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汉语教案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下册汉语教案(共8篇)

八年级下册汉语教案 篇1

1、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2、对比学习,理解“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3、重点: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4、难点:理解“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复习提问)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大道之行也》,并且要求大家回家背诵下来。大家还记得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什么社会吗?

生:大同社会。

师:是的,大同是指什么?用课文的句子回答。

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师:好,我们来把这一句背下来,大家合上课本。还没背下来的同学看着大屏幕。(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选,讲。)

生:背诵。

师:大同又是指什么?用课文的句子回答。

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师:好,我们再把这一句背下来。看大屏幕。(PPT演示:是故,,故,是谓大同。)

生:背诵。

师:那么,大同社会的特点是什么呢?也是用课文的句子回答。这次全班同学一起回答。

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师:大家把这两句背下来。看大屏幕。(PPT演示:故,,使,,,矜、、、、废疾者皆有所养,男,。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同学们背的还不够熟悉,再背一遍。

(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全文背出来?试背全文。PPT演示)

二、课文分析

(一)拓展延伸:思考:“大同”社会跟陶潜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师:前不久,我们学过《桃花源记》。作者描绘了一个没有阶段,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但是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会。那么“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大家对比一下两篇课文,找找看,“大同”社会和“世外桃源”有什么相同之处。

好,现在我们有请男同学读一遍课文。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老师归纳。

⑴寄托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发出了人民的心声。

⑵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见桃花源环境优美,气氛宁静,在这里,没有兵火征战,没有尔虞我诈。人人劳动,自食其力。由此可看出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讲信修睦”和“男有分,女有归”……

(二)谈一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此,我们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师:我们说呀,大同社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我们在某些方面可以触手可及了,有很多方面已经变成了事实。但时代是要不断进步的。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社会的真正主人,带着对大同社会的认识,和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以及带着对未来社会的憧憬,我们畅想一下,我们心目中的理性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刚刚男同学读了一遍课文,现在,有请女同学来读一遍课文,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现在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四人一个小组,开始讨论。

好,我们畅想一下我们心目中的理性社会,为了这样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谁先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谐社会,大家都坐在温暖的大教室里学习,可是还是存在一些地方并不是这样的,那么你们觉得怎样的社会才会使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是和谐美好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形成板书)总结:

1、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诚信

3、没有战争,科技高速发展4、保护环境

5、人人尽其所能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6、开发山区,使贫穷的孩子也能像我们一样,在温暖的大教室里读书

7、社会平等,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异

(三)总结(全班再背诵一次课文)

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选,讲。

故,,使,,,矜、、、、废疾者皆有所养,男,。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是故,,故,是谓大同。

(四)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应练习题。

三、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

畅谈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1、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诚信

3、没有战争,科技高速发展4、保护环境

八年级下册汉语教案 篇2

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传统的教学过程把这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看成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不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是把他们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这样做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其才能的开发。教师要完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到创新教学模式的转变,需要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一、从应用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前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通电螺线管具有磁性,能使小磁针偏转,但磁性较弱。本节课我没有按常规的复习来引入新课,而是以让学生观看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过程来引入新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既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通过对短片的观看,学生领会到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学生观看了电磁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之后,有一种强烈的想知道它的工作原理的欲望。这时我巧妙引导,让学生由已知来探究未知。我说:“为什么电磁起重机能够自装自卸呢?”学生通过思考,结合上节学习,想到了通电螺线管的工作原理。我接着引导:“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很弱,那么我们采取什么办法能过增强它的磁性呢?”这一提问使学生的认知发生转机,学生认识到通电螺线管磁性虽然与条形磁铁磁性相似,但强弱有明显区别,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新知识的情景(电磁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发所未发。

三、引导探究,总结规律,突破难点

在探求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电磁铁磁性强弱可能跟电磁铁电压、电阻、电流、匝数、铁芯等有关。我利用副板书将学生的答案都记了下来,然后和他们一起分析:电压多少,电阻的变化最终都影响电流,从而归纳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和电流大小,以及有无铁芯有关。在分析与它们有什么关系时,我通过引导指出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接着我先演示电流一定时,改变匝数,引导学生观察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得出结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匝数有关,匝数多磁性强;再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寻找在匝数一定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自己连接电路,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脑、手、眼等各种器官同时“发”起来了,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充分体会到了成功者的乐趣。

四、走出课堂,开阔视野

当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后,定会产生一种要表现自己的冲动。我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释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学生基本上都能知道它的核心部分就是电磁铁,也知道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够自装自卸的道理。在课的最后,我先介绍学校中有一样东西就是利用了电磁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想到了电铃,并且知道其主要结构及核心部分———电磁铁。接着我让学生分析电铃是怎样连续敲响的,使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分析,发所未发。然后我留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电铃的工作原理,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使全课教学达到制高点。学生通过反思使认识得到了升华,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表达能力也就在这一次次发所未发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布置的延伸作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电器设备用到了电磁铁?你能否利用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来搞一个小创造和发明呢?这样就让本节知识得以延伸,走向了生活。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到,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包括心理空间),并让学生利用这些“空白”自主活动。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留白”,必须让学生参与。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结果,学习不是“传授—接受”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要通过学实现。在《电磁铁》一课中,我讲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提问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会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给学生留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留时间组织学生参与、体验和思考;提供机会,组织学生表达和交流,使知识在参与中内化、在参与中外化、在参与中升华。因此,我认为“留白”的自主活动既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自信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多方面非智力品质的过程,说到底是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努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表现。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 篇3

