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制度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精选10篇)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 篇1

一、先秦兵制

先秦时期普遍实行征兵制。西周春秋时代,军事制度与宗族政治相辅相成。春秋晚期,随着宗族政治的逐渐崩溃,建立在宗族体制上的贵族军队也在不断分裂瓦解。郡县征兵的现象,在春秋时期已渐露端倪。征兵的对象扩大到郡县的编户齐民,使各国军队的数量空前增加。战国时代,为了适应频繁激烈的兼并战争,各国还建立了常备兵制度。常备兵以战争为专职,经过严格考选和训练。魏国的常备兵称为“武卒”,入选者可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齐国的常备兵称为“技击”,斩获敌人一个首级给予黄金一锱(八两)的奖赏。秦国的常备兵称为“锐士”,立功者重赏,有过者受罚,赏罚严明。

二、秦汉军制

秦统一全国后,征兵制被推行到全国各地。当时以郡县为单位征兵,兵丁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士兵基本上都是以徭役的形式征发而来的。秦代兵役制规定:男子到了二十三岁就要服兵役,一生中要当两次兵:一次参加警卫部队,叫做“正卒”,守卫都城咸阳,期限为一年;一次参加戍边部队,叫做“戍卒”,守卫边疆,期限也是一年。此外,还要在本县、本郡服兵役一个月,称为“更卒”。但由于秦代战争较为频繁,男子的兵役负担实际上比兵役制规定的负担要重。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等考古资料,不少男子在二十岁之前就已经当兵,参军的次数也不止三次,只要在当兵的年龄范围之内,随时都有可能被征调当兵。这种兵役制度体现了秦代“穷武极诈”的传统。

汉承秦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按照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当兵,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为当兵年龄。在适龄期间,每年农闲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一次在地方,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师,称“戍卒”或“卫士”。汉武帝时,加强宫廷禁卫军的力量。选择英勇善战的“六郡良家子”组成羽林、期门二军。另将羽林军中所养孤儿组成军队,称羽林孤儿。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将禁卫军分为八支,每支七百人,由八个校尉率领,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这支军队后来成为西汉的主力军队。

三、魏晋南北朝军制

三国时出现了世兵制,父子相继为兵。世兵不属郡县,由军府统一管理,称作“士家”、“军户”。北朝时期军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西魏时宇文泰在大统九年(543)创立府兵制度。西魏末年府兵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率领,每个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又设两个开府将军,共二十四军。当时府兵不属郡县,只管打仗,不纳赋税。

四、隋唐军制

隋朝继续实行府兵制。隋文帝规定:府兵一面在州县落籍,耕种田地,“一与同民”;一方面仍保留军籍,轮番宿卫,从而使府兵制与均田制进一步结合起来。唐朝改进府兵制度。府兵制的组织机构大体沿袭隋朝,十二卫仍为最高领导机关。而基层组织则由隋时鹰扬府改为折冲府。全国共有折冲府640多个,其中关中地区就有261个,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折冲府下又有团、旅、队、火等。府兵由均田农民中的丁壮充任,定期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不服役时则从事农耕,农闲则进行军事训练。府兵的征调要由中央兵部下发兵符,经与地方军政长官对勘相合以后,才能成行。遇有战事,则命将以出,战事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免除了将帅专兵之弊。唐代府兵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从均田农民中点兵,兵源较为保证;资粮甲杖自备,把部分军需品转嫁于民,减少了封建国家的开支。第二,中央十二卫督率各府,军府又相对集中在关中地区,京城地区拥兵二十六万,占全部兵力的3倍,形成朝廷“居重驭轻”之势。第三,战士平时有训练,保证了战斗力。有事“命将以出”,事毕“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将帅难以吏兵跋扈。这些特点表明:府兵制有强化中央集权的性质。

唐朝中期,开始实行募兵制。唐朝的府兵制是以农民受田为前提,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的。唐高宗至玄宗统治时期,土地兼并加剧,赋役滋重,大批农民破产或逃亡,均田制逐渐废弛。随着均田制的废弛,府兵制也逐渐破坏;逃亡农民自不待言,破产农民亦无法承担自备甲杖的负担,于是,兵源成了大问题。另一方面,府兵制本身流弊日增,此时府兵受到了种种奴役,也加速了府兵制的崩溃。开元十一年(723)卫士涣散,朝廷开始实行募兵制,后改称“彍骑”。开元二十五年(737),以募兵代府兵戍边,称“长征健儿”。天宝八年(749),各折冲府已无兵可调,朝廷只好下令停发鱼符敕书,府兵制正式废止。

