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企业文化(精选10篇)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的5条潜规则
世事如棋,上世纪80年代日元经济横扫全球之际,日本企业获得广泛的赞誉,终身雇佣制和集体主义成了国际企业的样板。可当日本经济陷入失落的十年之时,日本企业又因为创新匮乏和反应迟钝成为被批判的靶子。然而迄今为止,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中,日本企业比比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下几乎所有重要的行业中,都能看到著名日本企业的影子。与创新叛逆、雷厉风行的美国企业文化相比,日本企业文化有其自身的特色,这既是日本企业称雄世界的动因,也是约束日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笔者试图在这里梳理一下日本主流企业文化中的潜规则。
潜规则一,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忠诚度。个人能力和合作意识并非不重要,但是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低于前者。中国企业界的精英们热衷于在个人简历里堆砌不同公司的经历,似乎自己炒掉的老板和公司越多,个人能力就越强。在日本白领看来,这恰是职业生涯大忌。虽然终身雇佣制名义上已经取消,但仍然有不少人选择从一而终,很多公司还将不主动裁员作为一个基本准则,如果员工实在太差,就用不加薪的方法来传递信息。跳槽不是不可以,而是不能太频繁,并且在下一次应聘时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因为在日本企业家眼中,一个对以前公司弃若敝履的人,绝对不值得信赖。
潜规则二,要在一家企业中长期发展,稳居中游是最优策略。这条规则尤其适合于初进职场的大学毕业生。要在日本公司里长期发展,必须具有耐心。在很多日本人的潜意识中,不落后于他人是最佳状态。如果一个人过分热衷于自我表现,不但会招致同事的反感和抵制,而且上司也可能感觉受到威胁从而无情打压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中国哲理同样适用于日本企业。
潜规则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新人刚进公司,往往会做些琐碎细致的工作。很多人都觉得无聊没劲,事实上这是管理层考验员工的第一步。通过这一关后,尤其在某些中小公司,管理层往往会给员工很大的自由,让其放手去干一件重要事情,借此来考察一个员工应对压力、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一旦员工通过了这项考验,就可能被重用,否则就会被贴上不堪大用的标签。这种从每件事情成功与否,来决定下一件事情是否分配给特定员工来干的做法,看似不给犯错误的员工第二次机会,显得不合情理,实则是要求员工集中精力完成每一项任务,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司效率。
潜规则四,不率先创新,但是把细节做到极致。按照经济学术语来说,日本企业家多是风险规避者,他们不愿意付出创新的高风险成本,但是日本企业令人尊敬之处,就在于实现了模仿时滞最小化。往往是欧美企业研制出新技术不久,日本企业就用巨资购买之,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之,然后用全球领先的工艺迅速地生产成品,而且其产品无论在品质还是价格上往往都优于欧美的竞争对手。推而广之,那种雄才大略但是忽视细节的精英们,在日本企业往往得不到太好的发展。原因就是上司们习惯于从细节来考察员工的绩效。正所谓魔鬼在细节中。
潜规则五,女性依然难以受到重用。在日本企业界和政界的高层,女性身影依然寥寥。大多数日本男女坚持认为,女性结婚后辞职照顾家庭,天经地义。在日
本,女强人更多地是个贬义词。据说,日本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依然会努力寻找工作,但是目的不是为了事业和金钱,而是为了觅得金龟婿。因为一旦找到个好郎君,婚后就可以不再工作一劳永逸,不亦乐乎?
浅谈美国企业文化特点
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也已经不可逆转。国家之间的互相对抗在和平年代也已开始由以往的军事对抗,到如今经济国力的全面综合的较量。而作为经济组成的单位——企业,其兴败衰亡,其发生发展,大到企业规模,核心竞争力,小到每个员工的文化水平,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在经济国力竞争这个显微镜放大。严格地讲,企业间竞争是全方面的。
翻开近代经济发展史,至今,国际规模的大企业,尤其在所谓500强企业行列中,美国企业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就算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大前提下,美国的企业还是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企业竞争力。因此,研究美国企业的特点,尤其是作为其企业文化的特点,是摆在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面前的一个课题。
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创建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制度、组织机构、企业环境、企业产品、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等。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以美国为例,企业文化的产生与近20年来美国经济持续衰退和日本经济的迅速起飞有直接关系。
众所周知,二战后至60年代末,美国一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工业产量、进出口贸易额、黄金外汇储备均居世界首位。可是,随着西欧、日本经
济的崛起,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的经济优势逐渐丧失。美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接连受挫,引起美国企业界、管理学界的严重关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美国企业在和日本的竞争中不断败北的严酷现实,更令美国人头痛和不安。首先是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汽车生产的头号强国。当年,美国只生产800万辆汽车,日本却生产了1100万辆。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日本产的节能小轿车却大量占领美国市场。美国素有汽车王国之称,可是现在这顶王冠突然被日本人夺走,震惊了美国的企业界。
其次是美国钢铁业的衰落。钢铁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础。然而,从60年代起,它保持了六七十年之久的钢铁优势在日本西欧的竞争下也逐渐丧失。1979-1982年,美国钢产量从1.36亿吨锐减至7460万吨。许多钢铁厂关门。相反,日本钢铁工业却欣欣向荣。钢铁工业是美国力量的象征,它的衰落引起美国人更大的恐慌。第三是美国某些高科技产品日益丧失优势。本来美国的许多高科技产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是自70年代中期起,美国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一部分市场被日本人夺走。到70年代末,美国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很大一部分市场也被日本占领。同时美国的消费电子产品也几乎被全部挤出世界市场。此外,日本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高科技产品也超过美国。在微电脑、光导纤维、复印机方面美国也败下阵来。
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开始重新评估自我企业的特点,并且与日本企业相对比,不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更深刻地从文化层次来思考企业在竞争中失败的原因。扬长避短,开始吸收和消化国外现金企业的企业文化特点为己用,开始塑造国际性的新的企业文化特点。
美国企业文化的产生还有其社会原因。首先是美国职业队伍构成的变化。随着新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1956年起,白领工人首次超过蓝领工人。有史以来美国大多数工人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处理信息。人们职业结构的这种变化,必须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情趣。对高技术高智能工人的管理显然要有别于从事简单劳动的蓝领人,新一代劳动力由于富裕程度和文化素质较高,经济要求已不是他们工作的唯一动力。他们需要心理
满足和自我实现的冲动。更注意人文色彩的企业文化正好适应这种要求;并且,2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到了70年代已进入青壮年。这一代人受过良好教育,富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要求民主参与的欲望较强。他们进入社会,涉足企业界,不能不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影响。企业文化强调面向人、尊重人、关心人和扩大民主参与决策等等,正好是这一代人社会要求的折射;第三,人们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企业把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当作唯一的目标,为此不择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美国学术界和有些明智的企业家、管理学家逐步认识到,企业不应把获利当作唯一目标,还要为社会做点贡献;企业不只是一个生产组织、赚钱单位,也应该是使职工生活得有意义,为社会做贡献的场所。美国一些成功的企业所以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持活力,主要奥秘在于它们能较全面地认识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带领职工在工作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并进而使人-企业-社会构成关系密切的联结键。美国企业管理学界正是从这点出发,总结出企业文化这一崭新的管理理论。从这个角度讲,企业文化是美国优秀企业经验的总结。
