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展开工作做了一些思考与论述。

第一篇:中小学科技创新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

摘要:本文以科技创新教育中的模拟飞行以及VEX机器人的创新教育为样本,对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究如何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加强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让我国的中小学生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现状;有效措施

我国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重点是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中小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的价值观等进行正确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最终让学生真正掌握科技创新和进行科技实践的能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成为各个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点。

一、 模拟飞行科技创新

模拟飞行就是在专业设备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飞机驾驶情况。利用一系列的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对空气动力、地面飞行引导、气象等真实的飞机驾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仿真的模仿,最终在利用硬件设备来进行真实的飞机理论学习和仿真操控。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模拟飞机的科技创新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大脑的注意力和任务分配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热爱,最终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

二、 VEX机器人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乃至世界都开始不断的开展VEX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VEX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将机器人的创作和创新为基础,把拓展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比赛。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机器人的科技創新的时候,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设计出独一无二的、更优秀的VEX机器人。

三、 目前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

1. 学校对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的是参加考试的主课的教育,而对于科技创新课程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则显得不够充足,最基础的科技创新条件都不能满足,在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科技创新中所需要的场地和实验设备就更无从谈起了。据调查显示,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中,对于科技创新的教育也处于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往往将科技创新课程当做复课来对待,科技创新课程的课时少,上课时间短,老师也不够专业,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实验设备等也不够完备,这就严重的影响了中小学科技创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不用提我国的西部落后地区了,有些地区甚至都没有相应的开设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对于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不足成为阻碍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关键性主观能动性因素。

2. 不注重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名逐利。学校和社会也开始将科研成果项目的多少、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这些物质的东西逐渐的进入了学校的课堂,影响了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据调查显示,现在许多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具有竞争力,能够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不惜花钱为孩子聘请专业的科技创新人才给学生进行辅导,更有甚者直接花重金给学生买科技创新成果或名次。比如,很多家长直接投巨资让科研人员创造模拟飞行成果或者VEX机器人,以自己孩子的名字参加比赛最终获奖。这些利益化的科技创新都在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长远的科技创新道路的发展。

四、加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健全科技创新设施

科技创新教育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性的学科,仅仅在课堂上口说耳听是不能够真正将科技创新教育开展起来的。科技创新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额环境,需要各种先进的高科技设备,这就要求国家和学校加大在中小学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购买先进的设备和科技资料等,比如,在进行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创新的过程中,加大科技创新的实验资本,购买各种仪器和设备,并且要多购买一些有关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创新和相关比赛情况的图书和影像资料,让学生加大对这些方面的科技创新的了解,并以期学生能够在别人的科技创新成果中创造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

2. 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团队建设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许多的中小学都没有专门的科技创新方面的专业老师来从事科技创新教育的工作。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的老师往往是学校的劳动技术老师或者是班主任老师兼任,这样的教育教学情况就相当于在中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源头设置了一道屏障。所以,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加强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团队建设,培养专业的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创新方面的师资力量,比如,重金聘请专业的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创新的老师,担任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导老师,给予学生的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创新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指导,从而加强学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3. 健全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这就古语蕴含的深刻含义放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也发挥着与时俱进的作用。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的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工作情况十分的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老师都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健全的奖励制度。对于那些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贡献的老师和学生,学校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奖励,不能够刺激他们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的欲望和热情。所以,学校应该拿出大量的教学资金作为老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方面的专项奖励资金,对于取得科技创新成果和奖项的老师和学生应该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让模拟飞行和VEX机器人方面的科技创新更上一个台阶。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加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已经提上我国教育事业的议事日程。但是,目前我国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认识和实践上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国家、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富昌.运用多媒体开展科技活动[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05)

[2]何兰英.论科技活动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2)

[3]王忠秋,赵俊环.为创新鼓劲为成长加油--第24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瞥[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09(07)

作者:伍智发

第二篇: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摘要:中小学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科创老师师资缺少、指导时间不足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平台的青少年课外科技创新体系。青少年网络创新平台主要由赛事动态、科创教程、文件下载、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组成。通过搭建的网络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查阅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起到了指导课外科技创作、激发学生创新思路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平台;青少年;中小学生科创;课外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能力是指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集中和发散思维,运用直觉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因此,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同时它的顺利开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以创新教育为主,包括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课外主要以学生直接参与到动手中来,通过政策导向与学生兴趣来实现创新教育。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提高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北京推行的“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计划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不低于1小时接触科创、文艺、体育等项目,通过“科学家进校园”,与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培养学生在科技等方面的兴趣。因此,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平台,成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创教育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但是,科创老师课外指导不到位、学生缺乏指导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无法满足创新教育的需求[3]。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中小学科技创新体系[4],通过搭建网上科创平台,使学生及时得到问题的解答,使科技创新教学与网络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一、网络创新平台的作用分析

