构;反复推敲所要表达的内容。经过长期的训练,就可达到量变到质变的目的。英语写作往往不在于写作本身,而是可以帮助学习者复习,活用和创新所学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直接影响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的形成。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动手写的意识,养成勤于练笔的习惯。

一、注重范文

在教学中,采用范文来教学生审题、扣题,仔细阅读考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来审内容、格式、体裁、人物、故事情节、主体时态等。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就可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而不至于凭空想象、胡编乱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审题、扣题的能力。

通过缩写和改写课文,培养学生的英语概括能力。缩写课文会激励学生去认真钻研课文内容,有助于加深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进行简要表达的能力。缩写课文允许改动原意,不允许删去主要内容 。缩写课文一般应该用自己的话来写,不能只停留在拼凑原文的词句上,也不要逐句、逐段照原文去改写。这 些均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和掌握,并在实践中让他们仔细加以体会。改写课文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语言表 达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表达方法,促使学生去钻研、去思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 际中去,这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大有裨益。改写,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句子、段落的释义之外,还包括用其他体 裁改写整篇课文。

以多题材、多形式的自由作文训练,加强意念功能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缩写和改写的笔头训练之后, 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兴趣,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进行多种题材的自由作文训练,使学生在自由表达思想 和内心感受中,加强意念功能培养。

二、立足基础

书面表达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要求学生平时在语言基础的学习上狠下功夫,熟练掌握高考大纲所要求的单词、短语及基本句型,能够充分运用。

具体地讲,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听写、默写,提高单词巩固率,掌握高级词汇,为造句打好基础,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围绕五种基本句型,分清结构,从机械模仿到有意义的反复操练,扩展成较为复杂的复合句型;

3.一句多译,使用不同的句式予以表达,灵活变化,达到活学活用,边用边学;

4.广泛阅读,在阅读中体会学习固定短语、习惯及句型结构。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英语文章读得多了,就能够把自己的语感培养起来,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还能够接受更多的信息,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知名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扩展视野,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都是很有益处的。因此,必须把阅读当成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不求每次阅读时间和文章篇幅的长短,但一定要持之以恒地读下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多样化训练

训练形式不拘一格,使用口头与书面、听与写、读与写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训练:

1.连词成句。应用词汇、短语完成连词成句专项习题;

2.坚持写日记。可以写生活中发生的事,或当天的值日报告,也可用所学的交际用语进行练习;写日记 ,学生不受内容和经验的限制,可就熟悉的题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达。

3.复述课文。利用课文,进行复述、改写、缩写或摘录重要句型段落,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句、段落大意或写出课文内容。这样就训练了他们局部归纳和点滴归纳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便于他们改写刊物或模仿作文;

4.限时作文。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写作时,尽量用上学过的句型及短语,并注意文中句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力求简洁流畅。

5.看图作文新颖活泼 ,能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可以用流传较广的传说、故事作图,让学生写记叙文。比如画几幅老鼠商议 给猫挂铃铛的图,让学生以“The cat and the bell”作文。也可画一幅漫画,让学生写简易议论文。如画一 幅之人向三个方向划一条小船,让学生写出情景加以评论,并命题。

四、及时评价

1.采用互评、互相传阅的方式,在阅读过程中观察别人的表达方法,相互发现错误进行修订补正,从而体会到字、词、句的功能,發展了学生的思维。俗话说:"文章不怕千遍改。"英语写作一般没有一次成功的,一定要进行反复修改,哪怕写一封短信或启事,也要进行修改。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求学生的基本修改有四项:一是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二是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可建议学生写作时参考教科书或一些有关语法资料,或者向他人求教;四是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对于文章的评判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2.自我评价。根据范文,进行自评,找出漏点,加以改正,提高自我审题能力、评估能力。

3.师生商讨。在学生中选出一、两篇典型作文,利用展示台,先让学生评改,再向全班进行集体点评,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每次只抓住一、两个典型问题或缺漏,如格式有错或语言、时态、语态、单复数、单词拼写、人称、标点等学生常见错误进行指导,提供各个句子的多样表达方式,使学生的犯错率降到最低。

4.教师讲评。通过讲评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要领。作文批阅应与课堂讲评相结合,一方面在班上朗诵优秀作文,说明 其好在哪里。另一方面要分析各种典型错误,尤其是汉式英语,务必通过讲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错误产生的 原因,以及如何纠正。为了加深印象,避免讲评中烦琐指点,最好对各种错误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应注意分类的合理性和系统性。