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是美国传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继续和发展。它既有鲜明的民族性,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从发展趋势看,大致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美国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认为,要开发每个人的智力闪光点的资源。“人人参与”、“群言堂”的企业文化,使该公司不断开发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产品。从强力笔记本式苹果机到现在为全球所有追求时尚生活人群所追捧的IPOD产品系列,无不折射出他们的这一企业的文化特点。
美国另外的一家国际性大公司MOTOROLA公司则认为,责任和权力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职工对工作负责任,就必须尊重人、信任人,并给予实际的自主权。公司内负责新事业开
拓小组的所有组员都是自愿来参加的,他们有高度的自主权。只要小组达到公司的绩效标准便可得到好处,即使失败了,公司也保证小组成员原来的职位和待遇。异想天开、离奇的想法在MOTOROLA公司都能得到理解和宽容,科学的设想在MOTOROLA公司总能找到归宿。
提倡竞争和献身
竞争出效益,竞争出成果,竞争出人才,但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而在于参与竞争的各方更加努力工作。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
IBM公司对员工的评价是以其贡献来衡量,提倡高效率和卓越精神,鼓励所有管理人员成为电脑应用技术专家。福特汽车公司在提升干部时,凭业绩取人,严格按照其能力对应其职位的原则行事。福特公司前总裁亨利?福特说:“最高职位是不能遗传的,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奖励创新
美国许多企业都用不断创新来保持自己的优势。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美国IT公司都秉承了这一传统,使美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国际的前沿。而这种优势的得来,也是其企业文化长期积累和爆发的必然结果。即使在传统行业中,也不乏鲜活的例子。
杜邦公司成功的经验是发扬不停顿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3M公司的成功在于创新有绝招,招招都很妙。3M公司不轻易扼杀一个设想,如果一个设想在3M各部门找不到归宿,设想者可以利用15%的工作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设想是正确的。3M公司还能容忍失败。“只有容忍错误,才能进行革新。过于苛求,只会扼杀人们的创造性。”这些是3M公司的座右铭。成功者受到奖励、重奖,失败者也不受罚。3M公司董事长威廉?麦克唐纳说:“企业主管是创新闯将的后台。"
利益共享
美国许多企业实行股份制。通过职工持股,使其除工资收入外还能分到红利。此外还增加了职工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提高了他们的身分、地位和安全感。
美国最大的连锁店沃尔?马特公司、“旅店帝国”,希尔顿公司,均将一部分股份作为工资或福利分给职工。惠普公司等还通过增加职工的福利(如为子女提供助学金),让职工共享公司成果。而其他耳熟能详的美国IT公司,也都早已用期权讲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的未来衔接并紧密结合起来,一步步打造完全新型的跨国性的行业巨无霸企业。
关键词:美日企业文化,竞争,融合
任何企业文化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不同的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文化又孕育出不同个性的企业文化。
一、美日传统文化差异根源
从地域特征来看,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十分匮乏、地震频发的岛国, 而美国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也较少。从民族构成来看, 日本主要由大和民族构成, 约占总人口的98%以上;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由众多具有鲜明文化差异的民族构成。从文化根源来看, 日本历史较长, 并深受儒家、佛教、神道文化的影响;而美国历史较短, 文化根基较浅, 受清教主义的影响, 形成了崇尚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由于国情和文化上的不同, 使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文化有较大的差异。
二、美日企业文化的冲击
(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的崛起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日本企业迅速崛起并日趋强大, 其国际竞争力逐渐赶超美国, 美国许多优势产业均受到了的挑战, 而日本企业的崛起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
1. 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人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他们认为公司是社会的一部分, 公司应当有益于社会, 企业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赚取利润, 而是要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负责。例如松下电器将“产业报国”作为其社训。
2. 倡导团队精神, 注重群体智慧
日本的集体主义精神表现在:每个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个人的命运和整体息息相关。它强调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为了维护整体的和谐, 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集体主义在企业文化中则主要体现在团队精神上, 每个员工都有责任维持企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对企业怀有无限的忠诚, 企业如同一个大家庭, 因此日本企业也被称为“株式会社”。
二战后, 日本之所以能够从一片废墟中实现腾飞, 与其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企业为了保证人员的稳定性, 提出了终身雇佣的就业制度, 松下电器面对公司的巨额亏损, 仍坚持不解雇一个员工, 这种双赢共生的关系, 使企业在遇到难关时也能保证人才所需, 并充分调动了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3. 勤俭节约, 严谨精准的品质
日本企业十分注重降低生产成本。丰田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成本的精细化控制, 这被形象地比喻为“拧干毛巾上最后一滴水”的过程。这种生产模式主要目标就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丰田认为只要是不增加产品价值的工作就是浪费, 就应该消除。
同时日本十分重视提高产品的品质, 这使日本品牌在全世界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4. 模仿式学习
战后, 日本企业通过引进美国先进的技术发明, 并对其进行模仿创新, 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模仿式创新能降低创新成本、降低风险、并使创新更有针对性, 模仿式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超越。刚进入汽车业的丰田, 就是先将美国克莱斯勒汽车进行逆向工序分解, 然后根据日本企业市场较小的特点, 更改美国的生产线以进行小批量生产。随着丰田汽车销量的增加, 品牌知名度的提高, 其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理念又成为美国企业竞相学习的对象。
(二) 9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赶超
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美日企业竞争力再次发生逆转, 其竞争力超过日本, 重新成为世界第一, 它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其优秀的企业文化。