本单元谈论的话题是“Fun places”,其功能项目是“Talk about past experiences”,通过对比、使用现在完成时态、一般过去时态谈论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 Section A的内容是在复习巩固一般过去时用法的基础上学习使用Have you ever been to…这个句式表述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能够就简单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已经接触了多种时态,学习使用现在完成时态表达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难度不是很大。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师生间的闲聊、动画片欣赏、创设情境等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设计思路

通过情境导入提出Have you ever been to…? 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口语交际,学习使用新的词汇和短语,来训练和强化现在完成时态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的答语形式,,最终达到使用该句型描述过去的某个经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现在完成时态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及答语形式Yes,… have/ No, … haven’t;通过情景设置、两人一组对话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会谈论过去曾经到过的地方。

2、能力目标

通过情境导入来引导学生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提出Have you ever……?的问题,继而引出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型,然后通过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情感目标

以学生的某种经历为依托,培养学生热爱家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重点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No, I have n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學会使用该句型与其他人谈论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并能对该地的风景、娱乐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描述。

2. 熟练运用现在完成时态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描述过去曾经去过的地方,并能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流程

Step 1 Warming-up

1.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som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past events.

T: Tom,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1:I played basketball.

T:(writing the words on the board) Tom played basketball yesterday. (to another student) Mary,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S2:I went to the zoo.

T:(writing on the board) Mary went the zoo last Sunday.

2. Make a short conversations in pairs. (两人一组进行以上的对话练习)

( 设计意图:用闲聊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课堂,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容易接受。 同时以简单的对话方式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过渡自然。小组对话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表述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 Leading in

1. Learn the new sentence “ Have you ever been to …?” with some pictures. ( 长城、北京、红峪上庄) T: I went to the Great Wall last week.

I have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Great Wall?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2. Practice in pairs by using some pictures.

提示句型:

A: Have you ever been to …?

B: Yes, I have. (No, I haven’t)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Yes, I have./ No, I haven’t.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学生用已学过的单词操练新句型,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小组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重点句型提示能帮助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Step3 Learning new words

1.Watch a short play (Disney 动画片)

2. Learn the new words by some pictures. Using some Disney Character to talk about the amusement park.

3. Practice in pairs (Ask some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pairs)

4. Talk about 1a

(设计意图:使用Disney动画片《猫和老鼠》引出“游乐园”这一话题,通过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参与口语活动的热情,简单的两人一组的对话降低了口语练习的难度,使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都能具有成就感)

Step 4 Listening

1. 1b Listen. Have these students ever been to these places?

2. Read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loudly.

3. Talk about the places that Claudia and Sarah have ever been to.

(设计意图:谈论听力材料中的人物曾经的经历又将听力内容进一步升华,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不但要听懂听力材料,而且还要能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在此项活动中,学生的听力、口语、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Step 5 Groupwork

Talk about your unforgettable place that you have ever been in groups.

(温馨提示:Have you ever been to …? When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Have you taken any photos there? Bring some of your photos here and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to introduce the place you have ever been to.)

(设计意图:谈论自己曾经到过的难忘的地方,对于部分学生来将有一定的难度,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来完成,做到人人参与,共同进步)

Step 6 Homework

1. Make a survey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家乡知多少》,谈谈对自己家乡的认识,比如:曾经到过哪些旅游景点,什么时间、怎么去的那里?你对家乡旅游景点的看法?都做了什么?等等)

Where have you ever been?

When did you go there ?

How did you go there ?

What did you do there ?

How do you like it ?

做完调查之后,让学生来做汇报。

(提示句型:Report : ***has ever been to … .

He / She went there ***.

He /She went there by ***.

He /She ***. He /She thinks it’s ***.)

2. Write your unforgettable place that you have ever been .

(温馨提示:Have you ever been to …? When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Have you taken any photos there? Bring some of your photos here and write a short composition to introduce the place you have ever been to.)

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汉语上册 篇4

内容: 第四课 我的中学生活

课类:新授课

第一课时 课文 我的中学生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目标:1.流利读课文,给生字注音。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含义。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讲述。

教学重点:流利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点单讲述两个自然段内容。 教学关键:重点词语和词组的运用。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提问及讨论。

教学用具: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说小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说:大家说的很好,老师觉得小学生活很难忘,快乐,好奇,调皮,歌曲和舞蹈,有说不完的故事,问不完的为什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作者的中学生活,让老师和大家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吧。(老师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

1. 学生默读课文1-2自然段。

2. 老师范读,学生给生字注音。

3. 请几个学生读读课文,进行评价,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段

老师请几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板书句子中的关键词。 有的人说: 中学生活(单调)(枯燥)

小学生说: 中学生活(神秘)

作者说: 中学生活(快乐)(紧张而幸福)

老师板书结束后根据黑板上的内容进行重点词语讲解,提问。再让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讨论。

你是怎么看待中学生活的?