写作微训练 微训练七 篇4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理由

真题回放(2015·江苏)题目见本章微训练二“品读佳作”部分。满分佳作

逃离“智慧”的周庄

这是一张双程景点票:“周庄”,“千灯”。周庄与千灯相隔不远。

远远便看见大红的“周庄欢迎你”张牙舞爪地雄踞着一爿天地,死死咬着你的眼,躲不掉的。

心怀忐忑,步入周庄。这是一场肉与肉的摩搓、绝杀,裹挟着汗味、水汽与浓郁的咖啡香,我逃到了一艘游船上。

商业化的市镇气息扼住我的喉,叫人,噤了声。

周庄“智慧”,周庄人更为“智慧”。在这里,即使是一棵树也可成为拍照牟利者的招财工具;即使是转角处一块巴掌大的空地,周庄人也不遗余力,将它开发成西式咖啡馆;宣传手腕更是„„

游船驶过一座桥,我怔了怔——是陈逸飞画中的双桥!只是,我看得到:桥上的游人压得它不堪重负。我听得到:那苟延残喘中有低低的呜咽„„

岁月斑驳,侵蚀着石桥。双桥横亘着,像一块开合的“伤疤”——那是,整个周庄的伤疤。

“阿婆,唱支船歌可好?”

一只青筋虬劲的手直逼眼前:“小费。”

那一刻,我比三毛哭得更像个孩子。只是,她喃喃念叨的是“周庄,我还会来的”;我却是,“周庄„„我不再来了”。面对这样的“智慧”,我,有些反胃。千灯与周庄相隔不远,千灯与周庄相差甚远。

与“智慧”的周庄一比,千灯就显得有些驽钝。商业的气息尚未染指这座古镇,明清最长的青石板街沉默不语。

古戏台上,一群昆曲票友启口轻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来”字潺潺泻出,声歇处,“姹”以去声的破竹之势将曲调引入高潮。“似”,也是去声,却隐去了“姹”的振聋发聩,一路陡然直下,悲戚处,叫人落泪。像悲叹昆曲,像哀叹千灯„„

诚然,千灯在周庄面前,显得那样矮。但,在千灯,你能感受到水纹处千灯肺叶的呼吸、开合。在千灯,时间就像一只摇橹的小船,咿咿呀呀,你还未曾留意,它已穿过水域,到那边去了„„

直到延福寺钟声响起,我才觉知天色已暗。

碎碎的历史尘埃含着温润的水汽扑面而来。“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古镇的智慧,千灯的智慧,于此,悄然散发。

我,愿逃离,逃离“智慧”的周庄。

开头点出“周庄”“千灯”,为下文对比埋下伏笔。

叙写周庄的“不智慧”。

巧妙过渡,两相对比。

叙写千灯的“智慧”。

点题,落脚点又回到周庄。

出彩理由 这篇记叙文可视为小游记,有讽有赞,精选细节,于对比中展示诗情哲理,不同于泛泛的“周庄游”。构思甚为巧妙:采用对比映衬式,使内容极为丰富,主旨得以凸显。试想,如果不写千灯,只写周庄,该文多么单薄,多么平常。而有了千灯的对比映衬,构思多么活泼,有“亏他想得出来”的构思之智。我们不少考生写记叙文,构思很单一,只会写一件事,且是平铺直叙。如果多点构思意识,那该多好!

指点技巧,找到提升门径

一、“冰糖葫芦式”

冰糖葫芦,一根干净竹签,串上几个上好的山楂果,敷以优质冰糖。其味酸甜,其色鲜艳,而人见人爱。一篇文章,围绕一个主题,运用几个恰当的材料,饰以或优美或有意蕴的语言。其主题集中,思路清晰,材料充实,语言自然,是看一眼便能确定是高分之作。例如下面这篇高考佳作:

芬香永存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您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您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您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的无尽的思念。

妈,您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我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我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试情况,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了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女孩子的味儿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作者开篇交代文章主旨——纪念母亲,然后选了四则材料:“您走后我变乖了”“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您走了我无所适从。”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长成了一棵树!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似乎听到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个在经历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撷取四个小材料构思成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

二、对比衬托式

红花放在绿叶丛中,如火燃烧;绿叶在红花的衬托之下,亦是青翠欲滴:这就是对比的效果!写作时制造两种状况、境遇或结果,亦可描写对立对举的两个方面,利用对比的反衬作用彰显主旨。例如下文:

换了两张车票,变了两种命运

有两个乡下朋友外出打工,一个打算去上海,一个打算去北京。临上车时,两人突然又都改变了主意,原因是他们在车站听到了这样的议论: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个路都要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给旧衣服。打算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去北京好,即使挣不着钱,也饿不死。打算去北京的人想:还是去上海好,给人带个路都能挣钱,上海挣钱也太容易了。结果,两个人交换了车票。原打算去北京的去了上海,原打算去上海的去了北京。

去了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很好,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矿泉水可以白喝,而且商场里做广告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了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很好,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动动脑筋、动动手,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他从郊外弄来一些含有腐殖质的泥土,以“花土花肥”的名义出售,一天就赚了50元钱。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竟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门面。后来,他见一些商家的门面亮丽而招牌太脏,立即开办了一个专门擦洗招牌的小型清洗公司。再后来,他的公司越办越红火,业务也由上海拓展到了杭州、南京等城市。

不久,他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来到北京站,一个捡破烂儿的人把头伸进了他的软卧车厢,就在那人向他伸手要一只空饮料罐儿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8年前,他俩曾经交换过火车票。

文章写的是两个人外出打工的故事,两个人后来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形成强烈的对比。两种心态造就两种人生,对比反衬方显巨大差距。三、一波三折式

古语有“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看小说也的确喜欢那些波澜起伏的故事。制造文章的波折,主要方法有利用一些巧合或阴差阳错来制造误会;也可将性格鲜明且差异较大的人糅在一起,叫他们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冲突;还可以利用一些不确定因素来制造反复无常的场面。例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小说《变色龙》,的确是一波三折式小说的典范之作。奥楚蔑洛夫在不知道是谁的狗的时候说“这多半是条疯狗”;

当巡警说说不定这就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

当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当巡警又说说不定这就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去的„„狗是娇贵的动物”; 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 当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弄死它算了”;

当厨师证实是将军哥哥的狗时,他又说“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随着人物的态度一变再变,小说情节也一波接一波起起伏伏,每一回都是那样合情合理,作者写作手法之高超令人叹服!

四、以小见大式

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用小人物、小画面、小镜头、小故事等某些小变化来反映时代热点、社会思潮、政治动态等社会大变化。许多社会大变化的叙写都得用长篇小说,用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字来表现。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几乎不能做什么,但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模式能够做到。它可以通过一件小事来表现一件大事的某个方面,然后“窥一斑识全豹”,效果同样很好。

例如下面这篇美国小说家奥莱尔的文章: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本文虽小,虽然只是写一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的事,虽然这个老妇人只是不停地在数“一,二,三”,却深刻地反映了二战给德国人民自身带来的深重灾难。“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唯其“小”,才能“深”。在写作中,我们学习这种构思技巧,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五、出乎意料式

出乎意料式记叙文的创作与我国传统相声中使用的“抖包袱”技巧极其相似,全文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为结局的出乎意料做铺垫,有时甚至是在故意诱导读者朝着某种合乎情理的方向思考,而结局让人大吃一惊,形成巨大的落差,美自然就在其中。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小说将这种出乎意料式的结局发展到极致,以至于人们就把出乎意料式的结尾称之为“欧·亨利式”结尾。他的代表作品《麦琪的礼物》写一对恩爱夫妻过着拮据的生活,圣诞节即将来临,他们都在策划着为最爱的人购买礼物。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心爱之物,去为对方购买彼此最想要的东西。妻子德拉有一头王后都会嫉妒的美发,却没有高贵的梳子;丈夫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却因为没有表链而成了怀表。妻子卖掉头发为丈夫买表链,可丈夫却卖掉了金表为妻子买来昂贵的梳子„„

读完后,我们既为这对夫妻各自为对方买来“无用”之物而遗憾,但更多的是为他们之间的真情而感动,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不得不佩服作者手段之高明。

当然,记叙文的构思模式远不止上面所介绍的这些,希望大家能各出智慧,完善构思,多见识,多模仿,从而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另外,这些构思技巧都不是完全独立使用的,它们往往是几者相互渗透,交错成文的。

实战演练,练出写作实效

一、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这篇2012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分析其构思技巧。

有人吹月到三更

夜有多深?我问。

看不清那夏季深远的天空变成似乎触手可及的蓝色小径,听不到那缠绕在老墙上的青藤私语被洗干净的苍冷。我伸出手想抓住点什么,掌心却只有从窗口鱼贯而入的水色,终究寻不见一丝温暖的印迹„„