1. 崇尚冒险、勇于革新的美国精神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日本风险投资公司偏好风险小的企业, 这种沉稳的投资方式限制了日本新兴行业的发展。而崇尚冒险的美国风投公司的投资对象则多为新兴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因而能不断地催生新企业, 为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技术的进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比如, 美国的Google和Apple计算机公司都离不开具有前瞻眼光和冒险精神的天使投资者。
此外, 美国企业积极进行变革, 克服“大企业病”, 使老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受传统的保守观念的影响, 日本企业的变革力度远不如美国。
2. 强调个人价值
美国人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十分重视维护个人的权力和自由, 尊重每个人的价值。例如, IBM把“尊重个人”作为他的核心价值观。
美国企业通过将员工的工资与其绩效直接挂钩来培养企业内的竞争和创新精神。而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僵化, 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竞争力, “永不裁员”的信条也降低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 重视物质收益的实用主义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在企业文化中则表现为务实精神, 注重实际效果, 反对形式主义。相比于日本企业重视企业的责任, 美国企业更强调“利润最大化”, 重视资本收益率和股东利益。
三、新世纪, 美日文化正在走向融合
美国企业经过80年代日本经济的打击后, 开始改变原来的单一的追求利润的做法, 并在保持重视个人价值的传统基础上, 开始积极倡导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日本企业接受90年代经济低迷的教训后, 逐渐重视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 重视企业内的公平竞争, 推行以“投入”定产出的分配制度, 实现了契约关系与情感因素的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林平凡, 詹向明.企业文化创新.中山大学出版社
[3][日]樱井通温, [加]D.保罗·斯加布罗.日本式的企业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高科技创业企业 风险防范 比较 借鉴
一、美日高科技创业企业的风险比较
一般来说,高科技创业企业处于创立期或成长期,不确定因素很多,大致面临五种风险:技术、市场、资金、全球化风险、人力或组织风险。由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社会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国创业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的主要风险也不相同。虽然两国创业企业都将竞争对手、低销售业绩、资金缺乏、负现金流看作是具有影响力的风险,但日本创业家倾向于更多地将技术风险、人力或组织风险及全球化风险看作影响创业成功的主要障碍。而硅谷创业家则明显更关注市场和资金风险。
二、美日高科技创业企业常见风险的防范措施比较
1、企业主体防范措施比较
(1)美国企业借助风险投资家的介入,有效防范创业风险。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不仅仅在投资前要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创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提供增值服务,来弥补多数创业企业家企业管理知识和实践的不足。其对风险企业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不仅为风险企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帮助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还帮助物色甚至直接提供所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日本由于风险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是以风险贷款为主,投资主体多为大银行、大公司,银行所属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总额占全行业的75%,因此日本风险投资家并不积极介入和支持风险企业的经营,支援活动也仅仅局限在股票上市、财务管理等方面。
(2)美国企业注重采取合作风险企业形式,防范技术风险。美国企业注重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紧密协作。近10年来,美国企业直接向大学提供的研发费用增加了2.6倍,同时还通过向大学提供设备、科研人员再培训、人员交流及共同召开学术研讨会、共办专业期刊等形式密切与大学的关系,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
(3)日本企业重视通过人才专门培训,防范人力风险。日本企业向来非常重视对创业人才的培训,提供专项经费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创业管理在大学中已成为一门专业,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神户大学等7所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院设有创业管理专业,并且还开设经常性的创业管理讲座。让人吃惊的是,日本的一些中小学也在进行创业教育。美国重视对人才的激励,对关键员工实施期权和股权激励,不仅让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挂钩,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事业发展平台。同时这些高科技企业也注重加强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的“质量”,重视员工培训和再教育。
(4)两国企业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防范市场风险。高新技术研发耗资巨大,面临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大,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存在很大的技术溢出性,创新成果容易被其它厂商获取或模仿,如果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风险投资就难以获得收益。这势必会严重影响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极大地阻碍创业企业的发展,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国家都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来促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2、政府防范措施比较
美日风险企业之所以会如此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政府的积极扶植和帮助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扶持创业企业发展的措施上来看,两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着重点有所不同。美国主要手段是资金援助和政府采购,日本重视促进相关单位间的联合。
(1)提供各种优惠税收信贷政策,防范资金风险。美国税法对高科技投资制定了优惠税率,规定凡研发经费超过前三年平均费用的,其中25%的收益可以免税;对风险企业发展直接提供风险基金,美国约有20多个州政府和一些大城市市政当局直接为开发性项目提供风险基金,如:美国芝加哥市政府成立了地方科学基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补贴。日本政府针对高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信用差的特点,由政府直接出资成立了专门的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协会。除建立各种金融公库为风险企业提供资金外,还在通产省设立了风险投资公司,为风险企业提供占贷款总数80%的银行贷款担保。政府在科技厅下设有新技术开发事业团,对一些高新技术、高风险项目提供为期五年的无息贷款,项目开发成功归还,失败了则可以免除偿还。
(2)实行政府订购,防范市场风险。美国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政府所需的某些高科技产品,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生产的全部集成电路产品和40%半导体器件被美国国防部所购买,1992年至1994年,美国政府采购的美国生产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达到90亿美元。由于有了政府订单,企业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美国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是直接受美国国防部订货的推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本政府也明文规定,政府部门、国营铁路、电信电化部门、国立大学以及政府系统有关机构在选购计算机时,必须优先选购国产计算机。
