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2022-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课程简介5

课程哲学5年一撇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课程论研究作为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与哲学这个母学科的关系值得深度探讨。本文拟对近5年来(2006年-2011年)核心期刊中相关的典型论文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对“课程哲学”的研究类型进行划分,进而提出总结和展望。

一、研究概况

在知网核心期刊中共搜得“课程哲学”相关论文三十六篇。各年分布情况为:06年5篇,07年13篇,08年0篇,09年8篇,10年10篇,11年0篇。研究维度主要分为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哲学视野下的课程编制问题、哲学和教学的关系、课程评价、对课程哲学的反思五个方面,其中哲学视野下的课程编制问题、哲学和教学的关系两个维度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就哲学角度而言,过程哲学、文化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等都被引入到课程哲学研究中,我国传统儒家哲学也见诸笔端。就课程哲学本身而言,课程与哲学的关系、课程哲学自身的发展都得到了关注;就课程哲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而言,主要涉及了哲学与课程编制、哲学与教师、哲学与课堂、哲学与课程评价等角度;就具体学科而言,主要涉及了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等学科,其他学科尚未涉及,已有学科之间的研究分布也不平衡。

(一)课程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制约着课程发展,课程体现具体的哲学观。谭辉旭认为,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同时课程在哲学面前也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1]。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要受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哲学理念,课程改革受哲学观的引导与支配[2]82-86。

(二)哲学视野下的课程编制问题

1.元课程编制哲学

元课程编制哲学的思考是课程哲学自身的起点。冯永刚等认为课程编制要遵循一定的哲学规律,不同的哲学取向选择造就了不同的课程类型。哲学思想是课程观最根本的基础,每一种课程学习方式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作为支柱[2]82-86。

2.过程哲学

过程哲学研究的时代性较强。崔允漷认为过程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与促进了“现代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转换[3]。因此,深入探究与挖掘过程哲学所涵括的当代教育意蕴,进而架构与联结其与课程改革沟通和对话的桥梁与纽带,从而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观的重塑或重建,具有重要和深远的价值与意义[4]。

3.文化哲学

关于课程与文化哲学的研究视角较多。衣俊卿从文化哲学的视角[5],认为存在性取向课程和个人性取向课程聚散离合,共同走向人类的理想未来[6]。刘启迪认为由于课程在目标上具有强烈的育人性、在内容上具有深远的文化性、在实施上具有鲜活的主体性,课程研究具有文化学与哲学的特质[7]。

4.后现代主义

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反同一性、反中心论,主张差异性。同时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在传授大众文化的同时,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展现独创性[8]。张连江、李杰凯对后现代系统整体论世界观用于指导运动技术学科课程改革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还介绍了“涌现”原理对于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9]。而闫智勇、毋丹丹则提出了要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窠臼的观念,并运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建构了超越式的后现代课程开发模型[10]。

5.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学者将其研究角度大多集中于具体学科。孙强就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11]。魏东新、李士杰则分析了实用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对日本教育的影响[12]。

6.生命哲学观

课程最终是要发现人的价值,因此有的学者从体育与生命意义的角度解读了体育课程观的生命哲学蕴涵和现实标示,认为应当按照生命规律发展体育教育,从而为最终提升人的生命意义提供身体可能[13]。

7.中国传统的儒学

学者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当代课程改革的关系出发,认为中庸哲学中“和谐”、“创生”、“执中”尤为重要[14]。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课程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异于基于国外哲学探究课程哲学的新的道路。

(三)哲学和教学的关系

1.教师的角度

程良宏等认为,审视和反思教师既有的教学哲学,培育并重构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教学哲学,是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自身在改革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15]。在课程改革中审视并反思教师教学哲学的重构,是消解课程改革理论遭遇教师实践抵制和推进改革有效达成的可能性选择[16],应立足教师生活实践,从教师自身出发去思考教师教学哲学的重构[17]。崔岐恩等认为,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向课程实施者教师提出挑战,教师只有具备相应哲学素养才可驾驭新课改[18]。

2.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角度

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有学者以“王钟之争”为切入点,将分歧的关健定位于知识的独立自在性问题,最后以波普尔的“世界3”为根据,给出消解分歧的建议[19]。还有学者认为理清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哲学问题,有助于对学习方式转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为其他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20]。

3.学科教学的角度

学科教学哲学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科中,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丛生、疾病缠身,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21];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是教师教育哲学的问题[22];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内心成长在哲学课堂上发展迅速[23]。

(四)课程评价

基于对课程评价问题的判断,孙万国、刘苹苹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促进发展是根本,以人为本是核心,多元评价是基础[24]。张宏伟、沈辉则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传统评价观的梳理,提出生命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观应当由知识本位转向生命本位[25]。

(五)对课程哲学的反思

反思是进一步深化的起点。朱成科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例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反思,目的在于明晰对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及教育改革思维的模糊认识,解放教育改革思维[26]。樊亚峤从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教育哲学的缺失角度进行反思,认为校长对于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哲学与校本课程发展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7]。孙建华等则具体从体育课程出发,认为求真、向善和审美是体育课程的本体论追求,三者应相互融通[28]。

二、研究总体述评

通过对上述相关研究内容分析发现,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理论型研究范畴内,对实际教学或学科发展等应用问题都没有提出具体有建设性的建议,尤其是没有涉及到课程目标、教材开发、学生学习等主要的课程研究方向,这使得课程哲学研究浮于表面而难以产生实际的影响力。

就课程与哲学的关系来说,学者的目光多集中于课程变化与哲学思潮变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体系对课程的影响上,无论是聚焦在课程实施中掺杂哲学思想以期达到完善课程和升华学生学习的目标,还是聚焦学校和教师应当形成自己的课程或教学哲学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都未意识到课程与哲学都是宏大概念,研究应当深入探讨哲学思维与课程思维的契合度、哲学目的论和方法论与课程目的论和方法论的一致度、哲学根本问题与课程根本问题的相关度等细化的问题。

就哲学与课程编制的问题来说,学者目光多集中在用具体的哲学派别和哲学思想来思考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无论是从文化哲学还是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从外国实用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儒家中庸哲学、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还是幼儿园课程,就其一家一派来具体的探讨课程编制,确实给予了课程编制一个较好的考量角度,但所涉及的学科和学校类型的全面性还是不足,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哲学与具体学科或学校类型的课程编制的关系上。

就哲学与具体教学的关系来说,学者们将课程哲学与具体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从学科教学特性角度与课程哲学相观照,给学科教学实施与反思都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这类研究总量尚少,其中体育院校、高职院校的研究居多,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教学与哲学的关系则根本没有学者予以关注。

就哲学与课程评价的关系来说,研究者寥寥无几,有学者以哲学的视角提出了体育学科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有学者则提出课程评价要重视哲学思维,但是例如哲学与课程评价的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评价具体的实施的关系则没有给予关注,对于哲学与课程评价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就课程哲学自身发展的反思来说,有的学者关注课程哲学的发展的滞后性,有的学者关注课程哲学发展的不全面,有的学者则关注学校教育哲学缺失的后果,角度还算全面,但研究数量少,研究不深入,限制了课程哲学反思发展的脚步。

三、展望与期待

(一)课程哲学研究应自成体系

哲学不仅要被用来指导各门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更应当被内嵌到课程体系自身中。课程哲学不是各种哲学观在课程上的映射,而应当将教育学原理与哲学原理深入融合,从课程编制、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实践课程哲学思维,使课程哲学从哲学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形成自身的体系。

(二)课程哲学研究应拓展深度

课程哲学研究要将课程体系构建、学科发展、实际教学实践等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是在我国当下新课程改革进入转型期的背景下,通过课程哲学研究的领先发展,从理论上架构起新的完整的有深度的课程体系,并将之逐步发展完善,随时指导教学实践及修正自身缺陷。

(三)自身发展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

课程哲学研究作为课程理论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先决条件,必须要在教育的各要素间平衡考量,必须要完整地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必须要在各门学科、各种教育类型中综合发展。只有将课程哲学自身发展与课程哲学、课程其他要素的关系协调统一,才能真正地有益于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辉旭.关于课程哲学基础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3):66-70.

[2]冯永刚,张茂聪.哲学是课程研究与发展的基础——再论课程与哲学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75-79.

