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

2022-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代史下

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下的闲适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有大量关于“闲适”的审美理念,它导引着一代又一代具有本在自然、超越功利的闲情文化和闲适心性之走向。闲情逸趣代表作品独特的古典传统意味和突出的文学审美风貌,体现出古代以心为本的文人情怀和隐逸超脱的审美意境,而这些无不与佛道思想影响和时代审美意识缘由息息相关。

关键词:闲适 审美观念 佛道思想

在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存在有大量“闲适”审美理念。“闲”作用于审美感受时,常将客观事物赋予极强的主观色彩,这其间有关客体景物与主观情思的关系,十分倾向于我国美学思想中别具一格的情景交融境界,即意境,这使得我们在审视“闲”文化时,不自知间便被一种隐约玄缈所吸引。早在先秦时期,“闲适”文化就得以论述,《庄子》中曾有“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1]之说,然而彼时文学尚未作为独立学科存在,因此这种“闲”文化更宜被视为一种物我关系阐释的哲学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乐府》《铭箴》等8个篇目中多次提及“闲”,作者由“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出发正式提出“闲情”概念,认为学者创作要寻得一种“气定神闲”的状态,并追求一种自然平和的生存智慧;唐宋诗词的抒情化经历了从绮思艳情到闲情逸趣的转变,闲适题材典型当数白居易的闲适诗作品,诗中曾道“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又道“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南宋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也曾有“莫道闲中一事无,闲中事业有功夫”。这样的“身心观”所求的皆是个体内在的闲适以及自身修悟的不断提升,白居易认为“无所欲”方能回归“澹然”心,不同于“一事无”的身闲,“心闲”方显真我;到了明清时期,人们不仅开始寻求“适趣闲文”、“闲心细笔”的艺术技法,文人士子们也普遍提倡对闲旷之野、别致幽情的向往,如谢肇淛在《五杂俎》里曾述有“竹楼数间,负山临水,疏松修竹,诘屈委蛇,怪石落落,不拘位置,藏书万卷其中,长几软榻,一香一茗,同心良友闲日过从,坐卧笑谈随意所适”,作者以这样的闲情雅致描绘出一处理想居所,也体现了内心对“闲适”的渴望与追求。由是,本文从中国古代审美观念入手,以其中佛道思想的影响及各时代的审美意识缘由为视角试以论述,旨在对中国古代“闲适闲趣”审美理念加以浅析。

一.“闲适”的哲学基础奠定——佛道思想

闲适文化的孕生,首要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现世生存观”,人们希望在现世生存中得到生命的安顿,在喧嚣的尘世中窥得心灵的解脱,以明晰如何在人生苦短中得到心无挂碍的超越。在此思考基础上,古代文人发展出一种无功利的闲适心性审美追求,而在构成这样一种乐生于“无”的有“闲”人生过程中,道家与禅宗一直是其思想和实践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与哲学奠定。

老庄哲学主张致虚守静,《老子》中“致虚极,守静笃”,说的即是万物要避开世事的纷争烦扰,含蓄内敛。庄子继承老子思想,由“万物齐一”的提升到“无待于物”,即物我没有严格的界定划分,人们通过顺应自然,以保持精神独立自由。[2]如《庄子·大宗师》中有“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有了这样的哲学奠定,古人养成了以“无”看“有”的审视惯性,审美观念从纷扰的竞争状态中脱离出来,发展为追求超越功利的价值意义,这才使得无为的“赋闲”之于有为的仕途,漂游六艺的“闲业”之于学贯六经的“正业”,消遣的“闲笔”之于载道颂德、循法依章,古代文人“闲情逸趣”得到审美重视。[3]

禅宗思想东传后,为适应中土文化与大众心理,提倡“即心即佛”、“唯心净土”。李泽厚先生曾说“禅宗不要求某种特定的幽静环境或特定的仪式规矩去坐禅修炼,就是认为任何执着于外在事物去追求精神超越,反而不可能超越,远不如在任何感性世界,任何感性经验中‘无所住心’——这即是超越”。[4]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主张在不脱离现实的同时依靠顿悟寻求解脱,从日常生活起居中体会本心,在此氛围下文人的创作调和折衷,以表达“净心”、“达观”的意境。例如闲适诗典型代表白居易,究其一生,佛道思想对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白居易以通达的人生态度,在清贫衣钵间不断追寻更高层次的心灵超越,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心安与自足。如《咏拙》中写道“葺茅为我庐,编蓬为我门。缝布作袍被,种谷充盘飨。静读古人书,闲钓清渭滨。优哉复游哉,聊以终吾身。”这与道家主张的寡欲原则相一致。在白居易看来,人应当以心主宰身,内心安宁,外在忧虑便可化为内在欢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这些诗句都表述了作者“心”即乐园的观念、安贫乐道的风度,与其说是他在甘守清贫,不如说是他佛道思想浸染下的处世态度表达。[5]

二.“闲适”的发展机制动力——时代审美意识

(一)传统文化

1.传统时间观、自然观对思维方式影响

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自古以来,人们对岁月流逝以及季候变化便极其敏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古人逐渐养成了“悲天悯时”的情怀。在中国传统思维里,时间更迭已不仅是客观的物理现象,更是一种融合着情感的、极具人情的心理现象。先民们对于关系到他们生存繁衍的日月循环、花开花落、寒来暑往无形中有了本在自然的“安闲”心态,这种“安闲”并非是“惰性”,而是一种符合自然观的内在思维方式。这种现象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习性到文人墨客的自然情怀比比皆是,如李渔闲适文化的代表性作品《闲情偶寄》中多处体现的简朴自然的生活观念,“一物两用,何俭如之?”[6]就是说在講究简朴自然的同时,以闲适心态来对待万物,真正做到物尽其用。究其实质,这些都是闲适文化被推崇的动力所在,它与崇尚自然的观念紧密相连,其艺术观也在这样的审美情怀下得以传承。

2.传统酒饮文化对心性的解放

酒饮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中独特又极具趣味的文化范畴,古代诗人更是酒缘颇深、酒作颇丰,他们借助酒力摆脱了心灵的羁绊,抛弃现实烦恼,得到现实间暂时的解脱与自由。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7]就在这“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间,“欲”的功利被摒弃,方达到了超然的境界,而这种情感又常常恰好在酒醉微醺时产生。

追根溯源,早在《诗经》中,中国诗词就在内容上涉及了酒饮文化;到东汉末年社会紊乱、道家思想盛行,文人们孕生了及时行乐的思想,《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中写道:“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可见,人们当时已经在推杯换盏间对生死观有所思考;建安时期,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淋漓尽致地提出酒可“解忧”;东晋陶渊明在微醺时,让酒饮文化逐渐摆脱了悲苦消极,沉淀出自然古朴之韵,闲适文化也终于得以展露真容。《饮酒·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典型的美酒引发情感之代表。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评价白居易时也这样说道:“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人到晚年,白居易还自号“醉吟先生”……[8]可以说,闲适诗凭借酒力助推诗人完成了精神自由的创作,在这样的审美观念下,闲适诗的感性内涵和艺术风格也顺理成章被接受。

(二)时代应运

纵览史河,闲适文化的繁盛多处于两个时期:一是朝代兴盛,商品经济发展期,民间娱乐风气盛行,闲适文化应运而生。如宋代文人推崇宁静淡泊,兴建园林,就是在物质前提下寻求精神上超脱的乐趣,体验闲情逸致,享受高情雅趣。“清河郡王”张俊嫡系曾孙张鎡生活极度奢靡,却又极度清雅风流:“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闲饮客携觞,或幅巾曳杖,啸歌往来,淡然忘归。”这样的奢华不同于享乐主义,而是要追求生活的优雅与内心的自由;二是朝代末年败落时期,文人士子胸中愤懑难以排遣,转将视野寄于山水田园,以求超脱忧患、回归本心。如东晋陶渊明、唐代白居易,还有晚明时期繁盛的文人剧画等,正是混乱不堪的世俗社会中坚守君子情志、自由娱适的表现。综上,时代兴衰影响着各时代审美个性,然而不同的时代背景,却有相似审美观念下的文化发展,这更说明古代文人对于闲适文化有着不断更替的追思。

时代审美意识在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支持下,伴随着历代兴衰成败,既一脉相承又與时俱进。闲适文化作为极其讲求意境的古典美学范畴,其哲学基础和发展动力缺一不可,正是有了佛道思想的影响和上述审美意识缘由,今人才可对闲适文化逐步饱满之发展略道一二。

综上所述,“闲适”文化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具有以心为本的文人情怀和隐逸超脱的审美意境。“闲适”文化以佛道思想为哲学奠定和精神内质,以中国古代传统观念为贯穿性支持,并加以各时代审美观念个性的调剂和补充,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审美理念体系。探讨“闲适”文化审美观念形成,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闲适诗歌的美学意义,有助于我们对意境美学进行深入思考,对当今数字化时代、量化管理下闲娱文化生命力的发展研究亦是大有裨益。顺从心志,优柔适会,这不仅是学术创作的方式,亦是人生处世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庄子.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南怀瑾.禅宗与道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3]赵迪.浅析《庄子》的审美追求与中国古典意境美学之渊源[J].名作欣赏,2019(18):55-58.

[4]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之《庄玄禅宗漫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5][日]松蒲友久.论白居易诗中“适”的意义[J].李宁琪,译.

