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和立意(共8篇)
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考题分析】
审题立意决定作文分数,对于故事性的材料题必须把握准故事的寓意。如果停留在对故事表象的感性认识之上,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缺乏深邃的思想认识,难有表现力。作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读:
一、联系社会大背景猜摸命题人的意图
命题人的意图可从故事材料中猜摸得出来,命题者塑造了一个年轻人的形象,他做人做事都尽心尽力,但得不到别人或社会的承认与尊重,为此他闷闷不乐。这类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个年轻人的苦恼有没有代表性?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生活中,我们不是经常看到、听到有些年轻人热衷于炫富、拼爹、选秀、炒作吗?有些年轻人为了出名不是什么事都做得出吗?再从正面来想一想,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科技奖获得者等不是得到社会承认与尊重的典型吗?近年来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孕妇、最美妈妈、最美警察等“最美人物”,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人,这些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不断传递着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材料中还出现了一位老者,他主动关心、并用打比方的方式开导年轻人,从这个人物形象中也能猜摸出命题人的意图。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老者这样的人去关心年轻人,需要有人将一些人生经验和智慧告诉年轻人。比如,要想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得把你的优势找出来,使自己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人。
二、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来立意
读懂材料、吃透材料、抓住关键语句才能找准观点,故事材料中有三个关键句:一是年轻人的抱怨——“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二是年轻人认为有道理的那句话——“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话;三是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的那句反问的话——“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考生应该围绕材料中的这三个关键语句思考: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承认与尊重?是做沙子,还是做珍珠?抓住这几个关键问题去思考就不会偏题。做沙子,做珍珠跟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有关系,存在着条件、因果、目的等多重关系。当然也可以没有关系,比如,我做自己的沙子或珍珠,不去关心有没有人“承认与尊重”;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容抹杀的价值。材料题是开放的,必须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可以做沙子,可以做珍珠,也可以由沙子变珍珠,都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倾向性较明显的观点立意。应该说,今年作文题的导向还是很鲜明的。
三、化具象为抽象,挖掘比喻义、言外之意
从思维角度来说,对于故事类的材料要抽象概括出其中的寓意;从语言角度来说,故事类材料的审题就是将形象性的语言转换成抽象的语言。此故事的寓意:要想被人承认与尊重,要想超越平凡,你就要发光,就要脱颖而出,就要从沙子变成珍珠。材料中的“沙子”“珍珠”既是实指,也是虚指,比喻意义比较丰富。因此,首先要准确、全面地理解它们的比喻义。“沙子”多而平凡,没有光亮,沙子自有自己的价值,可用于建筑、修路、过滤、养殖美化等;“珍珠”稀缺珍贵,有光彩,用途大,可装饰、入药。着眼于喻体的内涵,它们分别比喻两种不同的人生,“沙子”比喻普通、平凡等,“珍珠”比喻杰出、优秀等。可以把“沙子”比喻为平平常常、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普通人,可以把“珍珠”比喻为有才学、能力强、善于包装自我、推销自我、敢于扬才露己的人。
四、从两个对象的角度来审读
(一)从年轻人角度来看:
1、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因而“闷闷不乐”。这要辩证分析:“做人做事尽心尽力”是本分,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虽然“尽心尽力”了,但与别人的要求仍然有差距,态度可能没有问题,但能力可能有问题;仅仅“做人做事尽心尽力”还不够,还要手脚轻快,搞好人际关系等;另外,社会也要提供有利于年轻人发展的空间,对年轻人多些“承认与尊重”。
2、年轻人对老者的话语——“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的反应:认可(“有道理”)与疑问(“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里就提供了两类立意角度: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做沙子也应该得到承认与尊重。
(二)从老者的角度来看:
老者用丢沙和掷珍珠的方式开导年轻人“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老者是说,一个人要想被别人承认和尊重,必须要有自身的价值、有闪光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努力。老者的本意是想利用这种方式去激励年轻人,是想让年轻人发奋努力。面对老者的观念,考生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同意好说,比如,强大自己,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会万众瞩目;不同意,还可以对老者的丢沙和掷珍珠行为本身进行反驳:丢沙于沙滩中,当然难找,就是掷珍珠于珍珠堆中也难以寻找。
立意参考:
1、出类拔萃,始自己出众
2、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3、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
4、人可闪耀,但不要失却“真我”
我是一粒沙
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不一定是珍珠。——题记
我命不好,投胎时误作了一粒沙,不过佛祖答应我六世轮回时,可连作两次珍珠,倒也划算。
现在我要做的,便是将我这“沙生”快快熬过去。
有一天我正与众沙友晒太阳,当然我是不屑于同这些命中注定为沙的朋友们交谈的,我正迷迷糊糊犯困,忽然听见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我做人做事尽心尽力,可为什么得不到承认与尊重?”是一个沮丧的男人的声音。
我刚想回答说:“因为你太平庸啊。”话还没出口,就被一颗珍珠砸中,疼死啦!我连忙召集周围的沙友上前,将嫌疑人捉拿!
“你能找到这颗珍珠吗?”是一个老者的声音。
“当然。”年轻男人不假思索地说。
“啪!”
又是谁打了我!好在这次不是珍珠,是沙友。他们正好将刚才被“捉”的珍珠盖住。
“你能找到这些沙子吗?”
“不能,当然不能。”年轻男子继而恍然大悟,“谢谢您的指点!”
我可就气着啦!这老头子什么意思?不就是不承认我们沙子的价值嘛。我倒想问问他,在一堆珍珠里扔一颗珍珠,不和沙子里扔一粒沙子一样吗?都找不到。在一堆珍珠里扔一粒沙子,不也一样轻易就能找到吗?
没过几天,城里的路就修到了我们这里,掘土机轰隆隆地响,工人们哈哈地笑:“这一堆堆沙子金灿灿的,真是太美啦!这沙子踩在脚底下真舒服!”他们说,“用这种细沙去搅混凝土是最合适的!”