网络创新平台是运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一座桥梁,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其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热情

网络创新平台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中小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听觉、视觉感官细胞,产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创新的热情,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想要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自己也动起手来,加入到创新的行列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即进行创新活动的主体的行为技巧,包括多信息加工融合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熟练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现能力及物化创造能力等。网络平台配有名师视频教程、机器人程序源代码等教学资源,在网络创新平台中可以打破书本知识的局限,不但可以将传统的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色并茂的动态教材,而且能够实现教材各元素的非线性链接和灵活跳转。网络使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与时俱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从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拓展中小学生的创新实施思路

网络是一座为学习者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的宝库。通过网络,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地点,选择自己需要的任何资源,还可以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补充、改造。发现问题,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上浏览和查询,了解该问题的发展动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改进措施。

二、构建网络创新平台

由于网络创新平台对中小学生创新会起到重要作用,搭建了如下的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如图1所示,主要由赛事动态、科创教程精选、文件下载、成果展示等四部分组成[5],每部分的功能如下:

(一)赛事动态

当前,全国各级各类适合在校中小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竞赛不下几十种,包括国家、省部、地市等举办的各级青少年科创、机器人比赛,乐高、慧鱼等公司主办的科创大赛等,其中以下两项国内最为权威:一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基于网络平台,中小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大赛的基本情况与参赛注意事项。通过网络可以及时便捷地指导学生参加哪个竞赛、怎样参加竞赛、怎样开展竞赛项目的研究。

(二)科创教程精选

联合机器人专家、科创指导老师,将其在教学中的录像汇总后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学习到科技创新教程。

(三)文件下载

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下载到一线教师在教学及科研中积累下来的科研报告、教学视频、文档和图片等,学生能及时了解到我校老师的科研情况,使自己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得到参考和受到启发。

(四)成果展示

汇总大赛作品图片、作品视频,将学生在参加各类比赛的视频和图片以及他们的科技创新作品也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平台,进行作品展示,以便学生借鉴。

三、网络创新平台的实现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搭建网络平台并丰富网络平台资源,研究框架的实施见图2所示。

(一)采用ASP语言设计创新网络平台

采用ASP语言开发打造创新网络平台,不仅仅局限于与HTML结合制作WEB网站,更重要的是能与XHTML和WML语言结合制作WAP手机网站,学生可以利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浏览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

(二)制作指导视频

针对不同的赛事制作教师的指导视频,学生创新活动都存在机构制作、想法实现等具体问题,组织教师对其进行定期指导,网络平台汇总往届教师对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录像。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三)收集文档和图片

每次学生参加比赛,会把整个过程中遇到的新思维、新创意记录保存,比赛结束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汇总,并把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形成文档或者图片,方便后来者参考和学习,实现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曹艳青.以网络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J].2011,(30):174.

[2]刘春元.网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2005,(04):47-48.

[3]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

[4]唐剑英.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9).

[5]沈昌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体会[J].发明与创新,2003,(10).

作者:王春萌 王妍妍 张红娜 全意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创新思考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针对新的历史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展开工作做了一些思考与论述。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创新;层次化;德育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小学德育工作不仅要继承传统的德育的工作方法,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教学与德育的和谐发展。以下是笔者就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创新的着力点,针对实际工作的现状提出的几点思考。

1.更新德育观念,实现德育方式的积极转变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应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中小学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除学校常规教学外,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军民共建、跨学校跨地区互助活动等渠道,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平等竞争思想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在共性中发展个性,在个性完善中促进共性,进而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成为真正具有传统与现代道德的新人。在实施开放式德育时,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应有主动精神,而是以超越市场意识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去培养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素质发展的先导责任。同时,坚决克服“片追”观念,在思想上把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摆正,切实开展“双成”教育,不但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学生成人。

2.明确德育目标,实现过程与目标的双向协调

改革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将过去大而无当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在中小学阶段,当前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在这一目标下,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进一步落实德育目标。同时还要使德育工作目标不断细致、便于操作。中小学德育工作还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相互结合,是作为一个人向社会化转变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初步常识和必备的行为规范。在进行了一写列的规范以后,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完善,从而使德育工作更加具有动力。

