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2023-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企业文化五年建设规划

自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创立后,争取用五年时间,形成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符合企业战略的、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策略,全面打造企业素质和形象;通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策略,促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员工自觉认知、认同和践行及养成习惯;通过“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策略,转变观念,规范行为,优化面貌,建立具有凝聚力的人文环境。另外,以文化力驱动学习力,以学习力促进创新力,以创新力提升竞争力,达到企业超越力和发展力显著增强,实现企业管理品质的飞跃。总之,促成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统

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永葆企业鲜活而恒久的生命力。

(一)第一年:构建体系,强化宣贯

1、目标

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含理念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和视觉识别体系);搭建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如成立企业文化部门);初步普及企业文化理论,宣传推广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内容。

2、内容

(1)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和行为识别体系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基业常青的基因密码。优秀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开端,它明晰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科学内容,明晰了企业战略;是塑造优质的企业形象和形成良好人文环境的基础。因此,公司首先要通过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在总结、发掘、提炼与继承企业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公司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和行为识别体系。

(2)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机制

以文化理念为指导,重新审视、修订和完善公司原有的管理制度、企业规章和企业规范,把文化理念融入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之中,促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另外,建立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如海尔集团先建立“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然后建立“零缺陷”的管理机制,促使质量理念的落地。

(3)构建视觉识别体系,提升企业视觉识别质量

根据企业文化理念,尤其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构建企业视觉识别体系,并逐步在公司内部和对外宣传应用和推广,统一企业整体形象宣传,树立公司新形象。(4 )成立建设机构,完善企业文化宣贯渠道

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部门,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另外,多方面、多角度地完善企业文化宣传与推广的渠道,如企业文化宣传栏、橱窗、内刊、企业

文化手册、电视台、广播台、局域网等,促使员工全面接触、认知企业文化理念。

(5)加强企业文化学习,促进企业文化觉醒

理论培训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强化宣传、学习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念及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掀起团队学习企业文化的热潮,促使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明确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意义及企业理念的内涵,全面增强他们的企业文化理论水平,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理念的接触与认知。

3、重点

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中高层领导的培训学习;企业理念的初步宣贯。

(二)第二年:加强学习,内化于心

1、目标

通过深入学习宣贯,促使全体员工初步认知、认同和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优化物质环境,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及员工的士气和归属感,打造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和活力,促使企业的凝聚力、形象力、创造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2、内容

(1)构建学习型组织,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以学习力促进文化力,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以学习力提升竞争力。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学习体系,从理念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视觉识别体系、管理制度与机制等领域全面展开团队学习活动,形成由上到下的贯穿、由下到上的默契、上上下下的融合与共识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2)重点培训,内化于心

在第一年强化企业文化理论教育和企业文化理念学习的基础上,实行重点培训,全面强化提高。培训内容以企业理念和行为规范为重点,采取专场培训、专题讲座、主题报告、共识讨论、模拟训练、行为演示、参观考察、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方式,狠抓培训。促使员工全方位接触企业文化理念,深刻理解与思考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与价值,领会企业文化建设意义;促使员工掌握价值判断、评价、和选择的正确标准,掌握善待工作、珍惜工作、团队合作、共促发展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和艺术。全面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传播和履行。

(3)打造品牌,重点突破

把企业质量理念,内化于员工的心中,外化于员工的行动,以及大力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以优良的工作品质与高端的工作标准,保证优良的产品质量。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产

品质量,以优良的品质,打造优秀的企业产品品牌。实施优质服务的客户满意策略,全方位提升企业的服务文化,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标准、超价值的服务,使客户体验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树立企业形象。加强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全面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如此,通过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合理的品牌宣传,提高企业产品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全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打造企业知名品牌。

(4)全力以赴,增强企业效益

以文化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员工的潜能与智慧,增强企业的活力。另外,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相互融合,通过文化理念的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过程,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统一,促使员工既有价值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约束,制度标准与价值标准协调同步,激励约束与文化导向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经营效益。

