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指字马克思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而进行的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 区域经济 发展 研究

特色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极大的推进我国综合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综合经济体系的建设。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支架,也是我国经济体系的极大推动力。我国经济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也是我国综合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的区域经济组成有深厚的经济特色。在我国经济体系组成中包括较为发达的沿海经济,典型的代表为海洋经济,和发展较为缓慢的东北重工业经济和发展速度缓慢的中西经济,典型的代表为陆地经济和城市集群构成的行政经济。不同的经济区域构成了我国经济体系总体。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化状态持续加大。尤其是沿海经济与内陆经济的差异,出现了我国特有的东南经济发展较快,西北经济发展缓慢的经济结构。这种地域性经济差异的存在使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产生极大的偏差,并导致了两极分化的状态。但是对于科学技术较为先进的东南沿海地区和政治权利较为集中的北京城市群,在我国的经济竞争中具有领先的地位。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极大的地方性差异,尤其是东南沿海经济和中西内陆经济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使我国人才向东南沿海地区不断靠拢,并不断的在竞争中扩大自己的优势。而对于较为落后的中西内陆经济而言,即使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仍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不断的丧失其经济优势。我国的中西内陆经济经历了中央领导的扶持,相比于之前,经济发展速度有明显的提升,但是人才的流失和竞争优势的短缺使我国内陆经济在竞争中有着较为薄弱的竞争力,并不能与东南沿海经济相匹敌。

(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违背了大自然的生态法则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只是一味追求经济的最大化,没有对环境做出相关的保护。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生态环境做为代价以谋取利润的最大化,这种错误的思想认知的存在,使人们没有从心理上对环境保护做出正确的认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呈现出相反的发展趋势。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增长、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破坏等无一不是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违背大自然生存法则的经济发展模式终会受到大自然相应的惩罚。

(三)产业结构不能实现快速升级

在世界经济体系下,各个国家都在实现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但是我国具有较为庞大的农业和工业经济基础,在向服务业的转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些困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向无污染、低成本的服务业的转型。我国的工业体系也相对落后,在今天,全球向工业4.0过渡的阶段中,由于我国科学技术和企业资金实力缺陷的存在,只能在部分区域经济中开展工业4.0。典型的代表为2016年春晚广州赛区的机器人,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

三、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区域经济管理

根据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区域立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促进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法制化。为此,我国政府应出台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明确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规定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权限和调控范围,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各区域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合法性。

(二)优化区域经济格局

首先,要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原有区域经济板块进行细分,综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交通条件、发展规模等情况,制定区域经济发展九大经济圈,统筹每个经济圈的国土区划、发展定位、资源配置、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发展。使每个经济圈形成特色协调发展的经济新格局;其次,我国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制定符合经济发展的政策,培育带动力强的经济发展增长州,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生产要素的移动和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促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方法。因此,我国应积极转变区域合作的思路。促进区域经济的国际合作,并加强区域间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此,我国应积极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政府应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区域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利益共享的经济发展机制。另外,我国应健全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体系,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面服务,缩小城乡差异,建设中国特色区域经济。

(四)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首先,政府应积极完善区域经济调控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人口政策、土地政策、生态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次,政府应积极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援助政策体系,对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实施财政及政策支持,平衡区域间经济的发展。

四、小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丰富的经济发展经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违背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产业结构不能实现快速升级。促进我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诗举.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财政政策对中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启示[J].亚太经济.2011(04).

[2]黄世贤.我国区域性经济规划确立的战略背景和战略选择[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易雪枫(1999-),男,汉族,湖南岳阳,高中生。

作者:易雪枫

第2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财政政策对策

【摘 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东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发展较快,但是中西部由于受地理位置的约束,造成经济发展迟缓。东部和西部的人均GDP和居民收入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国家需要出台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来实现宏观调控,通过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财政政策

1 引言

国家只有通过制定区域的税收调节政策来为落后的地区带来较大的优惠,这样才能够实现新企业落户西部地区,从而振兴区域经济。同时,中央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的政策,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2 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第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要以产业作为主体。由于国内的西部地区投入的有效资本量不足,而且资本产出效率低下,这种现实情况难吸引社会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政府通过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西部地区省份的企业税收,以吸引社会投资。制定产业的导向,优化完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化解地区收入与输出政策及经济目标调整之间的矛盾。运用税收政策来鼓励社会企业和外资企业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并统一内外部企业的所得税,适当降低税率。实现税收政策体系优化完善,调整国内的区域产业结构。要关注税收政策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完善、能源及原料产业优化及高新产业的建设中,这样才能够使中部、西部地区建成一个以资源开发为主、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以减税的优惠政策为主,以免税为辅,采用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税收、信贷等各类方式,调节税收政策,逐步突出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滿足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逐步实现对中部、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税收有效减免,以中央税收减免作为主体,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国家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第二,要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要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生产人才资源投入力度不足,以及人才人力产出效率低下的现实。重点要通过政府的各类支持政策去转变过去税务筹划工具单一的不良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与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激励方式,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加强人员培训,颁布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应用更多的政策来吸引人才在企业落户。对于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可以减免个人所得税来吸引人才落户,对于科技水平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地减免税收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加大科技企业科研成果的研制和科研资金的投入,对这些研发企业也可以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对公司购买的高端仪器设备,可以使公司加速折旧,鼓励公司购置新设备。并且鼓励社会上的企业通过建立风控资金、开发基金的模式,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突破。

第三,要推动中西部城市的旅游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设计更优惠的政策。国内西部省份,在全国占有近23%的人口,国土面积达到了近57%,旅游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因而就可以制定针对旅游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1]。

第四,逐步改革农业税制度,逐步实现统一的城乡税制目标。当前,我国的税制不能够体现出税务的公平性,主要是实现了二元税制,则不利于调节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差距和居民收入的差距。农业税收政策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也会影响到农村区域的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增长,也会限制到当前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税收不合理就会为农民带来更多税务负担,也会进一步拉大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这就会造成基层的政府部门财政困难。