[4]王洪席,靳玉乐,课程改革:过程哲学之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0,(4):27-31.

[5]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39.

[6]赵宁宁.存在性符号的人性化历程——课程研究问题史的文化哲学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57-61.

[7]刘启迪.课程研究的六个维度——基于课程文化哲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9,(16):3-9.

[8]周旻.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36-37.

[9]张连江,李杰凯.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哲学理念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809-810.

[10]闫智勇,毋丹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窠臼[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100-102.

[11]孙强.浅析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专刊):217-218.

[12]魏东新,李士杰.关于日本职业高中课程体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30-31.

[13]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56-58.

[14]樊亚峤,靳玉乐.新课程改革:中庸哲学的视点[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28-131.

[15]孟凡丽,程良宏.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哲学及其生成[J].教育科学研究,2010,(11):66-69.

[16]程良宏,张金运.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师教学哲学的审视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0:(8):78-82.

[17]孟凡丽,程良宏.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哲学及其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28-31.

[18]崔岐恩,张晓霞,高莉.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及对教师哲学素养的追问[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7-10.

[19]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0):54-74.

[20]霍海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的哲学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48-49.

[21]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7):47-50.

[22]祁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J].数学通报,2007,(2):4-9.

[23]杨小洪.哲学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111-116.

[24]孙万国.刘苹苹.哲学视域中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J].教学与管理,2009,(7):58-59.

[25]张宏伟,沈辉.生命哲学视域下体育课程评价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74-78.

[26]朱成科.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哲学反思——关于“新课程改革”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3-7.

[27]樊亚峤.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J].现代教育管理,2009,(7):20-23.

[28]孙建华,张志成,何劲鹏.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本体论危机与哲学应答[J].体育学刊,2010,(4):45-49.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作者:陈栋

第2篇:煤炭工业5.0时代课程互动网络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以煤炭工业5.0发展方向为契机,针对疫情期间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重新调整教学方式,采用网络试验教学的方法,重新建立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筛选多个网络教学平台,对比分析认为QQ群屏幕共享、腾讯课堂相对其他网络平台具有教学流畅、功能多样、互动性强、反馈及时、评估多样等特点,为煤炭工业5.0时代课程互动网络教学提供了系统的应用支撑。

关键词:计算机地质制图;腾讯课堂;教学

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概念,按照工业发育不同阶段作为划分,工业1.0为蒸汽机时代,工业2.0为电气化时代,工业3.0为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智能化时代。我国煤炭工业近10年来快速发展,2017年谢和平院士提出了“2040-2050年进入井下无人、地上无煤、纯清洁能源的煤炭工业5.0时代”。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近期不会发生重大改变,井下无人是煤炭智能开采的延深,但其基础则是煤炭开采地质保障,涉及煤层精细赋存探查、分析,将是煤炭类地质院校的学科发展方向。

“井下无人、地上无煤”的基础条件就是在对煤层赋存精细探查后的地质建模,涉及的主要课题是地质三维数据体的构建,而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中关于“等值线”的学习涉及相关内容。以计算机地质制图课为例,其是为煤炭类院校和部分礦业类高校地质相关本科专业开设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与地质相关的制图软件使用方法,熟悉与地质相关的地质图件绘制流程与方法,能够绘制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分析图件。由于我校以煤炭为主体设置了相关学科,地质与环境学院本科专业的计算机地质制图在教学内容上也偏向于煤田地质类相关内容,特别是学院要求在进行本科毕业设计答辩和汇交材料时,必须提交三幅论文相关图件,因此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的教学影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表现,也影响后续学生在工作、研究生等阶段的制图效率。

目前,计算机地质制图的授课对象是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包括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质工程(卓越)等班级,该课程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学习软件包括:MapGIS、Surfer、AutoCAD、Coredraw等,学分2.0,每周4学时,上课周次为1~8周。

一、课程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地质制图的教学特点

1. 计算机地质制图的地质属性

计算机地质制图是计算机制图中的一个小分支应用,除了像MapGIS、Sufer、龙软等专门地质制图软件外,大部分成熟的制图软件多服务于机械设计、建筑等行业,因此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必须要突出计算机地质制图的地质属性,其必须要结合相关的地质专业知识,特别是要突出我校煤田地质的特色内容。

2. 计算机地质制图的技术属性

计算机地质制图是一门应用技术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解软件的操作,更要兼顾软件的实际应用,深入探讨软件的高级应用和软件开发功能。

3. 计算机地质制图的互动属性

由于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所使用的软件在操作过程中步骤性极强,既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熟悉软件窗口布局、菜单与快捷工具位置,同时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本科生的即时学习效果。

4. 计算机地质制图的特殊属性

计算机地质制图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按照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大纲,理论教学以软件使用演示为主,以地质制图软件高级使用及开发为辅;实践教学则是通过上机实训、绘制图件为途径。

5. 计算机地质制图的先进属性

计算机地质制图中需要学习的软件升级更新速度较快,以AutoCAD为例,其版本升级是以“年”为单位的,如最新的软件版本为2021版。虽然大部分软件更新具有继承性,但遇到重大更新时,软件使用变动极大,软件工程文件识别也是一种障碍。因此,计算机地质制图教学备课量较大,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软件过程中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软件。

(二)计算机地质制图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2016年讲授这门课程开始,已完成5个年级20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课后反映、期末考核等环节的及时反馈,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一直在改进教学方式。结合以往学生的反馈和教学中发现的不足,通过总结教学经验,认为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当前的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应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1. 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以往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多强调软件使用的重要性,但是本科生认为软件的使用可以参照软件帮助、说明书等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认清该课程的重要性。自2017年以来,在课程绪论阶段就反复强调在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必须提交三幅地质图件、该课程是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必备技能、毕业深造或工作均需要经常使用软件制图等,加大了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

2. 网络中心上机实践教学限制较多

学校网络中心电脑配置较陈旧,同时在软件安装、软件更新、上机演示等方面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地质制图上机教学的要求。自2018年以来,结合学院新建的分布式网络中心,且配置了华为网络教学系统,使得软件的安装、更新极为便利,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软件版本使用方法;强大的教师机显示系统极大增强了学生上机实训的示范意义,提高了教学效果。

3. 理论教学效果较差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学术课堂学习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只能听、看,不能实际操作。自2019年开始,在不减少理论教学课时量的情况下,通过开放学院网络中心,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机实践,增强教学效果。自2020年开始,已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安排在了学院网络中心,将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4. 与其他课程衔接不合理

以往计算机地质制图将MapGIS作为主要的教学软件,但随着软件的迭代更新,目前MapGIS应用领域越来越窄,且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使用软件重合。自2017年开始,逐步减少了MapGIS的课时量,及时增加了AquaChem、奥维地图等软件的教学内容。

二、课程教学设计平台的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成为最重要的问题。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开课时间早,因此需要提前做好课程建群、教学平台选择、课程试讲、制定课程教学安排等。由于目前较大的慕课、微课、网络课堂平台均未建设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因此该课程属于自建网络课程。

经过开学前两周的课程准备,选择了QQ群屏幕分享、腾讯课堂、QQ群课堂、ZOOM、雨课堂等软件平台,经线上调查(图1),结合学生主要意向,最终选择采用QQ群屏幕分享、腾讯课堂这两种直播、录播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同时,经过两周的网络教学,及时增加了QQ远程协助作为教学手段。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QQ群屏幕分享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计算机地质制图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其理论教学的效果较差,原定的全部在学院网络中心授课因疫情而不能进行,考虑到学生无法上机实训,该课程的网络教学在初次安排时仅安排了理论教学,将上机实训安排在了开学之后补课。但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又进行了学生个人情况调查(个人是否拥有计算机),仅4人没有电脑。结合前面对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的特点和以往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按照原课程教学方案,使用个人电脑进行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的教学任务。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首次进行网络教学,鉴于该课程的特点,需要网络平台具有PPT播放、软件使用演示(教师机屏幕显示)、师生互动、签到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功能,具有以上功能的软件在疫情初期仅ZOOM、QQ群屏幕分享符合教学要求,鉴于网络视频会议软件ZOOM的普及性不高,虽然已要求学生安装了ZOOM软件,但是在教学准备阶段发现QQ群屏幕分享更便捷、适合计算机地质制图教学。