(3)建立风险企业管理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防范经营风险。为了从宏观上对创业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规范、引导、协调、服务和管理,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都设有专门的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不仅直接向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在技术、信息和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为风险企业出谋划策。日本政府不仅设立了专门的风险企业管理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而且还扶持建立了一批官方半官方性质的以服务风险企业为对象的顾问公司,为风险企业提供从设立、运营到退出,以及运营过程中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只收取适当费用。
(4)提供良好的风险资本退出环境,防范投资者心理风险。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风险企业的长久控制权或者获取企业利润,而是在于通过风险投资的退出,从股权增值中获得高额回报。从以往的经验看,最好的退出方式是通过上市的方式退出,由于风险资金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达不到主板上市的条件,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促进风险企业的发展,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二板市场。美国有著名的NASDAQ,不但美国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此上市,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此上市。日本大阪、东京、名古屋相继成立了二板市场,但比美国整整晚了20年。
(5)鼓励与大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防范技术风险。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鼓励政策来推动大学、科研机构和创业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日本鼓励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以学校为基地创办高科技企业,把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美国政府则通过建章立制鼓励以创业企业为核心来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实现科研和生产的有机结合,推进创业企业的发展。
三、美日高科技创业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的高科技风险企业发展时间不长,许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不仅企业自身要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产业、本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防范措施,国家、地方都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完善的机制和配套环境,高科技企业面临着来自内外两方面的风险,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1、对企业主体风险防范措施的启示
(1)建立多元化融资和保险体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高科技企业要降低经营风险,必须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多种投资,实行风险分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每个投资者和经营者所承担的风险水平,还可以使企业不致受制于某一个或几个风险投资家,在总体水平上增强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因此,应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利用包括政府投资或资助,风险投资家风险资本、银行贷款、证券市场上的融资等在内的多种资本。同时,应充分利用投保来尽可能减少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建立技术风险监控系统,防范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风险。建立技术风险监控系统,对与企业有关的产业技术政策和经济技术法规进行收集,并对相关的开发研究动态和科技成果信息(包括专利信息等)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对这此信息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潜在的技术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防范管理风险。高素质的创业管理团队(企业中高层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人员)和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是创业企业成功的保证。一方面要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的培训,形成高素质的创业团队,另一方面要对关键员工实施期权和股权激励,创造“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政策环境,建立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和经营制度。
2、对政府风险防范措施的启示
(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创业企业发展环境。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风险投资依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属于政府主导型。由国家各部委和各地政府部门创办的风险投资机构,虽然采取了提供信用担保、无息贷款、贴息贷款、直接投资等多种运作形式,但都表现出一个共性,即投资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实际上,风险投资是一种商业行为,政府不应充当风险投资的主体,过多的行政干预势必导致效率的下降。政府的作用应当定位在为创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上,如相关政策法律制定、人才培养、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四个方面的作用。日本在发展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强调资金支持而忽视配套环境建设的做法曾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起步早而发展慢),这一教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2)建立风险投资的国家信贷担保机制。同日本类似,我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也是以间接金融为主的,城乡居民90%以上的闲散资金都集中在银行,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如果能充分利用银行的巨额资金,风险投资的发展就有了稳定而可靠的资金来源。为此,可以借鉴美日的做法,建立国家信用担保基金,完善和落实国家经贸委下发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为银行向高科技产业风险贷款提供一定比例担保,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
(3)建立多层次、有效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结合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借鉴国外经验,对于我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应采取分步建设的发展战略:首先,将风险投资形成的法人股视为“特殊法人股”,允许其上市流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风险企业到海外创业板市场如NASDAQ上市;之后,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恢复柜台交易市场;最后,建立健全我国的二板市场。
(4)加强创业教育,培育创业企业家队伍。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由科技人员创办的。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经济、经营、法律者创办风险企业的所占比例最大,这类人员在经营管理上具有优势。我国也应制定政策鼓励这类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风险企业。另外,借鉴美日的经验,也可在大学开设创业管理专业,培养一大批受过创业管理专门教育的专业创业人才。