3 调整转移支付政策

通过调整国内的转移支付政策,可以进一步积极地突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支持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样才能够尽量地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针对西部区域的人力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财政支持资金力度不足的问题,通过转变现有的转移支付模式,确定转移支付的标准,以及规范转移资金的使用方式,促使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应用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财政资金拨付,可以应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政策,且也要使用横向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应用因素法,实现支付更加精准化。建立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协调中部和西部各省份税收的返还系数,这样才可以调动公司纳税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使财政向西部区域转移更多的资金,促进西部区域的发展。

4 调整财政支出政策

调整现有的财政收入政策,要基于中部、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以及结合各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状况。通过调整支出政策,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这样才能够提高财政资金支出对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和区域产出效率的激励作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财力严重不足以及财政支出不够合理的问题,并且也存在行政管理费用的支出高于全国水平的现象,导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城市维护管理和基本道路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不足。造成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

5 调整财政投资政策

通过调整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投资政策,使社会上的资本资金更多地偏向于投资西部不发达地区。改善西部区域的投资环境,通常,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要明显优越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税收体制机制、财政分配机制的投资环境上,发达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部门要将财政投资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要选择重点的投资方向和领域,提高投资质量水平,可以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不但需要有效改善当前西部区域自然条件和投资硬件环境,还要逐步处理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此才可以实现经济协调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优化完善税收体制机制。创建良好投资环境,让财政资金的投资方向更多地倾向于西部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道路建设方面,吸引外部资本的投入。

要针对中部、西部地区不发达省份投资环境不佳的现实,国家加大对中部、西部地区道路设施、电网设施、通信设施、桥梁基础设施的投资,要逐步压缩中央政府向东部区域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投资重点放置于处理中部、西部地区经济不平衡方面。重点在农业、交通业、通信业、能源业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弥补之前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不良问题,重点考虑改善中西部省份的投资环境,同时,保证政府的投资资金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引领作用,引导社会的民间资本跟进投资。政府部门鼓励社会资本、外资资本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并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的补贴和优惠。优化完善现有的改革、财政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制度,逐步加大对西部区域投资的力度。在社会上建立风投基金、担保基金来加大对社会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扶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加强对西部高新产业、环保产业的资金扶持。此外,要有效改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落后的现状,并将旅游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与扶贫开发相融合。应用政府采购机制支持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西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生态环保的政府采购。应该在社会上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企业化运营支持,以及实现公用事业的企业化运营管理,实现社会资本投资于西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优化投资模式,使社会资本能够享受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带来的收益。制定促进中西部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完善区域财政政策机制,完善对落后区域的投资立法。

6 结语

政府部门要正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要充分地了解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应用更多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实现对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另外,要合理地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税收管理、财政资金支出等各类政策,调控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这样才能够促使东部与西部经济统筹,实现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参考文献】

【1】李昕宇.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18):89-90.

作者:齐政霞

第3篇:区域协调发展下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研究

摘 要:农村区域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现代化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区域发展质量和速度,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地区内外差距,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关键词:农村区域 发展管理 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缓慢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社会发展的进程。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农村发展迅速赶上地区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内外的发展差距,继而缩小地区间差距,分析影响农村区域发展问题进而提出适应对策十分必要。

一、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严重短缺存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是严重短缺的,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的“拦路虎”。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短缺成因。

2.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农村征地制度,是以先将农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为手段,然后再进入市场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加之实际征地的过程缺乏民主和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不可能获得土地出让后属于自己的的可观增值收益。而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3.农村教育管理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地农村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劣势地位。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管理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面对“三农”金融需求增加,我国目前只能设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初衷在于促进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村镇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年10月13日,我国村镇级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家。2009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工作安排》,其中要求设立村镇银行1027家,而到2013年10月村镇银行的数量才达到1000家,发展甚为缓慢,与目前有需求扩大趋势不相适应。

5.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目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规范建设。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不够,农业部门创新产销衔接工作方法不足,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市场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6.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凸显重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高产稳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规模经营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完全配套。现代技术装备的短板。与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是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前,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村需要,民政部也正在积极地研究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方式、办法,政府政策顶层设计正在加强。有些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伤等方面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范围有限,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是非常小,无法惠及整个农村地区。

二、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的市场发育具有相对滞缓性,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明显缺失、农地的流转市场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状的出现等。这些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农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上,导致了政府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实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拖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进程,增加了农村区域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二,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农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然而,农村教育管理一直是我国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一环,基层对此更是忽视。

第三,从已经成立的农村村镇级银行来看,大多数村镇级银行设在行政中心地区,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村镇级银行布置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布局规划,其经营范围不是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显然,这已经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宗旨。

第四,农村的市场体系其培育规划和监管有待建立,农村市场的各主体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有序不足,农村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不强,农村市场体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又有不断强化之势,农村市场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的信息和技术援助双重缺乏,这些是困扰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年发展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第五,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供给总体上质量不高,矛盾突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城乡两级投入差距明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又无力保证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形成,难以提供有力支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主体的错位,财权和事权这两权不对称,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但事权不清,尤其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管理有些却要由下级政府提供,造成这种供给管理的主体错位现象极其严重;另外,税费改革遗留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等。

三、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管理提升。为此,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大力促进土地流转,调整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发挥好财政支农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的不足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要想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状况,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规范和引导各类供给管理主体的供给管理行为。

第三,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应加大政府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地均等化,确保一般农村教学区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运行经费;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形成制度鼓励优秀教师乐意并愿意服务农村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政府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联手加强研究,确保教育质量等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努力使农村教学点基础配套设施尽快得到完善,实现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亟待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幼小教育健康发展、初级和中等职业教育起步。因此,必须形成多元融资和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扶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农村当中引致金融需求不足的因素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不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金融需求扩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4)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保险市场,为村镇银行信贷保驾护航,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

第五,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农村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有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适应农业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第六,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来说,应该把创新提升到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活力,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采取引导科研教学与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形式,以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机械化步伐。加大农业的物联网的试验示范的力度,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创建促进农村区域加快发展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式发展;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完善与基地、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BJL080)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主持人黄彬]

参考文献:

[1] 吴沛良.补齐三块短板提高农业竞争力.农民日报,2016年3月11日

[2] 龚爱国.农村义务教育区域管理模式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储伶丽.中国行政村合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刘宇明.转型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5] 陈赛.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韩柱,达古拉.面向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

[7] 马莎.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

[8] 王灿灿.发展语境下区域化联村治理的模式探究——基于浙江省永康市农村发展现状的反思[J].党政视野,2016(01)