QQ群屏幕分享功能是QQ群自带功能,使用其作为网络教学平台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均不同,因此必须结合QQ群屏幕分享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案。

1. 确定教学目标

網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地质制图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绘制、编辑、修改地质图件,能够使用软件进行高级分析。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次网络教学将课堂教学与上机教学融合,减少PPT式的教学内容,加强软件界面操作、图件编辑与分析的相关内容。虽然学习的软件比较多,但是每个软件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即:

(1)点评作业,回顾上次内容;

(2)软件介绍,主要是软件的功能、软件界面、软件快捷工具、软件的一般性设置;

(3)软件的输入、编辑、修改、保存与输出;

(4)相关标准化图件要求、图件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5)软件高级使用及其操作;

(6)课后作业。

3. 教学策略

根据QQ群屏幕分享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其支持共有区域分享和窗口分享两种模式,可以划定电脑桌面的部分区域进行分享,也可选中具体窗口进行分享,进入群视频后,点击屏幕分享的按钮,选择要分享的区域即可。主要应用于工作会议演示,远程会议屏幕分享、窗口演示等。通过多次的教学,基于QQ群屏幕分享的计算机地质制图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更优于课堂理论教学。

基于QQ群屏幕分享的计算机地质制图网络课程,确定以下教学策略。

(1)教学进程

本次网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即绪论、MapGIS地质制图、Surfer地质制图、Auto CAD地质制图、AquaChem地下水化学制图、综合制图及其他应用,各部分学时分配分别为:2、5、6、10、3、6。

(2)教学方法

使用QQ群屏幕分享功能进行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教学时,遵循以下流程(图2):

a. 开课前一周将课程相关的软件发至QQ群共享,提醒学生下载、安装,熟悉软件界面。上课前10分钟,在QQ群提醒学生准备上课。开始上课,进行课程教学。

b. 在教师机对上次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回顾,点评布置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针对每个人绘制的相关图件,对存在共性的错误点进行重点讲解。

c. 根据课程大纲,提出本次网络授课的任务,开始对地质制图讲解、示范,强调关键操作,美化地质图件,总结使用心得。

d. 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使用共享的数据进行同步跟随制图,教师利用QQ群成员语音功能,随机询问学生的听讲情况。采用学生QQ群屏幕分享功能,对学生进行指导。

e. 总结本次网络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和难点,布置本次网络课堂的课后作业,布置下次网络课堂的认识任务,完成本次网络课堂教学。

f. 课下时间,学生单独答疑。

4. 效果评价

针对网络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图3):

(1)课堂中,通过随机点名考核网络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学生使用QQ群屏幕分享考核网络教学效果;

(2)下课后,通过采用QQ群投票功能,调查本次网络课堂的教学效果。

(3)通过对课后作业进行检查,分析网络课堂教学效果。

5. 存在问题

根据前两周使用QQ群屏幕分享功能进行网络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效果评价,发现目前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使用QQ群屏幕分享进行网络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互动性不强

虽然QQ群屏幕分享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学生进行语音交流,但是在网络授课过程中查看电脑屏幕时,必须通过“关闭教师屏幕分享→学生启动屏幕分享→学生允许教师语音交流”的方式进行,操作繁琐,需要多次建群屏幕分享、退群屏幕分享。

(2)缺少网课回看功能

基于QQ群屏幕分享的网络教学目前还未集成录播功能,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疑问的知识点,不能通过视频回看的方式解决,虽然教师可以提前或实时进行教学录制,但操作仍然繁琐。

(二)腾讯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在使用QQ群分享屏幕进行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网络教学后,针对其具体存在的问题,在进行网络平台合理筛选后,开始使用腾讯课堂进行教学。两个教学平台在功能上存在的差异较大,总体上腾讯课堂具有的网络教学功能更为强大、操作更便捷,集成了考勤、课后回放、教学工具多样、听课便捷等多个功能,在其使用過程中教学方案与QQ群屏幕分享是一致的方便学生学习,但是在部分细节上更适合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的网络教学(图4)。

1. 考勤

在使用腾讯课堂进行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网络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观看直播时长、观看回放时长、进入课堂时间、签到等方式作为考勤考核依据。

2. 教学工具多样

在使用腾讯课堂进行网络教学过程中,有画板、答题卡、画中画、预览等多个教学工具,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

3. 多种互动模式

可以使用举手模式进行师生对话,同时利用好友中的控制对方电脑的方式,直播学生操作,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情况。

4. PPT与分享屏幕模式衔接合理

在进行理论教学中,可以使用PPT模式;进行软件操作教学时,可以使用分享屏幕模式。两种模式更加适合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的网络教学(图5)。

四、 结束语

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在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筛选时选择了多个教学平台,同时也对QQ群屏幕分享、腾讯课堂进行了使用教学,其中腾讯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好。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平台,鉴于时间有限并未进行试用。

针对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网络教学的效果,经过调查,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并且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较强。

基于腾讯课堂的计算机地质制图课程网络教学,不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将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进行综合、教学效果考核、师生互动等方法,都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华,纪志永,王月欣,等.“腾讯课堂+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组合的有机化学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20,48(7):190-192.

[2]卢行伟,田茂毅,李庆.基于微课和雨课堂的大学计算机混合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6):203-206.

[3]朱睿,刘艳霖,方建宁.基于“互联网+”的化工安全课程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140-143.

[4]陈彦涛,胡慧媛,杨波,等.UOOC平台与腾讯课堂相结合的“在线异步教学”[J].大学化学,2020,35(5):115-120.

[5]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6]张维瑞,赖建国,刘盛荣.疫情背景下的“SPOC+腾讯课堂”在线教学模式[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2(1):80-84.

[7]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7_416672.html.

[8]教育部: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2/t20200203_417488.html.

[9]黄小平.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网页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7):7-8.

[10]韦家正,韦端.疫情期间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通讯世界,2020,27(4):161-162.

作者:牛超 肖飞飞 何青峰 肖乐乐

第3篇:构建“3-4-5”新模式 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广西大学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从2009年开始,学校决定开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在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了“3–4–5”新模式。“3”即三项原则;“4”即课改的四个方面;“5”即实施课改的五大措施。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广西大学走出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地方重点高校课改之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模式

广西大学历来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西大学就开始有计划地、系统地、全方位地进行专业结构优化的改革实践,使人才培养主动地适应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本科专业的科类结构比较均衡合理,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都得到提高。2009年6月,经广泛调研和讨论,学校召开第四次教学工作大会,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开展以教学过程优化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在25个学院试点,随后在全校全面推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了“3–4–5”新模式。“3”即三项原则;“4”即课改的四个方面;“5”即实施课改的五大措施。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推行,广西大学走出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地方重点高校课改之路。

一、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

广西大学明确提出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第一,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涉及作业、上课发言、指定阅读、广泛阅读、读书报告、设计报告、研究报告、期中考试、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讨论、教师点评、期末考试等10余个环节。教师主动地在这些环节进行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这些环节。第二,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多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或探索的认知工具[1]。第三,给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提高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二、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方面内容

根据课改三原则,确定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改、学改、考改、管改。“教改”即狠抓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的中心地位受到冲击,部分教师甚至完全不愿拿出时间、精力从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很难形成浓厚的氛围[2]。而教学方法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的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指出:“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他认为:“教学方法的大改革,可能是今后深化教学改革、质量大提高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3] “学改”即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自己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因为,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提供的信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被选择的信息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取得意义。由于各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样的信息理解的意义与深度必然不同。因此,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4]。“考改”即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考核不仅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管改”即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管理体系。

三、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五大措施

1. 建立课改激励机制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明确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课改工作中来。广西大学的思路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充分调动高学历、高职称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实施课改。物质层面,增加课改补贴,设置课程教学改革补贴系数,对组织进行课内和课外小组讨论、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答疑、组织进行课程测验、组织学生写课程论文或做课程设计并予以批改四个方面予以补贴。为从根本上改变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照本宣科状况,取消多媒体上课补贴。实施责任教授制,规定申请专业责任教授、公共基础课程责任教授和主要课程责任教授岗位的教师必须参加课程教学改革,由此分别获得每月1500元和600元的责任教授岗位津贴,学校每年发放责任教授岗贴达230余万元。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外在的,包括组织的政策、管理措施与方式、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只能起保健作用不能起激励作用。激励因素是内在因素,如工作本身、工作责任心、学到新知识新技术、成长发展机会等,可以激励人的积极行为。由于课改补贴属于物质层面的保健因素,对一些容易获得高收入以及对津贴有高期望值的教师来说,其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对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学校建立课改推广机制,让课改典型教师赢得尊严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学校积极了解一线教师的课改进展,及时发现课改典型,在全校教学工作大会上,邀请这些教师做典型发言;在学校组织的责任教授培训会议上,邀请课改典型教师做经验交流,在校园网和校报上开辟课改专栏,全方位、多角度积极营造课改氛围。