3.拓宽德育内容,构德育新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在将原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生动化、生活化、删除空泛的道理后,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规范。如:独立自主的品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等,使中小学德育在新环境下既能适应于社会公德的需要,还要服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心理素质完善的需要,使德育工作内容更加全面。德育内容在安排上,也要将原来的“倒置”状态理顺。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由行为教育推及到理论教育的方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形成正确、稳定的知——行结构。由具体到抽象是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新体系的一个原则。因而,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之初,加入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爱的教育,并以此入手,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4.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实效性

新时期的德育方法应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观念的开放性相吻合。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式,将包办代替式改为自治、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教师的启发诱导、耐心交流是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通过教师科学地安排各种活动,依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效地指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中小学生思想单纯,但波动较大,教育工作者可将德育方法心理学化,进行心理咨询,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生活的勇气。面对社会性的大系统,教师利用多元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训练、社会实践、多项思维,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将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方法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转变了,德育工作才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5.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德育力度

教师,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体,其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思想素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各科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齐抓共管,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德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根据学科实际、学生实际有效地挖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顺畅结合起来。同时,各中小学校要组织观摩学习、优秀教师讲座评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能力,让教师的智、德、才、情在教学中充分表达,使德育渗透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生动自然、深入人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端正教师的思想认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德、智融合的工作积极性,把德育工作全面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6.优化德育效果,构建和谐德育

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各班级、各年级、学校总体都要积极宣传新人新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好德育基地,配合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学校应建立健全学校、家庭长期联系制度。一方面帮助家庭了解学生品德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确立家庭教育任务,互相弥补不足;另一方面根据家庭教育是互动教育的特点,通过子女成长影响家庭的价值观,实现学校德育对家庭环境的辐射。学校还要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切切实实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整顿社会大环境,创造正确的育人氛围;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受到积极的熏陶。用学校小环境改善社会大环境,形成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总之,充分发挥各渠道优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实现德育与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相互和谐。

中小学德育工作更需要掌握德育的规律,做到切实可行的创造性工作,以此来丰富德育新的体系,真正做到与时俱乐进,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尚鹤睿.试论德育概念泛化与德育实效现代教育科学.2002.

[2]杨德广《现代教育理念专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赵海鹰.开放班级管理,培养创新型的班集体小学德育.2001.

(作者简介:石淳江,男,教师,政工师。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后进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学士学位。从教期间担任共青团工作,学校德育工作。曾发表《农村地区少先队的思想品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师》等多篇政工论文。)

作者:石淳江

第四篇:中小学法治教育创新研究

【内容摘要】中小学法治教育对培养合格公民,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基础性的特殊作用。经过30年的普法教育,青少年法盲犯罪尽管已经不多见,但知法犯法仍时有发生。针对学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目标偏离、力量薄弱、内容零碎等,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生知行脱节、惧法而不信法等问题,灌云检察院牵头精心打造的集犯罪预防、法治宣传、心理矫正、安全教育、学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家园——“青苹果”法治乐园,以教育力量的整合,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教育的衔接;以法治教育内容的渗透,推动了法治教育与思想、文化课的融合;以维权机制的构建,促进了学生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统一。

【关键词】中小学 法制教育 犯罪预防 社会支持系统 法治信仰

公民法治意识和能力的有无与强弱,既是反映一个公民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尺度。法治意识作为一种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社会化特别是未成年时期的初步社会化形成的。家庭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初步社会化尽管十分重要,但随着现代公共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人获得适应社会所需要知识、技能、规范等的主要途径。中国素来重视伦理,讲究德治,而缺乏法治的传统。在父母法治观念普遍不强,社会尚未形成崇尚法治的大背景下,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法治教育对培养公民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摒弃“人治”思想,建设法治国家,造就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合格公民,预防青少年犯罪等,也就具有了基础性的特殊作用。

连云港灌云县有中小学102所,学生138585人。其中小学75所64857人,初中21所37058人,高中5所18390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18280人。与全国中小学一样,自1986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普法”教育以来,灌云县中小学法治教育在法制副校长等制度的助推下,实现了由无到有,由单纯法律知识教育到多学科渗透教育,由单一的学校课堂教育到与校外辅助教育相结合的转变。

随着学校法治教育的普及,中小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根据对灌云县检察院办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总结以及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中过去高发的法盲犯罪,近几年已经不再多见,但值得注意的是,法治意識淡薄仍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与不懂法、不知法的法盲犯罪不同,因法治意识淡薄而犯罪的青少年,虽然对自己行为的违法性有一定的认知,但面对诱惑、矛盾或冲突等仍不能通过有效的自我调控,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或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针对法治意识淡薄这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灌云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一方面,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机制,强化涉案未成年人的检察保护,做好诉讼中的涉案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挽救工作;另一方面,适度延伸检察职能,推动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发展。在总结多年参与学校法治教育,特别是法制副校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县宣传、教育、司法行政等部门,依托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精心打造了集犯罪预防、法治宣传、心理矫正、安全教育、学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精神家园——“青苹果”法治乐园。