[9] 马敏.以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14日

[10] 李艾婧.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问题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4年8月5日

[11] 谢金楼,万解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

[12] 黄彬.湖北农民消费与治理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消费经济,2005(03)

[13] 黄彬.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有效模式问题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04)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作者简介:黄彬(1962—),女,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丽水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与管理);主持和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

(责编:纪毅)

作者:黄彬

第4篇:我国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对的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

一、产业转移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呈现新特点

(一)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人力资本更多地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大量吸纳高等教育人员就业人口的主渠道。

(二)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由于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客观存在和开放政策效应,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机会较多,可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才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加剧。但是面对这种现状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

(三)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大多数的毕业生倾向于毕业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可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人才毕竟有限,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岗位,相反民营三资企业对蓝领型技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不要把自己定位的过于高端,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逐步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1.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原因

(1)产业结构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制约因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制造业层次低,处于简单引进、承接和复制的阶段,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持续吸纳较多高端人才以及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出了高要求,从而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门槛,这也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2)地域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地域差别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往往大量聚集在东部而不是中西部地区,

2.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

(1)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

(2)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

二、产业转移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思路和对策

(一)学生:要调整观念,提升素质

1、要注重专业学习。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基础。在湖北工业大学发放的问卷调查中表明,有65%的毕业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是企业首要看重的。所以相应的技能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本。

2、要提升综合能力。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所以,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

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让自己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

(二)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供需对接

1、科学调整专业设置。学校应该建立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系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考察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同时学校也应该应对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需求,对现有专业进行大胆的调整、改革。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应该着力解决大学生求职技巧的培训。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有效结合,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断层。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湖北工业大学有73%学生甚至是毕业生不清楚本校的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和办公地点,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三)政府:应注重加强宏观调控,营良好就业环境

积极创造就业环境。一是要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公信度高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二是要通过政策调整来鼓励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三是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去基层、西部就业。政府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创业失败生活保障等服务。

相信在政府的亲切关怀、学校的合理引导、学生的不懈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最后一定能得到良好的解决。

2012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26

| 评论(2)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和中小城市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做好煤炭产运需衔接,搞好运输综合协调;加强煤、电通道建设,尽快开工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扩

大既有铁路运煤能力。郑州到石家庄物流专线

[url]http:///201/s11842/[/url]

视点二:搞活流通

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工作。降低流通成本。制定实施降低流通费用综合性工作方案。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好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的扶持措施,推动大中城市建设平价商店,支持粮油仓储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和粮食现代物流。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规范农贸市场、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收费行为。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落实好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

零售增值税政策。加快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等直供直销模式。

视点三:紧抓“三农”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其中明确指出,要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组织实施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生猪临时收储„„

视点四:调整发展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其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和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计划,推进物流网应用示范,开展医药卫生、安全生产等国家信息化试点示范。推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石化、装备、

船舶、汽车等产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2012年,预期新增铁路营业里程636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0万公里、运输机场4个,新增水电发电量560亿千瓦时、

核电107亿千瓦时。

视点五:深化改革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其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

求,研究制定铁路体制改革方案。

视点六:开放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双边重要投资合作项目。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施 “走出去”战略,推进双边重要投资合作项目。

第5篇: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除2007),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504亿元,比2002年底底5784亿元多13720亿元,四年年均增速高达35.55%。出口贸易总额为17604亿美元,与1978年外贸出口相比增加了80倍。世

9.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3387元,比2002年增长了44.9%,年增长6.2%。人民的就业规模日益扩大。从2002~2006年,全国城乡就业人员从73470万增加到76400万,增加了2660万,年均增加665万人。使2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4.3%的较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加强,全国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了1.9亿。比2002年增长了27.3%。2003年以来,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2005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9岁,比2002年提高了2岁。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

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 今后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日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我们今后应该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我们在发展中,应该有效地保护环境。如果城市中,空气和江河的水受到污染,我们的生存将受到威胁,我们的健康将受到损害。因此,今后一切工厂和企业的建立和新项目的上马应该实行污染的一票否决制。现有的达不到排污指标的老企业将被淘汰,或者限期整改。为了防止“官商勾结”,政府的审批过年过程应该由当地老百姓创建的监督机构参与。在今后发展中,应该建立资源节约型模式。因为我国的耕地、淡水、能源、矿业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水平的1/2到1/3。在前一阶段在暴利驱动下,对地下资源的无序的开采,使我国的土地、淡水、石油和主要的矿产品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应盲目地追高GDP数字,应该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应该关闭效率低下的耗能大企业。同时要对大量的现有的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在今后发展中,更加注重农业的发展。在现有的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的基础上,应该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确保粮食和副食品的产量。为此,应该保护农业可耕地的面积。已经被非法开发的土地应该坚决清退。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在今后我们应该突出强调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把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6篇: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编辑:admin 时间:2012-12-23 12:53:00

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是明显的,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和快速发展的欠发达区域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要按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精神,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

要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区域差距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各个区域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在全覆盖、标准化、可持续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进而追求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是积极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和施政方向。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吸取发达国家均等化的经验和教训,一是扭转机会分配结构失衡的格局,提供均匀公正的制度供给和财政供给,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二是地方政府在中央指导下根据本地特色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促进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的继续完善和共同提升,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提高特定区域的优质、战略性公共物品供给力度,培育自我发展潜力;四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凸显人性化服务。

要缩小各地社会管理水平的区域差距,创建经济协调发展的软环境。政府提供的社会管理服务及其质量,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总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与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息息相关。过去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在经济领域,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的逐步完善,协调的重心应该转向区域社会管理和服务,为本地区社会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各区域的社会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各区域生产要素和资本的力量整合,因此,各区域社会管理水平差距的缩小可以为协调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为了大致同步推进区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主动地建设和变革,一是要科学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性别结构和社会结构,充分激励各区域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加强区域协同能力建设;二是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跨区域联动,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提高联点区域的社会综合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区域社会复合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确保各区域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四是坚持维护区域协调发展基础秩序的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区域社会生态。