第二自然段

老师请几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板书句子中的关键词句。

为一道数学题和同学(面红耳赤)桌子上出现(楚河汉界) 考试前,在学校(开夜车)。成绩(摆)在面前 ,有的同学忘记劳累,欢呼雀跃,有的同学从心底泛起一股苦水 。

老师板书结束后根据黑板上的内容进行重点词语讲解,提问。再让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讨论。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有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四,巩固学习内容

1. 学生认真读课文,把今天所讲的重点词句画出来。

2. 分组准备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再请依位代表在班里复述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作业:

1. 熟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生字注音。

2. 用(单调,摆,劳累 神秘 携手)造句。

3. 问一问大人们,他们是怎么看待中学生活的。

课后小记:

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首先要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课文中去,主要表现在学生们听课文录音时很自然的提出一些相自己的疑

问并自助,合作学习等方式来解决所产生的问题。

通过一节课的交流和学习,发现汉语学习中我最忽略的几点。一是不太重视学生的理解和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汉语上册发挥能力的表现。二是没有给学困生多一点的机会。三是忽略了学生的汉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5

课题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参意蕴和审美价值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绘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第 周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和艺术形式及艺术语言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

课型新授课课类欣赏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参意蕴和审美价值

教学环节

一、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艺术作品意蕴的第一个层次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如文学的语言文字、舞蹈的形体动作、音乐的音响节律、绘画的笔墨色彩、雕塑的泥土木石等等。

2、艺术作品意蕴的第二个层次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3、是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相当于潘诺夫斯基所说的艺术作品中第一方面的意义。

4、相当于潘诺夫斯基所说的艺术作品中第二和第三方面的意义,即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的意义。

二、意境:中国传统美术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境高度融汇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着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三、审美价值:指人对现实的关系中能满足审美需要,引起审美感受的客体对象。价值概念本身必须以具有价值的对象对某种东西的关系为前提。审美价值作为审美关系的客体,是对象和现象对人类社会和社会的人有客观意义的实物---物质方面。所以审美价值既包括天然---自然的“成分”,又包括社会---人的“成分”,任何自然规律,如果它对于社会的人和人类社会不具有意义的话,都不可能成为审美价值。

四、理解:艺术作品不仅是视听知觉的接受对象,而且也是理解的对象。理解的循环 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选择经典或优秀作品一至两件,就其艺术表现形式,语言与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组讨论。

课后小结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课后作业根据分组讨论的材料或论点,课后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二单元 装点我的居室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和评述,认知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第 周 教学重点

认识居室装饰与写意花鸟画小品。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练习。课型新授课课类绘画 教学方法讲授法

学具居室装饰资料、写意水墨画所需的工具教具课本、教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一 居室装饰、欣赏与感受 活动二 写意花鸟画小品、创作与表现

教学环节

一、室内装饰:为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合理、完美的组织和塑造具有美感而又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门类。

室内装饰一词始于欧洲17世纪的巴洛克式和18世纪的洛克克式建筑艺术。它不单纯是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多余和附加的装饰,而是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考虑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场合下在心理、生理上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把握空间,设定其形状、大小、设置用具,综合处理艺术陈设,为人们提供一个既舒适、方便,又科学、美观的生活环境。

室内装饰的内容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依附与建筑实体的,如空间造型、绿化、装饰、壁画、灯光照明以及各种建筑设施的艺术处理等,统称为室内装修;另一类是依托与建筑实体的,如家具、灯具、装饰织物,家用电器、日用器皿、卫生洁具、炊具、文具和各种陈设品,统称为室内陈设。后一类相对独立性,可以移动或更换。

二、想象与装饰:二者不可分割,想象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装饰艺术中想象尤其重要。有无意识想象力是装饰艺术创造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装饰正是艺术想象的结晶。

三、花鸟画: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初具规模。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总结花鸟画的章法,用你现在掌握的素材画一幅花鸟画。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收集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饰资料,观赏居室中张挂的不同美术作品。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二单元 装点我的居室课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一种版画制作,了解学习版画的基本表现技法.2、结合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表现技法.第 周 教学重点

认识版画与装饰画.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版画与装饰画的绘制方法。课型新授课课类绘画 教学方法讲授法

学具制作一种版画所需工具或用于拼帖装饰画的废旧材料。教具课本、教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三 版画.创作与表现 活动四 装饰画.创作与表现

教学环节

一、版画: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二、种类与技法:从类型上分版画有四种:凹版、凸版、平版和孔版画。

三、装饰版画:版画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十分繁荣的局面。版画艺术的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求我们在深化题材内容、反映时代精神方面作出新的努力;而且在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的创新上也需要不断开拓,不断突破旧有的程式。近几年来,致力与探索新颖艺术风格的版画日臻涌现。其中“装饰风格”、“装饰性”或称为“装饰版画”的作品日益增多,形成了追求装饰形式美感的趋势。

综观当前装饰性版画创作的实践,可以看出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各种表现手法上形成了某些特有的艺术规律。大略表现在四个方面:

1、构图结构新颖化。

2、造型特征变形美化。

3、色彩归纳意象化。

4、表现手法平面化。

四、沿革:版画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这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的版画是为印刷与出版而制作,画者、刻者、印者分工,刻者只照画者的画稿刻板,称作复制版者。后来版画在艺术上赢得独立的地位,画者、刻者、印者都有版画家一人自任,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作创作版画。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尝试用拼贴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也可以画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将你喜欢的事物、你想表达的情感等,用你能够找到的材料制版,完成一幅版画 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二单元 装点我的起居室课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用铅笔淡彩画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了解铅笔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2、认识和体会美术作品装框托裱和悬挂的方法、位置在居室装饰中的作用。第 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铅笔淡彩画。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铅笔淡彩画的绘制过程。课型新授课课类绘画 教学方法讲授法

学具收集的中外铅笔淡彩画作品图片。创造铅笔淡彩画所需的工具。教具课本、教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五 铅笔淡彩画 创造与表现 活动六 展览.展示与交流

教学环节

一、铅笔画:用铅笔绘制的图画。铅蕊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做成有黑色和各种颜色之分,并以H和B划分硬软度,各有6个型号。H型铅笔多用于制图,绘画则根据需要分别采用B至6B型号。

二、铅笔画主要通过线条和由线条组织成的明暗调子表现物象,易于掌握和修改,因此是初学者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进行素描练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艺术家搜集素材、记录形象、进行生活速写和创作构思时最常用的艺术形式。但铅笔画的艺术价值并不仅仅限于此,富于变化的线条和细腻的明暗层次,不但使铅笔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而且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中、外美术史上不少艺术家绘制的大量铅笔画,其本身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伯郎、门采尔、安格尔、列宾、毕加索、王室廓等人的精美的铅笔画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艺术瑰宝。

三、铅笔画中适当的施以水彩,称之为铅笔淡彩画,可以收到素典雅、厚重滋润的艺术效果,也成为不少艺术家所采取的绘画形式。

四、水彩画:以水调和水彩颜料绘成的画。水彩颜料一般都透明,用胶水调制而成,有干块状和锡管状两种。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分析铅笔淡彩画的作画方法及步骤,画自己喜欢的景或物。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配置画框或自制画框。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课时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不同形状、色彩的材料,围绕小摆设的命题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第 周 教学重点

基本掌握纸盒动物造型的一般规律和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描述自己作品创意和制作过程。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剪刀、胶水、纸盒、彩色纸、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活动一 小摆设 纸盒动物造型

教学环节

1、结合纸盒的形状,色彩与相关动物产生联想,如:黄色为主体的纸盒可设计猫、虎、狮、马、牛。

2、纸盒的开启与某些动物的嘴部接近,由此引发创意。

3、已确定名题,由此选择适合的材料。

4、参考动物图案资料、工艺品、寓言、神话故事进行创作。

5、想想与自己、家庭相关的动物,如:属相、生肖年、朋友喜爱的动物,确定制作命题。

6、构思并查找资料,画设计草图。

7、制作纸盒动物造型,要求:造型概括、夸张、色彩鲜艳。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制作新颖、有趣的动物造型。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二 小摆设 瓦楞纸动物造型课时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废纸箱,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富有个性的作品,利用面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第 周 教学重点

学习用瓦楞纸制作动物。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以口头或文字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瓦楞纸板、美工刀、剪刀、直尺、垫板、乳胶、铅笔、图画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二 小摆设 瓦楞纸动物造型

教学环节

1、生活中许多商品的外包装都要用到纸箱,仔细研究纸箱会发现它的厚度随商品的体积和重量也有薄、厚之分,材质也略有不同,用瓦楞纸板可以制作各种上室内装饰品。

2、欣赏课本中瓦楞纸动物造型作品及资料图片或课件由学生分组探究瓦楞纸动物作品设计、制作要点。

(1)造型----抓住特征、概括、夸张、变形。(2)色彩----可单纯、淡雅;也可浓重、艳丽。

(3)结构----可采用插接法以虚代实;也可用叠加法由面成体。

3、裁切要领:

(1)裁切时必须使用垫板。(2)切割直线用尺比好,垂直切下。

(3)注意下刀要稳,可分几次用力,一定要注意安全。

4、设计、制作。

提示:选择适合的装饰品或实用性强的工艺品,结合资料图片画设计草图。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按比例分解画在瓦楞纸上。剪好后插接完善作品。

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三 小摆设 线材人物、动物造型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可弯、折、卷曲的线材的造型创作,体验线材人物、动物造型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

2、通过案头小摆设的设计制作练习,发展和感知生活中的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设计意识。第 周 教学重点

线材造型创造的一般规律。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2.5米长铜电线两根、钳子一把、图画纸、铅笔、动物图案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三 小摆设 线材人物、动物造型

