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精选8篇)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篇1

汉语和英语有什么区别

一、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例如:On the whole 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 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 with whom he is compared, 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

译文:总的来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有一定程度把握的,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能够假定这个孩子对测试的态度和与他相比的另一个孩子的态度相同;他也没有因缺乏别的孩子已掌握的有关知识而被扣分。

原文中两个only if引导的从句显然使整个句子变得很复杂,可是由于有并列连词but和and,整句话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能够得出结论…但是只要…而且只要…。从上面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使中文表达更加清楚,but only if...and only if.。。首先提纲挈领: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种做法给我们的感觉是译文中没有从句,有的只是一些不同的分句。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 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三、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着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四、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英语不仅有we、you、he、they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that、which之类的关系代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楚,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英语往往使用很多代词。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请看下面的例句: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访谈节目及装有污染监测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污染超标(或违规),监测器就会使其停驶。

五、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下面我们先看一组常用被动句型的汉译: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

It is imagined that.。。人们认为……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不可否认……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由此可知……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必须认识到……

It is (always) stressed that.。。人们(总是)强调……

It may be said without fear of exaggeration that.。。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篇2

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存在一定的对应性, 即他们都是各自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 但是只有在他们各自语言中的地位才有对应性, 具体来说他们都具有四个特点:

1是语言的天然单位。

(2) 是本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点。

(3) 是语言各平面的交汇点。

4在语言组织 (语法) 研究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2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区别

“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 而“词”则是英语的基本单位。The word is the unit par excellence of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theory. (Lyons, 1968:194)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as the word.”太初有道 (logos)

词是英语民族认识世界的基本单位。《圣经》创世纪第一章:

Word=reason (logos)

词是语言各平面研究的交汇点:

Phonological/orthographical word

Grammatical word

Lexeme

词在语法上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 是词法和句法交汇点。

《老子》: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英语的word即“词”, 可以分为morpheme即“词素”, 而morpheme又可以分为自由词素 (free mor-pheme) 和粘着词素 (bound morpheme) , 自由词素可以独立成词, 例如, bed, tree, sing, etc.而粘着词素则必须依赖一定的词根才能成词, 例如, s在dogs, al在national, 以及dis在disclose中。而在汉语中, 语素很难界定, 例如, 狗, 幽默, 巧克力, 葡萄, 河等。但有偏旁和部首, 偏旁是指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 右方称为“旁”, 现在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由形旁和声旁组成, 所以, “偏旁”, 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

部首:部首是表义的偏旁。部首也是偏旁, 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表义的偏旁叫做“部首”, 起源于以《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古代字典。

识字部首≠检字部首席为丶部

有些汉字可以拆分成偏旁和部首, 而有些则不能。例如, “小”, “我”, “也”等类似的汉字不能拆分成偏旁和部首, 而像“你”, “她”, “给”等类似的汉字就可以分别拆分成“单人旁”和“尔”、“女字旁”和“也”、“绞丝旁”和“合”等。另外, 英语的“词”可以通过添加词缀等方式组成新的单词或是改变词意, 而汉语的“字”则要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字”来改变词意。例如, 英语中“他”的单数是“he”, 复数是“they”, “人”的单数是“people”复数是“peoples”而汉语中, 他 (单数) 的复数形式是“他们”, 人 (单数) 复数形式是“人们”。

汉语偏旁、部首与英语的对应:偏旁 =radical部首 =key radicals/division header

笔画 =stroke

汉字都是单音节的, 英语的词可以单音节, 也可以多音节。

汉语中同音字远多于英语的同音词。

汉语中的“字”与英语的“词”不对应。※

雪 =snow咖啡 =coffee农民 =peasant

现代汉语中, 有时字 = 词, 有时字组 = 词 (但二者结构不一样) 。例如:

汉语中词的分类有:联合、偏正、主谓和动宾。

英语中词的构成: (prefix) root (suffix) 。

其次, 从构造上讲, 汉字的结构也不同于英语词的结构。

汉字的分类 (按照造字方式) :

象形 (pictograph) 日、月、手、木、目、火。

指事 (indicative) = asign +a pictograph, 上、本、刃、末。

会意 (ideative) = a pictograph+a pictograph, 渐、休。

形声 (phonetic complex) 。

转注 (associative transformation) 异字同义 (用字法) , 考、老。

假借 (borrowing) 同字异义 (用字法) , 西、自。

古代汉语中, 字=词:

君为臣纲, 夫为妻纲, 父为子纲。

3结语

用这两个目前人们已经熟悉的术语, 有时似乎也能解释上面所提到的联系与区别, 但绝对解决不了所有的方面。因此, 希望广大的学者能够更深层次的探索汉语的“字”与英语的“词”的异同之处。

参考文献

[1]陆志伟.汉语的构词法[M].科学出版社, 1957.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A].汉语语法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 1984年.

[3]潘国文.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 1997.

[4]姚小平.Logos与“道”[M].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5]赵元任.汉语词的概念及其结构和节奏[A].中译文, 袁毓林 (主编)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拓和发展——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C].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中华书局, 1954年版.

[7]许国璋.评夸克1985年的《语法》.许国璋文集[M].商务印书馆, 1997年.