(5)反复宣贯,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科学而合理地调整、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安排各种企业文化活动,如企业文化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技术比武、文艺演出、评选先进、树立典型等活动及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理念漫画化、理念人格化等举措,反反复复地宣传与推广企业文化理念,确保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连续性。

3、重点

以学习型组织的深度创建为抓手,突出员工企业文化的重点培训。

(三)第三年:提升形象,深植内心

1、目标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外显。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和丰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全面提升企业形象,不断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及员工的自豪感、自信心、士气和归属感,促使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认同企业文化,把文化理念渗透于骨髓、流畅于血脉,自觉地把个人的价值追求统一于实现企业目标之中,外化于行,自觉践行企业文化理念,促使公司企业文化的贯彻变得流畅而坚实。基本形成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2、内容

(1)全面实施企业品牌战略,稳固提升企业形象

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指南,以CS100客户满意信念为切入点,优化机制,完善管理,抓住重点,全面实施企业品牌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增强企业科研实力及垄断产品的市场机会,促使企业在科技引领下,市场领先,一路超越,凸现行业领先地位;打造强势营销队伍,强化营销力量,提升产品销量,促使产品某项指标位居行业地方、

全国、世界的前列,彰显行业地位;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增强管理,促使企业经营管理的某项指标位居业内、业外的前列,显现企业的实力,全面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知名品牌。

(2)规范员工行为,树立企业人的形象

企业员工的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等行为,时刻传播着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形象,反映着企业的素质与实力,是衡量企业文明程度的基础。从仪容、仪表、仪态、言语、接人待物、公关礼仪、职业道德等细节抓起,全面规范员工的行为,树立企业整体的良好风貌与形象。

(3)优化企业环境,传播企业文明

致力企业全面进步,把企业理念融入“三个文明”建设之中,推进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企业人、事、物的和谐统一,树立企业人、事、物的良好形象;强化基础建设,净化生产环境、优化办公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建设花园式企业,塑造企业的文明公众形象。

(4)加强对外宣传,提升企业影响力

发挥大众传媒力量,以活动为载体,统一思想,统一形象宣传,加强企业对外宣传告知的力度,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现代宣传工具和传统的宣传方式有机结合,做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多渠道加强与中央、地方宣传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准确地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

(5)深化宣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深化、细化各种企业文化建设的宣贯通路,反复加强企业文化宣传与推广力度,并强化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促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前推进与落地。

3、重点

以企业行为规范为切入点,全面实施企业品牌战略,竭力提升企业形象。

(四)第四年:践行理念,养成习惯

1、目标

通过完善企业文化宣传与推广体系和保障体系,全面践行企业理念,并养成行为习惯,形成企业文化氛围,促使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从心所欲不逾矩,全面激发企业文化的力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内容

(1)完善体系,全面履行

全方位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与推广体系和保障体系,以保证各种企业文化宣传通路畅通无阻,让员工随时随处都能接触、感受和体验到企业文化的气息,从而促使他们不知不觉地把理念当成工作的指南,自觉履行企业文化。

(2)创新制度,形成习惯。

在原有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础上,以企业理念为依据,根据时代发展、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企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全面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促使员工坚持履行企业文化理念,并养成了行为习惯,实现企业文化自觉。

(3)强化道德,提高自律。

道德是人们内心中深层次的永恒需求,它拥有了强大而深远的约束力。但良好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升华。需长时期培养。加强员工的道德修炼、学习自省、行为自律,从更高层次上提升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促使每个员工,上至企业领导,下至普通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履行企业文化理念,全面提升与完善自己,紧跟企业的发展步伐,与企业共命运、同发展。

(4)深入研究,文化整合。

从企业文化发展历史、最新成果和国内外著名成功并购案例出发,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深入研究总结,把握不同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统一的客观规律。在企业兼并过程中,采取措施,促进文化融合,减少文化冲突,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文化的平稳对接,促进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再造,推动兼并、重组的创新发展,为企业资本运营、投资并购、快速扩张、多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3、重点