要加强各层级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协同合作,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区域互动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有组织的团体;既可以是各级政府,也可以是地方企业。区域的协同发展离不开与横向和纵向的互动,在合作中才能使区域协同发展获得强大的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早期,由于注意到了区域的功能互补和发展的异质性,特别强调中央与地方及地区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使国家的区域政策与地区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地区专业分工合作,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的推进阶段,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政府转移更多的责任,强调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这时应重视调动地方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促进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中有更大的作为。充分发挥区域多元主体的作用,加强各层级政府与企业、社会的立体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协同合作,鼓励各次区域的横向联合。这样既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又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既使地方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又有助于推进区域的交流合作与趋同发展。

要关注“三农”问题的地区差异,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实现农村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统筹“三农”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破解欠发达地区农村产业发展资金难题,加快农业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合理引导农民工收入的投资倾向。“三农”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措施将农村地区与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的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改善信息相对闭塞的状况,使其纳入相关经济圈的活动,广泛参与全国资金、劳动力和资源流通市场,让广大农村都有平等参与全国资金、劳动力和资源流通市场的机会。“三农”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制度设计将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策略,完善农村地区发展政策体系。“三农”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鼓励和引导农村产业的科技化、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经营,产生更多的以农村为背景的民营企业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布格局,提供农村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动力和加速器。“三农”协调发展的推进措施是加强农村的项目建设,通过激励政策以协调区域空间分布。“三农”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和道德建设,促进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共道德意识的提高,让农民真正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作者:张静 穆增珍

来源:《光明日报》

第7篇: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预测

从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连续4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并且最高最低的增幅仅差1.1%,CPI年平均上涨2.1%(除2007),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504亿元,比2002年底底 5784亿元多13720亿元,四年年均增速高达35.55%。出口贸易总额为17604亿美元,与1978年外贸出口相比增加了80倍。世界排名由 2002年底第6位跃升至第3位。外汇储备达到10066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本地区经济发展底发动机。国内生产总值由 2002年的120332.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跃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至2006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2002年至2006年,粮食平均年产量为46774.5万吨。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2003年至2006年财政收入年增长为 19.7%,由2002年的18903.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8760.2亿元。能源和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油,电等的“瓶颈”制约也得到明显的缓解,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11.3%,在2004年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发电量年增长14.7%,新增发电机装机容量9744万千瓦,电力紧张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铁路营业里程由17.19万公里增加到34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2.51万公里增加到4.5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以上的各项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回顾改革的历程,我们能够从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转变为目前的应有尽有,基本满足十三亿人口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创造了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计划体制模式,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经营决策权下方到企业,农民等生产经营的主体,由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独立作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盈亏责任。国家计划管理的产品,由最高时的100种减少到只对少数关系到国际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品,实行一定的战略储备,彻底取消了过去一贯沿用的计划分配模式。这一个重大的决策极大的调动了经济主题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并且正在日益完善,它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由于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02~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03元增加到11759元,比2002年增长了52.7%,年增长9.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3387元,比2002年增长了44.9%,年增长6.2%。人民的就业规模日益扩大。从2002~2006年,全国城乡就业人员从73470万增加到76400万,增加了2660万,年均增加665万人。使2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4.3%的较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加强,全国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了1.9亿。比2002年增长了27.3%。2003年以来,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2005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 72.9岁,比2002年提高了2岁。

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 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2今后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日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我们今后应该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我们在发展中,应该有效地保护环境。如果城市中,空气和江河的水受到污染,我们的生存将受到威胁,我们的健康将受到损害。因此,今后一切工厂和企业的建立和新项目的上马应该实行污染的一票否决制。现有的达不到排污指标的老企业将被淘汰,或者限期整改。为了防止“官商勾结”,政府的审批过年过程应该由当地老百姓创建的监督机构参与。在今后发展中,应该建立资源节约型模式。因为我国的耕地、淡水、能源、矿业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水平的1/2到1/3。在前一阶段在暴利驱动下,对地下资源的无序的开采,使我国的土地、淡水、石油和主要的矿产品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不应盲目地追高GDP数字,应该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应该关闭效率低下的耗能大企业。同时要对大量的现有的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在今后发展中,更加注重农业的发展。在现有的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的基础上,应该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确保粮食和副食品的产量。为此,应该保护农业可耕地的面积。已经被非法开发的土地应该坚决清退。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说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在今后我们应该突出强调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注重统筹兼顾,把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3亚行预测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近期在香港地区发表的经济报告中预测,由于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略为放慢至9.6%。

受益于出口强劲复苏,以及投资和消费反弹,中国经济2010年增长10.3%。根据亚行当日发表的《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2011年和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慢至9.6%和9.2%。

报告表示,在未来两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过,伴随着财政刺激政策告一段落和更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将轻微减速。与此同时,世界主要市场仍然疲弱,而且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措施届满,将导致中国出口及工业生产增幅放慢,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

在通胀方面,报告表示,在资金充裕和食品及商品价格高企的推动下,中国通胀率将由2010年的3.3%增加至今年的4.6%,而随着商品价格在2012年可能在高位回落,当年通胀率将降至4.2%。

第8篇:我国周边经济外交的现状

中国周边的外部环境既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环顾中国四周,北方的蒙古和俄罗斯目前的状况已经基本稳定,东部除了韩国、日本就是台湾与茫茫太平洋,那里虽然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但却没有中国目前所需要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廉价的人力资源。西部边疆虽然能够提供这些,但是豺狼四顾,丰富的石油和重要的战略价值吊起了美国和欧洲强国的胃口,慢慢复兴的俄罗斯将这里作为他们帝国重生的希望之地,南部的印度也在不断的伺机北上扩张。而南部边疆则是另一番景色,在那片湛蓝的海水周围散布着星罗棋布的大小国家,他们松散、争吵,尚未找到自己的角色。这里的一切都还处在未定的状况,虽然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都在觊觎着这里,伺机瓜分。但尚未有任何人完全将这里掌控。因此这里将是中国的希望,但同时也是对中国最大的挑战。

