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反馈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评价反馈(共7篇)

课程评价反馈 篇1

1.简述自己的网上学习经历。

答: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量倍增的今天,稍不注意学习,更新自己的理念,自己随时落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终身学习对每个人而言就显为重要。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于我而言,电脑给了我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世界里接触到许多事物,尤其是网上学习更成了我生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

2014年春我参加了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最初,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些不适应,不知道怎样去学,打开网站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于是,我请教学习进度较快的同事,在她们的帮助下,我发现我渐渐的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既满足了我的求学欲望又充实了我的生活。每天工作之余我都会登录远程教育网,先是浏览各种公告,然后就是去班级主页看一看,最后,进入属于自己的学习主页。静下心来听一听专家的讲授视频,坐在电脑前,仿佛和专家一对一授课,真的是一种享受。在班级主页上发帖子,老师、学友会回复我的问题。这样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知识掌握了,目的也达到了,别有一番乐趣。又如老舍先生在《养花》一文中所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我加入了班级的QQ群,认识很多学友,除了聊一聊学习的内容,工作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次学习,我不只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对于网上学习方法也有了新的体会。在以前,虽然也进行网上学习,但因为网上信息量大,各种信息扑面而来,而工作生活压力也较大,总感觉时间不足,这让我有些手足无措。通过这次学习后,我想以后要在网上学习,要注意做到:首先,上网要有目的性,比如是看新闻还是查找资料,要有目的性和自律性,不能天马行空,浪费时间。其次,对遇到适合的网站进行收藏整理,便于今后查找,节约时间。再次,要注意与别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使用QQ和博客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汲取别人意见,登录别人博客,借鉴经验等。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习型工作者。

2.描述你所向往的网上学习。

答:网上学习,是指通过PC和网络,在网上浏览网络资源,在线交流,在线讲堂等方式,从而获得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网络学习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是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由于教学组织过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

课程评价反馈 篇2

1、程序设计类课程评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课程评价标准单一

目前, 程序设计类课程常用终结性课程评价方式, 学生综合成绩以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平时作业和实验为辅构成。这种方式教师教学中比较容易把握, 但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虽然这也是对学生比较客观的评价, 但容易出现学生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或想方设法采取不当方法提高考试成绩现象的出现, 达不到我们期望的教学效果, 也不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1.2 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

课程评价主要在学期末,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易发现。譬如有的学生未理解编程思想或相关知识点, 做作业或实验时为完成任务时有抄袭现象发生, 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类似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修正, 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

2、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现在对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很多, 各种方法和理念也层出不穷, 如CDIO、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并且都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和理念, 都应该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对象, 结合课程特点,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现代课程评价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就是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思想和做法上改变一考定乾坤的现状, 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动态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 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 做到在学习中考核评价, 以考核评价促进学习, 使得考核评价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2.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进行动态评价

大部分学生在入校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相关内容, 对程序设计课程最直接的认识就来自于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因此, 在程序设计教学时, 不要千篇一律地进行枯燥的知识点和语法讲解, 然后是例题解析, 最后布置习题。这样的课堂缺乏活力, 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 缺少主动思考。

教师首先要花费大量心思收集贴近生活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 准备好教学案例, 进行知识引入和内容讲解。不要让学生感觉所学内容与生活距离太远, 合适的教学案例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在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课堂较好把握的基础上, 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问答等形式进行随堂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回答正确的予以表扬, 回答不准确的也适当进行鼓励和引导。在每一阶段学习结束, 可以在课堂上花20分钟左右进行笔试小测验的方式进行课堂考核评价, 一学期可以有5次左右。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促进学生对程序设计内容的复习巩固。

2.2 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进行过程考核评价

实验教学在整个程序设计教学中所占课时不多, 但对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提高动手能力和计算思维却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根据课堂讲授进度, 制定每个阶段的实验内容, 梯度推进安排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各种类型的实验项目, 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并依据教学进度逐步加大实验内容的容量和深度,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在实验环节的考核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编程能力, 因此定期选取一些编程内容进行上机测试, 并提交批改, 由此考查学生的掌握水平和学习状态。

通过对学生的过程考核评价, 既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 看到自己的不足, 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教师也可藉此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2.3 评价方式多元化, 促进课外学习

常用的终结性的评价是一次性的评价, 重在结果, 但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如果学生学到最后发现自己没学好, 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进行补救。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细致、客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将这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既让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 又能在最后阶段有个全面细致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每个阶段都有机会, 不计较一次得失, 不轻易放松学习, 能够对其整个学习情况有个更加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选择学得较好的学生牵头组成多个小组, 布置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让他们在课外完成, 实验课时由组员进行答辩, 每人都必须参与至少一次, 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助。

