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养老保险证明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村养老保险证明(精选9篇)

新农村养老保险证明 篇1

由于我国经济传统发展方式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其机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投资率偏高且农村消费率不足、外需高速增长而内需特别是农村内需长期不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针对但前形式特别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而提升农村消费需求恰是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

减少农民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是提升农村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会对增加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 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提高消费的有效需求能力。人们对消费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而实际消费水平受有效需求能力的制约。在家庭收入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消费的有效需求能力。其次, 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将改善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增强抵御风险的信心。因此, 农村消费的有效需求和消费信心的增强, 将推动当期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从而通过增加农村消费拉动其内需。

二、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优越性

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 在2009年底, 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达到1.6714亿, 占人口总数的12.5%。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 我国是农业大国,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 占全国人口的56%, 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65.82%。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现在或将来的切身利益,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和保障群体, 妥善解决好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相比于旧的农村养老保险, 对保险资金的筹资结构进行了创新。过去的农村养老保险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 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是三个筹资渠道。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 参保人自主选。

择档次缴费, 多缴多得。集体补助指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政府补贴是政府为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 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 可给予适当鼓励,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 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这是实现“广覆盖”的必要方式。

三、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促进农村消费、拉动农村内需的积极作用

首先, 新农村养老保险促进了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根据大数法则, 个人与家庭的不确定风险分散于全社会, 降低了个体风险, 完成对以家庭和土地为养老保障的传统模式经济功能上的替代。通过农村养老模式的替代, 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利用, 变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为集约型的增长模式。有利于推广适合农民操作的农业技术和提高先进设备的利用率, 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产能, 实现农民增收, 为扩大内需提供根本的物质保障。其次, 新农村养老保险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实现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农民收入不高, 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将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把农民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 促使其从收益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增加收入促进有效需求增加, 实现扩大内需。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收入相对乐观就会增加当期的投资与消费, 反之则不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可以改变农民对未来的收入和支出预期, 促进农民增加当期消费。根据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性收入理论, 决定消费需求的主要是永久性收入, 所谓永久性收入即消费者可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而消费需求随这种永久性收入的变动而变动。与收入预期相关联, 居民在消费中还要考虑到对未来支出的预期, 这是因为, 人的消费活动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参照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说, 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 其消费支出是不相同的。莫迪利安尼从消费者理性出发, 对消费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居民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其自身的效用, 消费函数必须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理性的消费者不仅会根据当前收入, 还会根据预期的未来收入来选择其一生的消费方式。因此, 人们一般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消费进行合理安排, 即劳动期间少消费以确保退休期间的消费, 因此, 在不同时期, 决定了消费需求的周期性变化。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合理投资, 确保了其养老基金的稳固保值与增值, 维持了消费者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稳定的消费。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个人缴费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实行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 多缴多得, 少缴少得。集体补助发挥了以村为单位的经济主体对其成员的扶持作用, 而政府补贴改善了地域间差异, 在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了公平。新农村养老保险的运行使得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划分有明确的区分, 因此, 我国新农村养老保险目前可以一定程度上摆脱现收现付制导致的养老保险收不抵支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做实个人账户不仅仅靠国家财政补贴, 更重要的是使其增值, 用投资带来的收益来填充,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养老金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减少农民对于养老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增进农村消费, 拉动农村内需, 以缓解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构性矛盾。

摘要: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式下, 转变我国经济传统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即转变为依靠投资、出口、内需以及依靠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方式。我国仍是农业大国,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务之急。带动农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 而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能促进农村消费, 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扩大内需,农村消费,新农村养老保险,合理投资

参考文献

[1]舒客龙.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提升农村消费能力[J].科学发展观, 2011 (1) .

