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探究(精选8篇)
一、诗的解读 1.分层阅读法
(1)实生活层面
基本信息——人、事、物、景(2)感情层
意象=意+象
意境=意象+„„+意象 画境——戏境
七种基本感情类型:喜、怒、哀、乐、爱、欲、恨(3)思想层
感情背后的理性。(4)观照层
移情入诗,同化为一
观照自我 联想自身,兴起感怀 观照社会 诗中社会
现实社会
观照艺术 2.诗的题材类型
基本类型:登高、怀古、赠别、咏物、感怀、边塞、山水等。3.三条线索:
a.显性人格——儒家基础的忠君、爱国、忧时、惜民、怀才不遇等 b.隐性人格——道家基础的逍遥、自由、释脱、放达、宁静、无为 c.性情人格——心性自由解放基础的情感(爱)至上主义 4.主题的历史形态
一、汉乐府诗的思想性
1.对统治者压迫的不满、反抗和对生活艰难的感慨。2.对战争和徭役的描写。
3.写男女青年爱情,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对爱情自由的迫害。
二、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三、魏晋六朝诗歌的思想特点
1.国家社会意识——以“三曹”及“建安七子”为代表,关注民生疾苦,表达建功立业的思想。
2.山水审美情趣——以“陶谢”为代表,体现文人的隐逸人格,寄情山水(或田园),寻求心灵与自然山水交融的自由与释脱。3.宇宙生命思考——有“玄言诗”的基础,主题一般表达宇宙无限、人生苦短,思考人在有限的生命内如何把握人生等终极问题。4.个人际遇情怀
四、开风气之先的初唐诗歌
突破“宫体诗”的藩篱,风格健朗,在诗人的个人命运沉浮中见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1.命途多舛的“四杰”
2.承前启后的诗人——陈子昂
五、蓬勃向上的盛唐气象
盛唐是中国古代史上最为繁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诗人们的思想也健康、开朗,充满了解放性和创造性,在诗歌创作上,表现出了盛唐时代特有的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旋律。1.盛唐边塞诗
边塞诗的主题往往是积极健康、充满进取精神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异域奇境——寒天、雪大、景物壮阔等。(2)抒写杀敌报国之志。
(3)描写战事惨烈、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突出爱国的豪情。(4)在边塞思念故乡、亲友。(5)征夫思妇题材。2.盛唐山水诗/田园诗
山水诗是隐逸思想和生活的产物,诗歌的主导思想即隐逸思想,体现了中国文人的“潜性人格”的一面。内容以表现自然山水风光或山林闲居生活为主,通过写自然景物的静美或山林闲居生活的恬谈自如来表现诗人向往人格独立自由,心灵回归天然的愿望。山水诗的最常见写作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或以景传情,是中国诗歌审美形态“意境”的最高典范。
严格地说,山水诗和田园诗是有区别的,在盛唐时代分别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其他的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3.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潜性人格——道家思想的代表,飘逸潇洒,自由浪漫。)4.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显性人格——儒家思想的代表,忧国忧民,沉郁顿挫。)
六、中唐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极其新乐府运动
七、“孟诗韩笔”和“八司马”事件
九、残唐五代词
1.花间词
2.南唐词
十、宋词
1.北宋婉约派
2.北宋豪放派
3.南宋豪放派——辛弃疾与南渡爱国词人
4.南宋婉约派——白石与梦窗
十一、元散曲的共同主题 1.元曲作家的共同个性
元朝的文人,因为特殊的社会处境,思想更为激进,一方面他们需要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强调自己的个性,通过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来强调自己的主体存在。于是元曲作家有一个显著的共同个性特征——“性情中人,浪子风流”,他们多喜标榜自己“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 2.主题形态
描写自然风光,歌唱山林隐逸;描写男女风情;鄙薄功名利禄,藐视封建礼教;涉及当时重大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痛苦。
十二、近晚有资产阶级思想的诗人
夏完淳、龚自珍、郑燮、黄宗羲、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苏曼殊、谭嗣同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炼字——诗眼
(题型为:找出全诗或某一句的“诗眼”;分析诗句中运用最精彩的词,等。)
1、词类活用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悦”使动,山光美好感染到了鸟的心性,突出了山寺之美。“空”形容词使动,静而宽的潭影使人心也变得空寂,情景交融,互相映衬,突出了景物之美,人心之静。
2、动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闹”把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拟人,既是由衷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又是诗人之心。
3、形容词 形容词用得恰当,最能突出形象、境界、感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圆”生动传神,境界瑰丽、开阔。
4、叠词
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形式整齐,声音和谐。)②起强调作用。(加强感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6、表颜色的词
表颜色的词,是符合诗歌形象思维的典型范例,作用是:①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②表现特定的心情.“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二)语言/意境的风格 ⑴清新——多指语言风格。
表述为:清新自然,质朴不雕。(不事雕琢,清新质朴)
多见于田园山水诗。内容上以描写山水自然风光,并且咏叹田园生活为主,思想感情上以平静愉悦,闲逸萧散为主,也有一部分气象萧瑟,幽寂冷清,成为禅学的寂灭,或因政治命运艰难转向山水间寻求寄托。⑵明快——多指语言风格。
表述为:简洁明快,洗练晓畅,语言不加雕饰,感思想开朗浅显,通俗易懂。如白居易《卖炭翁》,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渡》。⑶绚丽——语言绚丽。
表述为:辞藻典雅精丽,色彩明艳,形象鲜明。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⑷冲淡——冲虚淡泊(意境类)
表述为:淡泊宁静,恬淡自然,闲逸、静穆、深远。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维。对应于语言类的“清新”。⑸雄浑。(意境类)
表述为:意境开阔雄厚,气势浩瀚,气魄雄伟,景观壮丽。
代表作品:曹操的《观沧海》,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⑹豪放。
表述为:豪迈奔放、情感激荡、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傲骨嶙峋、狂荡不羁。代表作:李白的《将进酒》《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⑺旷达。
表述为: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
代表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⑻沉郁。
表述为: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舒缓悲凉、忧愤蕴藉。代表作:杜甫的三“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⑼悲慨。
表述为:忧思悲壮、慷慨悲壮。
代表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⑽婉约。
表述为:语言清新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取材多为个人感触,男女之情,山水风物。
(三)鉴赏诗歌语言修辞技巧(略)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章法)
(一)起兴。
以景起兴:后演变为“情景交融”的抒情写法。以物起兴:有比,后成为“比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作用:①引起下文。②烘托气氛。③垫定感情基调。(二)比:即比方,句法上为“比喻”。
(三)象征。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比语法上的比在烘托形象上更完整、更丰富。对应咏物类诗。效果:①生动形象。②含蓄委婉。③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如:香草、美人喻君子,鹏鸟喻志向,松柏、美玉喻品质。(四)对比——突出强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加强反差,令人震撼。
(五)烘托——从侧面着重描写,作为陪衬,突出所需描写的中心事物。《陌上桑》中的秦罗敷,用行人、少年来烘托女主人公。《琵琶行》以江月的描写来烘托景色的美妙。(六)衬托——相对“烘托”更强调“物——物”对应关系。正衬——英雄衬英雄,反衬——小人衬英雄。
原则上与对比不同,对比两两相对,衬托有主有次,但很多题可以忽略二者的差别。(七)联想和想象。
表述为: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描写了一个境界,传达了一种感情。评价性的话有:“神思飞越,奇思遐想。” 代表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八)用典。
作用:①使诗歌语言精炼,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言简意丰。意象重叠,双重意蕴。代表作:“庄生晓梦逐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②以古喻今,借古讽今。
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九)以动(噪)衬静——突出静,营造气氛。化静为动——使静态之物/画面有动感,新鲜、生动、营造特别意境。(十)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理解虚实含义: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在诗歌中,“实”往往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往往指的是幻想之境,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未来之境、想象远方之境。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实境:李白的人生现实。(幻想)
虚境:幻想神仙之境。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设想)
”柳永《雨霖林》“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未来)”效果评价:①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丰富了诗歌意象,开拓了诗歌意境,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空间。②实境与虚境强烈反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中心。如:姜燮的《扬州慢》夕日扬州城的繁华,如今荞麦青青。③实景与虚景相辅相成,渲染烘托,突出了中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怔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十一、抒情方式
a)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一般: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相反:乐景写哀情,哀景抒乐情。b)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十二、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前后呼应)、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
四、考点及答题规范 1.鉴赏形象——把握意象
意
+
象
感情
人、事、物、景的特征
设问方式:描写了怎样的形象,什么样的画面,某意象的特征,刻画怎样的人物,景物及其作用,什么样的场景气氛等。