教学环节

1、研究课本中的动物、人物线材作品,发现并找出作品的创作思路和制作方法。

2、用一笔画的方法,抓动物、人物的形象和动态,在图画纸上绘图。

3、可参考用线描绘的动物、人物图案资料,按立体造型表现加以改进。

4、完成绘图,用电线进行创作时先要考虑的首、尾如何处置的更巧妙。

5、未成功的作品,拉直后再重复使用。

6、设计和制作时,要考虑重心问题,作品完成时能平稳站立,有教好的稳定性。

7、暂时没想好制作内容的同学,可临摹书中作品。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

1、用一笔画的方法,画出要制作的形象。

2、用电线和钳子完成作品。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四 小摆设 快餐盒、小塑料瓶造型课时1 教学目标通过对社会周围塑料制品的关注,学会利用以有材料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形象,进一步提高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第 周 教学重点

遵循最基本的组合原理和形式法则,使作品产生节奏与韵律,达到多样统一的效果。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树立利用身边材料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品的意识。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塑料瓶、快餐盒若干、剪刀、美工刀、胶水、其他相关资料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教学环节

1、塑料瓶---可切割、可组合、可添加。

2、快餐盒---可切割、可折叠、可综合利用。

3、其他辅助材料---可编结(塑料绳)、可切割组合(苯板)。

4、设计是可先设定命题。在确定的题目下选择材料,再组合、加工、制作。

5、、设计时可根据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确定制作内容。

6、想一想作品完成后的用途,若是装饰墙面就可做一件挂饰,若摆放在书桌、书架、窗台上,则要考虑作品的大小。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造型新颖的动物。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五 小摆设 蛋壳人造型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蛋壳人造型设计、制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2、进一步丰富学生美化生的能力,体验设计和制作的一般规律。第 周 教学重点

掌握弹壳人造型设计的制作方法。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的理念与技术意识的探索。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空蛋壳两至三个、彩色纸、乳胶、剪刀、毛笔、水粉色、资料、图画纸、铅笔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五 小摆设 蛋壳人造型

教学环节

1、蛋壳人偶类型---用蛋壳制作人物头型,用布料制作服装,组合后可用来演偶戏。

2、蛋壳人摆设---用蛋壳与圆筒组合,制作成各种人物造型。

3、蛋壳不倒翁---把蛋壳内部放入融化的腊及重物,制成不倒翁。

4、京剧脸谱造型---用蛋壳做京剧人物的头部,取硬纸剪出造型人物的髯口和部分躯体,再制作一顶帽子,按谱式画好脸谱及服饰、头饰着色。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用蛋壳和纸筒、彩纸等材料,制作人物。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六 小摆设 小泥塑造型课时1 教学目标通过用胶泥对基本形体的把握及加法、减法的捏塑,初步了解雕塑的创作规律,尝试操、搓、粘、压、划、刻、抹等具体技法,提高设计意识、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第 周 教学重点

对小泥塑造型产生兴趣,并能用雕塑作品表现校园生活。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对身边的雕塑作品评述优缺点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胶泥、湿毛巾、雕塑工具、15cm纤维板、资料图片、图画纸、、铅笔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六 小摆设 小泥塑造型

教学环节

1、雕塑就在我们身边、古往今来,中外雕塑作品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丰富了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起动手实践。

2、说说在生活中(社区、街道、学校、商店、居室)所见到的感受最深的雕塑作品和自己收集的雕塑资料图片,讨论自己准备的形式。

3、结合中外雕塑作品和自己收集的雕塑资料图片,讨论自己准备创作的选题。

4、用绘画的形式画出雕塑小摆设的草图。

5、讨论草图稿及雕塑要领。

6、进行小泥塑造型创作。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试用胶泥捏一件立体小泥塑。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七 小摆设 折纸动物造型课时1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2、通过案头小摆设的设计制作练习,了解纸造型的艺术特点、构成原理、基本技法,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和感知生活中的美。第 周 教学重点

对纸造型动物的一般规律和技法的了解和掌握。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纸造型创作与设计意识培养的探索。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彩色纸、胶水、剪刀、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增一分活泼 添一分情趣 活动七 小摆设 折纸动物造型

教学环节

1、直线折---在需要折痕处用直尺比较好,用硬物划痕再折。

2、曲线折---在需要折痕处,用硬物划曲线痕,再轻轻折出。

3、曲线---借助圆杆笔,左手握纸,右手握笔并压住纸后,左手抽纸使纸张呈弧线弯曲。

4、剪---右手握剪,来回开合,左手配合握纸比好要剪开的线,剪出需要的形状。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结合教材中纸造型----马的步骤图,模仿制作。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

1、收集相关资料,为今后的创作创造条件。

2、尝试使用身边的多种可利用的资料进行艺术创作和探索。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四单元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活动一 装饰风格 欣赏 交流 策划 活动二 织物 设计 实践 体验 活动三 色彩 设计 实践 体验课时1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的人们生活空间的风格特点。

2、感受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织物产生的不同装饰效果。

3、认识色彩在生活空间装饰和产生和谐温馨效果所起的作用。第 周 教学重点

能否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一个特定的生活空间装饰进行策划。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能否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勾画装饰效果图的草图。课型新授课课类工艺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笔、纸、颜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学环节