[8]Aronoff, Mark 1976 Word Formation in GenerativeGrammar,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篇3

关键词:外来语,现代汉语,中日文化

H3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on the stage. Language as a important tool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hought,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loan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地促进各国文化的发展。特别是英语、汉语和日语语言的发展在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也对其本国语言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日本明治时代,西方文化和思想传入日本,欧美众多国家的语言被吸收到日语中。目前有些英语已不必翻译、就原封不动地走进了中国文字的舞台,还有些日语已直接音译成汉语而取代了原有汉语中的词汇,成为汉语中的外来语,已被人们自如地使用。语言学家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外来语,中日学者对日语外来语都做了大量的研究。随着外来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使用外来语是知识面宽的一种表现,大多数年轻人也把它视为一种时尚,更喜欢使用外来语。将会给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活动中带来一定的方便,同时也会对汉语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外来语引入的原因

日本每天都有大量的外来语传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本外来语词典出版。日本在吸收外来语的同时,也充分吸收了各国的先进文化和科技,丰富了日本本土语言词汇,使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融合,促进了经济生活的发展。

(一)语言不断发展的原因

日本人有一种特殊心理现象,认为事物越新鲜越好。特别是年轻人感觉外来语新鲜、时尚,对外来语的学习渴望非常强烈,同时受日本社会、文化、日语本身的结构特点的影响,还有文化传播媒的影响,汉语中原有词汇无法表达新生事物,日本人为了能够与国际社会更好地交流,只能引进了新的词语。于是引入了日语外来语。在国际化的今天,日语势必在与他国语言的不断接触中吸收外来语从而丰富发展壮大起来的,外来语势必源源不断传入日语。

(二)日本人主动效仿的文化特点

在日本一千多年前,不少的日本游学者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并将汉字带回了日本,借用了大量的汉语,最终,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汉字就成为日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日本受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对国家制度、法律、体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以效仿美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也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引发了日本民众历史上空前的学习外来文化的高潮。又在学习西方其他国家文化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新词,并将其“本土化”,在吸收外来语的同时,学习其他各国的先进文化,在各国文化的滋养下日语不断丰富发展壮大。

二、外来语引入中国产生的影响

(一)日语的“外来语”对汉语的影响

中国汉字流传到日本,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由于汉字的传入使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日本人又创造出一些自己的新词汇。近些年由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繁荣和文化交流的频繁,日本的“汉语”直接冲击着东西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地涌入中国的汉语中。

特别是日本动漫、网游近几年在中国掀起热潮,一些日语词汇例如“给力、宅、御姐、萝莉”等日语词被青少年广泛使用,成为新的时尚,很多中国年轻人也因此对日语产生了兴趣,也正是这样,青少年成为了日语外来语涌入中国的推动者。

在其他方面,如:瘦身、健美、保龄球、隐私权、自助餐、度假村之类词语也悄悄涌入中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有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外来语也被大量地引入,如:基因、克隆、纳米、软件等,这些词的广泛使用证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由此可见,日语中的汉语既是中国的输入国也是中国的输出国。

(二)日汉词语中的同形异义现象

中日的汉字虽然有许多相同的特点,但如果单从汉字的意义去理解日语文字的含义就错误了。有许多中日的汉字虽然写法相同,但意义却完全不同或截然相反。

例如:最近中国经常流行的“留守儿童”一词,指的是农村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里。可是日语“留守”是不在家的意思。例如有一句话是“亭主元気で留守がいい”.意思是希望丈夫结结实实地在外工作,最好不在家。可是中国人就会理解为,丈夫最好是在家。

日语中的“勉強”一词则是“学习”的意思。所以中国人看到“日本語の勉強”(学习日语)这句话,就会理解为“日语还算勉强可以”。

还有些词汇如果不了解它的词义有时会弄出笑话的。例如:野菜、馬鹿、人参、湯等,曾经有一位中国人刚到日本的时候。走到街上有点口渴,看到一家门上挂着“湯”的招牌,便对她丈夫说:“我渴了,我们进去喝点汤吧”。其实这是一家浴池。日语中的“湯”是开水、热水的意思。在日本温泉,浴池等门前都挂着“湯”的招牌。只要看到这样的招牌就一定是个洗澡的地方了。

(三)英语及罗马字对汉语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外来语言的引进目前已成为不可抗拒的现实,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外来语引入中国,成为汉语中的一部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在以日语为主流的汉语的外来语引进的同时,还有大量的英语、罗马字“打入”了中国的语言市场,被中国人使用。特别是在懂英语的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例如:这是目前最广为认可、最正式的在中文中应用首字母缩写词的方法。 像 CCTV , APEC , UN 和 3G ( The Third Generation )手机等单词,在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中随处可见。

在日本,老年人比较喜欢汉字,对于外来语没学过英文的老年人根本无法理

解。而年轻人从来不拒绝外来语,甚至更青睐外来语。所以外来语的使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让更多的人接受,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否则就会落后于時代的发展。

商务英语和外贸英语的区别 篇4

商务英语和外贸英语的区别

严格来说的话,这两者是同一体系,只不过商务英语是洽谈与合作,属于先行手续;外贸则是商谈后履行具体行为。商务英语广泛用于商界,不分国内外,而外贸的主流是跨国对外交易。商务工作需求大、相对容易胜任,外贸对专业要求苛刻但薪水丰厚,具体是:商务英语包括的范围很广,一般涵盖银行,金融及外贸,而外贸英语仅限于进出口贸易专业。2 最明显的区别,一个是商务 一个是外贸。用途一样,都是用来交际的!!3 商务英语包含的范围大点…与商务有关的都属商务英语的范畴…但与精细度比…每个语种都有其更为精细的科目…像外贸英语就是单科精细语种了;4 商务是泛指的,重点是在商业活动中的英语用法,比如商务见面啊,商务会谈啊,寒暄,告别英语之类的外贸是重点是在国际贸易的时候通常的英语用法.包括各种贸易术语,交付条款之类的专业英语