我听了这话,连忙跳进了工人的铁锨,被一同带来的除了沙友,还有那颗珍珠。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工人爽朗的笑声,现在我已经不只是沙子了,我和其他沙子在一起,成了一条宽广的水泥路。
老年人拄着拐杖说:“这路好啊,下雨天不再泥泞,晴天不硌脚。”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甚至能感受到在我身上一蹦一跳的孩子的欢乐。身旁的珍珠不停地流泪,总是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心情不太坏时,他也会和我讲讲他做珍珠时的幸福。鲜明的对比反而让我觉得自己误投的“沙生”是幸福的。
夜里,大地归于寂静,耳边是不断的蛙鼓,夏夜的清风化为千手,推移月亮,梦中,佛祖微笑着跟我说:“明日,你将可重新做回珍珠,万众瞩目。”我惊呼:“万万不可!将自己当作珍珠,就有被埋没的痛苦,还是将自己当作一粒沙,让众人将我铺成一条路。” 佛祖说:“有如此志向,值得肯定。”
“对,得到承认与尊重的,也可以是沙。”
我含笑说,眼角却滚出一行热泪,化为一串串珍珠。【高分点拨】
1.演绎故事,寓理于形。考生形象思维能力强,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将材料演绎为一个情节离奇曲折的故事,在故事里寄托自己对文题的理解。故事来自材料,又高于材料,故事与原材料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考生高明之处。故事的寓意深刻:沙子也能得到承认与尊重,做珍珠倒有被埋没的可能。
2.拟人口吻,视角独特。文章以沙子的口吻写作,讲述自己的传奇故事,使得“沙子”的思想认识转变更有可信度。通过沙子的视角再重新观察文题故事,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给阅卷老师带来不少新鲜感。
3.描写细腻,形象丰满。考生细致地描写了老者开导年轻人的情景,刻画了自己的内心活动,还描写了工人对沙子的赞美、老者对路面的夸赞、孩子的欢乐,同时,还写到了一颗被埋没的珍珠,虽然着墨不多,但只言片语就能够传神,这些形象都很丰满。例二:
4月29日,尚先生手机落在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了该手机,但对方接通后又挂掉,尚先生又发信息过去,表示愿意花2000元“买”回手机,一个小时后,收到回复,对方愿意归还手机,见面后才发现,捡到手机的是一个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对方,年轻人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开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个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手机,但是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我不能见利忘义,不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一样,多一份爱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故事类材料作文。材料涉及的主题是个人修养方面的。一个常规的话题:拾到物品后是否归还。材料中涉及到两个人:丢东西的尚先生,拾物品的年轻人。本来审题难度不大,能扣住拾物是否归还的话题写作,应该不算偏题。但材料中的信息又是很丰富的,所以审题角度也是很丰富的。尚先生的手机丢了,为什么能找回来?不是因为他愿意出2000元买回,而是年轻人看到了手机的信息受了感动,这不单单只是拾金不昧的问题了。我们要想把常规的话题写深刻,写出新意,就要细心审出题目中的细节和新意。出题者主要褒扬的是尚先生的“爱心”、“真诚”和“友善”,年轻人之所以归还原主,关键是受了感动。所以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审出“正能量”,立意才可高远、深刻。
综上所述,从尚先生的角度立意:
1、好人有好报
2、善良无价
3、爱心的回报
4、失而复得 等 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
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善良是攻打贪心的利器
3、突破狭隘的自我,构筑温厚的人格
4、战胜心魔 等 纯之风
当今社会,大家十分关注正能量的传递,一个眼神、一句贴心话、一个微笑都可能会传播正能量。亲爱的你,你是传播还是收获了?
一个小小的汉字,就会在人们心中撒下纯的种子。
青岛酒店支持“光盘行动”,为了更加有效地反对浪费,厉行节约,政府机关、餐饮企业下大力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盘子上印刻的一个“光”字体现了该企业的决心,他们把这份心传递给顾客,让顾客明白勤俭节约的重要性。“量少质不减”,不多花一分冤枉钱,让顾客吃得舒坦,又把节约推行,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风尚。
一份贴心的早餐,一个舒心的书摊,爽朗的他把纯的种子播给周围的人。
湖南长沙一中旁有个报亭,报亭的蔡爹是一个开朗的老头儿,在14年的时间里,他与周围的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尽管他去了,但他那诚信、善良、宽容的品质影响着整个社会。当每个人想起蔡爹,内心都是暖暖的,说明在这个不太如意的社会中,依然有人通过自己的小小善举,来改变这个社会。老人去世后,众师生的缅怀及写满真心话的便贴就是最好的写照,老人身上的某些品质正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最终会长成一棵棵大树,影响众人。
一种解脱,一种关爱,全新的呵护让他们快乐成长。黑熊被关起来取胆汁,当沉重的开胸器打入它们身体时,那声凄厉的长号唤不回贪欲者的良知。一次又一次的折磨,使它们早疲惫不堪。就在他们快要绝望时,动物爱好协会的成员解救了它们,从贪欲者手中拯救了它们的生命。在黑熊基地,它们受到了很好的款待,没有恐惧,有的只是关爱。它们可以在那里安享晚年。协会的成员一次次用血的事实拉回贪欲者的良知,让贪欲者重获新生,并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纯的种子,来净化他们的心灵。
纯之风,是人们心中那棵树周围的风,虽然那阵清澈的风吹不遍天下大地,但终会影响周围的生物,使之壮大,落下纯的种子,最终在大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人们沐浴着清纯之风,温暖的阳光洗涤净化着人们的灵魂。愿纯之风把正能量吹进每个人心中,在人世间传递,在人世间流淌。[得分亮点] 本文精妙在于标题新颖,内涵丰富。“纯之风”,用青岛酒店号召“光盘行动”的标示,长沙一中蔡爹的爱心报亭,动物协会者拯救被取胆的黑熊等三则典型素材,交相辉映,证明了“播下纯的种子,传播正能量”的观点。该文采用并列式结构,思路清晰,段落整齐,醒目亮眼,全文一气呵成,论证有力,结构严谨。
练习:
“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此话怎讲?”