“青苹果”法治乐园自2012年9月开园以来,不仅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而且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上级部门的肯定。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日益普及的大背景下,为什么在资金投入、技术应用等都无法与众多基地相比的灌云“青苹果”法治乐园能够产生如此影响?为了深入了解“青苹果”法治乐园,并对这一全新的学生法治教育形式做出客观评估,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与灌云县检察院联合在“青苹果”法治乐园设立了“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基地”,并形成了由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在近一年时间中,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观察、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青苹果”法治乐园的法治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我们对“青苹果”法治乐园创建、运行、效果等研究情况报告进行总结。

一、灌云中小学法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根据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定》,及1986年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的指示精神,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于1986年开始正式启动。经过30年的努力,灌云中小学法治教育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与家庭、社会教育不同,学校法治教育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的,因此,灌云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情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省,乃至整个国家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状况。

(一)法治教育目标存在一定的偏离

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法律素养作为一种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一个人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仍存在以下三种值得关注的问题。

1.法律知识的普及缺乏“系统”。知识与信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系统性。也正是这种系统性,使得知识具有了信息所没有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和应对所面临问题的巨大力量。法律是由价值、理念、目的、原则、理论、制度、规则、技术等构成的系统,可表现为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不同形式。学校法治教育首先要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法律知识的初步认知,从而为他们进一步认同、内化形成法律意识打好扎实基础。然而,今天中小学法治教育虽然有了系统规划,但由于缺乏教材、时间、师资等保障,学生通过学校法治教育所获得的法律知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而这种“零星”的法条知识,在本质上只具有“信息”的功能,对学生形成法律意识不仅作用有限,有时还会起相反的作用。如现在的中小学生虽然越来越重视个人的权利,但如何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并没有同步增强。更有甚者,有的未成年人知道不满14周岁或16周岁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由此放任自己危害社会,或利用其他未成年人实施犯罪。

2.法律规范的内化缺乏“认同”。中小学普法教育大多从与人们生活贴近的法律法规开始的,并主要通过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和违法犯罪可能带来什么后果。这种教育固然是必要的,但这种以“他律”为目标的教育,由于难以让学生对规则产生内心的认同,因此,难以转化为自律。美国法治教育早期强调基本法律知识学习,但“法律知识的学习本身并不会必然改善学生品德,培育良好公民,为了通过法治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当代法治教育内容上更强调让学生理解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性的思考这些权利和义务,从而合理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伦理困境。”立法者制定交通规则虽然有维护交通秩序的目的,但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立法价值所在。趋利避害是人皆有之的本性,如果法治教育不仅让学生了解违反规则要受到惩罚,而且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本质上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么就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对规则的认同。相反,如果只是强化守规则可避免受到惩罚,那么各种侥幸心理、“潜规则”就可以让规则成为“挂在墙头的东西”。

3.法律意识的形成缺乏“激励”。学习内化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规范是一个人社会化所不可或缺的内容。法律意识的形成不仅要以对法律的认同为前提,还必须融入到个人意识之中,与自我意识、道德意识形成融合局面。从父母对婴幼儿大小便的定时、定点控制,到长大后加入某一群体接受“规矩”约束,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从娘胎出来就开始了,并一直伴随着中小学生的成长。法律与纪律、道德等一样也是一种规范人行为的规矩,只不过这种规矩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而已。那么,为什么违法犯罪青少年普遍存在法律意识不强呢?这与学校规则意识培养存在“脱节”和“赏罚不明”不无关系。世上从来没有天生的罪犯,从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堕落大多经历了由道德越轨到不守纪律,再到违法犯罪的过程。换言之,未成年人的犯罪与其前面的越轨、违纪、违法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为此,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既要以道德、纪律意识等规则意识培养为基础,并形成相互衔接机制,又要将道德、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强化对守规守纪的正面激励和对违规违纪行为负面激励,真正让学生从小对守规矩产生强烈的荣誉感。犯罪学研究表明,孩子受到的处罚越早,可能产生的负面标签影响就越大,其再次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未成年人身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出现越轨、违纪等行为,而如何应对这些行为可能比行为本身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为此,法治教育中既要重视针对性的预防教育,又要对不良行为采取“零容忍”。但“零容忍”不在于“有错必惩”而在于“有错必究”,找准原因,以“欣赏教育”取代简单惩罚,让他们始终在获得激励中保持自信,并以自信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