答题要点:包含生活层内容,体现感情层;基本内容要抓特征,感情概括要鲜明;指向艺术或指向感情思想。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通过哪些意象写出了怎样的意境?(5分)答案:(5分)作者通过烟柳、淡云、孤雁、寒日、暮天五个意象的描写,写出了空落、孤单、凄凉的意境。(答出三个意象给1分,答全给2分;意境分析正确给3分。)
2.鉴赏语言 3.鉴赏表达技巧
艺术鉴赏类题的答题程序及要点:a.指出技巧;b.分析技巧;c.说明效果。4.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5.探究类题
偶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诗的普遍哲理等。有主观性。
题例: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出栈
(清)张问陶
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
①②
送险亭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
【注释】①送险亭:在四川境内栈道终点处一座亭子。②陈仓:今宝鸡市境内,为关中与汉中交通要冲。(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情感?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答:采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诗人在送险亭边回看来路,千万座山峰似乎飞舞着来到了陈仓,采用这种手法,赋予看山峰人格化的特征,生动形象,夸大了山势的险峻,想象奇特,(2分)表达了诗人走过险途后的轻松、愉悦,欣慰的心情。(2分)
(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 但归结起来, 常见有反战抗战、忧国伤民、理想壮志、爱情闺怨、山水田园归隐、黍离无常、仕途官场、思乡怀人、朋友离情、赞美高技、托物言志、自安自慰、伤春感时等主题, 每种主题的诗歌都有章法可循, 有规律可依。本文仅以伤春悲秋主题的诗歌举隅来探究诗歌教学“授渔法”和学生课外诗歌自主阅读“点读法”。
首先明确诗歌 (包括现代诗歌) 四要素:语言、意象 (景象、物象、人象、事象) 、表现手法、思想感情。阅读一首诗歌, 只要能读出以上四点即可完成阅读程序, 也就是“读懂了”该诗, 而其中主要的读出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其实, 高考设题也主要是从这两点入手) 。读伤春感时诗也是如此。
伤春感时诗在景象营造、手法运用、情感表达上都有章法可依, 有规律可循。
一、景象营造上的规律:常写两类景物
①初春 (盛春) 景象:景象特点是万物蕃息, 生机勃勃、春和日丽, 少如“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风透春衫, 雨透春衫”“樯燕呢喃, 梁燕呢喃” (无名氏《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满院东风, 海棠铺绣, 梨花飘雪” (蔡伸《柳梢青》) 、“春风只在园西畔, 荠菜花繁蝴蝶乱” (严仁《木兰花·春思》) 、“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弱草半抽黄, 轻条未全录。年芳被禁籞、烟华绕层曲” (沈怀《伤春诗》) 、“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 (秦观《浣溪沙》) 、“黄莺乱啼门外柳, 细雨清明后” (张可久《【双调】清江引·春思》) 。
②暮春景象:部分诗歌整首或后续流程也写到暮春景象, 其特点是花谢花飞、春意阑珊, 如“冰池晴绿照还空, 香径落红吹已断” (严仁《木兰花·春思》)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摸鱼儿》) 、“三月光景不忍看, 五陵春色何摧残” (韩偓《伤春》) 、“桃花也解愁, 点点飘红玉” (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
二、表现手法运用上的规律:常用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
①衬托:初春 (盛春) 类伤春感时诗一般用反衬, 以万物蕃息、生机勃勃、春和日丽景象来反衬感伤低沉的情感, 我们俗称“乐景写哀情” (如上述提及的周邦彦《苏幕遮》等) ;暮春类伤春感时诗一般用正衬, 我们俗称“哀景写哀情” (如上述提及的严仁《木兰花·春思》等) 。
②虚实相生:即将眼前景、现实景与想象联想景、梦景等结合写。如周邦彦《苏幕遮》上片实写眼前景, 下片“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则是以现实手法虚写梦景;阮阅《眼儿媚》上片“楼上黄昏杏花寒, 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 两行征雁, 画角声残”写征人所见眼前景:由感觉冷而看斜月而听燕雁声残, 自然就过渡到下片想象“绮窗人在东风里, 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 盈盈秋水, 淡淡春山”的示现虚写;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上片“接叶巢莺, 平波卷絮, 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 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 万绿西泠, 一抹荒烟”写春天的景色等是实写, 下片“见说新愁, 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 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 怕见飞花, 怕听啼鹃”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其他如晏殊《浣溪沙》、刘威《伤春感怀》, 等等, 大抵如此。因此, 联想、想象、示现等也是伤春感时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表达上的规律
伤春感时诗诗歌结构流程也有规律可循, 一般是今景——往事——发情, 具体说来, 就是眼前景——过去事——抒发感情。其情感表达规律一般两种流向:
今景→喜春 (美好春天和自然的喜爱) ——伤春 (感伤春光的美好及消失) ——感时 (感伤年华韶光流逝, 美好容颜憔悴, 青春岁月难再) 。
往事→对过往生活的留恋。
发情→伤春感时诗根据诗歌主人公性别的不同, 情感流向便在此“分叉”为女性和男性两类。
女性:伤幽情。诗歌主人公是女性, 其情感流向伤幽情:内心凄楚孤寂及对远方人的怀念, 如刘方平的《春怨》、贾至《春思》、严仁《木兰花·春思》、张可久《【双调】清江引·春思》、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错误》等;有的诗歌进而流露出女性愁恨怨绪, 如王昌龄《闺怨》、晏殊《浣溪沙》等。这类诗歌就基本上叠合我国古代的“爱情闺怨诗”。
男性:叹身世。诗歌主人公是男性, 其情感流向叹身世:感叹身世沧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 典型的以周邦彦《苏幕遮》、无名氏《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等为代表;有的诗歌因感时进而上升到对自己人生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个人命运的思考或对时运不济、国运衰落等国家命运的担忧。比如蔡伸《柳梢青》“自是休文, 多情多感, 不干风月”则感叹身世沧桑, 仕途波谲;韩偓《伤春》“穷途得志反惆怅, 饮席话旧多阑珊”“野棠飞尽蒲根暖, 寂寞南溪倚钓竿”表达世事艰难、志向难伸而闲居遁隐的无奈;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以春天景物的空寂衬托自己个人命运的孤寂,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以蜀相孔明的“未捷”“先死”来衬托自己志向抱负的无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生发国家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抒发才高被妒忌被排挤以及对朝廷命运的担忧;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怕见飞花、怕听啼鹃”含蓄委婉地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这类男性类伤春感时诗基本上就与理想壮志诗、黍离无常诗、忧国忧民诗、仕途官场诗、思乡怀人诗等形成交叉。
附带说明, 伤春感时诗出现这种情感的不同其实与我国古代社会男女角色不同完全吻合。在古代, 男外女内, 男动女静。古代男子或从军或游学或远仕或羁旅奔波等, 再加之立功建名、光宗耀祖的人生理想, 大多把儿女情长摆在次要情感地位, 而古代女子足不出户, 相夫教子, 纯粹以男子为中心, 大多把儿女情长摆在首要情感地位。时代、社会和性别的不同决定了伤春感时诗主旨情感本质的不同。
方法一:古诗阅读鉴赏“三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的基础,是领悟欣赏的前提。因此,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诗歌应把“读”作为突破口。不过,读的时候要带着任务去读,要边读边思考,反复推敲,融会贯通。其方法步骤归纳起来有:
(一)读懂。就是读懂诗意。其过程是:
1.读标题。从体裁或题材、题眼或关键词等方面推知全诗内容。如《秋思》《越中览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读注释。或题意解说,或背景介绍,或作者简介,或诗文生词、典故解释,等等,都可成为我们对诗歌全面、深入解读的“钥匙”。如2006年辽宁卷考苏轼《东坡》就有两条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仔细阅读,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题意和诗意,进而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3.读诗文。一是抓关键词(情词/诗眼),二是抓关键句(情句/诗骨)。据此认真推敲,“以意逆志”,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读透。就是在读懂诗意的基础上挖掘隐藏在诗句字里行间深沉的意蕴,深入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了解作者。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以及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等方面,“知人论世”,推知本诗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特点等。
2.知晓典故。诗人用典故,往往借古喻今,此为直接寄托。如果作者正面直接引用故事。李商隐“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就是借庄周、望帝来写自己。杜甫“出师未捷身长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里写的不仅是孔明的丰功伟绩,更是诗人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就的感慨。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典故的内涵以及诗人运用的意图。
3.体味意境。古诗的意境是诗人用极为凝炼的文字创造的,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在指导古诗阅读鉴赏中,既要引导学生入“境”,又要启发学生会“意”。而“意”往往蕴含在“境”之中,因此,我们就要随流溯源,引发想象,进而悟出其中的意境美。
(三)读化。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诗歌中的境界化为鉴赏者心中的境界,“置身诗境”,融会贯通,并突出表现为完成鉴赏文字的表述或鉴赏题的解答。具体抓好以下两个环节:
1.入“境”。就是进入诗境,“设身处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或“诗中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而且,要学会总结、归纳,举一反三。
2.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了解古人和今人在生活习惯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作者比较,比较不同诗人在背景、经历、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其作品内容、情感和风格的变化;作品比较,比较不同作品在题材、主题、技巧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方法二:古诗篇章结构“四看法”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诗歌(尤其是律诗和绝句)的“起承转合”。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的领悟。在方法运用上重点要注意“四看”:
一看内容——抓“起”与题目。看诗歌的开头是如何联题起事的,进而推知要写的内容。例如:《悯农》起句“锄禾日当午”,其“农”可“悯”——既扣题,又可推知诗的主题;承句“汗滴禾下土”,其情可哀——承接起句,并有扩展,从而引出后面的主旨。
二看主旨——抓“转”/“合”。“起”“承”往往是铺垫、引起下文的,而“转”“合”则往往是作者情感所向、诗歌主旨所在,此所谓“卒章显志”法。例如:“谁知盘中餐”,诗人便从田野转到家中餐桌,转到人心中去写;而“锄禾”到成熟的“粒粒”,辛苦是贯穿全过程的——合题。因此,我们通过细读并认真分析“转”“合”两部分内容就能推知诗歌的主旨。
三看意境——抓“起”/“承”。诗歌当中不同的意象往往表示着不同的情感,尤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意象。因此鉴赏诗歌必须看诗歌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即意境,这个画面(意境)有什么特点,对中心﹑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四看技巧——“起承转合”都有。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等,而诗人总会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不同的技巧。譬如,开头的“起”“承”部分多为写景或叙事,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描写和叙述,表现手法多为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虚实结合、融情于景以及比兴、烘托、渲染、衬托,等等;而“转”“合”部分多为总结或点题,运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议论或抒情,表现手法则多为托物言志、借史咏怀、卒章显志等。
方法三:古诗鉴赏意象“五析法”
阅读鉴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而要领悟意境就必须从分析意象入手。客观的物象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意念、情感倾向,并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形成一种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就成了意象;意象的精心建构便形成了意境。因此,运用意象分析法指导诗歌阅读鉴赏更能让学生“置身诗境”,更真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蕴。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入手:
1.析“象”。诗歌中“象”繁富众多,但主要的是客观实在的物象,在诗歌中表现为景物或景象;其次包括一些“虚在”的或心理上的“象”。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是把这些物象找出来,然后思考分析这些物象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选它们。如阅读马致远的《秋思》,我们就应首先找出“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物象,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即可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色调灰暗阴冷,意韵苍凉孤寂,而这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心境恰好吻合。由此,我们就可理解诗人为什么会精选这些物象,同时也能理解这些物象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富有特定意味的意象。
2.析“意”。“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诗歌中的物象附着有诗人的主观意愿和情感,也就是已经成为了意象。譬如,《秋思》,制约全诗的“意”为“断肠人在天涯”,这便决定了诗人所选之象必然带有因“秋思”而“断肠”之人的感伤痛楚的色彩;同时,单个的意象中,我们仍能“看”得出诗人“刻意”追求的“意”之所在。
3.析组合。单个孤立的意象是难以形成意境的;意象只有通过作者精心的建构(组合)才能形成画面,才能形成意境。譬如,《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诗人精选了9个名词性意象,但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形成意境;诗人在此将众多的意象巧妙地叠加在一起,画面感更加鲜明突出,意境更加深邃沉郁。
4.析意境。诗歌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因此,我们通过分析意象及其建构特征入手,就能领悟诗歌的意境,进而理解作品的主旨。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什么是诗歌呢?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漫长,几千年中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面貌,我们大致把中国诗歌发展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先秦时期
这是中国诗歌产生和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先秦诗歌从原始歌谣到诗经、楚辞,大约有三千以上,但现存只有五百余首。
1、上古歌谣
古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产生在生产力极低、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时代,是先民们的集体口头创造。它起源于劳动,是为了协调劳动节奏,减轻劳动疲劳,激发劳动热情而喊出的劳动号子,后来随着先民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发音器官的发展,这种由节奏的呼喊逐渐变成有意义的语言,这样,富有韵调和节奏感的诗歌便产生了。
据记载,最早的上古歌谣大约产生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如《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是一首古老的猎歌。前两句是说先民砍断竹子,再把竹子绑在一起做成弓箭;后两句是指将土块用弓箭弹出击中猎物。它反映了我国渔猎时代先民的劳动生活,再现了它们制造工具和射猎的过程,描绘并歌颂了劳动和劳动者,洋溢着先民学会制造工具以及获得成功的自豪和喜悦之情。
歌谣又经过传说的黄帝时代、尧舜禹时代以及夏商时代,进一步得到发展,作品数量多了,艺术水平也提高了。
2、《诗经》的产生 周代,不但涌现了大量的歌谣,还产生编定了诗歌的集大成者——《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精华,不仅时间长,内容大,范围广,而且艺术性高超,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源头诗歌史的典范。
3、楚辞的产生
楚辞是中国诗歌史上另一个灿烂的高峰。它是在战国后期,由南方楚国(今两湖地区)的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句式长短不齐,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兮”字。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
二、汉魏诗歌的发展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但由于它统治时间短,而且在文化上实行焚书坑儒政策,钳制读书人的思想,所以其诗歌没有什么成就。
汉建立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恢复繁荣,学术文化发展,诗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1、汉乐府民歌
“乐府”原指国家音乐机构,后代将乐府收集编辑的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辞也称为乐府。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多数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有感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富有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五言为主。代表作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长篇叙事诗,被称为“长诗之圣”。
2、文人五言诗
在汉乐府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在东汉五言取代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如《青青河边草》、《明月和皎皎》等,这是有一组寒门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多写游子思妇之情。
3、魏晋南北朝诗歌
这是我国是历史上有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时期,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当时南朝社会相对稳定,是诗坛的中心。这一时期诗歌的成就主要有,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样式基本形成,如:五言古体诗有新的发展,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多样。律体形成。起用明年健身岳等人提出“四体把病”说,产生了“永明体”,它是我国律诗的开端。到南北朝后期,五律大体成形,南北朝民歌中的五言短诗演变为五言绝句,七律七绝在此期间有了雏形。可以说,在中国古代诗歌集中基本样式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一关键期。
从诗歌流派上看,此时各种风格的诗歌很多,如:
(1)建安风骨:以“三曹”、王粲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中心的文人,视作大多反映时代**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具有“慷慨以任气”“志深而笔长”的风格。
(2)山水诗兴起。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南北朝的谢灵运、谢眺都善写山水诗。
(3)南北朝民歌成就较大,南朝民歌清丽婉转,北朝民歌质朴刚劲,如《木兰诗》。
四、唐朝诗歌的发展
隋朝诗歌成就不高,主要作家有卢思道、薛道衡等。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分为初盛中晚四个阶段,留下近五万首诗歌,著名诗人五六十人。
(一)唐代诗歌的原因
1.唐代经济繁荣为诗歌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统治者对诗歌的喜爱和提倡,为唐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广泛的群众的基础,促进了诗歌的繁荣。3.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研习,成为了唐代诗歌繁荣的直接原因。
(二)唐代诗歌的发展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滨王)和陈子昂,承汉魏风骨,扫颓靡诗风,扩大诗歌题材,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盛唐是诗歌繁荣的顶峰。(1)出现了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他们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诗仙”李白诗歌风格雄奇飘逸,率真自然;“诗圣”杜甫诗歌风格沉郁顿挫,慷慨悲凉,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被誉为“诗史”。另外盛唐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
(2)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描写自然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3)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出塞)、王之涣等,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悲壮雄奇。
3.中唐:安史之乱后,进入中唐时期,经过短暂过渡,唐诗呈现出第二次繁荣,出现许多著名诗人。
(1)元白诗派: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大力发展新乐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即教化作用,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要通俗易懂。如白居易的《卖炭翁》。
