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一个产业平台,从全球经济发展上看,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其未来可以满足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要求,产生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对城市拥挤问题将起到较大的疏解作用,同时亦可依托产业有效地将特大型城市的大部分相关人员转移出去,减缓城市人口臃肿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需要寻找到自己的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从国家部委到各级地方政府再到企业层面等都在积极探索特色小镇的建设。

二、特色小镇基础理论研究

国外特色小镇研究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行成了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国外特色小镇远离大型城市的核心区,主要集中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形成的以产业带动居住、人文、休闲的特色小镇。“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者埃比尼泽·霍华德[1]对英国当时的工业化社会给城市居住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应与乡村结合”,在城市周围永久保留一定绿地,使各个小城镇被环形绿带环绕,被认为是城市分散理论的一种。“田园城市”理论下的小镇有自身的产业经济,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小镇之间还可通过多种便捷的交通相互连接。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E·波特(Michael E.Porter)[2]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减少各类成本,并能有效应用各类生产要素,从而提升区域和地区的竞争优势。这些理论研究,给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德国等国家以特色产业带动小镇经济发展的同时,通常会结合LEADER模式(Liaison Entre Actions de Développement de l'conomique Rurale)作为特色小镇运转管理的主要措施,通过自下而上、以合作伙伴的关系为发展基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条件,重视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将公民参与的意愿、政府治理等不同站位的角色联系起来,使公民、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制定和实施小镇的发展方向,共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3]。

我国的特色小镇发源于浙江省,现成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和供给侧改革政策的重要推手。国家治理周刊编辑部李懿,张盈盈,解轶鹏等[3]认为我国自市镇出现以来,对于如何构建“特色”,前人早有统筹,1600多年前,陶渊明笔下描述的的桃花源正是今天特色小镇规划的理想蓝图。赵佩佩、丁元[4]认为“特色小镇”是一种升级版的“产业空间功能区”。特色小镇非“区”非“镇”,重点是找准自身特色,进行产业定位,通过科学的规划,发展特色产业、丰富人文底蕴,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宜居、宜业的人居空间[5]。

(一)特色小镇的产业研究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闵学勤[6]教授认为认为西方特色小镇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建立在远离市区的小镇上,市场的需求、产业的带动催生或者优化了特色小镇。如:咖啡产业龙头雀巢公司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小城韦威,汽车产业奥迪总部在巴伐利亚不出名的城市英戈尔斯塔特,以及IT企业落户硅谷等。因产业链集聚的小镇以及小镇组合群推动着西方经济的发展。《特色小镇创建指南》的作者陈根[7]认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的连接带,是相当多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选择的居住和生活地,在这些地方也形成了许多全球著名的多种特色产业小镇,例如:剑桥教育小镇,普罗旺斯薰衣草小镇,法国香水小镇,日本汤布院温泉疗养小镇等。美国社会学研究学者Moss,JenniferA[8]认为在产业导向下构建的特色小镇,在形成产业集群的同时,将带动小镇的交通、旅游教育等,部分还会因多种产业移民而改变这一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形成新的移民型小镇。

宋健民、张九龙[9]认为“特色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镇在前期规划设计时一般会受到来自社会不同群体以及政策执行主体主观思想等多因素的影响”。周凯,韩冰[10]认为区别于已有的产业园区和小城镇,特色小镇更具有各种要素“横纵联合”的高契合度以及有机系统性的特点。王兴平,朱凯[11]认为:“产业选择的技术流程体系可分为面向行业和面向企业两种类型。基于产业基础和产业需求的不同,产业选择又可分为现状型产业选择、培育型产业选择与孵化型产业选择”。李浩然[12]认为产业影响功能布局模式,产业需求影响小镇的空间系统规划:产业联系需求影响道路系统、产业融合需求影响景观系统、产业发展需求影响配套设施,小镇的产业链拓延、功能组织和空间系统三个体系体现了产业链引导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

评价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与否需要从特色产业的潜在影响出发,找出评价其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是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否具有规模化、竞争性、较长产业链等特点。路富裕[13]认为,特色产业要具有市场认可度、产品要品种多、规模大、生产专业化高、协作性强和区域影响性强等特点;郭京福、毛海军认为,评价特色产业要抓住地域性、市场适应性、稀缺性和特殊性[14];胥留德[15]认为,特色产业需要经历长期的培育过程,要有规模性、品牌度、开放性和持续性来满足市场需求。 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等[16]认为特色产业的衡量关键指标要从特色产业的品牌打造,特色产品服务的提供,产品的规模种类,产业的关联性,产业的可持续性,布局的区域性和集聚性出发。闫文秀,张倩[17]总结浙江省创建特色小镇经验时指出,浙江省在传统经典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中,坚持围绕传统经典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创新、产业转型和产业集聚,正确选择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同一产业内部也有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避免了同质竞争。

(二)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评价

特色小镇的落地离不开土地的支撑,谯薇、倪小茹、邬维唯[18]提出特色小镇在开发过程中面临土地资源有限这一主要问题。余池明[19]同志分析了地方土地供给的几种途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奖励和惩罚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过渡期按原用途使用土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租赁等。罗翔[20]也提出了产业用地的策略,主要有结合城市规划评估的土地调查策略,应对“再工业化”的土地保障策略,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土地调整策略以及塑造区域创新体系的土地支撑策略。