(5)采取合作研究策略,防范技术风险。企业与企业或科研单位之间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研究开发,共同生产销售,合作各方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利用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并购和一次开发等方式,不但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的技术缺陷,还可以降低技术开发的风险,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保持持续的技术领先。
【参考文献】
[1]周仁仪、周喜: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10).
[2]吴颖:国外风险企业管理借鉴[J],上海经济,2003(2).
小河清澈见底,小鱼在里面快乐地捉迷藏。小虾当裁判,乌龟和螃蟹比赛游泳,引起一阵阵喝彩。小蝌蚪围着妈妈又是唱又是跳,高兴极了。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在外婆家吃了年夜饭,开车回家去。车刚开出不远,路旁的各家各户就开始燃放烟花了,“嘭,嘭……”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一条条火舌直蹿夜空,又是“嘭嘭”的几声,夜空中接二连三地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烟花,有的像一朵美丽的大白菊;有的五颜六色的,像一个大绣球;有的拖着长长的光带,像流星,又像光彩夺目的水晶大吊灯;有的在空中“噼里啪啦”地炸开了,一闪一闪的,像满天的繁星,又像一只只小眼睛,对着我们眨呀眨的……夜空被装点得绚丽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
烟花继续燃放着,一直到深夜还没有停息,我在一阵阵的烟花燃放声中进入了梦乡。
星期六上午,我迈着轻快的步子,哼着欢快的歌曲儿,漫步在去步行街的路上。
走着走着,我的肚子突然打起了鼓,唱起了“空城计”。我东瞧瞧,西看看。忽然,我的目光锁定了一家饼干铺,我似离弦的箭般飞奔向那儿。
进入饼干铺,里面琳琅满目,令我眼花缭乱。
正当我犹豫选哪种饼干时,一位老人倒在了地上。行人们看见了,纷纷围了过去。嘈杂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我迈出一只脚,正准备过去,却又打起了退堂鼓。我的肚子现在这么饿,还是别去凑这个热闹了。可是,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也确实很想知道啊。强大的好奇心最终还是驱使我去凑了这个热闹。
我窜进人群中,定睛一看。啊,一位老人正倒在地上,无助的眼神望着我们,嘴一张一合,说着:“救……救……救我,我,我的病,又……又发了。”老人呻吟着,可是这些人都怕摊上事儿,不肯伸出援手。只有几位打了“120”急救电话。
我正想伸出手扶老人起来去医院,这时,一个相貌丑陋的女子从人群中走进来:“我是医生,让我来看看他。”
所有人都退了一步,让这位医生来救治。
只见她把了把脉,然后捏住老人的鼻子,将嘴扳开,俯下身子,向老人的嘴里猛吹了一口气。
这时,急救车来了,一个个医生将担架抬出来,那名女子和医生一块儿将老人抬上担架,坐上急救车,走了。
行人们也纷纷散了。回想刚才那一幕,真是让我触目惊心。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也许,有很多人认为那名女子很丑。但是,我却认为她是美丽的……
一、美国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控制机制
美国大多数集团公司的股权都比较分散, 个人股东所占比重在50%以上, 而且有超过60%的上市公司, 其最大股东的投票权在10%以下。过于分散的股权严重限制了股东的直接控制能力, 经理阶层掌握着控制企业的大权。但是激烈的公司控制权争夺、比较完善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相对严谨的外部审计机制等对经营者产生了极强的约束作用, 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股权分散导致的股东直接控制能力的弱化。
美国企业的权利核心是董事会, 实行董事会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没有独立的监事会。为了制约包括董事会成员在内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企业开始引入专业委员会制度, 在董事会内部专门设立了报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董事提名委员会等机构。由于现代公司中的董事会越来越成为公司经理的附庸, 人们普遍怀疑其独立性, 于是美国于20世纪80年以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在一个公司中, 独立董事占比一般接近2/3, 比例相当高, 并主要通过参与董事会下设的各种专门委员会来发挥作用。尽管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仍然不断受到质疑, 但实证研究表明该制度对改善公司治理的正面效果是不容否认的。
从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的控制与协调机制来看, 美国公司中的权力配置表现出浓厚的分权思想。美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 人们对权利的持久集中有一种不信任感。这种意识体现在公司控制权的配置中表现为在保证董事会核心地位的同时, 尽可能多地将权力下放给低层级组织及至最基层组织。董事会主要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实现对经营者的控制和激励, 集团母公司将盈利责任和指标层层向下分解, 并通过采取包括高额薪金、奖金、股票期权等形式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母公司根据集团总体发展战略, 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和重组, 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对经营者的激励主要是物质激励, 这也源于美国的工作流动性很强, 而且意识形态中对于金钱的追逐有着很高的热情, 因而经营者对回报的期望更为实际。
在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外部治理机制之外, 为更好地保护少数股东利益, 美国也通过公司法规定控股股东的责任和义务, 并主要围绕关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制度设计展开。以特拉华州为例, 特拉华州法院在关联交易的公平性和法院司法审查的可行性之间进行权衡, 在确定选择“商业判断规则”或“实质公平规则”作为最终的审查原则之前, 会考察控股股东所进行的关联交易是否构成了“自我交易”, 即控股股东是否以排斥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方式牟取了不正当利益, 在此基础上, 对构成自我交易的关联交易行为进行“实质公平性审查”, 并由控股股东负担证明关联交易公平性的举证责任。
二、日本企业集团及其子公司控制机制
日本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往往通过相互持股, 系列融资, 社长会, 职员的兼任、派遣, 集团内交易等手段彼此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企业集团的整体优势得以发挥。按照日本商法, 股东大会为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成员和监事。然而, 主银行基于其特殊的“大债主”和“大股东”的双重身份, 掌管实质性的监督权, 成为监控经营者的重要力量。
日本企业通常采用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方式, 员工的职位和薪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在企业的资历, 经营者多是在企业工作多年, 逐层晋升上来的, 享有高额的物质报酬和极高荣誉。为了制约从公司内部提升上来的董事的权力, 日本商法要求必须任命法定监事。法定监事有权获得公司的经营报告, 检查公司运行和财务状况, 出席董事会议, 并且在他们认为董事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或者公司章程, 有可能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害的时候, 有权要求终止该董事的行为。日本商法强调法定监事的独立性, 要求法定监事不能同时是公司的董事或者雇员。对于资本额达到5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 以及债务额达到2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 除了一个财务监事之外, 还必须有至少3个法定监事, 组成监事会, 并且他们之中至少有一个在过去的5年中既不是公司的董事, 也不是公司的雇员。
日本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控制协调机制更多体现出集权化的特点。以日本跨国公司为例, 其重大决策权一般集中在母公司, 各海外子公司只负责当地行政、法律等事务。日本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经理通常由母公司从集团内部选拔任命, 从而在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对海外子公司构成实质影响。而且管理人员的海外经营业绩将会影响到其归国后的职位晋升, 也就是说, 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程度非常高。