(2)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与元白诗派不同,崇尚险怪,用险字,用险韵。如韩愈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另外,中唐具有艺术个性的诗人还有刘禹锡、柳宗元、贾岛等。4.晚唐:诗风趋于卑弱,感伤色彩较浓。成就较高的是“小李杜”,即李商隐、杜牧。李商隐擅长七律,如他的《无题》诗。
五、宋代诗词
(一)宋诗
宋诗歌成就不如唐朝,但自有特点,如宋诗曲折幽深,注重理性,长于思考;宋诗在题材上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成为诗料。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言通俗平易,但富含哲理。
北宋诗坛影响最大的是“苏黄”,即苏轼、黄庭坚;南宋诗人的杰出代表是“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褒、范成大、杨万里。
(二)宋词常识 1.词的别称
词又称“诗余”,属于诗歌范畴,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按谱填写,句式长短不一,也称长短句。词在初始阶段多表达儿女情长,风格缠绵哀婉,苏轼则开了豪放词的先河,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2.词牌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3.词的特点:
(1)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2)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3)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4)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4.宋词流派
(1)柔婉派:柳永、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姜燮、(2)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六 元代
诗文在元代处于低估时期。但元代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体——散曲。与传统诗词相比,散曲形式更自由,语言更活泼,具有浓厚的市民色彩。
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乔吉等。
(七)明代
明代的诗歌成就不高。
明初兴起“台阁体”,主要为了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明中期,为反对“台阁体”,先后出现了“前七子”、“后七子”,他们提出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之后又出现“公安派”“竟陵派”,反对复古的机械模仿,提倡抒写性灵。
(八)清代
诗歌成就也不大,主要诗人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士祯、袁枚、龚自珍等。清末发生了“诗界革命”,出现了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新派诗人,革新了旧体诗的形式。
3.秋波
女人之美,焦点在眼睛。晋代大艺术家顾恺之说:“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就是强调美目的重要性。古代诗歌中对美女眼睛的描写很多,形容眼睛的明亮,常用秋波之类的说法,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扬”是“明”的意思,“婉”即“美好”,这句诗就是形容美女水汪汪的眼睛明亮传神,《诗集传》云:“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楚辞招魂》的“止忭鹗樱目曾波些”,目光如层层水波一样,表示眼睛的灵动。这类说法还有很多,宋玉《神女赋》“眸子炯其精郎兮,多美而可视”、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和“转眄流精”、陆机《日出东南隅行》“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文选》傅毅《舞赋》“目流睇而横波”、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温庭筠《南歌子》“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晏几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等,分别用流眄、横波、琉璃瓶、秋水、明珠等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白居易《筝》诗:“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剪”字非常传神,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剪秋水”、韦庄《秦妇吟》“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柳永《河传》“愁蛾黛蹙,娇波刀剪”等,都是借用白居易的说法。
美目顾盼生姿,更增美女媚态。《卫凤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被方玉润赞为“千古颂美人者无出此二语,绝唱也”(《诗经原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曹植《美女篇》“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也都是描写美目光彩之魅力的千古名句。《楚辞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余兮善窈窕”和司马相如《美人赋》“睹臣迁延,微笑而言”,表现女子对男子动情,用眼色来勾引;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和花间词人顾椤队μ斐ぁ贰奥转横波偷觑,敛黛春情暗许”,讲怀春少女斜眼偷视,娇羞可爱。李后主《菩萨蛮》更进一步:“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秋波流转,勾魂摄魄,有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如《西厢记惊艳》中说的:“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周邦彦有一首专咏美人眼睛的《看花回(越调)》,描绘种种眼姿,同类词不多见:
秀色芳容明眸,就中奇绝。细看艳波欲溜,最可惜微重,红绡轻帖。匀朱傅粉,几为严妆、时鸾蕖R蚋錾酢⒌姿类寥耍半饷斜眄费贴燮。
斗帐里、浓欢意惬,带困时、似开微合。曾倚高楼望远,自笑指频[目闰],知他谁说。那日分飞,泪雨纵横光映颊。h香罗,恐揉损,与他衫袖`。
4.蛾眉
眼睛和眉毛难以分开,实际上,古诗中对女性身体的描述,关于眉毛可能是最多的。女性画眉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说文》解释“黛”字为“画眉也”,“黛黑”指的是用青黑色颜料画眉。《妆台记》载有自汉至唐的宫中各种眉式,尤其提到:“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人谓之仙娥妆,齐梁间多效之”,可见画眉是宫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云:“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南朝《子夜歌吴歌》云:“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没有画眉就不能出来见人,更不让情郎亲近,反映出画眉的重要性。宫内的新花样常常带动民间时装潮流,《后汉书》录的东汉童谣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说明汉朝时“广眉”就已在民间流行。
古诗描写眉毛,主要强调两点:细长和弯曲。司马相如《子虚赋》有“长眉连娟”之说,曹植《洛神赋》则有“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有“青黛点眉眉细长”,陆龟蒙《陌上桑》有“长眉亦似烟华贴”,温庭筠的多首《南歌子》词里分别有“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髻鬟狼藉黛眉长、欲敛细眉归绣户”等句,都是长眉的赞词。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造镜,长眉已能画”,连幼女也学画长眉,说明画眉在唐朝的流行程度。韦庄《谒巫山庙》:“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反映宫女生活有闲无聊,以与人比赛画长眉,消磨时光;晏几道《浣溪沙》中有句“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描写歌妓生活的浮艳轻狂,她们出于职业需要,日日画眉斗长,争妍比艳。反过来,唐秦韬玉《贫女》诗有“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强调穷人家女儿长于针线,而没有与人比赛画长眉的闲功夫。
眉毛的细长和弯曲两个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蛾眉”,蚕蛾的触须细长而弯曲,故称。《诗经卫凤硕人》“螓首蛾眉”、傅玄《有女篇艳歌行》“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和虞《记室骞古意》(《玉台新咏卷五》)“清镜对蛾眉,新花映玉手”、张祜《集灵台》“淡扫蛾眉朝至尊”,白居易《感故张仆射诸妓》“黄金不惜买蛾眉”、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顾椤队衤ゴ骸贰罢砩狭蕉暝芟嘎獭钡鹊龋都是赞美蛾眉。
比喻眉毛细长和弯曲的说法还有不少,常见的是“月”、“柳”等字眼。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的“遂乃红唇写朱,真眉学月;美目艳起,秀色烂发”、杜牧《闺情》的“娟娟却月眉”、晏殊《浣溪沙》“鬓蝉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晏几道《菩萨蛮》的“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等,都是写月眉。白居易《长恨歌》的“芙蓉如面柳如眉”、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的“柳眉空吐效颦叶”、唐赵鸾鸾《柳眉》的“弯弯柳叶愁边戏”、韩艳诗《复偶见三绝》里的“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温庭筠《更漏子》的“眉浅淡烟如柳”、唐玄宗梅妃江采萍所做的“柳叶双眉久不描”等,写的都是柳眉。唐太宗有一个妃子徐惠(徐贤妃),聪明伶俐,八岁就入宫,她有一首《赋得北方有佳人》,其中有句“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韦庄《女冠子》词写情人在梦中相会,描写女子的娇艳,有“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唐王衍《甘州曲》写妓女也用“柳眉桃脸不胜春”来形容其妩媚。
眉峰的形状千变万化,别的画眉方式还有很多。唐朝的画眉之风与唐诗一样,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据唐张泌《妆楼记》载,唐玄宗曾命画工作《十眉图》,十种眉分别为:鸳鸯、小山(远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烟、拂云、倒晕。《西京杂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后人就常用“远山”、“春山”等来表现眉峰。远山眉就是一种长眉,最为流行。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眉敛远山青,鬟低片云绿”、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牛峤《酒泉子》“眉学春山样”、顾椤跺诜皆埂贰澳酆焖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柳永《玉蝴蝶》“翠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浓染春烟”、晏几道《菩萨蛮》“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等等,写的都是远山眉。“花间鼻祖”温庭筠相貌不扬,有个“温钟馗”的外号,但他人丑词艳,善于描绘女人的姿色、风情,有很多描写女人眉毛的词句,如“眉黛远山绿”、“宿妆眉浅粉山横”、“黛眉山两点”等。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的“双眉画作八字低”,李商隐《蝶三首》其一的“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写的是八字眉,又称鸳鸯眉。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三有“剩看新翻眉倒晕”,晏几道《蝶恋花》有“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都是写倒晕眉。
