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共8篇)

高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篇1

专业论文

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浅析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和培养策略

一、当前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及问题

(一)职业道德观念浅薄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开始流行,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薄弱,缺乏奉献精神,以致出现有的教师主顾埋头教书而不育人,不主义个人言行举止,缺乏对教学的热情,对工作敷衍等情况。从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高尚的教师才能保证素质教育有效实施。

(二)知识结构单一

随之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大量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涌现,往往是容多个学科为一体,各个学科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我国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而书本内容又长年不变,导致了教师知识的陈旧和老化。这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更新状况,在现有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只有具备了综合的知识结构并掌握好现代教育规律,才能是自己的讲授内容有深度和广度,才能顺应当今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

(三)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未来社会广泛的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只有自己树立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和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固有的老化的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课堂上一成不变的课本知识等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新新时代的要求和发展都是极不相符的。

(四)身心健康水平欠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师的身体素质是进行教学工作,履行教师职责的载体,当前,有许多教师的身体均处于亚健康状态,经不起意外和风浪的考验;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教师待遇、生活福利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一些心理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质较差的教师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容易偏激,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健康发展,也容易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

广泛地在教师中进行宣传工作,以使人们认识到教师的素质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应树立终生学习的价值观念。全球化的发展对知识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教师应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学习型的社会生活中,教师自身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及时更新知识,让自己不落后于时代和社会,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学校领导也要重视对学校教师的培养。要制定教师的培训计划,举行定期的培训,规范教师的培训体系,在必要时,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二)强化教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一,要采用严格的聘任制度。严格的选拔和聘任教师是保证高校教师素质的基础,我国的高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可参考美国、德国等国家,聘用教师的基本条件为博士学位,这样能保证新进教师在任教之前就能拥有较高的学术训练。第二,要深化人事改革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将教师的待遇与其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职责联系起来,体现教师自身的价值所在,因为只有相对优厚的待遇,高校才能把优秀的教师留住。第三,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及奖惩机制。通过竞争,实现人才优胜劣汰;通过激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合理的奖惩,能体现公平原则,为教师的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素质培训

新时期,学科间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拥有多学科的文化基础。为此,学校在教师的培训上应该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形式,如校与校之间教师的相互交流活动;企业和单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来校兼任教师;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等,不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更新教师的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学源于实践,又对实践有着指导意义。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科学的同时,理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探索理论。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承担者,那么作为高校主体之一的教师就必须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只有扎根于中国社会、扎根于中国群众之中,高校教师才有在理论上不断创新的源泉。可以充分利用校办企业,让高校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实操能力;也可以安排教师到一线的工作岗位进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

(五)促进教学研究,科研兴教

学校要支持并鼓励学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丰富知识,扩展思路,学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组织高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在学校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并带动学科建设。学校还应加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科研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教师到科研单位兼职或与企业联合申报课题等,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青.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2,(4).[2]陈世国.重构高校教师素质培养机制和管理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3,(9).[3]刘茄.提高高校教师素质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建设教育,2006,(4): 42-44.[4]吉贻祥.论创新教育中高校教师素质的优化[J].学术交流,2002,(6).[5]曲士英.关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1).[6]潘懋元.试论素质教育[J].教育评论,1997,(5).[7]殷海.关于高校教师素质提高途径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8]李飞凤.关于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高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篇2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岗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建议

岗位培训是加强高校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渠道, 也是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由于高校自身体制的问题, 加之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教师岗位培训流于形式, 没有切实发挥应有作用。大学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较为重要的, 新晋外语教师如何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具备应有的职业素质, 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应对自如, 完全在于岗位培训模式的实效性和可行性。高校外语教师岗位培训中的问题已是各大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应给以足够重视, 为高校外语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做出贡献。

一、高校外语教师现状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课程, 对任课教师素质要求必然严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 “教师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英语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足见师资退伍建设的重要性。目前, 高校外语教师现状主要有以下表现。

1. 师资类型单一。

由于各大高校不断扩招, 师资力量不可扩大, 新晋的缺乏经验的外语教师不断增多, 绝大多数都是应届毕业生, 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年龄结构上趋于同一, 难以满足外语教育对任课教师的多样化需求。

2. 师范教育缺失。

从近几年申请高校教师资格的试讲成绩来看, 获得A级别资格证书的人相对较少, 获得D级资格证书的人相对较多, 且占有绝大比例。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来, 新晋外语教师中至少有一部分人不具备在高等院校任课的能力和水平, 难以胜任高校外语教师这一岗位。

