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岁母语非汉语儿童语音入门教学策略初探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伴随着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热潮, 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层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母语非汉语的未成年人加入了汉语学习大军。其中6-12岁年龄段的儿童学习者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年龄段。许多研究早已注意到此阶段儿童学习语言相对成人更容易,因为这期间可能存在一个关键期。这时候学习第二语言,成功率很高,尤其是语音方面,此关键期的习得效果最佳。

但是,目前的汉语国际教学尚未将儿童与其他教学对象严格区分。针对6-12岁儿童进行的语音教学设计几乎空白,儿童的语音教学往往采用成人的教材和教法展开,不仅超越了儿童的认知能力让其无法接受;也让教师无方案可依,浪费大量时间精力摸索,错过了如此宝贵的语音学习期。

1 语音入门教学原则的确立

制定儿童语音入门教学策略前应当先明确教学原则。儿童语音入门教学的原则不仅应当遵循语音教学惯常的针对性、交际性、音素语流结合等原则,更应注重结合儿童独特的认知水平,找出在针对儿童教学时格外要重视的原则。总的来说,应特别强调趣味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先易后难的原则和复现原则。

1.1 趣味性原则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趣味性原则是儿童语音入门教学首要遵循的。从认知特点上看,儿童学习汉语主观动机缺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枯燥单调的课堂氛围显然无法适应其需要。而他们又爱活动,爱模仿、参与意识强,将课堂趣味性转化为其保持注意的内在动力,方可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所谓趣味性原则,就是教学要生动有趣。既包括教学内容有趣实用,也包括教学形式美观有乐趣,在满足儿童心理上的乐趣的同时也满足知识传递实用性的需求。趣味性原则并非一味强调“有趣”甚至“搞笑”,而忽略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有用性和针对性。舍本逐末,故作“趣味”就背离了趣味性原则所在。

1.2 直观性原则

在对儿童认知特点分析中我们得知,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观察力尚未达到能抓住重点和条理的程度。所有这些特点都决定,新知传授的过程务必直观,简单。在教学中教师应谨记采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来激发儿童学习语音的浓厚兴趣。比如实物、动作和图片等形式都利于给学生在视觉、感觉上形成直接的刺激,都是教学效果很好的选择,能帮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并保持下去。

直观性原则还体现在课堂用语的使用,要指令性强,简单明白,不需要大量解释和阐述。语音入门阶段尽量少用目的语或者不用媒介语,用中文指令让孩子参与到练习和活动中获得知识。如果在展示知识或使用课堂用语时不够直观,孩子往往不能理解,短暂的注意力集中一旦涣散,便很难收回。直观的教学不仅能使儿童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还有益于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其成为主动学习者。

1.3 先易后难的原则

世界所有的语言体系,其语音系统中的音都有难易之分,但一般来说,都是难发音比例相对较小,在教学初期,如果教师总反复强调并训练难发的音, 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儿童的学习动机本来就很少是自发的,心理素质上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都没有发展。难学的知识会立即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轻易放弃,打乱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进程。只有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教学,才符合儿童的认知接受能力。儿童越觉得容易,就越愿意学。

在语音教学顺序的章节, 我们已经按照此原则对语音入门内容做了编排,先帮助学生掌握一个语音系统中相对容易的音,根据某种发音规则之间的联系, 由容易的音的发音方法经过过渡转换发出相对难一些的音,最终达到学会所有的音。这样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成功率就比直接学难发的音要高得多,儿童也能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激励。

1.4 复现原则

在一般的儿童教学中,复现原则往往被忽视,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儿童的教学应当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先简后繁,先一般后特殊,循序渐进的。所以语音知识的传授不必期望一次完成,应当遵循循环往复、加强重现、以旧引新、逐步深化、螺旋式提高的原则。儿童的记忆力刚从无意识、机械记忆发展到有意识、理解记忆,他们只能记住核心内容,而记不住细节信息。这个时候,复现原则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复现就是将先前所学知识再一次运用。坚持在每一课时中重新再现前一节或者几节课中新授的知识点,螺旋式重现知识点,不仅符合儿童记忆曲线帮助他们更深刻的掌握旧识, 大部分时候还能有效对比新知,帮助他们理解。