2. 实施研究生助教制

课改要求注重课程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评价,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为减轻课改教师的工作压力,锻炼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我校适时实施研究生助教制。研究生助教承担课程的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指导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的考试及监考、阅卷等教学任务。通过“学校补助一点,学院自筹一点,导师资助一点”的工作思路,多方筹资,改善了研究生助教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每年投入70万元用于发放研究生助教酬劳,扩大助教岗位数量,优先安排课改教师的助教岗位。鼓励学院根据课改进展,提供配套经费投入。硕、博士生导师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部分经费资助助教,安排自己的研究生承担本科课程助教工作。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1学年底,我校参与课改的教师人数达到2674人次,配备研究生助教2883人次,课程达到1760门次,覆盖全校所有学院。

3. 建立课改培训机制

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学校多次邀请著名学者来我校进行课改讲学,为课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受到广大教师的广泛好评。

4. 构建学生满意的学习情境

所谓情境,根据韦伯斯特词典所下的定义,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境、背景或环境”。建构主义非常注重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多数的学习应与具体情境相关,在解决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问题过程中习得的知识将更丰富、更有效和易于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推进研究性教学。要从学生主体性入手选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多选择能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课堂重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结合点的教学方法,多选择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课程可以采取讲义公开法,各学科课程均可采用精品觅食法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文科课程应多采用激发想象法,理工科课程鼓励逆向思维的教学法,法、哲课程的教学提倡观点烹调法。

5. 建立课改评价机制

学校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内部评价包括学校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及抽检;外部评价包括通过对学生发放和收集《满意度调查表》和召开会议的方式了解教学情况。改善学习课程内容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关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范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试制度,增加平时成绩考核的比重,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比重,有效检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改革和规范本科课程教学过程。同时,学院制订课程管理及评价体系,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指导和管理。学院将课程建设工作纳入评价教研室教学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每学期期末,学院组织本科生对此门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课程评估的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

参考文献:

[1] 李萌. 从建构主义视角谈高校课程的价值取向[J]. 才智,2010(1):159

[2] 姚利民. 打破教学改革坚冰 创新高校教学方法[J]. 中国高等教育,2010(8):40-42.

[3] 浩歌. 教学方法改革何时突破重围?[J]. 中国高等教育,2009(6):1.

[4] 王晓茜,姜俊和. 建构主义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06(8):17-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重大项目“以教学过程优化为主线、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ZD002)之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韦化 苏一丹 贾历程

第4篇:美丽校园简介 (5)

普集镇中心小学美丽校园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我叫杨莹,是我校的大队辅导员,承担这次“美丽校园”讲解任务。我校美丽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是“追梦”。我将从

三方面具体介绍。

为了有更广阔的发展,学校一贯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楼左边针对学生我们悬挂了励志标语“树百年报国做世纪报国才”,做人标语“ 一字一句读好书 一言一行学做人”,教学楼右边针对教师我们悬挂了“ 春风化雨爱永伴 诲人不倦志常在”、“承先启后育英才 同心协力创未来”。

各位领导请看,这是校园活动剪影。观看了影片《跑出一片天》之后,少队部积极发出倡议向李小天同学学习,召开了《我自信 我拼搏 我成功》主题队会,同学们激情演讲。鲜红的旗帜招展着我们的理想,新一代的英姿在这里闪光。“庆六·一”、“升旗仪式”、“少年宫活动”等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搞好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为此,我们开展了高效课堂活动,涌现出赵丽霞、鲁娟利等一批高素质的教研型教师。这是我校高效课堂活动剪影。 现在,敬请各位领导随我前往教学楼一楼。

自办学以来,我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培养“立志做有知识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这是我校教师谱写的校歌《追梦》。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希望,一个梦想,一个天使,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成为追逐梦想的天使。我校校徽名为“追梦天使”,以蓝、绿、红三色为主色调,采用学校名称拼音的前两个字母进行艺术变形,组合成一个飞跃的天使图案,寓意与时俱进,成长和希望,奋斗和激情。

右边,大家可以看到我校优秀师生展示墙。

学校文化建设坚持“让草木传情、让墙壁说话”的原则。一楼文化主题针对

一、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卡通形式的“行为规范养成”篇。

请各位领导上二楼。二楼是教师的办公区。文化墙主题为“爱岗敬业”。

诵中华经典,做四有新人;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三楼文化墙主题为“国学经典”。为了充分展示特点,每个班级有班级口号、班规,白板上张贴学生的手抄报、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等。

四楼文化墙主题为“勤学励志”。

学校领导班子齐心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优雅、文明、和谐、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先后投入近6万元粉刷墙

壁,制作学校宗旨发光字,制作大小标语、横幅155幅。

学校教育教学立足国情,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人为本,培养学有特长的栋梁之才,着意培养“让每个孩子赢得主动创新的机会,获取实践发展的能力”,评选出“今日之星 明日栋梁 五星学生”。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

目前,全体师生正以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齐心协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文化”美丽校园,共同铸造我校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第5篇:第 5 周课程计划

日期9月 19日至9月 23 日 班级:大6班 执教教师:石老师、邹老师 周目标 活动目标:

1加强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 5 周课程计划。

2.掌握好本周的知识内容,并将识字和英语重点抓好。

3.提醒幼儿养成早上早起的好习惯。

环境创设:

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一周回顾:

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浓,能大胆讲述和表达。 家长、社区工作: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创文明城市!星期一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分级阅读:

《玩》

英语活动:

《情景On the Bus》

体育活动:

《左右转弯走》 生活与社会

《会跳舞的点点》

体育活动:

《左右转弯走》

户外活动:立定跳远分级阅读:

《玩》

数学:

《10以内的分解

户外活动:羊角球音乐活动:

《神秘洞》

礼仪教育:

《接打电话》

户外活动:立定跳远语言活动:

《古朗月行》

美术连堂活动:

《锷鱼》

下午语言活动:

《古朗月行》

离园活动:桌面游戏音乐活动:

《神秘洞》

离园活动:玩积木

英语活动:

《情景On the Bus》

离园活动:讲故事

科学活动:

《去竹林探竹笋》

离园活动:认字游戏 数学活动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离园活动:音乐欣赏

第6篇:5、中国知网简介

中国知网,英文简称为CNKI。CNKI是指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此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此项目对应实体公司为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知网是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是一家致力于为海内外各行各业提供知识与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目前中国知网服务的读者超过4000万,中心网站及镜像站点年文献下量突破30亿次,是全球倍受推崇的知识服务品牌。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学位论文检索结果

论文题目 学生 年代 指导教师

6、世界学术不端行为案例 (1)、现状

(2)、具体案例

A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事件

涉及国家:日本 人员:小保方晴子 学校: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领域:全能性体干细胞探索 事情概要:

2014年1月2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召开记者招待会,宣称小保方晴子所在的研究团队成功发现了近似于iPS细胞的新万能细胞STAP细胞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分别以一篇论文和一篇来信的方式发表于《自然》杂志(Nature 505,641–647页和676- 680页,2014年1月30日号)上。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小保方晴子、通讯作者为查尔斯·维坎提,若山照彦教授与小保方晴子在理化所的同事笹井芳树和丹羽仁史也是两篇论文的共同作者。

就在两篇论文正式在线发表的当天(2014年1月29日),美国干细胞学者Paul Knoepfler即提出了关于实验可重复性的疑问,随后收集了其他研究组的验证结果,发现共有11位学者或研究组给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其中9组无法重复,1组正在进行,只有1个实验小组成功重复。且能重复出来实验的学者Yoshiyuki Seki[15]在2月13日表示,在B27 + LIF细胞里验证不了结果,但是在serum + LIF里可以检测到微弱的信号,但是还存在很多死细胞,所以这一重复结果只是有限的重复结果。