在正式控制机制之外, 日本企业普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注重其经营理念的世界共享。1985年之后, 日元的急剧升值以及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抬头, 日本企业的海外经营战略也发生转换, 由出口转向在海外直接投资生产, 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依存度也明显增强。在这种形势下, 日本跨国公司更重视通过经营理念的渗透和公司内部人员的研修与交流, 实现集团经营的社会化整合。
对于控股股东滥用影响力的问题, 日本采用“事实董事”制度, 将参与公司事务管理决策的控股股东等看作“事实上的董事”, 而要求其承担董事的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日本法通过扩大解释董事就各种使公司蒙受损失的行为而应向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相关规定, 来追究控股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不仅如此, 日本商法明确禁止公司对特定股东进行利益输送, 并要求从利益输送中得到利益的股东必须将其所得返还公司。此外, 为对控股股东进行监督, 日本在商法、证券交易法及会计制度上针对控股股东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
三、比较与启示
比较美国和日本企业集团子公司治理模式, 可以发现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其一, 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看, 都强调“独立性”的重要。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 董事会和监事会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中, 地位和作用迥然不同。在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 只有董事会和经理层, 没有监事会, 董事会是公司的核心, 董事会同时具有经营决策和监督经营的双重职责, 董事的构成以外部独立董事为主。日本模式中, 董事会成员以内部董事为主, 因而更注重监事的独立性, 董事会和监事会成为平行的机构, 同时主银行作为利益相关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公司治理结构有所不同, 但至少在制度设计上, 都强调“独立性”的重要性, 美国通过独立董事制度, 日本通过法定监事和监事会制度来强化内部的监督职能。
其二, 从企业集团子公司的控制协调程度来看, 至少存在某种最低程度的控制。日本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一般实行高度集权控制, 而欧盟跨国公司母公司对于子公司一般实行高度分权的协调控制机制, 美国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关系的紧密程度居于两者之间 (赵景华, 2007) 。然而在马军 (2006) 看来, 无论企业集团的集权和分权程度如何, “关联企业存在的本身至少需要某种最低程度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即使是以分权为典型代表的英美和欧盟跨国公司, 母公司也至少在战略、财务或技术上对子公司保持密切的控制;无论各集团选取的考核指标是什么, 它们都在采用某种方式对子公司的经营者进行严格考核。
考察各国跨国公司与其子公司, 母公司往往主导着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有关的重大决策, 而子公司则主导着与当地经营有关的具体决策。日本企业集团母公司的主导程度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这两个环节较欧美企业更为突出, 这源于日本企业重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并倾向于以此作为竞争优势的传统。尽管各国企业集团战略一致性达成的模式不同, 可能是母公司直接制定 (如美国) , 可能是集体协商 (如日本的社长会) , 但一旦达成一致, 则必须采用相应控制措施将其贯彻到子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
其三, 绩效考核和绩效奖励是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者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都表明, 绩效考核和绩效奖励是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对独立企业的绩效考核中, 企业通常更关注其自身的增长能力和投资回报率。然而赵景华 (2007) 的研究显示, 在跨国公司对子公司的绩效评价中, 销售收人、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更被重视, 深刻表明子公司作为母公司战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首先必须符合母公司利益最大化, 在此前提下才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美国企业物质至上的激励方式, 日本企业物质精神双重激励的方式, 也都深刻地源于其各自的人文意识和文化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 跨国公司在传统的正式的人员控制、行政控制和结果控制的基础上, 也更加强调非正式和非结构化的控制机制, 即基于人际沟通、扁平网络和共享价值观等社会化机制建立的全球公司文化。然而, 不论母子公司之间的控制机制如何演变, 基于绩效的控制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其四, 法律规制方面, 都有对控股股东责任和义务的相应规范。针对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侵害少数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问题, 许多国家都从法律上对控股股东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规范。美国的公司法遵循“公司人格否认”, 即原则上尊重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普遍适用, 但在例外的情形下考虑否认公司人格, 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日本则有“事实董事”制度。其他如德国有专门针对关联企业的立法, 英国法律也有针对控股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的相关规定。
在我国, 董事会是上市公司的权力核心。然而, 由于股权相对集中, 我国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中, 董事会实质上被控股股东把持, 董事会功能形式化, 董事会独立性不够, 控股股东往往通过董事会干预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营, 甚至通过大量不公允关联交易谋取超控制权收益。而外部控制权市场的弱化也无法对董事会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因此, 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主要目标。
另一方面, 控股股东对子公司的超强控制却未必促成了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或者说在财务上是超强控制, 但在集团战略、研发, 特别是企业文化等环节却未能实现有效控制。这无疑与集团设定的绩效考核指标、激励方式, 以及母子公司的协调机制有关。研究带给我们的另一启示是应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我国的文化传统等相关因素, 确定适当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方式, 综合应用正式和非正式的协调机制, 促进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最后, 应加强我国法律法规对控股股东义务和责任的规制。2006年, 我国颁布了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 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增加了股东诉讼的相关规定, 并引入关联交易回避表决制度, 允许使用累积投票制, 同时也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特定退出机制, 从而在相关法律条款上对控股股东形成了一定制约。然而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 这些原则性规定相对于具体而又变化多端的控股股东侵害行为, 法律本身仍待完善。另一方面, 我国证券市场的执法质量也有待提升。据统计, 出于成本、信心和司法本身的限制等因素, 主动提起证券民事赔偿的投资者不超过权利受到损失并符合起诉条件的投资者总人数的10%, 其起诉标的不超过投资者可计算的损失总额的5%, 由此可见, 控股股东的违法成本相当之低。因此, 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 提高执法质量对约束控股股东的侵害行为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曲明军、于鹏:《日本跨国公司的整合机制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2]赵景华、陈思、任东:《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母子公司关系研究》, 《经济管理》2007年第22期。
秋天美在田野里,处处可见农民伯伯在田里忙着呢!旁边堆着稻子,像一座座“小金山”,远处还有许许多多的稻子没有收割,够农民伯伯忙活了,秋风一吹,稻子摇来摇去,好像在说:“农民伯伯,快把我们带回家!”又好像在向勤劳的农民伯伯点头,乡间的秋天是多么辉煌啊!”
