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物保护与文物保护意识的关系

2023-0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什么是文物及文物保护

什么是文物?中国“文物”二字始于《左传》。据《左传·桓公二年》记载, “夫德, 俭而有度, 登降有数, 《文物以纪之, 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1) 由此可见, 文物则为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到唐代“文物”则为前代遗物。如唐代诗人骆宾王夕次旧吴》:“文物俄迁谢, 英灵有盛衰”, 其“文物”的涵义与近现代接近。文物作为物质遗存, 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 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 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 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 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2) 在现代《现代汉语词典》中,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

什么是文物保护?国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 协调、处理文物保护与国家各部门、各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 并通过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制止和防止人为的与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和损害, 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2 文物保护与意识的关系

文物保护是国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对中国境内文物进行保护, 在国家颁布《文物保护法》中提出了“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 使文物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得到有效的保护, 但由于文物保护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时常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造成文物的流失与毁坏, 阻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特别是由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欠缺, 使大量珍贵文物被偷运出境、自然腐蚀、风化, 城市建设中文物遭致破坏。如2012年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 蒋介石在重庆的行营旧址也遭保护性拆除……据全国文物普查统计, 近30年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 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2007年11月, 河南新乡在一道路施工现场挖开一座汉代古墓, 有民工悄悄将出土文物藏到工棚里, 后来被公安追回。这些实例都反映社会及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淡薄。

文物保护与文物保护意识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意识表现为人类一种思想观念, 其本质是决定人的行为方向。文物保护意识是人们对文物保护的观念及思维方式, 而文物保护则是对人们文物保护意识观念采取的必要措施, 表现为一种行为方式, 二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文物保护意识的强弱决定文物保护的优劣。由于文物保护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得到国家与社会高度的重视。

3 文物保护在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形式

文物保护是一项公共性文化事业, 它经过社会若干年的培育, 从自发式的文化传承到自觉式的文化传承的发展中成长的社会公共性文化事业。文物保护表现为:

3.1 国家意识

一是国家设置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国家文物局, 是全国文物保护最高行政管理机构, 其中设有文物保护司, 担负主要职责为:研究和指导文物保护与抢救工作;拟订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审核、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担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审核、申报工作;承办审核或审批重要文物的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工作;组织、指导重要文物保护工程方案的论证、设计、施工、质量监督与验收;指导重大考古项目的实施, 组织重大考古成果的评审鉴定;承办审批文物建筑维修、设计资格和考古发掘领队资格工作;承办与国际文物保护机构合作的相关业务工作;研究处理文物保护重大问题。使文物保护得到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统一、规范的管理。二是国家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命名,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 大批重要文物史迹被命名, 分别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 (自治区、直辖市、特区) 文物保护单位和县 (市) 文物保护单位三级命名。1961年至2013年, 国务院核定并公布命名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其种类分为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石窟、石刻、古建筑、古遗址、古墓群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等类别, 使大批的重要文物遗址得到社会有效的保护与利用。三是国家制定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促进科学研究工作, 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建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5月24日颁发的第一个文物法规就是《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200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和颁发使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任何违反文物保护的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文物保护工作由此进入国家法律框架中。四是国家高等院校设置文物保护学科。目前全国有17家高等院校开设了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 如北京大学以文物保护科学专业在高校实力排名第一。2006年, 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遗产学院, 学院下设历史学系、考古学系和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系。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是目前全国首家以文化保护遗产大保护而成立的专业高等院校, 学院与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等全国数十家文物保护科研单位及博物馆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五是国家组织开展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 国务院决定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 全国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通过文物普查工作, 为发现新文物和复查已知文物的保护情况, 为文物研究、保护和发挥文物作用提供科学资料, 全面掌握、统计分析和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及价值, 健全文物的登录备案机制, 建立起完整的档案, 保障文物安全, 拓展文物资源, 促进文化产品开发, 进一步提升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为文物的保护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