“据说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 “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与欣赏荷有啥关系?”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资料:
《一朵午荷》是台湾作家洛夫的一篇散文,作者用敏锐的触觉和洗练的文字,描写了一池夏天午后雨中的荷和一池秋末午后花事已残的荷,为读者奉献了一幅风格独特、震撼心灵的写意水墨画。文章在朴素和平淡的语言中写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爱生命就要爱生命的全过程。一朵午荷的出现,不仅让诗人走向内心,深入生命的底层,更在时间的意义上揭示关于宇宙规律的哲学命题。
时间,几乎是 中国古代诗歌中永恒的主题,但他们更多借此感古今兴衰、物是人非之悲,叹人生苦短、沧海桑田之变,大量伤春悲秋之作传达一种焦虑和悲观,而洛夫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所表达的却是一种平和与淡定,“爱荷的人”不但爱花、叶、枝,也爱它夏天的喧哗,与秋季的寥落,甚至那池污泥。所以,他爱那朵将要凋谢的午荷,没有通常的悲哀,反而是惊喜、安静而温柔的爱恋。
人眼所见有限,但心灵时空无限,所谓“一象之明珠,不若悟对之神通。”似乎世间万物洛夫都能与之交流沟通,发现它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因此,一滴水珠就是整个世界。一朵荷花,一朵即将凋谢的荷花,它的娇艳的过去和必然枯萎死亡的未来,昭示给洛夫的太多!生命,宿命,命运,花与人,生与死,今生与前世„„那是一个一言难尽的世界,或者说那是人生世界的一个比照。所以文中说“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
立意:
1、练就慧眼发现美
2、追求有情趣的人生
3、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4、爱,贵在欣赏
试题:2012届福建省质检卷作文 (略)
题目给出一组漫画, 要求不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义作文, 应当属于给材料作文。该试题的优点, 首先是富有思辨性:第一幅和第三幅的内容是矛盾和对立的, 所以材料本身具有思辨性;其次是丰富性:同样一个人对同样一个艺术品, 前后评价大不相同, 个中原因很多。可写的角度也是很多的。另外, 可写性强:漫画涉及的角度多, 能让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解读漫画的作文都有话可说。当然也存在不足, 比如审题难度太大, 门槛太高, 离题作文相当多。
纵观本次作文, 呈现以下优势:
一、给材料作文的基本模式已然形成, 大多数学生能从分析材料中引出观点。这大大降低离题的风险
如:漫画中的那位先生在还未得到艺术品时, 觉得艺术品在展览台上是那样精美。而当别人把艺术品送给他时, 他却觉得没有先前那么精美了。其中原因就是他很轻易地就获得了艺术品。如果他经过辛勤劳作, 流下汗水才获得它的话, 那艺术品的光芒必将比它在展览台上更加的耀眼。又如:瓶子是他人之物时, 你就会觉得瓶子是如此之美。而当瓶子是自己之物时, 你才会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一个如此普通的瓶子。因此, 这组漫画告诉我们, 不要羡慕他人所拥有的东西。
二、有一部分作文体现出较强的思辨性, 议论有一定的深度
如:“‘现在看来并不精美。’这是老者对这件艺术品的最后评价。是这件艺术品真的不精美吗?显然不是, 而是老者能长期地占有它, 欣赏它, 对于它的美, 已有了很强的免疫力了。或者也可以说, 老者已从成功捕猎到猎物的喜悦中走了出来。”
又如:不必占为己有, 并不意味着要人们停止去追求的步伐, 而是劝诫人们不要执著于获得某种东西, 不要斤斤计较荣辱得失。这样, 你就会惊喜地发现, 原来没有那么糟, 原来一切还是那么美。
三、出现不少关系当下、贴近生活的佳作
《幸福, 来自于发现自身的美》、《收获因付出而美丽》、《勿羡慕他人之物》、《珍惜所有》等。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离题和偏题的作文较多。如写“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心态决定成败”、“学会协作配合”、“细微之处见精神”、“换个角度看问题,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等, 都偏离了漫画的含义。事实材料的运用比较贫乏, 难以看到运用很好的事例。
为此,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 将此次作文作为高考“风向标”, 根据今年新考纲的精神, 认为考生首先要了解漫画具有怎样的特点: (1) 有针对性 (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 ; (2) 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3) 运用变形、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4) 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其次, 着力加强学生“三看” (看漫画的标题、看画面细节、看漫画的艺术手法) 理念。最后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一) 审题
考场作文, 只要不离题, 就算成功了。所以审题一定是重中之重。根据福建省2012年考试说明作文题的示例, 命题类作文题出现的可能性不大。而像这道给范围的题目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训练学生审题, 最好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一要全面审读;二要分清主次;三要扎到重点;四是准确概括。
(二) 拟题
题好一半文。切中要义、表达明确、颇有文采的作文题比表意不明的作文题在得分上有优势得多。“幸福, 来自于发现自身的美”、“收获因付出而美丽”、“勿羡慕他人之物”、“珍惜所有”、“得之, 我幸”、“现象与本质”、“角度”、“位置”、“心态”等题目孰优孰劣, 一目了然。
(三) 扣题
扣题一是指要扣住材料, 引出观点。其目的是说服阅卷者, 本次作文在命题者所给材料的含义之内。就如有些作文是写“心态”的。单从这个题目看, 好像不切题, 但如果它从材料出发, 引出观点, 且言之有理, 恐怕就很难判它离题。例如, “在他人手中还是熠熠生光的精美艺术品, 到了自己手里却成了不那么完美、瑕疵的物品。这种从称羡到不屑的变化发人深思:他人的东西总是完美的。放眼望去, 尽是值得称道的亮点, 而自己的满是令人失望的瑕疵。这样的反差, 起源于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心态的差异。”如果引出的观点离材料含义太远, 也是偏离题意的。“为什么两个相同的瓶子在同一个人眼里会得出两个结论呢?那是因为这个人前后两次的心态不同, 所以导致了感官上的差异。由此可见, 心态至关重要, 它决定着你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为人处世的态度。所以, 心态决定成败。
扣题二是指扣住题目, 分析论证。
例如, “其实花瓶还是那个花瓶, 只是因为摆放的位置不同, 而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但是, 我相信, 如果它是真正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就算放在地上, 也丝毫不影响它的价值。反之, 如果这个花瓶是粗制滥造的工艺品, 那么, 就算摆放在名贵的展示台上, 它的价值还是低得甚至不如摆放它的展台的价值。所以说, 价值取决于自身所具备的资质和内涵, 而不是你的地位。”
另外还要注意:观察漫画时, 一定要把握好漫画作者的意图, 忌节外生枝, 捕风捉影。更不能停留在画面本身, 而应以此展开,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揭示出人生、社会的规则或哲理。
(编辑:龙贤东)
2013.8102
摘要:观察漫画时, 一定要把握好漫画作者的意图, 忌节外生枝, 捕风捉影。更不能停留在画面本身, 而应以此展开,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揭示出人生、社会的规则或哲理。关于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 本文笔者从审题、拟题、扣题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学生考场作文能够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我认为最紧要的还是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把好审题立意关。
第一,揣摩词义、探究表里。
对所给的作文题目,要揣摩清楚每个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要善于从字面的表层意义联想开去,要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去思考,剖析人性中的“丑陋”现象,挖掘出富有启发性的意义,从而表现人性的“美”,然后考虑这题目适合自己写什么文体的文章。如,《活在春天里》的审题立意:首先,要明确“春天”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其深层含义又可指哪些;然后,把握“活在”这词语的内涵,明确“活在”实际是一种“正在存在”的状态;同时,要明确,“活在”的对象是“谁”;再进一步明确,“活在春天里”会有怎样的结果。
