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PT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共13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授课方式已逐渐过时,以ppt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英语课堂,这无疑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我就高中英语教学中ppt的应用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共同商讨。
一、ppt课件的使用毋庸置疑,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相对于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传统英语教学,ppt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资源结合起来,具有直观、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 图文并茂、声像俱佳,操作性强,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一个真切的外语语言环境。其次,ppt能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在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方面,效果尤其明显。可以说,ppt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ppt课件的使用,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ppt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使用课件时, 必须站在讲台上操控设备, 幻灯片上的内容不像板书,可以在黑板上长时间停留,不断切换的幻灯片,经常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回味,一闪而过,这样一来, 勤奋的、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跟上老师,而一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基础差的学生则干脆选择放弃记笔记。同时教师几乎被锁定在电脑前, 其肢体语言减少了, 跟学生的交流少了, 不能时时关注学生的感知和情感变化, 每个学生也不能及时参与课堂和展示自己, 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的机会也少了,久而久之, 教学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满堂灌,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自然就被抹杀了。
2.长时间地依赖ppt会降低教师的英语水平。没有ppt的时代,教师上课需要花长时间进行备课,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需要背着说出来,同时写在黑板上,备课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相比现在,教师读ppt上显示的内容,不必背下来,这样一来无形中会降低教师的英语水平。
3.ppt的使用,常使学生看得多,听、说得少,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下降。ppt有些是教材的还原、教案的翻拍,把教材主要内容拷贝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上,因为ppt闪出片子学生首先反应的是眼睛,比听觉要快,虽然上课时教师照念演示文稿的文字,但学生更多的是依赖和习惯于看。回答ppt上的问题又常以说a、b、c、d中那一个对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了学生既听不专一,又说的机会减少,因此,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必然降低。
4.在ppt的设计上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喧宾夺主。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在制作演示文稿时,觉得单纯的画面、文字很单调,便在演示文稿中加入一些与教学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图片、动画、特殊效果乃至强烈的声音效果等,这些内容往往在画面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在现代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ppt,要做到扬长避短,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1.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课件ppt是教学手段,不可能取代教师,而只能是辅助教师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在播放ppt时,页面的切换不可过快,重点之处要留出学生做笔记的充分时间。一节课下来,要让学生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我们虽然有了现代的教学手段,但是也不要过分的依赖,我们要善于利用,又要能够从这种模式中走出来,不要一节课手拿鼠标不放,充当播放器的角色,要时不时地站起来,在讲台上,教室里走一走,去认真倾听学生们对课文的朗读,对问题的回答与解释。对回答的好的,报以人性化的鼓励,对回答不对的,根据每名学生错误之处给予有的放矢地指正、帮助。让更多地交流产生于师生之间,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英语ppt辅助教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互动起来,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适应社会的精英。2.教师要应时而变,让自身能力与素质不断得到提高。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说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一个负面的影响,就是助长了惰性,比如前面提到的,有了ppt,以前需要板书记忆的东西现在就可以不需记忆了。但我想说的是,身为老师,教书育人,授业解惑,就要不断地挑战自我。现代化的ppt不是为我们节约了很多的背诵时间吗,那么就好好的应用,去做更多以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可以更多地去学习英语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可以更多地去涉猎本领域的教学教研大纲,让自己教育起学生来更能得心应手;还可以在ppt的设计上投入更多精力,研究怎样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里让学生获益更多。这样长此以往,教师的水平非但不会下降,而且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3.使用ppt的同时,尽量增加孩子听、说能力的锻炼。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在展示ppt幻灯片时,先留点时间给学生阅读和理解的机会,然后才加以讲解、拓展并增补屏幕内容。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将屏幕转为空白,这不仅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休息,还能有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更需要口头强调的内容中,例如英语分组讨论或英语问答环节等师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从对书面形式的期待转变为对听力和口头形式的期待。另外,在ppt题型设计上要尽量避免单项选择题,多使用问答题,因为问答题,学生要用耳朵听,调动的是听觉器官,学生组织语言的回答过程不仅仅练习了口语,同时也培养了英语思维,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更让人欣慰的是这样做的结果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听力水平,这就是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
4.使用ppt时除了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外,更要注重内容的充实。ppt的图文声像只是形式,我们更应该考虑的还是内容,要做到课件所展现的知识技能、所引用的专业术语正确, 所涵盖的深度与广度得当,具有可读性, 且难易适中。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手段,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的目的。实践证明,利用ppt讲语法就是非常适中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PPT课件的使用毋庸置疑, 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 相对于以教科书为核心的传统英语教学, PPT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资源结合起来, 具有直观、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 图文并茂、声像俱佳, 操作性强, 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 激发其学习兴趣, 形成一个真切的外语语言环境。其次, PPT能增加课堂信息量, 丰富教学内容, 在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方面, 效果尤其明显。可以说, PPT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作用, 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PPT课件的使用, 虽然有其优势,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PPT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使用课件时, 必须站在讲台上操控设备, 幻灯片上的内容不像板书可以在黑板上长时间停留, 不断切换的幻灯片, 经常让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回味, 一闪而过, 这样一来, 勤奋的、基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跟上老师, 而一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基础差的学生则干脆选择放弃记笔记。同时教师几乎被锁定在电脑前, 其肢体语言减少了, 跟学生的交流少了, 不能时时关注学生的感知和情感变化, 每个学生也不能及时参与课堂和展示自己, 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的机会也少了, 久而久之, 教学又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满堂灌,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自然就被抹杀了。