制度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理念的践行,并养成行为习惯。

(五)第五年:全面总结,规划发展。

1、目标

通过全面总结,充分展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增强员工成就感、自豪感,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员工发展的高度统一,实现企业管理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跨越,以及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下一个五年规划。

2、内容

(1)总结成绩,自我诊断。

全方位地对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视觉识别体系、宣贯落实体系、保障体系,以及培训体系、考核体系等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纠正失误、

吸取教训,形成自主发展、诊断、完善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

(2)展示成果,凝心聚力。

通过各种渠道,如局域网、宣传栏、橱窗、电视台、内刊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士气、自豪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推动企业文化深度发展。

(3)吸取经验,制定新发展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企业要在总结前五年发展的基础上,明确新方向,厘清新思路,把握全局,统筹安排,制定企业文化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4)协调发展,永葆生机。

与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相适应,协调安排各种宣传与推广活动,大力宣传与发扬企业文化建设的个人和集体典型,发挥典型与先进的力量,永葆企业文化建设的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3、重点

总结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和制定新的五年企业文化发展规划。

第2篇:建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重要时期。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及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在总结分析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升基础上,制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背景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与精神财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激励员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是构建和谐内部环境的粘合剂和思想感情基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集团在58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实施“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建立了完善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体系,“建楼育人”等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劳模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等企业文化。2004年以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坚持理念灌输、主题推进、典型引路,紧密结合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实际,建立共同愿景,完善学习机制,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全方位团队学习,促进了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型组织文化。同时大力塑造企业品牌,通过在主流媒体上,对集团改革发展成果等一系列题材的精心策划、持续宣传、整合传播,树立、提升了新时期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新建工”的良好社会形象。2010年12月以来,针对近年来集团推进产业、产品多元化,产权多元化,业务国际化,市场布局京内、京外、境外三分天下,人力资源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集团公司与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合作全面启动了集团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体系。

58年来,具有建工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推动企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连续创出历史新高。2010年,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500亿大关。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建设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等称号,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走在行业前列,铸就了“建工”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

3、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文化尚未形成合力,“集而不团”现象相对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母子文化有待进一步融合,母文化需得到进一步认同;二是改制企业合作双方的文化融合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重组需要从价值观、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一致性;三是“走出去”实行人才本土化,跨地区、跨国家的文化冲突凸显;四是企业文化统一的管理机构有待建立,严密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五是企业文化体系执行缺乏严肃性,VI体系不规范使用现象比较突出,需进一步规范。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集团改革发展实际和“十二五”时期战略实施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继承50多年集团积淀的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吸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成果,分析破解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努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大力推进“塑造品牌,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战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三、基本原则

1、一主多元原则。整合和提升后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集团文化建设的总纲,各成员单位要对照集团企业文化进行本单位的文化整合与对接,自觉与集团企业文化保持一致;同时尊重二级单位的个性化诉求,允许各二级单位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实行二级单位的文化相对多元。

2、战略先导原则。文化建设,战略先行。文化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匹配是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在集团“十二五”规划的框架下进行,服务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激发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3、注重实效原则。集团企业文化内容的落实,要尊重企业实际、实事求是地宣传和贯彻。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集团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不走过场,不走形式,重在效果。

4、与时俱进原则。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集团自身发展实际,在充分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对集团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做适度调整,不断服务、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

5、先易后难原则。根据二级单位实施企业文化的条件成熟度区别对待,实行先易后难原则,有序推进母子文化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在条件较好的单位率先实行,为其它单位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其他单位积极参与,自觉执行。

四、工作目标

1、远期目标

到2015年,集团新型企业文化基本确立,成为集团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VI体系全面应用,集团整体形象明显提升,建工品牌价值显著增长,母子公司文化管控体系基本形成。

2、近期目标

到2012年,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企业文化宣传载体健全,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得到广泛开展,新的理念体系得到完整导入,VI视觉系统得到规范应用,母子文化实现初步整合。

五、实施步骤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按照分阶段、有计划的原则不断推进: 第一阶段:导入期(2011.92014.4)

