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精选4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 篇1

四色菊皇家大学08汉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人数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有六个学生,而且由于四色菊和老挝比较近,所以当地的学生基本上都会说老挝话和泰语两种语言,平时的交流以及家庭交流一般用老挝话,所以笔者猜测她们的发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老挝语发音习惯的影响。

此外,除了对一年级学生的语音调查外,本人还搜集了一些二三年级学生以及当地的泰籍汉语老师发音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这样,从初学汉语到达到较高水平的阶梯性调查更有利于我们研究泰国人汉语语音习得“化石化”现象。

在中国知网上找到两篇关于泰国人语音偏误的文章,仔细研究了一下,陈晨、李秋杨老师的《语音偏误标记与语音对比——谈泰国语音习得问题》主要是对汉语语音系统和泰语语音系统作了共时的对比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泰国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化石化”现象的原因;李红印老师的《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一文主要通过对常见的偏误进行例证,对于非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朋友们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在教学中注意所提出的问题。

那么,本文仅就个人在教学及日常交流中遇到的几类偏误作简要的概括说明,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声母的常见偏误

1、zh ch sh r 这组声母基本上是所有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难点。对泰国学生而言,当然也不例外。对于zhchsh而言,学生们刚开始学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跟zcs的差别,能够找到发音大致的感觉,但是模仿得不到位、不准确。这时候如果不能够用泰语跟学生交流的话,可以通过手势告诉她们舌尖卷起来。对于r这个音,开始学的时候一般都会发成l,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常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个音可以通过zh音过渡过去。这四个音中,zh 对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一些,所以反复的联系zh后,在找其他几个音的发音部位就会容易一点儿。

2、j q x这组声母在泰语中没有,但是泰语中有一组词在和i组合时,跟汉语的发音有些类似(比如泰语中的中国人 kuun jiin中的jiin),所以学生们记音的时候,也常常用 来记音,但是这3个音跟其他原因拼合时并不读jqx,这就为“化石化”现象的出现买下了伏笔,因为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们会习惯性的沿用这种记音方式,如果长时间没有老师的特别指导,加上以后教学中对发音的重视不够,学生们就会养成错误的发音习惯,使jqx变成我们的“女国音”!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强调一下这个记音的方式问题。这三个音中,j最容易,x相对较难。

汉语 ji qi xi

泰国学生 ji ci si

即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发出jiqixi三个音,juquxu 等v组韵母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正音的时候应该着重强调这部分。在泰语中没有yu(不能打这也韵母,所以暂且这么写不吧),所以练习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这部分。

3、k h 这两个音在泰语中似乎都存在。但是笔者在学习泰语的时候,发现了问题:我们的泰国老师汉语水平相当高,但是他也存在kh部分的问题,比如他上课的时候曾说过“时间过得真坏(快),又该下课了!” 既然泰语中有kaohao,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发音问题呢?

仔细听一下泰国人说话,尤其是男人说话的时候用的那个敬词“klap”,往往我们会听成“hap”,这就是说泰语中的k和h和汉语中的发音部位存在一定的差别!泰国人的kh的发音部位比较靠后,就好像是咳着嗓子说出来的,而汉语的发音部位比较靠前,(这就是李红印老师在文章中所说的鼻音过重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强调这一点的话,那么学生们很可能会把这两个音等同!

当然,还存在一些浊音和清音的问题,如bp,dt在泰语中都有,而在汉语中只有后者,没有前面的浊音,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稍加注意。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 篇2

一、泰国学生学习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收集

为了了解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名量词的学习情况, 汉语和泰语名量词从认知上都有一定的共性。虽然两种语言都共有名量词, 但是两种语言量词的用法及意义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名量词容易出现错误, 也会出现不少偏误。为了了解泰国学生学习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 本文主要在课堂当中对汉语名量词收集语料, 对象为泰国素叻他尼皇家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 人数总共63个学生。

由于目的在于收集偏误, 本文收集对学生的试卷、作文中出现的量词偏误, 以及在课堂中记录下来的学生使用名量词的偏误, 在语料中找出名量词偏误产生原因, 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提升他们运用汉语的水平。