远山 长路 深林 空谷

我可以想象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一抬头,只有绝壁劈开的一片蓝天;一回首,只有自然赐予的几丛古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在铁路两旁。听得见火车的汽笛,却看不见彼端的玫瑰。

朝随初阳,夜伴星光,身披雨雪风霜。在寂寞的岗位上,他把过去与明天的快乐和辛酸一起酿进岁月的酒里,和着清风,一口一口喝下„„

致敬,鸣笛。简简单单的动作,他找到了一种蔑视这夜的力量,找到了一种安静而伟大的挣扎。

天涯 漫途 羁旅 二胡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似波澜不惊。

我站在人流之外,静静地看着他,穿越千年的阳光与浮尘,去寻找一种只会在梦中出现的共鸣。

他大概有五十多岁吧,头发略显斑白,腰微微躬着,身体前倾,伸长脖子,像什么呢?像一只鸵鸟。

他就坐在那儿,默默地拉着二胡,不言不语,不悲不喜,偶尔有人放下几枚硬币,颔首便算是回礼。他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双目紧闭,身体有节奏地摇晃。夕阳斜斜地照了过来,恍然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侧耳听去,那如天如地如梦如幻如泣如诉如花如风如雨如电如行板如秦腔的歌,他不朽的赞歌!

他站将起来,收好东西,向街角走去。背影在地上被拉得很长,他慢慢地走着,仍然是伸长脖子的倔强姿态。是的,他是一只鸵鸟,一只永远不会把头埋进沙里的鸵鸟!

孤舟 瘦竹 醉眼 沉浮

他坐在船头,看向远去的水鸟和散开的粼粼细浪。手中是一根清瘦如笔的鱼竿。那河畔的三千翠竹,濯过更显风骨。他站将起来,拍了拍短褐穿结的布衣,转身入舱。

风帘动,残月香,水茫茫。野云俱暗,一袖灯影半湖光。闲听舟中碎雨,夜来枕上清霜,醉眼对寒江„„

纵天地苍苍,他也举杯对月,弹指相和;任人世飘零,他亦把酒临风,独酌高卧。不去想今天一条鱼没钓到,不去想明天是否还能饮酒如斯。

那个乘小舟的渔翁悠闲得仿佛在青天白云之外。

伍尔芙微笑着说:“岁月波光粼粼,赐予爱与生命,唯有生活不能被他人代替,只会有寂寞相随。”但这夜的黑却终究挡不住月的光辉,寂寞的生活一样可以开出明艳的花朵。

是的,有这样一群人。

即使坎坷满布,遍地荆棘,他们仍旧可以踏出一路繁花,灼灼其华。即使长夜漫漫,星海茫茫,他们依然可以拥月入怀,乘风而去。那时石涧流息不歇,一缕涓涓会聚成潭,倒映红尘百态,身后生前尽付一笑间。

我望向窗外深沉如海的夜色,耳边却依稀飘来清远的笛声。夜太深,所以看见星辰。夜太深,有人吹月三更。

这由时光亲手雕刻在我少年梦境的月色,暖而轻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是一篇构思奇特的记叙文,采用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或者说“冰糖葫芦式”构思技巧,剪辑三幅画面组合在一起:寂寞巡山的人、街头拉二胡的艺人、孤舟独钓的渔翁。他们的生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作者深入发掘了他们灵魂深处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寂寞的生活一样可以开出明艳的花朵。”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创造了极富意境的三幅画面:深林空谷因有巡山人的敬礼和火车鸣响的汽笛而生意盎然,艺人如天如地如泣如诉的二胡与夕阳残照构成了街头哀而不伤的风景,寒江独钓的老翁将仙风道骨融进了天地苍茫。美哉斯境,美哉斯文!

二、整篇训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在宽阔的江面上,渔船撑起白帆顺流而下。白帆鼓满了风,推送着渔船前进。它欣赏一番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后,嘲笑起躺在船舷旁的木桨,夸耀着自己的本事。

傍晚,渔夫放下白帆,拿起木桨,划动起来,渔船返航了。

木桨带着哗哗的水声,对白帆说,你只能在顺风的时候神气十足!而我,虽然本事不大,却能够逆风而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训练之一 篇5

一、训练目标 :

1.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感悟生活及写作能力。

二、、写作引入。(略)

三、写作指导

(一)、写记事的文章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中心要明确。动笔之前,要把文章的中心意思确定下来,并围绕中心意思来选取材料。在文章中,可以用一两句话直接点明中心意思。