5简单一点说,商务英语是针对商务活动的日常英语,工作重点就跟秘书差不多,可以说是文秘的英文版;外贸英语是针对对外贸易术语的专业英语,工作重点是对外贸易,比如报关之类的——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细说考研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区别 篇5

适用情况 硕士类别 英语一 课程详情 英语二 课程详情 完全适用 学硕 所有学硕 十三大门类,110个一级学科 无 无 专硕 8类专硕(法律硕士含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 临床医学(1051);口腔医学(1052);公共卫生(1053);护理(1054);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035101);法律硕士(法学专业)(035102);汉语国际教育(0453);建筑学(0851);城市规划(0853) 7类专硕 工商管理(1251);公共管理(1252);会计(1253);旅游管理(1254);图书情报(1255);工程管理(1256);审计(0257) 选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 学硕/专硕 金 融(0251)应用统计(0252)税务(0253)国际商务(0254)保险(0255)资产评估(0256)社会工作(0352)警务(0353)教 育(0451)新闻与传播(0552)出版(0553)艺术(1351)工程(0852)农业推广(0951)兽医(0952)风景园林(0953)林业 (0954)军事(1151)体育(0452)应用心理(0454)文物与博物馆(0651)药学(1055)中药学(1056) 不适用英语一或英语二的专业 学硕 外国语专业 专硕 翻译硕士(0551)

【2】英语一、二真题题型、分值分布不同

考试科目 考察板块 具体题目名称 短文数目 文章总长度 题目数量/要求 分值 英语一 Section I:英语知识运用 完形填空 1 240-280 20 10分 Section II: 阅读理解 Part A传统阅读 4 约1600 20 40分 Part B新题型 1 500-600 5 10分 Part C英译汉 1 150 5 10分 Section III:写作 应用文 1 100 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 10分 文章写作 1 160-200 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来写 20分 英语二 Section I:英语知识运用 完形填空 1 约350 20 10分 Section II: 阅读理解 Part A传统阅读 4 约1500 20 40分 Part B新题型 1 450-550 5 10分 Part C短文翻译 1 150 1 15分 Section III:写作 应用文 1 100 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 10分 文章写作 1 150 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来写 15分

【3】难度不同

一般情况来看英语一要难于英语二,主要从词汇量大小,语法掌握的宽度与深度等方面来区别二者的难度,但近年来专硕热度日渐提升,专业硕士入学考试竞争越发激烈,英语二的难度也呈上升趋势,同时,语言类学科的学习重在积累,建议考生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尽早开始英语的复习。

延伸阅读:

考研英语二题型总体与英语一非常相近,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第一部分是英语知识运用,即我们常说的完型填空,总共10分,20题,每题0.5分。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这部分英语二和英语一考试方式略有不同。英语二阅读理解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见的4选1选择题,共4篇文章,每篇5道题,共40分。英语二阅读理解第二部分是新题型,对应的是英语一的新题型部分,5道题共10分。这部分可能出现3种题型,由易到难分别是:判断正误题、7选5简化版题型及搭配题。

整体而言,从单词量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英语二大纲要求的阅读理解单词量与英语一相同,但在大纲中英语二阅读理解没有说明有超纲单词,而英语一明确说将有百分之三的超纲单词。我们可以判断,英语二阅读理解的单词量起码不会超过英语一。

第三部分是翻译,主要是英译汉。考查方式是翻译一个包含150个单词的英文段落。难度比考研英语一小。首先,虽然翻译总量同英语一相同,但在一个英语段落中,句子有易有难,有过渡句、解释成份,这些比较好翻译。而考研英语一是从400单词段落中抽出5个长难句。英语二在难度降低的同时,翻译题所占分值却提高了。所以提醒各位考生,抓好15分翻译题,这是拿分关键点,抓住这一点,总体分数可以提高2-5分。

最后就是写作。分别是小作文和大作文,小作文要求一样,一种是书信,如感谢信、求职信等。同时提醒考生注意,在英语一和英语二大纲都出现的一种形式是英文摘要,这在以后研究生学习中非常重要。它主要考查大家词汇量及拼写的问题,而对于语法问题要求不高。小作文也是大家准备考研英语二的重点,它要求100字左右,但分数达到10分,大家可以多做练习。大作文的样题是图表作文,字数要求低,为150字以上。而英语一要求是160-200单词,要求比英语二高,分值也低,为15分。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篇6

1. 个体量词

个体量词, 用于表述单个的人或事物数量的单位。例如, 只、颗、piece、cup等。集体量词, 用于表述两个及两个以上人或事物的集合。例如, 对、伙、帮、couple、group等。度量词, 用于表述事物的长短、高度、重量等的单位, 例如, 米、千米、mile、kilogram等。

汉语中, 个体量词的数量明显高于集体量词。而英语中, 则是集体量词的数量占优势。这是造成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学习汉语个体量词时困难的原因之一。

2. 英语和汉语个体量词的异与同

总体而言, 汉语和英语的个体量词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相异之处。

(1) 从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看, 汉语个体量词丰富且分类很细, 而英语个体量词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就使用频率而言, 汉语个体量词也占有绝对优势。