《十眉图》流传甚广,苏轼《眉子石砚歌赠胡》诗有“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在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中也有“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明清之际的戏曲家徐士俊曾作《十眉谣》描写眉式,其咏“小山眉”曰:“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南宋刘克庄的《清平乐》,可为“眉亦应语”一句话做个注脚: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咏史怀古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乌,落花犹似坠楼人。
【注】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唐时园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1)诗中“草自春”的“自”字与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字用法是否相同?试作简要分析。
(2)全诗句句写景,且景中寓情。试分析诗人由三、四句中的“日暮啼鸟、东风落花”联想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1)诗的首联和颔联均是写景,但又各有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2)“《后庭花》一曲”中的“后庭花”是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史 李商隐
北湖南埭①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注】①北湖,南京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二者都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1)简析第二句中的“一片”和“百尺”的表达效果。
(2)诗歌最后以反问结句,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观点态度?
羁旅思乡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恩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讲究景情相合,诗歌的前两句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杜甫在《月夜》中写道:“今夜郎州月,闰中只独看。”从写作手法上看,与本文的第几句相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1)本诗的前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感受?
(2)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的食物,感受野外空气的清新。但是作者却笔锋一转,描写了贫居的生活,这其中有何深意?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旅次朔方 刘 皂
客合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诗歌讲究炼字,从关键字词中可以窥看到诗歌的主题。本文是一首羁旅乡思题材的作品,试从诗中找出表现主题的关键字词,并简略分析。
(2)解析第三句“无端更渡”的意思,并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舟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①,天晴共上望乡楼。
【注】①扬子:扬子江,长江的江苏段。
(1)“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表现了怎样的情和景?
(2)诗人在第三句中提到了风光秀丽的扬子江的春景,但第四句却写道“天晴共上望乡楼”,很明显,诗人舟行扬子江,不是为了看景。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此时才登楼望乡呢?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杂诗 ’ 无名氏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①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注】①赫连台:东晋末年夏国赫连勃勃所筑,是古代战争中积尸封土其上以表战功的土丘。(1)诗歌前两句都是写景,其中既无动词,又无形容词。请结合注释分析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一夕秋风白发生”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山水田园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1]
闲着中庭③栀子花。①妇姑:嫂嫂和小姑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③中庭:院心
(1)“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环境?请作简要概括。
(2)练习全市赏析“闲着中庭③栀子花”句中“闲”字的表达效果。
2、阅读裴迪这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华子岗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本是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时怎样串联起来的?
(3)请你揣测一下诗人此时的心境,并说出你的依据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夏日三首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①檐牙:屋檐如牙齿一样
②落落:稀疏的样子(1)这首诗主要写村居环境之“清净”,通观全诗,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净”?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对村居清净环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潮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一下这种手法。
边塞军旅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1)“遥怜故园菊”中的“遥”字和“怜”字,极具感染力,请简要加以赏析。
(2)诗歌的首句是如何来体现题目“行军九日”的?请简要说明。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陈 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①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①貂锦:古时士兵穿的是用貂皮制的战袍,这里代指士兵。(1)这首诗共分两个层次,请分析归纳。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句。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歌的题目是“征人怨”,但却通篇不着一个“怨”字,虽然如此,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请联系全诗内容简要加以赏析。
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j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①。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①吐谷浑:吐谷浑又称吐浑、退浑,是我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这里指其酋长。(1)两首诗在题材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2)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加以赏析。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①,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②。
【注】①关榆:关旁的榆树。②《小单于》:乐曲名。(1)请对第二句中的“孤”字进行赏析。
(2)诗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请简要分析。
咏物抒怀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山①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浙浙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注】①寒山: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这首诗就刻写在山石竹木之上。(1)本诗可分为几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使用叠字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试选取一联分析其作用。
(3)本诗的颔联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咏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l)诗中的“柳”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倚得东风势便狂”一句中的“倚”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后砸的问题。
题张十一旅社三咏·榴花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1)开头两句写出了石榴花怎样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你认为那个词可以作为这首诗的诗眼?为什么
4.阅读下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1)本诗前面两句塑造的“官仓鼠”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联系全诗来看,官仓鼠应该指什么?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具体赏析。
(3)尾句“谁遣朝朝入君口”有何言外之意?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落花①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②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846),作者正闲居永业。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②芳心:花心,亦指看花人之心。(1)该诗中哪个词是诗眼?请找出来并分析理由。
(2)尾联使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送别诗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请简要分析“红叶青山”是怎样的画面?它是怎样和离情统—起来的?
(2)最后—句是怎样表现离情的?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辛苦。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1)试分析首联中“穷”“独”二字在书法情感方面的作用
(2)“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有何深意
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掉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句“起调最高”,试谈谈你的看法。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阅读
《东溪》 l中间两联以细腻的笔触写了东溪之景,如野鸭倚岸而眠,悠闲自在;老树开 花,枝奈秀美;蒲茸齐整似剪,沙石洁净得好像被筛选过一样,充满了宁静、安详之 态。作者在写号时采用了拟人、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环境的清净与尚雅,抒 发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2.“情虽不厌”说明这里风景虽好,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住不得”说 出了自己心中的无奈,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闲适宁静生活的渴求。.