3. 工作量大。

高等院校不同专业基本都要设置英语课程, 英语专业组中的每位教师每周都有超过5节课时, 有时更多。对于初登讲台的教师来说, 这样的工作量是繁重的, 一时难以准确找到岗位定位。

4. 漠视职业发展规划。

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 任教初期是教师找准职业定位, 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碰撞时期。为了实现最终的职业理想,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岗位培训中应重视职业发展规划, 但是现实却与之相反, 培养出来的教师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二、高校外语教师岗位培训反思

由于生源不断增多, 加之教学科研需求不断提高, 高校每年都要聘请一批外语教师。根据一些机构不完全统计, 这些新入职的教师尽管有着博士、硕士等高学历, 却没有基本的任课经验。对于新晋英语教师来说, 只有经过一定时期岗位培训才能具备任课资质, 拥有学识、文化的同时也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目前, 外语教师岗位培训的方式主要包括开设课程、讲座等, 这些方式是高校对新晋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的一种直接灌输。尽管在培养端正思想的教研人员上具有一定效果, 但是长期以来其中存在不少弊端, 如第一段内容所示。由此可见, 培训期间不能一味采用这些方式, 除了端正教师思想还要考虑其他方面。高校外语教师岗位培训有着两方面目标:一是, 帮助教师快速融入大学教学环境, 了解任教学校的文化氛围;二是, 增强新晋教师自信心, 帮助其在讲台上站稳脚跟, 面对讲台下的底气十足。由于岗位培训的体制问题, 这样的一种岗位培训模式的直接结果就是为了考证而学习, 为了得到证书不得不死记硬背, 教条主义泛滥。当他们拿着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教师资质证书去各大高校任教时, 发现除了一些临时组成的“课程讨论组”以供他们参与、学习外, 并没有其他方式可以用来促进自我发展, 而且一些讨论也非常形式化。

对于一些新晋外语教师而言, 由于刚从专业院校毕业, 即使拥有较高的学历、文化, 一一掌握了岗位培训重点内容。但是回到学校, 站上讲台, 对一些教学方法技巧、理论仍然存有疑惑, 课堂上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现象, 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与技巧涉猎的少, 不够深入, 对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的考虑欠缺。另外, 受到学校教学体制的影响, 外语教师岗位培训漏洞百出, 高校不能为外语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些教师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自身发展。值得高兴的是,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高校教师岗位培训工作逐渐受到重视, 教育机构加大了此方面的投入力度, 一些弊端得以改善,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外语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弊端。

三、高校外语教师岗位培训建议

高校外语教师岗位培训策略应针对新晋教师特点和其所处环境来设定, 创新与变革培训手段和内容, 才能对新入岗位的外语教师进行有效培训, 帮助其掌握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技巧, 为其答疑解祸。

第一, 聘请有资质的教师担任岗位培训的讲师, 他们不一定是有学识的资深教授, 只要能够胜任讲师这一岗位, 将枯燥的培训课弄得生动有趣, 摆脱灌输式培训方式即可。

第二, 聘请学校内的管理者来授课, 能够清楚明白地向学生教授学校的文化、制度和规范, 让新来的外语教师快速融入本校教学环境。

第三, 聘请学校内的教学先进人士为新晋教师进行培训, 和他们共同分享教学经验, 帮助其掌握更多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四, 注意整合教学资源。出于提高外语教师岗位培训交过考虑, 要求讲师结合新晋教师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资源, 将这些资源连同自身的实战经验整合在一起, 灵活运用举例法、情景再现等方法, 使新晋教师在讲师的正确引导和辅助下熟练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第五, 灵活运用培训方法和内容。由于对新晋外语教师进行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属于成人, 且是高级知识分子, 教条主义的培训方式并不是他们所喜爱的, 应灵活采用一些授课方法, 多多设置一些讨论环节, 让他们共同探讨重点及有争议的问题, 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更好地了解课堂教学环境。

第六, 精心设置培训计划。外语教师岗位培训作为一项人力资源活动, 需要精心制定培训计划, 计划中要考虑该校的师资力量培养目标、学科建设规划、课程设置及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等因素, 以此为依据设定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 以便受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网络化、全球化, 外国文化逐渐深入到普通人生活之中, 外语学习也成为了高校教学中一门重要学科。高校外语教师岗位培训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基本现状基础上借钱国外对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的趋势、经验和方法, 也可将岗位培训与科研结合起来, 寻求形式上的创新, 为高校输出更多具有资质的任课教师。

参考文献

[1]高云峰, 李小光.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J].外语界, 2007, (04) .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05) .