东部:最大的挑战与最大的机遇并存我国东部主要是美、日、韩、朝等国家和居于中国东方的外部力量。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中国的主要威胁和主要挑战,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机遇和利益方向。政治上,美国对中国的人权外交等近两年虽然也有运作,但总体上比9 0年代已经极大地减弱。在军事安全上,除了美国、俄国有能力威胁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均无此实力。而美国不会冒着“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风险与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俄罗斯虽有军事实力,但却没有经济力量作为发动军事力量的长久支撑。日本是一个在经济上相对衰落的国家,同时,它也没有大的战略防御纵深,即使其能够恢复军国主义,其现代化、又脆弱的经济也经不起现代战争的打击。我们要注意到在未来十年内,美国必然要从经济领域全力围堵和遏制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中美之间的经贸战争必将硝烟不断。这对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南部:战略要地,喜忧并存中国南部主要是东盟10个国家和西南部的印度等国。东盟是中国南部的重要门户,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其经济地位对于中国来说也日益重要。东盟扼守着中国南部、南海、马六甲海峡的要冲,再加上同东盟国家的南海岛屿和疆域争端,使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态势比较微妙,使中国与南部、西南部稳中求进的关系中增添了很多变数和不稳定的因素。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发展中国家,雄踞中国西南的南亚次大陆上,扼守印度洋和东部亚洲国家通向波斯湾的海上要道,是一个潜力仅次于中国的正在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但是,印度国内的民族、宗教和种姓问题比较严重,造成了国内比较深刻的裂痕,致使印度综合国力的强大始终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在对中关系上,印度长期视中国为最大潜在敌国和现实威胁。中印关系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这一直严重地牵制着两国关系的发展。

西部:腹地广阔,局势不稳中国西部地区是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中亚国家,这些国家普遍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分化悬殊,国内局势不稳,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的局面。西部局势长期动荡,与中国的经济政治联系相对薄弱。中国对于中亚、西亚国家应该继续维持以经济贸易合作为主的合作态势,除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其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通商合作等,中国还应该加强对该方向国家的援助。

北部:机遇巨大,潜藏痼疾我们的北部地区有俄罗斯、蒙古两国,形势比较稳定,对中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俄罗斯是未来世界一二百年以内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针对此,中国一定要以战略的眼光加强对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合作,以深入细致的工作,巧妙而不露声色地增强中国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力量及其影响。中蒙官方和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蒙古对于中国来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不仅控扼着中国首都北京的北部门户,而且,关系到中国国内蒙古族的向心力问题。因此,同蒙古进行更深化、全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合作是关系到中国北部安全的战略性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外交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运用经济手段为外交服务,减轻中国崛起的外部压力。其次,在对外援助领域,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国际、国内效果。又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和现实的矛盾;一是大国在我国周边争夺地缘战略利益。二是西方大国对我国周边调整与实施“民主改造”战略,加剧周边动荡。三是各方大国对我国周边资源与能源争夺加剧,彼此围绕陆地能源运输管道建设与海上战略通道展开复杂博弈。四是各方围绕“海洋权益”与“制海权”展开较量,加紧角逐“海洋国土”,海上战略通道,海洋资源等,致使岛礁归属,专属经济区与外大陆架划分等海洋争端更趋复杂。因此,中国应该在周边、地区合作问题上有大的突破性战略,主动出击,积极作为。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外交政策正在逐步走向灵活、多元、全局着眼的大国外交。如果能够维持稳定连贯的外交政策,并且继续保持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所秉持的外交原则,我国的对外战略必将取得斐然的成绩。在不结盟、不对抗、不称霸的前提下,成功的构筑一套稳固的全球战略体系,为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必要的保证的坚实的基础。

第9篇: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摘要: 本文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等各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针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环保

一、 引言

循环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词,这是由人口资源环境国情及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可谓见仁见智:目前主要是从人与自然关系、技术模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表述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制度保障?

二、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实质

循环经济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崇尚节俭、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有一个内涵不断扩大、思路逐步清晰、重点不断调整的过程:如国家通过法律法规、 政策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业“三废”的“吃干榨尽”;从1994年国家倡导清洁生产,现在又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些都是我国寻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3R原则),这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并将减量化解释为输入端方法,再利用侧重于生产过程,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3R”来自于杜邦的“3R 制造法”,三者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将之用来指导企业生产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但作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尚嫌不够,更应强调资源效率和环境友好。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下,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降低发展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我国来说,循环经济首先是资源节约战略。循环经济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工业化模式,我国不能照搬。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我国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题中之义。工业污染防治的最初措施是“末端治理”。这是一种只投入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已改变了这种费而不惠的技术路线。清洁生产强调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如果说清洁生产主要在企业内部施行的话,循环经济则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上游的废物变成下游的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级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比如,火电厂的粉煤灰是固体废弃物,但可以用来生产多种建材,变成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 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无论是从物质循环角度考察,还是从物质代谢或产业共生关系角度分析,生态农业实际上就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实现形式。经济学史研究表明,中国在900多年前的珠江三角洲就出现“基塘系统”雏形。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总结了200多种生态农业模式,从物质流的角度看主要有三类。

1、种养殖业复合系统

种养殖生态农业系统中存在着物质代谢和共生两种类型。其中,以基塘复合模式为代表的模式,实质是物质的代谢或循环;以稻鸭系统为代表的模式,实质是营养物的共享。

(1)基塘复合模式

在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存在类型众多的基塘模式。其中,种在基上的植物类型因地而异,同样养在塘里鱼也有很多品种。但抽象出来的物质循环方式和原理是一样的。桑基鱼塘。这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类型。在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区、杭州等地均有分布。鱼塘养鱼,塘泥为桑树生长提供肥料,桑叶为蚕提供食粮,蚕的排泄物为鱼提供饲料,形成一个物质流的循环。

蔗基鱼塘。这种系统结构较简单,嫩蔗叶可以喂鱼,塘泥肥蔗,塘泥促进甘蔗生长,起催根作用使甘蔗生长快;塘泥含大量水分,对蔗基上甘蔗生长起明显作用。一些地方在蔗基养猪,以嫩蔗叶、蔗尾、蔗头等废弃部分用于喂猪,猪肥用于肥塘。

果基鱼塘。各地在塘基上种的果树种类很多,例如,香蕉、大蕉、柑橘、木瓜、芒果、荔枝等等,同一地点的果品也有变化,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一些地方在高杆植物下养鸡、鸭、鹅等家禽,既可以吃草、虫,又可增加经济收入,家禽粪便还可以肥地,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还有花基鱼塘、杂基鱼塘等类型。前者是在基上种养各种各样的花,后者则在基上种植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