2 语音入门教学策略的探讨

教学策略的制定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儿童时期的语音入门教学,遵循以初步掌握和运用拼音为导向,以培养初级、简单的听、读、拼、写交际技能为基本目标。如何以适应儿童认知水平的方式把语音内容传递给他们,是需要通过教学策略来实现的。制定教学策略时,我们应当将儿童的认知特点贯彻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多媒体课件四个个大方面来进行设计。

2.1 教学环节的设定

教学环节指教学活动的步骤安排。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学习提供条件,因此,教学的步骤跟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应当一一对应。根据儿童的认知心理,入门阶段的语音课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环节:

2.1.1 组织教学

这个环节在面对任何教学对象的课堂中都会安排, 但对于儿童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前文我们论述儿童的注意力特征时得知,儿童的注意力虽然只能维持20分钟左右,但在有趣味的内容中可有效延长。因此在上课之初,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教学,可以使儿童做好心理和物质的准备,排除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还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使其自觉投入学习。

此环节的内容设置应当遵循趣味和复现两个原则, 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保障趣味性的同时,也要兼顾要结合教学内容,不能空洞。建议利用教学活动将对旧的检测巧妙融入此环节。

2.1.2 复习旧课

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后,应立即安排对旧课的复习。遵循复现原则把教学组织环节中引出的旧课内容再次全面的复习、检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为传授新知做好准备。

2.1.3 讲授新课

此环节是一节课的主体所在,让学生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占用时间应达到整节课时的十分之一以上, 即保证要有十分钟以上的新授时间。但考虑到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故讲授环节的时长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

2.1.4 巩固新课

此环节在儿童教学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新授环节。儿童的复现记忆包括短时复现和长时复现。对于刚刚讲授的新课立刻实现短时复现,非常利于儿童的再理解和记忆。当堂检查学生对讲授的新内容的掌握情况,不仅能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缓解儿童在新授课缓解未能掌握知识而产生的压力感, 还能与下次课的复习形成复现,帮助儿童形成记忆。因此,巩固环节的时长安排应当至少和新授课相当,甚至更长。

2.1.5 布置作业

以布置课后的练习和活动作为整节课的收尾,一般安排3-5分钟即可。儿童的自觉性比较弱 , 在布置作业环节要仔细讲解、认真安排,必要时应逐一检查儿童是记录情况,以保障课后复习效果为下次课做好准备。此环节前可视时间允许情况,安排1-2分钟总体复习 ,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重现 ,再进行作业的布置效果更好。

2.2 教学方法的选择

语音入门阶段的教学内容多以听辨模仿为主, 较少有理论识记,所选取的教学活动要能帮助儿童掌握的拼音的音、形、义,建议以下几种方法:

2.2.1 游戏教学

趣味性原则是儿童语音入门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课堂教学游戏是最有效贯彻趣味性原则的方法。语音反复训练的过程比较容易流于枯燥。在教学课堂中,如果多次进行单一的示范和模仿, 儿童很快会出现不爱发言, 积极性下降的现象,达不到教学效果。

以游戏教学作为儿童语音入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规避以上问题。但所有的游戏必须为教学服务,所有课堂游戏的选择都需要谨慎严密,不可随意安排。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确保每一个游戏能达到确实的教学目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形式相对要简单易于操作,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能够并乐于参与,让游戏真正发挥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2.2.2 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图片、多媒体课件、实物、视频资料等直观性强的教学媒体来开展教学。这样会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并且符合直观性原则,儿童容易理解。直观授课是语音入门阶段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

2.2.3 情境教学

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其年龄特有的优势, 他们的观察力正在日益发展,这个时候如果提供一个虚拟的情境、变课堂为情境,让孩子在其中主动探索,那么收到的教学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国际汉语教学课堂规模一般不大, 往往不会超过二十个学生,以小班居多。这就为教室留出了足够的活动空间,也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情境游戏,比如把教室用语言、表情和道具变成一个森林,让孩子们在其中寻找丢失的字母并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按声、韵、调分类),等等。

儿童在这种创设下往往会非常配合的自觉投入、激发的想象和主动性常常会超出教师预期。在情景教学中,应当时时注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动态, 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 将语音教学的教学内容变的生动、新鲜。