3、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对程序的理解能力不同, 同样的方法对不同学生效果可能就不一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反馈来源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督导人员等, 这样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获取信息,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3.1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

每次考核评价结果出来了, 如一些学生某阶段考核结果与此前相比出现下滑或上升, 班级某次的总体考核情况较好或较差等, 教师都可以从中找出原因。究竟是讲授内容有难度学生未能理解, 还是讲授方法有问题, 或者是学生遇到其他方面的困难, 这些大多可以通过考核评价反映出来。教师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后, 通过调整教学方法、教学进度, 找学生谈话了解原因等方法解决问题, 不让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轻易拉下。

3.2 学生、教学督导等对教师的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意见、建议可以通过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 要做到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并进行有效沟通, 理顺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督导听课时的角度和理解与学生是不同的, 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看待教师对教学的把握和掌控,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教师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进行思考和改进。

4、结束语

我们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不断实践和研究, 找出更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并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 建立灵活的互动交流, 希望通过这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 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养成,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冬青, 许骏.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 2008 (6)

[2]张志祥, 华进.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模式探索[J], 福建电脑2012 (12)

[3]徐振强, 程立.程序设计类课程中建立时间教学环节反馈机制的探讨[J], 新余学院学报2012 (6)

评价反馈与矫正补偿 篇3

由此可见,“评价反馈与矫正补救”是优化物理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当运用一系列的评价手段,不断了解学生的智、能差误,反复及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和帮助,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让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引领学生主动发展,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的一些探索思考。

1前提诊断性评价

布卢姆关于教学变量的理论把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列为影响教学成绩的主要变量,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性的缺陷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干扰,诊断性评价的目的就在于干扰信号未进入教学系统之前,就将它们消除。

【案例1】课前变前课

在一个新的教学阶段开始之前,为了具体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的物理内容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基础和相应的情感准备状态,通过水平测试、查阅资料和个别了解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诊断如果在诊断后发现学生缺乏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就必须补课;如果发现内容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浅显的,则应加快教学进度。

通过“前提诊断性评价”可以确切地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到什么程度和处于怎样的情感状态,发现优势,及时强化;发现缺陷,及时补偿为继续学习“搭桥铺路”,使新知的学习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为使前提诊断性测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施前提性测评应达到四个要求:一是全面性,不可忽视情感前提的诊断与补偿;二是抓重点,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主要前提进行测评;三是重点在补偿,查到了问题一定要补偿到位;四是针对性,要针对新的学习内容和突出学科特点。

2课时形成性评价

这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时目标达成性的反馈矫正程序,这种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矫正与补救,使教学更适合学生需要,课时级形成性评价分即时性和延时性评价两类。

2.1即时性评价

课堂即时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回应学习任务及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即时反馈,教师给予学生的表现性、形成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学生在物理课上要学习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操作、计算等各种能力的训练会时时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需要教师、学生时时做出评价,以便反馈、矫正,教师的即时评价行为是课堂生成的“助推器”,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而做出的即使评价也是具体性、实时性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持有即时评价的观念,同时更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地强化、优化这一教学行为,即时评价的及时性、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机智。

【案例2】改进即时性口语评价

课堂即时性口语评价是即时性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随时会通过言语进行交流,课堂即时性口语评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诱发课堂互动生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口语评价成为学业评价中使用频率较高同时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口头评语,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无法预计的,因此教师的口语评价应注意减少随意性,增强肯定性、激励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是智慧的火花,都有可贵的一面,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创建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要宽容引导。

2.2延时性评价

延时性评价指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或全部完成课堂教学后进行的训练性评价,这种评价用于刚学完新知识的巩固练习时,有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查缺补漏的作用,常用的评价方式包括口头练习和达标检测,实践证明,编制高质量的检测样题对于目标达成至关重要,通过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纠正的方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

【案例3】编制高质量课时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

“课时评价目标双向表”主要依据每一目标的达成要求以及班级具体学情,选择何种题型来检测,每种题型检测至何种程度,从而达到对目标达成的有效监控,教学评价目标把学生学习的水平层次和具有不同测试功能的题型结合起来,对教学质量判断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双向细目表的左边考查内容,右边为检测题型和学习水平,如下表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四节《功率》课时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