[3]陈坚林.现代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6.

[4]白益民.自我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4.

高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篇3

一、我国目前中职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一)中职教师的职前培养

1.高等职业师范学院。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一批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具备在中等职业学校担任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能力或成为专业领域内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此类学院除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招收部分专业对口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三校)的应届优秀毕业生。

2.大学设立的职业师范学院(职教学院)。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原有的中职师资培养模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随着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开始介入中职师资的培养培训,中职师资培养的新格局就此开辟。这一举措充分挖掘了我国现有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中职师资人员紧缺、培养机构匮乏的问题。

3.普通大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者就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这意味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模式下,普通大学也可以是中职师资职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中职教师的职后培训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的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支基本满足教育教学要求、相对稳定的职教师资队伍。但是,不可否认在这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学历达标率低、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能力弱、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等等。为此开展了各种职后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职业学校自主培训。时下很多中职院校自行对教师开展多渠道的各种在职培训。根据在职教师个人发展情况,结合学校师资结构和专业发展方向,制定培训项目。其中包括学历提高、技能提高、下厂锻炼、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科研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加大教师的职后培训力度,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2.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目前。全国建立的数百个形式不同、规模各异的职教师资基地。在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职教师资培训的主渠道,为提升职教师资整体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培训,学员能系统掌握培训技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通过考核可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3.政府设置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十一五”期间,按国家和省两级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获得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经过国家级培训的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二、培养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职前培养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学习

长久以来,我国中职师资的培养基本上沿用了普教师资的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多采用简单叠加的形式,以专业课程为主,加入若干教育类课程,即成为中职师资培养专业。师范院校历来有重视学科课程。轻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倾向。在课程结构上,教育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偏低,在总学时中所占比例平均为5%到6%。而从目前我国多所高等职业师范学院在网络上发布的课程设置分析,其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亦呈现同样的趋势。普通综合大学的职教师资专业由于学科专业强势于教育师范专业,所以专业课程在中职师资培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教育科目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专业科目的挤压。而且同时,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因而中职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及示范能力。但在中职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对实践动手能力不重视,加之学校的实践场所少或设备简陋,造成许多职教师资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机会过少,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极不相符。而且,大部分中职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踏上讲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容易造成实践和理论的脱节。

(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不具体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中职师资职前培养的质量能够起到监控作用,这有利于依法建设教师队伍,使教师教育规范化、科学化。但是,目前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还不够具体与完善。并且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性的内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和资格要求也截然不同,因此目前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还很难从源头上控制中职师资的职前培养质量。

(三)职后培训缺乏连贯性和针对性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一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应该是由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部分进行全程规划而组成的。但是目前。针对我国中职教师继续教育所开展的职后培训。其内容的设置缺少与职前培养相关联的内在联系、没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当前确实有一部分具有自我提高意识的职业学校会主动创造在校教师的培训机制,但此类学校还为数不多。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所开设的培训班总体来说课时周期较短,无法适应在职教师培训的实际需要。而政府设置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它的受众面更是突出了“骨干”二字。总的来说,培训不能全面满足在职教师的需求。

三、完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的对策

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一支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技能的高质量中职教师队伍,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为此,建议针对目前我国中职教师职前培养、资格认证、职后培训,进行多角度重新审视,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

(一)提高职前培养质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中职师资的培养课程应该同时兼顾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的学习在中职师资培养过程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我们应该强调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程,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性的专业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职校教学工作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能力方面,应该提高教育教学类课程的比例,在培养过程中重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以赋予学生从事未来教师工作基本的教学和相关能力。并且针对中职教师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师应通晓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在中职教师培养过程中。应在教学实习、企业实践、动手操作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考虑。

(二)提高资格认证要求,严把“入口”关

在教师资格认定的过程中,应该设置专业考试及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以保证职前培养的质量。建议专业考试形式应包括笔试及实践操作,并且规定出相应的专业一致性,针对从事不同工作性质(理论课、实践课)的申请对象,在具体操作中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有所侧重。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应该对非师范类的申请者施以定量的学习作为教育能力不足的弥补措施。而师范类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则应在所属师范院校中获得。在我国现有的中职教师队伍当中。大多数教师是直接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这对于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建议进行定量的实际工作,包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工作经历及教学试用期,这不仅可以弥补部分教师出现实践经验匮乏的可能,而且可以使他们对专业领域内的职业环境、社会状况等有所了解。帮助申请人获得教育教学的直接经验。