(二)法治教育的保障不力

法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知识灌输,而是以培养法律意识、运用法律能力为核心。青少年违法犯罪所反映出来的青少年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固然与中小学法治教育存在偏离目标相关,但这种偏离又与法治教育的保障不到位不无关系。

1.课程设置不独立。现阶段中小学法治教育是在中小学德育的总体框架下实施的,法治教育的内容虽然在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小学中高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及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中都有涉及,但只有初二,即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中有较为系统的法治教育内容。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法治教育要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之一,但在应试教育下,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常不被一些学生甚至老师所重视,而相对于相对成熟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无论在教育活动安排上,还是实际教育效果上还有很大距离。由此,中小学通过法治教育培养或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之间虽然存在着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密切关系,但将法治教育纳入德育的总体框架中,不利于公民法治意识形成。一方面,中国虽有重伦理,讲道德自律的传统,却缺乏法治的文化基因。法治源自“人性恶”的理论假设,而“德治”则以“人性善”为理论前提,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基因”。因此,在德育的框架下进行法治教育不利于法治文化基因的培养或移植;另一方面,中国正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传统道德在巨大的冲击面前正经历着适应性的演进。从传统道德演化不出现代法治,但现代法治的推进却对于维护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不独立,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框架下培养法治意识和能力,既增加法治教育的难度,也限制了法治教育的时间。

2.师资配备不专业。将法治教育纳入德育教育框架之下,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中安排法治教育内容,而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都是由专门的政治老师担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师资配备是专门的,也是专业的。但法律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德育所包含的政治、思想、道德等,虽然有联系,但区别更明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未经法律专业学习和训练的政治老师担任法治教育又是不专业的。如果老师自身的法律素养不高,那么就很难指望通过他们培养出法律意识强的学生。多年来,一些中小学正是看到了法治教育存在的这一短板,加强了对师资的培训,同时注意从校外邀请法律专业人员为学生开法治讲座,但这对于解决师资这一难题仍只是杯水车薪。在调查中,120名中小学老师回答“您认为当前影响学校法治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90名选择了“没有专门的法治课老师”,占75%;105名选择了“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占87.5%。而在座谈中,法治教育的任课老师普遍提出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

3.教育资料不配套。学生从对法律的认知、认同到内化为法律意识,并形成应用法律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组织、有计划的学生法治教育,既要适应中小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又要符合学生法治意识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客观要求。然而,与其他有组织、有计划的学校课程教育不同,法治教育雖然进入校园多年,但至今没有形成适合不同年龄或年级学生的教材和配套教学、阅读资料。法律与生活如此紧密,一个经过法律专业训练的老师,在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找些教育用的案例等资料并进行解读、分析并不难,难的是这种解读、分析如何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法治意识培养的需要。也正是如此,在问卷调查任课老师,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时,无一例外回答要加强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建设。随着法制副校长制度的推进,不少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法律工作者为学生进行法治讲座,他们用自己处理过的鲜活案例进行讲解,学生听了很受震动,教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对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的作用仍是有限的。只有将这种教育有机地与课堂化的教育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内外力量的合力不够

学校法治教育由于还没有独立的地位,仍主要是通过渗透教育来进行的。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对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意义重大,但问题是如果老师自身的法律素质不够,课堂教育的时间又有限,再加上都不知如何实施渗透教育,那么,渗透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小學逐步认识到学生法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为弥补法治教育时间、师资、和教育资料方面的不足,大胆引入校外力量,以法治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课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对推动学校法治教育,提高课堂法治教育效果起到的积极作用。但缺乏整体设计和安排,缺少力量上的整合和协调,仍存在以下值得改进的方面。

1.课内课外教育内容不衔接。如前所述,不论是课堂教育还是课外活动,如果不能让学生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法律知识,那么学生就难以真正形成法律意识。现阶段,课堂教育除初二有专门的法治知识教育,其他年级的法治教育主要以渗透教育的形式进行,但渗透教育的内容既没有系统设计,更缺乏统一安排。因此,给予学生的仍属于“碎片化”的知识。而颇受学生欢迎的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虽然都有自己的主题,但这些活动又服务于怎样的法治教育的需要,大多没有系统安排,具有很强的应景性。由此,造成活动本身虽有一定影响,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强化作用有限。