2014年4月1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布完整调查报告,指出论文中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第一篇论文Figure 1i是由两块凝胶拼接加工而成,泳带

1、

2、

4、5来自凝胶-1,泳带3来自凝胶-2,泳带3处理前后都是阳性对照。 2.第一篇论文Karyotype analysis部分(共17行)从其他文献(In Vitro Cell Dev Biol Anim. 2005, 41, 278-283.)复制而来,并且与真实的实验操作有区别。小保方晴子认为原因是没有引用原文献,由于具体实验由其他人完成,写论文时双方都没有仔细检查这段文字。

3.第一篇论文Figure 2d底部中间的图片、Figure 2e底部三张图片源自骨髓造血细胞,而不是脾造血干细胞,小保方晴子的解释是拿错了图片,因为骨髓造血细胞、脾造血干细胞都贴了“hemato(造血)”标签。

4.第一篇论文Figure 2d、Figure 2e与博士论文相同,小保方晴子认为在学术期刊中使用自己博士论文的图片并无不妥。但调查人员支出,第一篇论文做的是用1周龄小鼠脾细胞创造STAP细胞,而博士论文是用3-4周龄小鼠骨髓细胞创造球状细胞,实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小保方晴子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点。

5.第二篇文章Figure 1b右图、Figure 2g下图是共同作者Teruhiko Wakayama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两张照片(同一小鼠),论文修改过程中忘记删除Figure 2g下图,第二作者Yoshiki Sasai也解释未注意到多出一张图,文字部分未引用这张图可以证明是疏忽而非伪造。

因此,数据的可信性从根本上被破坏,因此,判定小保方晴子涉及捏造这一学术不端行为。 在4项调查事项中,作为研究的基石——显示细胞多能性的图像,为2011年小保方晴子所完成的其他主题的博士论文时所使用的图像——这从根本上摧毁了数据的可信度,也不得不说逐渐令人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因此判定为“捏造”。

关于剪贴并加工实验图像的结果一事,作者抱着“只是想做出看得清楚美观的图”的目的行事,被判定为“篡改”。共同作者只在论文投稿前看到过被篡改后的图像,因此判定无学术不端。共同作者CDB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及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虽无涉及造假,但身在其位却招致学术不端行为,此二人亦责任重大。

事件影响:

调查委员会对上述几点表示“屡屡做出绝对无法容忍之行为”,严厉批评其“歪曲了科学的本质,令社会各界不仅仅是对搞研究这一行为更是对研究人员这一群体大失所望。”

最终在2014年7月2日,英国《自然》杂志正式撤回两篇曾引发巨大反响的细胞论文,论文所有作者均已同意撤稿。经过长达5个月的调查,论文中的多项错误基本上都已“现形”,数个重复试验也以失败告终。论文第一作者、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被所在的学术机构认定为学术不端,其所在的研究中心也有可能被关闭。

尽管目前整个事件并未完全盖棺论定,正在进行的重复实验的结果直到7月底或8月初才公布,但有媒体表示,这是近十年来最大且最有争议的撤稿事件,不仅会对日本科学界,也会对全球干细胞研究领域以及科学出版流程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B黄禹锡学术造假案例

涉及国家:韩国 人员:黄禹锡 学校:首尔大学 领域:干细胞研究 事情概要:

从2001年起,黄禹锡的研究重点从动物转向了人类胚胎干细胞方面的研究。

2004年2月,黄禹锡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类胚胎干细胞。

2005年5月,黄禹锡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为全世界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其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当时韩国人民希望他有一天夺得诺贝尔奖。黄禹锡曾经说:“我是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这是所有普通韩国人的梦想。”

2005年,首尔大学国际干细胞研究中心成立,黄禹锡担任主任;韩国政府授予其“韩国最高科学家”荣誉;韩国政府向其研究小组提供数百亿韩元资金用于研究;黄禹锡不断出现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和公开场合,成了一位韩国“国宝”级人物,甚至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镖服务。

黄禹锡神话”破灭始于2005年年底,韩国文化广播公司新闻节目《PD手册》报道黄禹锡在研究过程中“取用研究员的卵子”的丑闻。其后,该台被揭发编采人员在采访期间以威吓方式向研究员逼供。随后,他的研究小组成员指出2005年论文中有造假成分。首尔大学随后的调查证实,黄禹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

事件影响:

黄禹锡“学术造假”丑闻令科学界震惊,他本人也名誉扫地。首尔大学解除了他的教授职务,韩国政府也取消了授予他的“最高科学家”称号。由于黄禹锡编造论文,韩国科学界和首尔大学的国际信誉严重受损,韩国也为之蒙羞。

C匈牙利总统施密特▪帕尔论文抄袭案例

涉及国家:匈牙利 人员:施密特▪帕尔 学校:匈牙利泽梅尔魏斯大学 领域:现代奥运会历史及演变 事情概要:

施米特·帕尔,1942年5月13日生于布达佩斯,毕业于马克思·卡洛伊经济大学国际贸易专业,1992年获得体育大学博士学位。

2012年3月,匈牙利泽梅尔魏斯大学(Semmelweis University)宣布,匈牙利总统施密特(Pal Schmitt)因有关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以及演变的博士论文中,存在大量抄袭现象,被剥夺1992年获得的博士学位。施密特为此遭到强烈批评,匈牙利在野党要求他辞职。

2012年4月2日,深陷论文抄袭漩涡的施米特在国会会议上宣布辞职。 事件影响:

施密特·帕尔1992年写的200页博士论文大部分是“逐字逐句”抄袭而来,其博士学位因此被取消,这让他陷入丑闻不能脱身,被迫辞职。

7、中国学术道德监督机构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教育部 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 1949年 科技部 科研诚信办公室 2006年11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5年3月 中国科协 1958年9月 中国化学会 1932年

8、国内学术道德规范文件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科研诚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对科学技术部归口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者、推荐者、承担者在科技计划项目申请、评估评审、检查、项目执行、验收等过程中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以下称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适用本办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目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促进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现就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

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 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学术道德相关著作 《著作权法》

方舟子《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 第一篇 “核酸营养”真相大揭秘 第二篇 “基因皇后”的神秘面纱 第三篇 当代“克莱登” 第四篇 杨敬安抄袭案 第五篇 戳破“基因”的神话

第六篇 伪科学怪论批判详细介绍:

《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作者介绍: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90年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同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事互联网开发、写作和兼任生物信息公司的咨询科学家。为中文互联网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担任新语丝社社长。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pages/dajia.html),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新闻界等学术腐败现象。目前为《中华读书报·科技视野》、《牛顿-科学家世界》、《环球杂志》的专栏作者,编著有《进化新解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7)、《法轮功解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网络新语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方舟在线》(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叩问生命》(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进化新篇章》(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等书,其中《方舟在线》获“2000年牛顿杯十大科普好书奖”。

学术打假不但是必要的,更是所有有良心的人必须支持的。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删一书是方舟子在网上揭露中国学术界腐败问题一系列文章的文集。当方舟子在网上频频出击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新文集出版后,更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篇 “核酸营养”真相大揭秘 第二篇 “基因皇后”的神秘面纱 第三篇 当代“克莱登” 第四篇 杨敬安抄袭案 第五篇 戳破“基因”的神话 第六篇 伪科学怪论批判

从生命科学的理论入手,以科普的姿态揭露不为人知的科研学术不端行为。

第7篇:5+1教学模式简介

“5+1”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一、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怎么学。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以学定教。

三、理论基础: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 “魏书生”教学理论;“VSO”;“英特尔未来教育”;国配计划中的“后茶馆式”教学等先进课改经验。

四、基本环节:“5+1”即:“明确目标、自学指导、交流合作、展示点评、达标测评(课内) + 反馈提高(课外或自习)”。

五、教学策略:

1、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任务不是自己怎样教,关键在于教学生怎样学,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以学定教。

2、明确师生角色定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站在学生旁边的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

3、课堂始终以“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么样?”为教学主线,多学少讲,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4、教师教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讲明白的教师不重复;同伴能帮助解决的教师不代劳。讲学生讲错了的;讲学生讲不明白;讲方法与规律,举一反三。

5、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紧张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6、学习任务实行“三清制”。根据学生差异,优等生“堂堂清”,中等生“天天清”,后进生“周周清”。