五、宋元军制

宋代军制主要是募兵制。当时有四种部队:禁军、厢兵、蕃兵和乡兵。禁军是皇帝亲兵,驻守京师,兼备征讨,是正规军。厢兵是各州募集的地方军,不能作战,只服杂役。蕃兵是招募的西北少数民族士兵,屯戍边疆。乡兵多为当地征发,用以防守地方。蒙古时期实行部落兵制,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全部当兵。元朝军队有四种:由蒙古人组建蒙古军和由最先归附的西北诸族组建探马赤军是元朝的主力部分。此外还有“汉军”和“南军”。

六、明清兵制

明代在军事上制定“卫所”制度。将全国军队编为卫所军和京卫军。卫所军的来源

有四:一从征;二归附;三谪发;四垛集。府县各卫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司又归统于五军都督府。京都的卫军则为四十八卫军(后增到七十二卫)、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军三大营”。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的训练与管理。有战事则由兵部秉皇帝之意征调,派将军统领出征;事成后各归本位。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 篇2

到了唐代, 开始出现“退休”一词, 不过, “致仕”的说法还是一直沿用下去了。

退休制度的核心是退休年龄的界定, 各朝代对此有不同的规定。据《礼记》记载, 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 如唐朝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 精力衰耗, 例行致仕。”而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 70岁退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到了明清两代, 才逐步改为60岁退休。特别是到了清朝, 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皆根据职务大大提前了:“参将五十四, 游击五十一, 都司、守备四十八, 千总、把总四十五。”官越小退得越早。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七十退休, 武官则可延长十年到八十岁退休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对退休年龄有具体规定, 但也有很多例外, 因为皇上就是苍天, 圣旨就是制度。比如元朝的大天文学家郭守敬, 年逾七十后屡次申请退休, 但皇上就是不准, 结果86岁时, 卒于知太史院事任上。真的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了!

退休制度的另一个要件就是退休后的待遇, 这关系到退休官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尊的大问题。历朝历代对此都比较重视。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 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 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 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证书, 虽然形式不同, 但意思是一样的。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 仍恩准在朝廷行走, 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 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 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 退休后会优厚对待。汉代规定, 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 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 则干脆委任一个“顾问”之类的闲职, 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 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 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宰相宋致仕时, 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 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在中国古代, 官员主动请辞, 提前告老还乡也是退休制度所允许的。明弘治四年 (1491年) , 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 不分年岁, 俱令致仕。”也就是说百分之百地批准, 你尽管提前退休好了, 反正想当官的人有的是。

非正常退休, 最好的理由莫过于“告病”。告病退休称作“乞骸骨”、“乞身”等, 意思是求求您行行好, 放过我这把老骨头吧。如唐太宗时的官吏退休年龄是七十岁, 对朝廷有大贡献者还可延缓退休年龄。而开国元勋李靖, 虽是在“功德坊”凌烟阁上挂有画像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但因自感伤病碍身, 所以在六十四岁时“上表乞骸骨”, 恳请准许退休了。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演变 篇3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的综合性基础理论门类,对军事科学其他门类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总体指导作用,又从军事科学其他门类中汲取营养,使自身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西周至清朝)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是别具异彩的珍贵遗产,它不仅曾经哺育了无数精兵良将,而且影响和指导了历代军事活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有其鲜明的特征:1、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它们虽然早已亡佚,或仅存只言片语,但已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一些有关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2、舍事言理,思辨深邃。中国古代之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素有从哲学高度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传统,因而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3、崇尚道义,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谨慎,“临事而惧,好谋而成”。4、注重谋略,以智使力。有人说东方重道轻器,重谋轻力,此话不尽全面,却不无道理。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中,羽扇纶巾,胸藏奇谋方略、锦囊妙计的诸葛亮向来是智慧的化身。讲究谋略,以智使力,一的确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大致经历了一个“屋顶”式的发展轨迹:萌生于夏、商、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进入迅速生长时期,达到了中国古代至世界古代军事思想的高峰;从秦王朝建立到清前期,则是其长时期缓慢演进时期。