2.长时间依赖PPT会降低教师的英语水平。没有PPT的时代, 教师上课需要花很长时间进行备课, 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 需要背着说出来, 同时写在黑板上, 备课的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相比现在, 教师读PPT上显示的内容, 不必背下来, 这样无形中会降低教师的英语水平。
3.PPT的使用, 常使学生看得多, 听、说的少, 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下降。PPT有些是教材的还原、教案的翻拍, 把教材主要内容拷贝到Power Point演示文稿上, 因为PPT闪出片子学生首先反应的是眼睛, 比听觉要快, 虽然上课时教师照念演示文稿的文字, 但学生更多的是依赖和习惯于看。回答PPT上的问题又常以说a、b、c、d中那一个对的形式表现出来, 造成了学生既听不专一, 又说的机会减少, 因此, 学生的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必然降低。
4.在PPT的设计上往往形式大于内容, 喧宾夺主。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会在制作演示文稿时, 觉得单纯的画面、文字很单调, 便在演示文稿中加入一些与教学关系不大, 甚至无关的图片、动画、特殊效果乃至强烈的声音效果等, 这些内容往往在画面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在现代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PPT, 要做到扬长避短, 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1.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播放PPT时, 页面的切换不可过快, 重点之处要留出学生做笔记的时间。我们虽然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但是也不要过分依赖, 要善于利用, 又要能够从这种模式中走出来, 不要一节课手拿鼠标不放, 充当播放器的角色, 要时不时地站起来, 在讲台上, 教室里走一走, 去认真倾听学生们对课文的朗读, 对问题的回答与解释。回答的好的, 报以人性化的鼓励, 回答的不对的, 根据每名学生错误之处给予有的放矢地指正、帮助。让更多地交流产生于师生之间, 真正互动起来, 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适应社会的精英。
2.教师要应时而变, 让自身能力与素质不断得到提高。身为老师, 教书育人, 授业解惑, 要不断地挑战自我。现代化的PPT为我们节约了很多背诵时间, 应好好的利用, 去做更多以前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可以更多地去学习英语知识, 拓展自己的视野;可以更多地去涉猎本领域的教学教研大纲, 让自己教育起学生来更得心应手。这样长此以往, 教师的水平非但不会下降, 而且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3.使用PPT的同时, 尽量增加孩子听、说能力的锻炼。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将屏幕转为空白, 这不仅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休息, 还能有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更需要口头强调的内容中, 例如英语分组讨论或英语问答环节等师生互动交流, 让学生从对书面形式的期待转变为对听力和口头形式的期待。另外, 在PPT题型设计上要尽量避免单项选择题, 多使用问答题, 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不仅仅练习了口语, 同时也培养了英语思维, 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样做的结果也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听力水平。
4.使用PPT时除了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外, 更要注重内容的充实。PPT的图文声像只是形式, 我们更应该考虑的还是内容, 要做到课件所展现的知识技能、所引用的专业术语正确, 所涵盖的深度与广度得当, 具有可读性, 且难易适中。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手段, 以达到突出教学重点, 解决教学难点的目的。实践证明, 利用PPT讲语法就是非常适中的一种教学手段。
一、PPT在内容简单,理解层次要求不高的课题中的应用
对于高中生物,有一些章节的知识点比较简单,理解层次要求不高,学生对知识点也很容易掌握。在这些章节的教学中,笔者认为PPT应主要运用在课堂预习、课堂小结、课堂练习三个环节上面。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主要介绍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还有几种有机物的鉴定,这些知识点比较简单,也不需要学生去太多理解。教師在处理这节课时,可以借助PPT以填空题形式设计预习要点,让学生在课本中找答案,能大大提高学生预习的针对性;老师讲解完本节内容后,借助PPT展示本节的重难点,节约了课堂板书时间;最后在课堂结束前,借助PPT展示几道课堂练习题,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再次巩固。这样处理,就可以使PPT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做到PPT的有的放矢,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PPT在涉及识图较多的课题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里面会涉及一些细胞、生物、生态结构方面的知识,里面有很多结构图。如果老师仅靠课本上的结构图来传授知识,是很难“指点江上”的,而PPT的应用则可以帮我们老师一个大忙。如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重要介绍动植物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以及相互间的合作,课本上的结构图达到十几幅之多,在处理这节课时,PPT的应用要主要体现在图片的展示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加深了学生对一些结构图的映象。
三、PPT在知识点较抽象、难以理解的课题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有部分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刚接触时很难理解,对于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笔者认为必须借助多媒体(PPT)来辅助我们的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更具体、更生动、更易理解。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节难点是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故我们老师在制作PPT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设计,可以制作减数分裂动态变化图,体现出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这样制作出的PPT,学生学完后就会对这一节的重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PPT在实验课中的应用
实验课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传统教学中,老师会把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用具、实验步骤等内容写满一黑板,可到头来,学生仍然对实验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知如何操作。笔者认为,对于实验课可以用PPT以图片或短片展示实验中的重点步骤和要领,同时可以在PPT中故意设错,让学生去纠正,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中认识及学习的动力。
PPT应用的优点
1、制作容易、资源共享
PPT文件的制作很简单,已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背景已形成了模板,还可以变化改造,将需要的文字与图片粘贴上去即可,其他一切都有计算机来自动完成。随着各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去的小班课受教师资源限制已无法适应,现在经常是百余人的班,还有更多人的班,教师举目望去,黑压压的一大片,不利用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显然无法开展教学活动。
2、形式多样、变化灵活
PPT文件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其大小、位置、色彩、动态、音效都可以选择,还配备了图表功能,便于数据分析及直观的表达;还可以备注、隐藏某些注解;也可以采取超链接方式,连接所需的补充资料,补充资料还不受限制,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视等等。
3、界面丰富、并可互动
目前,网页设计的软件是各种各样、绘图软件层出不穷,Dreamwear;Coredrawn;Flash的“三剑客”等等,使得教学软件界面非常人性化,可亲可爱,视觉效果和谐,再利用网络技术、视频手段可以实现远程教育,还可以师生互动,共同适时探讨问题,真可谓天涯若比邻。
4、信息量大、修改自如
教师备课内容必须适时更新,不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PPT文件可以随时修改、补充、完善,教师备课内容版本也可随时升级。PPT文件利用它的信息传播快、内容含量多的优势,能适应现代教学所需。
PPT应用的欠缺
PPT文件毕竟是一工具,而不能代替老师的作用,我们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学手段,忽视讲课技术,欠缺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变过去的照本宣科成现在的照机宣科,课前少备课甚至不备课,连文字都不愿输入修改,直接扫描,上课时照着屏幕念文字,有的老师甚至快不会写粉笔字了。