[2]李雪.构建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与扩大内需的相关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12) :206.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新农村养老保险证明 篇2

一、新农村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色

新农村养老保险是指农村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者是因为年老病弱丧失了劳动能力以至于失去工作的基本生活保障时,国家为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而推出的一种惠民措施。它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规定由国家、集体组织、个人三方按一定比例分担养老保险缴纳义务,因而也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新农保最大的特色是将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三个筹资渠道相结合,比之过去的主要由农民自己缴费和自我储蓄的旧农保,是一项更健全、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新惠民政策。

二、新农保监管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是指将农村的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是合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使农民彻底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要措施,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必须注重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并加强新农保法律监管,从而提高农民对新农保政策实施的信心和关注度。通过财政、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和新农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新农保指定的经办机构、受托专门管理基金的银行、乡镇新农保的专管员进行严格监督,才能较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惠民工作,保护参保人的利益。

另外,建立新农保,其出发点虽然是为了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并最终缩小甚至消除城乡居民的差距,但是,如果不进行立法监督,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跟不上新农保发展的步伐,就无法使“三农”政策顺利实施,中央补贴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缴纳的养老金很容易被挪用于其他地方,从而出现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被拖欠的问题。

三、目前新农保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的法律规范不够健全

当前的《社会保险法》仅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五种社会保险的法律监管作了综合性概括性的规定,对新农保的法律监管缺乏可操作性。而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对新农保基金的监管性规定也相当原则化,缺乏明确具体且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规定,对新农保的法律监管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很难适应对新农保全方位、立体法律监管的需要。很多模棱两可的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为监管机关互相推诿指责留下诸多漏洞,最终导致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监管体系设定不尽合理,影响监管体制高效运转

首先,新农保监管部门及人员配置有待优化。目前我国法定的社会保险监督主体包括各级人大常委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管的对象是新农保基金的收缴、保管、运营和发放等环节,但各级人大常委会并没有把新农保的监管放到应有的位置来对待,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门的监管缺乏深入。财政部门的监管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存在着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嫌疑。其次,新农保制度的弹性设计影响新农保法律监管严格化。在新农保法律监管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极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从而最终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农民对新农保监管的认知度不高

主要问题是监管力度不到位,使得农民缺乏缴费的内在积极性,加上新农保监管混乱,农民对缴费存在抵触心理,因为农民毕竟文化水平偏低,对由政府组织的新农保制度宣传持怀疑态度。同时,新农保在监管形式上比较单一,缺乏灵活性。由于村委会工作人员不够重视,新农保协办员兼职过多难以顾及,同时还存在上级监督检查督促不力等情况,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农保制度的公信力。

(四)新农保基金安全性存在较大监管漏洞

新农保基金的安全性是直接关系新农保是否能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新农保基金监管效率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否有保障。目前,我国新农保的现状是保费投资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增值途径,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形式目前主要实行以县级为单位的分散管理模式,而这就极易造成新农保基金被挪用和占用的风险,这些现象给新农保基金安全性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性,加之作为集新农保基金运营和监管于一体的各县级财政部门,由于其自管自监的特殊权力模式,极易形成“监守自盗”的情况,从而严重危及新农保基金的安全,造成新农保资金的流失。

四、完善新农保监管的路径

(一)完善新农保法律制度,强化各级部门的监管责任

首先应提高立法位阶,使新农保法律监管更具权威性,在《社会保险法》审议的过程中,新农保制度还刚刚开始试行,不可能对新农保监管规范得太具体,所以建议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作为《社会保险法》的特别法加以实施。同时法律规定应当明确具体,使新农保法律监管更具可操作性,应该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参保人的补贴标准,同时明确依据各地消费水平逐年递增的比例。其次要强化各级部门的监管责任,确保新农保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不但要公开各项保费收缴和发放工作,还要强化对受委托银行的监管,定期对该部分款项进行检查,确保资金流向正规渠道,确保各项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转。

(二)强化新农保监管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

深入持续地加强宣传,提高广大村民对新农保的认知度,是搞好新农保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所以,要不断探索,用群众最易接受的方式将新农保相关政策措施宣传到位。应当配备好宣传队伍,将宣传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可根据农村的具体数量配备相应的宣传力量,定期深入农村,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海报、召开新农保动员大会等形式,为农民维权打好理论基础,使其懂得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农民关注各级监管机构的动向和工作情况,从而在外部为各级监管机构施加压力,使其认真履职,从根源上杜绝监管不力的不良现象。