一、艺术陈设的整体要素:现代艺术陈设,是在现代工业技术的物质基础上,致力于功能与美的协调为目的造型活动。整体性的要素是形、色、光和材质。

形是陈设环境和各种物质的一种空间结合体,它借助体、面、线的组合和穿插,构成了围与透、虚与实、分与聚、动与静的实体空间和视感空间。

面总是依附与一定的形而存在,但它在视感印象中比形更具感染力。由于色的明度、纯度和色相的变化,能产生使人感到冷暖、轻重、强弱、进退的视感效果。

光不仅是唤起我们色感的关键,而且能使陈设环境产生微妙的光照效果。

材质是色和光呈现的基体。它表面的精、粗、光、毛常常影响到色光的寒暖感和深浅变化;质地的松软与挺阔、柔韧与坚硬、往往使人产生含蓄与明快的联想。

二、纺织品美术设计:美化日用纺织品的艺术创作活动,又称染织美术设计。

三、纺织品的色彩:对织物外观上的要求是纺织美术设计的基础,其中色彩要求尤为突出。

四、纺织品的图案纹样:来源不外乎自然形象和几何纹样。

五、居室色彩设计:家庭居室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人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家庭居室中度过的。因此,居室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生活,其中色彩的设计是整个居室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创造一个舒适合理的生活空间,色彩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根据自己的喜好等因素,确定居室的大体风格,并设计初步的装饰效果图。

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尝试从装饰变化的角度,对自己或家人、朋友的生活空间的织物进行再设计,以产生或加强装饰感。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四单元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活动四 陈设物 设计、实践、体验 活动五 装饰效果图 设计、实践、体验 活动六 展览 展示、评述、总结课时1 教学目标

1、感受陈设物的造型特点、材质特点、色彩效果及实用性的不同对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所产生的效果。

2、认识和了解室内装饰效果图的绘制特点。

3、以文字的形式总结自己的体会和收获。第 周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造型特点、材质特点、色彩效果及实用性的陈设物所产生的不同实用和装饰效果。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认识和体会陈设物在生活空间中的实用及美化的双重作用。课型新授课课类手工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课本、教参学具各种相关图片、影视资料。设计或制作室内装饰效果图的材料。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学环节

一、室内陈设品的选择与布置:室内环境中的陈设品可以加强室内间的视觉效果,增强生活环境的文化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含有创造表现和潜移默化的功能。

二、设计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展示设计是有别于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展示空间环境艺术设计,让人在其中接受信息、增长见识、受到教育与启迪。

2、展示艺术是一种最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时空艺术表现形式,观众在展示空间里,是以“流动---停留---流动”的方式,接受信息、观赏展品。

3、展示艺术必须体现观众的参与性。

4、展示艺术是多维的空间与关系处理。

1、展示设计艺术应用美学之一,它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必须做到艺术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

2、展示艺术是特殊的舞台美术设计。

3、展示艺术是特殊的舞台美术设计。

4、展示设计艺术是以趣味性和幽默性来吸引观众的。

5、展示艺术必须简明扼要,主题突出,让人过目不忘。

6、展示设计艺术是集体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为自己的生活空间进行多种类型和效果的装饰设计。如热烈活泼的生活空间、冷静严肃的生活空间等。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课后作业进一步完成课堂练习。课后记 八年级

课题第五单元 环境艺术设计 活动一 二 室内设计、陈设艺术设计 活动三 景关设计 观察与设计课时1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室内设计和陈设艺术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

2、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周围的室内环境和相应的陈设用品进行思考设计。

3、认识和了解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地位,及其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第 周 教学重点

能否认识和了解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活空间中的地位,及其与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能否对某个城市生活空间内景观艺术的设计的特点或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课型新授课课类工艺 教学方法讲授法

学具图片、资料可以制作景观设计的模型和简单制作材料。教具课本、教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五单元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环节

一、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的组成部分,旨在创造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要求。

二、平面设计和空间组织:室内设计是以人在室内空间的行为活动为基础的。

三、光照设计:通过光可以表现空间的形体、色彩和质感以创造室内不同功能需要的环境气氛。

四、色彩设计: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作用的研究,以成为一个专门知识领域。

五、材料选择:室内材料除了过去常用的竹、木、砖、石、陶瓷、玻璃、水泥、金属、涂料、编制物以外,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美观的轻质材料,如矿棉制品、合金、人工合成材料等。

六、家具布置:家具包括固定家具和可移动家具。

七、装饰和陈设:在室内常利用壁纸、地毯、窗帘的图案作装饰,在有些公共建筑内还往往用符号、文字、图形来引人注目和诱导人流。

八、植物配置:中国的盆景、日本的插花,君能平添室内生气。

九、家具设计:用图形和文字说明等方法,表达家具的造型、功能、尺度与尺寸、色彩、材料和结构。

十、造型设计:对家具形体的塑造。组成家具造型设计的3大基本要素为功能、材料和工艺特性、造型形象。

十一、结构设计:家具零部件的结合方式和装配关系。

十二、工艺设计:工艺是制作家具的重要手段。

十三、环境艺术:工艺美术的一个门类。

十四、壁画:装饰壁面的画。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

1、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分析某个室内空间及其陈设艺术的设计。

2、设计一个你所喜欢的家具或灯具。

课后小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2、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3、提出改进办法。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篇6

一、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

(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高一新授课,学生对教材并不太了解,所以首先要注重知识梳理和本节课的框架结构的构建,依据教学大纲和历史考试说明,确定本课突破的教学重点是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着力解决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三)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 导入本课

【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革命任务和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问】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的是什么运动?为什么?