(2) 从功能上来说, 汉语个体量词只有计数的功能, 而英语个体量词除了计数的功能外, 还可以将不可数名词变为可数名词。

(3) 从句法结构来看, (1) 数词、个体量词、名词的组合。汉语的数词、个体量词和名词的经典组合是:数词+个体量词+名词, 例如, 一壶酒、一轮明月等。同时, 汉语还有一种非典型的数量名组合:名词+数词+个体量词, 例如, 酒一壶、狗一条等。英语中的典型组合有两种:一种是不使用个体量词独到的数词+名词的直接组合, one常弱化为a, 例如, a pizza、a tree、a cat;另一种就是典型的数量名组合, 数词+表量词+of+名词, 例如, a slice of pizza、a drop of water、a layer of rock等。从典型的“数+量+名”组合来看, 英语和汉语最大的不同在于英语的组合中有一个不可替代或缺失的介词of。 (2) 数量名结构与定语的组合。英语和汉语中数量名结构有时在句子中都会受定语的修饰。在与定语组合时, 两种语言呈现出很大的共性——都是定语紧挨着被修饰的名词。汉语的一般结构是:数词+个体量词+定语+名词, 例如, 一个小姑娘、一株杂交月季等。英语的常用结构是:数词+表量词+of+定语+名词, 例如, a blade of dead grass、a piece of over cooked pizza等。

(4) 从用法上来看, (1) 英语的个体量词有单复数的变化, 汉语的个体量词不因前面数字的变化而产生形态变化。 (2) 汉语个体量词以单音节为主, 英语个体量词少有单音节的。 (3) 现代汉语中, 个体量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也不能单独回答问题。英语中, 个体量词也需要与数词、of、名词组合才能充当句子成分或回答问题。

在数量和使用频率上, 汉语要远大于英语;功能上, 英语个体量词的功能多于汉语;在句法结构上, 英语和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用法上, 二者又体现出极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个体量词的差异, 可以为我们前线的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3. 对汉语教学的建议

目前汉语教学中关于量词的教学主要分布在初级阶段, 中高级阶段涉及得比较少。所以以下的意见大部分都是针对初级阶段的教学。

(1) 强调量词在汉语中的地位, 提醒学习者不可遗漏量词。教学中, 我们应当着重强调量词“数+量+名”结构中的绝对地位, 提示学生不能省略、遗漏量词。

(2) 运用对比法, 展示英汉个体量词的共同点, 借助学习者对英语个体量词的了解, 增加学习者对汉语个体量词的了解。

(3) 加强实物教学法在个体量词教学中的应用。初级阶段, 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来向学习者讲解个体量词的含义, 也可以用来解释近义个体量词间的差别。讲解“一杯水、一碗水”时, 教师可以携带对应容器, 或向学生展示对应的图片,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它们的含义。当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根”和“条”时, 可以通过展示一根头发, 一根树枝, 与白板上绘的一条线, 一条河对比, 向学生解释, “根”搭配的事物有“立体的”这一特征。

(4) 科学地介绍汉语个体量词, 避免给学习者留下汉语个体量词十分困难的印象。

汉语和英语个体量词有同也有异, 总的来说异大于同。通过对它们的对比, 我们可以对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从而更科学地指导最前线的汉语教学。

摘要:量词是汉语中特有的一个词类, 英语中虽然没有这一概念, 但也有这种表达方式。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 量词往往是他们遇到难点之一。本文将对英语和汉语中的个体量词, 从数量和使用频率、功能、句法结构及用法四个方面进行对比, 分析英汉个体量词的异同点, 试图从中获取一些结论, 从而对实际汉语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个体量词,对比,建议

参考文献

[1]梅德明, 杨春雷.英语量词理论的对比研究[J].外国语, 2002 (05) .

英语和汉语习语中的文化 篇7

一、英汉习语中文化的相似与差异比较

人类共有一个客观的大自然,共同的生活经历、共同的感受,有语言的“共性”特征。一个民族的习语往往又都能在其它民族的习语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例如,英汉语言中都用羊比喻温顺,用钢铁比喻坚硬,用象比喻高大,用狐狸比喻狡猾等。若把英汉习语的喻体作一对比,就会发现形象相同、意义相似的习语俯拾即是。例如:①No man can serve two masters.一仆不能侍二主。②Bitter pills may have blessed effects.良药苦口利于病。

但是,可以看到有些习语尽管意义相似,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却有微妙甚至是明显的差异。例如:①The fox preys farther from home.兔子不吃窝边草。②He lives with cripples learns to lim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些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在不同语言中表达上的区别突出反映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信仰之中。正是这种在宗教信仰、思维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才使各个民族的习语各具风采。从习语中可以观察到各个民族相似的或特有的习俗,甚至识见和情感。由此可见,习语是反映民族文化共性与差异性的一个窗口,对习语翻译而言,文化之间的相似性不仅使它成为可能,也为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也应该看到,文化之间的差异给习语翻译带来了困难甚至障碍。以“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为例,“三更”“五更”尚可在英语中找到基本对等的词“watch”,“阎王”在英语中便找不到对等概念了。尽管英语中有“devil”、“satan”、“Prince of darkness”等丰富的词汇,但所指的都是邪恶的神、魔鬼,这与中国神话中的“阎王”相距甚远。在中国传说中,“阎王”作为阴间之神,不仅掌握着尘世百姓的生死,令人生畏,同时他也给鬼魂生前的行为做出判决,是赏罚分明的一个神话人物。这与英语中的“devil”等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而,习语中涉及到某一文化中特有的事物或概念,往往不容易做到理想的传译。