二、泰国学生汉语名量词的偏误产生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偏误分析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研究的深入、广泛和科学, 研究得越来越精深。偏误分析理论建立在对比分析理论的基础上, 是对比分析产生偏误的唯一原因。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一个基本方向。笔者在偏误分析汉语名量词研究的指导下, 以在苏叻他尼皇家师范大学教师工作的教学中收集到的偏误语料为基础。为了了解泰国学生学习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分析, 收集泰国学生学习学习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泰语学生汉语名量词的偏误产生原因分析为三个方面: (1) 母语的负迁移; (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3) 汉泰两国的文化、社会地位和思维有不同。

1. 母语的负迁移

《外国人学汉语偏误研究》指出:“母语对目的语习得的干扰更可能出现两种语言存在‘决定性相似度’的时候。当两种语言的等值项或等值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相似点或一些差异时, 偏误容易出现。”汉语和泰语有共同身系统一词类的量词。这使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时比欧洲学生更了解而更快, 就是有相似的地方也会带来正迁移, 有利于学习。但是汉泰名量词的系统也有一些不同, 就是如果泰国学生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则会出现母语背景同类性的偏误。例如:中国人选用“只”作为单位量词“一只”、“两只”的“只”字, 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 均像是用手抓住一只鸟形, 其本义为一只鸟。后来扩展到家禽、家畜等动物。泰语使用“[tua33]”引申为量词, 意义是身体。因为泰国人认为动物具有身体体壮的特征, 所以他们都认为汉语所有表示动物的量词选用了“[tua33]”作为统一来计量的偏误。

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姚金玲指出:“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 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 造成了偏误, 也称为过度括或者过度泛化。”这类偏误一般在母语中找不到根源, 而且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常常出现同样的偏误。当学生面对新的语言知识时, 泰国学生掌握的目的语知不充足, 新的内容成为已经学过的采用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直接套用在新语言上, 结果产生了偏误。这样的情况就是过度泛化。在名量词泰国学生选用的时候, 过度泛化使用在二语言习得中是极其普遍的。例如:汉语和泰语都有反映出量词与名词的普遍使用的“个”。泰国学生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都发现在口语当中能广泛使用, 就直接套用“个”代替了所有他们不知道的名量词, 出现了“一个树”、“一个花”等偏误。这种“个”的泛化会影响他们正确地学习汉语量词。

3. 汉泰两国的文化、社会地位和思维不同

在泰国社会地位的不同, 体现了表示人物的量词, 例如:“[p’ra45][?o耷33] (位) ”用于国王专用词语的和“[t’an41] (位) ”表示受人尊敬之意的量词。关于动物的量词汉泰民族心理认知看法不同, 采用了不同动物的量词, 例如:“狗”中国人认为这些动物是表示长条状的量词, 就选用了“条”计量。泰国人认为它既有身子又有腿部但是强调了不是人类, 因此选用“[tua33]”计量。泰语“[tua33] (只) ”一般计量所有的动物, 但是对大象来说, 除了用“[tua33] (只) ”计量以外, 还有两种不同用于皇家的大象的计量词, 例如:[c’a:耷45][sa:m24][c’扪:ak41] (三头大象) 用于家里收养或训练的大象和[c’a:耷45][sa:m24][c’a:耷45] (三头御象) 古代大象是泰国文化吉祥和有很高的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 因为汉语里没有对应的量词, 所以影响了学生选择量词, 而造成了疑惑和混乱的使用。

三、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名量词的教学建议

泰语和汉语都属于汉藏语系, 二者之间有很多共同点, 表现在量词上, 就是都有量词系统的存在。汉语名量词的教学方法必须涉及扩大相关知识面, 进行更有深度的讲授, 不能单纯依靠学生死记硬背。在课堂学汉语名量词要求学生不仅有初步的汉语读写知识, 还要有汉文化背景知识。下面, 我们对偏误分析所出的结果, 提出一些针对泰国学生名量词的教学建议。