第二,探求源流、明晰因果。
这题目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活在”这情态下会有怎样的结果。题目只给出了一个前提,要求考生思考在这前提下会产生什么结果,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明确了题目的含义后,才可思考如何写的问题了。这道题目我以为可以这样构思:
记叙文:1.(谁)活在春天里(“春天”其实是比喻义,一定要找出本体义来写,如温暖,向上,阳光,青春,活泼,希望,幸福,和谐,执着……);2.(谁)活在怎样的春天里;3.(谁)如何活在如此春天里;4.这样“活”,体现了他(她)的怎样的精神境界。
议论文:“活在春天里”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是这效果?怎样活才有如此的效果?如,1.一个人要活在春天里,人生才意义(是什么)。例:活在春天里,其实就是活在幸福里,就是活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活在青春阳光的人世间,就是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是自己始终心存希望并为之奋斗!2.为什么要活在春天里(为什么)。例:在这样好环境里,人生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活得有尊严。3.怎样活在春天里,才体现人生的价值或意义(怎么办)。例:要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始终保持平常用心态!我们还应由自然到社会再到心灵,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角度、层面去思考。总而言之,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散我们的思维,去联想,去想象,把有关“春天”的含义(本义、引申义和象征义等)、春天的信息与材料进行有机组合。
其实,这题目是个动宾短语。除了把握“成熟”一词的内涵外,更要注重“走向”这个“过程”而且要重点突出这个过程;也要明确“成熟”的对象;然后,写出感悟,表明在走向成熟过程中有什么启发。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走向成熟也只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前提,不是结果。要求考生思考在作文中有明确的结果。在考场作文中,也看到有些考生把“走向成熟”当成结果,说“要走向成熟,就必须要有责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有个别考生把它简单理解为“年龄的长大,就走向成熟了”。
可见,在审题立意中把握好题目的内涵和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何等重要。
第三,攻其一点、避俗就新。
当然,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给出题目外,还给出了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读材料时,把握材料的内容和关键要素,弄清楚写作立意范围。尤其是不能贪多贪大,要以小见大,要集中一点来写,务求中心一致。“走向成熟”这题目前有材料,暗示了写作立意的范围,有个人、有集体、有国家等。我们在立意中就不能面面俱到,要选择自己最好写的一点来立意和构思。有些考生就犯了求多求大的错误,把材料里所有的立意内容都塞在一篇文章里,结果文章内容杂乱,出现多个主旨的情况。有个别考生只写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认为年龄大了,就成熟了。这就使文章的主旨显得俗套了。应当从深层次思考,写出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体悟来,突出新意。
第四,关注生活、因势利导。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陈妙云认为,平时养成思考的習惯,要从书本的备考扩展到生活的思考,生活的思考就是事事关心,不能读死书,死读书,那是得不到满分的。“如果你平时没有关注时事,积累思想的习惯,那么你的思想水平是提不高的。”为此,在审题立意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加强材料与观点的勾联。要多给学生以指导,多找学生习作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多找《南方日报》及《云浮日报》等来读,尤其是多读时评之类的文章。老师还要在平时教学中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多作分析,让学生从中领会审题和构思的奥妙。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黄翼新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理解“审题和立意”在作文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审题和立意”的方法技巧,指导写作实践。
教学重点:
审题要准、立意求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激情、导练”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呈现病例,激发兴趣
1、出示灯片一:
体贴吟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注目脚下滚滚的东逝水,不禁困惑:人们为何总是对波的汹涌,浪的澎湃情有独钟,却无视岸的坚实与厚重。没有了岸,又哪来的江与河?其实,束缚是堤岸对江河永恒的体贴。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就这样在夕阳的辉映下激发了诗人的无限幽思。没有了夕阳,黄昏就只是一片静,一片死寂的静。我们没有理由不感谢夕阳。我认为这就是夕阳对黄昏无言的体贴。春风梳柳,夜雨润花。一阵和风掠过,送来几缕淡雅的清香。循香而去,一丛不知名的野花,开得分外娇娆。然而,没有了叶,花的世界难免单调与乏味。那么,衬托便是绿叶对红花无私的体贴。心灵的罗盘迷失了方向,在经历失败的暴风雨之后。“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看开点,日子就这样过吧。”朋友轻轻的一句话,使失落的心得到安慰。体贴就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体贴是难以名传的感觉与心境。
2、指名同学对上一篇文章进行评点。
明确:本文结构合理,语言功底很不错;但是,总体上讲,构思不是太严密的。具体表现在:1、个别段落的内容不合乎题意的要求;2、关于人生的看法显得消极,立意不高。
具体表现为:1、既然题目为《体贴》,全文就应紧扣“体贴”二字进行构思。可是,第二段里作者写的夕阳与黄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统一的,不存在谁体贴谁的问题。2、“看开点,日子就这样过吧”,这一类的活流露出来的思想是消极的,立意也就显得太低沉了一点。
二、学习知识,掌握技巧
(一)、如何审题:
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二段至第九段。用笔打记知识要点。
2、教师板书讲解明确:
审题的关键在于完整地理解题意,要看到题对文既有限制的一面,又有不加限制的一面。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可以叫做“戴着镣铐跳舞”。有限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可以用来规范立意和选材的大致范围,从而激活我们的写作动机和愿望,并迅速进入构思状态;不加限制,则又给我们以独出心裁,自由发挥的广大空间,为丰富文章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两个方面考虑得周密、细致,就不至于出现思路闭塞和文不对题的现象。
审题时应注意的主要之点有:
首先、要善于从限制中发现“自由的空间”。如“难忘的教诲”这个题目,虽限定写教诲,但并未限定写哪一个人对你的教诲,你甚至可以写一件事对你无言的教诲。而“难忘”一词的限制,反而可以启发你注意选材的严格与主题开掘的深度。
其次、要认真对待多重限制条件。限制条件有两个以上,就要仔细分析。如“我的.第一次野外生活”,它要求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且是野外生活的经历,还要求是第一次经历。如果注意了这样一些限制,就不会出错了。
第三、要把握题面上的重心,作细致而深入的思考,努力探究它的含义。像“我更喜欢这一幅漫画”这样的作文题目。命题者的意图是要让大家对所给的漫画加以比较、评论,从欣赏的角度说出自己喜欢其中一幅漫画的感受和理由。如果仅仅根据某一幅漫画的寓意提炼观点加以议论,就偏离了中心。本题的重心就在于一个“更”字。
此外,如果遇到材料作文(含“话题作文”)之类的题型,则应仔细审视材料,反复研究命题意图,万万不可草率动笔。
(二)、如何立意:
1、学生自读教材第十段至第十四段。打记知识要点。
2、教师指导讲解明确:
有人说,立意居一篇文章之要津。要津,即是指关键的地方。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评价文章可以有许多尺度,但决定文章质量高低、影响好坏的,主要是立意。好的立意,能给文章以灵魂,使文章活起来,从而富有感人的魅力。
立意讲究的是新颖和深刻。老生常谈,人云亦云,就会使读者生厌。“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就会给人以教益。能从现象看到本质,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想就会深刻。同时,立意要一以贯之,防止节外生枝蔓延开去;要和情结合起来,使文意更加鲜明。