PPT课件应充分体现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要以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探索制作技巧,制作出更多图文并茂、形声俱佳的优秀多媒体课件,努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号: 姓名: 班级:
摘要:Powerpoint是多媒体演示工具,在现代教学媒体教学方式中,PowerPoint是应用得广泛的创作工具软件,它提供了强大的创作工具,使教师能够快速地作出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演示。同时,PowerPoint能让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便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操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教学方式来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办法。
一、运用Powerpoint教学的主要优点
1.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配有各种实物声音,能使教学更加声形并茂,使学生更易进入情境。比如:在教学生学习“单手运球上篮”课时,我们可以运用Powerpoint进行制作,把教学中的运球、抖腕、上篮等动作图片编制以及插入标准动作视频进去,放给学生看,在Powerpoint里,还可以链接视频把球在空中的运行路线、转动方向和进篮角度表现的淋漓尽致,并根据我们所需的时间来决定快放还是慢放。那清脆的运球声和篮球进篮圈时的碰撞声,不断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运球、投篮的抖腕动作、投篮的角度等细节理解得更加透彻,掌握得更加准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听觉、单用视觉、听觉视觉并用这三种方法,记忆效果是依次递增的,而且听讲视觉并用比前两者效果明显的多。多媒体教学能很好的提供视听效果,所以它对学生加快思维速度、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帮助思维记忆、创设思维的情境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迅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缩短泛化过程教师要上好体育课,必须做正确标准的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得很规范,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使教师的现有水平和教学的客观需要产生了矛盾。利用Powerpoint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这一矛盾。如:背越式跳高,它要求起跳后达到最高点成反弓过杆,针对这一起跳后的空中动作,教师都无法“逐帧”慢动作,而利用Powerpoint就克服了这一难点,我们可以在网上查找或者利用软件制作慢动作并插入Powerpoint中,它能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角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篮球扣篮技术时,合理运用表演场景,使学生在悠扬、悦耳的乐曲中欣赏到了乔丹跳起飞身扣篮的特镜动作,从而很具体、很直观很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和欣赏体育的和谐美。同时,又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对课的兴趣及积极性。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学生们课上练习更认真,课堂气氛更活跃,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这样的学习锻炼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此时此刻,对学生来说,体育锻炼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强烈的内心需要,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活动,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
3.有助于教师结合动作边讲解、边示范,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一些体育教材,例如: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翻滚等。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同步解说、慢动作示范。而通过Powerpoint就较容易做到。教师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
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这样就突出了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从而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增加了每一节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
4.有助于教师采用正误对比的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教师最好能在示范正确动作的同时指出易犯错误和产生的原因。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一个课件制作上既放正确动作,又放错误动作,让学生边看边想,自己思考,自我比较,避免许多常见错误动作的发生。这样既快速掌握了动作,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现阶段体育教学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感觉到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很广泛,分析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对课件的要求
对开发PPT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一个完善实用的PPT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
2.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
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利用Powerpoint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或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当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3.课件匮乏
由于研究人员对体育科目PPT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虽然PPT课件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作为我们体育教师具备能制作一个有质量的PPT课件的能力者很少,诸多因素都直接关系到体育课件量的发展。
三、几点思考
1.时代呼唤体育教师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一向被认为“四肢发达”的体育教师的角色也同样应发生转变。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转变,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以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优化教学过程。如果因为自己是体育教师,而小看了自己所教科目的艺术性,那就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体育教师。
2.正确认识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多媒体而教学。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精心设计课件,改进教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兴趣点,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若将一大堆录像、动画和图片进行简单的堆积播放,那就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宗旨。
(2)不能夸大多Powerpoint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学都可以应用多媒体,学生上体育课还是以练为主。多媒体教学法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是一种辅助教学。
四、结论与建议
1.运用PPT多媒体教学手段可解决教学的难点、重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PPT多媒体教学无疑为体育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它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体育教学软件开发不够,制约着体育课堂开设多媒体教学,广大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应加大体育教学课件的开发与研制,为体育教学提供新的课程资源。同时,学校应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配备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基本保证。
----------浅探多媒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改革高中英语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好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成了新时代的要求,但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又有其局限性,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向这个“百宝箱”要效率成了广大教育者探索的当前教改主题。
【关键词】 时代背景创新教学词汇阅读写作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代背景