(三)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安全性监管

新农保基金是参保农民的保命钱,是新农保制度监管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新农保基金由县级政府财政部门进行管理,极易出现被挤占挪用的可能,所以应当将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制定监管措施,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基金的安全性运作,收托代保管银行负责基金的直接管理,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则作为监管的牵头机关,对基金的整个运作进行监管,新农保经办机构则具体负责监督工作的实施。同时,应当建立并健全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制度,并将新农保基金的筹集和支付信息公正、公开、透明,把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特别是将监察部门、财政部门的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相结合,从而确保新农保基金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总之,新农保的推行,是我国根据农村的特定社会政治背景与农民相互推动形成的结果。在新农保政策实行的过程中,应加强立法建设,用法制规范并指引新农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认可度,为新农保的进一步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新农保在农村推行中的种种困难,真正落实新农保惠民利民的政策实惠,不断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最终实现农村养老方式的社会性转变,真正落实新农保惠民利民的社会实效性目标。

【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FX011)、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32400410826)、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3B460896)的阶段性成果】

重庆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3

增设了缴费档次

原来重庆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青年人员年缴费标准分别为100元、200元、400元、600元、900元5个档次。新政策将年缴费标准调整为12个档次,分别为年缴100元至1000元的10个档次和1500元、2000元的2个档次。参保人可按照原标准继续缴费,也可根据新标准重新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提高了参保缴费政府补贴

新政策将参保缴费的政府补贴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年30元调整为实行梯次补贴。新的补贴标准分别为一档30元、二档40元、三档50元、四档60元、五档70元、六档80元、七档90元、八档100元、九档110元、十档120元、十一档130元、十二档140元。参保人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得到的政府补贴也就越多,多缴多补。

建立了长缴多得机制

新政策规定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时,每超过一年每月增发2元基础养老金。

完善了个人账户处理办法

新政策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包括政府补贴)可依法继承。参保人员在领取养老待遇前出国出境定居或死亡的,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领保人员死亡后退还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两项金额均包括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社会资助)和政府补贴资金。此外,新政策还将丧葬补助金的享受范围由原来的领取待遇人员扩大到所有参保人员。参保人缴费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实现了制度内跨统筹转移

参保人员户籍发生迁移的,可按规定转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但已按规定领取养老待遇的,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予转移。

重庆市养老保险参保条件

1、年满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

2、年满60周岁以上的城镇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的人员。

重庆市养老保险参保办理地点

新农村养老保险证明 篇4

案由(提案主题):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住房改革已经被事实证明存在大量问题

提案类别:民生类

主办(上报部门):山东省

协办:山东省政府住建委

提案人:萧萧流水剑政治面貌:群众

内容:山东新农村建设之住房改革现状:

(一)山东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对全省农民住房全部拆除,合村并点,让农民全部住进盖高楼,建立新型农村社区(俗称万人村),实行城市化管理。自2009——2010已在各市全面推开,农村住房改造规模空前,史无前例。

(二)山东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方式:各乡镇政府的“合村并点盖楼计划”经上级政府批准后,自行组织实施。乡镇政府在获取批准后,在丈量村民住宅和评估村民房产价值后,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农民住房。盖楼即新农村房地产开发权由地方政府授权相关人组织实施。

(三)待拆除的农民房产估值一般为每平方300——400元,地方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一般是每平方600——700元或更高一些。农民要想住同样面积的楼房就需要每平方倒贴300——400元或更高。

(四)省市级政府对县乡政府的激励措施:

1、每从农村农民住房中腾出1亩地,补贴20万元。

2、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以获取收益。

3、农民被集中规划到大型社区后,可以将农民承包的耕地因地制宜地集约经营,即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大户,规模化经营,失地农民可以到土地承包大户当“农业工人”。

二、在新农村住房改革面前农民的真实情况:

(一)处于被动消极甚至抵制状态。

(二)大部分表示无力承担购买、搬迁、装修楼房费用,必须借贷,不能承受这样的经济压力。

(三)大部分认为不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现实,对大量农民住房强行拆除属于历史上罕见的败家子行为,是对农村农民财产和经济的严重侵犯与剥夺,令人难以容忍。

(四)政府组织开发的楼房质量能否保障,其安全和使用年限远和农民自己盖的房子到底哪个质量高,寿命长,是农民心中的疑问。

(五)相当多的基层政府为了政绩和经济利益,在舆论宣传方面弄虚作假,欺下媚上;在操作上则是强迫农民就范。

(六)农民人心惶惶,极度不安,产生了很大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极度愤懑而又无可奈何。对未来的生活迷茫而不知所措。

山东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探讨:

1、脱离了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方向,没有认清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民住楼,就是搞城市化。

2、背离了党中央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违背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前山东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农村生产力总体水平并不高,农村经济十分薄弱,物质和精神文化尚处于较低的层次,在这种情况下,搞这样的全体农民住楼运动,违背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3、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背民心离民意,对山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山东农民生活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农民生活还很不富裕,经济承受能力非常有限,经不住折腾。在这样的新农村运动中,不仅会使农民返回赤贫状态,而且还会使大部分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负

担,大大降低农民的经济能力,属于一次性把农民的口袋掏空,是涸泽而渔的行为,最终致使山东农村经济陷于长期滞停状态,釜底抽薪,山东农村经济将彻底伤失可持续发展力。

4、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埋下社会动荡的根源。假如在合村并点之后,农村土地实行集约经营,意味着大批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不仅进一步削弱农民生存和增收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且,集约经营的土地由于机械化作业,大量出现“农民工人”的虚梦将落空,致使大部分农民成为无业流民,从而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带来可怕的隐患。凡是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明白,中国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支柱。

5、山东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被基层政府急不可耐地贯彻执行,让农民住楼、改善居住环境的背后,凸显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然。一是从合村并点、拆迁民房中腾每出1亩地,补贴20万元,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二是腾出的土地可以流转,招商、拍租,也可以获取巨大的收益。三是,农民们住楼时缴纳的每平方差额费用将是巨大的经济收入。所以为农民盖楼、让农民住楼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关键是政府所追求的经济利益,完全是取之于农民,是与民争利的行为。

由上观之,尽管山东省的新农村建设方式也许是出于急于建设新的农村,但有可能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与民争利、扰民的现象,有操之过急之嫌。在执政观念上还需要进一步领会党中央关于新农村的真正内涵。此举应当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一哄而上,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国家稳定的大局,应当切实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维护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涸泽而渔的方式不可取。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朋友: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参与这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情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情况及对相关的医疗情况满意程度。希望您能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意见。您所填写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为您保密。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了吗?()

A.有(请答第4题)B.没有(请继续答第3题)

3.您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是:()[可多选]

A.没有闲钱投保

B.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

C.报销范围限制的太窄(定点医院、项目、药品等)

D.其他(结束问卷)

4.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了解吗?()

A.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C.不太清楚

5.您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是否到医院看过病?

A.看过B..没看过

6.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农村医保政策?()[可多选]

A.宣传资料B.报刊C.网络D.电视

E.医疗机构工作人员F.亲戚、朋友、同事G.其他

7.您清楚合作医疗的报销制度吗?()

A.比较清楚B.知道一点D.不太清楚

8.您住院时,是否告知您有关农村医疗保险报销的相关规定?