(三)加强职后培训,促使教师能力不断提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1984年以来,我国高校领导体制为____,这种高校领导体制在《高等教育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2、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当其毛入学率低于____时,处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根据我国学位授权体系的规定,在各学位授予单位中,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是____。

4、属于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国家主要有____。

5、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____的职能正式出现。

6、“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提出把____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7、从学科是分科地组织还是综合地组织,即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类,可以将课程划分为____。

8、就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而言,如果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以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____。

9、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构成,体现着高等教育的____。

10、学生的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____的过程。

11、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将学位分为____。

12、教学大纲从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____。

13、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____。

14、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出现,是以____的出现为标志的。

15、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____。

16、从层次结构上看,可以将课程划分为____。

17、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____。

18、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____。

19、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代表性国家是____。

20、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实行的是____。

21、当今世界高等学校采用较为广泛的教学管理制度是____。

22、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确定高等教育价值的观点是____。

23、从个人需要、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确定教育价值的观点是____。

24、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____。

25、按学年或学期安排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称为____。

26、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____。

27、首先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而发展了大学科研职能的是____。

28、提出“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开放”的办学思想的是____。

29、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最基本的途径是____。

30、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探讨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

31、具有不同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校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___。

32、具有“单一公立系统、多重部门管理”特征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____。

33、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名称是____。

34、首先明确提出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重要职能的是____。

35、高等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的规范性文件是____。

36、我国目前实行的是____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37、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表述、讲解或讲演系统的知识,以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称为____。

38、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主要形式有____。

39、以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为标准,高校课程可分为____。

40、教师劳动的____决定了教师具有强烈的成就感。

4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__。

42、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____。

43、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____。

44、近现代高等教育直接渊源于____,它是仿照行会组织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于教育机构。

45、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____。

46、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和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____。

二、概念解释:

1、高等教育

2、社会本位价值观

3、个人本位价值观

4、教育方针

5、教学过程

6、教学计划

7、通才教育

8、高等教育的目的9、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10、英才教育

11、高等学校的学制

12、教师中心论

13、学生中心论

14、教师聘任制

15、学分制

16、学年制

17、学年学分制

18、教学大纲

19、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20、教学组织形式

21、教学技术

22、课程

三、简答题:

1、简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简述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3、简述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内涵。

4、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用。

5、简述高等学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步骤。

6、简述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7、简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8、简述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9、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0、简述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诸种关系。

11、简述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2、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内在联系。

13、简述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4、简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5、简述高等学校学制的内涵及其制订的依据。

16、简述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7、简述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的过程中的作用。

18、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地位与作用。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结合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谈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化的认识。

3、结合实际,谈谈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存在着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5、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与改革的关系。

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7、结合自己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谈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高等院校应该如何合理定位。

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9、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高等学校职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好高等学校各职能之间关系的认识。

高校教师师德培训总结 篇5

本次师德教育培训主要讲授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的内容以及高校教师师德的特殊性。认真听过这次培训,受益匪浅。初次踏入职场,原先的观念以为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多的传授给学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接受培训后才明白一个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下面是个人接受师德培训的一些总结。

一、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与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

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灵魂的导航灯。教育振兴必然推动民族的素质提高这就要我们,教师师德必须高尚,师德是教师的根。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师德归结为一个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严传身教,诲人不倦。古人为我们现代人做出了榜样,而我们现代的“人民教师”又该怎样去做呢?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充满活力、希望的、茁壮成长的孩子们。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热爱学生尊重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忌以分数取人,忌借手打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都是教师难免遇过激动行为。比如:题错了罚抄10遍、100遍;上课捣乱就罚学生站或赶出教室等这些做法,对于教学没有一点儿好处,反而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鸿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不能用时间洗掉的阴影。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有学富五车的知识,更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的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二、师德的内容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有德之人,靠有德之师。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潜心治学、教书育人,赢得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特别是近期极少数高校教师失德行为的出现,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谨记师德的内容。即(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职业正义感、职业责任感、职业义务感、职业良心感、职业荣誉感、职业幸福感);(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5)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要求充分尊重高校教师主体地位,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教师高校教师自尊自律自强,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