三、比较品析,学习技法
1、比较修改以后的《体贴》一文与原文,体会审题和立意的要点
出示灯片二:
体贴吟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注目脚下滚滚的东逝水,不禁困惑:人们为何总是对波的汹涌,浪的澎湃情有独钟,却无视岸的坚实与厚重。没有了岸,又哪来的江与河?其实,束缚是堤岸对江河永恒的体贴。感叹“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看那一抹暮色自地平线下缓缓漫溢,我不禁思索:为何总有那么多人只对似血的云霞有着别样的情愫,却漠视万里独征的孤骛,至多将它作为陪衬之物。但,如果没有了那翱翔在云端的身影,那黄昏就只是一片静,一片死寂的静。可不可以这样说,奉献是孤骛对黄昏无言的体贴?春风梳柳,夜雨润花。一阵和风掠过,送来几缕淡雅的清香。循香而去,一丛不知名的野花,开得分外娇娆。然而,没有了叶,花的世界难免单调与乏味。那么,衬托便是绿叶对红花无私的体贴。心灵的罗盘迷失了方向,在经历失败的暴风雨之后。“乌云遮蔽使你看不到苍穹的光亮,但总该相信雨后必有晴天。如果你痛哭,也该相信有了泪水后的人生,才有水洗过的清明。”朋友轻轻的一句安慰,使失落的心再度振奋。体贴就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归去,带着奋斗后的疲惫。那一刻,思念的泉是这般清冽;律动的心,再也无法平静。门前,是谁的那双枯手摆动着夸张的弧度?井边,忙忙碌碌中略显迟钝的又是谁的背影?满身的疲惫,顷刻,溶释在家的温馨中。体贴就是那一举手,一投足。……体贴是什么?是一种圣洁的纯,一种透彻的清。纯得如此晶亮,清得如此明晰。体贴是难以名传的感觉与心境。
2、对照修改稿,教师指点
(略)
四、审题练习,写作实践
题目:《我家附近》
1、审题:本题限制了空间,“我家附近”,一般不超出城市居民区或农村中乡镇的范围。这看上去有一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由于内容并没有限制,因此写作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如本地区的居民生活概况、特有的风情、建筑的格局等等,都是可以写作的内容。同时,这样的题目也很容易写得很平淡,因此,要在写作上有点创意,如将文章写成一幅风景画或风俗画,能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出时代的风貌,使读者觉得有余味可寻。
2、写作实践。(课后完成)
要求:700字左右。
体贴
吟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注目脚下滚滚的东逝水,不禁困惑:人们为何总是对波的汹涌,浪的澎湃情有独钟,却无视岸的坚实与厚重。没有了岸,又哪来的江与河?其实,束缚是堤岸对江河永恒的体贴。
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就这样在夕阳的辉映下激发了诗人的无限幽思。没有了夕阳,黄昏就只是一片静,一片死寂的静。我们没有理由不感谢夕阳。我认为这就是夕阳对黄昏无言的体贴。
春风梳柳,夜雨润花。一阵和风掠过,送来几缕淡雅的清香。循香而去,一丛不知名的野花,开得分外娇娆。然而,没有了叶,花的世界难免单调与乏味。那么,衬托便是绿叶对红花无私的体贴。
心灵的罗盘迷失了方向,在经历失败的暴风雨之后。“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看开点,日子就这样过吧。”朋友轻轻的一句话,使失落的心得到安慰。体贴就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
……
体贴是难以名传的感觉与心境。
体贴
(修改稿)
吟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注目脚下滚滚的东逝水,不禁困惑:人们为何总是对波的汹涌,浪的澎湃情有独钟,却无视岸的坚实与厚重。没有了岸,又哪来的江与河?其实,束缚是堤岸对江河永恒的体贴。
感叹“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妙。看那一抹暮色自地平线下缓缓漫溢,我不禁思索:为何总有那么多人只对似血的云霞有着别样的情愫,却漠视万里独征的孤骛,至多将它作为陪衬之物。但,如果没有了那翱翔在云端的身影,那黄昏就只是一片静,一片死寂的静。可不可以这样说,奉献是孤骛对黄昏无言的体贴?
春风梳柳,夜雨润花。一阵和风掠过,送来几缕淡雅的清香。循香而去,一丛不知名的野花,开得分外娇娆。然而,没有了叶,花的世界难免单调与乏味。那么,衬托便是绿叶对红花无私的体贴。
心灵的罗盘迷失了方向,在经历失败的暴风雨之后。“乌云遮蔽使你看不到苍穹的光亮,但总该相信雨后必有晴天。如果你痛哭,也该相信有了泪水后的人生,才有水洗过的清明。”朋友轻轻的一句安慰,使失落的心再度振奋。体贴就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话语。
归去,带着奋斗后的疲惫。那一刻,思念的泉是这般清冽;律动的心,再也无法平静。门前,是谁的那双枯手摆动着夸张的弧度?井边,忙忙碌碌中略显迟钝的又是谁的背影?满身的疲惫,顷刻,溶释在家的温馨中。体贴就是那一举手,一投足。
……
体贴是什么?是一种圣洁的纯,一种透彻的清。纯得如此晶亮,清得如此明晰。
1.自己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助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只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审题参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舍得花血汗,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时,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自己当成那个木匠吧,想一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子,加上去一块板子,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中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了再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尚,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2、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提示:①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②做学问与做人 3、94.铭记与忘记说是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审题参考:作为一个明智豁达的人应该牢记别人对你的好处,淡忘别人对你的不敬。牢记什么,淡忘什么,往往可以见风节,见品德,见修养。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譬如韩信,一生中纵有诸多不是,但不忘漂母一食之恩,却传为美谈。一个人要做到: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这才是真君子的胸怀。
4.拒收的“礼物”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走了好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式污蔑他。后来,禅师转身开口问那个人:“若有一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谁呢?”那人回答:“那还用说,属于原本送礼的人。”禅师笑着说:“没错,那我拒绝接受你的谩骂,那就等于你在骂自己!”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审题参考: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心灵健康,别人无论怎么说,怎么做,都无法影响你自己。狂犬的吼叫阻挡不住战马的前进,千万不要在乎别人想什么,说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把自主权始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5、一句话一辈子 在茂密的山林里,有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了,遇见了母熊。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说:“作为补偿你的就是请你用你的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问:“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噢!那次只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早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审题参考:利刀割指伤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有多少“樵夫”通过语言来有意无意地伤害人!你的一句话何许你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了,但是或许别人会记得一辈子,恨你一辈子。管住自己的嘴巴吧!千万别让一句本不该出口的话去伤害那些善良的人啊!