[6](清)李渔著.杜书瀛注《闲情偶寄》[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7]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8]苏状.中国古代“闲”范畴之人文义涵与审美精神[J].兰州学刊,2011(05):99-104.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靳睿琨

第2篇: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摘 要]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一门蕴含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的文科课程。推行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就要革新教学方法与理念,强化价值引领,把文学课建设成育人阵地。具体来说,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挖掘道德因素,增强育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推动知行合一。

[关键词] 文学课;课程思政;文化自信

[

一、推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价值

自“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课程育人的重要性被不断强调。习总书记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专业课也要贯穿“立德树人”的大思政理念,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下,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中国优秀文化缺乏认同感,难以真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是教学改革中积极探讨的问题。推动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其践行、革新中华文化的理念与动力。

与其他课程相比,古代文学的课程具有先天优势。其课程内容中蕴含了大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道德元素,本身就承担着人文教育

当然,古代文学课程也有一些先天不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古代文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各个朝代的作家作品、文学理论、文学流派等纷繁复杂,体系庞大时代久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侧重知识传授,忽视道德引领与实践环节,这些都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度不够。如何进行相关教学模式改革,发挥其德育功能与现实服务功能,值得思考。

本课题尝试以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为切入点,通过“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尝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融入“大思政”理念,将文化与思政结合。

二、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途径与策略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坚定文化自信

古代文学课堂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他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古代文学课程中就蕴含着大量优秀的文化精髓,其中包括优秀的内容文化、精神文化等,对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大量优秀的内容文化。举凡先秦散文、魏晋志怪志人小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期都有大量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名篇精读、经典诵读、观看文学纪录片等方式,增加经典文本在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更为深入地感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领悟其中的义理哲思,提升其对优秀文化内容的亲近感与自豪感。

另一方面,古代文学作品中还蕴含着大量优秀的精神文化,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导向价值。传统文化精神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自强进取为主的人文精神、以家国情怀为主的民族精神、以人文关爱为主的和谐精神”等等。我们熟悉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立德树人、见义勇为、不惧艰险等等,均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教师在讲解相关文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悟其中蕴含的这些文化精神。

当下,不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低,传统精神缺失。在古代文学课上加强文化教育,可提升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坚定其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多元文化冲击。

(二)挖掘道德因素,增强育人导向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教师要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施行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第一,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引导其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古代文学内容时代久远,与大众审美也有一定距离与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成长所需挖掘材料,融汇古今,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在讲《西游记》时,可从孙悟空的成长经历出发,结合李天一案例、东西方人文思想等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由与规范的关系。孙悟空经历了花果山称王、西行取经、成为斗战胜佛三个阶段,实现了从“魔”到“佛”的人生蜕变。之所以能从魔到佛,是因为他在经历如来、观音、唐僧等人的引导后,又经历了各种锤炼,一步步去除“心魔”,最终才修成正果。讲解时,也可以引入现实中的个案,引导学生认识个体“自由”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法國启蒙学者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时不在枷锁之中”。他将自由分为三种,分别是天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从天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过程,是人不断锤炼自我,自觉克服人性堕落、扬弃社会异化,最终实现人性完善的过程。孙悟空经过锤炼,实现了天然自由到道德自由的转化。李天一则由于父母的教育和自身的原因,打着“自由”的幌子为所欲为,最终身陷囹圄。通过分析,引导学生体悟到,自由意味着自主,但并非为所欲为,而是需要深入认识自我,克服人性缺点,遵守正确的社会规范。只有这样,成长之路才不会走歪。

第二,结合现代文化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很多现代文化精神成分,在讲解相关作家、作品时,可以结合世界局势、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分析,让这些古代的思想重新“活”起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比如讲解《三国演义》时,可以把刘备的“仁君”形象与当下抗疫精神结合起来分析。根据新冠疫情时各国的不同表现来探讨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引导学生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就功业,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推行“仁政”,坚持“民本”理念。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一系列抗疫政策与举措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比如国家为新冠患者买单、不放弃每一个患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等,折射出的是“以人为本”“集体主义”的文化内核,凝聚了人心。而一些西方国家却与此相反,比如施行“群体防疫”、优先救助年轻人放弃老年患者等,都令人心寒。通过这些,可以有效地把古代文学与时代精神、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对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有深入性的认识,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其文化自信。

总之,在课程讲授中,要优先倾向德育方面的内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导向渗透在知识点中,强化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其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三)加强实践环节,推动知行合一

文化教育不能止步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荀子说:“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行之,明也。”实现“知行合一”,推动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目的。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发“第二课堂”,应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一,丰富课堂:开辟第二课堂辅助理论教学。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传授,教师还要注意丰富课堂活动,开辟“第二课堂”来辅助理论教学。可以结合不同主题开展不同活动,譬如经典诗文吟诵比赛、经典作品改编与展演、拍微视频、演情景剧、飞花令、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结合,增强古代文学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和获得感。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内容进行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提升其学习和传承的积极性。譬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主题,让学生创作与主题相关的小说、剧本、歌词、文案,还可以拍成短视频,设计文创产品,并进行课堂展示,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以李白诗歌为例,学生根据李白生平或诗歌改编的作品有小说、诗歌、话剧、散文、歌曲、短视频等;文创思路有文化衫、古风服装、书签、酒壶、文房四宝、李白主题酒馆、李白主题餐馆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豆瓣等平台;拍摄的短视频和创作的歌曲发布在抖音、头条、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视频平台。流行符号的添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自发进行深入性拓展阅读。

第二,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相关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但不能止步于课堂。古代文学教师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与专业内容相关的赛事写作大赛、演讲比赛以及各新媒体平台组织的与国学相关的文案大赛、文化类短视频大赛等等,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来增强育人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调研和文化实践,参与社会服务。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组織的各种志愿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地方的古代文化名人、文化遗迹等进行社会调研;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实践,比如利用新媒体平台来传播地域文化,进行流量变现尝试。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地方的文化产业开发活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等。通过社会调研、文化实践等活动。

当然,在加强实践的同时,也要进行课程评价机制改革,加大课堂活动与实践环节的占比,将其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提升其参与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郑萌萌,王玉洁.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

(责任编辑:王义祥)

作者:潘晓玲

第3篇: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都需要加以重新考量。传统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基础,并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丰富的网络资源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需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研究性教学转变。

关键词:网络环境;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正处于一个内外环境急剧错位的时代,这是自该课程产生之日_起从未遇到的变化和挑战。该课程具有内容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即使这些内容发生变化,也只是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与此不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改变。对于高校教学的作用也很明显,至于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与社会变化保持距离的中国古代文学,对其触动也是极大的,它必须要面对不断发展壮大的网络,面对网络对学生的影响,面对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接受网络环境对固有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冲击。

一、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再思考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要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对于个体应该是知识、思考能力以及人格的提升。在当前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就业竞争增强的情况下,大学教育的目标与大学教育的本质发生偏离。教育理念与目标的变化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不能低估功利化思维对大学教育的冲击,在这种大背景下,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必须重新定位,固守原有的教育理念与毫无原则地迎合社会需求都是缺乏思考和不负责任的方法。

“在教学目标方面,应使古代文学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教育者在思想上都已经认识到教学目标调整的必要性,很多人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改变教育理念。培养能力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和首要原则。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能力、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哲理思辨能力,以及近年大家关注较多的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基本能力,也是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目标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能力。我国应试化教育的现状决定了在大学之前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处于次要地位,自然居于应试能力之后,大学教育没有应试的需求,是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阶段。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无疑要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十分必要的,已经成为教学目标实现的手段和保障。

教学模式无疑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调整和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重新定位需要对教学目标的深入了解,更需要针对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设计。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及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教师采用粉笔加黑板等传统教学方法,利用语气、文字、表情、手势等与学生交流,方式较为单一,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的形式和特殊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优化了教学内容,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在原有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的教学活动,与当前世界流行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很少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也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突出的是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方面有所欠缺。以讲授先秦文学中的楚辞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背景知识,课堂上按照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成书过程、主要作家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赏析等顺序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教师必须十分熟悉以上内容,备课时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掌握学术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讲解时提供给学生,并能够作出自己的个性化判断。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跟随教师系统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目的要求,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确保学生对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能够掌握。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和解答,但是国内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出问题,更少对教师的讲解内容提出疑问。显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整个课堂教学设计中没有学生发挥主动性的环节,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也没有把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主动性不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不足,与社会的需求差距较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检索十分便捷,原来课堂上教师精心准备的大量介绍性的背景知识,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非常容易检索到,并且网上的各类资源非常丰富,很可能远远超出教师所掌握的知识量,很多新的观点在网络上不断出现,如果教师不时刻关注网络、更新知识,很容易落后于学生。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的介绍性知识,对学生而言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学生需要的是建立在这些知识背景下的深入分析、讨论问题。在现有的古代文学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出于授课习惯和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等方面的问题,不愿意进行调整,还是希望通过增加讲课激情、感染力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可。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由于个体差异,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改进教学模式。