秋天美在果园里,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像换了一张红_的面膜。红红的柿子笑出了一盏盏灯笼;石榴笑破了肚子,芒果乐弯了腰。一起度过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秋天,正是枫叶红透,菊、桂盛开的好日子。看,枫叶从东红了西,晚上,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晚霞。菊花更是大显身手,颜_各异,白的像雪,黄的似金,红的若霞那别有特_的“龙爪菊”,像是无数缕喷泉,又像小姑娘的卷发;还有“金丝菊”,像节日的礼花。桂花也不落后,小小的黄花藏在绿叶间,散发出的香味令人陶醉……乡间的秋天总是那么迷人。
还有那些枯黄的草地,可当中却盛开着不少五颜六_的野花,还是那生机勃勃的景_。一群群穿花花绿绿毛衣的小朋友,欢乐的唱啊、跳阿、拿着手中的画笔,想方设法的留住这美丽的秋天!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分析
摘要
21企业管理的重心由物资的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的管理、知识将成 为企业的关键性资源人才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怎样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挖 掘员工潜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是各国、各类企业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配备 合适的人员、从事合理的工作设计、改进工作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 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加以科学化和规范化。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机械式组织 结构的典型,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有机式组织结构管理的代表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在决定因素再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推导出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具备的特点。
关键词:产业化经营,绘画风格,人物塑造,民族心态
纵观当代动漫领域的竞争与发展, 我们不难看出, 美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中依旧处在标杆地位, 这一情况是短时间内所无法撼动的。美日动漫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反思中形成了各自独特而成熟的产业链体系与运作模式, 以至在动漫市场上独领风骚。在某些方面, 他们的动漫艺术也成了全世界动漫产业竞相效仿的楷模。那么, 到底是什么让美国和日本在动漫艺术上发挥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又是什么让今天美国和日本动漫在各自发展道路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我们深信:通过研究美日动漫艺术内在的风格化差异, 对我国刚刚开始繁荣的动漫产业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繁荣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
美日动漫之所以繁荣, 在一定程度上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简单地说, 可以归结为两点:首先是它们在其它领域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被有机地引用到了动漫产业的经营中来, 且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其次应该归结为它们所共同拥有的高度纪律化的民族性。
1、产业革命带来的分工细化是美日动漫繁荣的根本物质基础
美国和日本, 现如今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两个国家, 在地理上相隔遥远, 追溯历史, 似乎在1853年美国以坚船利炮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黑船事件”之前, 它们鲜有交集。而正是随后日本的明治维新迫使这个国家打开了其如同中国一样封闭已久的国门, 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美国更是一个几乎不存在任何封建传统的国家, 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似乎就是为了迎接新生的资本主义的曙光:巧合的是, 1776年, 美国建国, 而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巨著《国富论》 (作者为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 诞生的年份。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电气化取代了蒸汽技术, 美国和日本作为两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牢牢地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 一跃成为两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伴随电气化到来的是更为细化的产业分工, 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更为精密的生产分工佐证了这一论断的精确性与严谨性。美国和日本作为新兴国家刚刚登上历史舞台不久就面临着垄断竞争, 这赋予这两个国家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彼此联系又全然不同的属性, 即美国的托拉斯帝国主义和日本带有浓厚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为后来两国产业发展的轨迹埋下了最为深刻的历史伏笔。
但不管其文化传统与社会发展轨迹呈现出怎样的迥异, 有一点是不变的, 那就是它们都需要时刻尊重时代的变迁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这种规律比以往任何一种生产形态都更呼唤产业革命带来的分工与细化经营。我们知道, 动漫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繁琐而又分工非常明确的文化产业。从剧本创作、脚本撰写、动画造型设计、拟音, 再到制片等流程, 处处彰显着其产业链的内在严谨性, 这一点却与动漫诞生的独特时代背景不谋而合。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动画片的诞生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它的诞生有一个根本的生产力基础, 就是电气化普及以及产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
2、动漫产业链的严谨性呼唤高度纪律化的民族性
沿着之前论述的轨迹, 我们重申, 动漫产业需要密切的分工与协作, 这背后是标准化生产的客观要求。一部动画片可能有成千上万张绘画作品有机构成, 那么, 这海量的美术作品如何保持其光线、色彩、构图上的高度和谐与一致性?整部动画片的完成又有可能含有上百道工序, 又如何保持这些纷繁复杂的工序进行得井井有条?这就需要产业链上每一名工作人员依照事先的流程安排, 一丝不苟地通力合作, 来完成既定目标。美国人和日本人, 或许在文化上交集甚少, 但有一点巧合的确令我们惊叹:两个都是高度纪律化的民族。日本由于其独特的岛国地理位置, 自古以来就偏安一隅, 地狭人多, 其生活条件之恶劣是不难想象的。特别是粮食供应以及资源问题尤为突出, 这就需要日本民族在其农耕时期就培养出浓厚的精耕细作意识。日本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繁衍生息数千年, 生产方式的严谨性锻造了整个民族的严谨作风。这一点不难理解。反观美国, 这是一个年轻的国度, 尽管其政府在当代大国中, 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脉相承的政府。但我们不能忽略这个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从何处走来——那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 英国国教成为不列颠的主流宗教, 遭受迫害的清教徒迫不得以逃亡海外, 相当一部分人来到了新发现的北美大陆, 因此, 这些倡导勤奋劳动、节俭生活的清教徒的作风与信念则成为奠定美利坚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基石。其后随着移民不断涌入, 对这种传统价值观有一定的冲击, 但根本上说, 今天的美国社会, 特别是上流社会, 依旧在推行着这样一种相对保守的意识形态。当我们审视这些清教徒的时候就不难发现, 他们是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后裔, 这个民族曾作为日耳曼民族的一个部落迁移到欧洲西北部进而保存了下来, 伴随着后来德国移民的大举涌入, 形成了今天美国社会的最主流群体——日耳曼民族 (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2%) , 这一民族的严谨性是众所学术研究的过程中, 美国人的确表现出了这一点。
以上论述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美日动漫的某些共通之处, 这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动漫艺术本身的独特属性。