2.校内校外教育安排不统一。伴随着法制副校长制度的发展,公检法司机关参与学校法治教育不再是被动接受邀请,在更多情况下是主动参与。学校邀请公安司法等法律工作者来校参与法治教育活动,大多还是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安排。但在很多情况下,公检法司等主动来校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大多是根据他们自身工作或满足考核等需要开展的,因此与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并不一定衔接。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对营造法治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很大,但如何发挥这些教育活动的系统效应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3.兼职教育力量布局不协调。随着法制副校长制度的建立,公检法司机关主动参与学校法治教育的热情虽然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因交通、学校位置、重视程度等原因,有的学校校外力量组织的活动频繁,但也有的学校校外力量搞的活动却很少。因重视程度不同,公安司法机关参与学校法治教育也存在着的热度差,有的与学校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的虽然签订了协议却少有活动。为此,如何整合公安司法等校外法治教育力量,也是强化校园法治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法治教育的效果不均

学校法治教育作为“规定动作”既然是统一安排的,那么,每一名在校学生都能够受到一样的教育,但由于重视程度、考核宽严、教学水平、学生兴趣、接受能力等复杂原因,学校法治教育的效果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一方面,学生对法治教育的认知出现了严重反差。根据问卷调查统计,366名初中学生回答了问卷设计中的“你所在学校开展法制教育了吗?”,其中57名同学回答“没有开展”,占总数的15.57%;103名同学回答“不知道”,占总数28.14%。197名在读高中生在回答“我国法律规定,多少岁达到完全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起点?”问题时,选择14岁的9人,占4.57%;选择16岁的132人,占67%;选择18岁的55人,占27.92%。从选择的比例分布不难看出,对于刑事责任年龄这一基本的法律问题,回答却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另一方面,学生违法犯罪出现严重校际区别。根据2014、2015年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统计,全县27所初中、高中和中专,有7所学校发生涉及学生犯罪的刑事案件,共12起25人,占25.93%。其中,有2所中学发生3起,1所中学发生2起。涉及人数最多的为1起11人。

二、灌云“青苹果乐园”法治教育的探索

全县102所中小学校星罗棋布地分布在1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于县城的公检法司等机关,要在不打乱学校正常教育安排,同时又不影响自身职能工作的情况下,组织和参与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不论是在活动的组织上,还是时间、地点的安排上常常面临种种困难。为应对中小学法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切实提高每一名在校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充分发挥中小学法治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灌云检察院在总结多年参与学校法治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实践探索。

(一)探索的过程

灌云检察院在上级检察院和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从创建“青苹果”法治乐园,到联合公安、法院、司法行政、教育等部门,探索中小学生法治教育和维权机制,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精心打造法治教育平台。2012年,刚产生的新一届灌云县检察院党委,面对当时依然严峻的青少年犯罪形势,认识到要有效遏制青少年犯罪,必须强化未成年人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和权利保护。一直思考如何强化检察维权的新任检察长,偶然了解到教育局在城郊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个大胆的创意在脑子逐步形成。经深入调研、科学决策,打造中小学法治教育平台——“青苹果”法治乐园建设由此展开。从2012年6月初立项建设,经精心规划,多方沟通协调,强抓工程质量,抢抓工期进度,于同年9月20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最初展示馆布展面积100余平方米,内设图片画展、人机互动系统、大屏幕播放等相关设施,融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未成年人维权案例、未成年人模范典型为一体,通过“历史墙”、“行为墙”、“悔恨墙”、“维权墙”、“安全墙”、“向上墙”、“宣誓墙”、“感悟墙”以及“声像墙”共“九墙”11个板块的展示、互动,运用文字、图片、动漫、电子触摸、屏幕播放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法的力量和影响,体会违法犯罪所带来的伤害、危害,领悟学法、守法、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必要性、重要性,为全县公安司法机关搭建了一个参与中学生法治教育的公共平台,也为全县中学生营造一个集中接触法律知识、身边案例、解惑释疑的现实互动空间。

2.全力拓展渗透教育空间。法律源自人类社会生活,又对人的行为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法律意识的培养虽然离不开知识的灌输,但更需要生活的体验。为将法治教育渗透到相关教育之中,2013年4月3日,灌云检察院推动县文明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灌云县青少年“青苹果”法治乐园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县相关部门融入“青苹果”法治乐园建设工作实践的途径和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检察协调、多方参与”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法治教育社会化体系。10月份,又与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联建青苹果安全教育馆,将有关消防、地震、交通安全、毒品防治、食品卫生安全、网络安全、校园伤害事故等自护图展带到安全教育馆,极大地拓展了法治渗透教育的空间。将法治教育渗透到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之中,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价值,提升法治意识。