9.您觉得合作医疗的报销程序怎么样?()

A.太麻烦,难以顺利完成所有程序。B.有点复杂,但是可以接受。

C.很简单,非常方便。

10.对于参加合作医疗后,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医疗费不能报销或报销很少

B.担心药价上涨

C.担心看病不自由,非要到定点医疗机构才能报销

D.担心报销手续太麻烦

E.不担心

11.参加合作医疗对您经济的影响。()

A.保险费用加重了经济负担B.和原先没有区别

C.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D.明显减轻经济负担F.其他

12.您认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将来对农民群众有何影响?()

A.有好处B.没有好处C.不清楚

13.您对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效率是否满意?(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14.您对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吗?())

A.很满意,减轻了家庭成员生病的后顾之忧

B.比较满意,心里有个底,不那么担心生病后的家庭经济风险

C.一般,对我家影响不大

D.不太满意,政府补贴太少,待遇太低

15.您生病后是否会选择去定点医院看病?()

A.是,基本每次都去医院B.一般小病自己找药吃,大病才上医院

C.不,基本上不会去医院D.看情况再决定

16.您认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可多选]

A.政府财政投入不够B.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值得探讨

C.监管机制不够健全D.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值得提升

E.公益医疗机构缺乏F.其他

17.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可多选]

A.增加药品种类,减少参保金额

B.改善扩建卫生房屋, 改善服务态度

C.提高大医院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例如住院费、检查费等)

D.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添医疗设备

E.其他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调查报告:在我国农村的医疗制度中,合作医疗曾经是最普遍的形式,它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覆盖了85%的农村人口。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家庭重新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合作医疗制度出现了滑坡的局面。90年代初期,全国仅存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区。自90年代以来,虽然政府在推进城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试图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但是,除了分试点地区之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没有像希望的那样恢复和重建起来。

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社保险新思路 篇6

做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基础产业的农业, 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 面临着许多风险, 包括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保险在化解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通过及时充分的保险赔款, 使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 减少农民收入波动, 安定农民生活, 增加农村消费, 保障农业投资安全, 减轻政府在灾后筹措救灾的财政负担, 保障灾后损失得到稳定的补偿, 增强农业防灾抗损的能力。

一、农村专业合作社正成为农业保险的一个重要载体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 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它以公司为依托, 以农户为基础, 以利益为纽带, 实行产供销一条龙, 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同时随着专业合作社生产与经营规模的集中, 风险也相对集中, 广大合作社社员迫切希望农业保险的介入, 帮助他们转移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因此, 农村专业合作社正成为农业保险的一个重要载体、突破口。

二、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保险中的组织优势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自然灾害频繁和范围广泛等特点, 其风险损失率较高, 加之农业生产区域广泛, 农户分散, 农业保险标的的复杂性和要求的多样性, 同时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使农业保险的推广、普及工作变得异常繁琐和困难。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其组织功能作用十分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农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与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之间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因为, 过去由于农业生产分散, 地域广阔, 一家一户, 农业保险不易开展, 而现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 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形成了生产规模, 解决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 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 农民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事。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农业保险业务集中承保、集中理赔的开展, 节省了业务人员, 节约了业务成本。这不仅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 也符合农业保险公司的愿望。所以说, 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保险中的组织优势尤为重要。

三、了解需求, 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保险的有效途径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根扎在农民之中, 它对农户的服务最直接、最具体, 从而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维系农业产业化链条各环节得以稳固相联并延伸的生命线。为了深入了解农民的所需, 探索专业合作社保险的有效模式, 保险公司可采取面对面的方式, 走访部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成员, 一方面近距离地了解农民对保险产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保险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以增强农民保险意识, 从而进一步拉近农业保险公司与“三农”的距离。

四、政策支持, 让更多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受惠

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多功能性和高风险性, 决定了政府扶持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因为, 相应的政策支持是农业保险开展的核心。现阶段, 农民投保率较低, 农业保险覆盖的范围也很窄, 缺乏应有的保障作用。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明确给予农业保险更多的优惠政策, 从而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 以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的需求。

五、扩大宣传, 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解析 篇7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含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2.“新农保”和“老农保”的区别

新农保和以前一些地方实行的老农保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首先,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

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当然,新农保政策是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開,根据规划,将于2020年前实现所有农民都享受新农保。

3.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意义重大,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

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5.怎样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筹资机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老年居民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为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有效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缴纳一定的保费,当然缴纳保费的多少取决于当地所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程度的高低。在参保个人缴费的基础上,当地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参保农民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而当地政府则应根据地方财政实力状况,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一定资金补贴。