三、个人如何立德树人

(一)思想上重视个人师德培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高校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二)言行举止体现师德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三)学会奉献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 篇6

首先,我学会了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作为八零后的新教师,我面对的是一批九零后的学生,年龄上的差距不是很大,因此在对事物的认同和感知上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可谓是有很多的共同语言,代沟还不是很明显,这样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并走进学生。其次,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我对很多事物具有独特的见解,所以对于一些新的理念接受起来也比较快。此外,我读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涉猎比较广泛,作为学物理的学生,我对各种文化都有所了解,有着一定的人文知识底蕴。同时我对学习和做科研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这对于高校教师的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通过这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了自己身上不足的地方。首先是角色转变,读了这么多年书,突然间自己成了一名老师,这种角色转换仍需要一段时间。再则,作为新教师,我缺乏教学科研经验,其中包括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在该如何申请科研项目,选择科研方向,及离开导师后如何独立做科研等方面更是一头雾水。

高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篇7

1 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结构体系

素质通常被理解为人的素养、资质和品质。[1]作为素质表现形态的一种,人文素质是指人的内在品质,外化为人的文化理念、价值观、精神风貌、知识水平和修养习惯等。人文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体,其形成是诸多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长期适应、互动的结果表征。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可以概括为武术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文理念、价值观、道德观、文化修养和行为习惯等。它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二是涉及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三是各表现层面彼此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关联与协调。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一个精神、知识、行为的共同体,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各层面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各形态表现的有机综合。不论在理论场域,还是在实践领域,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都具有整体性和延展性。对于高校武术课教师而言,任何教学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人文元素,各种人文元素也只有作为关联紧密的整体并得到各种教学场景的境遇时,其所蕴涵的人文价值才会表现出来。可以说,人文素质是高校武术课教师基于特定社会背景和环境条件形成的素质形态,具有丰富的构成内容和稳定的结构关系。

按照胡明和郑真江的观点,高校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应该包括基础性人文素质、发展性人文素质和延伸性人文素质。基础性人文素质是指高校武术课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该知道和懂得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行为准则,包括道德素质和文史哲素质;发展性人文素质是指高校武术课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体应该具备的必要素质,包括法律素质和科学素质;延展性人文素质是指高校体育课教师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应该追求的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和发展背景的素质,包括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2]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力量,武术课教师应该具有多层面的人文素质要求,既要具备普通高校教师共有的人文素质,也要具备高校体育教师所必备的人文素质,还要具备承担武术课教学任务需要的人文素质。根据学术界已有关于教师人文素质的理论成果,结合高校武术课教学实践,本文将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结构体系划分为四个基本层面,即精神层、心理层、知识层和行为层。精神层是指高校武术课教师具有的人文意识、认知、理念和价值观等;心理层是指高校武术课教师具有的人文情怀、情趣和气质等;知识层是指高校武术课教师具有的武术文化知识和人文背景知识、武术课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人文经验等;行为层是指高校武术课教师具有的人文修养、习惯、风度和仪表等。

在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结构体系中,精神层具有导控性和指向性作用,对内它有助于促进心理层、知识层和行为层的发展,是心理层、知识层和行为层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集中体现,对外它会对学生的诸多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较为广泛。心理层是一种固定的、内在的和不容易察觉的人文素质,它往往通过武术课教师外在的语言符号和行为来表现。知识层是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是精神层、心理层和行为层人文素质形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知识层的客观存在,精神层、心理层和行为层人文素质就会失去依据。不同的知识层内容会构建出不同的精神层、心理层和行为层内容,武术课教师也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不断优化、重组和创新知识层内容,以满足和适应武术课发展和学生武术学习的需求。行为层是稳定的精神层、隐性的心理层和静态的知识层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心理层和知识层人文素质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动态效应的反映。任何高校武术课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必然伴随着特定的人文精神、人文心理和人文知识。可以说,行为层人文素质是理性的健康的心理层人文素质、精神层人文素质和系统的知识层人文素质的综合反映。精神层、心理层、知识层和行为层之间关系的整体性,要求高校武术课教师在培养人文素质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这四个层面之间固有的基本规范结构,任何割裂四个层面之间关系的做法都会弱化人文素质的绩效水平。