为了增强乐园法治教育内容的体系性和功能的系统化,2014年乐园不仅增设了“青苹果法治文化教育馆”、“青苹果娱乐中心”、“青苹果法治长廊”,而且建成了“青苹果法治传媒影视墙”。同时,还依托团县委青少年网络维权平台开设青苹果网络维权空间,开展法律宣传,定期推出法治新聞、案例通讯和法律解读等内容,专设“女生心语”日志、“不识愁滋味”留言板、“岁月留痕”时光轴等语音视频交流空间,对特定未成年人犯罪进行线上、线下同步预防。由此,青苹果法治乐园开展法治渗透教育由现实空间进一步拓展到虚拟空间。

3.科学构建维权联动机制。随着“青苹果”法治乐园规模的扩大,功能的齐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成了问题的关键。为让更多部门参与共建、共享法治乐园教育维权平台,2015年5月,灌云检察院又牵头召开青少年维权工作联席会议。会上,县综治办、文明办、法院、公安、团县委、教育局、司法局等12家单位,围绕共建和更好发挥法治平台的作用,踊跃发言,献计献策,并就建立联动机制,打造系统维权体系达成了共识。随着12个部门联署的《关于建立联动机制全力打造青少年维权体系工作方案》的出台,依托“青苹果”法治乐园,不仅建成了由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检察协调、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青少年维权工作格局,而且初步形成了立足各自职能,共建、共享法治教育维权平台的机制。乐园新设的12块电子屏幕,正是这种机制的具体体现。每一个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优势,结合中小学生特点,动态地更换显示屏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形成了内容上的衔接、功能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创新、效果上的竞争。

三、灌云“青苹果乐园”法治教育的成效与经验

灌云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探索,由于较好实现了现有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产生了意想不到效果。自法治乐园开园以来,组织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30余场次,现场接受教育的学生达到3万余人次,而通过视频直播接受教育的中小学生更是达5万多人次。现场参加乐园活动的学生,在苹果树上留言2600余条,以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与收获。“青苹果乐园”法治教育探索所取得的初步效果,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有关乐园的创新举措不仅《中国检察官》、《清风苑》、《江苏法治报》等作了专题报道,而且团中央、江苏团省委、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政法委、江苏省检察院等领导先后到乐园考察指导,还先后获得“江苏省法治文化示范点”、“江苏省成长护航工程示范项目”、“江苏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十佳创新事例奖”、“南京市法治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青苹果”法治乐园的有益探索,为中小学法治教育积累了以下经验。

(一)法治教育需要形成校内外教育合力

中小学虽然是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但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却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及其公共权力机关特别是公安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青苹果”法治乐园建设,既壮大了中小学校外法治教育力量,又进一步整合了校外及校内与校外法治教育力量,对中小学法治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平台共建。初建时,由检察院、团县委、教育局、司法局等四个单位参与,现在则成了县政法委综治办、文明办、法院、公安、团县委、教育局、司法局等12家单位进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阵地。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参与不是挂名,而是各负其责的共建。走进展示馆,映入眼帘的12块醒目的电子显示屏,虽然由基地统一购置、安装,但归属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局、政法委等不同部门,并由各部门负责更新电子显示屏中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这种共建既能够更好地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又能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以产生更好的法治教育效果。

2.责任共担。“青苹果”法治乐园既是法治知识的展示平台,又是开展各种法治教育活动的多功能活动场所。如何根据教育需要,结合不同对象特点,及时更新法治教育知识,又怎样依据法治教育的系统安排,由不同职能部门组织寓教于乐的活动,是法治乐园持久生命力的源泉。为此,从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的法治教育,从逐步深入的法治教育到不断强化的维权行动,各参与单位不仅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定位,及时推出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而且要根据青苹果法治乐园的统一安排,在乐园组织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

3.资源共享。有限的法治教育公共资源,让更多人享用本身就是公平、公正法治理念的体现。一方面,利用教育局现成的中学社会教育实践基地的空房建设法治乐园,既盘活了固定资产,节约了创建的成本,又实现了学校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的融合,还为整合校内校外法治力量,形成校内校外法治教育合力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经过整合的法治教育力量,不仅可以为轮流中学集训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并通过现场直播让全县所有学生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作为中小学生家长法治教育,甚至闲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法治教育的基地。

(二)法治教育需要形成“三化”机制

法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但学校课堂法治知识教育安排却相对集中,如何将法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基础教育,既离不开课堂上的渗透教育,也离不开课堂外活动的科学安排,更少不了全员化、常态化、趣味化教育机制的形成。