6、.盛饭的哲学 得克萨斯州的亚林诺到了上中学的年龄,母亲把他送入当地一所学校。学校实行全封闭寄宿管理制,在那里他得准备接受为期10天的意志磨练。学校餐厅的午餐是无限量免费供应的,由于训练相当艰苦,往往等到亚林诺再去盛第二碗饭的时候,大锅里已是空空如也。母亲来学校看儿子,亚林诺满腹委屈地向母亲倾诉。谁知母亲听后哈哈大笑说:“孩子,吃饭的时候,你是不是一开始就盛了满满一大碗?”亚林诺回答:“是的。”母亲又说:“这就对了,所以你吃不饱!”亚林诺更诧异了:“我要是不先盛一大碗,就更吃不饱了。”母亲神秘地一笑:“你可以先盛半碗,这样你肯定就比别人先吃完,就有时间去盛第二碗,而且可以是满满一大碗!”亚林诺听了母亲的话,沉思片刻,终于明白了。审题参考: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有时候表面上得到了不少,其实失去的更多。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小事,并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我们不曾换一个思维方式去想。亚林诺的母亲就是因为换了一个思维方式,告诉了儿子运用“先少后多”的秘诀,我相信,他下次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7、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审题参考:只要放弃眼前利益,才不会因小失大。
8、扛枪的猴子 一只猴子在猎人遗弃的木屋里发现了一支老旧烂的猎枪。猴子知道这种能够喷火的玩意儿很厉害,凶猛的老虎,残忍的狼和力大无比的熊都怕它。于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枪扛在肩上。猴子觉得自己瞬间威风了许多,趾高气扬地在山林中绕了一圈,动物们见了它无不俯首称臣,这使它胆子更壮了,扛着枪闯进了一座城市。人们在喧闹的大街上发现了这只不可一世的猴子,由于它扛枪的样子十分滑稽,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猴子见人非但不怕它,而且还拿自己开心,特别恼火,便把枪口对准人群。也就在这时,猴子猛然想起了一个最最关键的问题—它不会打枪。猴子于是彻底地绝望了,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在地上,仓皇逃离城市,回到了属于它的山林。
审题参考:一个人在走运的时候,不要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忘了。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头脑清醒,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否则会受人以笑柄。
9、寓言一则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说的是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牵着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驴,让年老的跟着走,太不像话!”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去,自己骑上去。走着走着,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候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只好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毛驴因为不舒服,挣扎起来,结果掉进河里淹死了。
审题参考:同是骑毛驴这件事,世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细细地想一想,每个人的话不无道理。可见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不同经历和不同处境所决定的。当各种各样的要求同时出现时,我们决不能盲从,要三思而行,想一想是否真有道理?然后再决定何去何从。自己的脑袋一定要长在自己脖子上。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遇事无主见,即使是好心也会办出坏事。
10、头顶樱桃树的小鹿 在森林里住着一个猎人。有一次,他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一只美丽的小鹿,可是子弹打光了,于是他顺手把几粒吃剩的樱桃核放进了枪膛。枪响了,头部受伤的小鹿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奇迹就由此发生了。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头顶上长着樱桃树的小鹿。樱桃小树在小鹿头顶上茂盛异常。在收获的季节里,小鹿摇落鲜红的樱桃果,把果实分给森林里所有的居民,包括那个射伤她的猎人。小鹿由此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敬佩。审题参考:人生就要像小鹿那样,敢于鼓起直面困难的勇气,把袭来的子弹仔细珍藏,在血和泪的浇灌下让她它长大、开花、结果。漫漫人生路,几多风雨,几多坎坷,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强,要笑着面对挫折和打击,并最终把它们转化成前进的动力。此外要学小鹿,像她那样以仁慈为怀,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
11、两只小鸟一只关在笼子里,一只放飞在野外。在笼子里的小鸟三餐无忧,在野外的小鸟自由自在。两只小鸟经常交谈。笼里的小鸟羡慕野外小鸟的自由自在;野外的小鸟则羡慕笼里的小鸟的安逸。一日,一只小鸟对另一只小鸟说:“咱们换一换吧!”另一只小鸟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小鸟飞进了大自然,野外的小鸟飞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小鸟高高兴兴,在大自然里拼命地飞呀飞呀;飞进笼子里的小鸟也十分兴奋,因为不用为寻找食物而发愁了。但不久,两只鸟都死了。一只是因饥饿而死,一只是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出来的小鸟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飞进笼子里的小鸟获得了安逸,却失去了自由。审题参考:本来两只鸟都生活得很幸福,各得其所,相安无事,但是,它们却这山望着那山高,欲壑难填,结果把那小命都搭上去了。这个悲剧告诉人们:知足者常乐。
12、别让心脏了有一次,一位朋友拿给他一叠复杂的插图让他描画,当然报酬很高。他一面干一面对我说,这些插图都这么难画,一定是那个朋友把容易描画的都选了去,让他啃“骨头”,于是他就对朋友心生不满,并敷衍了事。几天以后,那位朋友来取插图,同时还带来了更多需要描画的插图,而且都比先前的那些插图容易描画。原来那个朋友是想让他先描画难画的,如果他能胜任那么容易画的他就更能胜任了。然而朋友看了他描画的插图后,没再留下那些容易描画的插图。事后那位朋友遗憾地告诉我:“本来我是想帮他牵上这条线,好让他以后一直帮这家出版社做下去的,可以固定地挣一笔„外快‟,谁知他不能胜任。”
审题参考:其实读了这篇短文后,我们不难知道,其实并不是文中我的亲戚的能力不能胜任,而是他的心不能胜任,他的心脏了,所以他总也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总以错误的眼光看待一切,最终贻误的是自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13、擦亮心窗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晾着的衣服上面总是有斑点!”有一天,这位女士的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嘲笑对面的女士时,就仔细地观察起来。结果细心的朋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拿起一块抹布,把女士家的玻璃窗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原来是这位女士自己家的玻璃窗脏了。
审题参考:当你说别人不是时,应首先反省反省自己。擦亮你的窗子,你会发现更为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没有了过分的张扬,没有了过分的自信,我们可以微笑着看着周围的一切,不再轻易认识一样东西,包括自己。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擦净了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心灵。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不很分明,不很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
14、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审题参考:(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15、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审题参考: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16、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审题参考:(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17、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审题参考: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18、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审题参考:赞美的力量
19、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一、从抓住关键性语句或词语入手。
有些材料,看似字数不少,难以把握,其实其中有些句子是点睛之笔,只要抓住它们,就能做到准确立意。