二、常见的英汉习语的对比

1.生存环境方面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 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

2.习俗方面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惟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e]

汉语和英语外来词的相互影响 篇8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互相影响

王之强 指导老师:崔尔胜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 2012

摘 要:由于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同外国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频繁。这种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接触和交流,更表现为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本文就是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借词为例,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发生的变化。关键词:改革开放;英语借词;汉语借词;影响

The Each Othe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oad Words Influence:The Period Form 1978 to the Present

Student:Wang zhi-qiang Instructor:cui er-sheng Chinese and media depart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2012

Abstract:Because china from 1978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china with foreign contact s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unprecedented frequently.This not only display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ll areas of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 more performance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for reference.This paper is to English and Chinese load words between two languages as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happened between the change.Key word:reform and opening up;English loanwords;Chinese loanwords ;influence

引言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存在着向其他语言借用词语的现象。其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借用情况更是频繁。其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语言补充机制的作用。一种语言为了满足本语言词汇空缺的需要,会从其它语言当中适当的借用词语。例如汉语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1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从英语里引入“咖啡”(coffee),从西域引来“葡萄”;英语从汉语中借用了“功夫”(kungfu)、“京剧”(beijing Opera)。

2、语言自身发展生存的需要。世间万物如果想要生存繁荣下去,就必须改进和完善自身。如现在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其源自于英格兰小岛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其保存的巨大生命力源自于自身的吐故纳新的能力。

3、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汇,必然带来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如英语中出现了“taikonant”(中国宇航员)一词,汉语里出现了“克隆”(clone)、“微软”(Microsoft)。

4、语言修辞效果的追求。各种语言都有追求最好表达效果的要求,为了丰富自身语言,加强自身的表现力,他们往往从别国语言中借用词语。如汉语从英语中拿来了“酷”(cool),英语从汉语中拿来了Fuwa(福娃)。

一、借词的科学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词汇的借用现象所使用的术语并不相同。常见的几种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叶蜚声、徐通锵所著的《语言学纲要》的定义和分类是:“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其中意译词中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就是用本民族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例如“黑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

(二)祝畹瑾所著的《社会语言学概论》里面,从语素替代和音位替代两个方面出发,将词汇的借用分为三类:(1)、借词或外来词,即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2)、混合词,即把本民族的形式跟从外语借来的成分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复合词或短语。(3)、借意词,包括借译词或仿造词,即把外语里一词的意义移植过来,用本民族的语素来构词。○

(三)罗长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把近代汉语里的外国借字概括为四类:(1)、声音的替代(phonetic substitution),它包含四个小类:纯译音的、音兼义的、译音、误作译义的。(2)、新谐声字(new phonetic-compound)。(3)、借译词(loan-translations)(4)、描写词(descriptive form)○为了避免定义和分类的混乱,以下采用广义的划分,将借入的音、形(即字母词)、意、语素、词、词组等统称作借词。例如音译的有:“英格兰”(England)、“伦敦”(London)、2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芒果”(mango)、“米”(meter)、“福尔马林”(formalin)、“尼古丁”(nicotine)、“尼龙”(nylon)。借形的:“No”、“X光”、“AA制”、“GRE”、“CET”、“HI”、“SARS”、“DNA”、“NBA”、“VCD”、“DVD”。借意:电话(telephone)、纤维(fiber)、先生(gentleman)、水泥(cement)。语素:如“的”(来自taxi)“打的、面的、的哥、的姐”。“巴”(来自bus)“大巴、中巴、小巴”。“吧”(来自吧)“酒吧、网吧、吧台、书吧、陶吧、淘吧”。“秀”(来自show)“脱口秀、新人秀、发型秀、走秀、作秀”。借用词组:黄金时代(golden age)

二、英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

自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汉语源自英语的借词数量不断加大。其中以意译和音译两种方式为主。英语的借入必定会对汉语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英语借词对汉语词义的影响

1、英语词义的扩大导致汉语词义相应地扩大 surf Surf作为动词在1978年出版的《Languag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以下简称LDCE)中只有一个义项:to ride as a sport over breaking near the shore。可在1997年出版的该词典中surf的词义扩大,产生了第二个义项:surf the net to look quickly though information on the computer。汉语中把surf译为冲浪在2002年的《现代汉语》(魏志成,2003;葛本仪,2002修订本)中接纳了这个词的第一个义项,但是20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语词典》新(35页)中出现了它的第二个义项:在因特网上尽情浏览、检索、发表言论等。该词典(35页)不仅反映了surf的第二个义项,而且还对第一个义项在汉语中的引申作了补充。即“冲浪”不仅指一种水上体育项目,也用来指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和拼搏的行为。adult 英语中的adult作为形容词在1978年出版的LDCE(13页)中,只有一个义项:a fully grown person or animal esp,a person over an age stated by law。在1997年出版的该词典中(19页),adult词义扩大,增加了两个义项:(1)typical of an adult’s behavior or the things adult do(2)adult movie /magazine or film etc that is about sex,show sexual acts etc。汉语中的“成人”与adult的前两个义项对应。(《现代汉语》增补本):受英语影响,adult的第三个义项在《当代汉语新词词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3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典》(王均熙编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61-62页中得到了体现:“成人”指影视、书刊、电脑网络等中的色情、暴力等。如“成人电影”、“成人内容”、“成人书刊”、“成人书店”、“成人小说”、“成人电脑游戏”。