1. 汉语名量词的语义教学

汉语名量词和泰语名量词语从义上有一对多的现象。两种语言表现为泰语只用一个量词而汉语用不同的量词表示不同语义。例如:汉语名量词的香蕉是“把”有类似把手的东西。但是泰语用“[wi:14] (梳子) ”搭配泰语量词的香蕉, 本体的意义就是“梳子”的意思。泰语是用来表示物的形状, 因为香蕉排列整齐像梳子的形状一样。另外, 泰语一个名词跟一个量词一起搭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 而汉语当中却用不同量词。因此, 什么时候用哪个量词要具体看, 不能把泰语名量词的用法套用在汉语量词的使用上。

2. 汉语名量词文化背景与思维教学

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 往往要经过才能和思维联系关系。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学到汉族人的文化、习俗等观念, 例如:汉语中的“狗”, 中国人认为这些动物是表示长条状的量词, 就选用了“条”计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集合量词, 也有“捆”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 表示比较随便的意思。一般用于一捆菜、一捆葱、一捆菜木柴、一捆青菜等, 动量词“束”表示漂亮、文雅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例如:一束玫瑰花、一束鲜花。可见, 这样解释反映了民族思维与文化的方式, 使学生更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帮助学生摆脱母语的影响。

3.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郑艳群指出:“语言教学中应尽可能选择以视、听等方式交流信息的媒体, 以弥补或替代只用文字材料的不足。对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来说, 用图片、影像和声音显然比用语言表达能更迅速、更有效地传递学习内容。”在课堂当中, 教师不能仅靠文字和口头解释课文, 有时学生就体会不到, 导致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解释量词。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图片和图形教学, 然后教师运用两种语言对比解释, 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就能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保持长期记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小兵, 朱其智, 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2]姚金玲.泰国学生汉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 篇3

关键词 语序偏误;主谓宾错序;定中语序;状中语序

泰国语法与汉语语法相比较,其中最大的一点差异即为二者语序上的不同:虽然二者都同为"主-谓-宾"语法顺序,但泰语为中定语序,而汉语为定中语序;泰语的状语可放于中心语之前,也可放于中心语之后,而汉语中状语基本上都位于中心语之前。由于泰汉之间语序的细微差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形成偏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熟练地掌握汉语基本语序对于汉语学习相当有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是前来清迈大学孔子学院报考新HSK五级考试的25名学生。笔者发放的诊断资料是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编制的新HSK考试大纲,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笔者通过让学生做此考试大纲中的语法排序题以收集语料。之所以选取参加五级考试的学生,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水平,同时又比较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语序上形成的偏误更具典型性和探讨性。

2 偏误分析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25名被试共完成了8道测试题目。 25名被试中除了两名学生所有题目完全正确外,其余23名被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误,且绝大部分偏误类型都是属于语序偏误:其中关于状中、定中语序的问题比较普遍(几乎有偏误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状中、定中语序偏误出现)。8道测试题中,偏误率最高的为第97题,25人中一共有22人在此题出现了偏误,且出现的偏误类型差别不大,基本上属于状中语序上的偏误。出现偏误最少的为第91题,仅为4人,而这4人都无一例外地将"这个理由很充分"排成了"这个充分很理由"。此外,通过此次调查研究,笔者还发现对于泰国学生来说其实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句子的主語部分,状中、定中方面的语序偏误并没有预计之中那么高,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形成的偏误并不是很明显。

2.1 偏误分类

2.1.1 主谓宾错序。虽然泰语与汉语一样都是主-谓-宾顺序的结构,但是笔者在此次调查中却意外发现很多学生在主谓宾的顺序结构上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对于究竟该什么样的词性充当什么样的句法成分还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调查中,共有50%左右的学生有主谓颠倒、主宾颠倒、谓宾颠倒的偏误,如:在抽屉里保险柜的钥匙、您的签字需要那份合同、深呼吸有利于紧张情绪缓解等等。在此类偏误中,主谓颠倒的学生近30%;主宾颠倒的也近30%;谓宾颠倒的25%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在主语方面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多的。