三、建议采用的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

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在其他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不断出现,其中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能够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研究性教学要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重新调整,从知识点确定、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整等,都需要加以认真梳理,使教学的所有环节能够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更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和主动参与,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研究性学习,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提前的知识准备,课堂之外的大量阅读与相关材料的查找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充分的知识准备,才能在课堂上与同学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为研讨问题的主持者。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在课堂讲授中完成对知识的传授,而现在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问题的设计、学生发言的评价、课堂讨论的组织上,教师作为主持者,要引导学生的讨论能够深入进行,而不是停留在材料和观点的陈述上。在庞大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和各类学术观点更加丰富,对教师的知识更新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术修养,时时把握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以保证对课堂讨论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的评判。

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自主式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学习《诗经》,在学生掌握《诗经》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借鉴已有的赏析评论文章分析《国风》中一首诗,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后,教师可以归纳出分析诗篇的一般方法和角度,对这些不同的方法取得的效果加以评析,让学生掌握分析诗篇的正确方法。课后布置学生自己选择《诗经》中的一首诗分析,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会逐渐熟悉如何去研究问题,同时也锻炼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交互式教学。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有讨论价值的教学内容中.如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中,对于老子、庄子、孔子、荀子等人的哲学观点、文学性等教学内容,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学生在学习时也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些问题具有认真研讨的价值,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体发言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集中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教师提出的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发言,先由学生加以评价,教师再作出回应。三是借助Blackboard等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世界各国的高校中使用较多,国内很多高校也已经购买并在教学中大力推广。该平台具备的讨论、在线问答等多个功能可以为研究性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制作自己的网络课程,学生利用该平台可以完成知识准备、内容学习以及小组讨论等环节,教师可以全方位掌握学生学习状况。此类教学平台对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有很高的价值。

网络环境的出现,虽然只是当今社会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却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我们了解这种变化并对教学模式加以调整,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陈彦辉

第4篇: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

第二讲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下)

主讲人: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第二,要慎欲。人有七情六欲,为官者同样有欲望,但是人不能够把人的唯一追求放在欲望上,人在追求的欲望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欲望呢,应不应该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应该,合理的物质利益我们应该去获得,因民所利而利之,鱼和熊掌我都想要,富与贵我都想要,这一点无可厚非,儒家思想也认同这一点。但是人不能够仅仅的追求物质利益,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那么这个适度就是一种中庸的原则。人不能够纵欲,也就是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人不能够去纵欲。那么应该怎么办?欲而不贪,见利思意,以意至利,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是一种中庸的原则,当然不能够纵欲,也不能够去禁欲,这两者都不应该去提倡。对物质利益应该有一种恬淡的心情,老子也说或莫大于不知足,就莫大于欲德。祸患之源,人的祸患之源就在于贪得无厌。所以如果人太贪婪了,一定会出现问题,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应该恬淡。

第三,要慎微。就是微小,慎小的意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就是说很多领导干部处问题都是从小节上小事上出的问题,小事觉得无所谓,觉得小事,认为小事不是很重要,但是小事积累多了就成了大问题了。所以从小事上就应该警慎,把好第一道关,这是我们讲的慎微,也就是慎小。

第四,要慎权。为官者手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权力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拥有权力的人往往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一个真理。所以很多官员古今中外都有,手中握一点权力,千里做官只为吃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贪白不贪,这样一种理念一定会毁灭自己。所以权力这个关要过好不容易,这也是一个双刃剑,权力用好了可以对国家,对民族有好处,但是如果权力用的不好,滥用权力,这样就会对国家,对人民造成灾难,同时也会毁灭自己,所以权力的问题对为官者来说应该是慎之又慎,不要滥用权力,要把权力用在为老百姓服务上去,要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第四个方面。

第五,要慎友。就是交友的问题,人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为官者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很多一些人愿意和为官者打交道,为什么呢?因为你手中握有权力。那么在交朋友这个问题上,我们总书记也在中纪委的会议上说过,很多领导干部出问题都是从交友不慎开始的,所以为官者要净化自己的交友圈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交,如入自然之事,久而不知其香,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所以要交那些善友,交那些益友,交那些正友,而不要交那些酒肉之友。很多人和你交朋友是看重你手中的权力,这样的话在交友过程中应该谨慎,交几个知心好友,而不是自己做了官以后让很多人知道,这样的话送礼的多了,馈赠的多了,自己的负担就重了,在为官过程中就容易失去公心,平常心,所以交朋友也是一个为官者应该慎之又慎的问题。

第六,慎嗜好。不是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是害怕官员爱字画,嗜好问题应该谨慎,上有所好,下必胜焉,古代的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结果一国近服紫,全国人民都喜欢穿紫色的衣服,因为上有所好,下必胜焉,投其所好。楚王爱好宫女细腰,这些公女都纷纷节食,甚至有的饿死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就是为上者的嗜好,他不是一个人的嗜好,他的嗜好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甚至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嗜好这个问题上为官者应该慎之又慎,不要让自己的嗜好成为毁灭自己的一个炸弹,这是我们讲的第六个方面。第七,慎言行。古人讲言必信,行必果,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孔子有一个学生自子长,他问怎么去当官,孔子说少言,少说,多做就能当官。那么这种讲慎言不适合我们现在讲的慎言行,我们说当下的慎言行对领导干部来说,在自己的言论、行为方面应该谨慎,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言行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一种行为表现,而是关系到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乃至关系到共产党的形象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官员说话非常的不负责任,在言行上非常的不检点,所以在这些言行方面,作为共产党的官员,应该谨慎,慎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论要谨慎,这是我讲的第七个慎。

第八,慎终结。为什么要慎开始呀?因为你开始当官的时候,我举了一个明朝的例子,

明朝有一个人,十年寒窗无人问,当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以后,这些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道贺,这个人有感于这么一种现状,你看道贺的目的是什么呀?以后有求于你,你看当了官以后,有权力了以后我会求你。但是这个人非常的清醒,然后写了一段话,他说想当初家贫如洗,无柴无米谁肯雪中送炭,看今日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对这种世俗公立性的人进行了一种讽刺,可以说在一开始进入官场就能够廉洁自律,能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分内的事情,而不是会被一些进入官场以后,被别人的一些庆贺,被别人的一些恭维冲昏了头脑。

还要慎终,古代当了多少年官以后也会退休,过程叫志士,清朝有一个叫叶存人的官,康熙年间,他退休以后底下的属僚送了很多东西给他,他没有接受,我就是一介平民的,我不应该接收国家给我的东西,你们给我的东西我也不能够接收,他也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们,这首诗就是月白清风夜伴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就是你把东西送给我,我不是怕别人知道了,我是自己内心过不去,是道德自律的问题,最后没有接收他们馈赠的东西,你的心情,你的心意我全领了,但是东西我不能要,这是一个慎终的故事,这个慎字我们说是慎独也好,慎欲也好,也就是说在为官的过程中对自己手中的权力,对自己的一些嗜好,对自己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否则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畏

除了讲慎以外,和这个相关的就是一个畏字,什么叫畏呀,敬畏,就是怕字,当官应该有所怕,孔夫子说君子是有三畏的,君子有三怕。怕什么呢?第一,怕是怕天命,天命深不可测,我们要怕它。第二,怕是怕大人,大人是一种智慧的化身,你要敬畏他。第三,怕什么呢?怕圣人之言,这代表了真理,你要敬畏他,所以要有所怕。李世民他做了皇帝以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他说我当了皇帝别人以为我什么都可以不怕了,但是我现在还是有所怕,怕什么呢?上怕天,下怕老百姓,就是这样怕我还觉得我怕的不够。所以李世民通过他做事情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励精图治才成就了23年的贞观盛世,所以他这个贞观盛世不是凭空得来的,是他谨小慎微,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

朱熹他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一个民族,一个人有敬畏感就非常的重要,要有所怕,不能够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如果一个人他有所畏惧的话,就是反善怕的人他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指,就是偶然出了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偶然犯错也不会犯大错。所以纪晓岚说凡做事应该有一个怕字,怕字很重要,不能够什么都不怕,所以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是一个有着敬畏感的民族,人人都有所怕的东西,文革时期说战斗的无神论者是无所畏惧的,说天不怕,地不怕,我们这个民族的敬畏感荡然无存,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老和尚打散无法无天,所以我们现在在中华文化复兴的现代应该把我们民族曾经有的这种敬畏感找回来,要相信离地三尺有神明的存在,应该有所怕的东西,不能够什么都不怕。所以,1957年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这篇文章中也就说了,共产党员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够无所顾忌。咱们中组部的部长在几次会议上都提出了,尤其是李源潮同志,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第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够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第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老百姓。第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自己一生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所以人应该有所敬畏,不能够无所畏惧,胡说非为,尤其是为官者。尤其现在在问责制很多的情况下,领导者对敬畏应该更多的去体验它,去体会它。

(六)廉

这个廉字,我们从正面看有两个主要方面,一个就是廉洁,那么什么叫廉洁,不受就是廉,什么是洁,不污就是洁,那么廉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一个品格。汉代的班固说立不廉平则治道衰,如果作为官吏不廉洁,不公平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治理就会出现问题。范仲淹也说天下官吏不廉则曲法,如果管理不廉的话,他在执法过程当中就会滥用法律,滥用法律就会害老百姓,所以讲官员他要廉洁。

讲廉洁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清朝康熙年间的张伯行,他是江苏的巡府,当了巡府以后很多人去送东西,然后这个张伯行专门写了一幅禁止馈送喜,其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这段话非常有名,叫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豪民脂民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是张伯行廉洁自律的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后来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赞赏,死了以后给他的嗜好是清恪,清是清正廉明,恪就是恪尽职守,这是被称为中国清代的第一廉官,张伯行。