7、训练题型层次化。课堂测评题或学生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为后进生增添信心,为优等生创造机会。

8、从学困生抓起。课堂展示、教学检查多关注后进生,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给他们增添学习的信心。

9、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合理搭配。互帮互助,互督互查,共同提高。

10、灵活运用“5+1”教学模式。教学各环节的时间、顺序、完整性不做具体限定,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

六、操作流程: 第

一、明确目标。

即介绍学习目标,上课一开始就告知学生。主要通过口述、小黑板、投影等方式,简明扼要,教师不做任何说明和讲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解决本节课“学什么”的问题。

二、自学指导。

通过小黑板、投影或板书等方式展示自学提示,强调自主学习的“内容、时间、方法、完成标准、展示办法”等五项要素,展示不具体的教师加以补充和说明。此环节是解决“怎么学”的第一步。

第三、交流合作。

各学习小组领取学习任务,小组长根据自学提示合理分工,确定发言人、记录员。简单问题独立完成,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也可开展组组合作、师生合作、优差合作等全方位立体式互动,让课堂真正成为愉快求知的殿堂。

这时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观摩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穿梭于各组之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观察他们的学习方法,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行为、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杜绝滥竽充数。此环节这是解决“怎么学”的第二步,也是完成学习目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四、展示点评。

自主学习结束后让尽量多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使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为其他同学或教师的点评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展示,完成对“学的怎么样”的调查。

展示的方式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是小组展示也可以是个人展示,展示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科目或不同内容而采用叙述、书写、演示、表演、答卷、辩论、报告等不同形式。

展示的内容一是展示显性知识的学习结果,主要包括答案、观点、看法等。二是展示学生的探究思路、方法和学习过程。展示的机会首先考虑学困

2 生,学困生在展示的同时,其对应的小组成员(一般是优等生)负责检查、更正、补充。如果是小组代表展示学习结果,那么其他小组负责检查、更正补充。

每项成果展示结束后必须要有点评。点评时重在分析评价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同时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的错误,总结规律,传授方法,举一反三。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深刻的认识。

点评也可以看做是“教”,点评时一要注意点评的内容;二要注意点评的时机;三要注意点评的方式。总的原则是,先让已经掌握的学生先讲,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进行更正。教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教师的讲绝不是就题讲题,或只找出答案,而是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会出现的差错。

在该环节的点评中,遵循“生进师退、生退师进”的原则(既不做无谓的讲解,也不错过任何一个适时的点拨)。该讲则讲、宜辩则辨、详略得当、收放自如。比如,对于概念性强、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而言,教师的启发式讲解和点拨,要比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在浅层次上的探究来得高效;而对于记忆性为主、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的合作、探究与讨论,要比教师的无谓讲解效益更高;对于难度过大、超出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可灵活地将讲解点拨与自主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先以一定的点拨讲解做铺垫,再由学生讨论、展示,都可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对于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则适宜采用小组间辩论的方式进行等等。

老师只是展示环节的组织者,观摩者,只要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偏离学习目标,展示结果不会形成明显的知识错误,教师一般不参与或打断学生的展示,在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和展示进行言简意赅的综合性评价。此外,应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与开发,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达标测评。

展示点评结束后,教师将备好的针对学习目标编排的课堂测评题提供给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学的怎么样”的巩固和提高。

老师精选的“课堂测评题”不宜太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要有典型性、层次性和目标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由选择适

3 合自己的题型。让学困生当堂基本达标,优等生在达标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有所提高。测评方式根据题型及内容而定,灵活运用。

如果时间还比较充裕,可适量的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尽量当堂完成,努力做到“堂堂清”。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必须巡回督察、检查学生的练习,尤其是后进生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帮助改正。

第六、反馈提高。

这一环节一般安排在自习辅导或课外时间完成。是对“学的怎么样”的再次学情反馈。主要任务是:

1、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题型一定要有层次性(即以基础知识为主的题型和拓展性题型),严禁一刀切。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在学生。

2、检查学困生对课堂学习任务的完成和掌握情况。检查方式采取“组内检查”和“教师抽查”两种形式,及时收缴“学情反馈单”并汇总信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其完成。大部分学生必须做到“天天清”。如还有部分特困生仍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教育和课外辅导工作,切勿简单粗暴,挖苦打击,力争做到“周周清”。后进生进步了,水涨船高,班级整体成绩也就提升了。

“5+1”课堂教学模式这几个环节一般为一节课一个循环,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灵活变通,变为一节课几个循环或几节课一个循环,不必拘于形式而忽视效果,要树立“教学进度要服从教学效果,服从学生学情”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我们的课堂打造成为高效课堂,学生的学习才能成为高效学习。

七、备课要求:

1、备课必须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个人撰写完成后,由教研组长签字并交教导处审核后方可使用。

2、备课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么样?”这一教学主线。

3、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

4、备课组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学生自学的内容、自学时间、自学方式、自学要求和展示办法等五项基本要素。

(2)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

4 (3)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4)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5、学案设计必须在学校打印的统一表格中撰写。(表格附后)

八、学生分组与座位排列:

根据学生差异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好、中、差均匀搭配,形成帮扶对子,共同推选小组组长,不同学科组长可不同。组长负责学习任务的分配,指定发言人、记录人。优等生主动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组员之间互帮互助,互督互查,共同提高。

教室坐位按照学生分组情况进行排列。二至三张桌子为一组,学生相对而坐,为合作学习提供便利。

九、实施步骤:

第一步:教导处草拟模式简介,向校委会提交实施报告。 第二步:校委会审议、研讨、修改完善,制定实施方案。

第三步:召集全体教师对“5+1”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和详细解读。 第四步: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研读、领会,制定本组实施方案。 第五步:校级示范课。(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 第六步:召开全体师生动员大会,正式启动“5+1”课堂教学模式。 第七步:第一年确定课改年级,第二年在全校推行实施。

第八步:整个推行过程由“强制性”到“主动性”、“效仿性”到“灵活性”、“规范化”到“特色化”三个阶段。

十、具体要求

1、本次课堂改革,全体教师不论年龄大小必须无条件执行,强制教师严格按照“5+1”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

2、对领会较慢、课堂问题较大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学习,教研组和教导处要耐心辅导帮助,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3、新的形势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对实施不力,存在抵触情绪,配合不积极的教师,学校发出警告,停课整改,甚至更换或解除工作岗位。

镇安县大坪初级中学 2011年12月10日

第8篇:《数字电子线路》课程教案5

本次重点内容:

1、二极管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2、门电路的延迟时间。 教学过程

第3章 逻辑门电路

3. 1 概述

门电路——用以实现各种基本逻辑关系的电子电路

正逻辑——用1表示高电平、用0表示低电平的情况; 负逻辑——用0表示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子的情况。 (此处用数字电路网络课程或PowerPoint)

二、动态开关特性 (PowerPoint)

在高速开关电路中,需要了解二极管导通与截止间的快速转换过程。

当输入电压UI 由正值UF 跃变为负值UR 的瞬间,VD 并不能立刻截止,而是在外加反向电压 UR作用下,产生了很大的反向电流IR ,这时 iD= IR≈- UR/R,经一段时间 trr后二极管VD 才进人截止状态,如图3. 2. 3 (c) 所示。通常将trr 称作反向恢复时间。

产生 trr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极管在正向导通时,P区的多数载流子空穴大量流入N区,N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大量流入P区,在P区和N区中分别存储了大量的电子和空穴,统称为存储电荷。当UI 由UF 跃变为负值 UR时,上述存储电荷不会立刻消失,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形成了较大的反向电流 IR,随着存储电荷的不断消散,反向电流 也随之减少,最终二极管VD 转为截止。 当二极管VD 由截止转为导通时,在P区和N区中积累电荷所需的时间远比trr 小得多,故可以忽略。

3. 2. 2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一、静态开关特性及开关等效电路

3. 2. 3 二极管门电路

一、二极管与门电路

二、二极管或门电路

表3.2.3 或门输入和输出的逻辑电平 表

表3.2.5 非门的真值表

表3.2.4 或门的真值

二、或非门电路 列出其真值表

第9篇:简介关于中国美容医学(综合5)

好资料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5)