主谓颠倒:此次调查中,关于主谓颠倒方面最典型的偏误句是:在抽屉里保险柜的钥匙、这个充分很理由。第95题的正确语序本来应该是"保险柜的钥匙在抽屉里"或者"钥匙在保险柜的抽屉里",共计10人在此句出现了偏误,其中5人具有同样的偏误类型,即:在抽屉里保险柜的钥匙。其余5人是对"在……里"这一方位词理解得不够透彻,形成了偏误。而第91题,"这个充分很理由",(正确的语序为:这个理由很充分)这一句共有4人形成了偏误,是所有题目中错误率最低的一题,但是不同于其他题目的是:这一题所有学生的偏误类型均为一致,写出了"这个充分很理由"的句型。

主宾颠倒:主宾颠倒最主要的偏误句型为:您的签字需要那份合同。这一句共有17人出现偏误,是偏误率较高的一题。17人中共有8人同犯了主宾颠倒的偏误,写出了:您的签字需要那份合同。其余9人在这一题还有定中语序、谓宾语序上的问题。

谓宾颠倒:通过此次研究调查笔者还发现:本来认为问题不大的谓宾语序,在测试中学生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此偏误类型与主谓颠倒、主宾颠倒有不同的地方,前两种偏误类型都能找到比较典型的偏误例句,而谓宾颠倒的偏误例句却显得较为复杂,没有一个很典型的偏误例句。其中偏误率较高的句型为:您的签字合同那份需要;律师正在双方的意见征求;紧张情绪深呼吸有利于缓解。这一类型的偏误句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句末都为动词。

2.1.2 定中语序无中心语。此次调查中,共有13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定中语序上的偏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定语后根本没有中心语。8道题目中,其中偏误率很高的一个句型是:航班被飞往青岛的临时取消了。虽然题目中加了个"被"字增加了题目的难度,但是出现了"的"字标志的定中短语是不应该出现如此多问题的。另外8道题目中偏误率最高的97题(共计22人在此题出现了偏误):"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题目出现的偏误类型也较为复杂:一方面,句中用了能愿动词"应该"加大了难度(从测试结果来看,学生对这一能愿动词掌握得还相当不到位,把本来句首做状语的成分放在了句中);另一方面,虽然题目中有一个"的"字定中短语标志,但学生并没有掌握"的"字定中短语的特点,没有组成一个完整正确的定中短语。

3 教学建议

笔者根据此次的偏误类型及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课堂教学建议:

3.1 对于主谓宾错序这一类偏误,教师首先要搞清楚它是属于主谓宾错序中的哪一种情况。如果是主谓方面的偏误,那么就要为学生讲解清楚动词一般是不能直接放于句首做主语成分的;

如果是主宾方面的语序偏误,一定要为学生理清楚逻辑关系,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宾语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因此讲解主宾方面的语序偏误其实可以从谓语入手,强调谓语中的动词是要支配、涉及哪个对象,然后再据此确定主语,不一定非要按照主-谓-宾的顺序。如偏误率颇高的"您的签字需要那份合同",先确定谓语"需要",假设"需要合同"成立,那么句中即缺一个sb.做主语,而题目中并没有包含人物的词,所以显然"需要那份合同" 在此处是不成立的,应该是"需要您的签字"。

谓宾方面的语序问题比较简单,一定要为学生讲解清楚动词一般不放于句尾,特别是不会单独用来充当句尾的宾语成分,而多放于句中充当谓语成分。

3.2 定中、状中语序偏误:此类偏误应该首先判断是不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如果是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为学生讲解清楚汉泰之间的不同即可,提醒下次不再犯。

如果是由于句子的句法成分本身就很复杂的关系造成的偏误,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化难为易,"步步"攻破。首先,学会找标志词"的"和"地",如果一旦出现这两个字,就要考虑句中是否能构架定中、状中短语。提醒学生"的"字后一定要接上一个名词或人称代词(除非能判断出它的确是一个语气词或是"的"字短语),绝不能单独放于句末或是"的"后不接任何成分。"地"字前则应该是一个副词、能愿动词或是时间名词,"地"字后可接形容词、动词,但不接名词。如果没有标志词,则要尽快将题目整理成各组小短语,最后再将各小短语串联起来组成一个句子。对于这样复杂的句式,教师要教会学生顺藤摸瓜,从短语扩展到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个方法通过实践发现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P3-11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 周小兵,李海鸥.对外汉语学入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4] 刘颂浩.汉语听力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 篇4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 语音习得偏误 声调