典型例子1: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是很难捕获它们的。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要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但走过长长的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着原路退回。猎人根据野兔的脾气,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然后做一个机关,并恢复表面的形状,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收获猎物了。野兔的致命缺点就是它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这段材料字数不少,但我们如果抓住最后一句话,就不难归纳出准确立意: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典型例子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1) 在美国阿拉斯加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 (2) 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3) 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 (4) 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 (5)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6) 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四散奔逃,但恢复了蓬勃生机。
这是个叙述性材料。纵观全段文字, (5) (6) 两句是关键性语句,句 (5) 从反面说明错误做法导致的不良结果,句 (6) 用转折复句从正面指出恢复生态平衡所收到的良好效果,由此不难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注意点:关键性语句是指所给材料的中心句和关键句。在区分这些关键性语句时,要注意联合复句、偏正复句或联合句群、偏正句群的辨识。
典型例子3: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苏东坡少时读了一些书,觉得自己见多识广,颇有点飘飘然,竟不知天高地厚,很自负地写了副对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对联贴出不久,来了位白发老人,他将手里拿的一本书翻开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一看,书上的难字、僻字很多,有的根本未见过,顿时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狂妄与骄傲,他马上在门前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很多学生,在分析这篇材料时发生了偏颇,认为立意应该是,做学问不应骄傲和狂妄或做学问要勤奋。其实,我们要是关注了“顿时”“马上”“变成”这些关键性词语就不难得出准确的立意:人应该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
二、分清叙述的主次,揣摩材料的主要倾向。
一个材料,其叙述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常常具有多个叙述对象。因此在阅读材料时,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个叙述对象体现了整个材料的主要倾向,哪个叙述对象没有体现主要倾向。体现主要倾向的就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反之,就是次要对象。把握了这个倾向,材料的立意也就不难搞清楚了。
典型例子:就下面短文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能够联系实际的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1) 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 (2) 据说它的存在已有400年了。 (3) 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 (4) 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 (5) 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依据句 (3) 中“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和句 (5) 两个关键性语句,可推断出材料叙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树。历经400年,遭受14次闪电、无数次山崩和风雨摧残却顽强成长为大树的“它”,竟然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死的甲虫面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微小的错误,要防微杜渐。这就是材料的主要倾向和立意。
三、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一个材料都要交代事情的结果,如果我们抓住这个结果,并由果寻因,常常可分析出材料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立意。
典型例子: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鲤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虾米,第四天、第五天……什么都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一看到这篇材料,似乎不好入手,但我们试着问一下后来捞不到鱼原因,经过分析,是因为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思考到这里,主旨就不难得出来了,到广阔的空间去,方有丰硕的收获。
一个材料,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很可能会提炼出几个论点,但必须选择基本论点或立意去写。因为这个基本论点或立意最能全面概括或体现整个材料的主旨或倾向,我们只有抓住它们,才是找到了最佳角度,才能切合题意,不致偏离主旨。
四、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
有些材料,通过读句子和一些词语,不难发现作者的感情倾向,抓住了感情倾向,就不会立意偏颇了。
典型例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一身纯白、漂亮的毛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弱点,在它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往往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皮。
在这段中的有些词语,譬如:爱惜、纯白,漂亮、守护。分析它们,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所以立意时就有了方向,对白貂是赞赏的。立意是,我们要学会坚守。
五、多题一做要合并同类内容,剔除相异点,寻找相同点。
面对多个材料,如果只抓住其中一个去立意,立意难免以偏概全,这一点务必加以注意。
典型例子: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这里第一个材料谈的是积累要长期坚持;第二个谈的是积累大有价值,绝不会徒耗时光和精力;第三个谈的是多积广积出成就。三个材料都有自己的个性,但它们的共性却是积累。于是我们可以这样立意:治学要注意积累。有时,多题一做作文所给材料是一正一反的,但它们仍然有共同点。我们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个共同点,提炼出观点,并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来作文。
先看这样一篇作文片段。
在自然中生活
一瓣梅,是一滴生命,你剥落了生命,召来了燕语和莺啼。梅坚守了生命的高洁和不屈。
一粒沙,是一份痛苦的考验,你经历了痛苦,孕育了湿润和温莹,沙坚持了痛苦的考验和磨砺。
一片叶,是一缕自然,你呼吸着自然,哺育了果实和丰收。叶坚信自然的感恩和回馈。
从那些清新秀美的春日,到那条雨润烟浓的长路,我看见秦砖汉瓦还历历在目,唐宋晚烟还温润如初。在历史的烟波深处,我看见了一个个在自然里的新意,永恒的栖息者。
昭君?朔漠
黄沙漫道,胡杨肃立,驼铃叮当。
一声平静的“吾去”,昭君素面朝天地从万千粉黛中款款走出,这个赢弱的女子就这样把天下安定的重担放在了肩上,从此再也不会有小桥流水,只有黄沙满鬓;再也没有轻纱锦帛,只有胡裘裹身,她是踏上了黄沙漫道的不归路。
没有能担道义的铁肩,昭君用善良作支撑,负起天下安康的期许;不死和匹夫,负起了天下兴亡的责任,昭君化作一个符号,诗意,永恒的闪耀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里。
杜甫?草堂
风雨飘摇,芳草纷飞,庐破凄凄。
一个瘦弱的糟老头,蜷缩在一间破烂的茅屋的角落,饥寒交迫,却仍然心念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怎不令人心酸?一部部血泪交织的诗篇谱写出他的无奈与抗争,一笔笔沉着的字迹勾勒出他的抱负和壮志。有心为国,无力回天。杜甫在草堂里挥斥出史诗绝笔,演绎出他的别样壮美。
在一个晦暗的时代里,这惟一的灵魂在草堂的沧桑里,散发出永久的光芒。