ZHONGGUO MEIRONG YIXUE (原名: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11月第19卷 综合5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论著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的影响李亮等(1) 乳晕切口及残腔无缝合技术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马银斌等(3) 组织学习《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做法与体会诸葛海鸿等(5) 子宫内膜癌中前列腺素受体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唐学磊等(6) 踝关节骨折中外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沈决心等(8) 贲门癌手术联合术中化疗对残胃排空的临床研究王登正等(9) 病人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期间的需求——护士与病人的观点比较张清华等(1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高频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研究李昌茂等(11) 社区护士在岗培训方法的思考杜立敏(13) 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的比较刘鹏里等(1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董军立等(15) 美容科学研究

单一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与联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对比研究马立国等(16) 手深Ⅱ度烧伤的治疗体会雷磊等(17) 中医美容理论的灵魂-阴阳五行魏睦新(18) 改良的面中部除皱术王琰璞(19) 局部皮瓣在耳廓瘢痕疙瘩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宋毅等(20) 肿胀吸脂联合侧方固定治疗肥胖小儿隐匿性阴茎(附54例分析)邵家松等(21) 临床研究/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李绪雄等(22) PSA值增高患者前列腺按摩后尿液中DD3mRNA定量检测无侵入性 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于航等(23) 丙泊酚联合不同麻醉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产观察田蜜等(25) 血必净注射液对肠外瘘合并脓毒症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吴德柱等(26) 丹参治疗OSF的病理学形态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的研究卢命连等(28) 超声动态检测宫颈妊娠诊治临床分析龚先莲等(30) 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对策张乾等(31) 空气压力治疗仪预防腹部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疗效观察熊玲玲等(32) 提肛肌功能锻炼在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中的应用俞玲英等(33) 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中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附30例报道丁世美(34)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汤数等(35) 螺旋CT使用高压注射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观察及护理李成云(36)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透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疗效观察徐少平(37) 心理干预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陈艳萍等(38) 弥漫性轴突创伤的视神经病欧阳学剑(39) 加味生化汤配合乳房按摩防治晚期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王淑然等(40) 148例小儿严重烧伤的临床治疗叶树根(41) 关节镜下治疗创伤性滑囊炎的疗效观察陈为坚等(42)

好资料

金乌骨通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施新革等(43) 髁突骨折术后行螺旋式开口器早期张口训练的效果观察刘燕等(44) 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及运动耐量影响的 临床研究陈士利等(45) 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谢惠芳等(46) 双胎妊娠的管理季景环等(47) 黛力新对三叉神经痛后抑郁疗效的观察李宝丽(48) 微波热凝在系带修整术中的应用王银甫(49) 糖尿病血管性病变患者MCV、RDW及MPV、PDW变化的临床研究刘军等(49) 8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护理干预彭先芬等(50) 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观察申艳梅(51) 健康教育在102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周俊娣(51) 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106例张保良(52)责任编辑:李阳利何志斌 小儿急性脓胸外科治疗31例尹向岩等(53)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王琴等(53) 术前联合用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丁菊花等(54)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陈学珍(55) III型前胶原、血清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梅小寒(55) 心理指导联合穴位按压提高肠镜检查患者依从性的分析姚淑娟(56) 儿科急诊护理中的风险管理赵志军(57) 胃癌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2例报告陈铁良等(57)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植入术的对比分析曾堰平等(58) 贞芪扶正胶囊防治化疗毒副反应临床观察杨慧芬等(59)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肖嵘(60) 手术室骨科专科组的实施与效果分析曾筱丽等(61)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60例临床疗效观察李冬霞等(62)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20例疗效观察罗苑辉等(63) 临床护理

糖尿病饮食计算与护理龚兴平(64)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张乾等(66) 对玉树灾区救援官兵的心理干预做法及思考陈春兰等(67) 经皮肾镜微造瘘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张建芳等(68)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文继红(69) 人工气道吸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分析与处理陈宝赟(70) 子宫切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丁丽(71) 伴有牙科畏惧症患儿牙髓治疗护理110例分析王万芬等(72)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分析及护理王志英(73) 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或滑脱症的护理研究谢静等(74) 1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并发脑梗塞的观察与护理吴艳芳(75) 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重症肝炎的影响周凤娟等(76)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金燕等(77) ICU患者术后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分析和预防冯璐等(78) 谈谈重视临床用药护理的重要性李霞等(79) 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唐媛玲(80)

好资料

CCU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输液的体会严静静(81) 135例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郑化芝等(82) PICC置管两种封管液对预防静脉血栓的对比杨远征(83) 病人认知能力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肖玉洪等(84) 浅谈社区护理工作的体会李敏(85) 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护理干预付俊等(86) 神经阻滞治疗舌咽神经痛8例围术期护理张光翠等(86) 浅谈主动脉夹层的护理邢瑞娟等(87) 约束罩衣在婴幼儿唇裂术后的应用程海冬(87) 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子宫疾病的护理刘明明等(88) 护士的情绪对穿刺成功的影响裘雪艳(88) 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影响潘丹丹(89)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马书红等(89)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压力和应对措施王春霞(90) 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的护理杨彩华等(9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黄蓉(91) 2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彭先芬等(92) 舒血宁注射液与肌氨肽苷粉针连续注射不良反应报告1例李妙颖等(93) 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附一例报告)藏文博等(93) 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差错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胡金梅(94) 气管切开术后食管返流的护理干预涂丽琴等(95) 运用护理干预手段预防PCI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研究赵向群等(95) 经纤支镜灌洗注药治疗肺部感染的护理付荣萍等(96) 咽喉部外伤并发症的护理彭虹(97)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腹行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谭波(97) 喉癌的围手术期护理翁湘(98)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潘道文(99) r-tpA治疗急性心梗的观察及护理卢钱娣(99) 我院对2010年秋季急性流行性结膜炎的防护措施韩艳玲等(100) 3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干预吴菊香(101) 综合治疗泛发性湿疹48例的护理唐娜等(101) 胃肠减压临床护理体会杨金铭(102) 21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护理干预张霄燕等(103) 预防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张国华(103) 慢性泪囊炎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周云等(104) 尖锐湿疣患者的心理护理张建英等(105) 鼻内镜下鼻窦骨瘤切除术的护理彭虹(105) 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的手术配合马敬岚(106) 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护理张玲(107) 1例脑血管造影术后股神经损伤护理彭先芬等(107) 鼻内镜下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观察张远芬等(108) 臌胀病患者的心里分型与疏导对策申艳梅等(109) 促进自然分娩的有效措施周基莲(109)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体会陈咏梅(110)

好资料

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护理张玲(111) 肺癌病人静脉化疗的血管护理杜萍等(111) 护理干预对输尿管插管病人的影响谢来英(112) 物流传输系统在运送标本中的应用马苏宁(113) 1例急性砒霜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梅咏华等(113) 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彭先芬等(114) 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痂下静脉穿刺的定位选择和管理刘萍等(115) 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得循证护理刘伟娟等(115) 中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和自我药物干预丰桂萍等(116) 射频热凝颈椎病围术期的护理张光翠等(117) 女性乳房自我检查现状调查分析任秀敏等(117) 直肠癌根治术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张玲(118) 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的护理干预谭可等(119) 中风后遗症患者家庭护理的健康指导申艳梅等(119) 腰大肌肌间沟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姚永玲等(120)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文娇(121) 人文护理在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的应用华红霞等(12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BNP检测的意义及护理张俊等(122)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钱茜(123)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株感染病人的护理陶秀英(123) 肝硬化病人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邱玉琴等(124) 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体会胡金梅等(125)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的研究李红莉(125) 急性心肌梗塞后低血压的护理周焕芳(126) 1例外耳道胆脂瘤行植皮术的护理王雪丽等(127) 前房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杨波(127) 产妇家庭亲子课堂培训班的探讨刘明明等(128) 手外伤皮瓣移植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吴菊香(129) 股骨骨折的术后护理干预田淑君等(129) 感染专职人员在NICU感染工作中的作用赵秀花等(130) 68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干预周基莲(131) 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付俊等(131) 综合式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配偶的心理影响张光翠等(132)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局部迟发反应1例程海冬(133)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邱玉琴(133) 护理服务失误补救理论浅析赵向群等(134) 口腔科门诊开展安全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刘彩云等(135) 不同阶段健康教育在埋伏阻生牙拨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李薇等(136) 慢性持续性咳嗽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谢静(137) 经纤支镜高频电治疗中心气道狭窄的护理林素梅(138) 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叶艳巧等(139) 照顾者康复认知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高士辉等(140) 4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观察与护理马书红等(141) 护理干预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尿潴留发生胡杰(142)