讲起来这个廉就是廉洁,明朝的大思想家薛瑄,他说廉洁是有层次之分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真心的心甘情愿的去奉行这样一种精神,信念非常坚定,真正去廉洁的人。不是被动的去廉洁,这是层次最高的廉洁,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为了博取好的名声而去廉洁的人,最低层次的廉洁就是为了不受法律的制裁不得不去廉洁的人,可见廉洁他是有不同的层次之分的,现在我们宣传的杨善舟就属于第一个层次,他为官退休以后,没有去享清福,而是为老百姓,是因为受到老百姓的赞赏,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廉洁。

还要讲简,就是简已助廉,为简可以助廉,清代有一个叫张圻的人,他说居官所恃者在廉,就是在官所依靠的是什么呢?依靠的是廉洁,之所以能够支撑廉洁的是什么呢在于简朴,所以曾国藩,大家熟悉的曾国藩,他说主要是对军队说的,欲服军心,必先尚廉洁。欲求廉洁必先崇俭朴,所以廉洁和俭朴往往是合在一起的一个问题,宋人陈襄他说,欲养廉,莫若量其所入,节其所用,虽粗衣粝食,节澹度日,然俯仰亡愧,居之而安,履之而顺,其心休休,岂不乐哉。也就是说如果要养廉的话,不如根据自己的收入去支出,这样的话虽然是吃的是粗米饭,穿的是粗布衣服,然后抚养的都无愧于心,居住也很安定,然后走起路来也很顺心,心里也很坦然,这不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吗,就是把廉和俭结合在一起,这是讲的廉的两个相关的问题,一个是节,一个是俭。

但是从反面来看,我们说反腐倡廉,和廉相对的两个反面的问题,一个就是贪,贪婪,如果说廉是民之表的话,那么贪就是民之贼,是老百姓的祸害,所以做君主的贪必丧其国,那么为人臣贪必亡其身,这说的非常好,总之没有好下场,这是讲的贪婪的问题。

廉的另外一个反面,就是耻,我们往往把廉耻结合在一起来看的。孔子说,行己由耻,自己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应该感到羞耻,孔子还说知耻而后勇,知道了自己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一些羞耻的事情,耻辱的事情,然后才能够去奋进,去改变自己,我们知道越王勾践就是知耻而后勇的表现。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还有说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这里都是讲的人不能够没有羞耻心,没有耻辱感。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礼义廉耻中,耻字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所以刚才也说了耻字是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的区别,禽兽是没有羞耻感的,人应该有羞耻感,在这个方面为官者应该特别的要重视。

三、为政之道:顺民意 富利天下苍生

对待民的问题,执政为民的问题,我们还应该要关注三个问题,第一,是动机和效果的关系,王安石变法,动机不可为不好,但是效果很差,他的出发点是为了老百姓,但是最后没有得到老百姓,老百姓怨声载道。他的初衷和他的结果发生了可以说背道而驰,最后变法失败,很重要一个原因,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就是他的同僚,苏东坡,司马光最后都反对他,这是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

第二,是民本和民主的关系问题,有人说中国从孔子以后就有民主思想,我不这么看。因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多就是一个民本思想,在新秦时期,孟子达到了民本的最高峰,近代在明清之际黄宗稀的思想达到了民本的最高峰。民本是一个道德概念,是一个道德问题,这个民主它是一个政治范畴,如何公权不被私为,来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是一个民主问题,所以民主和民本不要混在一起,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个区分。

第三,抓落实的问题。再好的惠民政策,惠民工程,再好的方案措施如果不落到实际上,不给老百姓带来实效,不让老百姓看到利益,这个惠民工程,这个惠民方案都等于零,都是空的。所以在执政为民上,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无小事上,在这一点上古代和现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针对第三个大问题我们做一个小结,这个小结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政治所兴在顺民心,政治所废在逆民心,国之命在人心,2700年前管子说的话和2700年以后温家宝总理说的话,他们的意思所表达的都是一样的,就是顺应民意,执政为民,否则就会为人民所抛弃。

四、几点启示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德,我们能够得到几点启示,因为我们讲古代官德是为现在服务的,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就是善言古者必有争鸣,是为现在服务的,那么通过学习古代官德,我们能够得到几点启示呢,有这么几点。

第一,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为官治国安邦理政的重

要思想资源,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的优秀的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从中间汲取这些智慧,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官德修养好坏,确确实实关乎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官德的缺失已经成为了当下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的诱引,而腐败又成为了共产党执政的一个最大的危险,所以如果不把这个毒瘤给铲除,那么执政党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所以官德修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问题,官德纯则民风正,官德毁则民风降,所以对官德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了国人的重视,也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开始把官员的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那么如何去做,我们说现在中央到地方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当然也有一些案例不是很成熟,这一点还需要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去进一步的去改变,去充实,去提高。那么在这方面有一些地方,我们要看到一些现象,就是出现了一些偏差,尽管他的初衷很好,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又流于形式了。比如是家庭道德鉴定书的问题,很多地方官员选拔,开始官德问题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一票否决,是否在家孝敬父母,是否善待妻子,一票否决,这样的话在提官过程中往往要有父母亲的鉴定书,要有妻子的鉴定书,在这个问题上就往往会流于做秀,流于形式,这方面如何去更好的改进它,还有待于今后的工作实际。

第三,官德必须走制度化,法律化的路子。这一点我们再一次强调,因为官德它不是万能的,就像法律,金钱不是万能的一样,官德同样不是万能的,官德一定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约束它,因为制度法律规范舆论监督,它比官德,比一个人的德性更要靠得住。所以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公务员法,比如说共产党员廉洁自律条例等等,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总之,官德修养问题,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一些人把它说官德修养,这是古代的东西和现在的民主社会格格不入,其实尽管社会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它对官德的基本的要求没有变,道德的底线没有变,不能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们就否定了古代的官德,这样是不对的,通过古代官德的借鉴,可以为我们当下的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提供一些借鉴和提供一些启迪,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常保持一种平常心,一种律己心,一种敬畏之心。

借用美国一个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话说就是,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其实这句话并不是太新鲜,这句话在孔子那里讲不能正己何已正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自己管好自己,顶天立地,这才是主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说愿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能够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探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这个讲座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第5篇: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二下学期【明代诗文-清代戏剧】)

一、填空 明初

1、浙东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作品《送东阳马生序》 《王冕传》

刘基:字伯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杂文《卖柑者言》

2、吴中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自号青丘子 七言歌行《青丘子歌》

吴中四子:高启、杨基、徐贲、张羽

3、闽

高棅:编选《唐诗品汇》

4、袁凯:因《白燕》诗得名“袁白燕” 明中叶

1、台阁体主要代表诗人:杨士奇、杨荣、杨溥

2、于谦: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经历“土木堡”惨败,《石灰吟》

3、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 《怀麓堂诗话》 怀麓堂 茶陵诗派领袖

4、前七子 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

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

5、后七子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

6、杨慎:字用修,号升庵 《升庵诗话》

7、唐宋派 归有光: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著有《震川集》

茅坤:字顺甫,号鹿门,编选出《唐宋八大家文钞》

8、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杂剧《四声猿》

9、李贽:号卓吾,温陵居士

10、三袁 袁宗道:字伯修,号石浦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

袁中道:字小修,号凫隐居士 明末

1、明后期诗人:陈子龙(明末诗坛盟主),夏完淳

2、张岱:号陶庵,明末小品文最后一位大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代表作《西

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清初

1、明入清:

殉节诗人:陈子龙,夏完淳

仕清诗人:“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字牧斋,号绛云老人 绛云楼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梅村体 《圆圆曲》

龚鼎孳

遗民诗人:黄宗羲:字太冲,世称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总结明代学术思想概貌)

顾炎武:字忠清、宁人,称亭林先生,《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提出经世

致用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船山先生,《楚辞通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吴嘉纪:反映苏北地区盐民生活《海潮叹》

屈大均:以屈原后裔自居

2、清朝:国朝六大家:南施北宋:施润章,宋琬

南朱北王: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

王士禛,号阮亭,渔洋山人

南查北赵:查慎行,赵执信 清中叶

1、郑燮:字克柔,号板桥

2、赵翼:字云崧,号瓯北,《瓯北诗话》 清末

1、前:龚自珍:号定庵,《己亥杂诗》,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标志着古典文学时代的终结和近代文学纪元开端的人物,热烈呼唤“风雷”,开一代诗风

2、后:黄遵宪:字公度,《人境庐诗草》 清散文

1、侯方域:字朝宗,《桃花扇》主人公

2、姚鼐:字姬传,号惜抱,《惜抱轩文集》,选编《古文辞类纂》 近代

1、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

2、苏曼殊:身着袈裟而情缘不断 拟话本:“三言”: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二拍”: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刘鹗:《老残游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孽海花》

戏剧

1、《玉茗堂四梦》:又《临川四梦》,即《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2、李玉:“一人永占”,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二、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郁离子

刘基寓言体散文的代表,内容深奥复杂,风格以讥刺讽喻为主。《郁离子》吸收先秦诸子寓言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风格,吸收柳宗元寓言锋利简洁的特点,既短小精悍、活泼犀利,又古朴深刻,余味曲包,在虚实相间里,寓丰富的哲理于形象的描绘之中。