检测样题编制要做到以下几点:(1)评价题要全面反映课时的教学内容,一是题目覆盖面要全;二是试题难度要与教学目标行为要求相对应,防止要求偏高或偏低;三是要教学重点目标应有较多试题与之对应,(2)评价题要保证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完成,(3)评价题要体现因材施教,试题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应教学目标的,为全体学生必做题,另一部分是难度较大的,供学习较好的学生选做,(4)评价题难易程度要有层次性:可分为基本题、变式题和综合题三类,基本题是难度与课本内容基本相同的单项练习;变式题是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必要转换,使学生逐渐形成技能;综合题指把所学习的新知识与特定新情境结合而成的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此类题目在新授课中不宜过多。

【案例4】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学习”

学生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有可能是共性的,也有可能是个性的,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关节,形式可以是集体矫正、小组矫正或个别矫正,矫正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红笔+白笔”、“黑板+投影”,教师带红笔进课堂,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进行部分批改,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充分暴露学生真实的思想和思维过程,有针对性进行矫正。

3单元形成性测评

单元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以教材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教学单元结束后,在上好单元复习课的基础上,根据单元目标进行形成性测试,旨在促进单元目标达成的反馈调控程序,没有达标的学生第二次学习机会的反馈矫正程序。

【案例5】

初中物理教材按章编排,一般以4~5章组成一册教材,一章分为若干小节,每节又划分为若干课时,以课时评价为基础,以单元评价为保

证,建立起课时、单元双达标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且可行,主要程序是:编制单元形成性测试题,组织调研、阅卷、统计和分析、矫正补救、第二次测评,单元形成性测试一般要求应有80%~90%的目标达成度,对未达到如上标准的学生,要组织第二次学习和检测,直至最终达标,单元级的反馈调节是有效帮助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具实际意义的关键步骤。

单元形成性测试题的编制要按照单元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编制,要求:(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2)弄清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易错点,(3)试题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试题的编排层次要与教学目标的“记忆、理解、运用、综合”等层次相对应,以便于反馈矫正,(4)试题要注意基础性,

4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阶段或整个课程结束时,对教学成绩所进行的全面性的教学评价,终结性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对学生学习效绩的鉴定;二是实施过程组织严密、规范,结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终结性评价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试题的编制和考后的质量分析。

【案例6】校本化终结性评价方式

校本化的终结性评价要遵循“夯实基础、注重能力、严格标准、有所创新”,

命题依据:要紧扣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的程序

(1)准备性工作:①上好复习课,作好预备性练习,对差生做好补救矫正性工作;②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为客观地进行命题打下基础。

(2)编制考查点和学习水平双向细目表。双项细目表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考查内容,二是各考查内容的考查题型和水平层次要求,以及应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

(3)设计终结性测试命题蓝图

设计命题蓝图,是将“双向细目表”的进一步“精细化”,可使命题工作更加规范,保证整套试卷知识的覆盖率和对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4)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及命题蓝图,进行正式命题,在组题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根据命题蓝图选题;另一方面,在选题过程中,也可根据需要对命题蓝图做出必要调整,以确保整套试卷的质量。

绩效考评与360度反馈评价 篇4

绩效考评与360度反馈评价

(100分钟)

上节回顾: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才测评的方法,了解到人才测评的方法主要有笔试,面试和测试。然后就面试选择了结构化面试进行了详细讲解,给大家展示了部分结构化面试的题库。在测试中,我们具体讲述罗夏墨迹测验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罗夏墨迹测验主要用于心理健康的诊断,由10张图片组成,根据对十张图片的描述来对被试者进行诊断。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目前大企业招聘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应聘者对所给出问题的讨论过程,考察应聘者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等。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在企业中对员工的测评即绩效考评。

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国外企业的进入,我国企业竞争的焦点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成本竞争,大大价格战;到质量的竞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到服务的竞争;现在企业竞争的焦点已经上升到对于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从不受重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离开绩效考评,其他的管理制度将缺少落实的基础与衡量的标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绩效考评的定义:

一、绩效考评

1、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绩效考评的对象是员工,要求在考评过程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也就是说绩效考评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从广义上说,绩效考评并不仅仅是个体—员工,也有对于部门和企业组织整体的绩效考评。我们今天学习对于个体的绩效考评。一般来讲,对于企业而言,从整体到具体,绩效考评包括三层含义:

(1)绩效考评制度的确立

(2)绩效考评的内容

(3)绩效考评的方式

现代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考评制度,一套好的考评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形成强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是否应该建立考评制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考评制度,视企业的人数规模而定。有学者提出:

1--20 人:没有必要进行正式的绩效考评,因为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之间工作状况比较了解,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经常变化,口头的表扬、批评及员工之间的交流,比较容易形成较为准确的评价,而且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人事工作。