2 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扎实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广大学生对武术课兴趣的不断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开始引起各个高校的普遍重视。然而,多数高校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与理想的结构模式尚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武术课教师,其人文素质更有待于加强,严重影响着高校武术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武术课教学改革的实施。

2.1 人文理念的淡薄

人文理念是高校武术课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人文现象的理性认识、追求及其形成的人文观念和哲学观点,是高校武术课教师在教学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形成的人文价值取向,是一种具有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人文认识的观念体系。[3]现实中,一些高校武术课教师在知识结构上,过多偏重于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知识的积累,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武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注重对武术进行文化层面的透析和讲解,使得多数学生只懂得武术技能的要领和方法,而不知道武术的文化价值内涵及其发展趋势;在思维模式上,线性思维较为突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重方法轻效果,重速度轻质量。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可以归结为武术课教师人文理念的淡薄,也正是由于此,一些高校武术课教师没有从人文素养层面提高自身素质,没有从武术文化层面透视武术课程,没有从人文价值关怀层面教育和引导学生。

2.2 人文精神的匮乏

高校武术课教师以传播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和创新人文精神为旨归。高校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精神的价值既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文价值追寻,也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社会、学校以及人的文化价值的探求。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武术课教师仅仅禁锢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视野,不仅忽视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和表现的人文判断,而且忽视对教育教学理论渊源的人文考量,以至于对专业知识之外的社会现象、教育问题不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性的价值解答,使得武术技能和要领的传授仅仅停留在武术知识和理论的层面,人文精神层面的解答严重不足。

2.3 人文知识的不足

人文知识是催生人文理念、塑造人文精神、提升人文修养和改进人文心理的基础和前提。高校武术课教师忽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积累和应用,就极易会造成武术课讲授过程的呆板、枯燥和乏味。这与一些高校武术课教师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相关联,甚至一些教师存在否定武术课的文化价值的错误观念。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文化名著及其蕴含的思想、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基本了解,造成文化知识元素的不足和文化知识应用的短缺。同时,也诱发了许多教学问题,首先表现为只注重武术技能和要领的简单传授,忽视对学生进行武术技巧优化和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其次表现为武术课堂缺少人文情感,学生只能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方法习得武术本领,难以发挥无意识教育的作用;最后表现为学生缺少武术形象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不能够将相关的武术技能有机综合起来,难以做到自身武术技能的融会贯通和全面发展。

2.4 人文心理的缺失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元化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不断打破高校武术课教师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武术课价值内涵的困顿及其未来发展的迷惘常常使得他们失去继续学习的动机。由此,便产生了狭隘、落后、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教育教学心理,成为深化武术课程改革和提高武术课绩效水平的心理障碍。加之,一些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知识宽度不足、基础不够,很难形成健康和稳定的人文心理,应用人文理念和方法来正确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也只能成为空话,这些都深刻影响着武术课教学内容、水平和绩效的提高。针对一些社会现象、教育问题和课堂难点,多数学生既希望得到老师准确、合理、深入的解答,也希望能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了解相关的人文知识来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由于教师的人文理念、意识的特别是人文知识和心理准备的不足,使得多数问题得不到人文层面的终极阐释和关怀,造成学生学习热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3 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措施途径

面对上述存在的情况,我们应该根据高校武术课教育的实践要求和教师素质养成的内在规律,对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进行多层面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水平,消除制约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养成的负面影响,为确保武术课教育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

3.1 加强高校武术课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是高校武术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学水平,增强高校武术课教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促进高校武术课持续发展的现实所迫。在保证职业道德基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有利于提高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内容和方面,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加以开展。首先,要熟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要求,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变化特点和内容,树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经营观、质量观和绩效观;其次,要结合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的理论思想和实际要求,以提高高校武术课教师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构建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管理机制和运作方案;最后,要采取内外相结合、相统筹的方式,全力提升职业道德培养的水平和实效,对内通过积极引导,使得高校武术课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文化素质的必要性,并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观;对外通过通过典型塑造和舆论宣传,使得高校武术课教师感受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紧迫性,并主动采取行动加以实施。