第一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

据实物和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兵书源于殷商,但作为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军事思想,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已开始萌芽。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在这时国家建立了军队,出现真正的战争及其相适应的军事思想。这时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但对军事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军事专著比较少。

此时并不重视和提倡军事中谋略的运用,视谋略为小人之举,不仁不义。如春秋时期宋、楚两国在泓水交战,宋国在战前已布好阵势,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趁楚军对正在渡河及渡河后处于处于混乱的时机出击,但宋襄公“讲求仁义,耻于诡道”,结果遭到失败。

第二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军古代军事思想取得辉煌的成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兵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取得辉煌成就并趋于成熟的原因:1、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大变革。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思想来指导新生力量的发展,军事思想也是其中之一;2、是这时候战争比较频繁。这些频繁发生的战争和会盟就为军事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源泉;3、是由于文化的普及。由于私学的兴起,春秋战国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文化教育普及于民间。这就为军事思想的成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4、各诸候国的重视和提倡。各诸候国出于生存和争霸的需要,也都争相招贤纳士,广揽人才,鼓励人们进行军事理论的研究,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客观上也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

第三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鸦片战争,我国为封建社会时期。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但历代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对军事的研究和探討,影响了军事思想的快速发展(秦朝谈兵论法是杀头之罪)。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这时的战争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

此时军事思想的特点有:1、战略思想成熟、完善。三国时的诸葛亮隆中一对;明朝的朱元障,采用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取得了天下。在中国历代开国皇帝中,由农民起义领袖转化而来的只有刘邦和朱元障,而他们二人恰恰是在战略构想方面高人一筹;2、与各军兵种相适应的军事思想的形成。由于骑兵、舟师的出现及火器的应用而出现相应的军事思想;3、军事理论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先秦兵书的特点是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同一本兵书可能包含战略、战术、气象、地理、兵器、训练、编制等不同的内容。而这个时期的兵书除了总体性的研究外,还有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专题性的兵书增多。从一些兵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出这种发展倾向:《历代兵制》《守城录》《练兵纪实》《神器谱》《火攻挈要》《海防图论》等。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4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大体是一致的,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正式考试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读书人在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要接受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俗称县试。县试通过后,再接受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府试及格的称作“童生”。取得身份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童生的年龄有老少之分。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学政由皇帝任命进干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员到各省去任职。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试”。中中秀才就意味着脱离了平民阶层,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圈子。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说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乡试共考三场,以初九日为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明清的科举考试采取弥封、糊名、誊录等做法来防范舞弊。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方式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翰林官充当。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干或六部尚书充任。会试考场的各种规矩,与乡试基本一致。殿试在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 1

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干,功名就到了尽头。殿试以后还要进一次考试,即朝考。根据贡干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根据录取等级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朝考。(连中三元)

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都规定,科举考试中必须用八股文体作文章。八股文又叫“八经文”、“制艺”、“时艺”、“时文”等。由于文章题目主要出自四书,这种文化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文章须有破题(点明题目要旨)、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作进一步的说明)等部分,然后有提比、两相比偶的文字,共计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同时封建统治者还规定,以朱熹的集注作为作八股文章的准绳。从形式到内容,都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他们只能依照题意揣摩古人语气去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封建统治者既然把八股文作为控制人民思想、窒息各种反抗精神的重要工具。清乾隆后,院试、乡试、会议都必须考诗,称为贴诗。这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明清两朝国家一级的学校是国子监。国子监的长官为国子祭酒,其下又有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官。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明清时的监星主要有举监,由举人做监生的,叫举监。贡监,由秀才做监生的,叫贡监,也叫贡生。荫监,凭借父辈做官而成监生的,叫荫监。例监,以捐纳钱粟得为监生的,叫例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宋朝