20-80 人:需要进行简单的绩效考评,因为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之间工作状况不太了解;员工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比较稳定;形成了组织结构,但变动频繁;员工之间形成较多的小团体,不同团体之间的员工很难有非正式交流,所以很难形成客观的评价;有专人负责人事工作(设人力资源经理)

80人以上: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绩效考评,管理者不可能对员工有较多了解,形成了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形成了独立的人事部门。

制定了绩效考评的制度之后,应该大体上明确绩效考评的内容,不同企业绩效考评的内容也不相同,例如政府机关常用绩效考评的内容主要是德,勤,能,绩。企业的绩效考评的内容要更多,比如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等。

绩效考评的实现离不开具体的考评工作,因此绩效考评方式和题目的选择是最基础的工作。考评方式和题目的选择视绩效考评的目的和内容而定。

绩效考评可以实现多种目的,启发式教学,绩效考评的目的有哪些?

2、绩效考评的目的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约翰·伊凡斯维其认为,绩效考评可以达到以下八个方面的目的:

1、为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

2、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

3、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

4、为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5、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

6、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

7、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

8、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3、绩效考评的SMART原则

Specific

具体

Measurable

可衡量

Achievable

可实现

Result-oriented 结果导向

Time-based

时间限制

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应该遵循SMART的原则,是五个原则的缩写,我们分开具体看一下:

S是指Specific,是指考评的内容要尽量具体,不要用模糊不明确的语言,例如你给我找个年轻人做学徒工,你就告诉别人你看着好就行,这样就很不具体,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是勤快呢,还是反应快呢,还是办事认真呢?

Measurable,是指考评的内容要能够衡量,具有可测量性,即使表面看来不具有可测量性也要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

Achievable,是指考评能够通过具体操作来实现,不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应该去除。

Result-oriented,结果导向是指结果具有导向性,考评的结果应该能够应用,根据测评的结果纠正员工的具体行为,规划其职业生涯。

Time-based

时间限制是指绩效考评应该在一定的时间完成,不能拖很长的战线。因为长时间的绩效考评势必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4、绩效考评的方式

目标考评:根据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考评,目标的完成程度包括目标的完成质量,目标完成所用时间,以及目标完成耗用的人力物力等等。

自评:被考评人的自我考评,是被考评人对自己的主观认识。通过自评结果和他评结果的对比,有助于被考评人全面认识自己。

互评:员工之间相互考评的方式。互评一般采用匿名形式,减少员工之间的矛盾。互评的优点在于,员工之间能够真实地了解情况。例如,在企业里有这么一个员工,平时上班不积极,经常迟到,而且喜欢早退,但是他很有技巧,很会估算老板来的时间,总能在老板来的前几分钟到,如果用互评方式考评出勤率,那么真实结果会表露出来。

上级考评:由被考评者的直属上级对其进行考评。上级考评是我国早期国有企业常用的一种考评方式。通过上级的考评和推荐进行职位的变动。

5、绩效考评的方法

等级评估法:把考评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例:优,良,中,不及格。并对不同的等级进行详细地描述。举例:学生成绩。出勤率

强制比例法: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将优秀,普通和不合格比例进行划分,例如优秀10%,不及格5%,剩下为普通员工。在某职业学院里就实行这样考核制度,每年对教师进行一次全员听课,其中最后的5%要留校察看,如果以后的两年里听课的成绩都是在5%比例内,就要解聘这位教师。这就是强制比例法。

小组评价法:有两名以上熟悉员工工作的经理组成测评小组对员工绩效进行考评。这种测评方式较为简单,操作方便,但是主观性较强。

序列比较法:对相同职务的人进行同标准考评,并按成绩排列顺序。一般用于领导人的选拔,也可对不同职务的人用序列比较法进行考评。

二、360度反馈评价方法 1、360度反馈评价:所谓360度反馈评价就是直接上级、下级、顾客、同事、任职者本人等多个评价主体从多个角度对岗位任职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会反馈给被评价者,能够促使被试者全面地认识自己,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信息。