《送邹明府游灵武)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如诗中写到他三年县令任满离去
之时,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只有书;胃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难抵 透骨寒风。这些细节的描写,都表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被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 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舍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第79版参考答案
《怀古咏史诗鉴赏练习>
1、(1)相同。两首诗中的“自”字,都妙在连接了景与情。表面写春草不管人世间的沧桑,依然碧绿,对人事的种种变迁,似乎毫无感触;实际上是烘托诗人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2)联想到了“坠楼人”(或石崇宠妓绿珠跳楼自尽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绿珠如同落花般不能自主的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2、(1)首联写的是早潮上涨、满川风涛的晨景和荒凉的江边晚景,巧妙地写出了盛与衰的对比,暗含吊古伤今之情;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认识。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但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被称为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这一联融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个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没有汲取历史上亡国的教训而纵情享乐的不满和担忧。
3、(1)“一片”是从广度上描写,“百尺”是从高度上描写,透过形象来看历史,揭露了六朝末代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和穷途末路。(2)-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阐发了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不在山川形胜的观点和态度。
《山水田园诗鉴赏练习>
1、(1)①在雨天,天色晦明交替,偶有一两家“鸡鸣”,写出了山村户少、人稀的特殊风情,显出山村之“幽”;“竹溪村路”配上“斜”“板桥”,曲径通幽,天然而和谐,昱出山居的“深”来。(2)用“闲”衬忙,一树盛开的栀子花无人采,更加突出春深农忙。
2、(1)落日、松风、草露、云光、山翠。诗人以“还家”为线索,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这些分散的景物连缀成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艺术画面。(2)诗人对华子岗无比喜爱,恋恋不舍。一是“还家”与“日落”相应,不仅点出诗人已游览多时,也刻画出诗人游共未尽、漫步下岗的悠然自得的形象;二是“侵”“拂”二字表面上是写云光山色对诗人眷恋不舍,实则反映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与留恋。
3、(1)反衬。首联用燕雀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颔联写蝴蝶飞舞、蜘蛛结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颈联用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种夜景的清静。(2)对村居环境的喜爱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心境清闲的喜悦之情。
4、(1)拟人,抒发了作者搬家时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2)第二句中的“系”字,既切合柳每、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仿佛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的动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让“我”离去的深情。第四句中的“啼”字,既符合黄莺呜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语含双关,体物传神。
《羁旅乡思诗鉴赏练习》
1、(1)“旅馆”‘‘寒灯”等。“旅馆”点出了除夕之夜诗人远离家人,身居客舍;“寒 灯”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2)第三句。诗人用了“对写法”,即借描写对方来写自己,描写故乡的亲人在除夕之夜想念千里之外的自己,恰恰是诗人“千里思故乡”的表现。
2、(1)反衬。首句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更容易勾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伤感之情。(2)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居”来说,断炊“往往”则包含着难堪的心酸。
3、(1)“旅次”“客舍”“归心”“故乡”等。“旅次”点出这是旅途中的作品,诗人漂 泊在外:“客舍”“归心”指出客居异乡有归家之心;“故乡”彻底明确作者思乡的情感。(2)“无端”即没来由,“更渡”即再渡。四字表明作者在十年之后,再渡桑乾,回到家乡。当他遥望远去的并州时,却又生出了另一种思乡情绪。
4、(1)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诗人斜卧船中,任菱花轻舟随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柳花入怀,撩起了游子思乡的 愁绪。(2)风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晴天丽日,作者登楼望乡,或许可以般目千里;古时别家出走多在岁寒过后,当物华又换,春光再满时,游子的乡思愁绪倍增。
.
5、(1)在那荒凉的无定河流域和古老阴森的赫连台组成的莽莽苍苍的背景中,向晚吹起的角声与“旅人情”相映衬,渲染了凄厉幽怨的情境,恰与作者羁旅的心境相符。(2)夸张。用白发生长之快来形容作者的愁情之重。虽不言愁,却把思乡的愁情表现得更为浓重。
第80版参考答案
《边塞军旅诗鉴赏练习》
L、(1)“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怜”字不仅写出了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了他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叹息和怜惜。可见作者的思乡之情之深。(2)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首句中“登高”一词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强”是勉强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凄清的境况,“行军”的意味也就有了。
2、(1)前两句赞扬戍边战士奋不顾身的爱国精神,三、四句通过对悲惨情景的描写,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情绪。(2)“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蓐的枯骨,一边是想象中的年轻英傻的战士。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诗中来看,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毕竟是一种告慰;灾难争不幸降临捌身上,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3.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阐与空同两方面落笔。诗中“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使人在无休止的战争生活中感到苦涩无时不在,而“白雪青幂”与“黄河黑山”等自然景象又让我们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以及征A转战艘涉的辛苦,怨恨之情油然而生。
4、(1)王诗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呈现了一场大胜仗,表现了边关将士不畏艰苦、英勇善战的精神。陈诗则表现了边关将士在风雪中行军的场景。(2)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映衬(衬托)的表现手法。王诗用风沙遮天蔽日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来衬托将士们只能半卷了战旗迎风作战的大无畏的精神;陈诗捌用冻死纷纷裂开和梧桐树梢被狂风折断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来对托从军的将士们昂扬向上与坚强不屈的精神面貌。不同点:王诗除了采用村托的表现手法外,还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以前锋军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来突出唐军的强大剡悍和威力无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1)“孤”是孤独之意。这里不仅形容天上的月是孤单的,更是写地上的人看到选片残月时的感受也是孤零零的。(2)-、四句为倒装,作者写一霹由边塞飞往南方的候鸟,听到秋风中传来画角吹奏的《小单于》曲,也深深为之前情,日而在边关上空低回流连、盘旋不度的情景,表达了边塞将士挥之不去的思乡之之情以及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凄苦。
《咏物抒怀诗鉴赏练习》
1、(1)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分别写了山路、山涧、鸟、风、雪等景物,构成了一幅清出冷寂的画面。最后两句是第二层,写作者超然物外的液泊心境。(2)如首联中,“番香”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这使得诗一开始就耙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让人顿觉寒气逼人。(3)颔联写山的出静,用轻细的鸟呜声反种四周的冷寂,所以这联运用了反衬法。
2.(1)“柳”比喻社会上那些依仗别人的权势得志(2小人。诗人对柳树有明显的眨抑与嘲讽,暗含着对那些势利小人的憎恶之情。(2)好。“倚”是依仗、倚靠之意。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人得志、依势猖狂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3.(1)开头两句勾画出了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写出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2)“可怜”。五月盛开的榴花红似火,绿叶掩映着初结的小果,景象烂漫迷人,只可惜石榴生长在偏僻的地方,无人来赏,只能任其花开花藩。诗人用“可怜”一词,委婉地表达了这种孤独的心境。
4.(1)特点:大,勇(胆大也可)。“官仓鼠”比喻榨取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2)比喻、对比、象征等手法。比喻:如开头一句,用“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突出形象,又点出了鼠的贪心。对比:官仓里的老鼠被齐得叉肥叉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揭露了人不如鼠的黑暗现实。(3)那些贪官污吏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有最高统治者给他们作后台。
5.(1)“断肠”。风i落花,漫天飞舞,它们落到田问小路上,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可投,且流年易逝。诗人念此,伤感断肠之感油然而至。(2)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却落得个凋残、沾衣的结局;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的结局。这两句既说花也说人,一语兢关,感慨无限。
《送别诗鉴赏练习》
1.(1)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色 彩格外鲜艳明丽。作者以乐写哀,以美景衬衷情。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2)融情入景,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融入了作者与友人别 后的怅惘空虚、凄黯孤寂的情怀。
2.(1)道路荒寂,更兼分别后自己与朋友将都是弧身只影,“穷”“独”二字有力地渲染了朋友分别的悲伤心情。(2)这两句诗不仅是在向远行人指出在以后的行路中可能会遭受到的噩运,也是作者在抒发困怀才不遇不得重用而引发的苦楚之情。
1. 迷人的意境
读过《春江花月夜》的人, 相信没有人敢说不喜欢。那么, 大家喜欢这首诗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首先源于这首诗独特的意境美。想想看, 单单是春、江、花、月、夜几种事物就足以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了。沉浸在这幅画面中的读者, 怎能不为之感动和回味呢?