好资料

直肠肛管手术的护理体会权继侠(143) 出院病人电话回访满意度的分析及改进措施刘萍(144) 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护理研究张慧(145) 人性化服务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刘秀琴(146) 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护理任妍(147) 全身热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严重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金平等(148) 5例脊柱侧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刘阳等(149) 1例重症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儿的护理体会吴君等(150) 重症肌无力危象发生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陈艳(151)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穆蕾等(152) 骨科2例阴沟肠杆菌深部切口感染的防控体会张晖等(153) 医院管理

浅谈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提高防范处理医疗纠纷能力廖纪稳等(154) 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陶芬等(155) 郑州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郑建梅等(156) 妇科患者隐私保护王琴(157)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探讨庄美芳(158) 科主任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钟成全(159) 打破常规、弹性排班,满足护患需要黄玉兰(160) 手术室护生不同时期带教方法和心得体会付成华等(160) 小组制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及体会陈萍等(161) 新形势下医院病案管理对策刘劲红等(162) “人才树”工程在我科护理人员系统培训与考核中的应用朱丽萍等(162) 供应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丰桂平(163) 带班组长负责制在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张婧婧(164) 塑造ICU护理团队整体素质的策略宋锐莉等(164) 腹腔镜手术流程质量管理周君(165)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实践与思考赵红(166) 对医院保洁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意义的再认识王新桂(168) 浅析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李梅(169) 如何提升护士长管理能力李丽萍(170) 临床经验

康复操的设计在乳腺癌术后中的应用季丽军等(171) 1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护理体会邢瑞娟等(173) 车载呼吸机使用的经验和体会李自芳(174)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及预防保健刘莉(175) 10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护理郭峥嵘(176) 全脑室铸型出血48例联合治疗体会彭兆龙等(177) 社区老年人感冒后咳嗽的治疗研究刘晓辉(178) 中西医治疗肛门湿疹187例吴之余等(179) 宫角妊娠8例分析钱芳等(179) 注射器外包装制作三用枪手柄防护套的应用效果评价李薇等(180) 凉枕在发热病人中的应用刘平(181) 止血带在鼻胆管引流中的应用刘平(181)

好资料

老年糖尿病护理体会李政玲(181) 经口咽经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配合刘康菊等(182) 浅析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曹丽等(183) 苦豆子有效成分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菌实验研究徐文锦等(183)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症中毒的分析王少雄等(184) 制作改良一次性灌肠装置的应用体会程梅娟等(185)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诊治进展魏霞(185) 消化系统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王颖(186) 雾化吸入管道三种干燥方法的观察凌红芬(187) 与颈静脉球高位有关的中耳、内耳疾病付艳乔等(187) FLOWTRON EXCEL系统的原理及临床应用陈芳(188)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姚永玲等(189) 电针配合红外线治疗面瘫的中医护理钟荣(189)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8例临床分析黄冬梅(190) 抢救急腹症合并中毒性休克的体会(附报告118例)张宏斌(191) 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出院时系统的健康教育陈胜燕等(191)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中医糖尿病专科出院患者的应用钟荣等(192) 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42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杨金铭(193) 晚期妊娠并发重度胎盘早剥8例贾京璞(193) 老年听力康复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罗红岩等(194) 鼻内镜下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治疗鼻腔顶部出血罗四维等(195) 硫酸镁点滴观察记录卡在产科护理中应用陈玉清等(195) 36例肝脓肿超声诊断与分析王丽霞(196) CT引导下经皮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姚永玲等(197) 改良剪刀法行小儿包皮环切术382例应用体会孙文涛等(197) 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姚永玲等(198) 神经科应用甘露醇致局部静脉损伤的防治田淑君等(199) 子宫肌瘤治疗临床探讨谢梅(200) 学术探讨

三阶梯筛查宫颈病变王玉珍(201) 呼吸机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6例体会李雅琴(202) 青少年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与对策曾堰平等(203) 鼓膜穿刺术操作中的改良戴润芝等(203) 有效的沟通促进母乳喂养[1]周基莲(204) 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回退或欠矫28例(46眼)分析谭可等(204) 胸椎结核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史同焕(205) 功能性鼻内镜患者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陈玲(206) 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护对策温玉萍等(206) 新时期进修护士心理问题及对策余荣等(207) 护士工作疲惫感的状况及对夜班护理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童兆荣(208) 一次拔除多颗阻生齿的临床体会赵然等(208) 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王丽霞(209) 浅谈SIRS与ARDS、MODS的关系王祖强(210) 18例重度胎盘早剥成功救治的体会王秋阳(210)

好资料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付方式的相关性高英等(211) 浅谈骨折后感染王守明(212) 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在截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刘阳等(213) 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救护体会齐英(214)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的脑脉通汤治疗汤数等(215) 病例报告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分析叶明等(216) 疼痛患者的评估张光翠等(217) 静脉穿刺的失误与防范周基莲(217) 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姚永玲(218) 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120例宋智慧等(218) 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姚永玲等(219) 产后盆底肌力评定分析刘明明等(219) 一例严重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抢救及监护张宗春(220) 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姚永玲等(220) 腹部术后围手术期急性肠梗阻30例诊治分析石顺祥等(221)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姚永玲等(222) 联合治疗咽异感症患者98例胡金梅等(222) 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张光翠等(223) 药物与临床

香菇多糖注射液提高胃肠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韩述岭(224) 蓝科肤宁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邢飞等(225) 菲宁口惠服液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韩春水等(226) 纤维蛋白原对脑梗死后痴呆的影响李宝丽(227) 临时起搏器在乌头碱中毒电风暴抢救中的应用陈宗宁等(228) 迈之灵对87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的疗效观察杨国超等(229) 我院近年局部麻醉药使用情况分析李光明等(230) 普米克令舒雾化治疗妊娠期哮喘48例临床分析魏海霞等(231) 独一味胶囊治疗踝关节损伤53例疗效分析高霞等(232) 癌性疼痛的三阶梯治疗张光翠等(232) 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遵从行为的使用分析徐媛媛(233) 枯草杆菌二连活菌颗粒致皮肤红斑湿疹一例刘萍等(233)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申艳梅(234) 头孢曲松钠与氯化钙溴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丰桂平(234)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体会陈秦(235)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Ⅲ期压疮中的应用周俊娣(235) 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张光翠等(236)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引起肌肉短时麻痹1例刘芳(236)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观察曾玉兰等(237) 信息反馈和隐私权保护在献血工作中的重要性金莹(237) 基层医院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王鹏等(238) 通络祛斑汤结合刮痧法治疗黄褐斑85例临床观察阴建军(239) 参芪转律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临床体会周海丰等(239) 清开灵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徐俊燕(240)

好资料

以“社区、家庭为基础”对糖尿病综合干预探讨孙莉等(241) 光动力联合中药湿敷治疗轻中度痤疮106例*杜秋燕等(242) 米非司酮用于青春期功血止血的可行性探讨朱琳妹(243) 地佐辛在异丙酚无痛人流中的作用探讨樊伍峰等(244) 洛索洛芬钠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5例高霞(245) 医学影像

超声波清洗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郑化芝(246) 16排MSCT后处理技术对骨肿瘤的应用价值敖锋等(246) 甲状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与SIL-2R的关系黄菊芬等(247) 中西医结合

中医生物工程的研究欧阳学剑(248)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治疗及护理周泽敬等(249) 自拟养心安神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顽固性失眠54例临床观察王化明等(250) 隔姜灸配合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45例李香(251) 医学教学

从试卷分析结果探讨《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及对策薛志林等(252)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生普通外科见习过程中的应用研究韩述岭(253) 健康教育在烧伤幼儿中的实施刘萍等(254) 心电图教学中的研究与探索刘燕等(254) 浅谈生理学教学改革罗官莉(255) 浅谈在ICU中实施健康教育黄敏等(256) 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构建及物理性能评价陈黄琴等(257) 综述

痤疮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李惠林等(258)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概述于海龙(260)

上一篇: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下一篇:学雷锋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