【答】是太平天国运动。因为这场运动担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总结过度】对,尽管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但是它兴起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赋予它特殊的使命——反侵略反封建,它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揭开序幕。这节课我们去深入学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下册汉语教案 篇7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聊聊热门话题”, 凡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都可以聊, 聊的范围不受限制, 内容具有广泛性。习作, 也是一次不限定内容的自主、自由习作, 学生可以舒展心灵, 各显神通。从表面上来看, 学生对此次口语交际和习作都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 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受信息来源的制约, 农村学生所聊话题可能面不广, 或偏向于家事, 或正面话题说得多, 反面话题说得少。自由习作可能出现“炒冷饭”, 随便应付的情况, 学生未能把从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之中, 达不到习作的目的。因此, 笔者提出两方面的教学建议:一是要拓宽话题的广度, 培养学生关注问题的习惯;二是要提升表达的效度,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一、关于口语交际“聊聊热门话题”的教学建议

教科书上提示有助于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时, 要把充分预设与灵动生成有机结合起来。

1. 明确话题要求, 做好课前准备。

此次口语交际训练对话题范围不作严格限制, 学生选择的话题可能形形色色、杂乱无章, 也可能指向单一, 涉及面小。又由于农村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渠道非常少, 对国事、天下事关注不够, 话题可能大部分集中在家里或校园内, 所以, 在口语交际之前, 应该让学生做好相关准备。比如课前设计表格, 让学生分类 (学校里、家庭中、社会上或国内、国际) 填写各自最感兴趣的、最想说的话题, 也可以把相同话题的人组合成一个小组, 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尽可能多地搜集与此话题有关的材料, 保证交流时充分有序、翔实可靠。话题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来收集, 可以是历史话题, 也可以是现实问题, 还可以是自己亲历的未解问题。除做好话题分类准备外, 还应要求学生做好话题的甄别与取舍, 杜绝谈论不健康、不科学、不实际的话题。

2. 营造聊天氛围, 平等参与交流。

既然是“聊聊”, 教师就要创设聊天的氛围, 座位形式可做一些变化, 或是“餐桌形”, 或是“马蹄形”, 或是“风车形”, 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园内适宜的环境中上课。教师走下讲台, 走进学生中, 当好“聊聊热门话题”的组织者、指导者。对学生有争议的看法与观点, 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去, 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同时, 教师还应该全面关注学生, 克服小组中出现的“一言堂”现象, 当好“平等中的首席”———课堂动态生成的参与者和调控者。如果课堂上要聊多个话题, 应先在组内说, 再推荐在全班交流。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内容说具体, 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说清楚。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抓住要点, 听后表述自己的看法。

3. 适度拓展话题, 充实学生见闻。

学生选择的话题大多数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关, 对国际上的争端问题和世界面临的严峻形势, 以及身边潜在的危机很少去关注。教师应适当拓展话题, 增加话题“热度”。诸如世界之间的和平问题, 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出现的腐败现象, “打工热”与就业难形成的“读书无用论”等。还可围绕当前与师生密切相关的“校车安全”问题展开讨论, 就“如何安全上学”制订行动计划, 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预见性。教师在拓展学生话题时, 一定要把握好度, 有些虽然是国际国内的大问题, 但远离学生生活, 他们不感兴趣, 讲多了适得其反。教师应尽量就学生熟悉的话题作补充, 保证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 养成良好习惯, 关注身边问题。

虽然说是聊热门话题, 学生选择的空间很大, 但仍然有学生找不到话题, 无话可谈。教师平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不断丰富自己的见闻。如在每节课前, 可留给学生2~3分钟时间, 轮流汇报自己在家庭里、学校中发现的新鲜事。根据交流情况每周或每月评出“内容充实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天性, 推荐一些栏目, 让他们平时多关注。比如“新闻综合”频道里的“新闻30分”、“新闻联播”;“少儿频道”里的“新闻袋袋库”、“芝麻开门”;“科教频道”里的“走进科学”、“探索与发现”、“经典人文地理”等, 既可以满足学生娱乐需要, 又丰富了他们的见闻。

二、关于“自由习作”的教学建议

到了中高年级, 教科书几乎每册都安排一次自主式习作, 看似雷同, 其实变化很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年级的升高, 他们在知识、能力、生活经验各方面都相应地得到了增长。教师要从每次自由作文中的相同之处看到不同点, 要根据学段要求对每一次自由作文提出明确的要求。

1. 自由习作要有重点, 避免简单重复。

虽说是自由习作, 但教师需做重点引导, 让学生联系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结合本单元中各具特色的异域风情来介绍自己熟悉的地方, 也可以就“口语交际”中的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是自由习作, 内容和范围都不限, 有些学生可能照抄写过的作文, 这便失去了本次习作的意义。所以在写之前, 教师一定要拓宽学生的思路, 选择合适的素材, 力求做到与自己过去的习作不一样, 鼓励学生在文章的立意、内容的选择、叙述顺序的安排和语言的使用上有新的突破, 不走老路, 能与他人有所不同, 有点新意。