《欣赏》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单元, 内容就是欣赏古代诗歌的意境美。学完这个单元, 我们还会感受到“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的清幽寂静,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的瑰丽辉煌,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的浩瀚壮阔,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的澄澈明净……
2. 生动的比兴
中国是一个含蓄的国度, 中国人抒情也以含蓄为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人反对露骨、粗俗的表达。钱钟书说:“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 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精辟地说明了中国诗歌在表达上的这种鲜明特征。那么, 中国古典诗歌的表达是如何实现这种含蓄的呢?我的看法是, 自从《诗经》发明了“比兴”的手法后, 中国古代的文人便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清人方东树说, “正言直述, 易于穷尽, 而难于感发人意。托物寓情, 形容摹写, 反复咏叹, 以俟人之自得, 所以贵比兴也” (《昭昧詹言》) 我觉得是对这一问题的恰当解说。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亡国之君, 诗人如果正言直述, 那不过是有多么痛苦和伤心罢了, 可一旦换成比兴则来得格外形象生动, 意蕴悠远。
3. 真挚的感情
真情实感是文学的生命, 也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在文学创作的漫长历史中, 抒写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可, 引起读者的共鸣。《庄子·渔夫》篇云:“真者, 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记得以前读过唐代元稹写给亡妻的一首诗。诗歌通篇只是回忆了与妻子生前相处的一些片段, 描述了一些琐碎的生活细节, 但因为作者所描述的生活和情感皆是真实的, 所以读来格外悲恻动人, 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原诗如下:“谢公最小偏怜女, 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 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长藿, 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 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之一》) 大意是富贵人家娇生惯养的小女儿嫁了我这么个贫困潦倒的文人, 但却处处表现得可爱乖巧。看见我衣服单薄, 就翻箱倒箧的想找点衣料, 见朋友来了, 还拔掉自己头上的最心爱的金簪子, 换钱给我们买酒。因为家里贫困只能采些野菜来做饭, 常常凝望着院中的古槐, 看能不能多掉下几片叶子, 好增添更多的柴火。现在我终于混出个人样了, 可你却……
4. 深刻的哲理
在古典诗歌创作的内容领域, 能带给读者以无尽的感染和回味的, 我认为除了作家那悠长的情之外, 还有深远的思。或许是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 或许是源于艺术灵感的瞬间迸发, 在古代诗歌的艺术长廊中, 我们总能挖掘出很多这样一些能带给我们无限启迪的名篇佳句。像小学时我们学习过的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有生。”还有小学以后, 我们学习过的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唐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宋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 自有源头活水来。”“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等诗句都表达了对诗人对生活的独到发现, 读来令人思绪万千、咏叹不已。
在某种程度上, 这种理性的启迪并不亚于感情的感染, 在一定意义上它和深长的情感一样也能丰富我们的心智, 陶冶我们的情操, 因此我把它看成形成古典诗词韵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5. 多解的诗意
诗句内容的多解造成诗歌耐人寻味的效果,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擅长写无题诗, 他的很多无题诗都读不出真实的写作意图, 也读不出完整的故事情节, 甚至连故事发生必须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也不确定, 只是委婉地表现自己的一些情绪片段, 但正是这种含蓄模糊的表现和纯意识流的结构方式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每个读者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自由联想,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 从而获得心灵感应和情感认同, 获得阅读的快感和幸福。《锦瑟》是我们必修教材中学过的篇目, 这首诗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等诗句究竟写什么内容, 我们不知道, 但我们从诗歌中明显能读出一些令作者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生活遭遇来。对于诗歌来说, 能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就已经是一种收获。
又如他的“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等诗句也都是既含蓄朦胧、抽象多解又意境杳渺、情思绵长的妙句。
6. 构思的留白
“留白”一词源于国画, 它的含义是, 在整幅画的构图中, 留下较大的空白, 让读者结合画面已有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去补充。中国画特别注意这一构图方法, 杰出的画家甚至只在画面上画出一个角落或半幅画面的景物, 但是读者却能结合他们的提示补充出留白的内容来。如我国宋代画家马远和夏圭就善于运用这种技巧。
按照中国传统艺术理论, 诗书画印, 一切同源。那么, 我们不妨把中国画创作领域里的这一技巧用来解释中国诗歌创作中的一些问题。记得以前读一篇赏析贾岛的名诗《寻隐者不遇》的作品中说:“贾岛这首诗, 寓问于答, 在寻访者和隐者徒弟的谈话中, 至少隐藏了两层问答。完整的应该是这样:
第一问:你的师傅在哪?
答:我的师傅采药去了。
第二问:他现在在哪?
答:在这大山里。
第三问:你能带我去见见他吗?
答:不能, 山上的云雾太浓, 我也不知道他在哪。”
结合全诗, 作者对三问的问题和第二问的回答都做了省略,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该诗问答内容的正确理解, 相反这种处理, 让问答的若隐若现和隐士的若隐若现融为一体, 相互发挥, 更能突出这位隐士高洁自持、超脱世俗的鲜明形象, 也让读者联想到山峦的高峻, 云霞的深杳。短短一篇20字的作品能带给读者如此多的想象和创造, 按照传统诗歌艺术理论来讲, 不正叫“以虚写实”, “以无形绘有形”吗?
7. 独特的结句
“以景结情”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 转为写景, 以写景句结束全诗的一种方法。它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 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结句写景,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 驰骋想象, 体味诗的意境, 从而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对于这一艺术效果, 《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赏析指导中, 以柳宗元的《渔翁》为例进行了说明。对于这首诗苏轼认为以“欸乃一声山水绿”作结较好, 后两句景语“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为蛇足。编者认为, 这两句对渔翁的生活环境作了更为生动的描绘, 系诗境的进一步开拓和升华。如果仅以“欸乃一声山水绿”作结, 虽然也余韵悠长, 但只是表现了人间实境, 缺乏飘然出尘的仙意, 以及作者被贬时孤傲高洁、超然物外的意趣。这段分析我觉得比较中肯, 对苏轼当年提出的观点是一种很好的纠正。
8. 优美的音律
中国古典诗歌都是能配乐歌唱的,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而且经过历史证明的。关于它的押韵平仄、体制形式以及它对诗歌韵味功能表现上所起的作用, 前人已经阐述备至, 我这里再啰嗦, 已没有必要。这里只是把它单列一条, 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古典诗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鄙人所述, 既不全面, 也不深刻, 不当之处, 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辉煌悠久, 而中国诗歌作为中国文化最灿烂的一个部分,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那么这些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中国古诗, 他们的韵味到底来看哪里呢?这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古代诗歌,韵味,来源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童庆炳著, 中华书局, 1992
[2]、《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3]、《中国历代诗话选》王大鹏等编选, 岳麓书社1985
[4]、《谈中国诗》钱钟书, 1945
关键词:隐喻翻译;认知;中国古诗
中图分类号:H059;H1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33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对研究隐喻的翻译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众多学者为中国古诗进入英语世界付出了不懈努力,但由于汉英语言及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古诗语言运用的特殊手法,因此我们在中国古诗翻译方法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古诗中隐喻的翻译实践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古汉语诗歌中隐喻的普遍性
诗歌被称作是隐喻的海洋。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描述: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是诗人的主要文本和荣耀;诗人的大脑完全是一套隐喻的句法;隐喻是自然的揭示者……是诗歌的实质。中国古诗更是无处不充满着对隐喻的应用。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的“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白居易的“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等等皆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因而解决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问题,意义深远。
对隐喻的研究和阐释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词源学来说,隐喻一词的构成就隐含了“超越”和“传送”的意思。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理论指出,隐喻也就是在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可以替代它的实体之间,提出一种“可以转换”的相似性或共通性。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英语专业的教科书之一的《写作手册》里是这样解释隐喻的:用一个词来指代与该词本来所指事物有相似特点的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存在,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时候,这种联系不是显而易见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谜语的精华在于它在不可能结合的情况下能表达真实的事实。”对于隐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经过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才能发现。因而,要实现中国古诗中隐喻翻译的“信、达、雅”,必须首先从隐喻认知过程的研究着手,同时考虑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进而实现隐喻从源语到目标语的重构。
二、隐喻的认知
(一)隐喻及其翻译过程认知模型
隐喻语言的翻译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过程,也就是对该隐喻的领悟和理解。根据束定芳的研究,隐喻的理解又包括两个步骤: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隐喻的辨认可以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隐喻话语标志和语义与语境的冲突及其性质。而隐喻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话者将隐喻中的喻体的主要特征转移到本体上并由此重新认识本体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一个再表达的过程,主要涉及从一种语言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也就是源语向目标语的转换。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有序的,相互连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也使得隐喻能够在不同概念之间进行跨空间投射。Lakoff认为隐喻是深层的认知结构,隐喻网络在人们的思想底层形成认知图,以认知者的物质经验为基础,构成认知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胡壮麟在其《认知隐喻学》一书中提到,我们对隐喻理解的研究越深入,越能揭示认知的本质。隐喻与认知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遇到隐喻句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依赖的是这种认知过程模型。
(二)文化对隐喻认知的影响
文化在隐喻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现象,而这种体验是和其文化根源息息相关的。人们在解释说明自身对世界的体验时,所使用的隐喻都是其所处文化所特有的。隐喻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因此,对隐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于其所涉及的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翻译,必须深入分析文化根源的隐喻翻译的影响。具体来讲,宗教文化、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历史典故都对隐喻的认知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是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很多带有佛教色彩的隐喻表达法被人们经常使用。唐朝诗人王维在其诗歌中常常描述到“空”的意境: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过香积寺》里的“薄暮空潭西,安禅制毒龙”。苏东坡也曾在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发出深深叹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诗句应该说或多或少有着佛教文化的烙印。
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同一个意象在中英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比如“西风”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常常出现:“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秋浦”(姜夔《念奴娇》);“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运”(辛弃疾《满江红》);“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赵鼎《满江红》)等等。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这样的西风决不是雪莱在《西风颂》(odd to the west wind)里所高歌赞美的西风。相应地,引起诗人们无限人生感叹的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自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因由。
风俗习惯也是隐喻形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人离别时常以柳树枝相互赠送,这一习俗到了诗歌里就成了表达依依惜别情怀的隐喻了。大诗人李白就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等名句。而写下著名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人王之涣也应是由这一习俗得来的灵感吧!