2、前七子

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他们贬斥溺于理学、丧失真趣的诗学风气,力图扭转当时台阁体、茶陵派的萎弱文学。提出文学应当重视真情表现,提高民间创作地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复古形式强调文学自身价值,恢复意象神韵兼具的古典审美理想。但由于过分重视法度格调,有时也陷入刻意仿古、缺少美感的泥沼中。

3、后七子

嘉靖、隆庆时期,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后七子继起,在复古主张上承接前七子,强化对法度格调的讲究。其诗歌理论有谢榛首发,李攀龙、王世贞将复古理论推向极端,使之具体化、系统化。与前七子相较,虽多有自省,但仍有模仿重复之弊。

4、唐宋派

嘉靖间,出现的以反拨前七子为主要目标的散文流派。成员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反对前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所造成的文学与道统的疏隔及其模拟之弊。

5、童心说

明李贽的文学主张。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工具,把代表人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这种进步文学观打破了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禁锢,是制约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

6、公安派

晚明反拟古主义思潮中声势最浩大的公安派,领袖及最主要成员为“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三人为湖北公安人而得名。他们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反对理学在文学领域的束缚,提倡表达真情实感,但同时也使文字过于直率浅俗。

7、竟陵派

晚明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诗派,因二人为湖北竟陵派人得名。他们在理论上接受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口号,主张“有真情,方有真诗”。在复古问题上,提倡要学古人之精神,积蓄文学底蕴。创作上追求“幽深孤峭”的诗境。但他们诗中用怪子、押险韵,把不同的句式凑在一起,破坏语言自然之美,将创作引向奇僻险怪之路,作品显得佶屈聱牙,显示了晚明文学思潮中激进活越精神的衰落。

8、梅村体

吴伟业的歌行体叙事诗采用长篇叙事的体例,注重使典用事的技巧和平仄协调的声律,语言华美佚丽,结构布局波澜起伏。这是他在继承中唐元白长庆体体式的基础上吸收初唐四杰的用典之法和晚唐温、李诗的词藻风韵,并且融入明代传奇的戏剧性而自创的一格,后人取吴伟业之号称之为“梅村体”。梅村体叙事诗约百余首,《圆圆曲》为其代表。

9、格调说

乾隆时期,沈德潜继承了明代七子“格高调逸”的理论,轮诗主格调。所谓“格调”指诗歌的格律、声调,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他力主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提出“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口号,使诗歌为封建统治服务。

10、肌理说

清诗人翁方纲既不满王士祯“神韵说”之空泛,又不满沈德潜“格调说”的食古不化,提出肌理说加以匡正。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实际上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来充实诗歌内容,达到义理与文理的统一。

11、性灵说

乾隆时期,袁枚提出“性灵说”与沈德潜“格调说”相抗衡。他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认为写实要抒写人的真性情;诗艺上要有创造,并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在审美上主张风趣。袁枚的性灵说继承了公安派的“独抒性灵”又加以发展,表现力反传统、反理学、求创新的特点,在当时诗坛反响很大。赵翼、蒋士铨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前者成为性灵派副将,后者成为性灵派同盟军。

12、阳羡词派

以陈维崧为领袖的词派。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这一词派称为阳羡派。主要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苍凉的词风,兼“跋扈”、“清扬”两种特色,而以前者为主。成员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13、常州词派

清代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以及周济等人而形成的词派。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表现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在当时风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

14、桐城文派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因该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思想上尊崇程朱理学,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为楷模,强调以严整之文,明封建纲常之道,在文章体制和做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方苞文论核心是“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承上启下。姚鼐对前人学说融合总结使之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辞章三者兼备,提出“八要”将三者落实,又将文风归结为“阳刚”“阴柔”两种。他不仅发展了桐城派散文理论,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庞大桐城派体系,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

三、分析论述

1、归有光的散文特点

生死离别的情感经历使他将描写生活琐事的题材引入载道的古文体制,在平淡琐细中寄寓沧桑之感,开拓出言情记感散文的新天地。

归有光善于以抒情笔调叙事,以疏放的结构、质朴的语言,表现对日常生活趣味的深细体味。

如《项脊轩志》一文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追忆亲切的家庭琐事、琐谈,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怀念骨肉之亲的深厚感情,笔墨疏淡而情韵绵远。

2、《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叙事特色)

①虚实结合,据史演义。《三国志演义》虽叙述历史,但更是小说。它的成功之处是据于史而不拘泥于史。正如章学诚说的“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如,“怒鞭督邮”史实为刘备,小说为张飞,这对于塑造两人性格各得其宜,即所谓“虚实结合”,又如斩华雄历史上是孙坚,改为关羽。这是小说创作的手法,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

②辫状编结,突出主干。三个国家,三条线索,如发辫之三股,在编结过程中,或二联斗一,或二斗一观,总有主线存在。作者并没有平均用力,从对仁政明君的渴望和对忠智义勇的颂扬的主题来看,以蜀汉为主线,以代表忠智的诸葛亮为中心人物,以代表义勇的关羽为重要人物。曹魏次之,孙吴又次之。

③战争谋略,各尽其宜。四十多场战役,百余场战争。小说描写战争的时间之久、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在古今文学中极为罕见。仅赤壁一役,就用了反激计、离间计、苦肉计、诈降计、骄兵计、连环计、火攻计、埋伏计等等。所以三国间的争斗,既是人的争斗,又是智的争斗。

④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出场定格”的性格恒定是《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特色,这虽然有益于性格的鲜明,但却缺少发展,过分强调和夸张使人物失真。如刘备长厚似伪,诸葛亮智多近妖等等。

⑤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颇有特色,为浅近文言文体,雅致、洗练,与历史氛围极为合拍,与后来的长篇小说相比,可谓独树一帜。

3、《三国志演义》对于“忠、义、智、勇”的体现 ①智慧和忠诚主要通过诸葛亮的主导性格来演绎。

他尚未出山就能“隆中对策”,预知三分天下;出山后,“博望烧屯,白河用水”,智谋先声夺人。在赤壁之战中正确确定联孙拒曹的方针,接着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道,趁机借荆州,其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他的忠诚一方面体现在了对刘备乃至刘禅的忠诚,从未有不二之心,另一方面体现在它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她对刘禅的庸愚敢于直谏而上《出师表》,对自己的失误敢于自责而去丞相之位,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义勇则是通过惯于来展现的。

土山被围,他因受命保护刘备家眷,与曹操“约法三章”,是信诺之义。不肯与刘备的二位夫人共处一室,秉烛达旦于户外,是君臣兄弟之义。华容道上“捉放曹”是知恩图报之义。

关羽的勇不是常人之勇,而是神勇,极写克敌之易,总是“手起刀落,斩于马下”。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后来愈加神化,民间称之为“武圣人”。

4、《水浒传》怎样表现忠义的

①《水浒传》最早的版本名称是《忠义水浒传》,小说的主题即为忠义,是一曲忠义的悲歌。

②小说的主题“忠义”是通过小说的第一主人公宋江表现出来的。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他的身上着重体现“义”,他时时处处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私放朝廷钦犯晁盖,把第一把交椅让给卢俊义。他的忠主要集中表现在后半部分,是指忠君报国,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接受招安做准备。

③通过对“不忠不义”人物的描写,展现梁山好汉不同的遭遇,被官府、恶霸逼迫到走投无路只能投奔梁山,揭露了上至朝廷,下至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草菅人命、巧取豪夺、强抢民女的罪行,反映出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下层百姓纷纷走向反抗道路的必然性,暗示了梁山好汉走向悲剧的原因。

④反映了明中叶以后,离开土地的商人农民由原来的宗族关系转变为以“忠义”为联系纽带的社会需要。⑤表达了长期压制下的底层百姓渴望摆脱羁绊、束缚、企求自由、率性生活的理想。

5、《水浒传》的叙事艺术

①结构上呈现连环钩锁、百川入海的特点,以第71回“梁山英雄排座次”为界,上半部分以各路英雄“逼上梁山”为线索,依次连环扣结地叙述各路英雄的不同遭遇,殊途同归于梁山水泊大聚义的故事;下半部分则以梁山义军迎击官军、接受招安、平定方腊等事件为单元。

②人物形象方面:《水浒传》最大的艺术贡献是创造了超群绝伦的英雄群像,以及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艺术手段。

A、多层次描写人物。武松之勇义而精细,鲁智深之威猛而细实,李逵之蛮猛而率真······这些人物在中国古典文学殿堂里排成了形象各异的群英谱。

B、相似之人的相异之处。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拘束,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C、传奇性与真实性相结合。

D、人物性格是发展的。如林冲从恶势力最初加害于他到最后逼上梁山乃至火并王伦,就经历了性格从忍到狠的转变。

6、昆腔跃居榜首的原因

南戏在南方各地经历了从明初到嘉靖近二百年的流传演变,兴起了弋阳、余姚、海盐、昆山四大声腔。昆腔在明中后期一跃雄踞剧坛榜首,在理论上得力于魏良辅为首的一批戏曲音乐家多年精心研习和改革,实践方面又由于戏曲家梁辰鱼创作了《浣纱记》剧本,使之有所附丽,得以传播普及,发扬光大。

7、杜丽娘的形象分析

《牡丹亭》通过对杜丽娘为“情”而不顾生死的追求历程的秒回,鲜明地表达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爱情观。 杜丽娘就是一个受限于身份教养,却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