2、记叙要素要清楚。

①学生回顾记叙文六要素,教师板书。

② 出示课文《将心比心》片段,学生提炼出记叙文片段的六要素。

3、要写出真情实感。让丰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体现在看似平平淡淡的往事之中,情真才能意切(以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二)将六要素有效的组合。

教师出示记叙要素,学生将要素重新组合,加上标点,使其更加合理。

(三)列写作提纲。

1、教师出示题目:老师批评了我。

2、指导导学生先确立中心,再根据六要素发问,并罗列出六要素的内容。

3、小组合作将六要素有效组合成完整的一段话。

四、写作训练。

1、教师出示几例题目,学生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例,列写作提纲。

2、小组合作根据提纲完成片段作文。

3、成果展示,师生共评。附、例文1:《将心比心》片段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结果: 感受: 例文2:《爸爸的花儿落了》片段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 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过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五、练习:将下列记叙的要素重新组合,并加上标点,使其更加合理:

(一)、1、由于天气比较冷,我骑车骑得飞快

2、突然“咔嚓”一声

3、我从城里看望朋友回学校

4、那是前年冬天的一个晚上

5、像在参加比赛

6、原来是车链子断了

7、我猛地一捏闸,结果稀里糊涂就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正确的顺序:

(二)、1、我决定自己做一次饭

2、我一个人在家里看家

3、爸爸妈妈都去地里干活了

4、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5、一个星期天的上午

6、爸爸夸我长大了

7、都11点多了,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

正确的顺序:

六、备选题目:

1、我真惭愧

2、我和哥哥偷苞米

3、他帮助了我

4、这件事真糟糕

5、我学会了宽容

6、诚实真好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 篇6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2)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要求报名者提交个人英文简介。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2)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要求报名者提交个人英文简介。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2)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要求报名者提交个人英文简介。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1)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要求报名者提交个人英文简介。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2)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要求报名者提交个人英文简介。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2)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要求报名者提交个人英文简介。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参加夏令营的目的:结交朋友,了解外国文化

高二英语写作训练(2)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和平·友谊”夏令营活动(summer camp),要求报名者提交个人英文简介。假设你是李萌,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写一篇个人简介。

姓名:李萌性别:女年龄:18学校:浙江省义乌中学

其他:爱好音乐、摄影;善于与人交流,乐于助人;热爱自然,热爱和平

如何训练写作 篇7

根据《考试大纲》的上述要求, 我校绝大多数的高三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训练和提高。因为我校绝大多数的高三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四项语言技能中最为薄弱的一项。究其原因主要是:1.词汇量少, 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和《考试大纲》所要求的2500-3000词的要求;2.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 甚至一些同学连最基本的句子结构都没有熟练掌握, 无法连词成句;3.受母语的影响严重, 写出的句子不符合英语规范;4.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如标点符号、首字母的大小写无法正确使用;5.缺乏必要的写作训练, 以致碰到某个题材的写作时无从下笔。所以,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就必须重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所以, 我们高三英语教师也就必须研究在高三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如何有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这个课题了。

一、时间上合理安排, 有效使用

将整个高三的写作训练分成三个阶段, 即基础写作阶段、专题写作阶段和综合写作阶段, 每个阶段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 互成一体。基础写作阶段大约需要两个月, 即2008年8月到9月, 这阶段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词汇和连词成句;专题写作阶段大约需要5个月, 即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 这阶段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写作模式和连句成篇;综合写作阶段也大约需要两个月, 即2009年4月到5月, 这阶段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训练时间的使用上, 主要分成课堂和课后两种。有时是当堂讲当堂练, 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写作速度和效率;有时是当堂讲课后练, 目的是为了保证写作的效果和养成规范的写作习惯。但不管是当堂写还是课后练, 写作的练习不应间断, 至少每周要让学生写一篇。教师的讲评也要及时、到位。

二、方法上循序渐进, 有的放矢

纵观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书面表达部分, 所提供的情景都是考生平常所熟悉的, 符合考生年龄特点和能力范围之内的。考生只要能根据要求写出文体规范、语句通顺、内容连贯、结构完整的100字左右的短文, 便可获得高档次的分数。遗憾的是许多学生或因词汇量缺乏, 或因平常缺少写作训练, 从而造成对写作部分束手无策。根据高考的要求及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写作训练中就必须循序渐进, 有的放矢。根据上述各阶段的时间分配和主要目的不同, 我所采用的方法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现将其分述如下:

1. 基础写作阶段

主要训练目标是帮助学生连词成句, 在这阶段, 我要求学生能将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子结构及常用句型熟练地运用于写作中。“万丈高楼平地起”, 任何一篇优美隽永的文章都是由基本句子构成的, 好的句子是好文章的基石, 并且《高考英语写作评卷具体标准》中, 对较高档次的作文的评判标准就有:“应用的语法结构或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及“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可见, 对五种基本句子结构及常用句型的熟练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是评判写作能力优劣的前提和基础。

2. 综合写作阶段

主要训练目的是通过限时训练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使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能写出符合英语高考写作要求的文章来。这一阶段我的做法是:先布置写作任务, 然后要求学生将写作任务分成写前任务、写时任务和写后任务三个环节。接着按高考英语作文所需的写作时间 (大概是25-30分钟) , 再把时间细化到每个环节和明确每个环节的写作任务。一般来讲, 是写前任务8分钟, 主要是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确定主题、撰写提纲、写出关键词句等。写时任务10分钟, 主要是连句成篇和规划文章结构, 并写成初稿。写后任务7分钟, 主要是检查初稿语言、文法、逻辑、用词是否恰当, 也就是所谓的“润色”, 和誊写文章。这样的限时训练, 能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 快速理解信息, 迅速表达信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

当然,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是需要长期的语言素材积累和不断写作练习才能得到提高的一种能力。但就高考考场英语作文而论, 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 经过高三一年有序有效的写作训练, 在高考时写出一篇符合高考要求的英语作文是完全可以的。

摘要: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对英语写作的要求, 结合笔者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 浅谈在高三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循序渐进、有序有效地开展高三英语写作训练, 旨在为高三英语写作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写作训练,有序有效,循序渐进,作文模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海南卷) 英语 (送审修订稿) .

如何训练写作 篇8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础

1.注意积累 众所周知,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对生活的积累。因为对生活的积累就是对知识的积累,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积累的过程中发现美,从而让自己的感情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进而写出感人的华美文章。

2.留心观察 积累和观察是相得益彰的,两者彼此共存。学生在积累生活知识的同时更加仔细观察,观察一些事物的演变特点。比如一片树叶,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文学用品。这样,他们便可以在同类中发现不同的特性,从而积累相应的认知,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而言有着很大的帮助。

3.重视阅读 阅读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渠道。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让学生留意一篇作品中对人物、景物、空间和时间的刻画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写作方法。然后,每当学生完成一次阅读后,我还会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写出一篇相应的读后感,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锻炼其对知识的积累能力和理解能力,才可以让其进一步的创新,从而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

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内涵

所谓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其实就是让学生快速理解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个标题的主旨,从而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或者是这个标题的写作内涵。比如我在课堂中为学生们颁布了这样一个作业:以《济南的冬天》为参考对象,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来写出一篇文章。

这个时候,学生们便纷纷阅读这篇课文,并添加了自己的理解。很快,便有学生说:这篇课文虽然是在描写冬天,但是它的内涵却展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以及当时人们那种纯真质朴的情感。于是,大家趁热打铁,纷纷整理这首诗的大致内涵,然后列出了这些标题:《雪是上苍恩赐的礼物》,《温暖的冬天》,《在冬天中拾取温暖》等。

由上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重在提高其发现和理解能力上。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判断方法和理解思路,才能够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去拟定文章,从而让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感人至深。

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作的重点

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体现一篇文章价值所在的关键。假如语言错乱不堪,上下文无法呼应,那么这篇文章将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故而会成为失败的文章。所以,在激发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其中,这个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日常语言沟通方式,以及书面语言表达方式两点。

1.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以及对语言的整理方面。比如在课堂中,我经常会向学生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对一篇文章的理解等。就如上述所言,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我曾向学生们提过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们是作者,再写出这篇课文时,你们会是什么样的心境?又或者说,在理解了这篇文章之后,你们该如何架构自己的文章大纲?这时学生们便会积极阐述自己的想法,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2.课后任务,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课后任务可以是布置写作任务,也可以是当场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理解等。就比如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一篇文章那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内涵,同时更在这个基础上体会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这恰恰是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的重要一点,因而才让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皑皑白雪与温暖的阳光相互交替的景象,从而让他们产生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欲望,而这便让文章变得更加具有可读性。同时,经常布置这样的任务,更可以让学生们熟能生巧,慢慢掌握写作的方式,以及对语言的刻画方法,从而避免一些病句,或者是首尾不呼应的问题发生。

上一篇:it人士的职业寿命下一篇:《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4秋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