2、360度反馈评价模式

解说:目前的360度反馈评价是建立在两个假设基础之上的,其一是对个体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将得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结果,也就是说,评价结果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例如:我们看一个箱子,如果仅仅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只有从多个角度去看才知道它是箱子,长是多少,宽是多少,高是多少。对人的评价也是这样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评价,结果可能失真。例如,在企业里有这么一位员工,工作态度恶劣,迟到早退,跟同事关系业一般,喜欢向老板打小报告,说张三的不适,李四的缺点,并博得了老板的信任。这样的员工,如果仅从老板的角度,即上司的角度进行考评,结果就会失真。因此,多角度观察的结果更有效,更可靠。其二是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应当贯穿于被评者自我意识增强的过程之中,如果自我意识改变了,其行为也将发生改变。从360度反馈评价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考评的一个特点就是评价结果的反馈性,也就是说多方评价的结果会发馈给被测评者本身,这样被测评者就能知道自己的表现在上司和同事下属眼中是怎样的,尤其是别人对于自己不好的评价更能引起被测评者的注意,有利于被测评者意识和行为的改变。曾经有国外学者对某公司的360度反馈测评做过跟踪调查,Atwater,Roush,&Fischthal(1995)的研究发现,在第一次评价16周后,过高自评者的下属评价会有显著的提高,而自评低于下属评分或与下属评分相一致者,其下属评价没有显著提高。Atwater等(1995)的研究也证实,过高自评者最初的绩效趋于最低, Smither等(1995)认为,自我一致性理论(Korman,1970,1976)可能解释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与绩效改善之间的关系。当管理者得到反馈时发现,下属的评分比自评分要低时,他就会考虑自己的实际行为是否与其自我印象一致,根据自我一致性理论,管理者会试图改善其绩效,以减小自我认知与他人印象之间的差距,恢复认知平衡。然而,如果自评与他评一致的话,管理者就会感到满意,即使他的绩效水平低,他也不会努力来改善其绩效(Korman,1970,1976)。举个例子说明:现在同学们都住集体宿舍,同学之间都会形成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可能有一天你无意中听到同学对你的评价,说你不太爱洗脚,晚上能闻到你的臭脚味,那么你听到别人对你的这一认知后,一般你会怎么做?这就说明了别人的评价结果反馈会影响个体的行为。3、360度反馈评价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360度反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职位的升迁作依据?还是为薪酬的调整做依据?不同的测评目的,决定测评的内容也不相同。目的确定之后就要然后成立专门的测评小组,一般来说测评小组的成员需要有专家,可以从外部聘请咨询专家来指导考评工作。测评小组有两个任务,一是能力模型的设计,二是问卷的设计。能力模型的设计至关重要,360度反馈评价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力模型的设计要基于胜任特征,所谓胜任特征就是区分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的特征。举例:销售人员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是区分成功销售者和普通销售者的重要特征,这就是胜任特征,在对销售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时要基于这些特征设计能力模型。在完成模型的设计和问卷设计后,开始选择被试者和参与者进行施测,实测的结果在统计整理后要反馈给被试者,促使被试者形成对自己全面客观评价。最后进行总结分析,以合理改进下一次的绩效考评。

4、优缺点分析

优点(1)多侧面的评价,信息更全面

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结果更可靠。好比对某一个人的评价,一个人说好不行,大家都说好,才说明这个人真是不错,可信性强。

(2)信息反馈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

信息的反馈使个人形成对自己正确的全面地评价,有助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3)基于胜任特征设计模型的有效性

由于能力模型的设计是基于胜任特征的,因此评价结果更贴近实事,更有效

缺点(1)实施复杂,成本较高

需要大量人员的参与,和专业人才的介入,而且需要对考评者和被考评者进行一定培训,相对于其他考评方法,成本高

(2)能力设计模型的科学性

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能力模型,据调查,即使在不同公司的相同职位,设计的能力模型也差别很大,科学性受到质疑。

三、关键业绩指标考评(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

1、组织应用: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关键量化管理指标。

2、个体应用:根据不同岗位,选择最能体现员工工作业绩的指标进行考核。例如:对于销售部门人员的考核,销售业绩就是最好的指标。对于车间的一线工人而言,最好的考核指标就是生产量。对于采购部门人员的考核,采购员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比率。

四、简单的绩效考评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简单的绩效考评更为实用,简单的绩效考评包括四个内容:

1、工作总结:由员工自己撰写对工作成果的总结报告,有助于管理者对员工进行客观的考评。工作总结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成果,是客观的考评依据。

2、员工自我评价:由员工根据自己对自己的了解,作自我考评。自我考评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员工的自我评价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不能作为考评的主要依据。

3、分类考评:可以分为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评。

4、直接上级评语:由员工直接上级对被试者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上级评语具有主观性。

五、实例演示

以软件工程师绩效考核为例

第1步: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参考岗位职责、与软件工程师沟通)

负责软件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内部测试工作。第2步:工作的关键点是什么?(与部门经理、总经理等沟通)重要任务,岗位工作,工作态度

第3步:每个关键点的比重是多少?(与部门经理、主管经理、总经理等沟通)