1.对象全员化。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规范,在法治乐园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按照普及化要求配齐辅导员、讲解员、心理咨询师等法治教育专业人员和车辆、电脑等设备,并根据课程安排及活动计划准时开放乐园,保证全县每名来基地参与社会实践的初中学生都有机会接受至少四个课时的法治教育和熏陶。随着网络的发展,基地还将精心挑选的法治教育活动,通过远程教育视频传输到全县中小学教室,让所有中小学生有机会享受这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精神大餐。

2.活动常态化。按照常态化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学生实践活动必修课,每期4课时,与科技、劳动、绘画等科目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一批批的学生进入基地,要保证每批学生都能够享受到道德、安全、法治等渗透教育的套餐,单靠某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做到的,但随着参与部门的增加,根据组织活动的目标,结合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分别由不同部门来组织,就可以将常态化的法治教育落实到实处。据统计,三年来,各部门已组织开展“我守法、我成长”主题演讲比赛、“争做文明守法学生、建设美好幸福灌云”法律知识抢答竞赛、“法治教育情景剧”专场演出、中小学生“模拟法庭”比赛、“远离违法犯罪,健康快乐成长”法治讲座等活动30余场次,在保证基地学生人人参与的同时,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将活动现场播送到全县各中小学,使基地与各中小学的法治教育活动真正实现了常态化。

3.形式趣味化。中小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好奇、好动,对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却又容易转移注意力。充满生活气息的案例虽容易让人产生兴趣,但要掌握形成法律意识不可或缺的法律知识,仍免不了要让学生与概念、条文打交道。而概念、条文的枯燥又常常让学生避之不及。为此,如何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让学生学到相对系统的法律知识,成了法治乐园建设和法治教育活动组织主要考虑的因素。法治乐园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有关法律知识、案例分析等文字、图片展示;一部分是有关法律知识问答、规则意识体验;还有一部分是组织法治教育活动的场地。在展示区的建设上,从装修装饰材料色彩到教学内容的编排及表现,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尽可能色彩清新、明快,内容直观、形象。在互动区的建设上,将学生好动与好奇融入到法律知识的学习与体验中,真正体现一边玩一边学。在法治教育活动安排上,也改变了课堂化的知识灌输,而是联系学生身边的事进行讲解,或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学和悟,如征文、演讲比赛,或通过角色扮演进行体验,如模拟法庭、交通执勤等。

(三)法治教育需要具有三性特征

中小学法治教育是在德育框架下进行的,由于缺乏师资、时间、配套资料等保障,实践中多偏重法律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法治意识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的知行脱节。而灌云“青苹果”法治乐园的实践,因从内容、方法、形式上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法治教育内涵,所以可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法、用法、守法和护法的有机统一。

1.内容的系统性。“青苹果”法治乐园作为校内校外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共用平台,不仅实现了中小学法治教育课上与课下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而且促进了知识学习、行为养成和意识增强的结合。较好地化解了学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目标偏离、资源不足,及知识传授“碎片化”、活动安排“随意性”、教育效果“形式化”等问题。通过整合教育资源,科学确定教育内容、系统安排教育活动,初步产生了法治教育的系统效应。

2.方法的灵活性。邀请校外力量进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既受时间、空间限制,又會因规模太大而影响实际效果,更难以将这种活动常态化。而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活动,又会面临组织困难,存在安全风险等。而在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依托法治乐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则不再受时空限制,也不存在安全风险和组织上的难度,法治教育活动开展更加方便,更具有灵活性。

3.教育的针对性。教育的针对性是产生教育实际效果的前提和保障,而实现教育的针对性,则既需要了解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特点、接受能力等,又要掌握法治意识形成的基本规律,还要适宜的教育编组、安排和教育资料等资源。过去,学校老师虽然清楚学生的特点,却缺乏针对学生特点的教育案例、资料等。校外力量进行的法治教育或活动虽然贴近生活实际,但未必是学生面临的和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法治乐园这一学生法治教育平台的建立,由于很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校内校外、课上课下教育的互补,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法治教育的针对性。

第五篇: “科技战疫,创新强国” 2020年广州市科技活动周中小学专场活动启动

本报综合消息 8月23日上午,以“科技战疫,创新强国”为主题的2020年广州市科技活动周中小学专场系列活动通过网络在线组织启动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解剖学专家钟世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硕贤,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杜如虚等通过致辞视频或题词表达了他们对中小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启动仪式活动中,宣读了全市349名在2019年廣州市各类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中表现出色的中小学生“学科学、爱科技”积极分子名单。本次活动在优化整合往年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着重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融合科技元素,积极开发线上资源,拓展新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家长参与感,着力在全市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摘自“广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知行合一论文下一篇:中国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