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录音机,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经受巨大的冲击,因为学生并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教师的灌输对象,而是信息加工和知识建构的主体。以教师课堂知识传授为主以应试为目的传统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端:
1、教学模式单一。现行的高中英语教学缺乏足够的分类指导,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方面存在着“一刀切”现象。让学生感到费时又费力。
2、教学手段局限。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语法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强调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语言能力,而且容易使学生丧失外语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单调。由于只有像教师、录音机或电视为主的声音信息,1
涉及信息面不广,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学习,容易精力不集中。
4、学生交际能力差。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学生只顾忙于应试所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对考试不作要求的说的能力往往比较容易忽视。
多媒体辅助教学界面友好、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刺激学生多感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变被动为主动,使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成为可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信息源,从而可以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
2、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及投影仪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加大单位时间内的授课信息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生动的信息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的表象,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课堂信息的丰富多彩。
3、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旧方法,合理利用每一种媒体,使媒体之间相互配合,达到优化的目的。
4、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由网络环境支持的多媒体英语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师生的交流更加丰富,实现了英语教与学的开放性,为师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更加开放自由、更具个性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文化背景信息。
5、可以多模式进行教学管理。教师可以用集体学习模式,对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网上授课。学生选择还可用自主学习模式利用网络课件或光盘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形成了师生、人机互动的多样化,使师生间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同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现代素质教育观。
二、多媒体在高中教学中创新教学
笔者试图把信息技术融合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以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手段,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过程整合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与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对实验课例的研究总结,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词汇、口语、听力、阅读及写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1、词语教学
通过创设情景——词义理解——自主练习——评价指导——巩固提高几个环节在讲解单词的时候,使用集体备课课件。在教学时教师不向学生解释单词的中文含义,而是让学生看有关这一单词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推测单词的含义。接着又展示一张幻灯片,叫他们学以致用。并请几个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予以评价,最后给出示范句并适当点评。同时教会学生使用电子词典及网络上词汇工具等用处也很大。本环节体现了以教师的教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脑、手、口、耳并用,有效提高了学习信息技术与英语的质量和效率,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听力教学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法单一,控制不便,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听力练习打到屏幕
上,录上声音,反复播放,如还有困难可把听力内容也打到屏幕上,看懂后重新听,学生见到文字内容理解了练习,难题降低了难度,使每个学生都有收益。有时,还可播一些文化背景方面的英语FLASH,即能练习听力也能提高学生兴趣,一箭双雕。我们还使用网络课件进行听力训练课程。让学生上网,登录英语听力训练课程,打开相关课的网页,点击声音链接,播放录音,即可对照文字材料重复听,核对答案,解决疑难,做到精听。若能跟读还能提高“说”的能力。
3、阅读教学
阅读是中学教师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是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是关键所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以创设情景——点评课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反馈评价几个环节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整个教学过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使学生的自学、理解、尝试、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高一“Sports”这一单元开始上课时,教师口头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语法和词汇,然后,打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视频及图片进行热身,接着观看我国的申奥历程图片阅读介绍我国申奥过程英语文字和图片;然后阅读课文做各种阅读理解题,学生正确率达到了100%。最后,再听课文录音,并进行针对性讨论及代表发言。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自行上网查找有关奥运吉祥物的由来及其含义,并要求用第二天英文作出介绍。结果所有学生兴趣倍增,教学习效率相当好。
4、语法教学
教师用例题在投影仪上播放,学生先行总结,并自己与同伴学以致用造句。然后以历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及学生易错句进行针对练习,精练精
讲,重点突出。
5、写作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并提示要求学生先说后写,或在阅读训练后安排这样的练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学生的典型错误显示在屏幕上,针对错误分析讲解,一目了然,学生便能得到整体提高。也可随机抽取两篇,当场讲评,让学生在屏幕上自己来评判文章的优劣,发现其中的错误。这样,每个学生都是老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同学指出错误的同时,写作者立即改正,其修改过程也完全展示在每一位学生的面前,这种直观生动的作文讲评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利用多媒体应用图形,图像,动画等表现一些口述和板书难以表达的内容,化解教学过程的疑点和难点,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练习的数量,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密度。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信息大,交互性强等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高考要求有的放矢地补充恰当的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并长期坚持不懈地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发散思维。而且由于有了网络,可课后打破座位的限制,在互联网、E-MAIL及QQ上师生交流,让他们通过共同提高,这样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运用多媒体常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有其长,必有其短”。要真正使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广泛的运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怎样提高教学密度,合理安排课上四十五分钟后时间;如何使多感官的学习更好地符合认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等。