2、英语借词的词义往往使汉语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产生新义 explosion LDCE给出了explosion五个义项,其中前三个的义项为:(1)a loud sound caused by something such as bomb bursting into small pieces;(2)a process in which something such as a bomb is deliberately made to explode;(3)a sudden or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r amount of something。可汉语中的“爆炸”只对应前两个义项《现代汉语》1979年版,并没有“数量急剧增加”之意,后来因受英语的影响,人们习惯把population explosion 译作“人口爆炸”,从而“爆炸”有了反映在《现代汉语》修订本中的新义:形容数量急剧增加,突破极限。summit 根据LDCE,summit有五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为:the top ,esp.the highest part on the top of a mountain;第四个义项为:a meeting heads of state。汉语中的“峰”有三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山的突出的顶尖”与summit的第一个义项相对应,其余义项均互不对应。但是近些年来,人们由于受英语的影响,把原来是“最高级会议”或“首脑会议”的summit直译为“峰会”,从而“峰会”也作为新词进入《现代汉语》增补本中:“高峰会议,一般是指首脑会议。”

由上述两个分项的举例说明,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两者都是词义的扩大。但是我们必须知道1与2这两个小节之间的区别:第一个是针对某一个义项而言的,是指该义项相对于以前,其概念意义的缩小,外延的扩大,其概念内容发生变化。而第二个所谓的扩大,是指某一个词在英语的影响之下,在原有的义项基础之上增加了新的一项意义,其原有的义项概念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

(二)英语借词使得汉语词性的影响 problem 在1979年版的《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English》,problem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形容词。作为名词有三个义项:(1)A question or situation that person uncertainty ,perplexity ,or difficult.(2)A person who is difficult 4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to deal with.(3)A question put forward for consideration ,discussion ,or solution.作形容词有两个义项:(1)Difficult to deal with or handle;a problem boy(2)Dealing with a social or moral problem:a problem play。汉语中的对应词“问题”只作为名词,不作形容词;且做名词也只和problem的第一和第三个义项对应。(《现代汉语》增补本)至于第二个义项,只能意译为“难以对付的人”。problem作形容词修饰child理应译作”难以管教的孩子”;a problem play应译作“论及社会或道德问题的剧本”。可事实上,人们由于受英文的影响,把a problem child和a problem play分别译作“问题孩子”和“问题剧”的情况居多(见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问题用作形容词,且表达的意思亦与形容词的problem一一对应。《新华词语词典》专列词条及时反映了这一变化:“问题少年”——坏毛病突出,经常犯错误的少年。该词典还列举了与问题相关的十几个词条:问题菜、问题车、问题房、问题股、问题裁判、问题儿童、问题青年、问题球迷、问题课本。此外,《当代汉语新词词典》还收录了“问题家庭”:“不健全的家庭,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中有人被关押等待等”。酷

“酷”在汉语中有两个意思:(1)残酷:~刑/~吏。(2)程度深的;极:~热/~寒/~似/像。《现代汉语》(增补本):“酷”在第一义项中是个贬义词;在第二个义项中是个中性词。然而,近年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出于时尚,喜欢把英文中的cool音译为“酷”,而并不意译成“太棒了,好极了”。由此,“酷”不仅产生了新义,而且还有了褒义词的用途。“酷”流行于年轻人之中,也经常见之于报刊、杂志,就连一些夏天卖的饮料也会用“酷”来推销产品。

cool原本是个形容词,可被音译成“酷”后则除继续充当形容词之外,还可以做名词、动词,因此也就出现了“玩酷”、“装酷”、“扮酷”、“酷死你”、“酷一下”等说法。而这些新说法的出现,也已经被作为新词收入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有详细地说明和解释。

(三)英语借词对汉语词语构词能力的影响 吧

“吧”是英语bar的音译词,通常叫“酒吧”。后来,人们把酒吧里供应饮料等的柜台称为“吧台”,把固定在吧台前的凳子称之为“吧凳”,把酒吧里的女服务员称为“吧女”,使“吧”字单独具备了“酒吧”的意义,换句话说,“吧”成了“酒吧”的简称。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5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由“吧”衍生出来的词还有:吧女,吧娘,吧友,吧姐,吧座,吧厅等

“吧”在汉语里除了“酒吧”外,还有“泛指某些特定功能或设施的休闲场所”的意思,(《新华词语词典》第6-7页)“供人们业余练习某种技艺享受某种情趣”(《当代汉语新词词典》第9页),如陶吧,布吧,网吧,话吧,茶吧,话吧,花吧,画吧,书吧,咖啡吧,文化吧,迪吧。至此,用于音译的汉字吧已经完全转变为构词能力极强的词素了。的士

“的士”是英语taxi的音译词,它也已作为新词进入了《现代汉语》(修订本)(第225页)意指“出租小汽车”。“的士”也可称为“的”。

“的”亦作构词语素,且表现的十分活跃。由“的”衍生的词条有:的哥,的姐,的票,的价,红的,白的,黑的,货的,马的,面的,摩的,奔驰的,夏利的等 “的”与动词“打”搭配,构成新词条“打的”也进入了《现代汉语》(修订本)意指“租用出租汽车;乘坐出租汽车”。