2.3 教学组织形式

2.3.1 小组活动为主

小组活动是通过讨论、角色扮演、游戏、模拟、互动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换和分享教学内容。语音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有利于给儿童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 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提高课堂开口率。在小组活动中学习者的个性被充分尊重,能增加儿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语音课的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授课、小组学习、个别化教学等。儿童的注意力容易涣散、逻辑思维差、喜欢与人交往和获得成就感。 而语音入门阶段的知识, 需要理论讲解的内容相对较少,多半是口耳之学,以视听模仿操练为主。所以儿童语音入门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 应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在保障集体授课的时间的同时,更多的加强小组学习。

2.3.2 课堂空间构成

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效果, 课堂空间构成即学生的座位安排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传统的课堂座位以秧田式排列,这种座位方式决定了学生之间难有交流。学生全部面向老师,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 而教师的活动区域也基本被限定在讲台附近。虽然这种模式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学生,有利于学生的注意集中于教师,但不利于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

在儿童语音入门的课堂中,可摈弃传统秧田排列方式,按照利于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座位排列成矩形、环形或者马蹄形等。儿童不仅能像传统秧田式座位中那样面对老师, 还能同时关注到其他学生的表情和言语, 可以保证同学之间进行及时交流和互动。

2.3.3 教室的空间利用

形状和色彩的视觉刺激对儿童的认知和记忆有极大作用。因此将教室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让教室的功能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也是课堂组织形式不可或缺的组成。比如,教室墙壁上可以贴音节拼合表、音节拼出的汉字对应的图片;还可以展示学生的作业。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无意中复现已学知识,还让被展示的儿童充满成就感,适当的激发了学习动机;

教室里还可以把学生亲手设计并制作的美工作品展示出来,加以选择,尽量布置一些和教学主题相关的美工作品。这样不仅可以美化教学环境, 还可以为教学中所需要的实物教具的获取提供方便,便于开展情境教学。但也要把握适可而止,不能舍本逐末,过于花哨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2.3.4 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使用的除了教材以外的媒体,如课件、图片、教具、教学视频等等。正确的选择教学媒体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节约课堂时间、帮助教师高效轻松的授课。选择教学媒体时必须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认知能力属于“直觉思维图式”水平,其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应当利于形象化教学,多采用图形、动画和音乐之类的媒体,达到图、文、声并茂。如以下几种在儿童语音入门教学时常用的教学媒体:

2.3.4.1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因其直观、生动便于使用的特性,目前在国际汉语课堂上已经被广泛应用。多媒体在展示动画等教学材料时具备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在针对儿童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些教学材料, 让儿童在生动的画面中满怀新奇和兴趣去理解、学习知识,已经是十分必要,并且是传统媒体无法替代的方式了。

在展示教学内容时,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板书、图片展示相比,还具备快速、连贯的优势。如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必在黑板上板书作业要求,直接以多媒体页面展示即可讲解,节约了板书时间。通过多媒体视频进行教学导入也是组织教学的很好手段。

2.3.4.2 字母卡片

在语音入门阶段,使用卡片对儿童进行拼音的字形展示,便捷且必要。以卡片为工具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更利于开展形象化教学。让字形带着字音以多种形式在儿童手中、脑中传递、操练,有效刺激其记忆。

2.3.4.3 实物

实物教具可选性强,现实生活中的、课堂上存在的,只要当场可以演示又方便学生理解的,都可以选作实物教具。比如讲解送气音和不送气音配对组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具纸巾、蜡烛让学生感受气流的强弱,使用实物教学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是课堂教学中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对6-12岁儿童的教学中尤其适用。

3 结语

语音入门阶段是儿童学习者接触汉语的第一步, 本文提出按照儿童的认知能力, 在语音入门教学阶段, 应当格外注重趣味、复现、直观、先易后难的原则。并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安排了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的环节。这五个环节的安排模式符合儿童认知记忆力、观察力、行动力等各项特点,有利于儿童理解、记忆和掌握语音知识并能激发其兴趣和学习动机。在五个环节的模式中,注重采用游戏、情境、直观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的座位编排方式,巧妙的将小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亦是本文的理念所在。希望能为儿童国际汉语语音入门教学的教学提供一点思路。

摘要:6-12岁的儿童学习者处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这时候学习第二语言效果最佳,尤其是语音方面,成功率很高。如果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指导此时期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学习过程和结果影响很大,其认知又有着区别成人或者其他年龄段未成年人的显著特点。本文立足从其认知特点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为其语音入门教学提供保障。

关键词:认知特点,6-12岁儿童,语音入门教学

上一篇: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河南优化营商环境对策研究下一篇:浅析营销管理中的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