(2)稻鸭(鱼)共生模式

在我国南方一些水网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在长期的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出了丰富多彩的稻田生态模式,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稻田养鸭等。稻田里养鸭是一种“人造”共生系统,它利用了动植物间的共生互利关系,利用了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以及鸭的杂食性,将鸭围养在稻田里,让鸭和稻“全天候”在一起,以鸭捕食害虫代替农药治虫、以鸭采食杂草代替除草剂、以 鸭粪作为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从而实现以鸭代替人工为水稻“防病、治虫、施肥、中耕、除草”等目的。

一般地说,不同种养殖业间的废弃物相互利用,不仅减少了水稻化肥农药使用量,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2、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可以概化为: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之后物质循环和能量利用。

(1)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

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构成“四位一体”模式。简言之,就是建大棚利用太阳能养猪养鸡、种植蔬菜,以及人畜粪便作原料发酵生产沼气用于照明,沼渣作肥料又用于种植,从而形成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的卫生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2)西北“五配套”模式

这是西北地区解决干旱区的用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是:建一个沼气池、一个果园、一个暖圈、一个蓄水窖和一个看营房。实行人厕、沼气、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3、种、加复合模式

在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形成的“市场+公司+科技园、基地+农户”的模式,不仅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而且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形成了“种- 加- 肥- 种”、“菌—肥—种”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形成可持续农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北京留民营按照生态学原理,通过对太阳能、生物能等的综合利用,建大型高、中温沼气发酵池两座,不但能变废为宝,还改良了土壤,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上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

(二)生态工业模式

1、产业间共生模式

所谓产业间共生,主要是指第

一、第二产业之间存在物质共生关系。从实际看,我国许多地方存在这种产业共生联系。作为主要特征,这种模式的起点均是吸收太阳能的植物。

(1)贵糖模式

以生态工业为基础,由六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和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组成,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不断充实和完善示范园区的骨架,形成制糖、造纸和酒精生产基地,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多门类工业和种植业相结合的工业共生网络以及高效、安全、稳定的制糖工业生态园区。

(2)林纸一体化

这一系统的外部投入也是太阳能;产业链起点物质是可再生资源。林纸一体化是国家发展造纸工业的方向。我国造纸业长期以草浆为主要原料,烧碱等化学品消耗量大,回收循环利用难度较大,生产中的黑液对环境污染严重,一些小造 纸厂的产品质量也难以提高。使用木浆造纸,可以解决黑液问题,且木纤维的废纸有利于多次循环使用。林纸一体化,不是通过砍伐原生林来增加木浆产量,而是通过林业企业和造纸企业的联合,通过速生丰产用材林为造纸企业提供原料。造纸业的发展,又促进用材林的建设,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海水的“一水多用”

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但有丰富的海水,其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从严格意义上说,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海水利用方面,常规的工业包括海水的直接利用,如用于发电的冷却等、盐业、海洋化工,如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的化学元素等。在这些产业的发展中,一些地方和企业,围绕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许多海水利用模式,例如山东海化、鲁北化工等,均有这类实践。在鲁北的产业共生实践中,热电厂利用海水产业链中的海水替代淡水进行冷却,既利用了余热蒸发海水,又节约了淡水资源;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中的液体SO2用于海水产业链中的溴素厂提溴,硫元素转化成盐石膏返回用来生产水泥和硫酸;热电厂的煤渣用作水泥的原料,热电生产的电和蒸汽用于各个产业链的生产过程;氯碱合成氨生产,钾盐产品用于复合肥生产。各个产业链内部和产业链之间的共生关系达17个,包括15 个互利共生关系和2 个偏利共生关系。其中,利用海水逐级蒸发、净化原理,在35公里的潮间带上,建成百万吨规模的现代化大型盐场,构建了“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盐田废渣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海水送热电冷却、精制卤水送到氯碱装置制取烧碱”的海水“一水多用”产业链。

2、以矿业为龙头的共生模式

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起点,构成一大类的物质循环和共生模式。这类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产业链的起点来自于地球历史上形成的物质,是不能再生的,开一点就会少一点。

(1)低品位矿产的产业共生

矿石采掘、选矿及冶炼三个环节的衔接,可形成矿业的共生模式,矿石采掘、选矿及冶炼之间的“食物链”是“矿石采掘→选矿→冶炼”,矿业开发之间“食物网”关系较弱,但与其他行业生产企业之间仍可能广泛存在着。例如,鲁北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依托磷石膏制硫酸同时联产水泥,形成磷铵配套硫酸、水泥生产共生模式。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磷石膏废渣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又返回用于生产磷铵。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分解水泥熟料和二氧化硫窑气,水泥熟料与锅炉排出的煤渣和盐场来的盐石膏等配置水泥,二氧化硫窑气制硫酸,硫酸返回用于生产磷铵。既有效地解决了废渣磷石膏堆存占地、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难题,又开辟了硫酸和水泥新的原料路线、减少了温室气体的 排放。

2、以煤炭为核心的联产形式

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集团)制定并实施新的发展策略,以煤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洁净,形成了煤-电、煤化、煤热电 - 建材等发展模式,有效提高了资源效率,降低了成本,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兖矿、平顶山等集团提出“以煤为本,煤与非煤并重”,“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标志”,构建煤化工、煤电铝、金融和第三产业四大非煤支柱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在进行经济转型试点时,重点发展第

一、三产业,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第

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格局。从煤或石油或渣油气化制得合成气,用于联合循环(IGCC)发电,用一步法生产甲醇及其衍生物(甲醛、醋酸、醋酐等)和合成氨及其衍生物(尿素、硫氨、硝氨、碳氨等),还可用作城市煤气。这一能源化工联产流程由于一氧化碳只进行单程反应,而且可以保证在低峰供电期增加化学品产量,用电高峰期少产化学品而多发电,从而提高总体效率。这一流程源于早期的煤气化生产电力和甲醇方案,并采用了一些新的、先进的转化和合成技术,如一步法甲醇的生产工艺等,将各种途径综合在一起,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结果。