日本鸟取县北荣町是特色小镇成功运营的典范,依托《名侦探柯南》作者故乡的地理优势,在政府的推动下从一个传统农业小镇转向培育以动漫旅游为特色的柯南小镇。《名侦探柯南》作为“超级 IP”动漫作品,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潜力,给北荣町的动漫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设计灵感,它不断增大的知名度为当地旅游的提供了宣传保障和市场保障[21]。国内特色小镇在运营方面,注入产、城、人、文和谐共生的特色小镇建设理念。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新载体,特色小镇秉持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22]。

关于特色小镇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最著名的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从产业要素条件、市场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竞争与机遇、政府作用等六个要素来评价产业竞争力[23]。在建设的评价方面,施从美,江亚洲[24]运用K-均值聚类统计与分析,在各种类型的特色小镇中,发现只有产业特色小镇在各个评价要素方面都取得较高分,这说明将特色的本地资源经营发展成一种成熟的产业时,这种特色小镇才是全面发展的。阚如良、樊友银、张晓燕[25]以顾客需求为基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鱼骨分析法,遴选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 32 个三级指标组成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功能满意度的特色小镇价值评价模型。浙江农林的施益军博士,南大建筑与规划学院的翟国方教授,中规院的周姝天等人以慢城理念为指导,作者从品牌认知度、品牌忠诚度、品牌畅销度和品牌知名度4个维度构建慢城品牌化评估的框架体系[26]。

三、总结与展望

未来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以产业为核,生活为主,旅游为辅,配套丰富,资源集聚,自生自长,具有自身良性循环功能的生长型小镇,然而特色小镇的最终目的不是承载特色产业,最终是为了解决这一群“人”的问题,是疏解大城市功能,促进就近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率转换的的问题。

未来特色小镇的强弱将成为国家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所在,因此,严格意义上而言,以文旅为产业的特色小镇其比重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将会逐步下降,真正意义上形成国家竞争力的特色小镇的产业将是教育、科研、物流、金融、新能源、智能等高端人才聚集的高端产业的特色产业小镇。

摘要:特色小镇的研究对于城镇化发展方向具有引导性作用。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平台,承载着国家新兴战略产业未来国际竞争力的使命,同时对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起到良好的疏散作用,缓解人口拥挤问题。本文是对特色小镇建设理论的研究综述,主要是对特色小镇背景、产业发展理论以及开发运营理论的梳理,特色小镇的建设理论研究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城镇化,开发运营

参考文献

[1] 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2000年

[2] Porter.M.E.: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15~35.

[3] 李懿,张盈盈,解轶鹏.特色小镇建设:历史镜鉴与域外经验[J].国家治理,2017(14):36-48.

[4] 赵佩佩,丁元.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规划师,2016,32(12):57-62.

[5] 中国产业规划网:http://www.chanyeguihua.com/index192.html

[6] 闵学勤.精准治理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及其创建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05):55-60.

[7] 陈根.特色小镇创建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9):36-48.

[8] Moss,Jennifer A.New and Expanded Towns:A Survey of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Newcomers[J].The Town Planning Review,1968,39(2):117-139.

[9] 宋健民,张九龙.基于SEM的特色小镇特色产业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名城,2019(02):17-22.

[10] 周凯,韩冰.基于综合效益评价的特色小镇产业遴选与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三星镇为例[J].学术论坛,2018,41(01):111-115+174.

[11] 王兴平,朱凯.集约型城镇产业空间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9-43.

[12] 李浩然.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8

[13] 路富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J].探索与求是,2001(11):27-28.

[14] 郭京福、毛海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论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3-126.

[15] 麦勇.中国新疆的特色产业选择与发展战略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3-26.

[16] 吴一洲,陈前虎,郑晓虹.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J].规划师,2016(7):123-127.

[17] 闫文秀,张倩.浙江省传统经典产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与经验借鉴[J].上海城市管理,2017,26(06):55-60.

[18] 谯薇,倪小茹,邬维唯.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路径探析[J].当代经济,2018(08):72-74.

[19] 余池明.特色小镇土地政策分析及建议[J].中国土地,2017(04):22-23.

[20] 罗翔.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4(05):108-111.

[21] 陈缪.日本地方城市培育动漫旅游特色小镇的探索——以鸟取县北荣町柯南小镇为例[J].旅游论坛,2019,12(04):77-85.

[22] 何俊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反思与路径探索—以浙江特色小镇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z1):33-37.

[23] 孟雷,费子昂.辽宁特色小镇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08):10-12.

[24] 施从美,江亚洲.基于K-均值聚类统计的特色小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8,34(21):57-59.

[25] 阚如良,樊友银,张晓燕.基于功能满意测度的特色小镇旅游价值评价——以宜昌市龙泉镇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01):103-107.

[26] 施益军,翟国方,周姝天,鲁钰雯,刘宏波.慢城理念下的特色小镇品牌创建及效应评估——以桠溪国际慢城为例[J].世界农业,2019(01):33-40.

上一篇:浅析新时代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浅谈综合办公室如何发挥好参谋助手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