第1项占50%,第2项和第3项各占25%。

第4步:将关键点如何进行细化?(与开发部门经理、主管经理等沟通)

1、重要任务(按时完成任务)

50%

工作量及完成情况(50%)、技术难度(10%)、新技术使用情况(10%)、管理责任(10%)、技术责任(10%)、其他临时工作(10%)

2、岗位工作(工作习惯)

25% 编码水平、文档编写水平、建议及接受建议、工作总结和开发计划、备份源程序、技术保密六项平均分配

3、工作态度(团队其他成员的认可程度)25%

热情度、信用度、协助精神、是否积极工作、是否有好的建议、合作精神六项平均分配 第5步:细化标准

“重要任务”较难细化,由考评人主观掌握。对“岗位工作”和“工作态度”进行了细化 第6步:确定分值

满分180分,其中“重要工作”90分,“岗位工作”和“工作态度”各45分。

课程评价反馈 篇5

1.迅速自查自纠,找准问题根源。接到县政治生态评价办反馈意见后,普兴镇党委庚即召开党工委会和全街道机关和村(社区)干部大会,进行工作动员和部署,认真学习研究县政治生态评价办反馈意见,对照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产生问题的根源,努力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严格对照县政治生态评价办反馈意见提出的整改要求,形成了《普兴街道落实县政治生态评价办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2.细化整改措施,落实工作责任。针对反馈意见,普兴街道党工委召开2次专题会,逐条讨论,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制定《普兴街道评价发现重要问题及问题线索台账认领清单》,将11项整改任务分解到办(中心)和20个村(社区),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办(中心)和责任人,针对具体问题,逐条进行研究,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具体整改时限,由责任领导组织各办(中心)、村(社区)分工配合、整合力量、跟进整改。

3.坚持工作标准,狠抓整改落实。按照“立行立改、限期完成”的要求,普兴街道实行清单管理,建立销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坚持高标准实施,组织召开整改落实情况专题会3次,贯彻学习上级重要精神、决策部署等内容1次,专题研究党内监督严实度、党员干部勤廉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5次,听取相关办(中心)和村(社区)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推动整改工作有序进行,对反馈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巩固一个,做到不漏一个问题、不留一处死角。

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 篇6

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既是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 又是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 还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上。在现阶段, 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学业水平的评定和学分管理上, 很少体现学业评价的反馈性, 教学的发展功能无法实现, 会阻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 尝试分析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

一、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的内涵

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 对于反馈的含义, 具有一定的分歧, 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同反馈是具有回路的信息传输过程:把施控系统的信息 (给定信息) 作用于被控系统后产生的结果 (真实信息) 再输送回来, 施控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调节自己活动, 从而更好地发挥功能, 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机制” (mechanism) 是一种体现事物各关键要素运动变化的“关系性”特征, 体现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1]。根据这两个概念, 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的定义应该是指高校学生学业评价信息回路流动过程中涉及的包括大学生、高校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在内的机构 (群体) 及其职责、运作流程。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机制是多元的回路系统, 它将学生学习的内外环境结合起来, 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是主要的信息反馈机构, 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作为反馈信息源和信息接收点接收和反馈学业信息, 从而使自身后继的学习 (教学、管理等) 行为合乎社会发展的要求, 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控制理论, 控制过程是依据偏差进行动态调节的过程, 没有偏差就没有调节。评价标准不明确, 反馈信息失真, 缺乏针对性, 反馈滞后、传送不及时, 是控制系统中检测、变送反馈环节的大忌。按照控制理论, 高校学业评价反馈机制是不健全的, 其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评价标准不明确, 反馈信息失真或无针对性。

评价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其中评价标准是构成评价活动各要素的核心, 它确定评价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是评价活动的依据。学业评价就是根据评价标准,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程度。事实上, 评价的“标准”包涵“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两个概念[2]。在日常用法中, 我们含混的把两者统称为“标准”。在评价学上, 所谓评价指标是指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 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高校学业评价的评价指标就是能够反映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 为学业评价活动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事实上解决的是“评什么”的问题, 它直接制约对学习结果的意义解释。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尺度。评价标准包括强度、频率和标度三个要素。强度是表示指标达成的程度, 是定性标准;频率则是表示指标达成的数量或次数, 是定量标准;标度是评价的档次, 可以是定性的如优良中差, 也可以是定量的如用数字表示各个档次。评价标准是对评价指标的表达, 是评价指标的标度。