从全国各地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资金补贴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该市2003年就出台了《苏州市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低水平、广覆盖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他们把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务农人员纳入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所有参保的务农人员,县级和镇级财政补贴50%左右,有的县(市)达到60%。在2003~2005年间,全市各级财政对务农人员的参保补贴额达到13.38亿元,且每年的补贴资金呈上升趋势。该市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方式建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有效地解除了广大参保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成为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第二,在按照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分担的基础上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后,应高度重视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否则将面临较大的长期资金支付压力。有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基金管理和投资政策,探索基金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还应研究不同地区做实个人账户的办法,研究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市场化投资管理政策,以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医疗保险发展现状 篇8

八集乡位于泗阳县东北角的六塘河南岸,是苏北有名的无公害花生、雪里蕻种植示范基地。全乡42.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2.63万人口。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于2009年5月11-15日,通过走访座谈,对城关镇马桥和刘竹园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和本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基本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富有成效地推进了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如何进一步推动镇域经济崛起,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目标,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马桥村位于利辛县城西约4公里,阜蒙河北岸,西和马店镇接壤,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共有人口4460人,辖23个自然庄,耕地 面积4800多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64人。刘竹园村位于利辛县城西,和马桥村相邻,全村现有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2748多亩,辖9个自然庄,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35人。2008年两个村人均收入 3000元左右。群众生活相对宽裕。

(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态势

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一是镇、村两级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制定了工作规划,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把 “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一起抓。二是深入开展了宣传发动工作。通过调查了解,各个村都组织召开了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以及群众大会,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意义进行了宣讲。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三是城关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经济条件较好的村两委班子到外地考察学习,为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做准备。村两委首先重点是加强人居环境治理,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的困难,搞好村庄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

(三)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

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十分拥护,热情高涨。问卷调查表明,当问及当前村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上级政府解决时,有80%以上的农民提到新农村的规划和村庄道路的建设,认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农民很乐意参加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活动;95%以上的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表示满意。但也有少数

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新农村存在一些思想误区:一是认识简单片面。对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狭义理解,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硬件“建设”,集中盖新房,村村通公路;另一方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从生产、生活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同步走。二是“等靠要”思想。认为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肯定会拨钱下来,因此水渠堵塞了等上面拨钱修,通村公路靠找上面要钱建,农田整修等上面安排,社会事业发展等上面给政策,从而忽视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村干部反映,农民目前最为关心、询问的最多的就是,上面什么时候拨钱下来,拨多少钱。80%的农户认为:“将来村里统一盖新房,现在自己建了新房要后悔的”,“想盖不敢盖”、“等着村里统一盖”,“盼着上面拿钱盖”的思想比较突出。三是畏难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基层干部有“四怕”:怕群众的思想难统一,难以合心合力;怕县市以下地方政府的配套建设资金难以落实,担心重走“普九”的老路,增加村级债务;怕公益事业难组织,直接受益的群众热情高,间接受益的群众不热心,不愿出钱出力;怕农民收入难增加,普遍感到缺乏特色产业支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缺门路和项目。极少数农户有“四怕”思想:怕惠农政策变,农资价格涨,农产品价格跌,会抵销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好处;怕公益事业要自己掏腰包,农民负担可能借机反弹;怕盲目铺摊子,搞面子工程,形成新的债务;怕干部瞎指挥,搞大拆大建,劳民伤财。四是急躁情绪。认为建设新农村只在喊口号,还没有大行动,应该在三五年就见效,最好有个实现的目标、计划。五是消极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换个新提法、新口号而已,“换汤不换药”,工作仍是按部就班,没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二、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来看,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我们在发展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镇村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加之近年来镇村加大了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得镇村两级债务沉重,发展经济包袱沉重,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二)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农业增收既面临着农业内部受资源约束,增收潜力不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农业外部就业竞争加剧的巨大压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型农业发展滞后,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三)产品不优,没有品牌。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少农户片面追求数量,而不注重产品质量,更不注重拳头产品和品牌建设,盲目发展、机械效仿和低水平生产现象比较突出。