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中,设立的考试科目很多,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有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等。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州试时,由州之通判主持进干科考试,以州之录事参军主持其余各科的考试。州试取中的考生于冬季集中到京城尚书省礼部,这些考生被称为“举子”、“贡生”省试后,皇帝要亲自主持殿试。这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宋太宗时,把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干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级等级,同时在琼林苑赐宴,称闻喜宴。除了进士科受人尊崇外,制科也很受人青睐。最初制科考试是应考人直接接受皇帝的考试。因此,有人把制举考试称为“阁试”,把阁试及格通过称为“过阁”。在制科中,官员考取后可以升官,百姓考取后可以得官,而且分阶段产都免授边远偏僻地方的官职。宋代有词科,词科考试要求考生须博览古今,熟悉各种文体格式,它注重文章四六对偶、堆砌典故,讲求形式、技巧。与科举制相配合,也曾实行过“三舍法”取士。国子监学生分为上舍生、中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如果考试成绩优秀,外舍生升为内舍生,内舍生升上舍生。如果考至上舍上等,即可以直接授官;考至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考为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省试。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唐朝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遍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之后,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有的州、县官府报考。地方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的人被送到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这样的人叫作乡贡。唐代科举考试常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有制举和武举。唐朝所设各科,以应考进士、明经的人最多。其中又以进士科最难考。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唐代武举只实行了一段时间便停止了,但是却为后世开创了先例。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官员和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其中又可分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名目。制科是朝廷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办法,但是往往不被人们敬重,以为非正途出身。唐代确立的科举制度马选官权力集中到朝廷,加强了中央的统治权力。科举制度为庶族中小地方、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道路,因此受到中小地方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拥护,人而增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致使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墓登天子堂”的幻想。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元朝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反思 篇5

学习了赵利剑老师的课堂录像,然后结合当时自己的授课,我感到很有必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做一个的反思。

第一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仍然按照原来的授课模式,更多的把精力放在知识的深挖与拓展上,而在“备”学生上明显不够,自己讲的起劲,归纳了许多,而学生真正能接受多少,领悟多少却缺少考虑,因为知识不是他自己归纳出来的,理解很表面,过几天又忘了。学生记了忘,忘了记,除了历史学科知识的庞杂外,老师的授课方式大概是一个很大原因。而新课程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但更侧重“备学生”,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老师在备课时应更加注重设问的技巧,注意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到深的理解问题;老师既要敢于放给学生,又要能够收回,能够总结、升华,能够画龙点睛;老师一句好的过渡语,既能让学生感到自然,又能激起学生对下面问题的好奇感和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原来的惯性思想应有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新课改的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我在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也曾经让学生进行过讨论。但回想起来,仍有不足。课程教教学中不变的灵魂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而教学方法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是不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某个问题就算是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了?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讨论?讨论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或价值观方面有何提高?讨论后老师如何归纳升华,这些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老师讲解、归纳,互动中对学生提问、学生就近讨论、分组讨论、甚至包括上黑板答题、默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都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哪种方式应根据时间、内容及时调整。学生收获的大小是判断这节课好坏最主要的标准,学生上完一节课的表情反应应该能部分说明问题。看了录像课我觉得应该采取的模式是“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本章开始应该首先让学生阅读专题序言,让学生分析各段的大意,并相机诱导、指正。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西周雏形,秦朝形成,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加强,元进一步发展,明清顶峰。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教材体系的变化,课本上知识表述侧重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真正的变化,高中历史老师首先是我自己,要有紧跟新课改步伐的意识和决心。理想的教育教学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与教育的主体(教师)交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正确引导,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引导到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要让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教案 篇6

1、约公元前2070年, (填人物)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

2、约公元前,商汤建立上朝。

3、公元前1046年, (填人物)灭商,建立西周。

二、分封制(内容、分封制的对象诸侯的权利、诸侯的义务、分封制的作用)

1、分封制的内容:土地及人们分封给诸侯

2、诸侯的主要成分:周王室成员、功臣和先朝旧贵族

3、诸侯的权利:世袭统治权、领地内再分封

4、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拱卫王室、提供军赋和力役

5、分封制的作用: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理;

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核心: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一、 秦的统一

1、公元前2,秦王嬴政终于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二、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

1.来历: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的地位及权力: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治事务;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系统。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制的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3.郡县制建立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对中国地方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积极: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2.有利于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