①苦于幽闺,乐于梦境:《惊梦》中杜丽娘青春意识觉醒。作为“情”的化身,她对爱情的追求,首先来自于生命的自然冲动,来源于“欲”的追求,但由“欲”到“情”的渴望和无法如愿的冷酷现实,使她只能在梦中和虚幻的情人幽会。

②因情而死,为情再生:杜丽娘“慕色而亡”后,其幽魂仍在幻想世界里,继续追求理想爱情。柳梦梅上京赶考,机缘巧合下拾得杜丽娘画像,深情呼唤下,终能人鬼相会,后梦梅挖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

③捍卫爱情,勇于抗争:金銮殿上,杜丽娘大胆为争取来的爱情辩解,最后,以柳梦梅高中状元后奉皇帝圣旨完婚的喜剧形式结局。

8、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①反映社会现实、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席方平》叙述了一个刚直之士席方平到阴间为父受羊氏残害而告状深渊的故事。(阴间隐射阳世);《梦狼》则是隐喻官吏即虎狼、百姓即鱼肉的社会现实。《促织》不仅抨击各级官吏欺压百姓,更把矛头直指皇帝(以历史针砭现实)。

②揭露、嘲讽科举制度:《司文郎》以盲僧的几闻文章,讽刺考官的昏庸无能;《贾奉雉》以贾奉雉用狗屁不通的文章高中来讽刺考官昏聩和科场腐败。

③抨击封建礼教,颂扬纯真爱情:a、鼓吹“真心”、“至情”:《阿宝》赞颂了孙子楚的痴情;b、宣扬“知己之爱”:《瑞云》瑞云与贺生相恋,瑞云绝俗,不重财势,贺生钟情,忠于“知己”,未以貌取人。 ④教育意义:例如《画皮》教育我们不能被外表所迷惑,《崂山道士》暗喻学习不能浅尝辄止,一孔之见只能四处碰壁。

9、《聊斋志异》的文体特色

亦虚亦实,有长有短。如鲁迅对其评价“以传奇法,而以志怪”,意思是用唐传奇搜奇记逸曲折腾挪的手法记述狐神鬼怪的故事,另外一层意思是《聊斋志异》500篇中的多有短制,有类笔记小说乃至笔记。

10、《儒林外史》的叙事结构艺术

①鲁迅对其概括是:“唯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儒林外史》没有结构线索,通常由前一个人物“遇”着后一个人物,前一件事情“连”到后一个事情;而后一个人物与后一件事情一旦进入叙事过程,则前一个人物与前一件事情就不再理会了。 ②“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虽然故事之间没有明显联系,但是大多围绕一个主题:功名富贵。除首尾外,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30回,描写的是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第二部分是31-46回,以修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展现理想文士如杜少卿的探求,第三部分是47-55回描写的是理想探求破灭后,四位“市井奇人”的发现。

11、《长生殿》的结构艺术

①前半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描写,后半部分是浪漫主义的虚构,写唐明皇和杨贵妃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刻骨相思,后在月宫团圆,呈现出“人”字形结构。

②以“钗盒情缘”为线索:为突出李、杨爱情主线及其性格特征,戏剧将一对金钗,一只钿盒作为爱情表证物贯穿始终,并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由合到分(密室相赠,定下情缘。马嵬坡兵变,杨贵妃惨死,金钗钿盒作为信物随葬)、由分到合(蓬莱仙子将杨贵妃的一只金钗和一扇钿盒托道士转交唐明皇,重申前盟),很好地体现了“钗盒情缘”的思想主旨。

12、《桃花扇》的戏剧构思

①剧作通过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王朝旋立旋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②一宫扇贯穿全剧,宫扇既是候、李二人定情信物,又是二人和离的象征,这一过程与政治联系起来。在塑造人物和推动剧情发展上起了重要的点睛作用。

③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一方是复社文人,一方是卑鄙无耻的阉党余孽,一边是候、李爱情,一边是弘光王朝的闹剧。巧妙地用杨龙友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联系起来。

④结局不落生旦团圆的俗套:二人双双入道,宣告美好爱情以悲剧告终,给人以哲理性的思考。

13、黛玉和宝钗的形象

黛玉和宝钗在作者的构思里是“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上下”的人物,她们美丽,聪明,清纯,灵秀得令须眉俗物自惭形秽,这是她们的共性,不过她们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黛玉孤高自许,我行我素,从不矫饰,以自己的本真冷对周围环境,保持自己的尊严。宝钗安分随时,装愚守拙,深藏不露,以逢迎保护自己的安全。林黛玉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泥沟”的倔强;薛宝钗则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灵活。黛玉敢露“半卷湘帘半掩门”的棱角与“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野气;宝钗则是:“珍重芳姿昼掩门的矜持”与“淡极始知花更艳”的机巧。他们在作者的笔下是不同类型美的极致。但他们最大的相同点却是悲剧结局,即“木石前盟”的悲剧和“金玉姻缘”的悲剧。黛玉和宝玉死别如果是身不由己,那么宝钗和宝玉的生离就显得宝钗悲剧更甚了。

14、凤姐和探春的形象

她们在贾府的男主子后继乏人的态势下相继出场,非凡的才干是她们的共性。王熙凤心眼活、手段多,既精明干练,也利欲熏心。她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无所顾忌;月钱翻出利息银,借剑除去尤二姐,积恶渐多,最后冰山既溶,大厦遂倾。探春建言建立大观园诗社;贾母因贾赦逼娶鸳鸯责怪邢夫人,以至凤姐也只得缄口,独探春的分析消除了贾母的怒气,体现了其见识不凡;大观园兴利除弊使人几乎见到贾府复兴的希望,然而她对胞弟贾环的无情,对生母赵姨娘令哭,也使人不寒而栗;维护纲纪正统的尽心竭力让人难以接受。她们俩都是作为正面人物竭力描写刻画的,凤姐的结局只能是自食其果,“哭向金陵事更哀”;探春的结局体现了作者给予的唯一的怜惜与宽容,但仍是“千里东风一梦遥”,远嫁海外的藩王,将“骨肉家园,齐来抛散”,仍不失悲剧下场。

15、贾宝玉

贾宝玉是作者的投影。宝玉前身是女娲补天唯一弃用之石,于是悲愤道“无才可去补苍天!”他“潦倒不通时务,顽愚怕读文章”;但他杂学旁收,“歪”才满腹;他不愿做官为宦,却愿为妹妹买小玩意儿。作为名门望族的后代,且被父祖以及整个阶级寄予厚望的人来说,这是“不肖”,因此,宝玉是那个社会和本阶级的“多余的人”。他从有才被弃,补天无路,到自甘沉沦,愤世嫉俗。 最后,看书吧,红楼梦部分重要的是举例啦~

第6篇:“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摘 要:本文根据对当前教学现状的调查,系统梳理了“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同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I2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70-02

2015年8月25日,全国各大网站上争相报道了一则新闻:北京大学在2015年学生军训时“低头族”随处可见,可见网络“低头族”不仅一般的本科院校存在,北大精英学子也在所难免。9月开学季,各大媒体又热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于丹老师引用“光绪讲话”系来源于一部网络小说《一个人的甲午》,为伪。对此,人们一方面吐槽于丹教授引用原文未定出处的疏漏并呼吁“度娘有风险,引用需谨慎”;另一方面开始思考如此博杂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知识我们该如何把握。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组织实施与条件保障等相关内容,让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又开始思考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教学内容涵盖较广,包括了从先秦到晚清社会的近三千年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思潮等。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的实践成果,它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可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但当前的大学生却“谈古色变”,拒绝纸质媒,这给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成为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

一、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与当前信息技术相互冲突

从课时安排上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课时从最多开设5到6个学期的400―600课时不等到现在开设4个学期216课时(以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从教学内容来看,中国古代文学从先秦文学到近代纵贯了5000年,包含文学史、具体的作家作品共两大块内容。在5000年的历史中所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和积淀下来的优秀作品数量众多,不知凡几,其中还涉及了哲学、文献、历史、宗教与传统文化等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科综合性较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如此海量的教学内容并实现教学目标较为不易。一直以来,中国古代文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都因循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凭借着一本教材、一个课件或者一支粉笔在课堂上以单一方式展开。在这种“注入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中,知识教学成为教育的主要活动,而师生关系主要是通过围绕知识传授与学生接受而开展。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与传授者,教师是权威和主宰,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服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对象性”关系,是片面的、缺乏教育意义的平等关系。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开始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引入讨论式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教师提出一个论题后,学生要么百度搜索将讨论变为简答,要么连搜索也不屑一顾,很难参与到具体讨论环节中。教师课后留的作业几乎学生全部都交付给了百度,结果教师课堂作业也完全流于形式。这种单

一、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与当前信息技术相互冲突的形势让我们再因循传统教学方法似乎已经行不通,急需改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不当