三、汉语对英语借词的同化和规范

我们的母语虽然有大量的英语借词,但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对英语的吸收并非是一味地、消极地、被动地借鉴,而是有选择地、积极地、主动地吸收,并且有着自身的一套同化机制。

(一)借词的汉字化

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任何一种概念意义基本上都可以用汉语方块字来表示。英语借词之所以能够进入汉语,主要是汉语对其进行了“汉字化”的处理。即任何领域内的借词基本上都是用汉字表示的。符合汉字的表意规则,符合汉字的书写系统。例如经济领域:stock——股票、soft-landing——软着陆、white-collar——白领、part-time——兼职、fast-food——快餐。科技领域:internet——因特网、virus-killer——杀毒软件、millennium bug——千年虫、bluetooth——蓝牙技术、cybernetics——电脑控制技术。政治领域:shuttle diplomacy——

穿梭外交、the Fourth Word——最贫穷国家、EU——欧盟、United Nations Protection Force——联合国的维和部队。

(二)借词汉文化化

刚才我们说到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那么从英语中借来的词汇要想成为汉语这个家 6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族里面的一员,往往要接受汉语的“改造”,必须要有表示意义的功能,才能真正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正如罗长培先生所说那样“外国语词借到中国后,本国的文化要将其汉化”。汉文化有着极其发达的谐音吉祥文化: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或词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传递吉祥的意义。如过年时候,小孩不小心将碗打碎,我们的父母会说:“没事的,碎碎(岁岁)平安。”汉文化的这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对音译词的用字。我们在对英语借词翻译成汉语文字的时候也非常注重这么一点:例如,我们在翻译American时,叫“美利坚”。翻译English时,我们叫“英吉利”。翻译Italy时,我们翻译成“意大利”。翻译商标Puma时,我们翻译“彪马”。

(三)借词中意译化

音译词被意译词所取代可以说是最彻底的汉化,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电话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被叫着“德律风”,是telephone的音译,读起来拗口,又不符合汉字表意的特点,因此后来就被“电话”取代了,类似的情况还有得谟克拉西“democracy”、赛因斯“science”、马杀鸡“massage”。今都没有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民主、科学。想那时这些都是最流行的新词,白话文运动时期,鲁迅等人所用的口号,可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不见了踪影。汉语归根结底是表意的语言,意译自然更容易被我们接受,也更能够真正融进汉语的语言中。

汉语对英语的同化作用还有很多方面,这里只是简要的描述了一下汉语对音译字的汉字化、借词中国化、以及意译取代音译。虽然这三种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遵循一个原则:尽最大的可能与汉语的某种特性相吻合。

四、汉语借词对英语的影响

语言中的词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不断吸收外来词是语言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英汉两种语言向来就有词语间相互借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随着中国经济地不断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别国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言更加以一种积极地姿态走向国外。例如改革开放之前,英语对汉语词的借用仅仅停留在中国文化当中。如“kowtow”(叩头)、“jiaozi”(饺子)、“wonton”(馄饨)、“Beijing Opera”(京剧)、“temple fair”(庙会)、“yangko”(秧歌)、而改革开放以后,英语对汉语的借用则渗透到各个领域。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有“the three Gorges Project”(三峡工程)、“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Anti-poverty Project”(扶贫工程)、“material/ideological civilization”(物质精神文明)、“go-west campaign”(西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7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部大开发)、“old-liberated areas”(老区)、“start a business”(下海)、“consumer association”(消协)、“austerity policy”(紧缩政策)、“reform package”(一揽子改革计划)。那么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借词使得英语的词汇量猛增

中国英语中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中国国情,真实反映了中国各个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取的成就,反映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经济制度、经济形势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申小龙博士说语言 “ 就像一面色彩斑斓的镜子,摄下了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素质各方面的特征,它又像一副隐形眼镜。规范着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 规范着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1)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特色,如:Confucianism 儒家思想,Confucius孔子,Mencius孟子,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eight-legged essay八股文,kowtow叩头等。(2)反映中国解放初期时代特色,如:big leap forward大跃进,Culture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Red Guard红卫兵,Little Red Book毛主席语录(小红书),gang of four 四人帮,reform through labor 劳动改造,paper tiger 纸老虎等。(3)反映改革开放时期时代特色,如为大力发展经济,中国实行 “ 改革开放政策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出台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经济政策计划,部分新词应运而生,如: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计划经济,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enterprise contracted production system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state manufacturers 国有生产者,a collective ownership employee集体所有制员工,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菜篮子工程,construct clean politics廉政建设,spiritual pollution精神污染,official profiteering官倒等。再有改革开放时期,反映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的新词不量涌现,如:laid off workers下岗工人,iron rice bowl铁饭碗,civil servants人民公仆,go into business下海 ,township enterprises乡镇企业,Private Enterprises 民营企业,to shake off poverty 脱贫,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小康水平,ten-thousand yuan household万元户,tycoon大款,big shot大腕等。

(二)汉语借词词义导致英语词汇的义项增加

文化意义指的是一个单词或词组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情感想。它是建立在概念意 8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义基础上的,受民族文化所制约的一种汇隐含和延伸意义是不同的文化(包括世界观、道德观、价值审美观等)在语言中的反映和体现。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可能很不一样。例如:在西方国家,狗作为宠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在英美国家,狗在家中的地位就跟家人是一样的,所以英语中dog这个词常用来表示“忠实、友好、可爱”之类的文化意义。而在汉语中的“狗”则带有贬义意思。如:走狗、狗胆包天等。我们的政治语词“走狗”借用到英语之后,英语将其翻译为“running dog”,此时,dog一词的又多了另外一个义项:即受人豢养,帮人干坏事的人。具备了一个与其本义相背的新义。