对于大学生学业的评价目前还没有可以参照的统一指标体系, 虽然某些高校尝试运用一些学业指标进行操作, 但因为指标层次和内容的划分设定和量化比较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达成共识, 影响指标体系的应用和推广, 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评判大学生学业发展水平可依据的共识标准不多, 没有较权威的、客观的评估标准和体系。所以评价信息失真或缺乏针对性是高校学业评价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这种评价现状下, 反馈显得可有可无, 因为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管理部门, 都不会对失真的信息感兴趣。

(二) 评价主体单一, 反馈信息片面。

目前, 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局限评价的角度。评价角度的局限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所提供的评价信息存在片面性[3]。大多数高校学业评价都是教师主导的, 从课堂教学角度得出的知识学习的评价信息。没有其他主体的参与, 缺乏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业评价视角, 仅仅评价课堂知识的掌握信息, 缺乏能力评价信息。这就造成高校学业评价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都单一化, 评价所获得的学生学业发展信息存在极大的片面性, 大大降低反馈的价值和意义。这些片面的信息即使得到一定程度的反馈, 也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反馈流程不规范, 反馈信息利用率低。

能否高效率地利用评价结果是评价反馈功能是否充分实现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校中, 由于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反馈机制, 反馈流程不畅通和不规范, 评价信息在教师、学生之间并没有得到及时全面的传递。

首先, 在现有的评价状态下, 即便是片面的失真的评价信息, 学生也不能完全获知。大多数高校学生获知的期末课程考试的评价结果仅限于分数, 不能进一步获知具体的学业评价状况, 如得分和失分的知识点、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得分率等。学生无法根据笼统的分数对个人的学业发展情况做更清晰的判断。事实上, 只有对个人学业情况有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业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真正成为学业评价最主要的受益人。

其次, 现阶段高校学业评价忽视信息反馈的时效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其学业评价的评价方式仍旧是以课程考试为主:学生在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通过考试获得相应分数, 以评价课程学习是否合格。这种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否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但是因为获知评价信息的时候, 课程学习已经结束, 所以学生获得评价的反馈信息滞后, 无法及时分析个人学业的优势和不足, 更不能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4]。学业评价的作用仅限于鉴定该门课程的学习成绩, 学业评价的反馈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发挥出帮助学生发现并改进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作用。事实上, 目前很多高校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来弥补这一评价反馈问题, 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平时成绩的考核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较混乱, 评价责权不清, 其评价的效率很难保证, 学生从中获得的有效反馈信息仍旧不多[5]。

三、高校学业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策略

高校学业评价反馈机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它是高校内部各教学要素紧密协作的动态运行体系。反馈机制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 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等都是反馈机制的主体。其中, 居于这个反馈机制的中心节点是教学管理部门。高校学业评价反馈机制构建在各个主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互动基础之上[6]。

高校学业评价反馈机制作为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 其运行过程是: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或告一段落后, 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价, 得出评价结果, 及时分析评价结果, 教学管理部门应通过合适的方式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 教学管理部门协同教师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教学归因分析, 针对原因分析进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可以说, 高校学业评价反馈机制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设计合理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进行教学反馈和归因分析、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这个机制能否顺利运行, 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一环扣一环, 构成一个回路。构建高校学业评价反馈机制就是构建回路中的各个环节。

(一) 设计合理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

一套科学可行且统一认可的高校学业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前提。在制定指标体系时, 要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教师、学生等的意见, 在综合的基础上, 形成学生学业发展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再根据试点反馈意见, 反复修订, 力求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

(二) 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

学生学业发展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制定出来以后, 就要据指标体系采取合理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发展。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 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 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来衡量达成评价指标的程度, 获取全面的评价信息。目前高校在设计和制定具体的评价制度, 选择具体的评价形式的时候, 往往不是以能否体现和表征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尺度, 而是竭力在能否简单化和便于操作上下工夫。所以, 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管理人员都热衷笔试的评价方式。然而, 单一的笔试不能完全有效地衡量所有的评价指标, 使评价信息片面化, 无法提供全面的反馈信息, 学生、教师和高校教学无法获得有效发展。所以应该根据评价指标来选取相应的评价方式, 进而获取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评价信息。

其次, 加大平时成绩在评价中的比重, 完善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注重过程监控和评价激励。在整个高校学业评价反馈的宏观回路中, 平时评价是直接作用于教学过程的微观回路。它本身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直接形成回路, 使教学一线的信息及时形成相互的回馈。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教师处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问题、作业、课堂讨论等形式从学生处获知学生的学习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

(三) 进行教学反馈和归因分析。

首先, 加强评价信息的公开工作, 评价前公开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评价后及时公布结果, 笔试评价还应该公布答案, 供学生探讨和质询。学校应该建立任课教师、教研室和班主任 (辅导员) 三位一体的评价反馈渠道, 把评价信息反馈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 使任课教师、教研室和班主任分管不同的信息反馈, 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了解个人学业评价信息[7]。