相对于教师的陈旧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上课时“低头族”随处可见。考试前,死记硬背考试复习资料,考完试所有内容都从大脑中删除。虽然不是所有学生都这样,毕竟有些优秀学生还是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进行恰当引导,一味地强调背诵、默写与大量阅读,势必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厌倦情绪,以致学习兴趣下降。相对而言,对于网上各种酷评、所谓的“心灵鸡汤”那类“零食”一类的知识学生却极为感兴趣。事实上,一味地强调网络上的这种“零食”而忽视了对具体学科的“正餐”的补充,势必让学生会“营养不良”。长此以往,不但这些“零食”容易过目就忘,很难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文化积淀,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会导致学生大学4年下来,觉得什么都没有学到。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今社会,实用主义思潮泛滥。较多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实用价值,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不能够马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而对中国古代文学不重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以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流派为主,这些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的作用的确有限。同时,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与现代社会有着巨大差异,作为九零后以及即将到来的零零后的大学生拒绝一切晦涩难懂的东西,他们喜欢微博、微信朋友圈和网上的各种酷评、只言片语的人生感悟和偶尔能为之一动的“心灵鸡汤”类的简短文字和漫画、短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代小说动辄几万字甚至上百万字,学生没有打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头痛,无论教师怎样描述作品的经典性,学生都不愿意去尝试着做这种耗时、劳力的阅读。相对而言他们更喜欢读图、更喜欢直观的画面感强的教学内容。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心时代,信息正在以其无与伦比的速度不停更换着。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另外一系列的好处和实惠,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当代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网的群体,他们受互联网的影响也最大。在高校,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圈。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一味地反对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已经不现实,关键是我们如何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恰当运用网络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亲身实践、讲座让大家正确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

教学内容更新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注重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意蕴深厚,而且每一次阅读都会获得新的阅读体会与审美感受。本次“九三”阅兵时习总书记讲话中引用了《诗经?大雅》中的名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在讲授《诗经》中的这首诗歌时,让同学利用网络查询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引用了那些古典名著,为什么要引用这些名句,有何现代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什么会选这24个字?我们是否能从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家作品中发现其的思想根源?教师授课时,如果能做到谈古论今,古为今用,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网络平台,革新教学方法,改进传统考核方式

在拥有丰富资源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领域里,我们一直未能使其与现代化技术发展成果相结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时,依然采取纸质平面教材、口头讲授和课后查阅资料这三种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这很难使广大学生共享网络丰富的学术资源了,更难有效调动目前高校内外的师资力量、学术资源参与到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构建中来。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我们应该积极构建网络平台,随时更新我们的教学内容。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要逐步建立起适合学生作业与课外阅读以及教师备课的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如“授课教案”、“教学大纲”、“教学实况”、“思考与练习”、“试题库”、“习题库”、“各高校的考研题库”、“原著选读”、“图片资料”、“文献资料”、“音频视频资源”等资源库。这样,学生可以边上网边学习,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和老师沟通,在线答疑。作为教师,通过网络课余时间也可以随时和学生沟通,利用好网络这个传媒,适时更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时,一方面要提倡博览群书与适度记诵,尽量避免空谈文学理论,同时也要不定期地为学生找出一些无固定答案或者有争议的思考题来开拓学生视野。同时提供阅读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涉猎相关知识并尝试创作。有条件的话可不定期带学生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古迹、地理等实地勘察,让这门传统性极强且易流于照本宣科又枯燥艰深的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尽量为本课程注入新的生命力。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与教,都不是为了让我们去做一个古人,而是通过在当前“互联网+”下,与日新月异的当前生活相接轨,从传统文学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一份从容、闲雅拥有一颗饱满多情趣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兰香红.大学语文互动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4).

〔2〕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的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第7篇:中国古代史资料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强化 加强 顶峰

集权 专制

↓ ↓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 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

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三、治乱兴衰

1、产生治世的原因

⑴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在长期战乱、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一般都能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而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采取修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治世。

⑵统一的局面下,政局稳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开元盛世)

⑶在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之后,经改革调整而出现中兴局面。(光武中兴)

⑷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交往。(贞观之治)

⑸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出现乱世的原因

⑴统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专权的现象。(汉、唐、明)

⑵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或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现象。ex:东汉、唐末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激化。ex:西晋

⑶农民战争的作用。地主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流亡,引起农民起义。

⑷自然灾害。

3、认识

⑴对治世肯定其进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阶级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正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社会出现治世。

⑵乱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处于乱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争,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统一地区,统治者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强恢复和发展经济,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七国之乱和安史之乱,虽然都是叛乱,但结果不同。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加强;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被削弱。

四、调整和改革

1、相同点

⑴背景相同。都发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2、措施(相同与不同)

⑴经济:

①解放生产力。

前期-解放劳动者本身和释放奴婢;后期-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②减轻人民负担——从十五税一到三十税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紧密结合起来——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约束统治者,生活节俭,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

③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部矛盾

3、评价

⑴调整或改革后,从经济上看,推动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力富强(不同朝代富强的程度不同,东汉较差),多出现治世。

⑵从政治上看,调整或改革后稳定统治秩序,保证社会安定,完善封建统治制度,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

⑶从文化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4、历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⑵商鞅变法——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变法——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裂与统

一、治乱兴衰、调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⑴中央集权的加强、调整和改革与分裂统

一、治乱兴衰是密切相关的。联系起来认识:分裂时期多乱世,说明改革或调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乱世。统一时期多为盛世,说明改革或调整成功;反过来,成功的改革促使统

一、盛世出现。

⑵调整和改革、分裂统

一、治乱兴衰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削弱密切联系。

⑶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顺应了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反映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体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的进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袭了两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严刑苛法,不利于长治久安,加之统治者滥用民力,超出了农民阶级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实践证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种宽松的政策。

⑴它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起到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出现治世。秦汉以后,每逢大乱,人民贫困时,统治者多采用“修养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国之策。如汉、唐、明等朝。

⑵在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以后,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如汉朝“文景之治”时出现了王国问题、匈奴问题等,西汉政治思想从无为到有为,从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贵君轻→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它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及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4、政治(统治)思想发展的趋势

百家争鸣→一家专制(秦)→独尊儒术

5、统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狱。

⑵利用宗教(西汉以后,统治者利用宗教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

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1、农业

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

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灵渠。⑵汉武帝治河。⑶隋朝大运河。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

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

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

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

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

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

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

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

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

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

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

①出现专业性的城市

②明初对外贸易发达——郑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资本主义萌芽。

⑤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四、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1、重要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

⑴征税依据的变化:

人头税→土地财产税→田亩为主

(汉) (唐) (清)

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⑵征收物的变化:实物+劳役→货币地租。用银两收税,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⑶税种的变化:税种繁多→逐渐减少。征税手续简便。

⑷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⑸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2、与政治联系

历代经济政策,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五、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评价:

①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江南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及劳动力),体现了当时劳动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趋势在国家处于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2、历史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⑶经济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汉族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农业民族与周边游牧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有时发生战争。

二、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之间的关系

2、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1、和平

和亲——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互市场所一般在边境地区。

会盟——两个民族政权以缔结“和约”或“和议”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

2、民族关系的主流、总趋势是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开发祖国。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劳动中,共同反抗斗争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民族融合的概况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

2、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立、发展时期。在统一的国家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汉族形成。秦北与匈奴、南与越族、西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及开发西南,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上的联系。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

①处于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②五族内迁,出现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数民族无长期的、稳定的政权,说明这时少数民族的发展程度较为落后;

④孝文帝改革,缩小南北差距,出现统一趋势。

4、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统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 特点:

①各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友好,战争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建立都护府、都督府直接统治边疆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深入扩展,如设太学、创造文字、仿汉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统一后北方的“汉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第8篇:中国古代史划分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

近代: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 PS: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说的"狩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的怪兽。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见到了龙马,于是用龙来给百官命名,如有青龙官、赤龙官、黄龙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龙师,在位115年。

人类学会使用火以后,文明阶段就开始了。这个时期的冠军就是神农氏,神农氏姓姜,号炎帝,他自称是太阳神、火德王,两个火字为炎,所以神农氏也是"火帝"。神农氏选五谷、尝百草,教民稼穑,在位140年。他是农业的始祖、又是医药之王,药王庙供奉的药王就是神农氏。也有供药王孙思邈的,但孙思邈是唐朝的大医药学家,比神农氏晚得太多了。

五帝的第一个是少昊氏,又叫金天氏,他是黄帝的儿子,因为学会了太昊伏羲氏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那个时候是太平盛世,有凤凰飞来,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鸟来命名。比如有凤鸟官、玄鸟官、青鸟官等等,所以称他为"鸟官"。

人皇指的远古时代的天皇、地皇、人皇,因为年代太久远了,讲起来都好像科幻故事一样。比如《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一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人皇长着九个脑袋,说起来谁信呢!只能当故事听。所以历史上把三皇定为太古时代的伏羲氏、神农氏、还有黄帝,这是见之于史的"三皇",在殷商的历史文献上有文字可考。

远古的天地人三皇,就演义为天上的玉皇大帝是天皇爷,掌管人的性,人要是做事亏良心、不讲天理,天皇就降灾给你,就收你的性。地府的阎王爷是地皇爷,主管人的命,人要是不孝父母、不讲情理,地皇就降病给你,就收你的命。人间的皇帝是皇王爷,掌管人的身,人要是为非作歹、犯上作乱,皇帝就治你的罪,让你失去人身自由。让你相信有天地人三皇,无非是让人学好,不要任着性子胡作非为,一旦积重难返,就悔之晚矣了。