不要过分强调多媒体作用,以免造成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合理内核的丢失,也容易否定传统英语教学;学生如果长期受音效和动画的影响,有可能只注意这些花哨的东西而忽视了语言知识,导致舍本逐末,老师要注意观察并作好指导。总之,只有将传统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二者的作用及优点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课堂课外教学和学习效率。
四、结语
利用多媒体这个“百宝箱”辅助教学系统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崭新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工具,将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适当结合,扬长避短,使之为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从学生的角度看,在教学中应用中国古典艺术素材可以扩大学生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并启发其创造力。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当人依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事物进行评价时,就会产生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愉悦或不愉悦、爱或不爱等情感。对此,情感教育的研究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这一动力维持课堂教学的快乐氛围。利用学生的审美需要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及高尚的情操。
古典艺术尤其在幻灯片的美化上起着重要作用,幻灯片的美化与欣赏式的引入和结尾不同,欣赏式的引入与结尾虽是简单带过图片内容,但即便只是一句话,也是“毕竟有之”。但幻灯片的美化仅仅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放在幻灯片中,起到美化作用,教师对图片内容不做任何评述。如果一个课件仅仅是简单的白纸黑字,那么这个课件无疑是单调乏味的。美化幻灯片是必要的,但是美化幻灯片不是盲目的。它应该致力突出课堂所要表达的主题,使得主题清晰明确,而绝不是为了美化而美化,选择那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内容作为花瓶摆设。幻灯片的美化首先要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图片的选择,在图片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将上文中提到的,可以用来做欣赏式的引入和结尾的图片放在幻灯片中作为美化,教学时不对其进行叙述,图片仅起到美观作用。然而不是适合作为幻灯片美化的图片都适合作为欣赏式的引入和结尾。素材量如果过少,则不到视觉冲击形成直观感觉的作用,也就不太适合用于欣赏式的引入或结尾。
完成素材的收集,灯片的制作问题就是要对素材进行有效重组、整合,有时候还涉及动画制作这些问题看来虽小,但烦琐麻烦,是多媒体教学对社会压力巨大、身心俱疲的教师提出的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幻灯片的制作中还应该注意详略得当,比如说在笔者对投影一小节的设计中,介绍皮影戏时候给了一句俗语两句诗,这两句诗可以放在皮影戏图片的下方,字体大小要适宜,重点是烘托皮影戏的图片。而在介绍剪纸时,设计中同样包含杜甫的一句诗,此时这句诗就没必要放在幻灯片中,原因是,描写皮影戏的诗中有“灯”字,“灯”直接让人联想到了光。而“剪纸招我魂”充其量只让人联想到招魂或者剪纸,设计中应用杜甫的这句诗,目的是引出剪纸,而剪纸只是介绍轴对称的载体而已。
事实上,中国古典艺术素材在教学中可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大,笔者作为一个中国古典艺术的爱好者,同时是一名教师,便希望探索二者关系。这里的一些设计可能仅仅是用这些素材对课堂教学起到美化作用,而缺乏亲近性。对此,笔者期待今后有学者就中国古典艺术素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谢兰,唐超,邓立忠.传统文化的辛勤守护者[N].中国文化报,2012-7-18(12).
[2]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一记市政协委员黄礼雄[OL]http://www.djy.gov.cn/department/zhengxie/article.php content=39313.
[3]胡继华.守护古典艺术的余韵[J].美术观察,2005(06):81-84.
[4]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5]曾繁仁.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的中国美育[J].文艺研究,2001,(2):13-18.
[6]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关键词:课件;合理使用;适时介入;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确实,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使用教学课件早已不再是公开课的专利,它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普通教师的课堂,特别是PPT演示文稿,因其简单易学、实用易操作并且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而被很多一线教师所青睐。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使用课件,应注意以下几点:选材要新颖,应侧重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构思要精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学生的认知矛盾而适时使用;演示要适度,既要演示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使课件切实做到学生思维“方向标”的作用。我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巧用课件“引入”,诱思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愿学呢?
在教学中,我采用过直观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就采用故事导入,先演示课件听故事:猴山上的小猴最喜欢吃猴妈妈做的饼了。有一天,猴妈妈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猴哥哥一块;猴妹妹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妈妈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妹妹两块;猴弟弟更贪心了,它抢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妈妈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给了猴弟弟三块。并把几个分数写在黑板的一边,接着问:“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最多吗?”随着上述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兴趣盎然,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的开头一下就抓住了学生。
二、巧用课件“展开”,设疑探究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展开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下发”“令人深思”。
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揭示课题后,出示圆、熊猫、绳子图。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体表示出■或其他分数吗?如果能,把你表示的过程说给你同桌听一下,如果有困难,可以同你旁边的同学研究一下。(课前分别发给学生表示一块饼的圆、表示一根绳子的线段图纸、表示六个熊猫的图纸)
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折一折:拿出自己手中的纸动手折一下;算一算:还可以表示出几分之几?画一画:让学生用尺画一画、动手圈一圈;说一说:同桌可以讨论、交流。接着老师用课件动态演示表示过程和表示的几种结果,再让与课件中演示的结果都不一样的学生站起来汇报一下自己的成果,并说一说表示的过程,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同时也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因为答案不唯一,所以学生探究的热情都很高。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是把学生引入疑问—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了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三、巧用课件“演示”,化难为易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感性认识,要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就比较困难。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甚至没有见过海的图片、画面的人,要理解“汪洋大海”一词是何等困难!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直观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理论或概念理解时比较困难。如果我们能恰当运用课件,就能为学生轻易扫除这一学习障碍。
总之,课件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的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实际情况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课件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课件越多越好,形成课件演示“满堂灌”。我们只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适当地利用课件,并把课件的作用理性地定位于“服务课堂”,数学教学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愿望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淑云.利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科学,2013(08).
[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3.