(3)各种金属矿业的共生

以黑色冶金矿业生产为例,矿石采掘到冶炼的“食物链”为:“铁矿石采掘→选矿→烧结→炼铁→炼钢”。矿石采掘、选矿、烧结、炼铁、炼钢及与其它行业间的横向“食物网”关系:烧结、炼铁和炼钢的除尘灰均可作为烧结生产的原料;在保证高炉冶炼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冶金废物-钢渣、含铁尘泥、瓦斯灰和轧钢铁皮等的使用量。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矿山采选、冶炼-加工、化工产业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点的循环圈,并由此构成了铜陵有色产业大循环圈。无论是低品位矿产,还是其它矿产资源,其中均含有各种有用的成分,这就为产业共生创造了条件,这也是这类共生的主要特点之一。

3、绿色制造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将有一个很大的发展,钢铁、水泥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既十分迫切,也有了成功的经验。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从三个层次上采用重点技术加以推进:一是普及、推广一批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如高炉煤气发电、干熄焦(CDQ)、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转炉煤气回收、蓄热式清洁燃烧、铸坯热装热送、高效连铸和近终形连铸、高炉喷煤、高炉长寿、转炉溅渣护炉和钢渣的再资源化等技术。二是投资开发一批有效的绿色化技术:高炉喷吹废塑料或焦炉处理废塑料、烧结烟气脱硫、煤基链蓖机回转窑和尾矿处理等技术。三是探索研究一批未来的绿色化技术: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及新能源开发、薄带连铸技术、新型焦炉技术和处理废旧轮胎、垃圾焚烧炉等与社会友好的废弃物处理技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是有一个利用废物的“炉子”,且大量的热量可以分级利用。济南钢铁、鞍钢、宝钢等,均形成了各自特色。济钢通过技术开发,单位产值能耗多年来持续下降,起重要作用的除了清洁生产、加强管理外,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熄焦技术,值得推广应用。此外,水泥也是一个典型的利废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三)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产业

资源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是实现环境友好的重要措施。其中,垃圾焚烧的热利用、垃圾填埋场的沼气回收利用等, 均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1、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模式 (1)秸秆的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化废为利,使之用作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少地方形成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很多模式。例如,1998年山东省组织实施作物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及其产业化开发示范工程,在周村、历城、兖州三地采取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因地制宜建立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厂化秸秆还田、工厂化生产秸秆生物有机肥、秸秆青贮氨化、秸秆气化、秸秆养菇等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集中养殖业

畜禽养殖是一个重要产业,近年来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为“菜篮子工程”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根据食物链和营养级关系,通过青贮氨化、兴办沼气等农艺措施,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农业有机废弃物 综合利用起来,使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多层次利用,形成“猪-沼-果(林、草)”模式,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能带来经济收益,并且优化社会投资结构,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双重效益。

2、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所谓大宗工业废弃物,一般是指每年的产生量大、既占地又对环境存在不利影响的那些固体废弃物,例如煤矸石、粉煤灰以及其他各类工业废渣等。开展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形成了众多的产业共生模式。

(1)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做建筑材料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做水泥:由于煤矸石和粘土的化学成份相近,在水泥生产中可代替部分粘土提供生料的硅质铝质成分,同时,煤矸石还能释放一定热量,烧制水泥熟料时可以代替部分燃料。山东新汶矿业集团、黑龙江双鸭山、山西等煤炭集团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水泥;平煤集团公司湛河水泥有限公司已将煤矸石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采用煤矸石“双掺”技术(在生料中掺加黑矸石,在熟料中掺加自燃后的红矸石和粉煤灰),大大降低了水泥生产成本。用煤矸石做烧结空心砖:经过适当的成分调整,利用煤矸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粘土生产砖瓦,其强度和耐腐蚀性都优于粘土砖,且干燥速度快,收缩率低。不少煤矿利用国家墙体材料革新和限制黏土砖使用的机遇,以煤矸石为原料,大力发展矸石砖,不仅“吃”掉了原来的矸石山,减少了污染,还腾出原来被占的土地,可谓一举多得。有关研究表明,粉煤灰的用途已经达到160多种,既可以用于造高速公路,也可以用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2)利用煤泥制作水煤浆,并用于发电

中、高灰分煤泥合理的利用方式是燃烧,前提是将煤泥干燥;自然干燥占用大量土地,并且受影响大,机械干燥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将煤泥适当处理后调制成浆,供电站、工业和民用锅炉燃用可解决上述问题,是一种大规模利用煤泥的好途径。全国各地在利用低热值煤(包括煤矸石和中煤)方面,形成了许多模式,最主要的用途是发电。利用工业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的特点是,源头所使用的物质原来属于废物,经过技术进步或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延伸了产业链,还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增加了就业机会。

3、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从性质上看,生活废弃物可以分为: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清运早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其国家主管部门是建设部,具体工作原来由城市的环境卫生系统承担。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则主要由社会完成。

(1)社会回收体系

实现社会层面的物质循环关键是建立一个回收、分类、加工利用体系。在原来国有回收队伍日益萎缩的同时,社会回收体系逐步成熟。北京市海淀区2003年开始建设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集散地和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社区回收体系。北京市利用废报纸制成质量较高的再生纸、将废塑料经热解后制成油气作能源使用,已形成规模生产;成立了废旧物品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废品回收和利用率。河北保定市成为华北地区利用废旧木材制造大芯板的基地,河北文安县和雄县则成为华北两个废旧塑料的回收加工基地。青岛市把生活垃圾预处理后产生的无机物质用作制砖的原料,制成的烧结砖符合国家建材标准,并已大批量生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上海市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回收处置较有特点。上海对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回收处置,根据“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探索形成了一条污染者付费,市场化运作,网络化管理的模式。通过一次性饭盒的回收利用,解决了一次性饭盒的处理问题,形成了良性循环机制。

(2)各类废水的循环利用

从雨水利用、中水利用,到地下苦咸水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水的综合利用等,各地形成了众多的综合利用模式和产业共生形态。例如,我国一些城市的中水利用,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厦门如意集团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引进污水处理设备,建污水处理池,并充分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主要用途有:1)果蔬生产加工场所的清洗;2)种苗引繁中心育苗生产用水及新品种示范区的灌溉;3)厂区绿化植物的浇灌;4)洗手间的冲洗等。对于回收池中多余的处理水还可通过渠道排放,用于农田灌溉,形成产业链。 (3)各类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