历史故事流传久远,常被文人引入诗文,渐渐成为典故。这些典故也是隐喻的来源之一。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的故事常出现在古诗中,“采薇”一词遂成为隐逸生活的代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相顾无相识,唱歌怀采薇”等等都是诗人们处在生活低潮时,用这个典故来表示隐退之志,以示高洁的例子。
(三)重现隐喻的构建
重现隐喻的构建即对隐喻性语言的辨别以及通过目标语对源语的重现。Newmark认为,隐喻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本体、喻体和喻义。本体。bject指喻体所依附和形容的对象,用于比喻和形容本体的事物就是喻体image,指主体与喻体之间所共有的相似之处则被称为喻义sense。一般说来,隐喻中的喻体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事物,隐喻是以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作为意义转移的基础的,因此,隐喻的理解过程通常是将事物的特征映射到本体上,也就是说隐喻意义是喻体的部分特征向本体转移的结果。由于隐喻表达是深层次的微妙情感,它的产生和理解与特定的语
言环境是分不开的,在理解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语境提供的信息。
重现隐喻的构建需要我们找出在隐喻中建立了哪些新的意义和新的相似点并辨别出喻体所传达的特性。如秦观《眼儿媚》一词:“倚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龚景浩将其译为:
By the green window
The lady sits in the east wind gentle.
Speechless,she faces spring,idle.
All should be as of old:
Pools of limpid autumn water——her eyes.
Distant hills in spring time her brows.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秋水”和“春山”常分别用来形容美人的眼和眉。秋水和美人的眼相似之处在于“盈盈”——清澈明亮、脉脉含情,而春山和美人的眉则同是“淡淡”——似有若无、温柔含蓄。这样,理解了在隐喻中新建立起来的意义和相似点,就能准确把握喻体所传送的特点,才能在进一步提高对隐喻的认知的同时,充分欣赏这些隐喻的美丽光彩。
三、古汉语诗歌隐喻的翻译
(一)保持源语与目标语的完全对等
人类具有生理共性并且拥有相似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基本相同的生存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之间可能拥有相同的认知,也能理解不同文化中出现的隐喻,这就使得在目标语中完全保留隐喻成为可能。杜甫的《兵车行》(Song of the Con—scripts)有句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翻译为“The field on borderland becomes a sea of blood,The emperor's greed for land is still at its high flood”。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译成“As if the vernal breeze hadreturned overnight,To adorn thousands of pear—trees with blossoms whites.”(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Song of white snow in farewell to secretary Wu going back to the Capital)很明显,在上面的例子里所用的意象如“海水”、“沙鸥”、“梨花开”等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由于原文的隐喻中出现的形象带给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相似的体验和美感,因而译文保留了原文的隐喻修辞手段、喻体形象和喻义,使话语信息和美学价值完整地再现出来。
(二)部分保持源语的喻体
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点,不同的传统、风俗以及思维方式,使得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了隐喻意象的文化不对等性。在处理这类隐喻的翻译时,往往需要译者能“易其形式存其精神”,在目标语中选取喻义相近的喻体来再现源语的语言效果。也可以在无法寻找到完全对等的喻体的情况下,使用删减的方法,在目标语中保持部分的原喻体。但在删减的时候,应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源语中比喻形象的主要特征来进行删减,力求获得译文与原文大致相等的可读性。这样,不但能够保持原有隐喻的丰富内涵,也符合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认知过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展现了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而且暗示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就可以翻译成:“Suddenly we heard water burst a silver jar And the clash of spears and sa—bers come from afar"。又如《诗经》里的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里的“关关雎鸠”喻指恋人,但如果直接译成“os-preys",却体现不出恋人的意象,而如果采用"tur-tledoves"这一类似的形象被当作载体来释译隐喻,其中含有的艺术效果就被凸现出来了。
(三)将隐喻转换为明喻
用明喻替代隐喻的方式进行翻译是因为有些隐喻如果仅仅直译,会显得过于含蓄隐晦,可能无法让目标语l的读者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因而在翻译时为使译文更准确达意,常会将隐喻转换为明喻。用明喻来替代源语中的隐喻,能够让目标语的读者更好地体会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充分地体验到喻意带给他们的惊喜。“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译成"she seemed a sweet plum blossom/where spring rain pearling lies”,用sheseemed变隐喻为明喻,既保存了原诗的意象,又能让一般读者明白原诗隐喻所指。又如孟郊的《烈女操》(A faithful widow)里“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就可翻译成"Like the dead water of an ancient well,No more ripples will ever my heart shake.“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白居易的诗《琵琶行》(Song of a Pipa player)里的名句,可译成“When loud and soft notes mingling were together played,Twas like large and small pearls dropping on a plate of jade.”
(四)不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性陈述
有时候,由于两个语域的映射不能达成认知上的对等,可以使用省略隐喻的方法,只对原有的内容进行解释,通过意译,使得源语的隐喻表达在目标语中得到体现,让目标语的读者也能以自己的文化认知来体会源语的艺术美感。杜甫在诗歌《月夜》中怀念妻子的句子“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可译作:“Your balmy,cloudy curls the misty air bedews;Your fair,smooth arms are chilled in silver hues”。李商隐《无题》(Poem without a title)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译成“At dawn she’d afraid to see mirrored hair gray;At night she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就比较贴切。又如李白的《长干行》(Ballad of a merehant's)里有“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抱柱信”、“望夫台”都出自汉语典故,在英语文化背景中为空缺,不如直接解释,翻译为"Rather than break faith,you declared you'ddie.Who knew rd live alone in a tower high?"即可准确表述出原诗的意境。
四、结语
隐喻是复杂生动而灵活的,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需要心理空间的转换。从认知角度进行隐喻的辨认以及隐喻意义的推断,结合宗教文化、地理环境、习俗以及典故等文化因素辨识喻体所传送的特征并重构隐喻,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而从认知这一新的维度来认识和研究将对隐喻的翻译特别是中国古诗的翻译大有裨益。
【中国古代诗歌探究】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10-16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11-22
论中国古代诗歌之美01-04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教案12-26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测试01-10
漫谈中国古代贬谪文化对诗歌的影响06-0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一单元推荐作品教案01-08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01-17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推荐作品”问题解答09-26
中国古代枕头06-25