摘自:《教学资源网》
[内容提要]:现代的高中生为了应对高考,要学习若干本教材,仅地理一门就要达10本左右,学习负担相当沉重。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口诀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地理学习的负担。本文就是我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的运用和体会。
[关键词]:口诀教学法、地理教学、减负、学习兴趣
2009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考查的内容范围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共三册)和选修内容(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主要选了七个模块中的《环境保护》、《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共三册),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即现行初中教材共四册)。也就是说仅仅地理学科一门,需要涉及的考试内容就要多达十本课本。因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减轻学生“显性”的学习负担,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
所以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口诀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减轻学生地理学习的负担,这样才能更好的现行的教育改革同步,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下面就平时自己的些许教学实践,试着谈一谈“口诀教学法”在平时教学中的几个尝试性的应用和体会:
一、口诀教学法的应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试着将常用的口诀教学法分成了以下几类:
(一)谐音型口诀:
顾名思义,有些地理专有名词很难记很绕口,尤其是一些外国的地名,所以可以取谐音编成小口诀帮助记忆。
【示例】“裤子拔丝”记忆俄罗斯的主要煤矿:
如记忆俄罗斯的两大矿区库兹巴斯的煤矿和库尔斯克的铁矿时,因为地名风格不同于我国的地名而且绕口难记,所以学生记忆时经常记不清哪个是铁矿哪个是煤矿,所以上课时就给学生说,“裤子拔丝(库兹巴斯)就没(煤)了”。
(二)对联型口诀:
对一些比较零碎的知识进行识记时,可以把其试着编成对联的形式进行识记。
【示例】巧记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在学习选修课本《旅游地理》时,需要对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进行识记。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且避免混淆,特给学生找到如下对联型口诀:
桂兵避暑黄宫(旁),日月长长(照)苏杭
注释:桂林山水、秦始皇陵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安徽黄山、北京故宫;台湾日月潭、八达岭长城、长江三峡、苏州园林、杭州西湖
(三)理解型口诀:
有些口诀朗朗上口且便于记忆,可是有些口诀或许也很简单好记,但是前提是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示例甲】等值线的“高低低高”原则:
等值线是表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种类很多,如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地租等值线、等PH值线、等时线、等太阳高度线、等盐度线、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等潜水位线、等震线及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线等等。其中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潜水位线等,近几年高考时有考查。而由于种类较多,如果学生把每一种等值线的规律都一一记忆的话,一是费力,二是容易混淆。所以,我在平时教学和教学参考书中找到一个规律,就是“高低低高”原则,就是“向高值弯曲的地方,数值一定要低于其两侧的数值;向低值弯曲的地方,数值一定要高于其两侧的数值”。如在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利用“高低低高”原则,可知A轴线对应的地形是低的谷地,而B轴线对应的地形是高的山脊。
【示例乙】“点南陆南,点北陆北”记忆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由于海陆热容量的差异,同一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相反,导致同纬度等温线是弯曲的。理论上,1月前后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此时太阳直射点恰好也就在南半球,海洋等温线弯曲方向与之相反;7月前后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而此时太阳直射点也恰好在北半球,海洋等温线弯曲方向与之相反。所以,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概括为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示例丙】口诀法巧记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四个关键:
初学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时,学生经常感觉对于满是海拔和各种线条无从入手,不知如何判读必须要掌握四个关键,即: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曲线闭合各线不交
意思是说等高线地形图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绝对高度)相等,同一幅图等高距往往一致,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垂直壁立的陡崖处除外)。
【示例丁】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判读口诀:
线密坡陡,线稀坡缓。
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侧线闭合,数值相等,峰谷各对,鞍部居中。
高线交会,陡崖特征。
注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向低值弯曲为山脊,向高值弯曲就是山谷。如果两侧等高线闭合,而且数值相等,且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相对,那么在鞍部地形就位于其中了。如果等高线相交会,就说明是陡崖了。
(四)成语型口诀:可以用常见的四字成语识记地理知识。
【示例甲】“钻木取火”记忆小行星带:
太阳系中有个由若干颗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但是因为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所以考试时学生会记忆错误,出现将小行星带位置记错的现象。所以,为了准确记忆,就采取了“钻木取火”这个成语为口诀,帮助记忆小行星带位置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示例乙】“鹤立鸡群”巧记黑龙江省两大煤矿的南北位置(该例也可归为下一个类型):
在复习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时,黑龙江省有两大煤矿鹤岗、鸡西,鹤岗纬度高,在北面,鸡西的纬度稍低,在南面。但是因为纬度位置差不多,而且又同是煤矿,所以学生在填图或者考试时经常把这两者的南北位置记忆颠倒,造成丢分。为了让学生记忆得准确牢固,我就对学生们说:“如果鹤站立在鸡群,那么是鹤高还是鸡高呀?”学生们就说,“当然是鹤高了!”我就接着说,“当在图中考查鹤岗和鸡西时,联想鹤立鸡群,就可以准确记忆鹤岗的纬度高于鸡西,是鹤岗在北面了!”