其次, 加强评价信息的归因分析。对学业评价信息进行正确科学的统计分析是正确理解评价结果及确定改进方向的关键环节。将学业评价获得的大量数据录入信息库, 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内容和分值, 并赋予相应的权重。采用专业的软件系统对大量数据进行清理与统计分析, 得出科学的分析结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得到分析结果之后, 要找出其中的规律性, 追根溯源, 梳理出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作出归因分析, 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关键依据。

(四) 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归因分析得出主要问题和不足后,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向学生和教师征询解决策略, 召集相应的学科专家和教师反馈并讨论解决策略, 召集学生代表反馈并讨论解决策略。学生和教师专家团队可以采取讨论、座谈和争辩等方式确定应该采取的解决策略。通过这样的过程, 最终确定解决策略, 采取相应措施, 改进在教育教学各环节的问题。如调整培养方案, 修订培养计划, 调整课程设置, 优化教学和实践环节安排,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 达到改革高校教学的目的, 使高校的教学质量获得提升。

摘要: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这一反馈机制并不完善, 存在的问题包括:反馈信息失真或无针对性;反馈信息片面;反馈信息利用率低。基于反馈控制理论, 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应该是闭合的回路动态系统。这一系统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设计合理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进行教学反馈和归因分析和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就是完善回路中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业评价,反馈机制,构建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喆, 汤蓓蓓.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机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人才, 2014 (4) :241-242.

[2]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27.

[3]刘文勇, 张少杰, 赵玉民, 赵厚仁.基于制度设计的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4 (6) :59-60.

[4]母小勇, 王欢欢.论生命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学业质量评价[J].江苏高教, 2007 (4) :59-62.

[5]白雅娟.高校课业考评中加大平时成绩权重的价值与困境浅析[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4 (4) :47-48.

[6]鲁先锋, 李文莉.系统论视阈下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动态研究[J].教育探索, 2012 (2) :67-69.

课程评价反馈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馈评价;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84-01

0

反馈评价作为一种衡量学习者学习成果的标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它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含义,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数学作为一门难度较大,且与其它理科类学科联系较大的科目,其课堂反馈评价方式的运用需要引起教师们的思考。笔者针对高中数学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反馈评价方式运用层面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科学合理地反馈评价。

一、重新认识反馈评价,明确其真正目的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陈旧僵化的教学模式曲解了反馈评价的真正意义,在大多数情形下,教师进行评价只是应试教育观的一种体现,考试是最主要的反馈评价方式。不可否认,考试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但在实际的反馈评价中,教师仅仅是单纯地运用考试这一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上情形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教育环境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教师这样做,所以越来越多的仅以考试评价学生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上述这种评价方式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是片面的,大多数学生极有可能因为教师的这一评价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厌恶学习。因此,教师先重新认识课堂反馈评价,明确其真正目的,尤其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说,针对学科和学习阶段的特殊性,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反馈评价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参与到反馈评价中来

数学学习作为一门难度较大的科目,大多数学生学起来都比较吃力,尤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加之新课程改革向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学习更具灵活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运用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价方式,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进行反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进一步优化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反馈评价方式却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教师没有学会如何具有艺术性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课堂反馈评价主要是相关的教务人员以及教师进行的,学生没能发挥评价的作用,或者说根本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进行课堂反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对课堂的反馈评价有利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作出调整,以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

三、运用多元化的反馈评价方式

传统的课堂反馈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考试为主,可以说它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思维逻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化知识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等。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已经进入抽象阶段,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数学学习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但是高中数学的难度终究较大,所以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接受这些抽象知识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可能在一开始还不太适应高中那种考试。虽然他们理解了知识点,但是对于考试中的题目来说,他们还不一定能轻松地解答出来。

针对上述情形,教师就应该对课堂反馈评价方式进行一些思考了。不能仅仅凭借考试这一单一的评价方式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应该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反馈评价。例如,教师在進行《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关系》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把小组协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也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就能让不擅长考试的同学在其它形式的学习中体现出自身的其他优点,教师就可以从此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将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生变革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必然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步显现出其相对于传统教育教学观的优越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并积极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思考、改进。反馈评价作为学习者学习成果的一种衡量方式,尤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深入地思考,采取最佳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参考文献]

[1]罗海兵.浅析鼓励性课堂评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1(10).

上一篇:感恩母亲,快乐亲情教案下一篇:英语作文高分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