一、引言

语音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重要作用,也是汉语语音最突出的特点,如果声调改变了,音节的意义也往往会随之改变,由它组成的词义也就完全不同了。如“买菜”和“卖菜”,“买”和“卖”的声调不同,意义完全相反。韩国语标准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所以虽然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韩国人在声调习得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目前,针对韩国留学生语音习得情况的研究多为结论性的阐述,用调查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发音测试的方式对韩国留学生的语音习得状况进行研究,运用声学数据和统计数据对习得状况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以期找出韩国留学生声调习得的特点和偏误规律。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韩国留学生中随机抽取的3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

调查方法:问卷。于2014年5月发放30份,回收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

调查手段:问卷调查与发音测试相结合。

调查问卷以韩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为重点,设计了19道问题,涉及留学生的姓名、年龄、母语、性别等基本情况和一些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发音测试部分包括“声母、单字调、双字调、变调以及句子组声调”五个方面,重点在声调方面。所有的发音材料都注上了汉语拼音,并于正式录音时打乱排列顺序。

三、数据分析

(一)韩国留学生基本情况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性别比例既反映出韩国留学生中男女比例较均衡的状况,又反映出学习语言的学生中,一般女生略占多数的现象。年龄统计显示,来上海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大多是青年人,在年龄上趋于年轻化。从统计中可以看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平均分布于1~4年之间。

(二)韩国留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统计分析 (见表2)

1.学习环境:Q1显示,韩国留学生大多会选择直接来上海学汉语,占了88.5%。作为韩国的近邻,中国与韩国在地缘、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方面存在广泛联系。韩国留学生来上海留学,生活上没有太大的障碍,所以他们在上海留学也不会感到寂寞。

2.留学动机:从Q2“学习汉语的主要原因”来看,“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成为最普遍的选择,分别占到20.7%和58.6%。从学习动机分类来看,“在中国生活”属于融入型动机,“工作”属于工具型动机。中国经济迅猛发展,韩国跟中国是近邻,跟中国在商业和贸易上的交往十分密切,很多青年人希望能在中国发展。这成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另一主要原因。

3.学习难点:从Q4可以看出,61.9%的学生认为“三声”最难学;从Q5可以看出,39.3%的学生认为“说的技能”最难学;从Q8可以看出,37.9%的学生认为“口语”需花费最长时间来学习;从Q12可以看出,76%的学生认为发音最主要的问题是“声调不准”,声调问题是产生“洋腔洋调”的主要原因。韩国学生把发音问题列为汉语学习困难的首位。究其原因,韩国学生的母语属于无声调语言,他们通常无法读准汉语二、三、四声,因此,韩国学生在汉语语音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4.学习生活:从Q7可以看到,有37.9%的学生课余时间每天用“2个小时以上”学习汉语,有31.1%的学生课余时间每天用“1~2个小时”,这说明韩国留学生来上海学习汉语,很努力和比较努力的有69%,占大多数,但仍然有6.9%的留学生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很不努力,这部分学生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的特别关注。Q9显示,93.1%的学生保持每周练习口语;Q13显示,86.2%的学生用汉语和中国朋友交流;Q14显示,96.2%的学生以韩语和韩国朋友交流,这是很难避免的;Q15显示,86.2%的学生以汉语和其他国家留学生交流。这意味着汉语已成为韩国留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交流工具。

5.学习方式:从Q10可以看出,有37.1%的学生把“在课下与中国人交流”作为练习汉语口语的最主要方式,有25.9%的学生把“与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用汉语交流”,有11.1%的学生把“通过看电视、上网等方法练习口语”作为练习汉语口语的最主要方式。本来在校就读的学生应该以上课为主,但仍有25.9%的学生“只在口语课上练习口语”,这提醒我们应该重视对韩国学生的课堂口语教学。