(五)形象型口诀:有些知识可以试着用些形象的口诀记忆。
【示例】“光头、假发、帽子”巧记太阳大气圈的分层:
太阳的大气层自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层。在考试中有时会涉及到三层自内向外排序的题目,所以我给学生编制口诀,自内向外为“光头、假发、帽子”,意为光头亮为“光球”,羡慕别人的头发所以太阳在光头外戴上假发(假发有不同颜色)为“色球”,太阳怕被风吹跑了自己心爱的假发就又戴了一顶帽子为“日冕”。
(六)最佳型口诀:
【示例甲】“三废口诀”巧记污染工业的区位布局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其中污染工业在城市的合理布局既是生活的热点也是高考常考查的知识。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和查阅资料后,自己总结出了“三废口诀”:
印造电皮污水源
酿造水泥污空气
化工炼油污水气
发电钢铁气固体
注释:印刷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主要污染水源(质),那么就不能在流经城市的河流上游及河流源头建设;酿造厂、水泥厂主要污染空气,那么布局时就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盛行风向;化工厂、炼油厂主要污染水质和空气,那么就要综合考虑河流流向和盛行风向;而发电厂、钢铁厂主要产生空气污染和固体废气物的污染,那么在考虑当地盛行风向的同时,还要尽量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示例乙】“一南七北”记忆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前面已经提到使用“点南陆南,点北陆北”记忆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弯曲规律,但是学生在学习使用后又总结了一个更为简便的口诀来,即“一南七北”:陆地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是“一(月)向南(偏),七(月)向北(偏)”。
二、口诀教学法的反思和体会:
1.口诀教学法仅仅是地理学习的一种手段,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不能将其作为主要手段而生搬套用。
2.有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之所以将第六种类型总结成“最佳型口诀”,是因为这两例都是学生自己编制创造出的“口诀学习法”。
以上所述,均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总之学生兴趣提高了,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负担,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学习潜力的作用。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学习质量,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
一、培训体会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电子白板与我们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都知道,一节优秀的数学课,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讲课时有一个新颖的课堂引入,就事半功倍,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引入的问题,才有精彩的教学效果。电子白板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学习、质疑,从而达到新课改所要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些知识可采取特殊手段,比如平移,旋转,聚光灯,放大镜等功能,比如幂函数图象在〔0,1〕之间很难观察图象变化规律,此时可用电子白板中的放大镜功能,可使图像放大到你所想放大的倍数。函数图像的对称,伸缩变换等,角的推广,动集合和定集合之间的交并补,立体几何中的直线平移等等。电子白板比PPT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形象生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运用知识的形成思想主动探究知识的应用。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的分析,教师语言的正确精炼,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二、电子白板交互功能在教学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易学易用,加上现在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普及,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很多学生通过观察教师上课使用和课间的尝试,对白板功能的掌握甚至比教师还快。此时,便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结合他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协助教师设计课堂教学中所需的资源,这时白板不仅仅属于教师,更重要的是它也属于学生了。
2、记录和保存教学痕迹,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记录下白板上发生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细节。而白板软件提供了一个脱离白板环境可以阅读白板特殊文件格式的小程序,这一功能可以使学生随时复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3、学生积极性提高,主动地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交互的界面,就是学生与学习内容交互的界面,此时黑板就是一个交互平台,现在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交互平台。白板不再是一块“冷冰冰”的黑板,而成为学生的另一位老师和朋友。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本班师生与外界师生及专家的交互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这是交互白板对于课堂教学最有价值的特征,也是交互白板与其他信息技术装备相比,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它会使师生发生亲近而不是惧怕的感觉,因为它在外观和操作上接近黑板和触摸屏,无须严格的专业训练,易学易用,好学好用,为简单的使用和高级的应用都留有空间,不需要使用键盘而在白板上直接书画和操作有利于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踊跃地参加到教学中来,具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励学生参与和交互的优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只有合理有效地使用电子白板,使其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是教师教学所追求的最大目标。要想熟练地掌握这门技术,必须像当初学习制作PPT那样认真学习、自主设计、深入研究、反复修改,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学习。
一、创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应试教育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学生学习的就是教材中的内容。为了说明教材中的观点、原理,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事例。但由于教材内容编写的滞后性,高中政治教材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高中生很难产生共鸣。
教学活动中,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要依据教材,但不应该囿于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创造,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背景,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同时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掘校本教材,从本地和本校的实际出发,从而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经济生活中,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向学生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或者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来掌握知识。
二、为学生“亲临”体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的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一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播放,缩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近距离感知教学内容,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深入生活,亲自体验。政治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定需要开展研究的学习课题,让学生或是调查研究,或是网上搜集整理,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合理的探究,积极的鼓励,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既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所有这一切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素质。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打动学生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情感在政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脸——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建构》教育研究.
[2]谢安平.呼唤“体验性学习”——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思考.
1 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在趣味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呢?如何才能最大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田径课堂在导入就异常精彩?这就需要教师不仅从思想上重视导入,更应落实到行动。笔者认为,导入不仅讲究“趣”字,也要注重实效。也就是说,课堂导入不仅要凸显其趣味性,吸引学生,也要注意其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的衔接性。
1.1 创设情境, 诱发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以往的高中田径教学,教师组织学生热身后,直接切入田径项目的学习。此种方法省略了尤为关键的部分—课堂导入,因而使田径教学黯然失色。在趣味田径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做法,而应以趣味导入课堂,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情境,以贴合高中生的情境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标枪”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利用语言描述情境,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开始,教师以动人的比喻描述情境:同学们,哪一项田径项目需要我们把身体姿势做成“一张拉弦待发的满弓”(教师边描述,边用身体做出这个运动)。这一生动又富有趣味的情境描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开始猜测这一田径项目的名称。有人说是铁饼;有人说是投铅球;有人说是标枪……课堂学习氛围愈来愈浓厚。学生拿着标枪做出“一张拉弦待发的满弓”的身体姿势,恍然发现:原来教师描述的是标枪最后用力时的身体姿势。学生猜出后,教师继续引出问题:标枪知多少?也就是你对标枪的了解有哪些?你懂得如何握枪吗?其用力的技术你知道多少?等等。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成功利用语言描述情境,吸引学生关注。略带幽默的比喻让标枪学习贴上趣味的标签,也让原本沉闷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