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除了要不断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继续在理论和观念方面进行正向推广外,还需要审视完善管理制度,将企业文化理念在制度中进行反映,形成制度文化。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将“理念文化”变为“实体文化”,进而形成“行为文化”。

1、全面推广集团企业文化

深化管理和运作各种企业文化传播网络,包括手段上的深化和内容上的深化。手段上的深化,要形成立体传播、紧密配合的文化传播体系,做到形式多样,灵活运用,不断扩展。内容上的深化,要在传播内容上由导入期的基本理念的介绍和推广,变为深度分析和阐述,将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各种理念与建工集团的具体工作相结合。

2、对照集团企业文化完善管理制度

要审视现有的制度是否存在和整合与提升后的集团文化不一致的地方并进行修改。同时,要在新版企业文化体系的指导下,根据企业需要和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和丰富完善企业的制度体系。

首先,要按照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要求,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对现行制度与文化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党务管理等领域的制度安排与企业理念的匹配性分析,辨析现行制度的导向性和系统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其次,各单位要根据员工行为规范进一步制定完善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要求是要突出职业特点,体现关键性的岗位责任,明确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形式上要简明易记。 最后,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做好四种激励。四种激励:一是管理者行为的“垂范激励”;二是增强亲和力的“融通激励”;三是布置工作时的“责任激励”;四是决策过程的“参与激励”。

3、总结推广企业文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

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要进行深入剖析和大力宣传。利用企业内部媒体及社会媒体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各单位、各专业的 “创业、创新、创效、创一流”先进典型,通过先进模范人物展示企业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4、加强外部媒体宣传

在取得初步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除了将企业文化的内涵通过内化的产品、服务、员工的行为向外界传递以外,还要进行对外宣传,特别是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企业改革发展业绩。一方面,进一步树立集团良好的外部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外部舆论氛围的营造助推内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5、深化企业文化教育

企业文化的塑造与经营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员工的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是否被充分激发。企业文化深化期仍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全集团广大员工的企业文化参与意识,提高对集团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实践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6、举办集团企业文化展览

以集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举办反映集团60年辉煌发展业绩的大型图片展览,记录建工集团的创业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充分展示建工人肩负国企社会责任为国家城市化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其成为对员工进行教育和企业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7、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期经验交流会,总结各单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和内容,着重对各单位对照企业文化开展制度完善与创新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第三阶段:提升期(2014.5- 2015.12)

提升期是在企业文化在内部得到普遍认可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开展公关宣传活动,推广企业形象,在业界树立良好口碑,企业社会影响力、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1、举办研讨会或管理论坛

在集团筹备上市的关键期,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行业研讨会、管理论坛、新闻发布会等,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在社会上引起关注,掀起宣传高潮。

2、策划大型公关活动

利用重点工程建设关键节点进行新闻发布、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举办“建工杯”新闻奖等大型公关活动展示建工集团发展成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4、开展立体宣传推广

加强宣传策划,将企业发展业绩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在中央、主流媒体和建筑行业媒体上开展新闻宣传、广告等立体宣传,扩大建工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影响力。

5、总结交流经验

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期内外部经验交流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吸收外部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推广、介绍建工企业文化。

六、工作要求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文化兴企、文化强企之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策划,扎实推进建设具有建工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整合与提升是集团形成整体合力,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认识到集团坚定推行一元文化的决心,自觉将子文化向集团母文化对接,服从集团发展的大局。

2、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带头抓好落实,切实做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形成专职部门牵头、党政工团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3、加大宣传,典型引路。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企业报、局域网、板报橱窗等形式以及征文演讲、座谈会、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应用理念等,使整合与提升后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掘企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加强宣传报道,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要通过大力、持续的宣传工作,吸引凝聚广大干部员工参与、认同、共享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4、加大投入,确保实效。各单位要明确把企业文化建设投入列入支撑集团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纳入经营预算,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科学管理,精细使用,特别是在VI的规范应用上要有经费保障,确保企业形象的统一。