第9篇:中国古代史部分

13. 西夏的建立

西夏是由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建立,是古代羌族的分支,居住在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处以游牧为生。唐中后期受吐蕃挤压,迁到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党项族有许多部族,其中一个就是平夏部,平夏部出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因而首领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并赐封宁夏为其居住地,到五代与北宋初,平夏部逐渐过渡到阶级社会。北宋时,其首领李继捧归顺宋朝,引发部族部分人反对,其弟李继迁投靠辽,内部分裂,平夏部同时向宋、辽称臣,宋赐姓赵给平夏部,辽也对其封王。AD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重新统一了党项各部,并建立了政权,正式称帝,新造了都城—兴庆府(现银川)国号为大夏,史称西夏,西夏控制了西北广大地区,吸取中原地区文化,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根据汉字发明西夏文字,科举选拔人才,实行官制,西夏政权的建立是西夏走向文明摆脱落后的开始。

夏宋战和:

李元昊建立政权后,往中原扩张,与北宋发生冲突(年年发生战争,且大多以北宋的失败告终)AD1040年的三川口战争,1041年的好水之战,1042年的定川之战都是北宋失败。AD1044年双方开始和谈,最后达成一条和议:a 夏国主去掉帝号,由宋朝册封为西夏国主(西夏向宋称臣) b 宋朝每年送给西夏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称为赏赐。 C 双方边境互开榷场,互相贸易通商,自此以后,宋与西夏没再发生冲突。

14. 宋金和议:

A 绍兴和议

宋金开始和谈,1141年11月南宋与金订立了第一个和议(绍兴十一年)内容:a 南宋向金称臣; b 南宋每年给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c 南宋与金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南北分治,以北为金,以南为南宋; d 金朝送还徽宗灵柩及高宗生母韦太后。

绍兴和议的签订,标志着宋金南北对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有利于南北的交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定,此后宋金维持了近20年的和平时代。

B“隆兴北伐”和“隆兴和议”

AD1149年,完颜亮杀害金禧宗,自称为帝,开始筹划南下攻宋,兀术为金朝攻宋的主将。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下,直攻到长江北岸,而宋高宗则一直逃,最后在劝说下停下来准备反抗,结果金朝内乱(完颜亮南下并未得到金贵族的支持)完颜亮再次准备南下时,金内部发生改变,其弟称帝,迁都开封。后来完颜亮决定将渡江的地点选在采石镇,想直接攻下南方,在南方称帝。南岸有许多南宋逃亡的士兵,恰好被文臣

虞允文遇到,他以特使的身份整顿军队,布防抵抗,当完颜亮举兵南渡时,遭到南宋军队的进攻,结果完颜亮大败,史称“采石之战”。自此,宋高宗想和议再也行不通。1162年,宋高宗被迫将帝位传给养子赵眘,宋孝宗继位后志向高远,宋孝宗想趁机反攻,收复中原,宋高宗虽反对,但也无用,宋孝宗为岳飞平反,重新启用抗金名将张俊主持北伐,起初攻占了淮河以北一些城镇,但当金兵开始反击后,宋军便败退,6万军队最后只有1万军队退到长江南岸。

因1167年为隆兴元年,与金人和议,后来协商成功,隆兴二年双方再次达成和议:a 金与南宋的关系由君臣关系变为叔侄关系; b 改岁贡为岁币,银和绢的数量减少5万; c 南宋退出收复金的土地,双方的疆界恢复到绍兴和议时的疆界。这样双方的和平又维持了40多年

C “开禧北伐”和“嘉定和议”

宋孝宗让位于其子宋光宗,1189年,光宗被其皇后李氏掌控,宋孝宗死时,宋光宗没有出面主持葬礼。

宋孝宗死后不久,因为宋光宗的行为,宫廷发动政变,逼迫他退位,继位的是宋宁宗,大臣韩侂胄权势很大,金又受蒙古族兴起的干扰,韩侂胄便以为可以趁机收复中原,决定北伐。1260年,开禧二年,韩侂胄奏请宁宗北伐,兵分三路北上,后大败而归,封岳飞为岳鄂王,主和派史弥远主张议和,金朝要求以韩侂胄的人头为议和条件。嘉定元年,双方达成和议:a 金与南宋由叔侄关系改为伯侄关系; b 每年南宋给金岁币白银30万两,绢30万匹; c 南宋给金犒军银300万两 c 金朝放弃南下新占领的土地,疆界不变。

15. 北宋时的手工业

北宋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大大超过前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又分为个体手工业者和手工作坊两种形式。当时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a 矿冶:发展显著,开采冶炼规模明显扩大,铜的开采急剧增加,银一百多万两,已采用煤进行冶炼。b 造船:民间、官方都兴盛,尤其是海船的建造,大者达千吨以上,基本上使用罗盘定位。C 制瓷:地域范围越来越普遍,技术更加精细,形成五大窑系。开封官窑、河南钧窑、 河北汝窑、 浙江龙泉哥窑、定窑,瓷器大量出口。d 纺织:遍布各地,主要是丝织业,南方为丝织业,尤其是两浙地区和四川地区 e 造纸业:此时真正成熟,全面繁荣,原料改进,如江浙地区的竹纸,发达地区(浙江、福建、皖南)江东、两浙、福建 f 印刷业:雕版两浙、四川、福建 ;活字:北宋时期,杭州一个刻工毕昇发明。印刷,两浙质

量最高,福建产量最大。(注:北宋手工业详见教材1

56、1

57、158)

16. 北宋时的商业和城市发展

A 商业

1..经商风气普遍盛行,宋代知识分子提出“商业离不开农业,农业也离不开商业”“农商相藉,农商一事”商业为各个阶层、各个群体所接受。

2.商业经营规模的空前扩大:a 大商人的数量增加

b 地区性的商业群体扩大

c 全国范围内的商业经营规模扩大

3.城乡间、地区间的商品流通和市场联系空前密切

4.海外贸易高度发达(北宋是陆上贸易转为海上贸易的时代)北宋的贸易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品种之多远超唐代,当时的著名的港口有:广州、明州、杭州(北宋三大贸易口岸)密州、泉州

5.货币形态的变化:赋税货币化,交易规模扩大,市场上铜币流通严重不足,很多地方出现钱荒,于是民间的一些商人开始想办法,他们采用质押的办法,后成为一种信用凭证。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设立专门机构—交子务,面向民间限期限量发行交子,由政府担保,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发行的纸币,最早的法定纸币,最早在四川及其周边地区,南宋时全面推行,贵金属也开始承担一部分货币的职能。人们也要承担贵金属税

B 城市的发展

城市走向全面繁荣时期,且发展形态也发生变化,城市突破了原有的军事、政治所拘束的现象,渐渐发展成为各个经济、文化、社会中心。

1. 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北宋时北方为引领的格局打破,南北方并驾齐驱,北宋出现四大城市群带:a 以开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城市群带b 以秦州为中心的西北城市群带 c 以苏、杭二州为中心的江南城市群带 d 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城市群带(南宋时南方城市超越北方)

2. 城市经济的全面繁荣和经济形态的全面转变:

a. 城市商业的变化,商业活动在城市各地得到自由发展,商业形态发生变化,有传统的消费型商业转化为流通型商业(这意味着地区交流频繁,商品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型商业(自产自销意味着城市也成为商品的供应地)

b. 市场体系的变化,宋代分工越来越精细,分工专业化,市场和生产结合在一起,出现了

许多主题市场,称之为高层次的市场形态

c. 城市手工业发达,城市的民间手工业全面兴起,城市不仅成为市场中心,也成为生产中心

d. 城市体系的系统化,一种经济形态成为一种产业,产业形态多种多样

C 城市社会形态的重大变化

a.城市街区格局的重大变化: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工商业街区,城市居民市民化,市民即具有城市意识的人

b.市民阶层的全面的兴起:平民化,世俗化,商业化

c.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包括行政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城市卫生管理,建漏泽园,即公路

d.商业市镇的广泛兴起,最初是商业活动点

17. 宋代史学

这一时期史学很发达,主要表现在:史学体裁的完善,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史学著作 出现了纪事本末体,代表作: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史学巨作《资治通鉴》上到战国,下至五代,是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司马光

《续资治通鉴》是编年体断代史,北宋一朝一百多年的历史,李焘著

纪传体:后晋 刘煦《旧唐书》、欧阳修《新唐书》、薛居正《旧五代史》、欧阳修《新五代史》 典章体史书也有新的发展,唐 杜又的《通典》确立此体裁,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这时也是地方志的确立时期。

18. 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的改变

在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是中书省,管理行政,中书省下设六部:礼、工、行、兵、吏、户,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成为最高的军事机构,元代的枢密院三权合一,中书院设中书令,中书左右丞相,中书参知政事,这些都属于宰相级别。

在地方:实行省、路、县三级行政体制,省全称:行中书省,是中央直属派出的管理地方的行政机构,朝廷直接管辖地:腹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元行省共有十个: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浙江、江西、湖广。行省有统一的行政机构,管理长官是地方一级的行政单位,行省下面是路,相当于州府,但元代仍保留部分府,有的府与路

同级,有的与县同级。在元世祖统治后期,在福建行省的晋江县下又设立了澎湖巡检司,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的开始,从此以后,台湾地区正式纳入到中央统治区域中。

元朝在中央还设立了宣政院,管理宗教事业和藏族居住区,第一任宣政院长官是八思巴,从此时起,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域。

上一篇:高中学生励志演讲稿下一篇:班组施工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