3.2 加强高校武术课教师的人文知识学习

高校武术课教师基本上都是体育课教师,也承担着其他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属于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基本力量。从整体上看,高校武术课教师对于体育专业知识的了解较多,日常的学习也重点关注体育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学术动态,而对于人文社科知识的关注则略有忽视,没有构建起一个较为完善和系统的人文知识体系,在人文知识广度和人文知识深度方面尚存在不足。为此,要开展人文知识学习教育活动,促进武术课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引导高校武术课教师协调好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中各内容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教育教学实践要求,动态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人文社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要开展人文知识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专题教育活动,将人文知识学习纳入到高校武术课教师的知识学习日程之中,全力构造人文知识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人文知识学习评价活动,及时发现武术课教师在人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将评价结果作为武术课教师评定等级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3.3 加强高校武术教师的人文活动开展

人文活动是一个巨大的能动效应场,它往往蕴含着较强的人文辐射力和影响力,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人文效应。尤其是高等院校的人文活动,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高校内外环境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效应。高校武术课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系列的人文活动,来深化对人文知识学习的认识,提高人文知识学习的实效。人文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在学校层面进行,也可以在院系层面进行,还可以在高校教师层面进行。在学校层面,可以组织大型的人文活动,例如人文活动节、活动周或者活动月,既要加强人文活动节、活动周和活动月的系统管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与合理化,也要注重人文活动水平的整体提升;在院系层面,可以组织相关的研讨活动,既要注重研讨活动的有效组织,使之灵活化、持续化和动态化,也要注重研讨活动内容的记录和相关档案的管理;在教师层面,可以组织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要突出交流活动的绩效评价,使得教师人文知识学习的宝贵经验得到充分交流,促进教师人文知识学习的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和相互融合。通过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和教师层面的人文活动开展,全力营造人文活动的良好氛围,切实促进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

3.4 加强高校武术教师的人文心理引导

人文心理是主体对人文现象、人文活动的心理活动,它是主体人文意识、理念、知识和经验的能动反映,是主体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表现。作为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人文心理是树立人文理念、造就人文精神和构建人文知识的基础。没有积极、健康的人文心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文理念、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宽广的人文知识,进而会影响到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针对目前武术课教师人文心理缺乏的现状,首先要加强人文心理保健理念和技巧的引导,使得高校武术课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文心理保健理念,并能够主动采取保健技巧对自身的人文心理进行健康态的保持和维护;其次要加强人文心理知识学习的引导,使得高校武术课教师了解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各种心理问题、困惑和矛盾进行有效分析;最后要加强人文心理问题化解的引导,使得高校武术课教师掌握行之有效的心理学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合理应用。人文心理引导是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难点所在。值得一提的是,人文心理引导的组织开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其绩效的取得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随时关注武术课教师人文心理的表现和问题,并构建人文心理引导的长效机制。

摘要:高校武术课是武术运动传播的重要载体,武术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武术运动传播水平的高低。承担武术课教学任务的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则是决定武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条件。认真审视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的现状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知识层面,乃至行为层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武术课,教师,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唐宏贵,黄靖,周细琴,等.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结构与社会评价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16-19.

[2]胡明,郑真江.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4):64-69.

高校教师培养培训现状 篇8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笔者选取了江西师范大学(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 赣南师范学院(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和井冈山大学(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四所典型的中部院校。在教育技术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各校普遍以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重要的培养途径,因而笔者将调研对象定为两类,分别为从事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非教育技术专业且修过教育技术公共课)。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三种方法,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4)文件为基准,分别从外部支持条件以及教育技术能力中所涉及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展开。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为保证此次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笔者从师生两个角度出发,调查双方对同一问题或不同问题的相关反映。综合师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访谈及实地观察的结果,笔者认为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状如下:

(一)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与高校着力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总方针,促使目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出台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而言,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薄弱、相关知识的现实性不强、缺乏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或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等等。

(二)教师与学生的“技术化倾向”严重

理论和技术二者是地位平等、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应当更多学习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但其教学重心依然放在了“工具”的传授(如PPT制作、动画技术等等)上。与之类似,学生的学习目标也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更加在意自己能否做出一个“作品”出来。在“技术化倾向”环境中培养出的未来教师,他们缺少课堂设计的系统思维,缺少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技术在他们的课堂中不能发挥认知、效能、情境创设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

整体而言,中部高校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素养,但仍存在不足:1.一部分教师非科班出身:担任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的专业包含了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信息化教育)、教育学、计算机和物理教育等,一些非科班出生的教师不能保证其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不熟悉具体知识点: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体系较为熟悉,但对于当中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则表现陌生,系统知识不够扎实。3.知识的现时性不强。与传统知识点相比,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趋势的了解明显偏弱,其知识的现实性不强。4.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占优势。教师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但所占比重不大,传统的课堂教授和卷面考试等依然是课程中常用的方法。