2. 表达方法要有选择, 力求学以致用。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许多表达方法, 有了一定的习作技能, 但在运用方面并非得心应手, 教师应当做适当指导。

写景:自然风光和风云雨雪, 可以按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或方位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 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还要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写事: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先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再写清楚事情发展的经过。如果事情比较复杂、人物比较多, 要注意把时间、地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主要人物的活动要详写, 次要人物的活动可根据文章的需要来略写, 最后写事情的结果及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写人: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写, 并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状物:应通过对事物特点的描写, 表达自己对“物”的喜爱之情。

写感受: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内心世界, 分为两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简写引起自己丰富感情变化或联想的原因, 第二部分详写自己内心世界, 情感变化, 各种感受。

编故事:既要有趣, 又要合乎情理, 注意把故事中蕴涵的意义表现出来。

3. 修改能力需有提高, 达到文通句顺。

自由习作既是学生放飞心灵、流露童真的舞台, 也是学生接受检验、自我反思的机会。一些学生可能离开题目漫无边际地发挥, 内容与主题脱节, 因此认真修改成为此次习作能否出彩的关键。从拟题立意到谋篇布局, 从表达方法到语言的运用都需要学生反复斟酌, 方能达到“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 语句要通顺”的要求。修改可分为自己修改, 同桌修改, 组员修改几个层次, 在不同层次的修改中, 学生的习作会得到不同的滋润。当然, 教师也应当参与到学生习作修改之中, 解决学生互改中可能因片面造成的修改错误。

4. 习作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切忌千篇一律。

八年级下册汉语教案 篇8

[摘要]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以八年级下册为例,新教材除了增设了前言,章节设置及地理图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关键词]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地理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19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湘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的修订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为依据,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更新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同时也对章节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编排。新教材的出现,不得不让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它与湘教版旧教材相比,究竟有何变化?下面对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新旧教材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一、 前言的增设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别出心裁地在目录前增设了前言。前言的第一句话是:“在本册书中,我们一起来认识中国的区域。”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新教材从一开始就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采用的是“我们一起来认识”而不是“你们将要学习的是”,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接下来的部分用了非常优美生动的语言对整册内容进行了简单概括,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语句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增强对学习本册内容的兴趣。

二、章节设置的变化

1.章节数量的变化。旧版教材共有6个章节,而新版教材只有5个章节,而且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章节号与上册章节是相连的,体现湘教版八年级整册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2.章节内容的变化。从新旧两版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思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旧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总—分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一般到具体,先介绍中国的产业,包括上一册的中国的人口、气候、资源等等,先让学生对整个中国的各个方面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在下册就详细从东部沿海、内陆沿疆、黄河和长江沿岸这四个部分对中国每个行政单位进行了介绍,内容繁杂,追求面面俱到,但是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又是不可能的。因此,新版教材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大的改进,主要从认识区域的方法着手,教会学生从位置和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和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区域,不再是简单知识内容的呈现,而更注重的是学习如何分析区域的方法,这才是学生适应当今变幻莫测的时代最需要掌握的东西。新版教材把《中国的产业》这一章节放到了上册,而下册的重心完全放到了区域的学习上,不管是章节先后的安排,还是章节内容的选取,都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三、地理图像的变化

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传递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初中生来说,色彩鲜明、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能让他们迅速地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根据初中生这一显著的特点,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教材,教材编写者都采用了大量的地理图像来凸显教材内容。尽管如此,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采用的地理图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1.新旧教材地理图像数量和密度的变化。旧版教材共分为6个章节,地理图像在每个章节的数量分别是33幅、57幅、16幅、15幅、16幅和1幅,总共是138幅;而新版教材5个章节的地理图像数量分别是42幅、37幅、46幅、73幅和3幅,总共是201幅。新教材的图像密度和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增加,说明地理图像在地理教材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2.新旧教材地理图像质量的变化。从整体看,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色彩更加鲜明、丰富,图注更加清晰,图像的线条也比较饱满。旧版教材以彩图为主,而新教材在彩图的基础上也适当地采用了黑白图像,比如在教材第12页,为了突出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地域特色是“南船北马”,图521和图522就分别采用了“20世纪40年代江南水运”和“北方传统运输方式”两张黑白图像,黑白图像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真实的人文景观,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更强的说服力。除此之外,新版教材的地理图像更具时代感。两版教材中都有对北京的区域介绍,体现北京最近这些年来高速发展成果的图片更是大量出现在新教材当中,比如北京的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和鸟巢等。与此同时,新教材的图像也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比如展现京剧、秦腔、锅庄舞等图像的运用。

新版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在很多方面存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毕竟蕴含十年来无数教师无数次课堂实践的经验总结。就如同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新版教材也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它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现在又正返回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人的认识是无限的,总能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改进和完善,“最好的总是在下一次”,怀抱着这样的期望,教育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上一篇:旅游政策与法规试题下一篇:关于安慰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