消极:

1.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农民起义)

2.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焚书坑儒)。

一、汉朝的郡囯并制

1.背景:刘邦为吸取秦朝孤立之败,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

2.影响: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增强,割据一方,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

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

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

3、影响: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客观上减少了行政失误,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

1.行省的设置: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东、山西),以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此外还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行省的权力: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3.行省制度的意义:

(1)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用“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3、隋唐:科举制。

(1)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完善。

(2)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并被历朝沿用。

一、废丞相、设内阁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始设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事务

2.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3.内阁性质:非法定的行政与决策机构,是皇帝的內侍机构。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特点:①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三、明清时期君主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 篇7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 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代察举的标准, 大致不出四条, 史称“四科取士”, 《后汉书·百官志》 注引应劭《汉官仪》说:一曰德行高妙, 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 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 能按章覆问, 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 遭事不惑, 明足以决, 才任三辅令, 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 下迄东汉未改。 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 或全举四科, 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 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 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 (通常指经学) 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这些都是功名, 有了功名, 便可实授官职。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 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 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 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 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 曹操审时度势, 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 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 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 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 或备顾问, 或委任政事。 征聘之方, 由来已久, 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 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 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 汉高帝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 求贤诏, 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 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 且特予优待。 如武帝即位之初, 即“使使者束帛加壁, 安车以蒲裹轮, 驾驷迎申公”, 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皇帝征聘, 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 被征者来去自由, 朝廷虽可督促, 如坚不应命, 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 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 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官员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 试用之后, 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 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 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 却易于显达。一种是州郡辟除, 由州郡佐吏, 因资历、功劳, 或试用之后, 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 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公府与州郡既有自行选官之权, 而被辟除的属吏又不为朝廷命官, 故去留亦可以自便。 如不应辟, 也不能加以强迫;否则, 要受到舆论的非议。 尤其是州郡辟召是当时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 而且既辟除之后, 主官即当加以重用;否则, 气节志行之上就要辞去。另一方面, 公卿牧守既可自行辟除, 他们为了发展个人势力, 皆争相以此笼络士人;而士人为了做官, 也不得不依托权门。这样便发展成为一种私恩的结合。西汉时被辟除者犹为国家官吏, 到东汉则实际上成了主官的私属。 于是朝廷集权力量遭到分割, 地方割据势力得到发展, 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局面, 与用人之权转移到私人手中有很大关系。

九品中正制

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 乡里组织遭到破坏, “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在此情况下, 三国时的曹魏御史大夫陈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 郡的 “中正官”, 负责察访本地士人, 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 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 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 按品级授官。起初, 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 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 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但到魏晋之交, 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 著姓士族”所垄断, 他们在评定品级时, 偏袒士族人物, 九品的划分, 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 此后的三百年间, 出现了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科举制

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 只是按照门第高低分配权力, 不能满足数量众多的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 而门第高的土族腐败, 因而加剧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地方割据分裂的倾向, 说明士族制度已经腐朽。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 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 中小地主势力增长, 非常渴望进入统治阶层。 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 于开皇七年 (587年) 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因为是分科取士, 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 从而量才录用, 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 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浅析中国古代谏官制度 篇8

关键字:谏官;思想基础;启示

"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白虎通.谏诤》论及朝廷职官时说,"设辅弼,置谏官",谏官被看作是与左丞右相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

一、历代谏官制度述略

(一)先秦谏官的设立

谏官的设立始于周代,盛行于秦汉至唐宋时期。周文王时,周王室内设有"保氏"一职。"保氏",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官。"保氏"的职责是司掌规谏王的过错。春秋战国时,直接以"谏"命官,称为谏官。谏官处在君王身边,专司其过,找君王的缺点毛病。

(二)秦汉谏官制度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各项制度有较大的变革,但谏官不能不设。秦初置谏议大夫,其谏官制度对后世影响至深,谏议之职直沿至宋元时期。秦置谏官,真正的名称是"谏大夫",隶属郎中令,无定员,多至数十人,职掌议论。汉武帝时沿袭秦制,仍设"谏大夫"。