5、加强考核,挂钩绩效。各单位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考核应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着眼,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细化考核内容,逐项检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时效性等,以及各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等,通过考核确保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生根。

第3篇:如何科学制定企业文化五年发展规划

- 1

(一)2004年前企业文化体系达到效果

1、完善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MIS);

2、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相适应;

3、企业环境具有初步的文化内涵;

4、企业良好形象得到公众较好认可;

(二)2005年的定量指标

1、产生品牌价值,企业无形资产达到XXXX万元;

2、对稳定和提升股票价格、形成小盘绩优股产生直接作用;

3、85%以上的员工体验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与个人发展所起到作用;

(三)2008年前的定性指标

1、2005年,在区域范围内,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排头兵式”的影响力;

2、2008年,在全国范围里,企业文化建设达到行业里的“海尔”影响力;

五、主要实施方案

(一)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管理职能部门

- 3

1987年由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建筑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搞好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工程,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的普遍提高。鲁班奖是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作为建筑业的企业,必须获得一项此奖项,才能综合性说明本公司的工程建设和管理能力和水平。 B、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大禹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面向全国水利行业的科学技术奖,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主要是奖励在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目的是鼓励水利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水利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速水利现代化建设。 (2)体现公司传统奖励项目

全国青年文明号;省级青年文明号;市级青年文明号;全国岗位标兵或岗位能手等。

(3)内部先进人物的评比和表彰活动 (4)完善和实施奖励制度

(五)对文化理念进行梳理、补充、丰富及提升现行提倡的文化理念是公司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相当时期的指导意义,但不排除在适当

- 51)平面纸媒体:借助和利用与企业发展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行业报刊(《中国建筑业》、《施工企业管理》、《中国建设报》、《中国建筑业》、《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中国水利报》等报刊)、企业所在地方报刊(《安徽日报》、《蚌埠日报》、项目所在地报刊、公司目标项目所在地报刊),策划、撰写有助于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和拓展、品牌推广等价值的文章。 (2)网络和网站:是展现企业形象的窗口,也是股民交流和反映意见的平台,网站的建设质量将直接反映到投资者对股票的信心,因此2003年要做到设计新颖,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形式活泼。 (3)企业宣传画册:由于公司最近几年的发展将是快速的,可设计成活页式的画册,以方便补充内容。

(4)电视媒体。用好几十万民工治理淮河为民造福的《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记录片,摄制安徽水建人建设蚌埠闸等淮河流域工程的记录片。

(5)鼓励和发现员工成才、当专家,编制实施“管理、科技类文章奖励办法”。

(6)编制《群英谱》: 每年编写反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群英谱〉,作为企业历史记录。 (7)继续办好企业内部报纸,并每年编写《大事记》。

- 7(7)文艺、体育活动。

(十)视觉识别体系的建设

(十一)设计、赠送特色型具有文化品位的礼品

(1)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邮票汇编成册,其中以1990年10月14日发行“治理淮河四十周年”的邮票为核心邮票,作为礼品赠送给嘉宾;

第4篇: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2007-12-17 16:28:2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个五年普法工作任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矿井依法治企的能力,现根据公司“五五普法”规划,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矿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推进矿井依法治企的进程,为生产经营工

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总体目标:通过“五五普法”,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有关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普及,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维护企业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水平全面提升,社会主义的法制理念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密围绕矿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有组织、有步骤地落实“五五”普法工作任务,为矿井“双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条件。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群众的原则。坚持普法工作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以职工群众普遍关心、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3、坚持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普法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性质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依法治企的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学习宣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增强广大职工的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知识,主要学习内容有《宪法》、《民法通则》、《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培育职工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职工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力的自觉性,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

(二)深入学习宣传与企业、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重点学习宣传矿井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资源环境法》、《煤炭法》、《矿产资

源法》、《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产品质量法》《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建立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公德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的建设步伐。

(三)深入学习宣传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法规,推动矿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大力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主要有《公司法》、《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质量法》等内容,加强管理科学、决策民主、公平竞争、诚实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提倡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企业管理和服务,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促进矿井健康快速发展。