(四)高校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支持条件,但仍存在较大不足

虽然相关高校不仅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方针,同时更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本校的软硬件设备。但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加大,已有的设备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学生数,这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学习绩效的提高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五)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版本繁多,类型单一,作用甚微

目前,已出版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版本繁多、编排结构庞杂、侧重的知识点各异、权威性不高,这为高校选择合适的教材增加了不少难度。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并不突出,出现了一部分教学与教材脱离的现象。同时,教材的类型单一,多以纸制为主,而其他附有光盘的教材,其光盘的制作也多以简单的内容呈现为主,缺乏系统设计。

改善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状况的策略

为进一步改善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状况,提升职前教师教育能力水平,基于对相关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从人、物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可行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软硬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支持性的信息技术环境

1.硬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在硬件建设方面,由于网络教室中师生的互动性更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优,因而高校应将目光更多定位在对网络教室的建设上。同时,在硬件管理方面,为提高网络教室设备的使用年限,高校可采取层级型的责任制方式,将责任分层级地分配到各监督员和各学生,实现责任到人。

2.软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软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需要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与各教育技术授课教师之间积极的沟通交流。教育技术中心应事先安装教师可能使用到的各种类型软件,教师也应积极向教育技术中心反映课堂设备的使用情况。这种“教师—中心”之间信息的循环往复,可确保相关负责单位准确掌握教师的软件需求,提高软件的利用率。

(二)提高教材质量,改善教材使用效果

作为地区教育技术发展核心的各省市教育技术协会,可组织相关教育技术专家根据本省的发展需求,制定分别适应文科与理科特点的教育技术教材大纲,依据大纲编著相关教材,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该教材,保证全局培养思路与不同学科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同时,编著教材的相关部门可建设相关的课程网站,当中可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非线性呈现,更可设立不同模块的讨论区,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实现学生与教材内容的交互性。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改善课程教学方法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改善课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1.调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化倾向”,实现理论与技术的平衡发展

在学生学习技术模块之前,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好相关知识的理论支架,特别是培养其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塑造其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论与技术合理融合,避免学生将“教育技术”简单等同于“信息技术”。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开展终身学习

教师应培养积极的意识态度,全面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脉络,形成对教育技术相关概念和应运原则的理性认知,掌握具体的信息技术原理及其教学应用,掌握各种现代媒体的具体使用方法,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合作能力与研究能力。高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的机构培训,并针对培训成绩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3.选择多样化的教学与评价方式,优化课程教学

基础的、良构性的知识(如相关定义、概念、媒体类型等等)学习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高阶的、劣构性的知识(如课程设计、整合、资源选择等等)学习可采用自主、探究、协作与反思为特点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除笔试与作品呈现等方式外,教师也可适当采取其他评价方法,如量规、学习契约、自我评价、概念地图、绩效评估、电子学档或范例展示等。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其有意义学习

1.增强学生教育技术的运用意识

意识不仅是行动的启动引擎,更是行动的维系动力。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努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更应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工具建构知识的能力

奥苏贝尔(Ausubel)认为,学习者必须自己发现知识的意义,将之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并加以统合、融会贯通。在学习教育技术相关内容时,学生可利用各种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超媒体工具等信息技术工具,分析各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综合多样化观点,反思原有知识结构,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体系。因而高校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教育技术学科相关的远程学习网站中开展自己的学习活动。

3.采取多种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利用远程学习方式

教育技术学科的学习,除了可以采取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多样的其他学习方式,而其中,远程学习的方式尤为突出。探究式学习与分布式学习是远程学习方式的主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的两种有效方式。学习者根据某一学习主题,组建异质性的学习共同体,利用各种社会网络工具与小组成员交流探究(观察并提出问题、制定调查计划、收集分析数据、提出解答/解释/预测等等),从而实现与他人的资源共享、观点发散和智慧聚合。

4.增加学生实际运用教育技术能力的机会

高校应积极与实验基地合作,开设各种形式的实习活动,安排学习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生进入实际课堂中开展技术的整合活动。学生在学科实习的过程中,应积极利用各种技术工具开展课堂教学,反思自己与他人的整合过程,听取专家及其他组员的意见,在相关的学习文档中记录实习活动。

上一篇:休假绩效管理制度下一篇:蒲公英系列关爱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