三、对策和建议

农业是基础,农民是关键,农村是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民富,则天下富。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必须进一步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因此,要利用村广播、会议、标语等手段,深入宣传好信农村建设的意义、任务、标准、要求、政策,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镇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必须进一步抓牢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在现阶段,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把调整的着力点从局部面积的加加减减转到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上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来谋划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发展培育以设施农业、标准农业、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体系的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种植、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要走特色化发展的路子,把特色做大、做优、做新,做出品牌,努力把粮食、棉花、蔬菜、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产业集群村镇。

(三)必须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通过对一些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精细的管理方式,逐步发展状大起来,使他们不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马桥村和刘竹园村共有种养大户20余户,在各方引导扶持下,效益显著,使一部分村民为此走上富裕路。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四)必须坚持以点示范,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紧紧借助中央和省、市、县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以示范点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点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配套化。一是要超前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要求,把小康住宅、道路建设、环境美化、设施配套做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依据这一主体制定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要高起点建设。对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坚持20年不落后,30年能改造的要求,对于各项配套建设力求高起点、高标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切实达到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进而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当前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科学统筹资金,加快农村道路、学校、医院、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五)必须进一步加大转移农民力度,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领域。近几年,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呈加快趋势,务工经商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在县内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1万元左右,县外务工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1万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2万元。“种田糊口敷日常、打工赚钱盖新房”,正日渐成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围绕新农村建设今后几年,要继续重视农村劳动力资本开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消化三分之一,发展非农产业吸纳三分之一,发展外出打工输转三分之一。一是加强外出务工的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就业的盲目性较大。要结合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务输转工程的实施,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注重劳务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发育,特别要在劳动力务工集中的地方,以驻外办事处和本地人在外创办的企业为依托,提供农民工劳务信息和维权保障服务中心,让农民出得去、能就业。二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骨干,农民就业的“蓄水池”。要进一步放活创业环境,鼓励千家万户创业,发展农村小型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就业量大、市场有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进厂务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六)必须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和劳务中介机构,开辟转移就业“绿色通道”。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突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阵地建设,以文明村建设为抓手,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七)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农民新保障。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农村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水工程,推广农村改厕、改水,继续抓好镇村规范化卫生所、文化站、敬老院建设。建立健全以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养老保险辞工证明 篇9

社保局龙岗分局:

我单位电脑编号为243454。现有员工姓名刘志华,个人电脑号为(身份证号:***88X)前往贵局代办理有关手续。

特此证明。

横岗高雅眼镜厂

2008年1月10日

证明

社保局龙岗分局:

我单位电脑编号为。现有员工姓名刘华,个人电脑号为2004年份4月份患重病回家治疗至今,他本人已在5月6日委托其弟弟刘含春在我厂办理了辞工手续,现需由其弟弟刘含春(身份证号:***)前往贵局代办理退保手续。

特此证明。

横岗镇高雅眼镜厂

2004年05月20日

证明

社保局龙岗分局、横岗社保站: 兹有我厂员工魏甜甜(性别:女;参保电脑号:608025034;厂电脑编号:243454),自2008年03月25日因发烧入院治疗,最后经过医院各科化验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于2008年04月18日经救治无效死亡(该员工属于非因工死亡)。现由其家属前往贵站(局)办理有关手续。情况属实!

特此证明。

横岗高雅眼镜厂

2008年5月12日

证明

社保局龙岗分局站:

兹有我厂员工罗曲美(女;身份证号码:5***287142;住址:四川省平昌县岩口乡方山村2组;个人参保电脑号:606083967;厂电脑编号:243454),因病于2010年6月3日在深圳宝兴医院住院,后于2010年6月4日转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并于2010年6月7日早上约7时因器官功能衰竭医治无效死亡(该员工属于非因工死亡)。现由其家属前往贵局办理相关手续。情况属实!

特此证明。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高雅眼镜厂

上一篇:未来的房间作文500字下一篇:信息教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