二、笔触迥异彰显美日不同产业经营心态
当我们仔细观察美国和日本动画片的画面, 就会自然而然地区分出这部作品是日本人做的, 那部片子是美国人做的。这种精准判断事实上就是人们观察并掌握了它们迥然的视听风格差异后所做出的, 归根结底, 我们可以将其视作是形成美日动漫差异的最简单最直观的物质外壳, 这一物质外壳上的差别在创作时表现为全然不同的笔触风格。
首先来看美国人的动画创作思维, 简单地说, 美国动画创作者更喜欢把画面视作一个较为封闭的审美体系, 从背景到人物塑造, 他们都更加喜欢那种浑然一体的调度手段。这要求他们从整体来经营画面。这一思路事实上和经典好莱坞对电影画面的调度方式如出一辙。在影片画面里, 从环境布景到人物的着装、动作, 再到周边美工设计环节, 统一地体现出了美国式的视觉审美风格。比如, 在美国动画电影《蓝精灵》中, 你会不自觉地被它的画面背景所吸引, 让你感叹的不仅仅是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华, 更有丛林里生机盎然的景象。《里约大冒险》和《飞屋环游记》更是将这一特性发挥到了极致。2011年暑假上映的《功夫熊猫2》则是将中国元素作为其背景调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可以说, 是其统一构图的创作思维, 从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吸引了中国观众, 在中国上映首日吸金6000万人民币, 整个档期下来, 更是赚得票房6亿人民币, 领跑全国上半年电影票房。从动漫美学上来说, 这是对包括背景在内的画面整体进行精细包装的必然结果。而3D技术的综合运用事实上不仅仅是形成了美日动漫的画面风格差异, 更重要的是, 美国人利用先进的3D技术, 将在这一领域尚属保守的日本竞争者甩在身后。其实, 这背后凸显的是美国动漫产业雄厚的财力与人力资源基础。
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们的日本同行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木讷, 日本在动漫领域里面也并不差钱, 他们制作的《最终幻想》系列就是日本式3D动画的代表, 但票房却连连遭遇惨败也是业界人所共知的。因此, 这不能算作是对美国3D电影的有力回击, 之所以这么说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 日本3D技术并没有在动画片当中形成产业规模。细细观察以宫崎骏作品为代表的日本主流动漫作品, 你会发觉, 传统的折中主义风格今天依旧占据重要位置, 登上大银幕的和在电视台播放的日本动漫皆是如此。直白地讲, 日本动漫的画面风格呈现出这样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 中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观众在他们的童年时期所看到的日本动漫在画面的特征上与他们成年之后所看到的画面感觉别无二致。而美国人却不这么做:比如说, 这些观众无法在其童年就想象能够看到3D版的《蓝精灵》。日本动漫的这一特性, 也有其深刻的审美根源与社会根源。审美上看, 日本观众似乎在绘画艺术上受其传统艺术浮世绘影响颇深, 浮世绘几乎是一种极少考虑纵深调度的美术形式, 而这一传统的绘画技法又被当作“民族风格”而完好地保存在日本动漫技法当中, 其后果便是日本动漫在制作过程当中更加习惯于平行调度, 而非纵深调度。你可以想象, 动画片被搬上银幕后, 自然而然就具备了影视艺术的属性, 而影视, 特别是电影艺术, 事实上是一种强调纵深调度的视听语言。这就与日本传统的浮世绘技法产生了深刻的内在冲突, 因而, 日本人必然会在当今以3D动画为趋势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其实日本的3D技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落后, 他们在有意识地走差异化路线, 从而将3D技术更多地使用到了电子游戏领域中来。) 其次, 是日本动漫产业中, 人们有根深蒂固的成本意识。这一点可以说深入日本各个行业之中, 就连日本的支柱产业, 电子、汽车和造船工业也毫不例外。丰田公司曾几何时能够被美国抓住把柄, 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其过度关注生产成本而形成的软肋。在中国, 更是有众多的消费者在讥笑日系汽车“钢板薄如纸”, 诸如此类。这种成本意识被精于算计的日本人拿到了动漫制作过程当中, 很自然的表现就是, 平均每秒钟的画格只有13帧, 而美国动漫则尊重电影艺术的属性, 每秒钟为标准的24帧, 如此一来, 日本动漫画面的流畅性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 在看日本动画片的时候, 你会有这样的感觉:画面中的人物, 比如说话或奔跑, 似乎是在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另外就是同一场景内的背景画面制作相对粗糙很多, 这也都是其解决成本意识的外化表现。
综上所述, 日本人更加在意制作成本的控制, 以做出资本集约型作品, 而美国人却不惜重金打造出让他们中意的作品。这一产业特性对比, 如仔细考察, 几乎适用于美日竞争的方方面面。这背后更为深层次的是民族个性及产业规模的本质差异。
三、发展方向差别决定了美日动漫未来不同的命运
艺术上, 美国人总是希望加入更多文化元素, 用先进的3D技术呈现在大银幕之上, 色彩越来越强调还原动漫的本质, 即高对比, 强反差, 以给人最大的视觉冲击力。在故事撰写上, 美国动漫制作团队更加遵循着“编剧为王”的原则, 主张把故事讲得精彩, 引人入胜, 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抓住更多观众。更多的时候, 美术不过是不同于传统类型片的表达方式而已, 如影片《功夫熊猫2》结尾处悬念的设置便足见其编剧的用心良苦。从商业上来看, 美国人将动漫产业推向了大规模的产业化作业, 即利用高投资、高回报的方式进行运营, 这一点, 与其好莱坞运营模式相得益彰, 据估计, 《飞屋环游记》的总投资超过1.75亿美元。其实, 也符合美国几乎所有实体产业运营模式, 想想看, 美国的汽车、航空航天, 乃至其它高科技产业, 几乎毫无例外地使用了这一模式。这一商业运营模式在现实中屡试不爽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无可匹敌的经济实力。因此, 这一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进行复制的。不仅于此, 其实, 美国电影以及动漫产业中相当一部分收入是来自于其周边产品的销售以及相关知识产权转让和租赁的。这笔收入更是惊人!与此同时, 美国动画片在开掘题材方面试图与时俱进, 他们乐衷于在几乎全然虚拟的动漫世界中探讨现实生活当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 并将其不动声色地融入到这一美妙的视听奇观当中。
日本人在这些方面相对滞后一些, 从艺术上看, 日本人似乎在3D动漫领域经营并不十分成功, 转而经营其擅长的传统动漫艺术, 尽管进入新世纪以后, 日本动漫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在立意、创作、形式、题材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但基本上没有偏离曾经既定的方向。从创作团队上看, 在当代的日本动漫产业当中, 似乎没有人能够与宫崎骏相提并论, 如此近乎于一支独秀的格局对日本动漫产业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日本的动漫电影与美国相比要逊色很多, 这一点, 从其被别国引进的净数量上便不难看出。以中国市场为例,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 日本动漫在我国青少年群体当中依旧有着相当可观的受众, 问题在于, 这一庞大的受众群体似乎只体现在网站点击率和盗版光盘的销售上, 日本的动漫制作团队事实上可以从中国受众当中赚走的钱远不那么可观。这里面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根源——首先要从我们自身上找原因, 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这一点, 需要我国立法不断完善。除此之外, 更多的原因在于日方,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 它们的题材在渐渐背离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H漫 (即成人动漫, 充斥着大量淫秽色情内容) 的盛行就是一个极端体现。但我国并没有对日本动漫进行全盘否定, 我们国家的中央电视台在2010年还曾播放过反战题材的《再见萤火虫》。第二, 中日关系的波动导致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远不像我们与欧美国家交往那么频繁与顺畅。这需要日方对于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与检讨, 才能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三, 日本动画片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局限性, 当美国人在动漫中开始试图与全世界的人进行沟通与对话的时候, 日本人始终活在自我沉湎当中, 用心经营着独特的日本式争议。
【美日企业文化】推荐阅读:
太湖美日记10-15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11-09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11-06
论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的长远发展12-17
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发展10-17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成败12-04
光电企业的企业文化12-21
企业运作之企业文化12-29
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