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探析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道德是群体对群体内行为的衡量标准,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是一种职业标准, 是中国高等学校要求老师应该达到的一种行为标准, 它包括职业道德和教学规范两部分。关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早在2011年12月23日, 就已经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它从六个方面, 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规范。教学规范, 因为每个高校性质不同, 要求各异, 就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 都是各高校自己制定, 不过“为人师表”大方向是相同的, 均提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忠诚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事业, 严谨治学。每个高校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规范。本文将从高校教育规范的大方向做切入点, 结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对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进行分析整理。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1]。

教师是通过个体行为, 将知识的、文化的、科学的或是精神的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 为社会培育人才的职业人员。“师德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准的重要指标, 直接影响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成效和学生的成长成才”[2]。教师应该成为被教育者崇敬和学习的榜样,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才能带领教育对象走一条正确的道路。另外, 教师还是知识和文化信息的传播者, 被传播者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中立足, 为社会服务的, 老师传播的思想方向, 将会影响到被传播者以后的政治方向, 因此教师必须按照正确的方向完成知识的传播。高等院校的教师必须刻苦学习马列主义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修养,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爱岗敬业,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 甘于奉献。终身学习, 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公正对待学生, 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3]。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是党的召唤, 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者的期盼。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 只有对党“忠诚”, 才会有敬业精神, 才能够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作为人民教师, 特别是高校教师, 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 有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不管发生什么情况, 都应该坚守岗位, 在个人得失上, 尤其是荣誉、待遇等问题, 更要固守精神高于物质情操, 淡泊明志, 清正守节。

三、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 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 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 知行合一, 因材施教,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严慈相济, 教学相长, 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4]。高校教师职业为人师表作用, 也包括对社会公众的示范性的延伸。这种为人师表的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相对于学生, 高校教师有榜样的作用。校园内,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对象。为人师表, 在这种情况下, 是综合性的, 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等, 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 高校的学生都已成年, 最小的也接近成年, 他们有独立的思维, 对于他们, 现实的存在比宣传更加重要, 老师取得的学术成绩越大, 学生们的跟随性就越强, 就越容易出成绩。

第二, 相对于其他职业, 高校教师是高道德的职业。在社会职业中, 教师的事业是神圣的, 高校教师的职业光芒就更大, 是智慧的精英, 他表现出来的道德将有更高的示范性。因此, 高校教师职业是受人崇敬职业, 而且在人们的意识中, 只有那些博学, 且道德高尚的人才能胜任。

在这么多光环下, 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有健康的思想, 自觉抵制反动、腐朽思想, 有高尚的情操, 注重道德修养。无论在教学、科研以及日常生活中, 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言传外, 更要身教, 让自己成为榜样和楷模。

四、严谨治学, 提高教学能力

“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 勇于探索, 追求真理, 修正错误, 精益求精。实事求是, 发扬民主, 团结合作, 协同创新。秉持学术良知, 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 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 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5]。

对高校教师职业的高要求是世人皆知的, 仅从招聘中就可以看出, 国家级学院要求被招聘的教师应具有985和211资格, 还必须具备“哈佛、CMU、MIT、剑桥”等名校的博士学位, 或在这些学校从教的经历;即便是一般教师, 也要求是985、211毕业的博士;省属重点大学也要求从985和211毕业的博士;最普通的招聘也要求有博士学位。严格的要求, 严谨的治学, 让每一个高校教师, 不仅要潜心研究本专业, 做出突出的成绩外, 还必须有的放矢地学习相应的学科, 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等, 以及全世界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不断完善自我, 做到与时俱进, 站在科技的前沿。

五、教书育人,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 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传播优秀文化, 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 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自觉承担社会义务, 积极提供专业服务。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6]。

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 是贯穿于人生接触、了解社会阶段最重要的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还有更神圣的育人职责。“将自己的使命从应然状态换化为实然状态, 终而将自己的价值和承诺传递到人们的心扉”[7]。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 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认识融进课程中, 学生会逐渐受到影响, 在有意识的知识传授中, 无意识地使教学过程兼具了育人的功能。教学和育人成为了分割有机体, 教学育人就成了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六、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为人师表。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 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社会正义, 引领社会风尚。言行雅正, 举止文明。自尊自律, 清廉从教, 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8]。

教师工作个体性强, 教课的时候, 是独立工作环境, 而且在教师的所有场合中, 独立的环境居多, 这就容易形成与集体的疏远, 处理集体关系的时候, 需要有意识地去完成, 而且还必须得当, 做好楷模, 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这是一种人为的姿态, 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 才能够自觉去完成和集体的融合。

师德问题是自从有了关于老师的记载就强调的问题,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因为这里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社会的精英, 他们的意识将来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因此, 高等学校师德问题值得反复研究,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摘要: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构成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的实践基础。高校教师的道德规范应该包括六个基本内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对于全面提高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M], 2011-12-23.

[2] 成燕.对加强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 (11) :25.

[3] 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M].2011-12-23.

[4] 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M].2011-12-23.

[5] 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M].2011-12-23.

[6] 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M].2011-12-23.

[7] 贾凌昌, 王樱霏.道德教育理论与道德教育实践关系的当代省思与重构[J].教育评论, 2015 (7) :53-57.

[8] 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M].2011-12-23.

上一篇:《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之我见下一篇:浅谈尿素企业加强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