3.2 文物保护表现为社会意识

一是文物保护纳入社会发展计划, 1997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 提出了文物维修项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和利用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具体目标和工作措施。文物保护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文物保护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确保文物保护经费宽裕。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 中央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投入从1978年的0.07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8亿元。 (3) 近年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投入所占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应不少于0.3—0.5%, 到2015年左右, 应基本达到中央财政支出的0.5%的规模。 (4) 二是文物保护纳入社会文化体制改革, 凝聚社会力量投入文物保护事业, 构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自2008年, 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级宣传和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5) 三是建立社会文化传承体系。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对文化进行推陈出新的同时, 坚持文物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 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 这不仅强化了社会公益性文化成为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社会公益性文化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 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四是建立社会普及文物保护的知识体系。在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保护文物》中, 注重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历史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 树立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3 文物保护表现为集体意识

一是收藏、管理和研究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单位是收藏、保管、研究文物的主要单位, 博物馆、纪念馆将收藏、保管、研究好文物臧品作为一种职责, 并通过文物展览的形式, 宣传文物特有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 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意义。二是开办各类文物保护宣传培训学习班。文物是需要专业人员管理、维护的, 对文物保护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 以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 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三是重视宣传具有行业特色的主题活动, 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日”等重大节假日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 以普及文物保护相关知识, 引导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 关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条文的调整和修改细则的发布。四是设立文物保护奖励机制。对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 (如我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评出十大考古新发现) 、重要陈列和重点维修项目及重大科研成果、重要文物收购、有识之士捐赠文物的物质奖励, 对文物保护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褒扬。

3.4 文物保护表现为个人意识

文物,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它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财富, 因此, 除了文物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外, 全社会都有责任保护文物;同时, 我们每个公民也都有保护文物的责任和义务。一是文物的捐赠, 世代相传的珍贵文物在民间收藏较多, 要让这些珍贵的文物进入博物馆得到更好的保护, 社会鼓励有识之士开展不同形式的文物捐赠活动。二是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博志愿者。以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单位为中心, 利用“博物馆之友”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博志愿者, 让社会更多的文博爱好者加入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行列中, 如重庆红岩联线已登记在册的志愿者有996人, 其中讲解员志愿者243人, 服务型志愿者753人;湖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新增的635名讲解员中志愿者就占了621名, 有效缓解了免费开放后各类服务人员短缺的状况, 也增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通过志愿者的义务宣传, 带动公民对文物保护意识。三是文博工作者强化文物保护职责。作为文博工作者, 树立对文物的保护, 就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 要把文物保护工作常态化, 如目前博物馆、纪念馆每天实行文物交接班制、每周或每月定期由行政、保卫、后勤等多部门例行对辖区开展文物消防安全巡察制, 诸如此类措施更大化的利于文物的保护。四是不断提高文物保护技能。举办参与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培训学习, 让掌握专业技能的文物工作者加入到文物保护行业, 利用科学知识, 通过专业技能使文物不受损坏或延长其“寿命”, 以达到永久都保存或延长保存时间, 使之长久地发挥作用。

文物保护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光靠文物部门的力量还不行, 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 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建议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广泛宣传文物保护工作, 将文物法规学习纳入到干部的普法教育内容中, 各建设单位也要加强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 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使全社会和全公民都成为文物保护的有生力量, 让中华历史文物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发挥更大的激励作用而奋斗。

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 文物保护工作成为一种国家行为, 在20世纪八十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应运出台, 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试行办法及措施, 因而, 文物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得到普及与推广。这不仅体现了全社会对公共性的文化保护与文化的尊重, 从而也极大地鞭策与促进了各级政府、文物保护单位对文化传承与保护利用, 文物保护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本文拟从文物保护及文物保护意识的关系谈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夏收藏网http://news.mycollect.net/info/3342.html文物的作用和价值?

[2] 文物, 百度名片.

[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央财政文物保护经费增长446倍》百度文库.

[4] 《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 2012年3月9日, 国家文物局, 中国日报网.

[5] 《2008年起全国博物馆及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 2008年1月27日, 新华网, 廖翊.

上一篇:儒家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下一篇:全域旅游视角下的智慧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