(三)隋唐谏官制度

隋唐时,谏官机构不断扩大,特别是唐代,是谏官制度的兴盛时期。唐太宗积极倡导,恐人不言,使谏诤一时成为风气,犯颜直谏、面折廷诤的事例屡见不鲜。也由于唐太宗开了"纳谏"之风,做到了"从谏如流",因而唐代皇帝一般都比较重视谏官的作用。

(四)宋及宋以后的谏官制度

宋代也重视谏官,曾专门从"三省"中的门下省分出一个谏院与三省并行,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加上门下省的"给事中",合称为"给谏"。 元代废门下省,谏议、司谏、正言也随之俱废,因而未设专职谏官。明代亦无专职谏官,而由"给事中"兼任谏职,流俗为"给谏"。清代言谏之官的建置大体如明代,有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两班人马。

以上历代谏官制度的概述,可以看出,几乎自周及春秋战国以后, 各朝于谏官设置均有重视,尤其以唐代谏官机构最为齐全完备。谏官制度是制约皇帝的制度,虽然其制约性极其有限,但不能不说是一个奇特而重要的历史现象。

二、谏官制度的思想基础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得以在中国古代产生,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与深刻的思想、经济和政治原因。

从历史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在国家产生之前存在着相当长的国家雏形状态时期,传说中的尧、舜、禹就是处在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原始公社制已经濒于崩溃,而作为国家雏形的部落联盟管理组织则有了长足的演进与发展。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实行"禅让"制。尧、舜、禹虽然身为部落联盟的首脑,但是由于其尚处于原始公社的末期,尚没有也不可能有后世君王的权威与尊严,因而其形象具有勤政爱民、任贤纳谏的一面,从而为后世儒家所极力宣扬而成为后世君王仿效的典范。

就思想方面而言,尧、舜、禹时期的共政传统观念与神学政治观念构成了最初的言谏制度。至汉武之时,儒学大师董仲舒融儒家思想与阴阳家思想于一炉,锻炼出一套"天人感应"理论与纲常伦理思想相结合的神学政治道德思想体系来。言谏文化至此正式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而对后世君臣与言谏官制产生深远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土地王有制的农业经济,使得君王与贵族之间不仅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关系,还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关系。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古代产生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外,也催生了制约君权的文化与制度。贵族臣僚们处于对自身经济利益以及家族经济利益的关注,对君王的错误决策势必加以坚决而温和的抵制,暴动政变与无原则退让都不利于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言谏是一种最佳选择。

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国家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相当长时期的政治文明,以臣谏君的模式早已存在。另外,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产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联盟政治构架演化而成三代时期诸侯共政、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形式,伦理观念与神学政治结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时又是家族内部矛盾,君父一体观念带来忠孝一体观念,这就注定解决皇族与豪族的矛盾的方法只能是温和的、家庭式的方法,于是言谏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三、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给我们的启示

(一)对公共权力实施监督在现代国家也不可或缺

公共权力是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它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指出:"这种公共权力在每个国家里都存在。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会所没有的。""这个特殊的公共权力所以需要,是因为自从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居民的自动武装组织已经成为不可能了。"很显然,公共权力是国家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一切职能活动的根本前提。

我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专制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长达两千多年。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解析它的历史原因对研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君王之言就是法,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统一。然而,就是这样以专制著称的社会历史形态,行政监察缺席也不可缺。

(二)必须以史为镜,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典论监督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把监督的重点和精力放在对下的监督上,因为公共权力行使主体是人数众多的各级基层官员,关注他们是否滥用职权,是否以权谋私,是否贪污贿赂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与此同样重要的是对上的监督,在这个方面我们的体制和机制有缺失、不健全。上级掌握着决策权、决断权,所以对上的监督涉及了对决策权的监督。然而,对上的监督又是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我国古代的谏官制度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特定背景下衍生出的监督制度,上谏成为我国封建专制体制中内生的一种制度,其形式是用言词规劝,它发挥了有限的对上的监督作用。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虽然在本质上是属于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这一性质注定其将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极端强化而走向衰败与灭亡,但是它所强化的德政仁政、开明专制的概念,约束君主自律并接受他律的传统,它所培养的社会全体成员参政议政与爱国主义意识以及坚持真理、用于殉道的道德情操,不仅对于中国古代巩固君主专制社会政权、减少政治决策失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以德治国"基本国策、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完善现代监察制度、发动群众积极参政议政,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

参考文献:

[1]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彭勃 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3]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5]石俊超 刘彦伟.比较监察制度[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6]赵映诚.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0(3).