我国历来重视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张等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中寻找财富,一些昔日的废旧物资如今也身价倍增。江苏省春兴合金集团是一个生产再生铅的大型冶金企业,生产原料不是金属矿石,而是汽车报废的铅酸蓄电池。江苏省霞客色纺股份公司是一个年产8 万吨涤纶纱和涤纶短纤维的化纤企业,生产原料全部是废旧塑料瓶。人们原先丢弃的矿泉水瓶、可乐瓶、食用油瓶等等,经过一道道工序处理后,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纺织原料。这家工厂一年就要“吃”掉20 多亿只废旧塑料瓶子。类似的企业众多,浙江的一个废纸再生企业的年产值达到15亿元;北京南郊的一个企业,利用下脚棉生产牛仔服的线,并出口创汇,不仅利用了废弃物,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4)厨余垃圾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厨余垃圾一般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后填埋处理,也有采用堆置、常温堆肥、厌氧发酵和焚烧的。2002年,全国有各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651座,年处理能力7688万吨,为1981年的29 倍。其中,填埋场528 座,处理能力6898万吨,占89.7%;焚烧厂45 个,处理能力275 万吨,占3.6%;堆肥厂78 个,处理能力517 万吨,占6.7%。填埋存在着浪费土地、产生恶臭气体与渗滤液等问题;如果用来喂猪,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会进入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厦门闽星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堆肥处理有机废物的基础上,探索利用生态技术,构建高效的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技术(蚯蚓与微生物互作),规模化处理厨余垃圾、水浮莲、农业废弃物等,并生产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复合肥,促进了有机废弃物生态循环再利用和土壤改良。

(5)发展水葫芦产业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水葫芦在不少湖泊水域中泛滥成灾,因此被认为是有害入侵种。但水葫芦既是一种高效的水体净化植物,又是一种具有生化与医药价值的植物。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农药、化肥等物质稀释到湖水中是熵增过程,富集起来则是逆熵过程,需要大量投入。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具有富集水体中营养元素的能力。因此,运用“相生相克”的生态规律,可以进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若在受污染水体中,有序管理、合理分布水葫芦,可去除污染水体中60 -90% 的氮、磷、油污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即通过发展“水葫芦”产业,以解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将水葫芦收集起来生产有机肥,上海已有成功实践;江苏无锡阳山镇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找到了一条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根治面源污染的新思路、新途径,不仅境域内及其周边地区环境质量得以改善、明显好于同类型区,而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明显提升。

厦门绿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2004年开始水葫芦综合利用的研究,现已初步开发出具有祛痘、除癣、保湿、润肤等功效的外用皮肤护理多种产品。绿波公司在大力开发水葫芦生化产品的同时,与改善水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发展模式。

四、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在搞循环经济试点,2005年10月27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发了通知,第一批试点单位82个,有综合的,有冶金的、有色的、化工的、煤炭的,也有废旧物资回收的,也有省市试点像山东、江苏、辽宁,还有地级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尚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1、利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发挥聪明才智,通过物质代谢或共生延伸产业链。例如,从设计开始,按照生态工业理念或“零排放”思想设计工业园区;或对一个企业可以变成“原料”的废物进行产业共生;或有一块可供开发形成具有产业联系的地区,或根据物质和能量出发进行产业联网,或对一个园区进行再设计等,这些都是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安排经济活动。自然要素的循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如水循环是在“永恒”的能源—太阳照射下实现的。如果没有太阳,就不可能有周而复始的水循环。同理,使经济体系中的物质在市场条件下循环流动,也需要投入;对企业而言这就是机会成本:如果不产生利润,企业就不会发展循环经济。因此,政府应当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如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使之有利可图。

2、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循环经济之所以要政府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均存在“外部性”问题,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弥补“市场失灵”。因此,要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市场“准入”。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和经济激励的双向“胁迫”,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真正有推动力。换言之,只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循环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中的许多产业链联系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诚然,我国有传统的“天人调协”思想,但无论是资源综合利用还是再生资源的利用,没有技术支撑只能被降级利用,难以实现再生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增值。因此,一方面,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纳入国家“盘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减少技术产业化的成本,改变我国技术开发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状况。

4、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物质循环的可行性

并不是每种工业废物都能循环利用的。东北大学陆忠武院士等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分出三种类型:一类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算的。如各种金属(以金属结构材料为主)、玻璃、纸张、催化剂、水以及塑料。二类是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不一定合算,如一些建筑材料和包装材料、溶剂等。三类物质几乎无法进入大循环。如表面涂层、油漆、杀虫剂、除草剂、防腐剂、防冻剂、炸药、燃料、洗涤剂等产品。如果再生产品进入食物链,必须更加小心,因为“人命关天”:如果食品中含有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物质,必须严格控制,制定标准并切实执行,防止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英国“疯牛病”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与蛋白饲养牛有关。因此,我们在鼓励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物质循环的可行性,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还必须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时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避免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对企业而言,需要诚信和应急机制,否则“废物变原料”就难以实现;又因上、下游企业都在施行清洁生产,从而导致物质的“减量化”,需要风险管理,否则产业链就会“断”。发展循环经济,也需要公众的积极行动,除了消费绿色产品,从需求侧拉动循环经济发展外,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也是循环经济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 21世纪的大趋势[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1,( 6). [2]黄贤金, 朱德明.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 2003,( 3). [3]解振华.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 J]. 环境保护, 2004, (1). [4] 齐建国.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 J]. 经济纵横, 2004, (2). [5]牛文元. 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6). [6]冯之浚.论循环经济[ J]. 中国软科学, 2004, (10). [7]吴季松.构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 J].江西社会科学, 2004, ( 11). [8]任勇, 吴玉萍.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4). [9] 任勇, 陈燕萍等.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5). [10]马凯.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能源,2005, (5). [11]诸大建, 臧曼丹等. C 模式: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 6) [12] 吴季松. 循环经济的由来与内涵[ J]. 科技术语研究,2006, (1). [13] 任勇. 中国循环经济的政策框架[ J]. 环境法制建设,2006, (4). [14] 周兵,黄志亮. 论国外循环经济理论及实践[ J]. 经济纵横, 2006, ( 4). [15] 周宏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制度保障[ J].中国废钢铁, 2006, ( 3) .

上一篇:苏杭五日自助游攻略下一篇:4s店售后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