(四)深入学习宣传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等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内容有《信访条例》、《工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内容。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民主法制观念,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提高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职业道德风尚。

(五)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利用法制宣传月、重大节假日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进矿井、到区队,进班组、到职工,进社区、到居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制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自觉性。

(六)坚持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建立文明、法制的良好局面。开

展《刑法》和治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教组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逐步建立起文明、法制的良好环境,促进文明和谐矿区建设。

三、普法对象及时间安排

“五五”普法对象是全矿所有职工,主要是各级管理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

普法规划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2006年)为宣传发动阶段。研究制定“五五普法”规划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五五普法”氛围。

(2006年至2010年)为组织实

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第5篇: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第五个五年普法工作任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提高矿井依法治企的能力,现根据公司“五五普法”规划,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煤矿企业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矿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法制观念,推进矿井依法治企的进程,为生产经营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总体目标:通过“五五普法”,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有关煤炭工业的法律法规得到进一步普及,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维护企业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水平全面提升,社会主义的法制理念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密围绕矿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有组织、有步骤地落实“五五”普法工作任务,为矿井“双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条件。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群众的原则。坚持普法工作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以职工群众普遍关心、与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3、坚持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普法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性质有重点地进行学习,提高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依法治企的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学习宣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增强广大职工的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学习宣传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知识,主要学习内容有《宪法》、《民法通则》、《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培育职工的爱国意识、国防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职工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力的自觉性,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文明的良好风尚。

(二)深入学习宣传与企业、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重点学习宣传矿井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资源环境法》、《煤炭法》、《矿产资源法》、《煤矿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产品质量法》《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建立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水平,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法制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开展争创“诚信守法”企业活动,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公德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的建设步伐。

(三)深入学习宣传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法律法规,推动矿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大力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主要有《公司法》、《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质量法》等内容,加强管理科学、决策民主、公平竞争、诚实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提倡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企业管理和服务,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程,促进矿井健康快速发展。

(四)深入学习宣传维护和谐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等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内容有《信访条例》、《工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内容。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民主法制观念,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提高依法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职业道德风尚。

(五)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利用法制宣传月、重大节假日活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进矿井、到区队,进班组、到职工,进社区、到居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制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自觉性。

(六)坚持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建立文明、法制的良好局面。开展《刑法》和治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邪教组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逐步建立起文明、法制的良好环境,促进文明和谐矿区建设。

第6篇:上洋村村五年建设规划

浦源镇上洋村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浦源镇上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纲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县有关文件的总体要求,在对全村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诊断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洋村的实际情况,并综合市、县、镇有关领导、职能部门以及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意见和建议,在经过反复优化后,经村民大会通过后形成的。上洋村地处周宁县西北,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距县城西北仅6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南有中华奇观鲤鱼溪,北拥全国最大的省级森林公园——仙风山。村落海拨917米。当前,全村现有人口2983多人,596多户,分设16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3936亩、林地面积2309亩、茶园面积1126亩、黄金梨等果园面积1015亩。福建超大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即位于上洋。多年来,蒙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帮助,上洋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省级园林式村”;省文明委授予“敬老模范村”;周宁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综合上洋村的各方面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制定以下规划:

1、针对上洋村所在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条件以及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今后五年要继续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

度,整合现有资源,加大生态旅游宣传,使其成为我县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2、利用超大集团的新品种。新技术等优势,继续引导村民发展高山生态蔬菜、水果、养殖业等,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3、针对村内在外经商大户、企业家多的特点,积极做好引导工作,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促进村民增收。

4、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技术培训等农业资金投入,提高种养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拓宽农业发展出路,走现代化农业道路。

5、利用带动、培训、联系等方法,创造条件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向第三产业发展等形式促进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增加收入。

6、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在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筹备资金用于发展村级公共事业,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加大对老年人、妇女儿童、贫困家庭的关注,力求将我村建成美丽、和谐的家园。

上一篇:五上我爱你汉字下一篇:李四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