[7]杨庆东.我国古代"言官谏诤"制度的演进及启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3).

漫谈中国古代调解制度 篇9

作者:新沂市人民法院:胡长庚发布时间:2009-03-05 11:56:31调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对我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由于调解不需要昂贵的诉讼费用,加上方法灵活,程序简便,因而深受民间欢迎,成为我国古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调解最早可追溯到奴隶制社会的周代。《周礼.地官》记载的官名中就有“调人”,是专门负责调解事务的官员,他的作用是“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秦汉时,县以下设乡,乡设有秩、啬夫和三老,掌管道德教化和调解事务,调解不成再到县衙起诉。汉代司法调解程序比较复杂,先由受理诉讼的司法机关依据原告诉状写成爰书,将爰书发往被告所在地的县廷或者戍所候官,再由县廷或者戍所候官将爰书交由乡啬夫或者期限层候长负责验问,调解以息讼。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官府大多根据“礼”的内容,调解民事纠纷。

在唐代,基层分设乡正、里正和村正,有权处理地方上的轻微刑事案件,并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仲裁,不能取决方交府县处理。

元代时调解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广泛运用调解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成为元代诉讼的一大特色。调解的方式有民间调解和司法机关调解,民间调解由基层社长负责对邻里间民事纠纷“以理喻解”,调解结果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一般不能再依同样的事实和理由提起诉讼。

明代将儒家“无讼”观念付诸实践,即使出现民事纠纷,也尽量以不烦扰官府,由民间自行调处和息讼为上策。明初,各地各乡设立“申明亭”,由本乡人推举公直老人并报官备案,民间纠纷小事由老人主持,在申明亭调解。调解不能和息的,再向官府起诉。明中后期,各地推行“乡约”制度,每里为一约,设“圣谕”、“天地神明纪纲法度”牌位,每半月一次集合本里人,宣讲圣谕,调处半月来的纠纷,约吏记录,如当事人同意和解,记入“和薄”,不同意者可起诉至官府。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篇10

中国古代史专题

授课人:杨经纬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

○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

○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中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

授课人:杨经纬

汉朝 汉承秦制

有所变化 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尚书台 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 中书省 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宋 二府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三司 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元 中书省 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 最高军事机构

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后期:设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

宋 文臣做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边远民族地区高寒宣政院进行管理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设内阁起到辅助的作用。

2、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南书房。

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新任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高中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

授课人:杨经纬

题型突破

1武则天陵墓前有名的无字碑,若要书写她当政期间的政绩,不包括

A.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B.发展科举,首创殿试制度

C.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D.任用庶人,抑制门阀士族

2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对五军都督府职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军都督府掌京师军权,兵部掌地方军权

B.五军都督府掌地方军权,兵部掌京师军权

C.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无调兵之权

D.五军都督府有调兵之权,无统兵之权

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4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相权得以重新恢复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专制日益强化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5.唐朝完善了秦朝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在

A.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有效地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C.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和制约 D.加强了对藩镇的控制,强化了皇权 6北宋削夺地方财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7.今乌鲁木齐一带曾设置别失八里行省,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占据,后期重新回归中央政权。这里的“中央政权”应为()A.秦朝政府 B.汉朝政府 C.宋朝政府 D.元朝政府

8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某项制度:“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孟德斯鸠评价的是()A.分封制 B.君主专制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中央集权制度

9)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高中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

授课人:杨经纬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10.在西汉政府实行的下列制度中,其演变结果与最初目的不相符的是()①“推恩令” ②刺史制度 ③“附益之法”④察举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材料题

材料1: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曾经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80年。

材料2: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陕西简称“秦”与历史上哪一政治制度有关?哪些省的简称也与这一原因有关?请举例说明。(6分)

(2)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试分析秦朝能实现统一的原因。(5分)

上一篇:探春令,探春令沈端节,探春令的意思,探春令赏析下一篇:伴郎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