1.2 游戏导入, 活跃课堂氛围
在趣味教学中,游戏是带领田径课堂走向活跃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游戏,不仅帮助学生达到热身目的,还让学生在乐学氛围下融入学习。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跨越式跳高”这一内容时,教师以游戏导入,成功实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游戏名称:圆形集体跳杆(播放动力十足的音乐,渲染游戏氛围)。游戏方法:按学生人数,分为若干小组(人数均等)。小组以圆圈形式站立,其中一人手持竹竿(竹竿一端落地)站在圆心位置。音乐响起,游戏开始,持杆人在圆心位置以逆时针横扫,节奏是先慢后快,从小组学生脚下通过时,学生需要腾空跳跃,以避免被竹竿碰到。如果被竹竿碰到,则被罚出局。音乐结束,哪一组学生被罚出局最少的为胜利小组。在这个游戏中,由于有了动感的音乐,再加上游戏需要小组学生全神贯注,因而学生非常投入。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躲、跳、跨,因而弹跳能力和反应能力得到发展。这样趣味盎然的游戏得到了学生的亲睐,值得推广。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游戏导入田径教学时,要注意控制时间,以免“玩过头”,而学生的练习时间却缩短了,达不到原定的教学效果。
2 丰富教学方法,凸显趣味田径
趣味田径,需要趣味内容作支撑。因此,教师必须丰富教学方法,凸显趣味田径,让田径学习变得趣味盎然。那么,教师应该利用何种教学方法呢?到底哪种方法又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又能凸显趣味田径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变通法,创新呈现方式;利用模仿法,营造趣味课堂。
2.1 变通法,创新呈现方式
在高中田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变通法,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呈现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循规蹈矩,因为在新课改下,学生需要的是新鲜的内容。所谓“新鲜”,也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学绞尽脑汁创新内容。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田径教学内容基础上,创新变换,以不同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训练中,获得发展与提高。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跑步”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变通法,实现训练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在新颖、富有趣味的学习内容下,得到提高。以往的跑步教学以直线跑为主,在此次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跑步,让学生“跑”得开心。如:蛇形跑、波浪形跑、螺旋形跑。除此之外,还可以打破常规,变向前跑为后退跑,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跑步感觉。在跑步练习中,教师还可以以小组竞争形式进行。增加了竞争元素的跑步更是让课堂教学呈现热闹的景象,学生快乐地跑着,在跑中学会加速度、学会变向等。由此可见,变通法应用于趣味田径是值得推广的,因为它能活跃课堂,让田径课堂散发出“趣味”的味道。
2.2 模仿法,营造趣味课堂
体育运动与生活紧密联系,因为有很多体育运动是从生活中引申出来的。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模仿法,让学生模仿某个动作,从而运用到体育项目的学习上。通过模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某项技能,也让课堂充满趣味。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跨越式跳高”这一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模仿“猴子摘桃”的情景,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利用气球代替桃子,把它们挂在不同高度的地方;而学生则扮演猴子,跳起摸球(摘桃)。在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原地、短距离助跑、单或者双脚起跳,以摸到不同高度的球。在模仿“猴子摘桃”的过程中,学生兴奋不已,课堂趣味十足。又如:在学习“跳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蛙跳、兔跳等。总之,在田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运用模仿法,让学生模仿与田径内容相关的动作,营造趣味十足的课堂。
3 优化练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
枯燥的田径练习不足以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只会让学生感觉到体育学习的乏味,进而不愿意主动学习。教师教授完某一项体育技能后,必须优化练习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到练习中来。如:设计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融入情景练习;设计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完成练习等。在这个环节,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是否有趣,还要多加观察学生练习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指出,帮助改进。例如:在学习高中田径中的“障碍跑”这一内容时,教师以红军长征为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去练习障碍跑。此次的练习不同于初中,因为障碍环节增多了,主要分为四个障碍:滚草地、钻山洞、越小山、过小桥。每个小组接受任务,苦练这些本领,以学会障碍跑的方法。学生练习时,教师在一旁观察、指点。等练习结束,教师再引导学生说说此次练习时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再投入练习,争取进步。在情境中练习障碍跑,摆脱了单调的模式,也让课堂凸显出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
4 结语
总之,趣味田径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教师必须及时更新理念,以趣味田径,活跃课堂。但是,在运用趣味教学时,教师应同时兼顾好“趣”与“学”,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此外,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展开趣味教学,而不是以自己的想法,设计趣味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新课改背景下,需要的就是灵活应变的教师,需要的是能够多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课堂教学的教师。趣味教学运用于田径教学中,必定能引活田径课堂,助力学生发展,推动课堂改革。
摘要:田径教学是高中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来看,高中田径课堂教学实效不高,出现如下问题:课堂缺乏活力,以简单枯燥的训练为主;缺乏互动,课堂不活跃等。为此,高中田径课堂必须引进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田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该文立足学生的发展,以趣味教学在田径教学的应用为主要分析内容,以达到利用趣味教学,活跃课堂的目的,让学生在田径教学中实现快乐和学习双丰收。
一、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出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和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这样的课件参与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有趣、形象的学习内容和画面,让学生在真正参与中受益。
例如,在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这一节中,教师可以用动画演示波的形成和传播时的动态过程,在这里绳子被分成无数个有相互作用的质点,用不同颜色的小球来表示,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一个小球波源振动起来时,就带动和它相邻的小球质点振动,这个小球又带动和它相邻的质点振动,这样质点依次振动起来波就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波向前传播时每一个质点都不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只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二、教学形式丰富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物理课程是一门重理性、重逻辑的学科,在高中物理的实践教学课堂上,教师简单的`讲解和分析,对学生来说,其思维想象以及思考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课件的参与和辅助,带给学生无限的可能。
例如,楞次定律的小动画一定要在实验演示进行过程中让学生先自己判断感应电流方向,感到模糊有疑问时再用课件显示原磁场的磁感线穿过某个面的磁通量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等一系列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变化的物理过程,会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思路立刻清晰起来。
综上所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形成物理图像,掌握物理方法养成,物理思维方式,这是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新的思维和逻辑上的理解,是新技术在现代高中物理实践参与中真正的落实和参与。相信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高中物理会以新的教学方式造福于学生。
参考文献:
【浅谈PPT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浅谈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0-22
乡土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09-13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17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多媒体在《唐诗宋词》教学中的应用07-22
少教多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29
[精品资料]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0-09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0-23
高中语文电教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24
浅析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