6.学习成果:从Q16可以看出,86.2%的学生表示用汉语与中国朋友交流的时候,对方能听懂他说的话。从Q17可以看出,89.6%的学生表示在与陌生的中国人交流的时候,对方能听懂他说的话。

7.学习习惯:Q19是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55.2%的学生表示“当别人纠正你的发音时,你的感觉是:虽然不高兴,但也能接受”;有37.9%的学生表示“当别人纠正你的发音时,你的感觉是:很高兴接受”。由此可见,留学生对汉语的实践性练习更重视一些,态度更积极一些。

(三)韩国留学生辅音声母发音偏误分析(见表3)

实验结果表明:韩国留学生在辅音声母中发音偏误最多的是“z、c、s”与“zh、ch、sh”,r与l次之,b、p、f出现的偏误较少。

(四)韩国留学生双音节词声调组合发音偏误分析(见表4)

实验表明:韩国留学生声调组合发音方面在“上声+阳平”组合中发音偏误最多,“去声+上声”发音偏误较多,“去声+阴平”与“阴平+上声”次之,“阴平+阴平”“阴平+去声”“阳平+阴平”“阳平+阳平”与“去声+去声”相对较少,“上声+阴平”出现的偏误最少。

(五)韩国留学生汉语变调方面的发音偏误分析(见表5)

实验结果表明:韩国留学生在变调方面主要在“一”的变调中发音偏误最多,“不”的变调次之,“第三声”的变调较少,“轻声”出现的偏误最少。

(六)韩国留学生汉语句子语流方面的发音偏误分析

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句子语流中所存在的发音偏误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从声调的“四声”角度分析,阴平方面主要的句子语流发音偏误是把阴平误为上声的有12例,如:“些(xiē)”读成(xiě);把阴平误读成阳平的有3例,如:“班(bān)”读成(bán)。阳平方面把阳平误读成去声的有6例,如:“便(pián)宜”读成“便(piàn)宜”。上声方面把上声误读成阳平的有6例,如:“表(biǎo)”误读为(biáo);把上声误读为去声的有6例,如:“影(yǐng)”误读为(yìng)。去声方面把去声误读为上声的有12例,如:“域(yù)误读为(yǔ);把去声误读为阴平的有3例,如:“上(shàng)”误读为(shāng)。

2.从声母角度分析,省略了声母有9例,如“gua”误为“wa”;平翘舌不分有24例,如“zai”和“zhai”混淆、“zuo”和“zhuo”不分、“si”和“shi”混读;r与l不分,如:“leng”误读为“reng”;b与f不分,如:“bei”误为“fei”。

3.从韵母角度分析,e与o不分,如:“ke”误为“ko”;省略韵头,如:“kuai”误读为“kai”;添加韵尾,如“ka”误读为“kai”。

四、结语

对外汉语教师要充分了解留学生汉语语音的学习情况,了解韩国文化,了解韩国学生心理及年龄状况,了解韩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综合各种因素,才能有效地分析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出现的偏误,并针对这些偏误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议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0,(7).

[2]曹巧玲.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和教学[M].天津:南开大学学

位论文,2005.

[3]刘逆平.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时间与思考——浅谈韩国学生学习

汉语声母的实践及对策[J].2009.

[4]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王晖琼.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的发音偏误分析[J].2007.

[6]王安红.汉语声调特征教学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

(3).

[7]宋春阳.谈对韩国学生的语言教学——难音及对策[J].南开学报,

1998,(3).

[8]赵金铭.从一些声调语言的声调说道汉语声调[A].第二届国际汉

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

[9]桂明超.美国英语语调对美国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干扰[J].世界

汉语教学,2000,(1).

[10]李红印.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J].世界汉语教学,

1995,(2).

[11]张颂.韩国人学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J].科技信息,

2009,(31).

上一篇: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立井)下一篇:领导讲话:发挥政协优势积极履行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