这是一篇题为“在自然中生活”的考场作文,这篇作文似乎语言很优美,材料也丰富,可以断定,考生具有较高的作文能力,可是这篇作文没有能得到与考生能力相当的分数,失分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文不对题。因为“在自然中生活”有这么几个含义:(1)以“在自然中生活,是人心与自然的优美合奏”为主旨,赞美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融洽关系:(2)也可以“在自然中生活,就是返璞归真的人性破茧。”(3)“在自然中生活。是回应心灵在彼岸的召唤,是一种脱俗的生存姿势“等来立意,展开对性灵、心灵状态的探究。可上面的作文讴歌的是昭君和杜甫,怎么也揭示不了相关含义,考生只是按平时的积累,引用了一些名人来充数,尽管语言等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其结果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自然就难以得到高分。
那么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近年来,材料作文开始重返考场,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比之话题作文,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里就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谈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读懂原材料
如果是材料作文,试卷必然要提供一则材料,可以是一段文字,可以是一幅漫画等。其意图是作文的范围就从该材料中确定,因此,读懂材料是确定作文话题或者提出观点的最重要环节,如果出现偏题或者严重跑题,就是审读材料不准而造成的。
多年来,很多同学习惯于话题作文,其实,也可以把材料作文当作话题作文来考虑,也就是说,需要考生将材料进行多角度审视,然后就会感知出不同的话题,学会抓住每一个在头脑中出现的话题,将它们一一列出来,最后选出一个自己能驾驭、又有一定新意的话题,这样审题环节就算大功告成。然后在这个话题范围内,确定一个明晰的观点。只要提炼出了正确而鲜明的观点,作文的立意也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进入作文的环节了。
二、材料作文的类型
1有着很明晰的叙述对象。有着清晰的事件。这类材料的审读,只要抓住叙述对象——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结果——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其中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要抓住的立意点,也就是作文的主旨。
如读下面的一则新闻,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写一篇作文
骑车人刮坏轿车,赔款被当场撕碎
24日下午1点50许。一辆比较破旧的单车和一辆私家车都在广州西华路上往康王路方向行驶。“当时单车和私家车基本是并行的,突然,单车为了避让行人,一个向左摆,就刮到了私家车,留下了一道挺长的痕迹”,目击者称。
刮了车后,私家车上下来一名20多岁的女子,她一看车子被刮了,就叫对方赔偿。而一旁的单车车主,一名30多岁的女子。连忙掏出30元人民币给该女子。“谁知道对方一接过钱,就把钱给撕成碎片了。后来民警赶到,就将两人和撕毁的钱都带走了。”目击者称。
东风派出所值班民警说,该事件的详细情况,他们不便透露。
“当时看到撕钱的场景的时候,我就觉得刮伤小车有错,但那个撕钱的女子也太瞧不起人了。如果我的钱被她撕。我就去法院告她。”一直在该路段巡逻的治安员杨先生愤愤不平。
而附近的平安堂凉茶店的店员邹小姐也认为,当着赔钱者的面把钱给撕毁,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不管穷人富人都是有尊严的。可能30元钱对富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穷人来说,30块钱不是小数目,可以生活三天啊。”
路过的吴先生表示,“有钱,就等于有资本蔑视穷人吗?”
(原载《重庆晨报》2006年2月26日)
这则新闻的陈述对象是私家车女子和骑单车的女子,事情是单车刮了小车,结果是单车车主赔偿能力有限,小车车主撕毁了人民币。如果分析其中的原因,就可以看出。第一,小车车主不知道撕毁人民币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提炼出“公民需增强法律意识”的话题;第二,小车车主气势凌人。蔑视他人的人格,可以提炼出“人格与尊严”的话题;第三,小车车主和单车车主的身份的区别,可以提炼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和谐相处”的话题等等。
2寓言故事、漫画以及富有哲理的文字材料。如果是寓言故事或者漫画,主要是要读懂其寓意,寓意就是作文的观点或者话题;如果是一段哲理性的文字,那么读懂文字所包含的哲理就是作文的观点。
如:在辽阔的草原上,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口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不出。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
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后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两半了。
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鬣狗什么都想占有,结果把自己劈成了两半,由此提示的寓意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或者“有舍才有得”,或者是告诫人们要“戒贪”。
又如:一对小花狗(漫画)
漫画《一对小花狗》,第一幅图是两只模样一致的小花狗,第二幅是各自在不同镜子面前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自己,第三幅是两只小花狗的生活态度。由此可以看出的寓意是“正确认识自我”“不卑不亢”。
但这两类材料还要注意两个原则——
(1)立足于材料,不要随意延伸。
如,有这样一首小诗:
上帝爱鱼
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
人类爱鱼
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
这则材料中,出现了两个叙述对象,但没有结果,还有出现了两次的一个词汇“爱”,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两点出发来看这则材料,人怎么爱?上帝怎么爱?所以,我们写作时就一定要抓住如何去爱来写。
如果忽视这点,就容易读不准材料的含义。很容易把这则材料作延伸:上帝爱鱼,为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于是鱼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从而生生不息;而人类为了一己之私,制造捕鱼的工具。把鱼据为己有,最终使鱼失去了自由。从这两个结果来看,可以得出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
又如。《一对小花狗》。有人看到一只狗显出傲慢的深情,于是就得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结论。怎么能从那只萎缩的小狗上看出是它“谦虚”呢?
(2)看到材料时,要把实的东西隐去。把虚的东西(要么是人本身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要么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哲理)突现出来。比如小诗中,上帝也好。人类也好,鱼也好。只不过都是作者借以说明应该如何去爱的载体,他主要的目的是彰显应该如何去“爱”这一主题。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个材料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隐含的意思:即上帝爱鱼,是表达了大自然对万物的爱护;而人类爱鱼,是为了捕鱼而食之。由此来表达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三、材料作文和有材料的话题作文的区别
给材料的话题作文。是命题者对材料做出了一定的指向。对材料进行了一番处理,给考生的构思范围作了一个限定,要求考生按题目的要求进行作文;而材料作文。则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考生可以在原材料中读出多个意思,然后选取一个意思作为对材料的解读结果,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如05年的全国1卷作文材料: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吗?”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从材料来看,根据“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一句,就包含了“谦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确认识自我”也可以得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而命题者的作文指向则是“出入意料和情理之中”。
【作文审题和立意】推荐阅读:
高三作文的审题立意11-25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法05-30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06-30
作文指导审题立意训练11-22
准确审题立意,写好话题作文09-25
高考作文指导一 审题立意10-06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06-21
考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强化训练模版10-31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4题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