(三)汉语借词改变了英语的语法规则

英语是一种形态十分丰富的语言,其线性化得组合规则是其重要的特征。例如“熊”一词,在说英语的国家当中,他们会说bear’s paw或者是paw of bear。但是随着汉语词“熊掌”的借入,人们直接将其翻译为bears paw。这实际上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范。但像这种中国式的英语还有很多。如beggars chicken“叫花鸡”、birds nest“燕窝”、barefoot doctor“赤脚医生”、hundred flower“百花齐放”、work point“工分”。虽然这种组词的现象相对于整个英语的语法系统来说,是少数现象。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尤其是在翻译领域工作的人),作为语言研究的人们必须加以重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语和汉语的融合必定会进一步的加强,这就决定着像这种中国式的英语词组组合将会更常见,必然会对其语法系统发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正如罗运芝指出“中国英语的语法比美国英语的语法更趋灵活、自由。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中国英语虽然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已经呈不可阻挡之势。”

五、英语对汉语借词的同化和规范

英语以开放性著称,就像英国语言学家Brian Foster在 《变化中的英语》一书中所分析的,“从英语的整个历史来看,英语对其他语种的词汇总是乐于采纳的。······有理由说,英语跟其他语种相比更易于接受外来的影响,······似乎主张一种语言上的“自由贸易”。正是因为它的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实际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正所谓偶然当中蕴含着必然,如果说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是一种偶然,那么它自身的一种同化和吸收机制则是它成为通用语的必然。就是任何一个借词进入英语当中,必须得符合英语的内在法则。大家都知道英语是一种典型的表音文字,因此其借入的词基本上会做到: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9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一)借词字母化

我们都知道英语是一种以字母为载体的语言,其统一的书写方式是拉丁字母。这一书写方式就决定了任何一个借词进入英语里,必须转化为字母词,实行字母化的书写格式。例如:②文化娱乐休闲方面:golden week黄金周,boom of studying abroad 出国热,boom of getting diplomas文凭热,tourism craze旅游热,day excursion一13游,star chaser追星族,four major kings四大天王,Rate of second glance回头率,football lottery足球彩票等。③医疗保健方面:holiday sickness节日病weight—reducing tea减肥茶等。(二)借词的音译化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绝大多数采用音译。音译是介绍人名和地名最常见的方法,基本上通过汉语发音来翻译一个词。它的使用范围十分广阔。这些词语翻译成英文很长,有些词已经完 全丧失了中国特色,成为了英语单词。例如英语对我们的度量单位翻译:li里,mu亩,yuan元,jiao角,fen分等;文体娱乐:pipa琵琶,erhu二胡,wushu武术。gonsfu功夫,Taichi太极拳,yangko秧歌,weiqi围棋,mahjong麻将,qigong气功,sampan舢板,hu la hoop呼啦圈等;(三)借词的形态化

我们知道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词形变化和内部曲折是其主要的语法手段。而我们的母语却正好缺少这两种变化。因此一些汉语借词进入英语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以后,很可能赋予其某种形态化得东西。例如①英语中动词+er变名词,表行为的执行者。上海作为城市的名字翻译shanghai,在英语中上海是“拐骗”的意思。时间长了就有了shanghai(拐骗)——shanghaier(拐骗者)。②名词+is变形容词,如typhoon台风-typhoonic台风的。而最为典型的派生变词要数 Confucius了.它具有名词所能变化的一切功能,其形态的具体变化如下所示:Confucius-confucian-Confucianist-Confucianism ③从汉语当中引进的动词也具备了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如kowtow,kow-towing,kowtowed。

六、结束语

借词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社会现象,它是文化交流与社会接触的结果。任何一种活着的语言,在与外民族的交流当中,都可能向其他民族的语言借用自己本来没有的而社会生活发展又必不可少的词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汉两种语言之 10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间的接触将更加密切,词语借用的现象将更加频繁,范围更加广泛,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英汉借词出现。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出现了“中国英语”之说。这些毫无疑问的向我们述说着英汉借词间的相互影响,将是语言学里面一个值得开拓的领域。希望语言爱好者们给与更多的关注。附录

1摘自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198-199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4 ○2摘自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第81-82页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3摘自罗长培《语言与文化》第67-69页 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50.01 ○ 致谢

本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得到了崔老师的耐心指导,崔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与此同时,还得到了各位评委们的详细指正。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D].当代语言学[C].第3卷,2001年 第二期.[2].郭红杰.二十年现代汉语中借词的方式与规范的基本方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N],2002(3).[3].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苏新春,苏宝荣.词汇学理论与应用[M].商务出版社,2005.[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3 [6].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7].谢宾,张哲.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构词法的影响[J].重庆工商学院学报[N],2005(6)[8].张彤.汉语从英语中借词的方式与规范的基本方向[A].中国传媒大学学报[C],2006 [9].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均熙.当代汉语新词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0 [11].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2].董秀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思考[A].聊城师范学院院报,2007(5)[1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4].葛本仪.汉语词汇学[M].山东出版社,2002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上一篇:学校围墙施工下一篇:品德教育讲座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