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与策略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到来, 人口老龄化也渐渐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养老是每个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在20世纪晚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由于人口基数大, 我国的老龄人口规模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加巨大, 老龄化发展迅速, 使得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面对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必须采取创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 保证我国农村老龄人口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本文将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化的现状, 提出问题, 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已经超过了1.6亿, 并且每年以几百万的速度持续增长。农村的老龄化程度相比城市而言, 要高出许多。因此加快农村老龄化服务建设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面临一些的问题, 亟待解决。

2.1 缺少正确的养老服务观念

我国曾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老龄人口集体养老的参与率比较低下。老一辈的人心里的养老观念是年老后去自己儿女家里度过晚年生活, 很多农村也还保留着这种习俗。目前我国的很大一部分的农村地区缺乏正确的养老观念, 认为子女或者子女家庭赡养是最正确的养老方式。虽然家庭养老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并且目前只有极少部分的“五保”老人是由农村养老机构实施集体养老服务, 前者也在给家庭成员带来不少的麻烦, 而后者的实施力度明显不够。

传统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老人们无法一下子适应养老机构的赡养, 虽然在我国的某些农村地区已经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但是往往只是招牌形式, 并没有真正得到老人们的认可。因此老人们都会以看热闹的心态去看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老人中心活动室则常常形同虚设。只有改变老人们脑中的传统观念, 才能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2 农村资金投入不够, 缺少养老设备

我国农村一直处于落后发展阶段, 无法赶上城市的发展水平, 因此农村也没有足够的养老资金去建设完善养老设备, 因此也导致部分的养老服务中心无法发挥其作用。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无法跟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因此导致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实业的发展滞后, 无法达到目前的需要。我国农村老龄人口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进入机构养老, 与国际水平相比, 我国处于极度落后状态。这一现状导致很多农村老龄人口不愿入住敬老院, 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只能成为他们的奢望。

另外由于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政府也无法及时为农村拨得相应的养老服务资金, 导致养老机构里面的设施设备都相对落后, 无法为老龄人口提供足够良好的护理需求。而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职业环境也相对较差, 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一些已经建立好的养老服务中心只能为老龄人提供相对简单的生活服务, 无法为农村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

2.3 缺乏专业性的养老服务人员, 无法为老人提供专业性服务

我国目前没有专门为养老机构培养专业性服务人员的机构, 因此导致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达不到老人所需的标准, 导致养老机构里面的服务人员无法为老人提供高质量的全方位服务, 无法让老人体验到养老机构的好处, 因此他们都无法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 认为家庭养老或者子女养老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 我国养老机构的单位性质致使养老机构缺乏有效的经费来源, 很多服务人员由于工资原因选择离开养老机构, 另寻出路, 致使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减少, 工作人员不稳定。

而一些具有专业性能的养老服务人员宁愿选择其他的职业或者去城市养老机构, 不愿意待在农村养老中心。这导致了农村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无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导致农村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性人员短缺, 从业人员不足, 护理人员也没有经受过长期的专业技能培训, 缺乏基本的护理常识, 只能为农村老龄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照料和简单服务。

2.4 缺乏城乡统筹规划, 城乡养老服务管理不同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建设与城市养老服务建设差距比较大, 由于缺乏整齐统一的管理规划, 我国城乡养老服务的管理模式不相同。相比农村而言, 城市养老的资金更加集中, 服务水平相对来说也比较高, 专业性的服务人员比较多, 因此城市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养老保障。农村的服务水平比较低, 专业人员不足, 同时专业性的养老机构也比较少, 因此农村养老机构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明显更加无法满足老龄人的需求。城乡之间养老服务发展出现不平衡, 导致了资源利用不当的现象。

3. 如何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

针对以上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所出现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方面给出解决方案, 就如何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化提出一系列可执行的措施。

3.1 强化各级政府意识, 改变老人传统观念

我国各级政府必须从根本上强化养老意识, 确保从根本上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意识, 促进农村养老设施设备的建立与完善, 确保能够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各级政府在强化意识的同时, 也应该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 能够为农村建立起拥有专业性的服务机构, 对一些养老服务人员做好培训, 确保每个服务人员都能够拥有足够的服务意识, 并且有足够的服务水平, 能够为每一位老人提供高水平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

另外, 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强宣传, 促使目前我国农村老龄人的传统观念, 让他们体验到养老服务中心是真正为他们服务的, 不仅能够促进家庭和谐, 也能够使老龄人了解到养老服务机构的优越性, 让老龄人口能够从根本上接受养老服务机构的存在, 帮助老年人相信即使离开了家也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 保证农村养老服务事业的顺利进行。让老年人转变传统的观念, 增强老年人对社区化养老的意识, 增加他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关注度, 为他们能够早点接受社会化养老服务提供基础。

3.2 城乡统筹规划, 实施创新型养老模式

在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 必须做好城乡规划, 确保养老服务不止是城市老年人的特殊待遇, 城乡应该均衡发展。因此, 在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过程中, 应该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确保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有良好的设备, 保证老年人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服务。

创新型养老模式是指多元化组织农村养老队伍, 采取多重养老方式, 根据每个地区自身的特点, 推广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 实施农村的老年教育, 提高他们自养的能力,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文化, 促进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

4. 小结

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需求。各级政府加强社区养老的需求, 加大投资, 改变农村老年人的传统观念, 促进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建立, 是保证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建设。

摘要: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养老服务逐渐进入社会化阶段。加强对养老服务的法律宣传, 加快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是我国目前促进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措施。虽然在一些城市已经实施这些措施并且取得一些成绩, 但是在农村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国目前设在农村的养老机构数量比较少, 群众缺乏社区养老服务意识, 对于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缺陷仍然没有解决。因此, 我国必须从根本上增加养老资金投入, 促进农村养老设施的改善, 推进服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积极做好农村医疗事业和保险事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问题,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荣华.赣州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2 (5) :84-86

[2] 杨道华, 曾艳梅.关爱“留守人群”促进社会和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5 (2) :44-46

[3] 温菌菌.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分析与保障制度建设——以安徽泗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8 (11) :175-178

[4] 唐晓英, 周溥嘏.社区养老: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崭新模式[J].学术交流, 2010.3 (4) :190-192

上一篇:探求消费心理下一篇:甘肃省皇甫谧中医养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