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审题立意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 审题的正确与否, 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写作方向正确与否。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对作文题目的审视, 学生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思考, 了解命题者的意图, 了解作文应该写的对象、范围以及重点, 确定文章的体裁。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他应该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立的, 立意与选材共同构成了文章的内容, 意是文章内容的核心, 材料是文章内容的血肉,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意是主导, 材料的选择要围绕文章的立意来展开。因此, 在实际的文章构思中, 立意在前, 选材在后, 这也凸显了文章立意的重要性。

2 高中作文中如何审题立意

高中作文的一般形式都是根据一段或多段材料, 选取任意方向, 写一篇关于X X的作文。这样的文章, 立意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对所给材料的理解程度, 如何把握材料来立意,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2.1 紧抓关键词句立意

有的材料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往往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 这些关键词句一般会出现在材料的开头、结尾或是材料对话之中。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 就能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 明确命题者给出这段材料的用意, 有助于正确立意。

例如: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有一天, 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 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 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 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对于这段材料, 学生在审题时, 首先抓关键词出人意料、情理之中、愚蠢、诧异、不解、仔细想想、类似等, 通过这些关键词, 学生可以仔细梳理出文章的脉络, 大家对玻尔的回答之所以先感到“出人意料”而后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是因为大家在从“未仔细想”到“仔细想想”的思考中, 完成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性认知过程, 所以, 大家就由开始的“诧异、不解”转变、发展为“赞同、理解”了。所以, 考生只要围绕对偶然事件的必然性分析, 应该就能准确定义。

2.2 分析原因立意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 都存在着其内部或是外部的因果关系, 把握好材料中的因果关系, 有助于学生通过材料讲述的事物联系, 揭示材料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因此, 分析材料的因果关系, 分析原因立意, 也是很好的审题立意手段。

例如:2003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篇材料初读起来, 考生也许对文章的总体认识比较模糊, 因为寓言中, 并没有直接提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相关的语句, 为什么富人家的墙被雨水淋坏后。他的儿子与邻居家的老人都对他说, 不修好的话, 可能东西会被偷。但是, 当真的东西被偷后, 他却觉得儿子聪明, 而邻居家的老人是小偷呢?通过原因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 一个是富人的儿子, 一个却是外人。从而我们可以得出, 人们往往在面对事情时选择的是相信与自己亲近的人, 怀疑与自己疏远的人。因此, 学生只要把握好“信亲疑疏”这一话题, 展开书写自己的感想。就能正确掌握文章的写作方向。

2.3 以作者的情感倾向立意

人是感情动物, 人在写文章时, 无论是对事物的叙述、描写, 还是对事物的评论、探讨。多少都会明显的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材料中作者的情感倾向往往就决定了材料本身将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将要向读者阐述的观点。因此, 把握好作者的情感倾向, 顺着作者的情感倾向来审题立意, 更容易把握好命题者的命题本意。

例如:2001年全国卷高考作文:一个年轻人, 在漫漫人生路上经过长途跋涉, 到达一个渡口的时候, 他身上已经有了七个背囊:是美貌、金钱、荣誉、诚信、机敏、健康、才学。渡船开出的时候风平浪静, 过了不知道多久, 风起浪涌, 上下颠簸, 险象环生。老艄工对年轻人说:“船小, 负载重, 客官你必须丢掉一个背囊, 才可安全到达。”看年轻人不肯丢掉任何一个, 老艄工又说:“有弃有取, 有失有得。”年轻人想了想, 把“诚信”丢到了水里。“诚信”被丢掉了, 引发你想到了什么?请以“诚信”为题, 写一篇作文, 可以是自己的经验、体会、经历, 或信念、看法, 也可以编寓言、故事。

从这篇材料中, 我们明显可以体会到命题者的情感倾向, 命题者通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揭示了社会上诚信缺失的现状, 表达了命题者对社会诚信缺失的担忧与不满, 考生只要紧抓住对社会诚信缺失的担忧, 写一篇发人深思, 有教育意义和启迪效果的文章应该不难拿到高分。

2.4 分析背景立意

一段材料, 在不同的背景下, 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一句平淡的话, 如果放入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的话, 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 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同时, 必须要了解其所处背景, 只有把材料代入其背景中阅读, 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 才能正确的审题立意。

例如:2006年江苏高考作文:鲁迅说, 世界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就成了路。也有人说, 世界上本来有路, 走的人多了, 反而没路了……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读懂这篇材料, 学生必须了解鲁迅先生生活的背景, 从其背景入手才能正确理解材料中所说的路并不仅仅是指我们所能见到的用于往来通行的道, 而是更深层次的指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 从这一点出发, 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命题者的出题用意。学生可以围绕:“敢为人先”展开联想, 应该可以做到最佳审题立意。

总之, 对于高中生写作来说, 审题立意尤为重要, 它决定了学生写作的大方向和思想高度, 审题立意一旦失误, 文章的档次就会降低, 注定得不到高分;审题立意正确, 就像给文章买了一份保险, 分数一般不会太低。因此, 作为教师, 应该在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上多下功夫。

摘要: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重点, 特别是写作占有相当的比重。审题立意是文章思想定位的重要步骤, 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如何加强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成为广大语文教育者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高中作文教学实际, 浅谈了高中作文中如何审题立意。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审题,立意

参考文献

[1] 陈学雯.高中教学作文反思[J].导写者, 2009, 9.

[2] 李真, 刘春梅.高中学生作文审题立意发散思维的培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3, 9.

上一篇: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疗效探讨下一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后进生转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